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0894988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 页数:170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经济地理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经济地理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第二节第二节 区际经济联系理论区际经济联系理论第三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第三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一、赫希曼的极化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涓滴效应学说二、梯度推移学说二、梯度推移学说三、中心三、中心-外围理论外围理论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一、赫希曼的极化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涓滴效应学说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赫赫希希曼曼认认为为,如如果果一一个个国国家家的的经经济济增增长长率率先先在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为为了了解解释释方方便便,他他把把经经济济相相对对发发达达区区域域称称为为“北方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南方”。北北方方的的增增长长对对南南方方将将产产生生不不利利和和有有利利的的作作用用,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 极化效应:极化效应: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资本和人才等要素的吸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资本和人才等要素的吸引效应,以及由此导致的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引效应,以及由此导致的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利影响。淋下效应(涓滴效应):淋下效应(涓滴效应):发达地区的经济成长产生的对欠发达地区产品购发达地区的经济成长产生的对欠发达地区产品购买、投资增加及向落后地区的移民,由此带来落后地买、投资增加及向落后地区的移民,由此带来落后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极化效应趋于扩大区域间的差距,而淋下效应有极化效应趋于扩大区域间的差距,而淋下效应有利于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利于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极化效应:极化效应:两种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发达地区的发展两种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发达地区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欠发达地区: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欠发达地区:如果发达地区的发展必须依靠于落后地如果发达地区的发展必须依靠于落后地区的产品,那么淋下效应终究会占优势,区的产品,那么淋下效应终究会占优势,反之,如果发达地区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反之,如果发达地区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外产品的供给,那将会形成进步与不景气国外产品的供给,那将会形成进步与不景气地区长期存在的状况。地区长期存在的状况。两种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发达地区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两种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发达地区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二、梯度推移学说二、梯度推移学说1 1、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梯度推移理论以产品的周期理论为基础。梯度推移理论以产品的周期理论为基础。根据产品周期,梯度推移理论把经济部门分为:根据产品周期,梯度推移理论把经济部门分为:兴旺部门(处于创新成长阶段)兴旺部门(处于创新成长阶段)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衰退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部门)。衰退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部门)。二、梯度推移学说二、梯度推移学说1、理论基础:、理论基础:2 2、基本观点:、基本观点:(1 1)一个地区的经济兴衰取决于产业)一个地区的经济兴衰取决于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的优势取决于它的主结构,而产业结构的优势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导部门的先进程度。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为高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为高梯度区域,若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梯度区域,若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区域。2、基本观点:、基本观点:(2 2)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向低梯度区域传递推移,从而域,然后向低梯度区域传递推移,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传递推移。度区域传递推移。(2)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向低梯度区)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向低梯度区(3 3)梯度推移的方式:)梯度推移的方式:一是创新源地向周围城市推移;一是创新源地向周围城市推移;二是创新源地向较远的二级城市推移,二是创新源地向较远的二级城市推移,再向第三级城市推移再向第三级城市推移。(3)梯度推移的方式:)梯度推移的方式:2 2、梯度推移理论在中国的影响、梯度推移理论在中国的影响 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末年代末8080年代初,梯度推移年代初,梯度推移理论被引入中国,其背景是对平衡布局理论被引入中国,其背景是对平衡布局原则进行反思的热潮兴起。原则进行反思的热潮兴起。试图运用梯度推移理论解决中国区域试图运用梯度推移理论解决中国区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空间组织问题。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空间组织问题。2、梯度推移理论在中国的影响、梯度推移理论在中国的影响(1 1)在我国的表述为:)在我国的表述为:各地区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地区各地区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地区间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间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有空间推移。