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

上传人:pia****nwu 文档编号:240736192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6.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科专科中医护理特色及专科新进展佛山市中医院骨科 陈玉梅_-11-8概述骨科中医护理特色骨科中医护理新进展主要内容概述 经脉筋骨证常见的证型、症候 骨折愈合分期、临床特点 骨折患者的膳食护理原则经脉筋骨证常见的证型 风中经络型 风盛行痹型 伤损筋骨证经脉筋骨证常见的证型、症候(1)风中经络型:风邪侵袭经络筋脉,以肌肤麻木、瘙痒,或突起口眼斜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如:面瘫、神经损伤(2)风盛行痹型:经脉筋骨证常见的证型、症候 风寒湿邪阻滞筋骨关节而以风邪为主者,以肢体关节游走疼痛为主症的证候。如:膝关节退行性变(3)伤损筋骨证:经脉筋骨证常见的证型、症候 因外伤导致筋骨损伤,以患处肿胀、疼痛、活动障碍等为主症的证候。如:外伤骨折、扭挫伤骨折愈合分期 骨折早期 骨折中期 骨折后期骨折患者的膳食护理原则分期实膳骨折早中晚期各不相同是指骨折伤后2W以内。骨折早期患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骨折愈合分期、临床特点 骨折早期骨折早期患者的膳食护理原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骨折早期患者的膳食护理原则 多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凉血之品。忌食酸辣、辛辣、燥热、油腻 不宜过早进食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除,必然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骨折禁食醋,因醋有软化骨骼和脱钙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醋多食损筋骨亦损胃。辛辣类食物具有散气伤阴,耗血损目,生痰动火之功效,不利于骨折的愈合。早期卧床病人常有大便秘结,宜食含纤维素多的食品蔬菜,多吃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骨折早期患者的膳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类膳食:(1)田七煲田鸡瘦肉汤 主料:田七12g、田鸡4只、瘦肉3两。辅料:盐适量。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田七,味甘微苦,具祛瘀止血,消肿止痛功效。既能止血又能活血散瘀,故止血而无留瘀之弊,瘀去则肿消痛止。用法:每天温服一次。(2)田七当归肉鸽汤 主料:田七10g、当归10g、肉鸽1只,共炖熟烂。用法:喝汤吃肉,每天1次,连用710d。(3)黑木耳瘦肉汤 黑木耳30g、瘦肉3两,辅料:盐适量。(4)桃仁粥 主料:桃仁1015g(捣烂)、粳米50g。配料:红糖适量。功能:活血通经,祛淤止痛,润肠通便。桃仁性善破血,入红糖与粳米为粥,以破血行血,活血不伤正。适用于骨折早期瘀血阻滞,肿胀疼痛及跌打损伤初期诸证。因桃仁破血力强,食之能引起流产,孕妇禁用。用法:温热内服,每天2次。骨折愈合分期、临床特点 骨折中期是指病人伤后36W内。局部肿胀消退,疼痛减轻,骨折端已较稳定,骨痂开始生长。骨折中期患者的膳食护理原则和营止痛接骨续筋舒筋活络骨折中期患者的膳食 (1)和营止痛汤:桃仁10g、川芎10 g、归尾10g煲猪排骨。具有调和营血,理血止痛,去瘀生新的功效。适用于骨折中期仍有瘀血,气滞,肿痛未尽者。(2)续骨活血汤:归尾12g、骨碎补12g、续断12g、煲猪排骨(猪尾)。具有去瘀生新,接骨续筋的功能。适用于骨折中期骨位已正,筋已理顺,筋骨已有连接但未坚实,尚有瘀血未去者。(3)常用舒筋活血汤:上肢骨折:川芎,宽筋藤,归尾煲猪排骨(可加猪脚筋或鹿筋);下肢骨折:牛膝,宽筋藤,归尾煲猪排骨(可加猪脚筋或鹿筋)。具有活血去瘀,舒筋通络的功效。