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行政区划变迁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898284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代行政区划变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历代行政区划变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历代行政区划变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第六章历代行政区划变迁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第六章历代行政区划变迁1主要内容引 言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变迁过程第二节 关于古代政区变迁的思考第三节 古代政区与历史地名主要内容引言2引 言 标准行政区和准行政区 所谓标准行政区,要具备以下要素:一定的地域空间一定的人口规模相应的行政机关多层次的隶属关系行政机关驻地引言标准行政区和准行政区3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变迁过程一、分封制时代:夏商西周二、郡县制时代:春秋时代中期到秦朝三、州郡县制时代:两汉魏晋南北朝 四、道路制时代:唐宋五、行省制时代:元明清 第一节历代行政区划变迁过程一、分封制时代:夏商西周4一、分封制时代:夏商西周中国商周时代实行分封制,即采取层层分封的办法进行统治。商王及周天子除王畿附近的土地由自己直接统治外,其他土地和人民都分封给大小各级领主,作为他们的采邑。各级领主在自己封地内独自为政。一、分封制时代:夏商西周中国商周时代实行分封制,即采取层层分5二、郡县制时代:二、郡县制时代:春秋时代中期到秦朝郡县制萌芽于春秋时代中期,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至战国后期除齐国外,六国普遍推行。秦始皇统一后作为划一的地方行政制度推行于全国。学习讨论:郡县制形成的原因、过程、意义画图练习:秦朝行政区划图 二、郡县制时代:春秋时代中期到秦朝郡县制萌芽于春秋时代中期,6历代行政区划变迁课件7三、州郡县时代:两汉魏晋南北朝论述:中国古代论述:中国古代“州州”制的演变制的演变 1、战国时代人们把所知的地域范围划分为9个自然地理区域,即尚书尚书禹贡禹贡记载的记载的冀、兖、青、徐、豫、梁、雍、扬、荆九州。2、汉武帝时13个刺史部,俗称十三州。京畿附近置司隶校尉。故西汉有14个监察区。(虚三级)3、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为了加强地方权力,以中央“九卿”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民,不仅有省察、举劾、黜陟权,同时还有兵权和治民之权。(实三级)三、州郡县时代:两汉魏晋南北朝论述:中国古代“州”制的演变8禹贡九州图禹贡九州图9西汉十三州图西汉十三州图104、三国时代18州,至西晋末年共21州。5、东晋南北朝混乱期。表现为:(1)数量激增:南北朝后期300余州。(2)规模较小:不少的州只辖一二个郡,所谓:“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3)名称混乱:侨州郡县 (4)职能紊乱:双头州郡6、唐朝以后逐渐变为二、三级行政区,民国初(1913年)将府州厅等全改为县。4、三国时代18州,至西晋末年共21州。11四、道路(府州县)时代:唐 宋唐太宗曾设过“十道巡察使”等,皆由中央临时派遣,不常置。开元二十一年(733)分为15道,每道置采访处置使,专检察非法,就成了15个监察区。安史乱后,监察权为节度使所兼,独立的监察区就不存在了。“山川形便”原则 道(镇)州(府)县 三级制 宋代设路有三种长官:转运使、提点刑狱使、安抚使。路府(州)县 三级制 四、道路(府州县)时代:唐宋唐太宗曾设过“十道巡察使”等12唐太宗十道图唐太宗十道图13五、行省制时代:五、行省制时代:元明清行省制度形成和发展 1、元朝一中书省、11行省,长官称为丞相 2、明朝两京(直隶)、13布政使司 3、清朝康熙时期26政区,总督、巡抚、将军 下级政区的演变 民国初(1913年)将府州厅等全改为县。五、行省制时代:元明清行省制度形成和发展14元代行省图元代行省图15总结:我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 总结:我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16第二节 关于古代政区变迁的思考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化,以最高一级最频繁,最低一级最稳定。同一王朝行政区划的数量表现出由少到多的趋势。朝代更替之际变化较大。由高到低,由虚入实。第二节关于古代政区变迁的思考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化,以最17三种类型,两个循环。地方行政机构长官权力轻重不同。划分行政区划原则:山川形便、犬牙交错三种类型,两个循环。18附 录 我国目前行政区划状况与改革方向附录我国目前行政区划状况与改革方向19一、我国目前行政区划的设置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四级行政区划:1、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34 2、地区(地级市、自治州、盟)3、县(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市辖区、特区和林区)4、乡(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一、我国目前行政区划的设置目前,我国实行20二、世界各国行政区划状况 1、各国行政区层级划分统计 可见,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二级制和三级制,合佔总数的2/3以上。采用四级制及以上的国家仅佔其中的约1/9,数量很少,且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泰国、印度、坦桑尼亚、塞内加尔等。二、世界各国行政区划状况1、各国行政区层级划分统计212、世界十二个国家一级行政区划情况 2、世界十二个国家一级行政区划情况22三、我国行政区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置不规范。(名称、规模、功能等)2、县级规模过小,数量偏多;省级规模过大,数量偏少。3、管理层级多。4、行政效率低,管理成本高。三、我国行政区划存在的主要问题1、设置不规范。(名称、规模23工人日报1997年12月17日发表专文,对我国的官民之比作了一个简要的历史比较:汉代1:7945,唐代1:3927,清代1:911。而我国政府的最新资料表明,1950年代都是1:6000,到1991年我国的官民比例达到1:30。工人日报1997年12月17日发表专文,对我国的官民之比24四、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总体思路(一)统一设置规范 (1)省级设置 (2)市级设置(二)调整管理规模(1)分省(2)并县(三)减少区划层级(1)撤地(2)虚乡四、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总体思路(一)统一设置规范25第三节 古代政区与历史地名一、区域地名 三川 三巴 三迤 三秦 三辅 三晋 中州 秦陇 代北 河朔 岭表 八桂 八闽 江左江右 关内关外 第三节古代政区与历史地名一、区域地名26二、现代省区名称来历 例如:浙江、安徽、重庆、吉林、四川三、州县地名变迁与研究 例如:昌黎、历代州县今地考二、现代省区名称来历27昌黎的历史变迁(一)义县昌黎(二)“好城”昌黎 337年,慕容皝,今朝阳西木头城子。(三)“龙城”昌黎 约370年,慕容暐,今朝阳;北齐废。(四)唐昌黎(五)金昌黎昌黎的历史变迁(一)义县昌黎28重点复习l1、简述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演变概况。2、简述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演变特点。3、论述中国古代“州”制的演变。名词解释:郡县制 道路制 行省制 双头州郡 侨置州郡 土断 羁縻府州 三秦 江右江左 关内关外 重点复习1、简述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演变概况。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