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

上传人:L** 文档编号:240752159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味地黄丸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六味地黄丸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六味地黄丸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 黄 丸六味地黄丸及其衍生物肝肾在人体中的作用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它依靠解毒酶对食物进行加工处理,将食物转换成对身体有用的物质,但食物中的毒素也可能留存下来。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器官之一,不仅能过滤血液中的毒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还负担保持人体水份和钾钠平衡的作用,控制着和排毒相关的体液循环。因此在肝肾出现问题的话,就会将毒素堆积在体内,就容易造成肝肾阴虚肝肾阴虚,肾藏精,肝藏血。肝肾在人体中的作用中成药中,光补肝肾的地黄丸就有六、七种之多,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其作用又有滋阴、补阳、养血之分。肾阳虚和肾阴虚的症状有何不同 其一,阳虚怕冷,手或脚易凉;阴虚怕热,手心、脚心及内心燥热,即“五心烦热”。其二,阳虚舌嫩胖、苔白;阴虚舌瘦、舌红,苔少而燥。其三,阳虚易胖;阴虚易瘦。其四,阳虚精神疲惫;阴虚燥热不安。其五,阳虚面色青白无光;阴虚颧红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治肾阴亏损治肾阴亏损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的统称。因由六位中药材组成,其中熟地黄为君药,故名为六味地黄丸。组成:组成: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组方而成。来源:来源:六味地黄丸源于宋代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剂,配伍组方上具有“三补三泻”的特点,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三味药有补的作用;茯苓、泽泻、牡丹皮三味药有泄的作用。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功能主治:功能主治:熟地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泽泻利小便,清湿热。本方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阴亏肾阴亏损损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剂型:剂型:六味地黄丸有大蜜丸、水蜜丸、浓缩丸大蜜丸、水蜜丸、浓缩丸三种剂型,在疗效上三者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大蜜丸和水蜜丸里都含有蜂蜜,只有浓缩丸里不含蜂蜜,糖尿病患者最好选用浓缩丸。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录有699个批准文号的六味地黄丸,北京同仁堂的占其中的六个。六味地黄胶囊有114个批准文号的品规产品被收录在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我公司北京同仁堂的产品中有其中的120丸,360丸,9g*10丸三个品种,其他的如河南宛西、九芝堂、太极、安徽华佗等生产企业的共计22个品规的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六味地黄丸女性是可以服用的,六味地黄丸在治疗疾病和调理身体上并没有性别的针对性。六味地黄丸主要用于治疗肾阴虚,但同时也有调节五脏、阴阳、气血,平肝等作用。只要有症状,不分男女。2.六味地黄丸空腹、用淡盐水送服,吸收效果好一些,六味地黄丸的注意事项中提到服六味地黄丸期间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所以患者如果反映服用后胃部有不舒服,就改为饭后15分钟服用。六味地黄丸一般一个月一疗程,具体服用几个疗程,需要根据病情情况而定。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3.六味地黄丸在黄昏时分吃效果最好,因为黄昏时分阳气变弱,阴气渐强,是补阴药发挥功效的最佳时期。大概你要坚持半年左右,每天都要服用,就会有效果,但感冒时最好就停服一下。为什么感冒期间要停止服用为什么感冒期间要停止服用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感冒好了之后,等感冒好了之后再服用。再服用。这是因为,中药是根据成份和疾病是有着严格的分类的,肾虚是虚损性的疾病,以补益为主,而感冒是感受外邪而得的病,治疗时要以祛邪为主。这两个病的治疗原则是相反的,药也是相反的,所以在感冒期间是不能服用的。不仅是六味地黄丸在感冒期间不能服用,就是其它的补药在感冒期间也不能服用。如人参,冬虫夏草,灵芝等药都是如此。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4.地黄丸不能与抗结核的药物利福平同时服用,虽然六味地黄丸对结核病的骨蒸潮热、盗汗、口干等阴虚火旺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中的山萸肉可分析出大量的有机酸,能增加肾脏对利福平的重吸收,加重利福平对肾脏的毒性。5.肾阳虚的人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喜夏不喜冬,这样的人不适于吃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4.地黄丸不能与抗结核的药物利福平同时服用,虽然六味地黄丸对结核病的骨蒸潮热、盗汗、口干等阴虚火旺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中的山萸肉可分析出大量的有机酸,能增加肾脏对利福平的重吸收,加重利福平对肾脏的毒性。5.肾阳虚的人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喜夏不喜冬,这样的人不适于吃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治肝肾阴虚火旺治肝肾阴虚火旺 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是由补阴经典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加强了滋肾阴清相火滋肾阴清相火的作用。组成:组成: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知母、黄柏。