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 第11章 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

上传人:z*** 文档编号:240745359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3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 第11章 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世界经济 第11章 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世界经济 第11章 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与经济转轨 学习提示学习提示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学习提示学习提示vv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是,对作为世界经济整体有是,对作为世界经济整体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的转轨国家(以苏联及其主要继承机组成部分之一的转轨国家(以苏联及其主要继承者俄罗斯为例)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转轨情况进行阐者俄罗斯为例)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转轨情况进行阐述和分析。述和分析。vv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能够对俄罗斯转轨的特点、是能够对俄罗斯转轨的特点、原因、后果及教训有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原因、后果及教训有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vv本章的主要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战前苏联的经济发展和计划包括:战前苏联的经济发展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战后到苏联解体前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形成,战后到苏联解体前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俄罗斯的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经济改革,俄罗斯的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vv学习本章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学习本章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学习本章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学习本章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是苏联、中国及其他是苏联、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严重弊端。展、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严重弊端。2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和难点vv本章学习的重点本章学习的重点本章学习的重点本章学习的重点是俄罗斯的是俄罗斯的“休克疗法休克疗法”及其影响、及其影响、激进转轨的原因、后果以及教训。俄罗斯作为激进激进转轨的原因、后果以及教训。俄罗斯作为激进转轨的典型,其严重后果对其他转轨国家具有深刻转轨的典型,其严重后果对其他转轨国家具有深刻教训。教训。vv难点难点难点难点是俄罗斯的经济前景。俄罗斯具有发展经济的是俄罗斯的经济前景。俄罗斯具有发展经济的潜力:比较丰富的能源资源、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潜力:比较丰富的能源资源、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比较强大的科技实力及素质较高的劳动力队伍等,比较强大的科技实力及素质较高的劳动力队伍等,但俄罗斯人口下降的势头非常明显,对俄罗斯的发但俄罗斯人口下降的势头非常明显,对俄罗斯的发展前景投上阴影。俄罗斯著名人口学家、莫斯科大展前景投上阴影。俄罗斯著名人口学家、莫斯科大学教授鲍里斯学教授鲍里斯谢尔盖耶维奇谢尔盖耶维奇霍列夫在霍列夫在2000年接受年接受共青团真理报共青团真理报采访时断言,如果俄罗斯人口出采访时断言,如果俄罗斯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的问题得不到重视,到生率越来越低的问题得不到重视,到21世纪末,世纪末,“俄罗斯民族将从地球上消失,整个俄罗斯将变为坟俄罗斯民族将从地球上消失,整个俄罗斯将变为坟墓。墓。”3第十一第十一章章 苏联和俄罗斯的经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济发展与经济转轨第一节第一节 战前苏联的经济发展和计划经济战前苏联的经济发展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体制的形成 第二节第二节 战后到苏联解体前的经济发展战后到苏联解体前的经济发展 和经济改革和经济改革 第三节第三节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俄罗斯的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第四节第四节 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转轨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转轨 4第一节第一节 战前苏联的经济发展和战前苏联的经济发展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一、从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到到“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二、从国家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二、从国家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转入转入“战时经济战时经济”三、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三、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体制的形成5一、从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到到“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1实行工业国有化实行工业国有化2实行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3实行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61实行工业国有化实行工业国有化背景背景 