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史绪论原始社会ppt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4223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2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美术史绪论原始社会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工艺美术史绪论原始社会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工艺美术史绪论原始社会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 国 艺术设计简史原始社会中国艺术设计简史原始社会教学内容:学时安排:2 学时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艺术设计的起源及其基本含义与本质属性,以及史前艺术设计的特点及类型。教学重点:不同时期彩陶、黑陶的工艺特点和艺术特色。教学难点:彩陶所体现的自然崇拜、图腾信仰等思想。第一节 绪言 第二节 石器第三节 陶器第四节 玉器及其他第五节 结语教学内容: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第一节绪言一、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和发展设计源远流长,从严格意义上讲,它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是与人类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步的,中华民族概莫能外。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不仅形成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创造出许多精湛的艺术品。研究探讨各历史时期工艺美术的具体内涵、理论的积淀与确立,以及时代艺术风格与特征,不仅是增强历史知识,了解中华文明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而且对我们今天从事艺术创作,从历史与传统的基础上产生出标志时代文化最高水准的艺术创作,也是必由之路。第一节绪言一、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和发展设计源远流长,从严1.起源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生活,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客观条件改变客观环境,获得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活动。工艺美术正是在这种活动中产生的,工艺美术是由劳动引发的。考古发掘和人类学的资料表明: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最初是石器工具的制造。人之所以区别于猿,是因为石质工具的制造。在我国原始社会,不仅存在着使用石器的时代,而且也反映出我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是从打制石器拉开序幕的。根据人类制造石器工具方法的不同,我们划分两个时代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严格意义来说,人类的设计思想萌芽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万八千年前,但是真正通过人们的行为将这种设计思想付诸实践,却是在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才发生的。1.起源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渔猎采集,生活艰难,环境恶劣,居无定所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农耕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工艺美术内涵工艺美术内涵 :对美的追求和理解 功利目的(更重要):自然崇拜、图腾信仰旧石器时代:渔猎采集,生活艰难,环境恶劣,居无定所2.