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单元第5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和文化课件 大纲版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24073525 上传时间:2021-06-2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单元第5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和文化课件 大纲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优化方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单元第5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和文化课件 大纲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优化方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单元第5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和文化课件 大纲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命题视角预测探究提升演练知能闯关考点串讲分层突破第5讲 考点串讲分层突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1)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2)士族庄园经济和_经济占有重要地位。(3)商品经济水平较低。(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寺院 2江南农业的开发(1)表现地域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_和闽江流域。但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2)影响: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_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岭南经济重心 (3)原因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_,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社会秩序相对安定。一些统治者推行了_、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动力劝课农桑 3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1)特点:虽屡遭破坏,但还在恢复和发展。(2)表现研制了新农具,推广了新技术。兴修了水利。开发了边疆地区。 4手工业的发展(1)丝织业:曹魏在襄邑、洛阳设有织造机构。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蜀汉所产_行销魏、吴。(2)冶炼业: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魏晋南北朝时,百炼钢技术成熟,又发明了_。(3)造纸业: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_成为造纸中心。(4)制瓷业:南方盛产_,北方创制出白瓷。蜀锦灌钢法扬州青瓷 5商业的发展(1)特点:商业一度_,商品经济发展_。(2)表现北方: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_。南方:商品经济相对_。萎缩有所恢复比较活跃缓慢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1)数学魏晋时的数学家_,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的成果比外国早近一千年。他还著有_等书。(2)农学:北魏贾思勰著述_,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刘徽缀术齐民要术 (3)地理学西晋杰出的地图学家_绘制出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_,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2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1)道教的变化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_,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萧梁时,_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裴秀水经注道教陶弘景 (2)佛教传播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宣扬的灵魂不灭、_、因果报应,为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也迎合了统治者加强_的需要。(3)佛教的危害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状。统治者广修_,施舍钱财,浪费了人民的大量血汗。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_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生死轮回思想控制寺塔劳动人手 反佛斗争:思想家范缜,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_的反佛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北魏太武帝和_,从加强统治出发,曾先后两次灭佛。3承上启下的文学(1)特点: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2)主要成就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诗人,写出了不少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又富有生气的诗赋,史称“_”。神灭论北周武帝建安文学 东晋诗人陶渊明写下许多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的_。南北朝时,一种新的乐府诗即_大为盛行。南方民歌缠绵婉转,北方民歌慷慨激昂。4大放光彩的艺术(1)书法: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东汉的_,曹魏的_,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是著名的书法家。田园诗民歌蔡邕钟繇 (2)绘画:三国的_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东晋的_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3)石窟:山西大同的_、河南洛阳的_,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曹不兴顾恺之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归纳概括】东晋南朝时期的寺院经济、庄园经济和江南经济的发展(1)寺院经济:东晋南朝时期,佛教盛行,广建寺院,侵吞民田,占有许多劳动力,形成免役、免税的寺院经济。寺院经济与封建国家争夺土地和人口的矛盾非常激烈。(2)庄园经济:东晋南朝盛行士族制度,士族地主广占田地,封山占水,建立起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庄园经济严重影响封建国家的兵役、徭役和赋税征派。 (3)江南经济开发,经济发展迅速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开发,其地区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而且波及岭南及闽江流域;农作物品种增多,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水利工程得到兴修,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成都平原成为重要产粮区。手工业也有迅速发展,丝织、冶铁、制瓷、造纸等技术不断改进、创新,产品质量好,品种多。 【知识图示】魏晋社会经济 对点训练1这座佛寺不只是个宗教场所,同时也是地方金融中心。寺院借贷给农民并收取高额利息,拥有庞大的地产和大量的身份依附者。寺院长老正和来到寺院的达官贵人们探讨着深奥的佛理。这反映了()A两汉时期佛教刚传入的情况B南北朝时期佛教寺院的特征C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下寺院的写照D明清时期土地财富向寺院集中的表现 解析:选B。从题干中的佛寺“是地方金融中心”,“拥有庞大的地产和大量的身份依附者”等信息可得出当时寺院经济发达这一结论。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统治者的支持,佛教空前盛行,因此寺院经济发达成为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 【名师点拨】佛教的盛行和在艺术方面的影响(1)佛教盛行 (2)在艺术方面的影响绘画:魏晋南北朝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三国时的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石窟:因佛教广泛传播,在一些地方修建了石窟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后来成为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对点训练2(2011年武汉模拟)下图是北朝后期佛教信徒人数比例变化示意图,读图指出造成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是( ) A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B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C名僧致力于传教D佛教有强烈的欺骗性解析:选A。本题要求判断造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信徒比例发生较大变化的社会根源,分析A、B、C、D四项,南北朝时战乱频繁是社会根源。 【归纳概括】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在政治、经济、民族等方面的时代特征在文化上的反映(1)政权更替频繁、民族融合加强佛教盛行。(2)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出现描写北方战乱的木兰辞和南方安定生活的采桑度。(3)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速,经济恢复出现总结生产经验的齐民要术与反映思想感情的民歌敕勒歌。 (4)江南经济迅速开发,科技文化相应发展出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和顾恺之的绘画。(5)东晋士族制度充分发展,政治黑暗出现陶渊明田园诗。 对点训练3下列最能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特点的文化成果是()陶渊明桃花源记北方民歌木兰辞贾思勰齐民要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ABC D 解析:选C。