适用于骨折中期,气血未畅,筋膜粘连,或兼风湿,筋络挛缩、强直、关节屈伸不利者。骨折中期患者的膳食(1)山楂粥 主料:山楂2030g,粳米100g,红糖适量。功能:活血化瘀,消食健脾。主治腰椎压缩性骨折早、中期,症见腰腹部疼痛、腹胀,不思饮食,大便不通。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因外力所致血淤气滞,肠蠕动减弱,加之需要卧床治疗,久卧又可影响脾胃的运化,故常出现腹胀,不思饮食的症状。山楂有促进消化和散淤之功效,粳米又能养胃气,壮筋骨。故本方尤宜于骨折需长期卧床,消化功能低下的患者。(2)猪蹄苡米汤 主料:猪蹄1只,苡米50g。功能:健脾利湿,强筋壮骨,通络除痹。使用于骨折损伤后兼风湿、关节屈伸不利、血气未畅引起的酸痛等。苡米,健脾,利水渗湿,祛风湿而止痹痛,利关节而解拘急。用法:早晚2次服用。骨折后期 是指伤后610W。软组织已修复,骨折部的骨痂日趋完善,部分已愈合,关节活动范围已经逐渐恢复正常。骨折愈合分期、临床特点骨折晚期患者的膳食护理原则补气养血健脾益胃补益肝肾温经通络骨折晚期患者的膳食 (1)牛膝杜仲猪腰汤:牛膝15g、杜仲30g、猪腰一个。(2)千斤拔鸡脚汤:千斤拔100g、鸡脚8只、花生100g。(3)鸡脚蹄筋汤:芡实60g、鸡脚10只、淮山60g、猪蹄筋60g、蜜枣5个。(4)淮杞炖猪脚鹿筋汤:淮山60g、枸杞子15g,鹿筋30g猪 脚1只。(5)栗子凤爪排骨汤:栗子半斤、鸡脚10只、排骨半斤、陈皮一角。(6)杜仲山药粥:鲜山药50g、杜仲续断各15g、粳米50g、红糖少许。先煎续断,杜仲,去渣取汁,后入粳米及捣碎的山药,共煮为粥。骨科中医护理特色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1)按摩(2)艾灸(3)拔罐(4)中药熏蒸(5)刮痧疗法(6)中药贴敷疗法(7)膳食疗法。举例说明颈肩痛腰腿痛辨证中医特色护理实施方法颈肩痛 中医称为项痛、项强、肩不举、肩痛不举、肩凝,指颈部疾病引起的头痛、颈痛、肩痛、上背部痛、上肢放射性痛及脊髓受压后产生的四肢症状。临床上表现为颈痛,颈部活动受限,上肢不能抬举为主要表现。颈肩痛 颈肩痛的中医特色疗法(1)按摩(2)艾灸(3)拔罐(4)中药熏蒸(5)刮痧疗法(6)中药贴敷疗法颈肩痛的中医特色疗法 (1)按摩:颈肩部循经按摩或穴位点按,每天1次,每次15min20min。按摩的三大好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颈肩痛的中医特色疗法 (2)艾灸:选穴后施灸,每次取3穴5穴每穴10min15min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或有热敏化反应为度一天一次。作用:温散寒气、活血行气、温通经络、回阳固脱、升阳举陷、消瘀散结、拔毒泻热、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简单说就是温经通络。治疗一些,寒证,虚证。也可以保健。但一些实证,或者阴虚的要咨询 医师 (2)艾灸:以阿是穴为主,配以循经取穴、经验穴,如风池、颈百劳、大椎、肩髃、肩前、肩后、后溪、肩井、肩髎、肩贞、天宗、支沟。颈肩痛的中医特色疗法项背、肩背部经穴拔罐(火罐或抽气罐)颈肩痛的中医特色疗法 (3)拔罐:每天1次 每次5min10min。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每次1h每天2次10d为1疗程。颈肩痛的中医特色疗法 (4)中药熏蒸:取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类中药桂枝、赤芍、透骨草、威灵仙、防己各15g,没药、伸筋草、红花、乳香各10g,煎煮取汁熏蒸熏洗疗法使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皮肤的细胞、粘膜、汗腺、毛囊吸收和渗透到人体,结合经络的沟通作用、脏腑的调节作用以及颈部的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5)刮痧疗法:取活血化瘀的药酒作润滑剂刮痧 手法由轻到重,用力适当,以局部感觉热及微热、痧点显现、不损伤皮肤为度23天治疗1次。