发展:原始人围绕生活方式展开的设计活动在原始社会所发生的设计,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有限,局限于利用自然界的天然物质进行简单的设计、加工。因此,体现当时工艺美术发展概观的是石器、木器和骨器。而这些石器、木器和骨器是围绕生活方式展开的。人类早期生活方式的总体模式,整体来说是相对封闭的,也是十分落后的。不知经历了多少万年,特别是发现了火的作用和人工取火以后,人类早期的生活方式有了质的变化,随着这一变化,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工艺美术也相应产生和展开。2.发展:原始人围绕生活方式展开的设计活动在原始社 食:石块、树枝石器、弓箭;徒手捕鱼鱼钩、鱼叉、渔网和各种编织的渔具。鱼镖 河姆渡遗址 耜 木器 河姆渡遗址 斧柄 木器 河姆渡遗址 衣:兽皮、羽毛、树皮、树叶布、骨针、纺锤、纺轮等缝制和纺织工具 管状针 河姆渡遗址磁山文化 石磨盘与磨棒,谷物加工工具,砂岩,1977年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现藏河北省博物馆。鱼镖河姆渡遗址耜木器河姆渡遗址管状针 住:从居住条件来说,由早期的巢居和洞穴居住发展到建筑房屋居住,从而产生建筑设计。如南方“干栏式建筑”。梁头榫 河姆渡遗址带榫木构件 干栏式建筑 行:尽管原始人类主要依靠双脚,但原始的车船也出现了。木浆 河姆渡遗址 住:从居住条件来说,由早期的巢居和洞穴居住发展到建筑二、设计的定义和分类在古代,设计在古代,设计就是含有艺术价值的手工制品。其生产形态等同于手工业,其文化形态,则属于造型艺术。二、设计的定义和分类分类第一种根据使用材料确定,如织物、陶瓷、玉器、金属、漆木及竹牙角玻璃等六类。第二种从技术构成上进行分类,如染织工艺、髹漆工艺、刺绣工艺、镂刻工艺、雕刻工艺等。第三种按审美和精神生活为主题、实用和物质生活为主题划分,前类包括祭司类、娱教类、装饰类,后类分为穿戴类、起居类、生活类、用品类等。第四种分为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机械加工工艺。分类第一种根据使用材料确定,如织物、陶瓷、玉器、金属、漆木三、工艺美术发展的特征及规律1.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功能之美 造型之美 装饰之美 材质之美 工艺之美 鉴赏之美 三、工艺美术发展的特征及规律1.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2.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形式特征比例与尺度 对比与和谐 多样与统一 对称与均衡 节奏与韵律2.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形式特征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3.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的规律、特征、文明价值第一,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从范畴的扩大、种类的增加、材料的撷取到造型形态、装饰风格的变化和制作工艺的改进,取决于人们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大都是集设计、制作乃至使用于一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古代的工艺美术是经验型的。第三,工艺美术就是等级制度的物质体现,反应着统治阶级的思想。第四,认识功能与审美意义。3.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的规律、特征、文明价值第一,我国古文明价值:1.发明了丝绸、瓷器,对域内外工艺美术法则有重要影响2.独有文化、艺术特色。含蓄优雅。3.是极少数有连续性传统的工艺美术的国家之一。域外:历史更久、也曾辉煌,但传统中断中国:虽经冲击,兼收并蓄,绵延相继,自成体系文明价值:打制石器和压制石器示意图第二节 石器打制石器和压制石器示意图第二节石器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图2 洛南盆地旧石器 图1 北京人图3 刮削器 云南富源大河遗址 图4 尖状器旧石器时代距今约40万年长21厘米、宽12厘米1988年津市虎爪山旧石器地点出土类似于今天的洋镐或鹤嘴锄,距今40万年前远古先民用来刨土翻地,挖取植物块茎的工具。第一类:砍砸器。主要使用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制作极为简单和粗陋。(图1、2)第二类:刮削器。主要使用于整个石器时代,这种石器的制作经过第二次加工。