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思想解放(社会转型)定稿

上传人:mby****80 文档编号:240752400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思想解放(社会转型)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公开课--思想解放(社会转型)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公开课--思想解放(社会转型)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社会转型社会转型20142014年高考年高考20142014年年4 4月月专题立意专题立意现实热点话题:“十二五”时期是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经济发展容易失调,社会规范容易失序,心理状态容易失衡,人文精神容易淡漠。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教授认为,改革成败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评价,而取决于社会矛盾的解决程度。从这个角度看,改革正在与危机“赛跑”。半月谈 历史角度解读:大社会变革都会有思想解放先行。中外思想解放每次重与重大改革是备考重要内容。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概念阐释概念阐释社会转型社会转型“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是我国社会学者在研究中国现代社会变迁中提出并引入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是指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整体性的变革,包括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社会学学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我国社会学学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一、是指体制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三、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中国史:突出中国社会的五次转型时期中国史:突出中国社会的五次转型时期时期时期阶段特征阶段特征春秋战国明末清初晚清至五四运动过渡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宏观把握宏观把握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封建制度日益没落,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封建制度日益没落,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近代化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近代化在各领域全面展开。各领域全面展开。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市场经济,由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市场经济,由“走走苏联的路苏联的路”到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世界史:着重把握四次转型时期世界史:着重把握四次转型时期时期时期阶段特征阶段特征1416世纪1718世纪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末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 。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资本主义社会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全面展开,资本主义社会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断阶段。由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发展,由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1.突破两个凡是束缚2.突破姓社姓资束缚3.突破姓公姓私束缚4.突破意识形态束缚1.春秋战国:百家争鸣2.少数民族封建化3.明清:早期民主思想1.师夷长技以制夷2.师夷长技以自强3.戊戌变法(维新思想)4.辛亥革命(革命思想)5.新文化运动6.中共的革命理论1.古希腊人文主义1.文艺复兴2.启蒙运动3.工业革命后三大进步潮流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古代古代近代近代现代现代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春秋战国考点考点 切入点切入点【视角视角1 1】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诸子百家(阶级立场)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诸子百家(阶级立场)阶级阶级派别派别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主要主张主要主张评价评价没落的奴隶主阶级道家老子、庄子没落、消极儒家孔子缓和阶级矛盾新兴地主阶级儒家孟子调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荀子体现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信心法家韩非子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小生产者墨家墨子小生产者要求和平稳定社会生活的愿望【知能拓展知能拓展】法家思想最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的原因:(1)法家思想认为历史向前发展,人们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变法确立封建制度。(2)法家思想主张实行君主集权,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巩固。(3)地主阶级必须依靠严厉的刑罚,镇压人民反抗和旧贵族势力的反扑。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三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四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三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四是充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是充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杨宁一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知识分子阶层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至少列举两项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观点(如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生产力显著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私学出现,学术环境宽松。(2)史实说明:孟子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井田制;奖励军功、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秦国实力逐渐强大。【视角视角2 2】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儒家(先秦儒学与董仲舒儒学、宋明理学)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儒家(先秦儒学与董仲舒儒学、宋明理学)理学在宋代不是主流思想。理学真正成为主流思想是从元代开始的。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并不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的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是理学的功劳。(2013湖北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材料一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无家可归 ”的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黄伊梅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提出要使“义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这就是诚信。