颈肩痛的中医特色疗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颈肩痛 (6)中药贴敷疗法:选用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中药制成药膏外敷,如玉龙散、金黄散等每天1次。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颈肩痛膳食疗法(1)风寒湿阻:饮食宜疏风散寒、温经活血类食物,如葛根五加粥、葛根薏苡仁粥、附子炖狗肉、五加皮酒、木瓜酒等。忌食寒凉之品,如:苦瓜、海带、莲藕等。临床表现:颈项强痛,或伴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 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兼症:恶寒畏风;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紧。颈肩痛膳食疗法(2)肝肾不足:饮食宜以补益肝肾类食物为主,可服用核桃仁粥、枸杞子酒、天麻炖猪脑、甲鱼、木耳、淡菜等 忌油腻肥厚之品。临床表现:颈部酸痛,眩晕头痛,病程日久;兼症: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脉象:舌质红,少津,脉弦。颈肩痛膳食疗法 (3)肾虚瘀阻:饮食宜以补肾化瘀类食物如木耳瘦肉汤,五子羊肉汤(五子: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五味子、桑椹子)等。临床表现:颈部酸痛,头晕头痛;兼症:四肢麻木,倦怠乏力,遇劳则甚;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涩。颈肩痛膳食疗法(4)气血亏虚:以补益气血类食物,可选用北芪肉桂瘦肉汤、当归猪肝汤等。临床表现:颈部酸痛,头晕目眩;兼症:面色晄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质淡,少苔,脉细弱。颈肩痛膳食疗法(5)服用健脾化湿的中药时,忌生冷、粘滞的食品。颈肩痛患者康复护理(1)日常起居避风寒,不可在潮湿地方居住,注意颈肩部保暖。(2)颈肩部疼痛时,可戴颈围或颈托固定,颈肩部制动,卧床休息。(3)避免手持或搬、抬、抛掷重物,防止加重软组织劳损或椎关节紊乱。(4)注意睡眠姿势:保持头部轻度后仰的姿势,使符合颈椎的生理曲度。睡眠应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要左右交替。(5)注意坐姿:尽量避免驼背、低头,尽量将书和眼睛保持平行。工作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工作50min60min后,做1min2min头颈部活动或改变姿势。(6)加强颈部功能锻炼,特别是颈部的后伸锻炼。腰腿痛 腰腿痛是指腰筋肌、筋膜、筋脉病变,阻碍经气宣通而引起的腰胯连足痛。临床表现为腰腿同时疼痛,转侧不利,屈伸受限,局部麻木,酸胀感,病位在腰部主要见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脊椎滑脱症、先天性隐性脊椎裂等脊柱疾患。腰腿痛 腰腿痛患者常用的中医特色疗法(1)拔罐疗法(2)中药热熨(3)针刺疗法(4)推拿(5)传统体育疗法腰腿痛患者常用的中医特色疗法 (1)拔罐疗法:在腰背腿部拔罐,可选择委中穴、承山穴每天1次每次10min20min间隔3d重复一次主治: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配肾俞、阳陵泉、腰阳关、志室、太溪选穴位的作用?(2)中药热熨:在腰部及腿部疼痛处用四子散加粗盐各250g炒热外敷。腰腿痛患者常用的中医特色疗法作用:腰腿痛患者常用的中医特色疗法 (3)针刺疗法:针刺委中、环跳、承山环跳、阿是穴、肾俞、足三里等穴 用补法刺激某些特定部位和阴阳通经络调虚实祛邪气腰腿痛患者常用的中医特色疗法 (4)推拿:肾俞、环跳、委中环跳、承山、阿是穴、足三里等穴。作用:1.疏通经络,行气活血2.调整脏腑3.理筋散结4.正骨复位 (5)传统体育疗法:气功 太极拳 八段锦颈肩、腰腿痛患者常用的中医特色疗法腰腿痛患者膳食疗法 (1)风寒型:饮食宜祛风通络、温经散寒之品,如北芪煲南蛇肉汤,鹿筋煲花生汤,大蒜焖羊肉 忌凉性食物、生冷瓜果、冷饮及动风之品临床表现:证见腰痛拘急,或连脊背,或引腰膝,或见寒热,腰间觉冷,得温痛减,脉浮而紧。