(图3)第三类:尖状器。这类石器的制作较前两类要复杂和精致。(图4)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图2洛南盆地旧石器图1北京人图3刮山顶洞人的装饰品饰品:鱼、兽牙、骨饰品,石珠、石坠,染色。穿孔兽牙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饰品:鱼、兽牙、骨饰品,石珠、石坠,染色。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80008000年开始)年开始)有段石锛 新石器时代(8000年开始)有段石锛2024/5/6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磨盘裴李岗石镰2023/8/1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裴李岗石镰第三节 陶器一、引言陶器定义陶器定义:粘土制坯,8001000以上高温。烧成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分布:分布:发现七八千处:黄河、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东北分类:分类:按坯体呈色:红(彩陶多为泥质红陶)、灰、黑、白 前提条件:前提条件:农业生产的产生和发展 生活方式的改变 定居生活 火的应用和对粘土的认识起源:起源:陶器的制造是由于在编制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最初是用泥糊在编织物上,后来就直接用泥坯烧制了。第三节陶器一、引言二、材料与制作材料特性:粘土的可塑性、收缩性 制作:制坯:捏塑、泥条盘筑、轮制(陶车、慢轮、快轮)修整:打磨 装饰:陶衣、彩绘、剔刻、镂空、拍印、堆加 焙烧:平地堆烧,后期出现窑炉 空气供应与呈色:红陶(氧化),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灰陶(还原),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 二、材料与制作器物造型和装饰的起源(一)器物造型的起源 1摹拟成型 2.根据生活需要造型(二)器物装饰的起源 在原始装饰艺术中,从其内容可归纳为: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四大类。多种形式的装饰纹样,都是在摹拟了自然物象之后发展而成,而那些摹拟了自然物象的形象,揭示着原始人的某些生活情况,既可以说是图腾标志,也可以说是他们歌颂生活的结果,记录了古人生产劳动的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这些原因,促成了装饰艺术的起源。器物造型和装饰的起源(二)器物装饰的起源三、彩陶定义:彩陶是指新石器时代一种手制坯体,用红、黑、白等色绘画图案于坯 体,而后焙烧的陶器,多属泥质红陶。彩绘陶是先焙烧后画图案。起源与兴盛:公元前8000年出现于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中期最盛分布:各重要江河流域,特别是黄河流域。三、彩陶工艺美术史绪论原始社会ppt课件1、仰韶文化彩陶命名:1921首先于河南渑池的仰韶村,声名赫赫分布:以陕豫为中心,也发现在与之相邻的冀、晋、蒙、肃、鄂等省区的 部分地域 陶器:砂质和泥质的红陶为主制坯:多捏塑、泥条盘筑法成形,有些采用慢轮修整主流:彩陶,器物多为泥质钵、盆、盂色彩:红、黑、白为主,常画在细泥陶衣上题材:主要为抽象几何形,有少量的写实动物1、仰韶文化彩陶半坡类型 器物造型:以大口的盆、钵为主。圜底盆、卷唇盆等是常见的器形,还有小口尖底瓶(瓶口成葫芦形)、船形壶等,其中以卷唇圜底盆为典型器。装饰纹样:以几何纹样为主,常见的有线纹、宽带纹、三角纹、斜线纹、波折纹、网纹等。一般使用直线,大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动物类纹样有人面纹、人面鱼纹、鱼纹、鹿纹、蛙纹等彩绘特点:颜色多用黑彩,纹样构成为二方连续式,也有单独纹样做散装布置的 半坡类型网纹彩陶船型壶彩陶三角纹钵(半坡)网纹彩陶船型壶彩陶三角纹钵(半坡)鱼纹彩陶盆变形鱼纹彩陶盆鱼纹彩陶盆变形鱼纹彩陶盆工艺美术史绪论原始社会ppt课件人面鱼纹盆(半坡)人面鱼纹盆(半坡)庙底沟类型 最早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村,分布于陕晋豫三省交界,是在半坡型基础上发展而来。器物造型:以大口的盆、钵为主。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为典型器装饰纹样:纹样常以曲线构成。