本的准则,这就是诚信。(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答案(1)核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社会根源:古希腊工商业的兴盛和民主政治的发展。(2)根本原则:保持和谐关系、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视角视角3 3】:拓展:拓展-儒家思想与人文主义儒家思想与人文主义儒家思想中体现的人文精神儒家思想中体现的人文精神:(1)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提出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提出“仁仁”与与“礼礼”的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神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2)“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等教育主张,保证了个性发展保证了个性发展,推动了个人素质的提高。推动了个人素质的提高。(3)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孟子主张民贵君轻。(4)荀子主张人道有为,提出)荀子主张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的思想。【推敲细节推敲细节】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重人”的思想,这种的思想,这种“重人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天人合一一”的境界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对一个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对一个单一的个体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刘汉芸刘汉芸“轴心时代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练习练习】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发展”体现为体现为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由“民本”发展为“君本”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A B C D【练习练习】(20142014广东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广东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1414)唐律疏议唐律疏议规定规定“一准乎一准乎礼礼”,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是整个过程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A儒家思想是古代法制的基本原则 B儒家思想等同于古代的法律制度 C中国古代已建成法制社会 D其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练习练习】(20142014河南焦作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河南焦作高三第一学期期中6 6)费正清先生说:)费正清先生说:“朝贡制度朝贡制度是儒家主张用于对外事务的一种办法,根据他们的主张,中国君主行使政治权力是儒家主张用于对外事务的一种办法,根据他们的主张,中国君主行使政治权力是有伦理依据的,正如仁君之能以德感召中国人民一样,他也必然会吸引外化的是有伦理依据的,正如仁君之能以德感召中国人民一样,他也必然会吸引外化的夷狄到中国的朝廷上来夷狄到中国的朝廷上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今天的外交不应该借鉴朝贡制度中的做法 B朝贡制度中的伦理性因素要多于军事因素 C有利于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与现代西方的强权政治相似【练习练习】(20142014河北邯郸高三摸底河北邯郸高三摸底7 7)论语论语宪问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敬。”曰:曰:“如斯而已乎?如斯而已乎?”曰: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人。”曰:曰:“如斯而已乎如斯而已乎?”曰: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朱熹强调:朱熹强调:“修齐修齐治平治平”。其反映的共同主张是。其反映的共同主张是()A人本主义 B经世致用 C重道轻器 D积极入世【练习练习】(20142014河南开封一模河南开封一模2424)葛兆光在)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史中曾说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人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人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早期启蒙思想早期启蒙思想明末清初明末清初161617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提不出新的黄宗羲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社会方案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想与18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使他们并未建立起完整的思想体系,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他们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封建传统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思维延伸思维延伸】明清之际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欧洲启蒙思想社会条件政治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仍十分强固,资产阶级还未形成西欧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强大经济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受严重阻碍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文化中国封建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内容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没有提出建立新社会制度的主张,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欧洲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影响对当时封建专制有冲击,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对亚洲等地的革命运动也起了促进作用比较和社会转型视角:比较和社会转型视角:早期启蒙思想的缺陷早期启蒙思想的缺陷启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启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突破突破2 2】(20132013苏锡常镇徐连六市调研)李贽曾评论先秦诸家:苏锡常镇徐连六市调研)李贽曾评论先秦诸家:“申(不申(不害)、韩(非)何如人也?彼等原与儒家分而为六。既分为六,则各自成家;各害)、韩(非)何如人也?彼等原与儒家分而为六。既分为六,则各自成家;各自成家,则各各有一定之学术,各各有必至之事功。举而措之,如印印泥,走作自成家,则各各有一定之学术,各各有必至之事功。举而措之,如印印泥,走作一点不得也。一点不得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李贽认为诸家之间曾是平等的 B李贽认为诸家都曾发挥贡献 C李贽放弃传统儒学的价值取向 D李贽否定了儒家的独尊地位 【突破突破2 2】(20142014湖北襄阳一模湖北襄阳一模2626)顾炎武指责李贽)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王夫之以“循礼循礼”“”“秉礼秉礼”为为“君子之道君子之道”,以,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君子、小人之辨。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练习练习】(20142014北京东城高三北京东城高三1212月联考月联考1818)大多数明清之际)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新的价值导向导向”最有可能是最有可能是()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 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国近代转型中国近代转型1.1.