生产力的空间推移首先要让有条件的高梯生产力的空间推移首先要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先发展一步,引进掌握先进技术,先发展一步,然然后逐步向处于二级、三级梯度的区域推移,后逐步向处于二级、三级梯度的区域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推移速度加快,可以逐步随着经济发展,推移速度加快,可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平衡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平衡(1)在我国的表述为:)在我国的表述为:根据这一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七五七五”期间全国期间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并提出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并提出在开发次序上循着先东部、后中部、再西在开发次序上循着先东部、后中部、再西部的顺序进行建设,由高梯度向低梯度推部的顺序进行建设,由高梯度向低梯度推移,在移,在“七五七五”计划中得到突出体现。计划中得到突出体现。根据这一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七五七五”期间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期间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2 2)梯度推移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梯度推移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争论的结果形成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争论的结果形成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反梯度论一是反梯度论 二是并存论二是并存论 三是主导论三是主导论 (2)梯度推移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梯度推移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三、中心外围理论三、中心外围理论 (一一)发展渊源发展渊源 也称为核心也称为核心-边缘理论或中心边缘理论或中心-边缘理论。边缘理论。2020世世纪纪6060年年代代和和7070年年代代发发展展经经济济学学研研究究发发达达国国家家与与不不发发达达国国家家之之间间的的不不平平等等经经济济关关系系时时所所形形成成的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三、中心外围理论三、中心外围理论(一一)发展渊源发展渊源 中中心心、外外围围的的概概念念和和分分析析方方法法后后来来被被引引入入区区域域经经济济的的研研究究之之中中,融融入入了了明明确确的的空空间间关关系系概概念念,形形成成了了解解释释区区域域之之间间经经济济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外围理论。外围理论。中心、外围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后来被引入区域经济的研究中心、外围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后来被引入区域经济的研究(二二)弗里德曼的中心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外围理论1 1、基本观点:、基本观点:(1)(1)在在若若干干区区域域之之间间会会因因多多种种原原因因使使得得个个别别区区域域率率先先发发展展起起来来而而成成为为“中中心心”,其其它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外围”。(二二)弗里德曼的中心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外围理论1、基本观点:、基本观点:(2)(2)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总体体上上,中中心心居居于于统统治治地地位位,而而外外围围则则在在发发展上依赖于中心。展上依赖于中心。(2)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2 2、中心与外围出现发展差异的原因:中心与外围出现发展差异的原因:(1 1)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 在在中中心心存存在在着着对对创创新新的的潜潜在在需需求求,使使创创新新在在中中心不断地发生。心不断地发生。创创新新增增强强了了中中心心的的发发展展能能力力和和活活力力,并并在在向向外外围的扩散中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围的扩散中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2、中心与外围出现发展差异的原因:中心与外围出现发展差异的原因:(2 2)存在着支持中心成长的机制)存在着支持中心成长的机制 在在中中心心,存存在在着着六六个个自自我我强强化化、反反馈馈的的效效应应,支支持中心的成长。持中心的成长。主主导导效效应应:外外围围的的自自然然、人人文文和和资资本本资资源源向向中中心心的净转移。的净转移。信息效应:中心内部潜在相互作用的增加。信息效应:中心内部潜在相互作用的增加。心理效应:创新的成功对更多创新的刺激作用。心理效应:创新的成功对更多创新的刺激作用。(2)存在着支持中心成长的机制)存在着支持中心成长的机制现代化效应:中心为适应创新而发生的社会价值现代化效应:中心为适应创新而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化。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化。连接效应:一个创新引起新的创新的趋势。连接效应:一个创新引起新的创新的趋势。生产效应:为创新而提供有吸引力的结构支持,生产效应:为创新而提供有吸引力的结构支持,包括经济规模的增长和专业化。包括经济规模的增长和专业化。现代化效应:中心为适应创新而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现代化效应:中心为适应创新而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资料来源:资料来源:Allen,Unwin Allen,Unwin Systematic Geography.Systematic Geography.London:London:Brian Knapp,1986.423)Brian Knapp,1986.423)图图9.19.1弗里德曼的经济发展中心弗里德曼的经济发展中心外围模型外围模型(资料来源:资料来源:Allen,Unwin Systematic(资料来源:资料来源:Allen,Unwin Allen,Unwin Systematic GeographySystematic GeographyLondon:London:Brian Brian Knapp,1986.432)Knapp,1986.432)图图9.29.2欧洲的中心欧洲的中心外围外围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资料来源:资料来源:Allen,Unwin Systematic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Knox P L,Knox P L,Marston S A Marston S A Places and Places and Regions in Regions in Global Global context:Human context:Human Geography.Geography.New New Jersey:Jersey:Prentice-Prentice-Hall,Inc,1998.Hall,Inc,1998.54)54)图图9.39.3世界世界体系的中心、体系的中心、次外围、外围次外围、外围的动态变化的动态变化 (a)1795(a)1795年年;(b)1895(b)1895年年;(c)1995(c)1995年年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Knox P L,Marston S A四四 、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一一)依赖理论依赖理论依赖: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以另一个事依赖: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以另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的关系。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的关系。四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一一)依赖理论依赖理论依赖理论的基本观点:依赖理论的基本观点:在在发发达达的的资资本本主主义义与与落落后后的的第第三三世世界界国国家家之间存在着一种依赖关系:之间存在着一种依赖关系:发发达达的的资资本本主主义义国国家家利利用用其其经经济济、技技术术方方面面的的优优势势以以及及制制订订游游戏戏规规则则的的优优势势而而对对后后者产生控制作用,进行剩余价值的剥削。