具体政策具体政策 工业国有化工业国有化72实行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v背景背景v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评价评价103实行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v背景背景v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评价评价14二、从国家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二、从国家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到转入体化到转入“战时经济战时经济”1国家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及其及其特点特点2农业全盘集体化及其特点农业全盘集体化及其特点3从建成从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到转入到转入“战时经战时经济济”18农业全盘集体化及其特点农业全盘集体化及其特点v农业集体化进程农业集体化进程v农业集体化特点农业集体化特点v评价评价213从建成从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到转入到转入“战时经济战时经济”v1939年年3月召开的联共(布)月召开的联共(布)18次大会决议中指出:次大会决议中指出:“现在,当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完现在,当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v当时,德、意、日已经将经济转上军事化轨道,二当时,德、意、日已经将经济转上军事化轨道,二战已在局部地区爆发,苏联已经意识到被卷入战争战已在局部地区爆发,苏联已经意识到被卷入战争的危险,必须加强战备。的危险,必须加强战备。v苏共苏共18大大 指出,指出,“三三五五”计划的任务是发展国计划的任务是发展国防工业,建立燃料、电力以及其它生产部门的巨大防工业,建立燃料、电力以及其它生产部门的巨大的国家储备,并确定在苏联东部地区建设一批同类的国家储备,并确定在苏联东部地区建设一批同类型的工业型的工业“副厂副厂”和扩大煤炭、钢铁与石油生产基和扩大煤炭、钢铁与石油生产基地,加强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地,加强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24三、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三、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管理体制的形成1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原因因和和作用作用25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v从客观条件来说,苏联长期处于资本主义从客观条件来说,苏联长期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并面临时刻受到西方帝国主义包围之中,并面临时刻受到西方帝国主义军事侵略的危险。军事侵略的危险。v从主观原因来说,对苏联这个经济文化落从主观原因来说,对苏联这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长期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长期性认识不足: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势性认识不足: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势不两立,而且认为商品经济也与社会主义不两立,而且认为商品经济也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格格不入。27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作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作用v对推动苏联国有经济的发展、国家工业化的对推动苏联国有经济的发展、国家工业化的加速实现、对抵制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和实加速实现、对抵制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和实现自力更生现自力更生,特别是卫国战争的胜利,都起特别是卫国战争的胜利,都起了积极作用。了积极作用。v但是,这种体制导致经济结构的畸形和失衡,但是,这种体制导致经济结构的畸形和失衡,扼制了经济的动力和活力,形成一种高消耗扼制了经济的动力和活力,形成一种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人民群众的择业自、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人民群众的择业自由、劳动积极性和物质文化生活都受到了严由、劳动积极性和物质文化生活都受到了严重限制和束缚。重限制和束缚。28第二节第二节 战后到苏联解体前的战后到苏联解体前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一、从经济恢复到赫鲁晓夫对苏联政治经济一、从经济恢复到赫鲁晓夫对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全面冲击体制的全面冲击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三、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改革和苏联解体三、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改革和苏联解体29一、从经济恢复到赫鲁晓夫对一、从经济恢复到赫鲁晓夫对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全面冲击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全面冲击v战后经济恢复情况战后经济恢复情况v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v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30v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评价评价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34(7)调整工业品批发价格;)调整工业品批发价格;(8)改革信贷制度,加强银行对企业的监督作用;)改革信贷制度,加强银行对企业的监督作用;(9)建立联合公司。)建立联合公司。