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功能主治:滋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头目昏眩,耳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虚火牙痛,鸣耳聋,虚火牙痛,五心烦热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血淋,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燥,舌质红,脉细数。除知柏地黄丸主症外,对于肾阴虚损、阴虚火旺引起的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眩晕、高血压。对于服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所出现的阴虚火旺症状也有减轻作用。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寄藏于下焦肝 肾,有温养脏腑,主司生殖的功能,与君火相配,共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相火过亢则有害。主要指肝肾之火。君火:与相火相对而言。寄藏于上焦心,有温煦、推动的功能,与相火相配,共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主要指心之火 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剂型:大蜜丸、水蜜丸、小蜜丸等。剂型:大蜜丸、水蜜丸、小蜜丸等。我公司共有8个品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虚寒性病证患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怕冷,手足凉,喜热饮。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治肝肾阴虚治肝肾阴虚 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 枸杞子:养肝;滋肾;润肺。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 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功能主治功能主治:本品为视疲劳类非处方药药品。具有补精、清肝、明目功效,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目干涩疼痛等。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明目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组成:熟地黄,山茱萸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制制),牡丹皮,山药,茯,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苓,泽泻,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煅)。功能主治功能主治:本品为迎风流泪类非处方药药品。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明目地黄丸明目地黄丸剂型:剂型:胶囊剂、大蜜丸、浓缩丸、水丸、水蜜丸、小蜜丸。我公司共有7个品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暴发火眼者忌用,其表现为眼白充血发红,怕光、流泪、眼屎多。2.如有迎风流泪,又有视力急剧下降,应去医院就诊。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 治肾阳虚治肾阳虚 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组成:组成: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肉桂、附子组成。功能主治:功能主治:桂附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加用温补肾阳药物,达到阴中求阳的目的。对肾阳虚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阳痿、滑精或女子不孕症等较为适用。应该注意的是,肉桂属温热药,不适于治疗具有口干舌燥、烦躁气急、便干尿黄症状的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剂型:剂型:水蜜丸,浓缩丸等。水蜜丸,浓缩丸等。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不宜和外感药、赤石脂或其制剂同时服用。孕妇也应忌服。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对肾阳虚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对肾阳虚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长、大便稀烂、阳萎、滑精或女子不孕症长、大便稀烂、阳萎、滑精或女子不孕症等较为适用;等较为适用;从更严格的意义来讲,桂附地黄丸就是在从更严格的意义来讲,桂附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加升一把火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加升一把火温补肾阳,阴阳双治温补肾阳,阴阳双治,更适宜这个季节服,更适宜这个季节服用用 麦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治肺肾阴虚治肺肾阴虚 麦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组成:组成: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五味子、麦冬,以增强六味地黄丸养阴生津、敛肺涩精之效。功能主治:功能主治:专治肺肾阴虚所致的肺痨、喘咳、遗精,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痠软。麦味地黄丸偏于滋肾敛肺,适用于肺肾阴虚之喘嗽。注意事项注意事项:麦味地黄丸的功效对于阴虚病人显著,但服用也要注意。服用麦味地黄丸时,忌吃不消化的食物,感冒发烧时最好不要吃。并且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孕妇、儿童等人群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归芍地黄丸归芍地黄丸 填精养血填精养血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养血柔肝的当归、白芍,具有填精养血之功,对血虚头晕、崩漏等疗效显著。七味都气丸七味都气丸 治肾阳不足治肾阳不足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五味子而成。五味子有补益固涩之功,适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虚咳、气喘、遗精等。结论以上八种成药均系六味地黄丸加减化裁而来,功效主治各有所侧重。只有根据症状、舌苔、脉象明确辨证分型后,对证用药,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