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民居ppt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0788808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3.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数民族传统民居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少数民族传统民居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少数民族传统民居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及装饰建筑及装饰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民居1目录contents21.2341.藏 族2.傣 族3.白 族4.侗 族1.5.羌 族目录contents21.2341.藏 族2.傣 族2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碉房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3碉房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碉房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4少数民族传统民居ppt课件5西藏寺院一般都很庞大,如哲蚌寺座落在拉萨西郊格培山腰上,建筑连绵起伏,鳞次栉比,层楼叠阁,蔚为壮观,俨如一座山城。寺院西藏寺院一般都很庞大,如哲蚌寺座落在拉萨西郊格培山腰上,建筑6少数民族传统民居ppt课件7建筑一般为回字形内院式,层高以三至四层居多,有的高达五至六层。寺庙一级的大殿,称措钦,即大集会殿的意思,其形制与扎仓相同,机康均设在二层。哲蚌寺措钦大殿的经堂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可容纳万余僧人诵经。建筑一般为回字形内院式,层高以三至四层居多,有的高达五至六层8藏族是一个爱美也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因而对于居所的装饰也十分讲究,常见的有在室内墙壁上方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画蓝、绿、红三条色带,以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日喀则的民居在门上或绘制日月祥云图,或悬挂风马旗,而昌都芒康的民居则竭力渲染外墙和门窗,富于彩绘装饰,气势不凡。建筑装饰藏族是一个爱美也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因而对于居所的装饰也十分讲9柱头装饰 柱头装饰包括柱头、斗拱、大梁等部位的雕刻、彩绘。在藏族居室中柱子、横梁位置显要,因此对这部分的装饰在整个室内装饰中至关重要。无论高雅精致的殿堂还是普通百姓的民居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进行合理装点以求庄严、堂皇、舒适的效果。就拿寺庙集会大堂的柱头、横梁来讲,装饰十分考究。柱头装饰 柱头装饰包括柱头、斗拱、大梁等部位的雕刻、彩绘。在10在藏族门饰艺术中,民居多为红色的门板涂饰、黑色的门围,寺院建筑则为红色的门廊立柱、白色或黑色的香布、金色的宗教建筑门板挂饰等。这些相对稳定的色彩组合既蕴含了向往和谐的审美理想,又富有浓郁的宗教文化特色。在藏族门饰艺术中,民居多为红色的门板涂饰、黑色的门围,寺院建11结论藏族建筑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藏族建筑艺术造诣很深,能运用统一、平衡、对比、韵律、和谐、比例、尺度等构图规律,取得美的立面造型。江孜白居塔的外轮廊线基本上是等边三角形,构图稳定、严谨、比例良好。在建筑设计上注意建筑功能与艺术的统一,布达拉宫,力求适应当时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政治、宗教和宫廷生活的需要,同时又烘托出神权、政权至高无上的形象与气氛。结论藏族建筑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藏族建筑艺术造诣很深,能运122.傣族民族概况: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傣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与缅甸的掸(傣)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印度的阿萨姆邦的阿洪傣都有着渊源关系。全球傣泰总人口6000万以上。大部分傣族自称为“傣”、“泰”,他称为“掸”和“阿萨”。建筑风格:傣族建筑大体分为民用建筑和佛寺建筑。傣族建筑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傣族建筑作为独树一帜的建筑形式,也有其独特的艺术生命力。2.傣族民族概况: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13傣家人世代居住的居所,美观的楼顶被传说为“诸葛亮的帽子”。傣家人的竹楼是坝区类型,由于天气湿热,竹楼大都倚山傍水;村外榕树蔽天,气根低垂;村内竹楼鳞次比,竹篱环绕,隐蔽在绿荫丛中;景洪县的曼景兰寨和橄揽坝就是坝区傣家竹楼的标准型。竹楼傣家人世代居住的居所,美观的楼顶被传说为“诸葛亮的帽子”。傣14竹楼为二层住屋形式,高约两米,沿梯而上,二楼三面有回廊,廊的尽端有宽敞的平台谓之“展”。是室内空间向户外空间的延伸,主要功能有冲浴、晾晒衣物、摆放盆花,也是观景的好地方。“展”的形体使傣家竹楼更舒展。舒展的屋顶是傣家竹楼尤其引人注目的地方,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遮阳。