2改善和加强农业改善和加强农业(1)重视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从粗放经营向集约)重视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化经营转变;(2)开发俄罗斯联邦的非黑土地带,扩大耕地面积;)开发俄罗斯联邦的非黑土地带,扩大耕地面积;(3)发展农工综合体。)发展农工综合体。36表表11-1 苏联年均经济增长率变动情况苏联年均经济增长率变动情况 年份年份项目项目 1961-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6.57.46.34.2国民收入国民收入6.57.85.74.3工业产值工业产值8.68.57.44.4农业产值农业产值2.23.92.51.7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6.16.84.53.3基本建设基本建设5.47.36.73.7人均居民实际收入人均居民实际收入3.65.94.43.437三、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三、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改革和苏联解体改革和苏联解体v1.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v2.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v3.“819”事件事件和和苏联解体苏联解体39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效果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效果v经济体制改革使苏联陷入了改革与发展的双经济体制改革使苏联陷入了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困境之中。其主要表现有:重困境之中。其主要表现有:(1)在苏联历史上首次出现了经济负增长;)在苏联历史上首次出现了经济负增长;(2)重要产品减产、商品奇缺,市场供求)重要产品减产、商品奇缺,市场供求严重失调;严重失调;(3)财政状况恶化。)财政状况恶化。v政治体制改革活跃了社会生活,打破了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活跃了社会生活,打破了社会的沉闷空气,克服了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的沉闷空气,克服了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的许多弊端,但也引起了社会和思想的严重混许多弊端,但也引起了社会和思想的严重混乱,使社会生活失去了秩序和控制。乱,使社会生活失去了秩序和控制。42“819”事件事件v1991年年8月月19日,以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日,以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为首夫洛夫、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为首的的8位领导人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位领导人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声称表告苏联人民书,声称“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由戈尔巴乔夫发起的改革已经,由戈尔巴乔夫发起的改革已经“陷入死胡陷入死胡同同”,并宣布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并宣布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总统职务,由以叶利钦为首的紧急状态委员会总统职务,由以叶利钦为首的紧急状态委员会肩负起祖国命运的责任,并决心采取措施,使肩负起祖国命运的责任,并决心采取措施,使国家和社会摆脱危机。这就是对苏联命运产生国家和社会摆脱危机。这就是对苏联命运产生深刻影响的深刻影响的“819”事件。事件。43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的原因(1)个人专断和缺乏法制的政治制度,使人民群众)个人专断和缺乏法制的政治制度,使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受到严重扭曲和破坏,从而失去了对政的民主权利受到严重扭曲和破坏,从而失去了对政权的信心和信任;权的信心和信任;(2)长期的指令性计划体制造成了过分集权和经济)长期的指令性计划体制造成了过分集权和经济效率低下,使经济失去动力和活力,使人民群众的效率低下,使经济失去动力和活力,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应有的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应有的改善;(3)苏联长期实行的大民族沙文主义,导致了苏联)苏联长期实行的大民族沙文主义,导致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倾向,最终走向国家分裂;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倾向,最终走向国家分裂;(4)在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标准是什么等问题,在苏联一直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标准是什么等问题,在苏联一直没有得到正确认识和解决。没有得到正确认识和解决。44第三节第三节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与俄罗斯的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v一、一、“休克疗法休克疗法”的内容的内容及其及其在俄罗斯推在俄罗斯推行的原因行的原因v二、国有企业私有化及其措施二、国有企业私有化及其措施v三、俄罗斯激进改革的后果三、俄罗斯激进改革的后果及及教训教训v四、普京执政以来的改革措施四、普京执政以来的改革措施和经济好转和经济好转45一、一、“休克疗法休克疗法”的内容的内容v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上采取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上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方式,以区别于渐进一步到位的激进方式,以区别于渐进式改革,旨在遏制通货膨胀,克服财式改革,旨在遏制通货膨胀,克服财政危机,使经济复苏。政危机,使经济复苏。v基本内容一般归结为自由化(价格、基本内容一般归结为自由化(价格、外贸、汇兑)、稳定化和私有化。外贸、汇兑)、稳定化和私有化。