者产生控制作用,进行剩余价值的剥削。依赖理论的基本观点:依赖理论的基本观点:第第三三世世界界国国家家由由于于经经济济的的落落后后而而在在贸贸易易和和经经济济交交往往中中处处于于被被动动地地位位,发发展展上上形形成成对对前前者者的的依依赖赖或或称称之之为为依依附附。特特别别是是那那些些殖殖民民地地国国家家,这这种种依赖关系就更为明显,依赖程度就更深。依赖关系就更为明显,依赖程度就更深。第三世界国家由于经济的落后而在贸易和经济交往中第三世界国家由于经济的落后而在贸易和经济交往中(二二)相互依赖理论相互依赖理论 布鲁克菲尔德的相互依赖观点:布鲁克菲尔德的相互依赖观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受依赖关系的影响受依赖关系的影响,不发达国家的内部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越依赖发达国家的资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越依赖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源和资本。(二二)相互依赖理论相互依赖理论 布鲁克菲尔德的相互依赖观点:布鲁克菲尔德的相互依赖观点:所以,很难区分出它们谁依赖谁,所以,很难区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在世界范围内,没实际上是相互依赖。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相互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无法有相互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无法进行下去。进行下去。所以,很难区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所以,很难区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西方学术界对相互依赖的理解:西方学术界对相互依赖的理解: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双向的传递和影响,而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双向的传递和影响,而不是只作用于某一方。不是只作用于某一方。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相互依赖,即国家之间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相互依赖,即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经济行动和政策)所发生的双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经济行动和政策)所发生的双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西方学术界对相互依赖的理解:西方学术界对相互依赖的理解:衡量相互依赖程度的指标:衡量相互依赖程度的指标:国国际际贸贸易易的的增增长长与与国国内内生生产产总总值值的的增增长的比值。长的比值。各各种种出出口口贸贸易易占占国国内内生生产产总总值值的的比比率率变化。变化。国国家家之之间间资资本本双双向向流流动动(包包括括直直接接投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指标。资和间接投资)的指标。衡量相互依赖程度的指标:衡量相互依赖程度的指标:第二节区际经济联系理论第二节区际经济联系理论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交流,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的经济行为。参与性的经济行为。第二节区际经济联系理论第二节区际经济联系理论 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二、区域分工理论二、区域分工理论三、区域合作理论三、区域合作理论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1 1、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相互作用:区区域域之之间间的的商商品品、人人口口与与劳劳动动力力、资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1、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相互作用:(一一)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 乌尔曼(美国)乌尔曼(美国)5050年代提出空间相互年代提出空间相互作用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作用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互补性、可移动性和中介机会。互补性、可移动性和中介机会。(一一)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 乌尔曼(美国)乌尔曼(美国)5(1 1)互补性:)互补性:某区域有剩余的某要素(或物质)恰某区域有剩余的某要素(或物质)恰为另一区域所需时,那么这两个区域就为另一区域所需时,那么这两个区域就是互补的。是互补的。互补的概念最初来自互补的概念最初来自B B俄林,互补俄林,互补性的存在是由于地区间存在人文资性的存在是由于地区间存在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差异,这是区域空源和自然资源的差异,这是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间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1)互补性:互补的概念最初来自)互补性:互补的概念最初来自B俄林,互补性的存在是由于俄林,互补性的存在是由于(2 2)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区域之间的可达性 区区域域之之间间进进行行商商品品、资资金金、人人口口、技技术术、信息等传输的可能性。信息等传输的可能性。区区域域之之间间的的空空间间相相互互作作用用与与可可达达性性是是呈呈正向关联的。正向关联的。(2)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可达性影响因素:可达性影响因素: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被传输客体的可传输性。被传输客体的可传输性。区区域域之之间间存存在在的的政政治治、行行政政、文文化化和和社社会等方面的障碍。会等方面的障碍。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可达性影响因素:可达性影响因素:(3 3)中介机会:最先是由)中介机会:最先是由S S斯托夫提出。斯托夫提出。如图:如图:XYXYZ 类似类似Z Z这样点的存在称为中介干扰机会这样点的存在称为中介干扰机会,简称中介简称中介机会。机会。干扰机会的存在使得有互补性的两个地区也不一干扰机会的存在使得有互补性的两个地区也不一定能发生作用定能发生作用 (3)中介机会:最先是由)中介机会:最先是由S斯托夫提出。斯托夫提出。XYXYZ 空间相互作用的发生与互补性、移空间相互作用的发生与互补性、移动性成正相关,而与中介干扰机会呈负动性成正相关,而与中介干扰机会呈负相关。相关。空间相互作用的发生与互补性、移动性成正相关,而与空间相互作用的发生与互补性、移动性成正相关,而与(二二)空间相互作用的测度空间相互作用的测度 Q Q ijij =A Ai iW Wi iB Bj jW Wj j f(df(dijij)式中:式中:Q Qij ij i i与与j j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力;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力;W Wi i、W Wj j i i、j j区域产生作用力的因子(如区域产生作用力的因子(如人口、经济规模等);人口、经济规模等);d dij ij i i、j j区域之间的距离;区域之间的距离;f f(d dijij)距离摩擦函数;距离摩擦函数;A Ai i,B Bj j W Wi i和和W Wj j的权重。的权重。(二二)空间相互作用的测度空间相互作用的测度 Q ij=AiWi二、区域分工理论二、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的意义区域分工的意义 能能够够使使各各区区域域充充分分发发挥挥资资源源、要要素素、区区位位等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合合理理利利用用资资源源,推推动动生生产产技技术术的的提提高高和和创创新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有有利利于于提提高高各各区区域域的的经经济济效效益益和和国国民民经经济济发发展的总体效益。