竹楼为二层住屋形式,高约两米,沿梯而上,二楼三面有回廊,廊的15少数民族传统民居ppt课件16傣家竹楼为栏杆式的建筑,造型美观,外形像个架在高柱上的大帐篷。竹楼用各种竹料(或木料)穿斗在一起,互相牵扯,极为牢固。楼房四周用木板或竹篱围住,堂内用木板隔成两半,内为卧室,外为客厅。楼房下层无墙,用以堆放杂物或饲养禽兽。竹楼具有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特点。楼室高出地面若干米,潮气不易上升到室内,水也淹不到楼室上。傣家竹楼为栏杆式的建筑,造型美观,外形像个架在高柱上的大帐篷17傣族建筑以佛寺和佛塔的成就最高。上座部佛教的寺庙称为缅寺,几乎每座傣寨至少都有一座。缅寺里不但进行宗教活动,还举行庆典、选举领袖、调解纠纷,寺庙已超出了纯粹宗教的意义。佛寺傣族建筑以佛寺和佛塔的成就最高。上座部佛教的寺庙称为缅寺,几18云南西双版纳橄榄坝曼苏满寺在澜沧江东岸,佛殿呈平面矩形,与汉族佛殿以长边为正面不同,它是以山墙即短边为正面。大殿中部覆两坡屋顶,四周包围单坡顶,总体构成好似歇山顶的两段式屋顶。云南西双版纳橄榄坝曼苏满寺在澜沧江东岸,佛殿呈平面矩形,与汉19少数民族传统民居ppt课件20曼飞龙白塔,傣族又叫“塔糯”(笋塔)。结构主塔和几个小塔同建在一个塔基上。塔基状呈八角形须弥座,人称这种塔式为金刚宝座塔。这座塔的建筑风格,反映了传自缅甸、泰国的小乘佛教的艺术特点,也说明了傣族人民悠久的文化和较高的艺术水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塔曼飞龙白塔,傣族又叫“塔糯”(笋塔)。结构主塔和几个小塔同建21少数民族传统民居ppt课件22建筑作为一种形象艺术,建筑装饰艺术更离不开具体形象,傣族乡土建筑的装饰作为一种艺术,既是傣族人民所精心创作,也直观反映了基层傣族民众信仰与理念,它与民间艺术相通相融,所以乡土建筑装饰的造型也与民间艺术具有一样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建筑装饰建筑作为一种形象艺术,建筑装饰艺术更离不开具体形象,傣族乡土23屋脊是两个屋檐的相交部分,屋脊的两端是几个屋面的相交点。版纳地区的民居屋顶大都为歇山顶,寺庙屋顶为重檐歇山顶,因此屋脊不止一条,交汇点也会有多个。无论是民居还是寺院,建筑的屋脊上都有很多装饰物,且装饰手法多种多样。并且在运用装饰手法进行的变形后的造型还符合形式美法则。屋脊是两个屋檐的相交部分,屋脊的两端是几个屋面的相交点。版纳24结论:傣族的建筑受气候、海拔、地形、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和人口、经济、宗教、政治、科技、思想意识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其民族性格以温柔平和而著称,反映在其建筑中,也体现出追求宁静优美的审美心理和以自然、舒展、简洁、清新为美的观念。结论:傣族的建筑受气候、海拔、地形、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和人口253.白族民族概况: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建筑风格:大理白族民居是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的建筑瑰宝,其造型独特、格调素雅、装饰精美,功能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审美韵味和研究价值。3.白族民族概况: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26大理石头多,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广泛采用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大理民间有大理 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指的就是建房取材的特点。石头不仅用在打基础、砌墙 壁,也用于门窗头的横梁。这种用材的特征沿袭的是南诏时的建筑方式。据记载,南诏的民居 建筑就是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民居大理石头多,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广泛采用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27白族人对美的追求似乎都集中在了门楼上。整个门楼的屋脊、墙脊、屋檐、门窗、照壁无一不是精心雕刻的杰作。他们用大理石、花砖、青砖、木雕等共同组成斗拱重檐,精心制作的屋脊、墙脊也做成翘角,远远看去,整个门楼就像振翅欲飞的样子,在动感中体现出宏伟壮观的气势。白族人对美的追求似乎都集中在了门楼上。整个门楼的屋脊、墙脊、28白族这种门楼,不仅造型富于我国传统的民族特色,而且在建筑的布局结构上也独具风格。门楼各部位系用凿榫卯眼相接,一般不使用铁钉,却又连接得十分牢固。花栉和斗拱的布局与安装,纵横交错,支承挑檐,结构精巧严谨,造形简洁大方。白族这种门楼,不仅造型富于我国传统的民族特色,而且在建筑的布29粉墙画壁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檐 口彩画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粉墙画壁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30“三方一照壁”是白族民居的传统布局,“三方”是指一幢坐西朝东的正房加上两侧的两幢配楼,共三幢房子,一照壁就是指正房正对面的一堵墙壁,四部分共同围成了一个正方形的院落。“三方一照壁”是白族民居的传统布局,“三方”是指一幢坐西朝东31照壁又称“风水壁”,是白族民居中最显著的特色,白族人家建房时首先要迎东建一照壁,让朝霞晨光首先照在它的上面,给全家带来福气与吉祥。白族人尤其注重人的精神,重视文化的修养,不同的姓氏,照壁上会有不同的题字,如同数十年的老店招牌,对于村民来说非常熟悉。