46“休克疗法休克疗法”在俄罗斯推行的原因在俄罗斯推行的原因(1)必须向市场经济过渡已在俄达成社会共识;)必须向市场经济过渡已在俄达成社会共识;(2)经济形势极其严峻;)经济形势极其严峻;(3)俄新执政者面临巨大的社会与政治压力;)俄新执政者面临巨大的社会与政治压力;(4)激进改革的基础,使得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变得)激进改革的基础,使得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变得不可逆转;不可逆转;(5)从历史逻辑来看,民主派推行的激进改革,承)从历史逻辑来看,民主派推行的激进改革,承袭了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改革设想。袭了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改革设想。47以“休克疗法”为主体的俄罗斯激进经济改革大体经历一下四个阶段v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992年年1月至月至1992年年5月是全国推月是全国推行行“休克疗法休克疗法”阶段。阶段。v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992年年6月至月至1992年年12月是月是“休休克疗法克疗法”受挫,进行政策调整阶段。受挫,进行政策调整阶段。v第三阶段:第三阶段:1993年未修订经济政策,重新推年未修订经济政策,重新推进改革阶段。进改革阶段。v第四阶段:第四阶段:1994年年1月,俄罗斯政府拟定了一月,俄罗斯政府拟定了一个经济革新方案,正是摒弃激进的个经济革新方案,正是摒弃激进的“休克疗休克疗法法”,宣布,宣布“浪漫的市场改革已经结束浪漫的市场改革已经结束”。48二、国有企业私有化及其措施二、国有企业私有化及其措施(1)“小私有化小私有化”v即工作人员不超过即工作人员不超过200人,截止人,截止1992年年1月月1日,固定资产不超过日,固定资产不超过100万卢布的国营商店、万卢布的国营商店、旅馆、服务业以及其他小型企业的私有化,旅馆、服务业以及其他小型企业的私有化,可以通过拍卖直接出售企业资产,或者通过可以通过拍卖直接出售企业资产,或者通过竞争式经营,或者以投资招标形式出让企业竞争式经营,或者以投资招标形式出让企业和租赁企业资产。和租赁企业资产。49(2)“大私有化大私有化”国有工业部门的私有化,即工作人员超国有工业部门的私有化,即工作人员超过过1000人,或者截止到人,或者截止到1992年年1月月1日,日,固定资产超过固定资产超过5000万卢布的大型国有企万卢布的大型国有企业,通过将其改造为开放性股份公司,业,通过将其改造为开放性股份公司,然后向私人出售股份来实施私有化。其然后向私人出售股份来实施私有化。其他企业,即职工人数在他企业,即职工人数在200人以上,人以上,1000人以下,固定资产帐面价值在人以下,固定资产帐面价值在100万卢布以上,万卢布以上,5000万卢布以下的中型企万卢布以下的中型企业,既可以拍卖也可以实行股份制。业,既可以拍卖也可以实行股份制。50俄罗斯激进改革的后果俄罗斯激进改革的后果v经济大幅度下滑,并与脱缰般的恶性通货膨胀经济大幅度下滑,并与脱缰般的恶性通货膨胀相伴。相伴。v经济下降幅度超过卫国战争时期的经济下降幅度超过卫国战争时期的25%、美国、美国19291933年的年的3%,整个经济倒退了将近,整个经济倒退了将近20年。年。v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导致失业率急剧上升。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导致失业率急剧上升。v贫富差距迅速扩大(贫富差距迅速扩大(20%的人占有社会总财富的人占有社会总财富的的60%)导致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激)导致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激化。化。51俄罗斯激进改革的教训俄罗斯激进改革的教训1盲目崇拜西方制度盲目崇拜西方制度2盲目推崇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盲目推崇自由竞争市场经济3没有以发展生产力为标准来衡量经济没有以发展生产力为标准来衡量经济转轨的得失转轨的得失4忽视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忽视了国家的经济安全52三、普京执政以来的改革措施三、普京执政以来的改革措施v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维护市场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维护市场经济运行条件方面运行条件方面v发展对外经贸关系方面发展对外经贸关系方面v经济改革方面经济改革方面53第四节第四节 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转轨转轨v一、一、剧变前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及其改革剧变前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及其改革 v二、二、东欧国家的剧变和经济转轨东欧国家的剧变和经济转轨 v三、三、经济转轨的进展与经济好转经济转轨的进展与经济好转 57一、剧变前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及其一、剧变前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及其改革改革 v1剧变前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及其弊端剧变前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及其弊端 v2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 581剧变前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及其剧变前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及其弊端弊端 v东欧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东欧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国(东德)等克和民主德国(东德)等8个国家。它们都是在第个国家。它们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在当时的苏联红军支持下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在当时的苏联红军支持下诞生的,以及在苏联政府帮助下发展的。也正因为诞生的,以及在苏联政府帮助下发展的。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比苏联晚近如此,这些比苏联晚近30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受列宁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受列宁和俄国十月革命所鼓舞,受苏联在经济建设上和卫和俄国十月革命所鼓舞,受苏联在经济建设上和卫国战争中所取得的成就所吸引,在工人阶级政党领国战争中所取得的成就所吸引,在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几乎都接受和实行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导下,几乎都接受和实行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搬用苏联的经济体制,依靠行政手段对国民经式,搬用苏联的经济体制,依靠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实行国有化,进行统一管理。