腰腿痛患者膳食疗法 (2)湿热型:饮食宜清热利湿通络之品,如丝瓜瘦肉汤,车前草煲猪小肚汤,白果煲鸡汤等,忌辛热燥辣之品,如葱、蒜、胡椒等。临床表现:指腰痛之因于湿热者,或因外感湿热时邪,或因厚味饮食、脾胃失和以致湿热内蕴所致。秦景明谓:“湿热腰痛之证,内热烦热,自汗口渴,二便赤涩,酸痛沉重。”并有腰部觉热,甚则肢节红肿,脉数,苔黄腻。腰腿痛患者膳食疗法 (3)血瘀型:饮食宜活血化瘀、清淡易消化之品,如田七煲猪脚筋汤、金针云耳蒸鸡,桃仁红花粥等,鼓励患者多饮水 忌辛热燥辣肥甘厚腻之品。临床表现:证治要诀 痛门书中记载:诸“腰痛如锯刀所刺,大便黑,小便赤黄或黑,由血滞腰间,名沥血腰痛。”证见腰痛,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脉涩。腰腿痛患者膳食疗法 (3)血瘀型:饮食宜活血化瘀、清淡易消化之品,如田七煲猪脚筋汤、金针云耳蒸鸡,桃仁红花粥等,鼓励患者多饮水 忌辛热燥辣肥甘厚腻之品。临床表现:证治要诀 痛门书中记载:诸“腰痛如锯刀所刺,大便黑,小便赤黄或黑,由血滞腰间,名沥血腰痛。”证见腰痛,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脉涩。腰腿痛患者膳食疗法 (4)肾虚型:饮食宜温补脾肾,滋阴清热之品,如当归生姜煲羊肉汤,川断杜仲煲猪尾汤,莲子百合煲瘦肉汤,冰糖炖雪耳或海参,忌生冷寒凉、辛辣香燥之品。肾阳虚者宜温补肾阳,温阳通痹之品,如选杜仲炖猪腰;肾阴虚者宜滋阴补肾,强筋壮骨之品,如水鱼补肾汤、虫草炖乳鸽。临床表现:因房室不节、劳倦过度损伤肾脏精气所致的腰痛。腰痛隐约缠绵,酸胀乏力,腿膝酸软,腰局部喜按揉和温暖。偏于阳虚者,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少腹拘急,舌淡脉沉细。偏于阴虚者,面色潮红,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苦,脉弦 细而数。腰腿痛康复锻炼(1)注意卧床休息,卧硬板床,防寒保暖。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2w后可佩戴腰围离床活动,避免弯腰、负重。(2)避免腰部过度劳累、长时间固定在同一姿势;避免腰部动作过大或突然用力,在咳嗽、伸腰、打喷嚏、用力排便时可提前用双手护腰,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捡拾地上的物品时宜双腿下蹲,保持腰部挺直,动作宜缓慢;间断性佩戴腰围,防止腰部再次扭伤。(3)宜穿平跟软底防滑鞋,女性避免高跟鞋。(4)保持正确姿势,站立时不宜过久、腰部保持平坦伸直,收腹提臀;坐姿时选择有扶手的靠背椅,膝与髋同一水平,身体靠向椅背,腰部放靠垫;行走时抬头挺胸收腹;搬物时宁背勿抬,站立搬重物时物品应高于肘部,并使其尽量接近身体;蹲位抬物时先背部伸直后抬起物体和迈步。(5)增强腰背肌力量,可进行腰部三点式、五点式、飞燕式功能锻炼,并持之以恒。膝痹 因久劳久行,过度负重,久行伤筋,久立伤骨,或局部损伤,或久居寒冷潮湿之地,风寒湿邪乘虚侵入筋骨,加之年老肾气亏虚,气血津液淤滞不行,筋骨失于温煦濡养,关节软骨及骨质结构破损,边缘增生形成骨刺,形成膝痹。临床主要表现为膝部疼痛重着,或肿大,屈伸不利等。其主要护理问题为膝部疼痛不适,活动不利。膝痹患者常用的中医特色疗法 药包法:取温经通络、补肾强骨的中药研末后,选择适宜的护膝,缝制成药物护膝日夜使用,每7天更换一次45次为1疗程。膝痹患者膳食疗法 (1)肝肾亏虚:饮食应补益肝肾之品,可用熟地、当归、黄芪煲鸡汤,杜仲、牛膝煲猪脚筋,桃仁粥,茯苓、熟地煲龟,山萸肉、黄精煲山斑鱼等。少吃菠菜、番茄、红薯、芹菜等影响钙吸收的食物。临床表现: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膝痹患者膳食疗法 (3)风寒湿阻:饮食宜祛风胜湿,温经通络之品,如姜蒜辣面条、防风葱白粥或牛膝、独活煲猪胰等。趁热食用,以汗出为度。临床表现: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膝痹患者膳食疗法 (2)气滞血瘀:饮食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品,如西洋参田七煲田鸡、佛手煲排骨汤、黑木耳煲鸡汤等。