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

上传人:ning****hua 文档编号:240744556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坡羊·潼关怀古》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坡羊·潼关怀古》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坡羊·潼关怀古》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养浩张养浩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课文中心课文中心写作背景写作背景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潼关介绍潼关介绍诗意散译诗意散译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解题解题诗文内容诗文内容 张养浩(张养浩(1270127013291329)字希孟,号云字希孟,号云庄,庄,济南人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元代著名散曲家。历任任县尹、尹、监察御史、礼部尚察御史、礼部尚书。以直言敢。以直言敢谏著称。著称。弃官弃官归隐后,因关中大旱,后,因关中大旱,复出治旱救灾,复出治旱救灾,劳瘁而死瘁而死。散曲集有。散曲集有云庄休居小云庄休居小乐府府,多写寄情林泉之多写寄情林泉之乐。间亦有关亦有关怀民瘼之作民瘼之作他为人刚强正直,仗义执言,他为人刚强正直,仗义执言,同情劳苦人同情劳苦人民民,写了许多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写了许多有现实意义的作品。隐居济隐居济南云庄南云庄 8 8年期间,登华不注,游大明湖,年期间,登华不注,游大明湖,览龙洞,赏泉水,览龙洞,赏泉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来的有散曲小令160160多首,诗近多首,诗近400400首,各首,各类文近百篇。类文近百篇。写写作作背背景景 这首小令是作者在陕西任上,适逢这首小令是作者在陕西任上,适逢陕西大旱,目睹人民苦难而写下的。作陕西大旱,目睹人民苦难而写下的。作者从潼关地势的险要,联想到他所管理者从潼关地势的险要,联想到他所管理的地方,正是秦汉以来许多王朝统治的的地方,正是秦汉以来许多王朝统治的中心。尽管统治者兴废无常,但人民遭中心。尽管统治者兴废无常,但人民遭受的苦难始终未变。作者在这首小令里,受的苦难始终未变。作者在这首小令里,借潼关形势的险要,抒发对历代兴衰的借潼关形势的险要,抒发对历代兴衰的感叹,他深刻的指出,历史上任何朝代感叹,他深刻的指出,历史上任何朝代的替换,带给人民的都是苦难。的替换,带给人民的都是苦难。解题这是一篇怀古抒怀之作,是散曲中的小令。这是一篇怀古抒怀之作,是散曲中的小令。“中吕中吕”是是宫调名宫调名,“山坡羊山坡羊”是是曲牌名曲牌名,“潼关怀古潼关怀古”是是题目题目。这首这首潼关怀古潼关怀古写于前往陕西救灾的途写于前往陕西救灾的途中,表现了张养浩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中,表现了张养浩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潼关地处陕、晋、豫交界处,古时中原去西北潼关地处陕、晋、豫交界处,古时中原去西北和西南必经黄河和秦岭之间的黄土台塬,东汉时设和西南必经黄河和秦岭之间的黄土台塬,东汉时设潼关。潼关。潼关南依泰岭,东南有禁谷之险,谷南有十二潼关南依泰岭,东南有禁谷之险,谷南有十二连城巩固秦岭诸谷;北临黄河,渭洛二川如屏障,连城巩固秦岭诸谷;北临黄河,渭洛二川如屏障,山连山,峰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望无迹涯;中通一条连峰,谷深崖绝,望无迹涯;中通一条狭隘的羊肠小道,往来仅能容一车一马,人行其间,狭隘的羊肠小道,往来仅能容一车一马,人行其间,仰视悬壁,俯察洪流,盘纡峻极,险扼天下。仰视悬壁,俯察洪流,盘纡峻极,险扼天下。潼关向有潼关向有“三秦门户三秦门户”之称,是中国古代著名之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重地。潼关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的关隘重地。潼关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史载发生于潼关的战争达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史载发生于潼关的战争达4040余次,其中有名的大战十余次。余次,其中有名的大战十余次。中吕中吕山坡羊山坡羊潼关怀古潼关怀古 张养浩张养浩张养浩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诗意散译诗意散译 大大小小的山峰,重重叠叠地密大大小小的山峰,重重叠叠地密聚聚;黄河波涛汹涌好像发怒一样黄河波涛汹涌好像发怒一样,潼关潼关一代外临黄河,内依高山,地势险要。一代外临黄河,内依高山,地势险要。眺望长安,心中犹豫不定。行经秦汉眺望长安,心中犹豫不定。行经秦汉古都,见历史遗迹,备觉伤心,万间古都,见历史遗迹,备觉伤心,万间宫殿都变成了灰土。封建王朝兴盛,宫殿都变成了灰土。封建王朝兴盛,给百姓带来苦难;封建王朝灭亡,给给百姓带来苦难;封建王朝灭亡,给百姓同样带来苦难。百姓同样带来苦难。阅读理解阅读理解第一层(前三局第一层(前三局),写潼关的雄伟气势。写潼关的雄伟气势。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经潼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关时的所见所感。