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0902582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第第1212章章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1本章要点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计划免疫及其评价计划免疫及其评价本章要点传染病的流行趋势2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 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及其分布,并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及其分布,并研究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策略和措施,最终达研究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策略和措施,最终达到消灭传染病的目的。到消灭传染病的目的。传染病流行病学是传染病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发展的源头现代流行病学发展的源头传染病流行病学:3一一.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迁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迁 全球全球&中国中国 二二.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再燃传染病流行趋势再燃传染病流行趋势 新发现传染病流行趋势新发现传染病流行趋势 第一节第一节 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一.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迁第一节 传染病的流行趋4一一.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变迁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变迁q 一些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一些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q 占占世世界界人人口口约约75%75%的的发发展展中中国国家家,传传染染病病仍仍然然是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q WHOWHO报报告告,对对人人类类危危害害最最严严重重的的4848种种疾疾病病中中,4040种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总发病人数的种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总发病人数的85%85%。全球全球一.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变迁 一些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5传染病消长的历史回顾传染病消长的历史回顾 1347-1351年,欧洲黑死病流行,年,欧洲黑死病流行,2400万人死亡。万人死亡。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占所有死亡的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占所有死亡的10%。19世纪全球传染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世纪全球传染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0%60%1918年全球甲型流感流行,发病年全球甲型流感流行,发病5亿以上,死亡人数超过亿以上,死亡人数超过2000万万 20世纪中、后期的全球传染病死亡率低于世纪中、后期的全球传染病死亡率低于10%。1970年代后,传染病复燃和新生,发病或死亡明显回升。年代后,传染病复燃和新生,发病或死亡明显回升。1980年年5月月8日,日,WHO宣告:全世界消灭了天花。宣告:全世界消灭了天花。1995年全球年全球1700万人死于传染病,占死亡人数的万人死于传染病,占死亡人数的32%。1991-2002年,年,WHO宣布美洲、欧洲消灭了脊髓灰质炎。宣布美洲、欧洲消灭了脊髓灰质炎。WHO计划计划2005年全球将最终消灭脊髓灰质炎。年全球将最终消灭脊髓灰质炎。20世纪末,有效控制了麻风、白喉、鼠疫等。世纪末,有效控制了麻风、白喉、鼠疫等。传染病消长的历史回顾 1347-1351年,欧洲黑死6从全世界的卫生状况看,传染病仍然是各国最重从全世界的卫生状况看,传染病仍然是各国最重要的卫生问题。要的卫生问题。在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性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及一批,性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及一批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仍然是疾病控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仍然是疾病控制和预防工作中的主要病种;制和预防工作中的主要病种;在大多数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各种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各种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更为严重,传染病仍是这些国家发病与的危害更为严重,传染病仍是这些国家发病与死亡的主要病因。死亡的主要病因。从全世界的卫生状况看,传染病仍然是各国最重要的卫生问题。7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8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艾滋病艾滋病大肠杆菌大肠杆菌 O157 H7 出血性肠炎、出血性肠炎、SARS死灰复燃病死灰复燃病死灰复燃病死灰复燃病STDTB固有传染病固有传染病固有传染病固有传染病鼠疫、麻疹鼠疫、麻疹肝炎、霍乱肝炎、霍乱传染病的危害依然严重传染病的危害依然严重新发传染病死灰复燃病固有传染病传染病的危害依然严重9结核病结核病 500万例万例血吸虫病血吸虫病 100万例万例艾滋病艾滋病 60万例万例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1.2亿例亿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 3000万例万例我国传染病发病情况严峻我国传染病发病情况严峻结核病 50010我国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变化趋势我国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变化趋势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经血与性传染病经血与性传染病我国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变化趋势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11 再燃传染病流行趋势再燃传染病流行趋势.新发现传染病流行趋势新发现传染病流行趋势二二.传染病流行趋势传染病流行趋势 再燃传染病流行趋势二.传染病流行趋势121.1.再燃传染病流行趋势再燃传染病流行趋势 结核结核 霍乱霍乱 疟疾疟疾 1.再燃传染病流行趋势132.2.新发现传染病流行趋势新发现传染病流行趋势新发现传染病新发现传染病 EIDEID(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v指新确定的和先前未知的可引起局部或在指新确定的和先前未知的可引起局部或在 世界范围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世界范围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David Heymann:The term“emerging infections”refers to newly identified and previously unknown infectious diseases which cause public health problems,either locally or internationally。