照壁又称“风水壁”,是白族民居中最显著的特色,白族人家建房时32少数民族传统民居ppt课件33白族很讲求住宅环境的优雅和整洁。多数人家的天井里一般都砌有花坛,种上几株山茶、缅桂、丹桂、石榴、香椽等乔木花果树。花坛边沿或屋檐口放置兰花等盆花。种花爱花是白 族的传统美德。青瓦白墙的白族村寨如珍珠般分布在苍山洱海之间,有如人间仙境,又如世外桃源,田园风光令人陶醉。白族很讲求住宅环境的优雅和整洁。多数人家的天井里一般都砌有花34少数民族传统民居ppt课件35总结白族的民居建筑艺术,是白族人民根据特定的自然环境所作的杰出创造,充分反映了白族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和卓越的审美追求。散布在苍山洱海之间的白族村寨,青瓦白墙,绿树繁花,精致而又淡雅,清新而又和谐,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山水画。再配上村寨周围美丽的田野,构成了白族人民世代生息的家园。总结白族的民居建筑艺术,是白族人民根据特定的自然环境所作的杰364.侗族民族概况: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地区。建筑风格:侗族人民擅长建筑,而且其建筑独具特色,侗族寨寨都有鼓楼叠立、花桥横跨,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构成侗寨的特有风光,但又楼和风雨桥最为引人注目,它的整个建筑以不用一钉一铆而闻名于世。4.侗族民族概况: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37雄伟的侗寨鼓楼鼓楼雄伟壮观,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是侗族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鼓楼有厅堂式、干栏式、密檐式等多种。无论何种鼓楼,一般都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为顶尖部,用一根长约3米的木柱或铁柱立于顶盖中央,并套上由大到小的5至7颗陶瓷宝珠,使顶尖部成葫芦型,犹如塔尖,凌空而立。侗族鼓楼雄伟的侗寨鼓楼鼓楼雄伟壮观,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是侗族建筑艺38顶盖是绚丽多彩的楼顶,多为伞形。顶盖形状有四角、六角或八角。顶盖下斜面的人字格斗拱,像蜂窝百孔窗,其周围木雕像燕窝垒泥点,工艺精巧,造型别致。中部是层层叠楼,形似宝塔楼身。楼檐一般都是六角,亦有简便的四角或复杂的八角。顶盖是绚丽多彩的楼顶,多为伞形。顶盖形状有四角、六角或八角。39鼓楼以杉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拨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鼓楼通体全是本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这充分表现了侗族人民中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鼓楼以杉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拨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40少数民族传统民居ppt课件41在侗乡能和鼓楼媲美的,是侗寨的风雨桥,俗称花桥。凡侗族人聚居地区,有河必有桥,桥梁全都建筑在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大部分为木桥,还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宽四五米。青石作墩,杉木铺桥面,上面是瓦顶长廊。长廊两旁设栏杆长凳,形如游廊,可供行人躲避风雨,观赏休憩。风雨桥在侗乡能和鼓楼媲美的,是侗寨的风雨桥,俗称花桥。凡侗族人聚居42风雨桥结构以桥墩、桥身为主的两部分。墩底用生松木铺垫,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铺放数层并排巨杉圆木,再铺木板作桥面,桥面上盖起瓦顶长廊桥身。桥身为四柱抬楼式建筑,桥顶建造数个高出桥身的瓦顶数层飞檐翅起角楼亭、美丽、壮观。风雨桥结构以桥墩、桥身为主的两部分。墩底用生松木铺垫,用油灰43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人物、山水、花、兽类色泽鲜艳,栩栩如生,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长44少数民族传统民居ppt课件45少数民族传统民居ppt课件46侗族民居侗族人民的民居房屋,大体可分为三大类或两大类。三大类即:山区民居、山谷平地民居、沿江河畔或陡坡陡坎民居。两大类即:南部侗族地区民居、北部侗族地区民居。山区侗族多居“干栏”楼房,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楼上住人。前半部为廊,宽敞明亮,光线充足,为全家休息或从事手工劳动之场所;后半部为内室,其中设有火塘,这既是“祖宗”安坐之位,也是全家取暖、为炊的地方。火塘两侧或第三层楼上是卧室。侗族民居一般是一家一栋,也有将同一房族各家的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可以互通。侗族民居侗族人民的民居房屋,大体可分为三大类或两大类。三大类47北部侗族地区的村寨,大都依山傍水,向阳开阔。小的村寨二三十户,大的村寨有数百户,单家独户很少。北部侗族地区的村寨,大都依山傍水,向阳开阔。小的村寨二三十户48居于沿江河畔或陡坡陡坎的侗族寨子,则依其地形而建,以栏杆吊脚木楼为多,屋檐柱脚有的高达数尺以至丈许,屋内陈设与坪坝民居大同小异。居于沿江河畔或陡坡陡坎的侗族寨子,则依其地形而建,以栏杆吊脚49结论现今,在侗寨山乡里,鼓楼和风雨桥齐名,饮誉海内外。