多用带状纹、垂弧纹、平行条纹、圆 点纹、回旋勾连纹、网格纹等几何纹。动物形象较少,有鸟纹、蛙纹、蜥蜴纹及个别的人面鱼纹等。彩绘特点:红陶衣绘黑彩为主,兼有白陶衣绘黑红彩等。庙底沟类型彩陶花瓣纹盆彩陶叶纹钵仰韶文化涡纹彩陶曲腹盆彩陶花瓣纹盆彩陶叶纹钵仰韶文化涡纹彩陶曲腹盆白衣彩陶钵彩陶钵白衣彩陶钵彩陶钵彩陶双鱼纹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蜥蜴纹彩陶瓶 甘肃武山出土彩陶双鱼纹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蜥蜴纹彩陶瓶甘肃武山出鹳衔魚纹彩陶缸 河南邓汝出土彩陶人口器物瓶鹳衔魚纹彩陶缸河南邓汝出土彩陶人口器物瓶工艺美术史绪论原始社会ppt课件工艺美术史绪论原始社会ppt课件仰韶文化彩陶的造型特征:仰韶文化彩陶的造型特征:仰韶文化彩陶的造型,从视觉效果上看也是十分美观的,其线条流畅、匀称,整体感强,对称规整,虽因制作工艺水平所限器胎都较厚,却有质朴的特性。加上丰富多彩的图案纹样,更显得优美和富有艺术感。仰韶文化彩陶的装饰特征:仰韶文化彩陶的装饰特征:1.器物的肩部、上腹部,卷唇器的口沿及大口器的内壁,成为布置纹样的最佳部位。2.以二方连续的带状花纹和单个纹样做散点布置应用较多。3.纹样内容的处理都较简练,无论是表现自然物象的还是各种几何形纹样,既准确又概括,没有赘饰。仰韶文化彩陶的造型特征:2、马家窑文化彩陶命名:1924年,甘肃临洮马家窑村分布:甘肃中部、青海东北部及四川北部、宁夏东南部时代:约从公元前3000年延续到公元前1900年,受仰韶文化影响颇多。陶器:砂质、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彩陶多,艺术顶峰器形:盆、钵、壶、瓮、罐、瓶色彩:黑彩或黑红兼施,绘制于橙黄或红底上题材:几何形为主,动物、人物为辅风格:行笔流畅,装饰繁满类型:石岭下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等2、马家窑文化彩陶马家窑类型器物造型:新颖、优美装饰纹样:柔和流畅,常见有条纹、宽带纹、圆点纹、弧线纹、方格纹、垂帐纹、平行线纹、旋纹、旋涡纹、波浪纹及鱼纹、人面纹、蛙纹等彩绘特点:仍为黑色内彩比其他类型发达 马家窑类型内彩人面纹盆舞蹈人纹彩陶盆内彩人面纹盆舞蹈人纹彩陶盆旋纹彩陶尖底双耳瓶旋纹彩陶壶旋纹彩陶尖底双耳瓶旋纹彩陶壶同心圆圈波纹彩陶盆同心圆圈波纹彩陶盆半山类型彩陶器物造型:比较饱满,主要是短颈广肩鼓腹的彩陶罐,器腹直径与高相等或超过高度。装饰纹样:半山型彩陶有螺旋纹、菱形效,圆圈纹葫芦形、同心纹、折线三角纹、平行弧线纹、编织纹、棋盘纹、连弧纹以及网纹等。多以曲线为主,并流行锯齿纹成为半山类型的突出特点,彩绘线条红、黑相间,产生富于变化的节奏美,艺术风格富丽、精巧。纹样构成都较复杂。半山类型彩陶垂弧纹彩陶罐(立体设计)垂弧纹彩陶罐(立体设计)涡状纹罐 涡斜方格纹彩陶罐菱格纹彩陶罐斜方格纹彩陶罐菱格纹彩陶罐葫芦形网纹彩陶长颈壶葫芦纹彩陶双耳壶葫芦形网纹彩陶长颈壶葫芦纹彩陶双耳壶扩胸状神人纹罐彩陶人头形盖 扩胸状神人纹罐彩陶人头形盖马厂类型彩陶艺术风格:简练、刚劲、豪放,装饰不及半山型精致,注重大效果。器物造型:制作一般较粗糙造型与半山相类似,如罐形器、壶形器,但局部处理有所区别。双耳接近口部,半山型则多在腹部。造型比例也比半山型偏高。器皿上的浮雕和捏塑也很发达。装饰纹样:纹样内容多样,除部分带有半山型特点外,另有人形纹(有说为蛙纹)、贝形纹、云雷纹、大三角形纹、波折纹、方框纹以及象征性的蛙纹等。以黑色为主,兼用红色,盛行陶衣,即在陶器表面涂一层泥浆,并用“色衬”法,加强色彩对比效果。圆圈纹彩陶双耳壶马厂类型彩陶圆圈纹彩陶双耳壶浮雕人纹彩陶壶浮雕人纹彩陶壶神人纹彩陶壶人形纹(或称蛙纹)最具特色,也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有头、身、双手、双足,手、足有五指,双手伸举,屈腿直立;中期头部消失,只留躯干,肢节增多;晚期仅留爪指或变成三角折线纹。神人纹彩陶壶人形纹(或称蛙纹)最具特色,也分为早、中、晚三期万字纹彩陶双耳壶(马厂)万字纹彩陶双耳壶(马厂)万字纹彩陶双耳壶(马厂)万字纹彩陶双耳壶(马厂)石岭下类型石岭下类型:变体鸟纹罐石岭下类型:变体鸟纹罐1.1.马家窑文化彩陶造型特征马家窑文化彩陶造型特征器物种类比较丰富,有壶、罐、盆、瓶、瓮、甑、钵、豆、碗、杯等十几种,其中大部分器物都有自己显著的特点,有的比例匀称,棱角分明,有的曲柔有度、上下和谐,有的圆润饱满、浑厚质朴,有的矮壮横扁、平稳、规整,别致优美,很具特色,是马家窑彩陶工艺取得较高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类型多,而且每一种类型的器物又有变化,或高或矮、或粗壮或秀细,可谓变化丰富。2.