2.新发现传染病流行趋势新发现传染病 14E I DE I D特点特点v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因此无法准备。因此无法准备。v临床医生不认识,不知道采取何治疗方案。临床医生不认识,不知道采取何治疗方案。v预防医生不认识,不知道采取何种预防控制措施。预防医生不认识,不知道采取何种预防控制措施。v政府官员得不到专业人员的明确意见,无法及时作出决策。政府官员得不到专业人员的明确意见,无法及时作出决策。v得不到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恐慌心理严重得不到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恐慌心理严重,易造成社会不稳定。易造成社会不稳定。E I D特点153030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现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现近4040种新传染病(种新传染病(1 1)1975年发现的由微小病毒年发现的由微小病毒B19引起的引起的“5号病号病”(慢性溶血性贫血中的再障危象);(慢性溶血性贫血中的再障危象);1976年发现的由隐孢子虫引起的隐孢子虫病;年发现的由隐孢子虫引起的隐孢子虫病;1977年发现的年发现的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1977年发现的由年发现的由嗜肺军团菌引起的军团病;嗜肺军团菌引起的军团病;1977年发现的由年发现的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1977年发现的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的空弯肠炎;年发现的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的空弯肠炎;30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现近40种新传染病(1)1975年发现的161977年发现的由丁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丁型肝炎;年发现的由丁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丁型肝炎;1980年发现的由人嗜年发现的由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淋巴细胞病毒1型引起的型引起的T细胞淋巴瘤白血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病;1980年发现的由年发现的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1981年发现的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引起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年发现的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引起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982年发现的年发现的由大肠杆菌由大肠杆菌O O157157:H H7 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引起的出血性肠炎1982年发现的由人嗜年发现的由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淋巴细胞病毒2型引起的毛细胞白血病型引起的毛细胞白血病3030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现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现近4040种新传染病种新传染病(2)1977年发现的由丁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丁型肝炎;30年来全球范171982年发现的由年发现的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莱姆病;1983年发现的年发现的由由HIVHIV引起的艾滋病引起的艾滋病;1986年发现的由环孢子球虫引起的孢子虫病;年发现的由环孢子球虫引起的孢子虫病;1988年发现的由人疱疹病毒年发现的由人疱疹病毒6型引起的突发性玫瑰疹;型引起的突发性玫瑰疹;1989年发现的由年发现的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丙型肝炎;1990年发现的由年发现的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戊型肝炎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戊型肝炎;1992年发现的由巴尔道氏体引起的年发现的由巴尔道氏体引起的“猫抓病猫抓病”(杆菌性血管瘤病);(杆菌性血管瘤病);1992年发现的年发现的由由O139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乱;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乱;3030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现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现近4040种新传染病种新传染病(3)1982年发现的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莱姆病;30年来全球范围181993年发现的由汉坦病毒分离株引起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年发现的由汉坦病毒分离株引起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1995年发现的由庚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庚型肝炎等;年发现的由庚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庚型肝炎等;1997年发现的年发现的朊病毒引起的疯牛病朊病毒引起的疯牛病:人克人克-雅氏病;雅氏病;20022002年年1111月月1616日发现日发现的的SARSSARS!20042004年发现的年发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3030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现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现近4040种新传染病种新传染病(4)1993年发现的由汉坦病毒分离株引起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3019牛海绵状脑病(牛海绵状脑病(BSE),),俗称疯牛病。俗称疯牛病。第一个病例是第一个病例是1985年在英国发现的,到年在英国发现的,到1991年年8月月英国共发现病牛英国共发现病牛35627头,到头,到1995年已证实病牛年已证实病牛1015万头。万头。疯牛病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病(BSE),俗称疯牛病。疯牛病20是一种缺乏病毒特性、没有遗传基因的特殊蛋白质是一种缺乏病毒特性、没有遗传基因的特殊蛋白质朊病毒可以通过细菌滤器朊病毒可以通过细菌滤器该朊粒耐高温,植物油的沸点(该朊粒耐高温,植物油的沸点(160一一170)不)不足以灭活病原,疯牛病的脑组织匀浆,经足以灭活病原,疯牛病的脑组织匀浆,经134-138高温维持高温维持1小时后,动物实验仍有感染力。小时后,动物实验仍有感染力。耐甲醛、耐强碱,疯牛病的脑组织能耐受耐甲醛、耐强碱,疯牛病的脑组织能耐受 1molL和和 2molL氢氧化钠达氢氧化钠达2小时之久。小时之久。朊病毒朊病毒(Prions)朊病毒(Prions)21此次疯牛病暴发,造成了英国此次疯牛病暴发,造成了英国20-30万头被处死并焚烧。万头被处死并焚烧。