展的总体效益。二、区域分工理论二、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的意义区域分工的意义(一一)成本学说成本学说1 1亚当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2 2大卫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一一)成本学说成本学说1亚当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1、绝对优势理论:亚亚当当斯斯密密在在17761776年年出出版版国国民民财财富富的的性性质质和和原原因因的的研研究究一一书书,提提出出了了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他他认认为为,每每一一个个地地区区都都有有其其生生产产成成本本最低的产品(如图):最低的产品(如图):1、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亚当亚当斯密在斯密在1776年出版国年出版国A A国国B B国国一单位棉布:一单位棉布:5050个劳动日个劳动日一单位葡萄酒:一单位葡萄酒:6060个劳动日个劳动日一单位棉布:一单位棉布:5555个劳动日个劳动日一单位葡萄酒:一单位葡萄酒:4040个劳动日个劳动日A国国B国一单位棉布:一单位棉布:国一单位棉布:一单位棉布:各地区以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为专业各地区以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为专业化生产领域,地区之间相互交换其专业化生产领域,地区之间相互交换其专业化产品,能够使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化产品,能够使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原则建立在绝对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原则建立在绝对成本差异的基础上。成本差异的基础上。各地区以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为专业化生产领域,地区之各地区以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为专业化生产领域,地区之 亚当斯密把地区优势分成两类:亚当斯密把地区优势分成两类:一类是自然优势,一类是自然优势,就是超乎人力范围之就是超乎人力范围之外的气候、土地、矿产和其它相对固定状态外的气候、土地、矿产和其它相对固定状态的优势;的优势;另一类是获得性优势,另一类是获得性优势,这是指技术等。这是指技术等。在某种产品上具备自然优势或获得性优在某种产品上具备自然优势或获得性优势的地区也就具备成本优势,就可以输出相势的地区也就具备成本优势,就可以输出相应的产品。应的产品。亚当斯密把地区优势分成两类:亚当斯密把地区优势分成两类:根据绝对成本学说解释区域贸易分工:根据绝对成本学说解释区域贸易分工:一个地区之所以能够向其它地区输出一个地区之所以能够向其它地区输出产品,是因为该地区在这些产品的生产产品,是因为该地区在这些产品的生产上具绝对成本优势上具绝对成本优势 而一个地区之所以要输入其它地区的而一个地区之所以要输入其它地区的产品,因为本地区生产该产品的成本太产品,因为本地区生产该产品的成本太高,不如购买其它地区的该产品便宜高,不如购买其它地区的该产品便宜 根据绝对成本学说解释区域贸易分工:根据绝对成本学说解释区域贸易分工:2 2、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大大卫卫李李嘉嘉图图18171817年年出出版版政政治治经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一书中提出。李嘉图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李嘉图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不同国家间不能自由流动,所以,不不同国家间不能自由流动,所以,不应以绝对成本的大小作为国际分工准应以绝对成本的大小作为国际分工准则,而是要根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则,而是要根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分工与贸易。(下表)(下表)2、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大卫大卫李嘉图李嘉图1817年出版政年出版政A A国国B B国国一单位棉布:一单位棉布:5050个劳动日个劳动日一单位葡萄酒:一单位葡萄酒:6060个劳动日个劳动日一单位棉布:一单位棉布:4545个劳动日个劳动日一单位葡萄酒:一单位葡萄酒:4040个劳动日个劳动日50/60=0.8350/60=0.8360/50=1.260/50=1.245/40=1.125 45/40=1.125 40/45=0.8940/45=0.89 一单位棉布在一单位棉布在A A国换国换0.830.83单位葡萄酒,在单位葡萄酒,在B B国换国换1.1251.125单位葡萄酒;单位葡萄酒;一单位葡萄酒在一单位葡萄酒在B B国换国换0.890.89单位棉布,但在单位棉布,但在A A国国换换1.21.2单位棉布;单位棉布;A国国B国一单位棉布:一单位棉布:国一单位棉布:一单位棉布:50/60=0.8345/4结论:结论:只要地区间存在着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只要地区间存在着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就会使各地区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就会使各地区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从而使地域分工成为可能优势,从而使地域分工成为可能 各个地区都集中生产并向其它地区输出各个地区都集中生产并向其它地区输出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从其它地区输入本区具比较劣势的产品从其它地区输入本区具比较劣势的产品 每个地区都能从分工中获得比较利益每个地区都能从分工中获得比较利益结论:结论:萨缪尔森认为:萨缪尔森认为:比较成本学说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不可比较成本学说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动摇的基础。马克思认为:马克思认为:既使经济比较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的区既使经济比较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的区域,在区际交换中所付出的实物形式的物化域,在区际交换中所付出的实物形式的物化劳动多于所得到的,但是它由此得到的商品劳动多于所得到的,但是它由此得到的商品比它自己所能生产的更便宜。比它自己所能生产的更便宜。萨缪尔森认为:萨缪尔森认为:比较优势论比绝对优势论更有普遍意义。比较优势论比绝对优势论更有普遍意义。按绝对优势论,一个地区如果各方按绝对优势论,一个地区如果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将无法与其它地区进行面都处于劣势,将无法与其它地区进行分工与贸易,分工与贸易,而按照比较优势论,任何地区都有而按照比较优势论,任何地区都有其相对有利的条件其相对有利的条件即相对优势,任即相对优势,任何区域都可参与地域分工。何区域都可参与地域分工。比较优势论比绝对优势论更有普遍意义。比较优势论比绝对优势论更有普遍意义。(二二)要素禀赋学说(要素禀赋学说(H-O)H-O)学说学说 1 1、要素禀赋论的思想最先由赫克歇尔提出,其在、要素禀赋论的思想最先由赫克歇尔提出,其在19191919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应如何解释两国之间比较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应如何解释两国之间比较成本差异问题。成本差异问题。他认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他认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两国的要素禀赋不一样(如资本丰富或劳动力一是两国的要素禀赋不一样(如资本丰富或劳动力丰富)。丰富)。