本题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特点的考查。此时期政治上国家分裂、战乱频繁、政权更替、民族融合;经济上江南迅速开发,中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各民族交流加强。伤寒杂病论为汉代文化成就,排除含的A、B、D三项。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三大趋势1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南下和中原人民的南迁,各民族之间杂居相处,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2经济重心向南转移的趋势(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繁,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从西晋末年直到南北朝时期,北方大批农民为逃避战乱,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许多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他们同南方汉族人民以及从山区迁出的少数民族一起,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 (2)江南经济的较大发展,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为南北经济差距的缩小和全国的大一统创造了条件。3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整体上是分裂的,但是也产生了统一的趋势:出现了局部统一的局面;南北经济趋于平衡,经济交流加强;民族融合的加强等都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 1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具体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如南北民歌风格的迥然不同。2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崇佛与反佛斗争激烈。尤其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对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文学艺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4具有承上启下的典型特点: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文学艺术,都在秦汉的基础上有所成就,并为后世隋唐文化的高度繁荣打下了基础。 命题视角预测探究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形成国务院批复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正式对外发布。我国新的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将包括以下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两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经济具有区域性特征,这一内容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一社会热点相联。视角1 追踪社会热点 经典例析 (2011年滨州模拟)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新兴封建城市成为繁华商业中心B大量荒地得到开垦使耕地面积扩大C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大力推广种植D江南迅速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能力。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在于全国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由于北方不断遭受战乱破坏,经济发展缓慢,而南方由于大量北方人民南迁、环境相对安定等原因而得到持续发展,江南经济逐渐赶上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以后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D项更能体现这一时期的经济特色;A、C两项不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答案】D 尝试命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区域分布逐渐趋向合理,其表现有()从江东扩展到长江流域和闽江流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已经南移ABC D 解析:选A。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这为此后的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但此时经济重心并没有开始南移,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唐中期安史之乱之后。故排除含的B、C、D三项。 尝试命题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楚越之地(即长江流域及江南一带),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2:江南之为国,盛矣。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自此以至大明之季,年逾六纪,民户繁育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请回答:(1)根据材料1概括汉代江南经济的状况。(2)与材料1相比,材料2中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可从人口稀少、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商业活动少等角度进行归纳;第(2)问承接第(1)问,从以上几个方面比较归纳,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1)汉代江南地区人口稀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几乎没有商业活动;贫富分化不严重。(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人口增加较多;大量土地被开垦出来,物产丰富;商业活动(或物资交换)频繁。(3)原因: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较少受到战争影响;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影响: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视角2 多角度考查高频考点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活在文化上的反映角度(1)佛教的盛行、民歌体现的民族融合的特点(2)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地理学等科学技术取得的新成果;大放异彩的文学艺术立意社会生活的现象反映了社会的发展,人们应当关注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高考例析(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卷)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发展的史实是()A吸收儒家思想对道教进行改造B吸收佛教思想以丰富道教教义C形成了道教主要经典太平经D开始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史实,意在考查学生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特征的能力。东汉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使之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南朝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故选项A、B、D正确。太平经是在东汉时形成的道教主要经典,因此选项C错误。【答案】C 尝试命题3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像画流行,且山西、河南修造了石窟寺,这突出说明()A佛教广泛传播已影响到文化领域B佛教重视绘画和雕塑C政府重视宣传佛教D很多画家信仰佛教 解析:选A。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对建筑、绘画、思想以及当时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均产生重大影响。本题以佛教的广泛影响为话题,考查学生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佛教画和石窟寺的出现,说明佛教的影响已渗透到绘画和雕塑领域,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无法做出判断。 尝试命题4右图所示人物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其诗歌出现这种风格的社会根源在于()A田园风光的优美B对劳动的热爱C对黑暗现实的不满D对劳动人民的关怀 解析:选C。先判断出图中人物是陶渊明,其诗歌寄情山水,反映了他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视角3 多层面史料研习【史料研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史料文本】 【信息解读】图一甘肃魏晋墓农耕画像砖反映了魏晋时期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已学会农耕,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图二魏晋汉人胡食(画像砖)、图三魏晋农家庖厨图反映了魏晋时期民族融合加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接近,胡汉差异逐渐消失。 【史料应用】1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严重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否定和违背了()民族融合的作用江南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向心作用科技文化的进步A BC D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机械、简单地看待分裂与统一现象,分裂时期孕育着走向统一的政治、经济因素,民族的向心力,以及当时的科技文化的进步,都是值得肯定的。 2三幅图表明的共同问题是什么?答案:三幅图反映的共同问题是魏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和趋势是什么?答案:表现: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趋势: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