比较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彩陶装饰特点马家窑型彩陶装饰特点 A马家窑型彩陶装饰,彩绘色调单纯明快,大多使用浓亮如漆的黑色。B内外彩绘 C图案具有旋动的特点,或往来反复,或盘旋转回,或交错勾连,旋功的格式丰富多样,给人以变化无穷的感觉。1.马家窑文化彩陶造型特征半山型彩陶装饰特点半山型彩陶装饰特点A彩绘非常精致细丽B半山彩陶的图案以繁密为特色,丰富的图案与饱满的造型浑然一体,使彩陶更加绚烂华丽。多视角设计是非常卓越的,俯视、平视都能看到完整而美丽的图案.C半山彩陶图案对称的格式很多。半山型彩陶装饰特点马厂型彩陶装饰特点A彩绘方法有许多新的发展,除黑红二色间隔并用外,还有一种以二条红线合镶一条黑色线的画法,使花纹呈现浮雕感觉。B图案描画综合地采用多种手法,有以黑色间镶和重置,也有以地色为纹,还有在花纹中露出几何形陶地上再画上点和线等组成花纹。不同表现方法相互渗合,有节奏地配置在一起,既统一和谐又丰富多彩。C马厂型彩陶的纹样,主要以直线构成,因此具有刚健庄严的特点,但通过匀细的线条和粗健的宽带纹的斜正、疏密、动静、虚实的对比使直线组成的图案并不呆板,而且显得生动。马厂型彩陶装饰特点3、其他文化的彩陶与彩绘陶 黄河上游的彩陶工艺在马家窑、半山、马厂型的发展之后,还兴起了齐家文化,但时间约等于龙山文化时期,基本上和夏代相始终,之后又产生了辛店文化,黄河下游和长江流域的还有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彩陶,湖北屈家岭文化的彩陶,时间在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3、其他文化的彩陶与彩绘陶黄河上游的彩陶工艺在马家窑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宁阳堡头村,由于这一遗址和泰安县大江汶口隔河相对,是一个遗址的两个部分,故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器物造型:有鼎、豆、钵、罐、壶等,以壶为最多,背水壶为大汉口文化所特有的器型。高柄杯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高度发达。装饰精美。装饰纹样:彩绘纹样形式较多,有圆点纹、圆圈纹、窄条纹、三角纹、水波纹、菱形纹、旋涡纹、弧线纹、连弧纹、花瓣纹、八角星纹、平行折线纹、回旋勾连纹、带状网格纹等十几种装饰色彩:常以黑彩和白彩在红底上绘出,三彩相见,绚丽明快。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八角星纹彩陶豆,八角星纹彩陶盆大汶口文化:八角星纹彩陶豆,八角星纹彩陶盆大汶口文化:花瓣纹彩陶壶大汶口文化:彩陶釜大汶口文化:花瓣纹彩陶壶大汶口文化:彩陶釜齐家文化:舒朗质朴三角纹彩陶双耳罐彩陶钵形鼎 大汶口文化齐家文化:舒朗质朴彩陶钵形鼎大汶口文化三角纹彩陶器座屈家岭文化,因1954年首次发现于湖北京山县屈家岭而得名。它主要分布于江汉地区,经过发掘的遗址除屈家岭外,有湖北郧县青龙泉、宜都红花套以及河南淅川等处 1器物造型 种类有壶、杯、罐、器盖、陶球、纺轮等。2装饰纹样:陶器大部分素面,基本上有旋纹、圆点、弧线、条纹、网纹、菱形格纹、方框中加卵点、方框内又加方框等几种形式,其装饰特点一是比较活泼,二是比较洒脱的线纹装饰 3彩绘颜色 有橙黄、橙红、红褐、黑褐等,较一般彩陶用色丰富。三角纹彩陶器座屈家岭文化,因1954年首次发现于湖北京山县屈彩陶壶形器文物介绍: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 通高16.1厘米。天门市邓家湾遗址出土。泥质红陶,上用黑彩绘斜网格纹。彩陶壶形器文物介绍: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通高16.1厘米纺轮: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直径3.34.4厘米。天门市邓家湾遗址出土。纺轮: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直径3.34.4厘米。天大溪文化,因1958年首次发现于四川巫山大溪镇而得名,主要分布于三峡地区以及鄂西长江沿岸,经发掘的遗址除大溪外,有湖北宜都红花套。江陵毛家山和松滋桂花树等 器物造型:简练、朴实、实用 彩陶装饰:纹饰内容为各种几何纹,不见植物、动物等纹样。有用二方连续形式的带状纹样。大溪文化,因1958年首次发现于四川巫山大溪镇而得名,主要分彩陶碗 大溪文化彩陶碗大溪文化彩陶罐彩陶筒形瓶彩陶筒形瓶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 通高23.2厘米。荆州市松滋县桂花树遗址出土。彩陶碗 大溪文化彩陶器座彩陶器座文物介绍: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 通高9.8、口径17.9厘米。