同时英国牛肉及牛肉制品的出口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同时英国牛肉及牛肉制品的出口受到了严格的限制,给英国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英国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可能被同时可能被BSE感染因子的牛估计超过感染因子的牛估计超过1百万头,而百万头,而这些牛、牛肉及其制品被投入市场消费或使用这些牛、牛肉及其制品被投入市场消费或使用。此次疯牛病暴发,造成了英国20-30万头被处死并焚烧。同时英22传染病流行现状与趋势传染病流行现状与趋势 传染病防治已取得巨大成就传染病防治已取得巨大成就 传染病防治面临许多新课题传染病防治面临许多新课题 现阶段卫生防疫工作重点仍是传染病防治现阶段卫生防疫工作重点仍是传染病防治传染病流行现状与趋势23一一 .传染病分类传染病分类二二 .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三 .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一.传染病分类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24一、一、传染病分类传染病分类按病原体储存形式分类按病原体储存形式分类按病原体储存形式分类按病原体储存形式分类一、传染病分类25按传播方式分类按传播方式分类按传播方式分类26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epidemic process)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27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染源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28传染源传染源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传播途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29(一)传染源(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定义: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 体外的人或动物。体外的人或动物。(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定义30传染源种类:传染源种类:病人病人 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 受染动物受染动物传染源种类:31病人作为传染源1.潜伏期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定义定义 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推断暴露时间,确定传染源、传播途径推断暴露时间,确定传染源、传播途径 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时限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时限 确定接触者的免疫接种种类和时间确定接触者的免疫接种种类和时间 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病人作为传染源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32推测暴露时间推测暴露时间从中位数的病例的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从中位数的病例的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即为同源暴露的近似日期。期,即为同源暴露的近似日期。从第从第1 1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最短潜伏期,再从最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最短潜伏期,再从最后一个病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这后一个病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这两个时点之间即暴露时间。两个时点之间即暴露时间。推测暴露时间33在一次伤寒同源爆发中估计可能的暴露日期在一次伤寒同源爆发中估计可能的暴露日期在一次伤寒同源爆发中估计可能的暴露日期在一次伤寒同源爆发中估计可能的暴露日期在一次伤寒同源爆发中估计可能的暴露日期34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352.临床症状期临床症状期:典型症状病人典型症状病人 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 具有利于病原体排出的临床症状具有利于病原体排出的临床症状 易被发现并隔离治疗易被发现并隔离治疗 非典型病人非典型病人 病原体较少病原体较少 不易被发现和隔离不易被发现和隔离2.临床症状期:363.恢复期:恢复期:乙肝、伤寒、白喉等仍排病原体乙肝、伤寒、白喉等仍排病原体3.恢复期:乙肝、伤寒、白喉等仍排病原体37传染期传染期(communicable period)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 意义意义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传染期的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传染期的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传染期(communicable period)意义38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 指没有任何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指没有任何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种类:种类: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ory carrierincubatory carrier)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 carrierconvalescent carrier)健康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 carrierhealthy carrier)(carrier)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 指没有任何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39暂时性病原携带者暂时性病原携带者 慢性病原慢性病原携带者携带者3 3个月个月暂时性病原携带者 慢性病原携带者3个月40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 受以下因素影响:受以下因素影响:携带者的类型、排出病原体的数量携带者的类型、排出病原体的数量 和持续时间和持续时间更重要的取决于其职业、个人卫生更重要的取决于其职业、个人卫生 习惯及社会活动范围习惯及社会活动范围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41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人兽共患病(人兽共患病(zoonosis)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 即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并在流行病学即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并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上有关联的疾病。炭疽病、鼻疽病、猪丹毒炭疽病、鼻疽病、猪丹毒、布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口蹄疫结核病、口蹄疫、狂犬病、疯牛病、狂犬病、疯牛病、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 等等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人兽共患病(zoonosis)42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natural focal infection)病原体通过各种媒介在动物间传播和病原体通过各种媒介在动物间传播和 延续,延续,可形成人类疾病的传染源,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形成人类疾病的传染源,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传染给人。