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肽与基因的相互作用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0902185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豆肽与基因的相互作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豆肽与基因的相互作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豆肽与基因的相互作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饮食和遗传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饮食和遗传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qiming_Ming Qi 祁祁鸣鸣,PhD,FACMGHUGO LecturerCAP InspectorCenter for Genetic&Genomic MedicineJames Watson Institute of Genomic Sciences&Medical School of Zhejiang UniversityBGI-ShenzhenDepartment of Pathology and Lab.Med.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Office:ZJU Med School A-713现代医学导论2013级食品安全与营养专业求是科学班营养基因组学模块 2015-04-20饮食和遗传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qiming_14618ReferencesTextbook:营养基因组学:发现通往个性化营养的途径第13章,Jim Kaput,Raymond L.Rodriguez.祁鸣,朱心强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Kiran Musunuru Atherogenic Dyslipidemia:Cardiovascular Risk and Dietary Intervention.Lipids(2010)45:907914 ReferencesTextbook:营养基因组学:发现Genetics,epigenetics and genomics for personalized nutritionGenetics,epigenetics and geno动脉粥脉粥样硬化硬化(Atherosclerosis)由于脂肪、血栓、结缔组织和碳酸钙在血管(主要是动脉,但也包括静脉)沉积所造成的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状态。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由于脂肪、血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异常多种疾病,包括超重或者肥胖、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症以及2型糖尿病增加冠状动脉病风险,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异常是它们的一个主要特征。高甘油三酯浓度、低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水平以及小分子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的增加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异常的标志性特征。遗传和环境方面的决定因素都能影响这种表型。重要的一点是,环境因子促发血脂异常特点的能力可能取决于个人的遗传易感性。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异常多种疾病,包括超重或者肥胖、胰岛素主要的主要的LDL亚类亚类LDL亚种群是根据颗粒密度、大小、电荷以及化学组成而区分。通过大小和形状的不同来区分颗粒的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至少可以鉴定出7种不同LDL亚种。这些LDL子类根据颗粒上脂类的变异和糖类的组成以及主要结构蛋白apoB的组成不同而区分。与临床有关的是,LDL3和LDL4浓度增加后,会一起形成小而密集的LDL,这与患冠心病风险的增加有关联。主要的LDL亚类LDL亚种群是根据颗粒密度、大小、电荷以及化Figure 1.Schema for origins and metabolism of major LDL subclasses(adapted from reference 7).Krauss R.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5;25:2265-2272Copyright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Inc.All rights reserved.Figure 1.Schema for origins aB型定义型定义根据LDL颗粒大小的峰值,将个体群可分为两个明确的类别,特指A型(大LDL)和B型(小LDL)。最大颗粒直径与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密切相关。B型定义根据LDL颗粒大小的峰值,将个体群可分为两个明确的类血脂异常的遗传因素血脂异常的遗传因素约200种基因可能对脂质的摄取、代谢、排泄产生影响血脂异常的遗传因素约200种基因可能对脂质的摄取、代谢、排泄B型的遗传学研究型的遗传学研究 常染色体显性或共显性模式,并有不同程度的迭加及多基因效应。连锁研究发现了与该表型相连锁位点:19p的LDL受体基因附近的位点。11号染色体的apoA-/C-/A-基因簇16号染色体的CETP位点6号染色体的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ETP基因、APOB 基因等 LDL颗粒大小的遗传度只有30%-50%。B型的遗传学研究 常染色体显性或共显性模式,并有不同程度的迭基因对高脂饮食的反应基因对高脂饮食的反应高胆固醇饮食喂养的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浓度可增加数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陷(LDLR-/-)小鼠血浆TC水平中度增加,高胆固醇饮食喂养时,胆固醇水平更高并有AS性病变出现。瘦素受体(OB-R)基因点突变(Leprdb/db)小鼠在普通饮食和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喂养时血浆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比野生型小鼠增高,且表现出肥胖和血糖升高。基因对高脂饮食的反应高胆固醇饮食喂养的apoE基因敲除(ap饮食对饮食对LDL子类的影响子类的影响食疗是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饮食对LDL子类表型有决定作用在随机的交叉设计试验中,以高脂饮食(46%脂肪,34%碳水化合物)或低脂饮食(24%脂肪,56%碳水化合物)进行6个星期的长时间食疗,结果在低脂饮食中观察到LDL胆固醇减少同时伴随血浆甘油三酯的增加。当转食用高脂饮食发现,B型患者减少的LDL胆固醇是A型患者的两倍。而绝大多数减少归因于中等大小的LDL2。饮食对LDL子类的影响食疗是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饮食对饮食对LDL子类的影响子类的影响有显著的百分率(41%)的人高脂饮食时为A型LDL,经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后转变为B型。在实验组中,与低脂饮食仍然保持B型的人对比,那些转变为B型的人血浆中apo B水平并没有减少。因为apo B水平是衡量LDL颗粒数目的一个尺度,血浆LDL胆固醇减少而apo B没有减少意味着A型受试者经低脂饮食后LDL减少主要是因为转变成了更小的LDL,减少了胆固醇含量而不是减少了颗粒数量。通过降低肥胖者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从54%降至39%),再以蛋白质代替并不改变脂肪含量,结果LDL最大直径和B型的表达都有显著的减少。饮食对LDL子类的影响有显著的百分率(41%)的人高脂饮食时基因对基因对LDL子类在饮食变化应答方面的影响子类在饮食变化应答方面的影响 与A型受试者相比,B型人的LDL对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应答差异也受遗传影响。APOE基因比较常见的E4多态性与低脂饮食后大LDL1颗粒的减少有关,与小LDL水平变化无关。基因对LDL子类在饮食变化应答方面的影响 与A型受试者相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