二是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要素比例不一样二是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要素比例不一样(如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如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二二)要素禀赋学说(要素禀赋学说(H-O)学说学说 俄林在接受了其老师的观点后,于俄林在接受了其老师的观点后,于19331933年出版年出版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完成了要素禀赋学说,且首次提出区际完成了要素禀赋学说,且首次提出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是贸易和国际贸易都是“域际域际”贸易,两贸易,两者并无本质差异。者并无本质差异。俄林在接受了其老师的观点后,于俄林在接受了其老师的观点后,于1933年出版区际年出版区际2 2、要素禀赋学说的主要思想:、要素禀赋学说的主要思想:地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地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通常,资本丰富的国家,利息率相对低于工资水通常,资本丰富的国家,利息率相对低于工资水平,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平,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 因此,前者可以较便宜地生产大量需要资本的因此,前者可以较便宜地生产大量需要资本的商品商品 而后者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商品相对便宜,而后者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商品相对便宜,双方可根据各自的要素禀赋条件开展地域分工与贸双方可根据各自的要素禀赋条件开展地域分工与贸易。易。2、要素禀赋学说的主要思想:、要素禀赋学说的主要思想:3 3、要素禀赋学说、比较优势理论不能解释、要素禀赋学说、比较优势理论不能解释的一些现象:的一些现象:现象一,里昂惕夫之迷:现象一,里昂惕夫之迷: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对美国进出口商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对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要素禀赋进行了实证分析后,得到的结果品的要素禀赋进行了实证分析后,得到的结果与要素禀赋论相悖。与要素禀赋论相悖。3、要素禀赋学说、比较优势理论不能解释的一些现象:、要素禀赋学说、比较优势理论不能解释的一些现象:现象二,产业内贸易:现象二,产业内贸易:二战后,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间存二战后,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间存在着同类产品的贸易在着同类产品的贸易产业内贸易,与产业内贸易,与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关系不大。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关系不大。现象二,产业内贸易:现象二,产业内贸易:(三)新贸易理论(三)新贸易理论(三)新贸易理论(三)新贸易理论 相似条件下的贸易理论相似条件下的贸易理论(三)新贸易理论(三)新贸易理论 相似条件下的贸易理论相似条件下的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二战结束后新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二战结束后,特特别是别是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为解释新的贸易为解释新的贸易现象(现象(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而产生的)而产生的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学说。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学说。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迪可西特、斯蒂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迪可西特、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赫尔普曼、斯宾塞格利茨、克鲁格曼、赫尔普曼、斯宾塞和布兰德等。和布兰德等。其中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曼。其中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二战结束后新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特别是20世纪世纪80 传统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传统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是以一些严密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主要是以一些严密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主要包括:包括: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 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 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国家、两种商品、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即两种要素,即222222模型。模型。传统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是以一些严密的理传统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是以一些严密的理 新贸易理论认为正是这些前提不符合新贸易理论认为正是这些前提不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使传统贸易理论无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使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现实。应当放宽并建立更符合现法解释现实。应当放宽并建立更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实的前提假设。新贸易理论认为正是这些前提不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生活,新贸易理论认为正是这些前提不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生活,新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新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更符合现实的不完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更符合现实的不完全竞争。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再是不变的,而是递增的。规模报酬不再是不变的,而是递增的。传统的传统的222222贸易模型过于简单化,新贸易模型过于简单化,新贸易理论改为贸易理论改为JNMJNM模型。模型。新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新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在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前提假设后,打在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前提假设后,打破传统贸易理论中破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完全竞争”和和“规模报规模报酬不变酬不变”这两个关键假设后,为解释贸易动这两个关键假设后,为解释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开辟了新的源泉,新贸易理论因与贸易基础开辟了新的源泉,新贸易理论得以发展壮大。得以发展壮大。