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雨霖铃》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0760662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雨霖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二语文《雨霖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二语文《雨霖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雨霖霖铃铃柳柳永永柳永柳永(约约980-约约1053年年),原名,原名三变,字耆卿,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福建崇安人。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鹤冲天(1022年)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我是奉旨填词。”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柳词从题材方面看,大体可分三类:写都市生活和风光;写妇女生活、愿望和男女间的恋情;写羁旅行役之苦。他的乐章集有词近二百首。他的词在艺术表现上自成风格,大部分作品以白描见长,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本词是作者晚年赴屯田员外郎任时作。黄昇花庵词选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仁宗颇好词,近臣有意拔擢柳永。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叫柳永按仁宗的旨意填词。柳作了一首醉蓬莱,其中“宸游凤辇何处”一句正与御制的真宗挽词暗合,仁宗感到不快,以此对他冷淡。所以柳永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为此词人在赴任时的那种羁旅行役之情,沦落飘泊之感是可以想见的,何况又要与自己心爱的人相别。宦途失意的压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内心充满哀怨,于是作此雨霖铃以寄别恨。上阕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离别难离别难)下阕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想象中的别后情景(思念苦思念苦)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不止交代离别的节令(寒蝉)、时间(晚)、地点(长亭)、天气(骤雨初歇),不止以寒秋、昏暮、急雨烘托“都门帐饮无绪”的悲苦凄凉气氛,而主要在于写出将别未别之际的痛苦心情。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借浩淼迷茫的烟波暮霭来表现离人黯淡的离愁。(那千里烟波之上是沉沉暮霭,那沉沉暮霭之上是空阔楚天,无边广漠之中,漂流着一叶行舟,行舟里面的孤寂行人,以及行人无比寂寥怅惘的内心。)融情入景虚实相生名句欣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惆怅晓莺残月惆怅晓莺残月 韦庄韦庄此夜曲中闻折此夜曲中闻折柳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李白原为原为西南风西南风长逝人君还长逝人君还 曹植曹植名句欣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2.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 “酒醒”之后醉醉不成欢惨将别不成欢惨将别 白居易白居易举杯消愁愁更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李 白白扶头酒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醒,别是闲滋味 李清照李清照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良辰好景”因无人共赏而如同“虚设”,即使有“千种风情”也因无人共语而倍觉痛楚,词人以虚景、虚情收束全篇,写出了“清秋节”之实景可以随时令之推移暂告消失,而“伤离别”的实情却是随时令之推移与日俱增。“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清代 冯煦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梁衡读柳永柳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也许我们可以责备柳永没有大志,同为词人不像辛弃疾那样:“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不像陆游那样:“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时势不同,柳永所处的时代正当北宋开国不久,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经济文化正复苏繁荣。京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新兴市民阶层迅速形成,都市通俗文艺相应发展,恩格斯论欧洲文艺复兴时说,这是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市民文化呼唤着自己的文化巨人。这时柳永出现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他在市井这块沃土里酣畅淋漓地发挥了自己的才华。梁衡读柳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