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

上传人:gmk****56 文档编号:240738648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高线地形图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等高线地形图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等高线地形图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地图知识地图知识任市中学任市中学薛薛 军军20152015年年5 5月月2626日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1)能够熟练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一地的)能够熟练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一地的绝对高度,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绝对高度,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2 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的形状、)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的形状、疏密、正确判读地形名称和坡陡程度。疏密、正确判读地形名称和坡陡程度。(3 3)能够在等高线图上,进行人类活动的布点和)能够在等高线图上,进行人类活动的布点和选线。选线。2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计算问题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计算问题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绝对高度(海拔)与相对高度概念一、绝对高度(海拔)与相对高度概念二、等高线地形图二、等高线地形图 1 1、等高线概念及绘制、等高线概念及绘制 2 2、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3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4 4、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1941年夏的某天,年夏的某天,夏收刚过,驻太行山夏收刚过,驻太行山的八路军某部得到可的八路军某部得到可靠情报,鬼子在第二靠情报,鬼子在第二天要进村扫荡,必经天要进村扫荡,必经某条小路(图中粗线)某条小路(图中粗线),我们的八路军战士,我们的八路军战士准备在小路附近伏击准备在小路附近伏击鬼子。鬼子。时空穿越:运筹帷幄之中时空穿越: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日军扫荡决胜日军扫荡请问他们埋伏在图中的请问他们埋伏在图中的A A、B B、C C三三点中的哪点进行伏击最好呢?点中的哪点进行伏击最好呢?一一.绝对高度(海拔)与相对高度绝对高度(海拔)与相对高度1 1、绝对高度(海拔):、绝对高度(海拔):、绝对高度(海拔):、绝对高度(海拔):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 2、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相对高度:指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指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指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指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500m1000m500m1500m500m1000m500m1500m例题例题:上图中,:上图中,A点的海拔是点的海拔是_,B点点的海拔是的海拔是_,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B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A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1500米米500米米1000米米1000米米2000米米学以致用学以致用二二、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1 1、等高线概念及绘制、等高线概念及绘制2 2、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3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4 4、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20020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00100100、等高线概念和绘制、等高线概念和绘制(1 1)等高线)等高线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连线二、等高线地形图二、等高线地形图二、等高线地形图二、等高线地形图(2)等高线绘制等高线绘制垂直投影法垂直投影法等高线等高线 。坡陡的坡陡的地方地方坡缓的坡缓的地方地方等高线等高线 。密集密集稀疏稀疏山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正确的说法是(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正确的说法是()。)。A A从甲处攀登山峰最近、最省力从甲处攀登山峰最近、最省力 B B从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省力从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省力 C C从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费力从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费力 D D从丁处攀登山峰最远、最省力从丁处攀登山峰最远、最省力D 学以致用学以致用读图,假若要修一条经过甲地和乙地的铁路,请比较这两种方案的优缺点。经丙地:优点(线路与等高线平行,坡度缓。);缺点(路线长)。经丁地:优点(路线短);缺点(坡度陡)。2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同一等高线上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海拔有何特点?有何特点?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等高距有何有何特点?特点?同一等高线地图上等高距相等同一等高线地图上等高距相等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之间存在什么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联系?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闭合曲线、不相交、不重合(陡崖处除闭合曲线、不相交、不重合(陡崖处除外)外)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它是垂直于等高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它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线的短直线,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1941年夏的某天,年夏的某天,夏收刚过,驻太行山夏收刚过,驻太行山的八路军某部得到可的八路军某部得到可靠情报,鬼子在第二靠情报,鬼子在第二天要进村扫荡,必经天要进村扫荡,必经某条小路(图中粗线)某条小路(图中粗线),我们的八路军战士,我们的八路军战士准备在小路附近伏击准备在小路附近伏击鬼子。鬼子。时空穿越:运筹帷幄之中时空穿越: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日军扫荡决胜日军扫荡请问他们埋伏在图中的请问他们埋伏在图中的A A、B B、C C三三点中的哪点进行伏击最好呢?点中的哪点进行伏击最好呢?3 3 3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顶山顶鞍部鞍部山脊山脊陡坡陡坡说说出出地地形形名名称称缓坡缓坡山谷山谷山顶山顶曲线曲线 ,内,内 外外 。闭合闭合高高低低山山脊脊山山谷谷等高线等高线向向 弯弯曲为曲为山山脊脊,中中间高于两间高于两侧侧等高线等高线向向 弯弯曲为曲为山山谷,谷,中间中间低于两侧低于两侧低处低处高处高处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线之间的区域盆地盆地闭合曲线,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外高内低陡崖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处叠在一起处生活皆学问生活皆学问需要思考,也需要发现需要思考,也需要发现山峰山峰鞍部鞍部山谷山谷陡坡陡坡缓坡缓坡山脊山脊陡崖陡崖A AB BC CD DE EF F山顶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针对性练习100A200300300B200100A山谷山谷B山脊山脊C鞍部鞍部C CYX XN NM100300300200200100400400图2D缓坡、缓坡、E陡坡陡坡500D1000河流E针对性练习例例1.河流河流ab段的流向为段的流向为()A、自西北向东南、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自西南向东北B例题例题2(福建省上杭县三校(福建省上杭县三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月联考)下图是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读图完成下题。下图是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读图完成下题。图中地形的大致走向是中地形的大致走向是()A东东西西 B南北南北C东东北北西南西南D西北西北东东南南B4 4 4 4、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计算、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计算、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计算、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计算例题例题1:海拔、相对高度的计算海拔、相对高度的计算例题例题2:陡崖的相关计算:陡崖的相关计算AB300m300mM M M M 400mm500m500m N N 600mm1)如图如图,A、B的海拔高的海拔高度各是多少度各是多少?2)R、Q两地的海拔及两地的海拔及相对高度相对高度?3)M、N两点处的等高两点处的等高线数值范围各是多少线数值范围各是多少?A:400米米 B:900米米1200mR海海1300m 200mQ 海海 300m(此题根据(此题根据(此题根据(此题根据20072007年全年全年全年全国文综国文综国文综国文综3-53-5题改编)题改编)题改编)题改编)解释:如果闭合曲线取的解释:如果闭合曲线取的值是两条相邻等高线中的值是两条相邻等高线中的大值,那么闭合曲线的内大值,那么闭合曲线的内部数值就大于那个大值,部数值就大于那个大值,反之就小于那个小值。反之就小于那个小值。例题例题1:海拔、相对高度的计算海拔、相对高度的计算900mRQ 相相 1100m解读解读:图中崖顶、崖底海拔和陡图中崖顶、崖底海拔和陡崖相对高度各是多少?崖相对高度各是多少?例题例题2:陡崖的相关计算:陡崖的相关计算650650600600500500400400300300200200如右图:如右图:顶部海拔:顶部海拔:底部海拔:底部海拔:陡崖相对高度:陡崖相对高度:200 200 400400500 500 A A600600200 200 B B 300300d(1)d(1)陡崖相对高度(高差)的计算公式:陡崖相对高度(高差)的计算公式:d为等高距,为等高距,n为等高线的条数为等高线的条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