荆州市松滋县桂花树遗址出土。泥质红陶,腹部用黑彩绘两组云纹。这是大溪文化的典型器之一。彩陶碗大溪文化彩陶器座文物介绍: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彩绘陶定义:先焙烧,后画图案(易磨损)起源:公元前5000年左右(河姆渡)分布: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长江中游: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 黄河中下游:甘肃秦安大地湾四期、大汶口文化、山 西襄汾陶寺中原龙山文化、红山文化晚期 。彩绘陶蟠龙纹彩绘陶盘交叉斜线纹彩绘陶罐蟠龙纹彩绘陶盘交叉斜线纹彩绘陶罐彩陶艺术特点比较表:彩陶艺术特点比较表:装饰位置:一般与器皿使用条件相适应,注意视线的接触面,不同位置运用不同花纹。装饰布局:注意从不同视角体现装饰的完整效果。图案化:图案趋抽象,以几何图案为主体,也有山、水、人、鱼、鸟、马、犬、鹿等,还有少量形象不明确的谷叶纹和花瓣纹等,纹饰大都进行了高度艺术提炼与概括,达到了图案的样式化造型艺术:注重使用。圆形器皿居多,优点有:无棱角,不宜碰伤;承压大,耐用;变形难察觉;节省材料。口径的设计也很注重使用。盆,30-40cm,小于肩宽,端持省力 碗,12-20cm,方便端执,盛物重量适宜口径、足径、高之比值大体2:1:1,近今日。装饰位置:一般与器皿使用条件相适应,注意视线的接触面,不同位工艺美术史绪论原始社会ppt课件彩陶几何纹装饰图案的产生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编织的模拟劳动的节奏感图腾的表号化自然物的抽象化彩陶几何纹装饰图案的产生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彩陶图案形式法则的应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彩陶图案形式法则的应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对比法分割法开光法双关法彩陶图案形式法则的应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工艺美术史绪论原始社会ppt课件多效装饰法多效装饰法四、黑陶及白陶黑陶,内外皆黑或灰陶、红陶施黑陶衣(黑皮陶、黑衣陶)著名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四、黑陶及白陶猪纹黑陶钵:河姆渡文化黑陶小口长颈壶,屈家岭文化猪纹黑陶钵:河姆渡文化黑陶小口长颈壶,屈家岭文化白陶空足鬶,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白陶空足鬶,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黑陶龙山文化,因 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济南章丘县龙山镇而得名。它的分布范围包括山东、河南、江苏北部和辽东半岛地区,经过发掘的遗址有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日照两城镇,潍坊姚官庄、胶县三里河等处。其分布地区比仰韶文化大得多。造型特征 规整秀丽,十分高雅 装饰纹样 弦纹应用较多。黑陶不重繁缛装饰,只有少量局部纹样,外表上的弦纹,多是在轮制过程中有意在适当部位旋制而成。龙山文化黑陶 蛋壳黑陶高柄杯 高19.5cm 口径9cm 足径4.7cm 蛋壳黑陶高柄杯黑陶罍li黑陶罍li良渚文化黑陶良渚文化,因1936年首峨现于浙江余杭县良渚镇而得名。其分布主要在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浙江吴兴钱山漾、杭州水田皈、上海金山亭林等遗址都属于良渚文化。陶器的制作多为轮制,表面经过打磨,烧制后呈漆黑色光泽。造型一般黑陶胎较厚,器形敦厚朴实,呈漆黑光泽,但不够纯净。纹饰有刻划压印成的直线纹,还有弦纹、镂孔、竹节纹等。镂孔、竹节纹在同一器物上出现,高足上有三条凸起的弦纹,使柄呈竹节形状,在每条弦纹上有一定数量的横长方形镂孔,豆盘深无纹饰。良渚文化黑陶黑陶盖罐 黑陶壶(良渚文化)黑陶壶(良渚文化)高15厘米,1983年上海市青浦县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中出土,上海博物馆藏。黑陶盖罐黑陶壶(良渚文化)高15厘米,1983年上海 黑陶贯耳壶黑陶贯耳壶(良渚文化)高15厘米,口径7.2厘米,江苏省吴江县梅堰出土,南京博物馆藏。鱼鳍形足鼎红陶罐形容器,鼎足是从早期的鱼鳍形向中晚期的扁方形、T字形演变的,腹下三足呈鱼鳍形,上刻数道直条纹。