传染给人。鹦鹉热、鼠疫、莱姆病、登革热、鹦鹉热、鼠疫、莱姆病、登革热、肾综合症出血热肾综合症出血热自然疫源性疾病 (natural focal infect43(二)传播途径 route of transmission定义定义 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二)传播途径 route of 44分类分类空气传播空气传播 流感、肺结核流感、肺结核经水传播经水传播 霍乱、血吸虫霍乱、血吸虫食物传播食物传播 痢疾、伤寒痢疾、伤寒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 淋病、疥疮淋病、疥疮媒介节肢动物传播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疟疾、西尼罗热疟疾、西尼罗热土壤传播土壤传播 炭疽、破伤风炭疽、破伤风 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 丙肝、艾滋病丙肝、艾滋病 围产期传播围产期传播 风疹、梅毒风疹、梅毒 多途径传播多途径传播 土拉菌病土拉菌病 分类451.1.经空气传播(经空气传播(air-borne infectionair-borne infection)方式:飞沫飞沫(droplet infection)飞沫核飞沫核(droplet nucleus infection)尘埃尘埃(dust infection)经空气传播(air-borne infection)46 经空气传播经空气传播流行特征:传播广泛,传播途径容易实现,发病率高传播广泛,传播途径容易实现,发病率高 季节性,周期性季节性,周期性 儿童人群,未免疫人群高发儿童人群,未免疫人群高发 人口密度大与居住条件差地区人口密度大与居住条件差地区高发 经空气传播流行特征:47 2.经水传播(water-borne infection)方式:经饮用水经饮用水 经接触疫水经接触疫水 2.经水传播(water-borne infecti48经饮用水流行特征 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 水源经常受到污染,病例可常年不断水源经常受到污染,病例可常年不断 除哺乳婴儿各人群均可发病除哺乳婴儿各人群均可发病 停止饮用污染水源或消毒后,可终止疫情停止饮用污染水源或消毒后,可终止疫情 经饮用水流行特征49疫水接触流行特征疫水接触史疫水接触史地区、季节与职业上的差别地区、季节与职业上的差别多见于与疫水接触的人群多见于与疫水接触的人群大量易感人群与疫水接触可爆发大量易感人群与疫水接触可爆发对疫水采取措施可控制发生对疫水采取措施可控制发生疫水接触流行特征503.经食物传播 food-borne infection方式:食物本身存在病原体食物本身存在病原体 生产生产 、加工、加工 、运输、运输 、储存销售中污染、储存销售中污染流行特征 吃者发病,不吃者不发病吃者发病,不吃者不发病 可呈爆发可呈爆发 停止供应污染食物,可终止疫情停止供应污染食物,可终止疫情3.经食物传播 food-borne infection514.经接触传播contact infection 方式:经直接接触经直接接触 经间接接触(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经间接接触(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流行特征(经间接接触(经间接接触)无明显季节性无明显季节性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卫生条件差地区高发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卫生条件差地区高发 一般呈散发一般呈散发4.经接触传播contact infection 方式:525.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arthropod-borne infection 方式方式:经机械携带经机械携带 生物性传播生物性传播:生物特异性生物特异性 经发育或繁殖经发育或繁殖 外潜伏期外潜伏期(extrinsic incubation period)extrinsic incubation period)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或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或完成其生活周期中的某阶段后才有传染性。完成其生活周期中的某阶段后才有传染性。5.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arthropod-bo53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流行特征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流行特征 地区性,季节性地区性,季节性 职业性,青壮年多发职业性,青壮年多发 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流行特征546.经土壤传播soil-borne infection 病原体存活时间病原体存活时间与土壤接触机会与土壤接触机会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6.经土壤传播soil-borne infection 病原557.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infection 方式在诊断、治疗或预防过程中传播在诊断、治疗或预防过程中传播药品、生物制品或血液污染而传播药品、生物制品或血液污染而传播7.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infection 方式568.围产期传播perinatal infection在围产期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在围产期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方式 经胎盘传播经胎盘传播 上行性传播上行性传播 分娩时传播分娩时传播HIV母婴传播率母婴传播率全球全球 15%-25%,我国高流行区,我国高流行区 30%8.围产期传播perinatal infection在围产期579、多途径传播 许多传染病可通过一种以上途径传播,以许多传染病可通过一种以上途径传播,以哪一种途径传播取决于环境和病原体的流哪一种途径传播取决于环境和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行病学特征。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经皮肤接触传播经皮肤接触传播食物食物吸入含病原体的气溶胶吸入含病原体的气溶胶革螨、恙螨革螨、恙螨垂直传播垂直传播9、多途径传播 许多传染病可通过一种以上途径传播,以哪一58(三)人群易感性 herd 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三)人群易感性 herd sus59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新生儿的增加新生儿的增加 易感人口的迁入易感人口的迁入 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免疫人口的死亡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60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免疫预防免疫预防 流行或隐性感染后流行或隐性感染后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61四、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气候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媒介昆虫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栖息习性媒介昆虫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栖息习性四、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62社会因素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 城市化和人口爆炸城市化和人口爆炸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 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 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生态恶化 社会因素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 63第三节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疫源地及流行过程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传染过程及感染谱传染过程及感染谱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64一一.