在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前提假设后,打破传统贸易理论在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前提假设后,打破传统贸易理论 克鲁格曼在学术上崭露头角的是他关于克鲁格曼在学术上崭露头角的是他关于“垄断垄断竞争贸易模型竞争贸易模型”的论文,这也奠定了的论文,这也奠定了“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的基础。新贸易理论的思想通过的基础。新贸易理论的思想通过19791979年的年的收益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和次年的和次年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格局产品差异与贸易格局等论文而奠定。等论文而奠定。其后,赫尔普曼、克鲁格曼和格罗斯曼一起合其后,赫尔普曼、克鲁格曼和格罗斯曼一起合作,完善了这一理论,三人也因此被称为作,完善了这一理论,三人也因此被称为“新贸易新贸易理论的三剑客理论的三剑客”。克鲁格曼的另一理论克鲁格曼的另一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正是正是对其他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中有关对其他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中有关“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的的分析分析 克鲁格曼在学术上崭露头角的是他关于克鲁格曼在学术上崭露头角的是他关于“垄断竞争贸易垄断竞争贸易 1 1、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假定、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假定不完全竞争与规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有两个典型的特征:有两个典型的特征:市场中的产品不是同质产品。市场中的产品不是同质产品。市场中的厂商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垄断力。市场中的厂商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垄断力。规模经济,也称为规模经济,也称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指的指的是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产品的是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厂商因生产规模扩大而获得额外的平均成本下降,厂商因生产规模扩大而获得额外的报酬报酬。1、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假定、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假定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有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之分。规模经济有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之分。内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指厂商本身扩大产量带来的报酬。指厂商本身扩大产量带来的报酬。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则是因为行业规模扩大而给厂商带来则是因为行业规模扩大而给厂商带来的报酬。的报酬。无论是哪一种规模经济,厂商都可以降低成本,从无论是哪一种规模经济,厂商都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取得价格上的优势。而取得价格上的优势。但是,生产规模不可能无限地扩大,当规模报酬达但是,生产规模不可能无限地扩大,当规模报酬达到最大后,单位成本就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到最大后,单位成本就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由于垄断的存在,厂商就能够运用自己的垄断力,由于垄断的存在,厂商就能够运用自己的垄断力,扩大产量,获得规模报酬。扩大产量,获得规模报酬。规模经济有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之分。规模经济有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之分。2 2、新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动因的解释、新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动因的解释(1)(1)从供给角度从供给角度克鲁格曼等的研究结论:克鲁格曼等的研究结论:揭示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揭示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构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的重要动因与基础。2、新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动因的解释、新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动因的解释 19771977年年,迪克西和斯蒂格利茨建立的迪克西和斯蒂格利茨建立的D DS S模型模型,阐述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消费者需求多样化阐述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企业生产规模经济的两难冲突问题:和企业生产规模经济的两难冲突问题:在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在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倾向于扩大生产企业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对生产者来说,产品差别越少越好规模,对生产者来说,产品差别越少越好;而消费者则要求产品要具有多样性而消费者则要求产品要具有多样性,即产品差异。即产品差异。1977年年,迪克西和斯蒂格利茨建立的迪克西和斯蒂格利茨建立的DS模型模型,国际贸易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国际贸易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各国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某一方面差异的各国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某一方面差异的同种产品并进行贸易,既利用了规模经济获得比同种产品并进行贸易,既利用了规模经济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较优势,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克鲁格曼看到了克鲁格曼看到了D-SD-S模型解释贸易问题的潜力,模型解释贸易问题的潜力,首先将它应用到国际贸易分析中,建立了规模经首先将它应用到国际贸易分析中,建立了规模经济理论,即一个由规模经济引致贸易的模型。济理论,即一个由规模经济引致贸易的模型。国际贸易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国际贸易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克鲁格曼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为:克鲁格曼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为:贸易并不需要一定是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贸易并不需要一定是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而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获取规模经济的一果,而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获取规模经济的一种途径。种途径。