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2.2.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自强3.3.戊戌变法(维新思想)戊戌变法(维新思想)4.4.辛亥革命(革命思想)辛亥革命(革命思想)5.5.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6.6.中共的革命理论中共的革命理论中国的近代化中国的近代化1.1.政治上:民主化政治上:民主化2.2.经济上:工业化经济上:工业化3.3.思想上:科学化、理性化思想上:科学化、理性化 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全球通史中中写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写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年,它结束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1911年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1949年年,建立了共产,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党领导的政权。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当时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如戊戌变法、判和反对当时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思想解放”,则是用马克思主义,则是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问题,并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问题,并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实际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解放思想解放”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努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易错易混点易错易混点“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三大特征:三大特征:主题:独立、民主和富强,救亡图存,反封建反侵略性质;主题:独立、民主和富强,救亡图存,反封建反侵略性质;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器物”到到“制度制度”再到再到“思想文化思想文化”不断深不断深化化认识过程: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认识过程: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命)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器物”;从戊戌变法到从戊戌变法到20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制度”;19151915年至年至19191919年,资产阶级学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走俄国的路”到到“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宏观把握宏观把握“近代思想解放近代思想解放”三大特征、四个阶段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都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都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关于它们关系的表述中,有人认为是关于它们关系的表述中,有人认为是“针锋相对、势不两立针锋相对、势不两立”;也有人认为是;也有人认为是“齐心协力、相得益彰齐心协力、相得益彰”;还有人认为是;还有人认为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最为准确?请结合三派的思想主张、政治主张、实践活动和实践结果来予以说明。“异曲”:三派的思想主张不同维新派主张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制;激进派主张通过文化手段,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同工”:三派的政治主张基本相同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向西方学习,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殊途”:三派的实践活动不同维新派开展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革命派发动了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激进派在思想文化领域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同归”:三派在实践结果上基本相同都从不同层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但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比较:比较:-资产阶级三大派别的比较资产阶级三大派别的比较 【练习练习】(20142014河南豫南九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河南豫南九校高三第一次联考 1 1题)张岂之题)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练习练习】各种外来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涌入各种外来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涌入,在社会重建和民族振兴在社会重建和民族振兴方面产生了两种相反的观点方面产生了两种相反的观点:由胡适阐释、后来为国民党部分接受由胡适阐释、后来为国民党部分接受的实用主义及逐步进化方法的实用主义及逐步进化方法;由中国共产党采用的马克思主义的革由中国共产党采用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方法。这说明命方法。这说明()()A.中共诞生是马克思主义战胜其他思想的结果 B.外来观念决定着中国社会重建的方向 C.对外来思想研究与甄别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D.信仰决定了国共两党矛盾不可缓和【练习练习】19111911年年1111月月,严复在致英国严复在致英国泰晤士报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的信记者莫理循的信中中,认为认为“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党人选择共和国体是草率的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党人选择共和国体是草率的,缺乏某缺乏某些常识些常识”,“根据文明演进的规律根据文明演进的规律,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的政府的政府,即保留君主制即保留君主制,以适当的宪法条款加以约束以适当的宪法条款加以约束”。这反映出严。这反映出严复复 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 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与革命党人分属不同的阶级 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 A.B.C.D.【练习练习】有人评价有人评价:“(20(20世纪初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会。”这种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这种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以变革中国政治体制为最终目的 B.核心内容是改变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 C.与辛亥革命追求的目标一致 D.旨在推翻独裁政府,推动社会的进步【练习练习】梁启超梁启超19021902年在年在新民丛报新民丛报撰文认为撰文认为,他当时身处的中他当时身处的中国国,还没有为一个真正民主和代议制的政府做好准备还没有为一个真正民主和代议制的政府做好准备,反而认为君主反而认为君主立宪制作为一个急需的目标更为有效。这表明当时梁启超立宪制作为一个急需的目标更为有效。这表明当时梁启超 A.观点符合中国思想的发展趋势 B.提出了暴力革命的反清思想 C.维护封建统治阻碍社会的发展 D.坚持以改良方式推动社会进步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