临床表现: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膝痹患者膳食疗法(3)风寒湿阻饮食宜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之品,如姜蒜辣面条、防风葱白粥或牛膝、独活煲猪胰等。趁热食用,以汗出为度。膝痹患者膳食疗法 (4)湿热下注:饮食宜清热利湿食品,如玉米须煲水代茶饮,薏苡仁冬瓜汤,鸡骨草煲瘦肉、丝瓜煲排骨汤、车前草煲鲫鱼等。临床表现: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骨科中医护理新进展骨科中医护理新进展穴位按摩气功五禽戏穴位按摩用于退行性膝关节炎选择穴位:1、梁丘 大腿外前,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两寸。2、血海 大腿内前,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髌底上两寸。3、足三里缘一横指。4、阳陵泉小腿前外侧,髌下三寸,距胫骨前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穴位按摩用于退行性膝关节炎穴位刺激行血散瘀止痛、助阳活血化瘀。穴位按摩用于治疗便秘一、取穴:天枢气海关元【天枢】(1)定位:脐中旁开2寸。(2)功效:募集大肠经的气血物质(3)主治:治疗泄泻、痢疾、便秘的要穴,月经不调等。(4)归经:足阳明胃经天枢本穴气血强盛,气血物质与大肠经特性相符,向外传输是输入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为大肠经气血的主要来源之处,是治疗便秘的要穴。【气海】(2)功效:生发阳气。(3)主治:虚脱、形体赢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 虚病证;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4)归经:任脉【关元】(1)定位: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下3寸(2)功效:益肾调经,回阳补气。(3)主治:遗精,遗尿,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疝气,中风脱症等。(4)归经:任脉,小肠的募穴关元腰椎骨折后,内脏损伤,气血紊乱,元气损伤,而经常按摩关元穴,可补益肾脏,调节经络之气,培补元气,导赤通淋,治疗腰椎骨折后便秘。操作(1)按揉两侧天枢穴2分钟。(2)再用中指或拇指按揉气海,以有酸胀感或有便意为佳。(4)按揉关元,12分钟。气功调息通过调息、调神、调身而达到改善人体机能状态的方法。首先,呼吸的锻炼法能直接锻炼到肺、胃、肠府的机能,改善呼吸和消化吸收能力,而增强体质和身体自身修复能力;意守丹田,能使患者情志集中,调畅气机和神志,从而达到疏肝活血、宁神定志的作用,更能温肾而加速骨折的康复。气功调息训练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身体放松,双手重叠放在脐下三寸丹田处,注意将意念集中丹田之处,舌体轻抵上颚,口齿轻闭,以鼻吸气,以口呼气;吸气时,将气缓缓引致丹田(小腹随着吸气慢慢鼓起)自然地稍作停顿;呼气时,口齿微开,以口呼气,将气缓缓呼出;循环往复共15分钟。每日练习气功调息法二次,时间段为7:00早餐前、16:00晚饭前,不影响日常工作,且符合作息规律。是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动作,以保健强身的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功法主要是锻炼各关节和韧带,能疏通经络,滋阴助阳,活血生津,全面改善人体机能尤其是多上肢的拉伸旋转动作对肩肘关节的作用非常大五禽戏用于全身主动运动一、虎戏虎扑虎举二、鹿戏鹿抵鹿奔三、熊戏熊运熊晃四、猿戏猿提猿摘五、鸟戏鸟飞鸟伸五禽戏推广应用结束语中医宝藏学习、挖掘中医的魅力治未病活学活用学中医,用中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