国际贸易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国际贸易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厂商可以打破单一狭小的国内市场限世界市场,厂商可以打破单一狭小的国内市场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产品销售市场,获得规模制,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产品销售市场,获得规模经济,并从别国进口其它差异性产品,以满足消经济,并从别国进口其它差异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费者需求。克鲁格曼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为:克鲁格曼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为:随着生产力提高,随着生产力提高,产业内贸易使得专业化与产业内贸易使得专业化与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进而导致更低的价格和更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进而导致更低的价格和更大程度的商品多样化。大程度的商品多样化。由于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低价和产品多样化,由于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低价和产品多样化,其实也是一种高效率。其实也是一种高效率。但这种高效率并不同于比较优势所说的高效但这种高效率并不同于比较优势所说的高效率。率。正是在这一点上,克鲁格曼拓展了由李嘉图正是在这一点上,克鲁格曼拓展了由李嘉图提出经由俄林等完善的古典贸易理论。提出经由俄林等完善的古典贸易理论。随着生产力提高,产业内贸易使得专业化与大规模生产随着生产力提高,产业内贸易使得专业化与大规模生产 综上所述,关于贸易发生的原因,新贸易理论综上所述,关于贸易发生的原因,新贸易理论从供给角度分析,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从供给角度分析,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规模经济就成了引起专业化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规模经济就成了引起专业化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即使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情即使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况下,也会产生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并且并且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产业间的贸易量就越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产业间的贸易量就越大,而国家间越相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大,而国家间越相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综上所述,关于贸易发生的原因,新贸易理论从供给综上所述,关于贸易发生的原因,新贸易理论从供给 (2)(2)林德的代表性需求理论林德的代表性需求理论 从需求角度进行探索,填补了贸易动从需求角度进行探索,填补了贸易动因研究视角上的一大空白。因研究视角上的一大空白。(2)林德的代表性需求理论林德的代表性需求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代表性需求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代表性需求理论,将需求与产品差异结合起来解释理论,将需求与产品差异结合起来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指出,一他指出,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者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者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就是一国的代表性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就是一国的代表性需求。需求。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代表性需求理论,将需求与产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代表性需求理论,将需求与产 生产者只有专门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生产者只有专门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品才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因此,一国应集中生产本国代表性需因此,一国应集中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出口该产品,并从与本国收入求的产品,出口该产品,并从与本国收入水平相似的其他国家进口相似产品,以满水平相似的其他国家进口相似产品,以满足本国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足本国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生产者只有专门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有可能达到规生产者只有专门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有可能达到规 该理论表明:该理论表明: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上产生,因此收入水平越相似,国家品上产生,因此收入水平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该理论表明:该理论表明:(3)(3)波斯纳的技术差距理论波斯纳的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论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技术差距论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为分析前提,认为技术差距和模仿时滞决定为分析前提,认为技术差距和模仿时滞决定了现实的贸易格局。了现实的贸易格局。1959 1959 年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运用技术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赫克歇尔创新理论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提出俄林模型,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了技术差距理论。即使两个发达国家在技术开发方面具有即使两个发达国家在技术开发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所开发出的技术与产品仍会有相同的能力,所开发出的技术与产品仍会有差异,从而促成国际贸易的产生。差异,从而促成国际贸易的产生。(3)波斯纳的技术差距理论波斯纳的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水平接近的国家会因为追求产品的技术水平接近的国家会因为追求产品的差异性而产生贸易。差异性而产生贸易。从而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从而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技术水平接近的国家会因为追求产品的差异性而产生贸易技术水平接近的国家会因为追求产品的差异性而产生贸易3 3、新贸易理论在贸易政策方面的两个论点:、新贸易理论在贸易政策方面的两个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 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框架下,认为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效率的构框架下,认为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效率的市场,任何干预只会带来效率损失。市场,任何干预只会带来效率损失。