疫源地疫源地 infectious focus 传染源向周围传播病原体所波及的范围传染源向周围传播病原体所波及的范围 疫点疫点 疫区疫区一.疫源地 65疫源地形成条件 传染源传染源存在存在 病原体能够继续传播:病原体能够继续传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能够实现能够实现 周围周围人群易感人群易感疫源地形成条件 66疫源地范围取决于:传染源传染源的活动范围的活动范围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的特点的特点 周围人群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的免疫状况 疫源地范围取决于:67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传染源传染源被移走或已消除病原体状态被移走或已消除病原体状态 传染源散播在传染源散播在环境中的病原体被清除环境中的病原体被清除 易感接触者易感接触者经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经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 或证明未受感染或证明未受感染疫源地消灭的条件68二二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 epidemic process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流行过程成流行过程二 流行过程69二、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二、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一)病原体(一)病原体 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微生物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微生物细菌细菌 破伤风破伤风病毒病毒 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立克次体立克次体 恙虫热恙虫热支原体支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体衣原体 沙眼沙眼螺旋体螺旋体 梅毒梅毒霉菌和寄生虫霉菌和寄生虫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 二、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一)病原体701.病原体的特性病原体的特性 传染力(传染力(infectivity):病原体在宿主体内定居、繁殖引起感染的能力病原体在宿主体内定居、繁殖引起感染的能力。1.病原体的特性71病原体的特性病原体的特性致病力(致病力(pathogenicity):):指一种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指一种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即感染者中成为临床患者(显性感染)的比重。即感染者中成为临床患者(显性感染)的比重。致病力高:如麻疹接近致病力高:如麻疹接近100%,致病力中等:如流行性腮腺炎约为致病力中等:如流行性腮腺炎约为40%-60%,致病力低:如脊髓灰质炎致病力低:如脊髓灰质炎1:3005000 病原体的特性致病力(pathogenicity):72病原体的特性病原体的特性毒力 virulence 表示发生疾病的严重度。表示发生疾病的严重度。以严重病例数或致死数与所有病例数之比作为指标。以严重病例数或致死数与所有病例数之比作为指标。毒力强的病原体:如狂犬病、炭疽的病原体;毒力强的病原体:如狂犬病、炭疽的病原体;毒力低的病原体:如风疹、水痘的病原体。毒力低的病原体:如风疹、水痘的病原体。有些病原体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减毒:如脊灰疫苗。有些病原体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减毒:如脊灰疫苗。病原体的特性毒力 virulence 表示发生疾病的严重73常见传原体的传染力、致病力和毒力常见传原体的传染力、致病力和毒力 常见传原体的传染力、致病力和毒力 74病原体的变异性:病原体的变异性:耐药性变异:结核杆菌耐药性变异:结核杆菌 抗原性变异:甲型流感抗原性变异:甲型流感 毒力变异:汉坦病毒毒力变异:汉坦病毒 病原体的变异性:75 (二二)宿主宿主 免疫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免疫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体液免疫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二)宿主 76四四 传染过程传染过程传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相互斗争的过程。四 传染过程传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77疾病自然史疾病自然史 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和由此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和由此 所致的所有结果所致的所有结果疾病自然史78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定义:又称感染梯度 当机体感染不同病原体后,经过感染过程,当机体感染不同病原体后,经过感染过程,其感染者轻重程度会表现出很大差异。其感染者轻重程度会表现出很大差异。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79感染谱分类隐性感染为主隐性感染为主显性感染为主显性感染为主死亡为主死亡为主 感染谱分类80感染谱的分类感染谱的分类感染谱的分类感染谱的分类感染谱的分类81从预防措施的实施而言,对传染源采取从预防措施的实施而言,对传染源采取隔离措施,只对那些以显性感染为主的隔离措施,只对那些以显性感染为主的疾病方才有效疾病方才有效对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隔离传染源的对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隔离传染源的预防措施作用甚微预防措施作用甚微。从预防措施的实施而言,对传染源采取隔离措施,只对那些以显性感82就疫情统计来说,以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即就疫情统计来说,以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即使疫情登记和疫情统计做到无一遗漏,也不可使疫情登记和疫情统计做到无一遗漏,也不可能反映这类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全貌。能反映这类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全貌。借助实验室方法,主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借助实验室方法,主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能达到目的。方能达到目的。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就疫情统计来说,以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即使疫情登记和疫情统计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