鼓楼与风雨桥、吊脚楼、寨门楼等所构成的建筑景观,风格独具,艺术韵味浓烈,其质朴、自然,与环境有机融合的“天人合一”的风景特质,回应了当今世界性的生态思潮。在这个意义上说,侗族建筑艺术不仅有其完整、独特的体系,而且有其与现代生态急切呼唤的终极意义。无庸置疑,极有研究价值、观赏价值及审美价值的侗族建筑艺术,它是人类建筑长廊里的瑰宝、明珠,在建筑文化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结论现今,在侗寨山乡里,鼓楼和风雨桥齐名,饮誉海内外。鼓楼与505.羌族民居概况:羌族,自称尔玛,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现在中国官方认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等地。建筑风格:按照材料和结构的不同,羌民居可以分成石砌碉房、夯土和阪屋(干栏式)等形式。其中石砌碉房是最为人熟知的羌族民居,绝大多数羌民住宅均为此类。夯土民居的建筑形式和特征与石砌碉房大致相同,但采用山上的黄泥土夯筑而成,汶川县罗卜寨的房屋为这一类型。阪屋则是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坡顶民居,主要分布在汶川县一带,采用干栏式木结构,以石墙体作为围护。5.羌族民居概况:羌族,自称尔玛,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51羌族的建筑很有特色。因为羌族聚居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的岷江上游地区,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因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在岷山中穿行,不时能够看到富有特色的羌族的碉楼和石砌房。羌族建筑正是以碉楼、石砌房、索挢等享有盛名。羌族的建筑很有特色。因为羌族聚居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的岷52碉楼是羌族人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碉楼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碉楼碉楼是羌族人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53碉楼的修建让人惊叹,匠人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碉楼建成后稳固牢靠,经久不坏。羌峰寨建设碉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有石、泥、木、麻等。他们将麦秸秆、青稞秆和麻秆用刀剁成寸长,按比例与黄泥搅拌成糊状,便可层层错缝粘砌选好的石料。它那金字塔式的造型结构决定了它稳如泰山般的坚固,加上精湛的工艺,坚固耐腐的材料,素有“百年碉不倒”之说。碉楼的修建让人惊叹,匠人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54少数民族传统民居ppt课件55少数民族传统民居ppt课件56羌族人民热衷于将白色石块作灰色住居醒目的装饰物,这与羌族源远流长的尚白心理不无关系而在洁白的石块上面赋予崇高的神性加以崇拜并形成普遍信仰。羌族人民热衷于将白色石块作灰色住居醒目的装饰物,这与羌族源远57建筑装饰羌族传统图案是羌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羌族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式各样的民族传统图案体现了羌族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与神灵的崇拜与敬畏,是羌族宗教信仰传统文化审美的集中表现。所以,灾后羌族传统图案在建筑装饰中的运用是体现当代羌族建筑民族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和弘扬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建筑装饰羌族传统图案是羌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羌族人生活中必不58在对自然崇拜中羌族人对于羊和火的崇拜,也是随处可见。所以对于羊的图案在建筑装饰上、在生活用品上、在随身衣物上、都随处可见羊的图案。羌族传统图案背后所寓意的吉祥和瑞的各种文化内涵,在建筑装饰上的运用都是适用和适合羌族文化特点的,把这种传统图案在装饰中应用到尽善尽美是扬民族之风的重点所在。在对自然崇拜中羌族人对于羊和火的崇拜,也是随处可见。所以对于59结论纵观羌民族文化传统及地方风情,可以看出其在特定生存条件下的羌族建筑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羌族的建筑几乎是与其生产生活密切结台,又顺应宗教、民俗及自然条件的结果。它的羌寨或在高山粱上,或在半坡台地但都注意背风向阳。建筑群傲山就势,注意利用地形,远望看去,尤如一雄伟的古城堡,再穿插一个碉楼,更显雄姿。它的芜宅,无论土砌还是石垒,外表墩厚、挺拔,内部空间分区明确。既有神的位置,又有人的居处。羌民好客几乎每户均造有书房兼客房,让人们感受到羌族的好客和重视下一代的学习。当然,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羌寨不是说无懈可击。聚居环境到羌宅内部仍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如牲畜和人住如何分开,改善内部卫生条件,提高室内通风采光等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结论纵观羌民族文化传统及地方风情,可以看出其在特定生存条件下60谢谢观赏!2013年5月谢谢观赏!2013年5月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