因此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因此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现实中市场的有效性就值则认为现实中市场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因此提出了两个干预贸易的论点得怀疑。因此提出了两个干预贸易的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在此基础上提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3、新贸易理论在贸易政策方面的两个论点:、新贸易理论在贸易政策方面的两个论点:利润转移论的论点是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利润转移论的论点是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该论点主张政府通过关税和配额等进口保护和出口补该论点主张政府通过关税和配额等进口保护和出口补贴等出口促进政策,加强本国厂商的竞争地位,扩大贴等出口促进政策,加强本国厂商的竞争地位,扩大本国厂商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以外国向本国转移利润本国厂商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以外国向本国转移利润为贸易的直接目的。为贸易的直接目的。其政策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其政策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厂商夺取市场份额一是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厂商夺取市场份额 二是用关税来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利润二是用关税来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利润 三是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有效手段三是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有效手段 利润转移论的论点是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该论点主利润转移论的论点是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该论点主 外部经济论认为,一些具有技术创新外部经济论认为,一些具有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知识外溢为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知识外溢为其他部门带来收益,即产生了有益的外其他部门带来收益,即产生了有益的外部经济性。部经济性。政府则应该对这些产业进行扶持,促政府则应该对这些产业进行扶持,促进其发展壮大,强化其贸易竞争力,从进其发展壮大,强化其贸易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外部经济论认为,一些具有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可外部经济论认为,一些具有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可 以上述两种理论为基础,新贸易理论提出以上述两种理论为基础,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即应当对那些对本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即应当对那些对本国经济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补经济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补贴。贴。以上述两种理论为基础,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以上述两种理论为基础,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 如日本如日本8080年代中期从美国手中夺得年代中期从美国手中夺得半导体产业的控制权,就是战略性政策半导体产业的控制权,就是战略性政策使用的结果。使用的结果。战略性政策对美国战略性政策对美国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的年代的贸易政策有重大影响力,同时,也影响贸易政策有重大影响力,同时,也影响了欧洲联盟条约的内容。了欧洲联盟条约的内容。如日本如日本80年代中期从美国手中夺得半导体产业的控制年代中期从美国手中夺得半导体产业的控制4 4、新贸易理论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新贸易理论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利益的论点 传统贸易理论并未对国际贸易的福利效传统贸易理论并未对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作专门分析,因为其理论的结论是按比较应作专门分析,因为其理论的结论是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对各国都有利益,贸易利益来优势进行分工对各国都有利益,贸易利益来源于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源于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比较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比较优势,还来自于:规模经济性、增加了不完优势,还来自于:规模经济性、增加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增加了产品的差异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增加了产品的差异性等。性等。4、新贸易理论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新贸易理论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 新贸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新贸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易得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产生了易得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产生了风险,使一国经济有可能不仅无法利用潜风险,使一国经济有可能不仅无法利用潜在的贸易得益而且实际上遭受损失。在的贸易得益而且实际上遭受损失。新贸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易得益,但不完全新贸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易得益,但不完全 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而带来的其他利益不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而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弥补这种收缩带来的损失时,贸易使本足以弥补这种收缩带来的损失时,贸易使本国受损,国受损,这说明,参加贸易并不是总能得到利益。这说明,参加贸易并不是总能得到利益。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5 5、简要小结:、简要小结:新新贸贸易易理理论论认认为为,产产业业内内贸贸易易具具有有集集中中于于规规模模经经济济特特征征突突出出的的行行业业和和少少数数大大公公司司支支配配的的行行业业的的特征。特征。即即发发达达国国家家间间产产业业内内的的贸贸易易基基础础是是规规模模经经济济效应和不完全竞争市场。效应和不完全竞争市场。5、简要小结:、简要小结:在在以以上上理理论论前前提提下下,各各国国发发展展何何种种专专业业化化在在一一定程度上具有历史偶然性。定程度上具有历史偶然性。但但是是,一一旦旦区区域域专专业业化化格格局局形形成成以以后后,这这种种格格局局将将通通过过贸贸易易不不断断积积累累发发展展下下去去。推推延延至至国国家家之之间间,也也就就是是说说,国国家家之之间间的的专专业业化化和和贸贸易易格格局局,具具有有很很强的强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path dependence)。)。在以上理论前提下,各国发展何种专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