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道破封建王朝兴亡的本质,深化了道破封建王朝兴亡的本质,深化了主旨主旨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不仅形象有力地表现出雄踞山河的潼关不仅形象有力地表现出雄踞山河的潼关的险要雄壮,同时又使人有一种紧迫的险要雄壮,同时又使人有一种紧迫的感觉,具有强烈的气势,充分地表的感觉,具有强烈的气势,充分地表露了作者震荡胸臆的感情露了作者震荡胸臆的感情。写景句:写景句:“峰峦如聚,波涛如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受?怎样的感受?“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峦如聚,波涛如怒”“如聚如聚”“如如怒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描写了怎样的形象?一个一个“聚聚”字形容群峰攒立字形容群峰攒立,描绘了描绘了群峰似乎有意识地聚拢在一起将潼群峰似乎有意识地聚拢在一起将潼关团团包围起来。关团团包围起来。一个一个“怒怒”字形容波涛汹涌字形容波涛汹涌,描绘描绘出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赋予山河出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赋予山河以人的以人的动态和感情,形象鲜明突动态和感情,形象鲜明突出出。“望西都,意踟蹰望西都,意踟蹰”。描写了怎样的情。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了土!”又如何理解?又如何理解?远望古都,诱发怀古情思,心内百感交集。远望古都,诱发怀古情思,心内百感交集。“意踟蹰意踟蹰”三字,写出作者心头忧郁的情三字,写出作者心头忧郁的情感无以言表的状态。他望着这个曾经扮演感无以言表的状态。他望着这个曾经扮演过秦汉等朝无数历史故事的地方,无数兴过秦汉等朝无数历史故事的地方,无数兴亡的业绩都已经过去了,那代表着盛世的亡的业绩都已经过去了,那代表着盛世的宫阙都已化为尘土。宫阙的存废又代表了宫阙都已化为尘土。宫阙的存废又代表了时代的变异。时代的变异。面对如今的荒凉顿生悲凉伤面对如今的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感之情。这是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本文的主旨从哪一句体现出来,有什么好处本文的主旨从哪一句体现出来,有什么好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这4句发出了沉痛的慨叹,悲痛历代劳动人民句发出了沉痛的慨叹,悲痛历代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的深重苦难,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这是作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这是作者经过深思所彻悟的历史真谛。因为一代王朝兴者经过深思所彻悟的历史真谛。因为一代王朝兴起,必卷土重来,建筑宫殿,劳民伤财的是百姓起,必卷土重来,建筑宫殿,劳民伤财的是百姓苦:一代王朝灭亡,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苦:一代王朝灭亡,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还是百姓苦。苦。这个结尾也开拓和深化了曲子的思想主题,含意这个结尾也开拓和深化了曲子的思想主题,含意深邃丰富,具有较高的人民性和较强的艺术感染深邃丰富,具有较高的人民性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力。在文中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作者认识到无论是封建王朝的兴,还是亡,作者认识到无论是封建王朝的兴,还是亡,黎民百姓的遭遇都是无边的苦难。这种思黎民百姓的遭遇都是无边的苦难。这种思想认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他对人民的想认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他对人民的同情是与他所推崇的孟子的民本思想有直同情是与他所推崇的孟子的民本思想有直接的关系,同时,这也与作者直接深入灾接的关系,同时,这也与作者直接深入灾区,体察到人民的苦难生活,直接受到人区,体察到人民的苦难生活,直接受到人民思想的启迪有关。民思想的启迪有关。进步意义是什么?进步意义是什么?元代散曲咏史怀古的作品,虽然有些是借元代散曲咏史怀古的作品,虽然有些是借历史事件渲染自己心中的不平,但多数作历史事件渲染自己心中的不平,但多数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表现消极颓废的思想和滑品都不同程度地表现消极颓废的思想和滑稽放诞的作风。张养浩的散曲也充满了稽放诞的作风。张养浩的散曲也充满了“隐居乐道隐居乐道”的消极思想。的消极思想。但在但在潼关怀古潼关怀古里所表现的深挚强烈的里所表现的深挚强烈的感情和进步的历史观,在元散曲中是感情和进步的历史观,在元散曲中是十分突十分突十分突十分突出的。出的。出的。出的。总结课文中心作者通过站在潼关作者通过站在潼关抚今追昔抚今追昔,反思历史反思历史,控诉了当时社会黑暗,百姓灾难深重的现控诉了当时社会黑暗,百姓灾难深重的现实。揭示了百姓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无论实。揭示了百姓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无论兴衰都处于农牧压迫受奴役地位的历史规兴衰都处于农牧压迫受奴役地位的历史规律,律,寄寓了对人民深厚的情义。寄寓了对人民深厚的情义。你了解的借古讽今的诗你了解的借古讽今的诗还有哪些,请说出来。还有哪些,请说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