济实行国有化,进行统一管理。592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 v(1)南斯拉夫的改革。南斯拉夫的改革。v(2)匈牙利的改革。)匈牙利的改革。v(3)波兰的改革。)波兰的改革。v东欧其他国家,如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东欧其他国家,如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也曾经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改革,取民主德国也曾经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了一定的成效。60二、东欧国家的剧变和经济转轨二、东欧国家的剧变和经济转轨 v1东欧大多数国家推行东欧大多数国家推行“休克疗法休克疗法”的原因的原因 v2东欧国家激进改革与渐进改革的比较东欧国家激进改革与渐进改革的比较 611东欧大多数国家推行东欧大多数国家推行“休克疗法休克疗法”的原因的原因(一)(一)v一是南斯拉夫、波兰等曾进行过渐进式的经一是南斯拉夫、波兰等曾进行过渐进式的经济改革,不仅没有建立有效运行的经济体制,济改革,不仅没有建立有效运行的经济体制,反而造成了经济运行的紊乱和经济状况的每反而造成了经济运行的紊乱和经济状况的每况愈下。选择激进式的经济改革是对渐进式况愈下。选择激进式的经济改革是对渐进式改革失败的一种反应:与其久拖不决,延续改革失败的一种反应:与其久拖不决,延续旧体制的无效率,不如速战速决,迅速过渡旧体制的无效率,不如速战速决,迅速过渡到新体制。到新体制。621东欧大多数国家推行东欧大多数国家推行“休克疗法休克疗法”的原因的原因(二)(二)v二是东欧剧变后新上台的政党希望通过激进二是东欧剧变后新上台的政党希望通过激进的改革来赢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巩固其地位。的改革来赢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巩固其地位。剧变之初更多的人倾向于支持与旧体制决裂剧变之初更多的人倾向于支持与旧体制决裂最彻底的政党,上台执政的政党为了兑现选最彻底的政党,上台执政的政党为了兑现选举中对选民的承诺,更快更早地显示自己的举中对选民的承诺,更快更早地显示自己的政绩,便采取了激进的改革路线。政绩,便采取了激进的改革路线。631东欧大多数国家推行东欧大多数国家推行“休克疗法休克疗法”的原因的原因(三)(三)v三是与萨克斯的个人影响有关。萨克斯三是与萨克斯的个人影响有关。萨克斯29岁岁被聘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担任过玻利维被聘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担任过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阿根廷等国的经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阿根廷等国的经济顾问,同时还是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所、济顾问,同时还是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所、联合国大学的客座研究员。并在国际货币基联合国大学的客座研究员。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中有一定的影响,被称为金组织、世界银行中有一定的影响,被称为“国际金融界的金童国际金融界的金童”。东欧国家不仅对其。东欧国家不仅对其倡导的倡导的“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的休克的休克疗法存有幻想,也希望通过激进改革来争取疗法存有幻想,也希望通过激进改革来争取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与援助。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与援助。642东欧国家激进改革与渐进改革的东欧国家激进改革与渐进改革的比较比较 v(1)宏观经济政策紧缩的力度不同。)宏观经济政策紧缩的力度不同。v(2)价格自由化和外贸自由化的步骤不同。)价格自由化和外贸自由化的步骤不同。v(3)实行货币可兑换的步骤不同。)实行货币可兑换的步骤不同。v(4)私有化方式的差别。)私有化方式的差别。65三、经济转轨的进展与经济好转三、经济转轨的进展与经济好转 v1改革所有制结构,推行企业私有化改革所有制结构,推行企业私有化 v2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运行市场化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运行市场化和法制化和法制化 v3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贸易和资本自由化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贸易和资本自由化 661改革所有制结构,推行企业私有化改革所有制结构,推行企业私有化 v波兰的国有企业以直接出售和无偿分配为主。波兰的国有企业以直接出售和无偿分配为主。1990年年7月,议会通过了月,议会通过了国有企业私有化国有企业私有化法法,在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建筑业等,在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建筑业等部门推行大私有化计划,即将国有企业改造部门推行大私有化计划,即将国有企业改造成股份公司,在专家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出售成股份公司,在专家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出售和转让股份的比例、数量和价格,然后或向和转让股份的比例、数量和价格,然后或向国内外法人或自然人出售;或以优惠价格向国内外法人或自然人出售;或以优惠价格向本企业职工出售;或无偿分配给公民,即政本企业职工出售;或无偿分配给公民,即政府向满府向满18岁的公民发放固定面额的股权证,岁的公民发放固定面额的股权证,公民可以这些债券兑换国家以股份公司的形公民可以这些债券兑换国家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建立的国民投资基金会的股票。式建立的国民投资基金会的股票。67v捷克斯洛伐克除对大型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捷克斯洛伐克除对大型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的途径进行私有化外,还通过的途径进行私有化外,还通过“重新私有化重新私有化”的途径,将过去收归国有的部分私人财产的途径,将过去收归国有的部分私人财产退还给原来的主人或继承人;通过直接拍卖退还给原来的主人或继承人;通过直接拍卖的途径将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小型国有企的途径将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小型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业进行私有化。