黑陶贯耳壶(良渚文化)高15厘米,口径7.黑陶鹰尊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黑陶鹰尊黑陶高足杯(屈家岭文化)高19.5厘米,口径7.5厘米,河南省浙川黄楝树出土,河南省博物馆藏。黑陶高足杯(屈家岭文化)高19.5厘米,口径7.5厘米,黑陶的工艺特点、造型特点、装饰特点:工艺特点:采用轮制,轮制使器形浑圆工整,器皿口、腹、底、皆趋于正圆,器胎厚薄均匀,大大提高了制陶生产力。掌握了封窑技术,陶窑也有很大改进,如火口小,火膛窄、深,能够加强窑室温度,提高烧成硬度,并产生灰陶、黑陶。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器物多有穿绳或手持的器耳或盖纽)四个特点。黑陶的工艺特点、造型特点、装饰特点:造型特点:造型特点:丰富多样,逐渐定型化。陶器品种除了尖底瓶、罐、盆、盉等彩陶工艺的常见器形外,还大批出现了鬲、甗、豆、斝、鬶、簋、杯、甑等品种,鼎在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出现,大都为三条实足。陶器工艺的造型是适应生活实用要求而考虑的,如:鬲、甗、豆、簋等。器物部件也更丰富了,不少器物增加了器盖,有的盖还可以两用,反转过来当作盘,或塑成动物形纽;有的器物增加了流,如:鬶;有的器物增加了把手,如:筒状杯;有的增加了各种各样的高足,如高足杯;有的用镂空的手法雕镂花纹,这种镂孔花纹早期多形成编织纹,晚期多为成排细孔或圆孔。造型特点:丰富多样,逐渐定型化。陶器品种除了尖底瓶、罐、盆、装饰特点:装饰特点:黑陶工艺一般不用彩绘,除上面提到的镂空手法,大都朴素无华。在轮制过程中,往往在器皿上形成凹凸的单线或复线轮纹(或称弦纹),给人节奏的美。装饰特点:黑陶工艺一般不用彩绘,除上面提到的镂空手法,大都朴第四节 玉器及其他玉兽形玦红山文化玉鹰形佩红山文化第四节玉器及其他玉兽形玦玉鹰形佩玉龙红山文化玉龙 良渚文化神面纹琮 琮王 琮王局部良渚文化钺钺良渚文化(公元前31世纪-前22世纪)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钺良渚文化(公元前31世纪-前22世纪)上海青浦玉钺 良渚文化玉璧 良渚文化玉钺良渚文化玉璧良渚文化玉镯 项饰良渚文化(公元前31世纪-前22世纪)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玉镯项饰良渚文化(公元前31世纪-前22世纪)仰韶文化的染织工艺:仰韶文化的染织工艺:1 1、仰韶文化各地遗址中普遍出现了骨针、骨锥、陶纺轮、石纺轮等。纺轮的应用使纺织纤维利用纺轮的转动捻成纺线,这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纺织工具。2 2、发现了织物的痕迹,如在半坡、庙底沟、大何庄、秦魏家等仰韶文化墓葬的陶器上,都曾发现布纹。每平方厘米约有经纬线各十根左右,这些织物当是麻织品。3 3、在陕西华县曾发现朱红色麻布残片,可见这时的织物已经开始染色了。仰韶文化的染织工艺:工艺美术史绪论原始社会ppt课件龙山文化的染织工艺:1、发明了织布的骨梭,有扁平式的,也有空筒式的,有的一头穿孔,有的两头穿孔。织梭的发明改变了过去“手经指挂”的操作方法,大大提高了纺织的效率。2、麻织:为了提高纺线的牢固度,搓成的麻绳有两股或三股拧在一起的。吴兴钱山漾出土的麻布,每平方英寸有经线七十八根,纬线五十根,已经达到较为精细的程度。3、丝织:1926年,在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半个蚕茧,说明养蚕出现很早。在钱山漾遗址中,出土了家蚕丝所织的丝织物,密度达到每平方英寸经纬丝各一百二十根左右。4、毛织: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还出土过这一时期的毛布。龙山文化的染织工艺:编织 编织是用竹、藤、柳、草等天然材料编成的各种生活用品,其起源应当早于陶器,但这些材料容易腐烂,所以无法得到原始社会更多编织遗物。在半坡、庙底沟陶器上都发现过印有编织的席纹。在吴兴钱山漾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竹编。编织工艺美术史绪论原始社会ppt课件第五节 结语一、启示功能和美观的统一技术对艺术的制约形式法则的创造经济原则的发明第五节结语一、启示二、影响二、影响二、影响 讨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彩陶的造型、装饰特点。课后作业讨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彩陶的造型、装饰特点。课后作THEENDTHE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