68v匈牙利在私有化上选择了一条比较温和和渐匈牙利在私有化上选择了一条比较温和和渐进的方式。进的方式。1990年初,匈牙利批准了年初,匈牙利批准了初期初期私有化纲要私有化纲要,开始实行小私有化,即对零,开始实行小私有化,即对零售商店、食品、服务业进行私有化;接着在售商店、食品、服务业进行私有化;接着在9月颁布第一个大私有化计划,对月颁布第一个大私有化计划,对20个效益比个效益比较好的大型国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途径出较好的大型国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途径出售,以吸引投资者,之后逐步展开。匈牙利售,以吸引投资者,之后逐步展开。匈牙利在私有化上拒绝了无偿分配的方式,避免了在私有化上拒绝了无偿分配的方式,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资产的流失。692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运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运行市场化和法制化行市场化和法制化 v(1)按国际惯例建立银行、保险、证券、拍)按国际惯例建立银行、保险、证券、拍卖行等市场组织。实行银行私有化,允许外卖行等市场组织。实行银行私有化,允许外国银行进入。国银行进入。v(2)整顿原有的国家银行,将中央银行与商)整顿原有的国家银行,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职能分开,建立二级银行体系。业银行的职能分开,建立二级银行体系。v(3)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制度。律制度。703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贸易和资本自由化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贸易和资本自由化 v东欧国家剧变前,对外贸易由国家垄断,贸易东欧国家剧变前,对外贸易由国家垄断,贸易数额有限,而且主要在苏东国家组成的经互会数额有限,而且主要在苏东国家组成的经互会成员国之间进行,与西方国家经济来往很少。成员国之间进行,与西方国家经济来往很少。这种封闭的贸易环境,与国内经济的市场经济这种封闭的贸易环境,与国内经济的市场经济体制相矛盾,不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体制相矛盾,不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在转轨过程中,东欧各国都取消了国家对外贸在转轨过程中,东欧各国都取消了国家对外贸的垄断,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实现贸易和资本的垄断,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实现贸易和资本的自由化。的自由化。v在贸易体制上,下放贸易权限,取消国家对外在贸易体制上,下放贸易权限,取消国家对外贸易的定价权,所有经济单位都可以从事外贸贸易的定价权,所有经济单位都可以从事外贸业务。业务。v在关税方面,降低进口关税。在关税方面,降低进口关税。71v在对外贸易开放的同时,资本项目对外开放也在对外贸易开放的同时,资本项目对外开放也在进行。东欧经济转轨以前,利用外资的主要在进行。东欧经济转轨以前,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是通过贷款和借债进行,包括政府间的官形式是通过贷款和借债进行,包括政府间的官方发展援助、长期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方发展援助、长期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在经济转轨后,东欧国家为了解决资金贷款。在经济转轨后,东欧国家为了解决资金短缺,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开始向外国直接短缺,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开始向外国直接投资开放,纷纷颁布和修订外资企业法,为外投资开放,纷纷颁布和修订外资企业法,为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提供各种方便,为取消对外资国直接投资流入提供各种方便,为取消对外资拥有股权比重的限制,允许开办独资企业,放拥有股权比重的限制,允许开办独资企业,放宽投资范围,建立经济特区等。宽投资范围,建立经济特区等。72v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特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转轨初期在采取别是转轨初期在采取“休克疗法休克疗法”的国家更的国家更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生产下降、恶性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生产下降、恶性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居民生活水平下降、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居民生活水平下降、贫富差别扩大等。贫富差别扩大等。v但是,东欧国家经过一场社会经济的严重动但是,东欧国家经过一场社会经济的严重动荡之后,各项改革开始发挥正面作用,从荡之后,各项改革开始发挥正面作用,从1994年起,大部分东欧国家走上了经济复兴年起,大部分东欧国家走上了经济复兴之路,摆脱了经济衰退,实现了经济增长之路,摆脱了经济衰退,实现了经济增长(见表(见表11-2)。)。73表11-2 东欧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 国家 GDP(2004,亿美元)GDP增长率(2004)年均GDP增长率(19952004)通货膨胀率(2004)波兰 2417.66 5.3 4.4 3.5 匈牙利993.47 4.0 3.6 6.8 捷克 1070.47 4.0 2.4 2.8 斯洛伐克 410.91 5.5 4.3 7.5 斯洛文尼亚 327.94 4.4 3.9 3.6 保加利亚239.105.71.66.174表11-2 东欧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 国家国家GDP(2004GDP(2004,亿美元美元)GDPGDP增增长率率(20042004)年均年均GDPGDP增增长率率(1995200419952004)通通货膨膨胀率率(20042004)罗马尼亚罗马尼亚713.238.32.511.9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75.135.96.02.9南斯拉夫联盟南斯拉夫联盟 241.337.22.29.5克罗地亚克罗地亚332.033.84.22.1马其顿马其顿47.292.31.6-0.2波黑波黑82.775.215.80.8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