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1

上传人:hs****5 文档编号:240730533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1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1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1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总时,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火柴燃烧只剩下灰烬;酒精燃烧火柴燃烧只剩下灰烬;酒精燃烧连灰烬都没有留下;生锈的铁钉质量连灰烬都没有留下;生锈的铁钉质量比未生锈时的质量大比未生锈时的质量大在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失。看起来万物是在的东西也不会消失。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死了,但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依然欣欣向荣。荣。”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本质;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本质;2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重点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难点难点取一支蜡烛粘在一小块玻璃片上,将玻璃片和蜡烛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天平指针会发生什么变化?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1)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以)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以防白磷燃烧后坠入底部的物质温度太高,而防白磷燃烧后坠入底部的物质温度太高,而造成锥形瓶的破裂),放入一小块白磷,在造成锥形瓶的破裂),放入一小块白磷,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七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七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与白磷接触。(2)称量并记录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称量并记录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的总质量。(3)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橡皮塞塞紧,将白磷引燃。观察实橡皮塞将橡皮塞塞紧,将白磷引燃。观察实验现象。验现象。剧烈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剧烈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先膨胀后缩小)。(4)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质量。(5)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白磷燃烧白磷燃烧前、后前、后总质量的测定总质量的测定:(1)在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白磷)在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白磷(2)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3)点燃白磷,观察产生的现象为:)点燃白磷,观察产生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放热产生大量白烟,放热(4)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探究实验探究实验1:变化前的变化前的物质物质变化后的变化后的物质物质变化后有无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新物质生成变化前后变化前后质量是否质量是否相等相等白磷白磷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有新物有新物质生成质生成是是磷磷+氧气氧气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点燃点燃P+O2P2O5点燃点燃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1 1:实验名称实验名称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反应前后天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平是否平衡结论结论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1 1 小结 磷磷+氧气氧气 点燃点燃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 M1 =M2 (1)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与烧)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与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共同杯中的硫酸铜溶液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共同称量。称量。(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砝码不)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砝码不用取下),静置用取下),静置12分钟,注意实验现象并观分钟,注意实验现象并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察天平是否平衡。实验二: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实验二: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铁钉表面产生红色物质,溶实验现象:铁钉表面产生红色物质,溶液颜色逐渐变浅(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液颜色逐渐变浅(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天平平衡、质量相等天平平衡、质量相等天平平衡、质量相等天平平衡、质量相等变化前的变化前的物质及溶物质及溶液的颜色液的颜色变化后的变化后的物质及溶物质及溶液颜色液颜色变化后有变化后有无新物质无新物质生成生成变化前后变化前后质量是否质量是否相等相等铁钉和浅铁钉和浅蓝色的硫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酸铜溶液铜和浅绿铜和浅绿色的硫酸色的硫酸亚铁溶液亚铁溶液有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生成是是铁铁+硫酸铜硫酸铜铜铜+硫酸铁硫酸铁Fe+CuSO4Cu+FeSO4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视频)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视频)实验名称实验名称铁和硫酸铜溶液铁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反应前后天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平是否平衡结论结论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天平平衡天平平衡铁钉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铁钉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Fe+CuSO4=Cu+FeSO4银白色银白色蓝色蓝色红色红色浅绿色浅绿色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2 2 小结小结硫酸铜硫酸铜+铁铁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铜铜M1M2参加反应的参加反应的参加反应的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各物质的质各物质的质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量总和量总和量总和生成的各物生成的各物生成的各物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质的质量质的质量质的质量总和总和总和总和一、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参加参加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总和质量总和质量总和,等,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总和质量总和质量总和,这个规,这个规律就叫律就叫质量守恒质量守恒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参加:参加:参加:参加:化学反应是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化学反应是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的,不一定所有的物质都参加了反应。的,不一定所有的物质都参加了反应。质量守恒:质量守恒:质量守恒: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和分子个数的守恒。不是体积和分子个数的守恒。质量总和:质量总和:质量总和:质量总和:不能忽略反应物或生成物中不能忽略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气体等。的气体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即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即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种类、数目和质量和质量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分子分子 原子原子 新分子新分子通电原子重组1 1、元素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不变2 2、元素质量不变、元素质量不变3 3、原子种类不变、原子种类不变 4 4、原子数目不变、原子数目不变 5 5、原子质量不变、原子质量不变五不变五不变质量守恒定律实质质量守恒定律实质:原子数目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原子质量原子种类原子种类微观微观元素质量元素质量元素种类元素种类不不变变物质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分子的种类改变改变可能可能改变改变分子数目分子数目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宏观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物质质量实验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实验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将盛有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碳酸)将盛有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烧杯中。钠粉末的烧杯中。(2)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3)将试管内的溶液倒入烧杯(试管仍)将试管内的溶液倒入烧杯(试管仍留在烧杯中)留在烧杯中),使二者反应,观察实验现象。使二者反应,观察实验现象。碳酸钠粉末逐渐消失,有气泡产生。碳酸钠粉末逐渐消失,有气泡产生。(4)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5)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天平指针向右偏,失去平衡,反应前物质天平指针向右偏,失去平衡,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大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的质量大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原因:原因:Na2CO3+HClNaCl+CO2+H2O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在在开放容器开放容器中中:盐酸盐酸 +碳酸钠碳酸钠 氯化钠氯化钠 +水水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M1M2盐酸盐酸+碳酸钠碳酸钠氯化钠氯化钠+水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M1=M2在在密闭容器密闭容器中中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记录所称的质量。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将镁条燃烧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实验四:镁在空气中燃烧前实验四:镁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后质量的测定天平指针向左偏,失去平衡,反应前的天平指针向左偏,失去平衡,反应前的物质质量小于反应后的物质质量。物质质量小于反应后的物质质量。Mg+O22MgO原因:原因: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还有空气中的氧气。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还有空气中的氧气。资料链接:资料链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波义耳的实验波义耳的实验(1673年年)拉瓦锡的实验拉瓦锡的实验(1777年年)失败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尽量选择无气体参与或生验尽量选择无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当选择有气体参成的反应,当选择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时,需要在加或生成的反应时,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密闭容器中进行.“两两”变变“六六”不变不变“一一”可能变可能变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守恒守恒”是指质量守恒是指质量守恒“参加,生成,质量总和参加,生成,质量总和”内容内容本质本质注意注意质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物质的质量总和。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质量没有变化原子质量没有变化“六六”不变不变元素质量没有变化元素质量没有变化元素种类没有改变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物质总质量没有变化物质总质量没有变化宏观宏观微观微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两两”变变“一一”可能变可能变宏观宏观微观微观分子数目可能增减分子数目可能增减微观微观质量守质量守恒定律恒定律的应用的应用解释一些实验现象解释一些实验现象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配平化学方程式配平进行有关的化学计算进行有关的化学计算1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和H2O,判断,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石蜡中一定含有_元素,可能含有元素,可能含有_元素。元素。C、HO2在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中Z的化的化学式为(学式为()AX2Y3BXY3CX2Y6DX2Y4B3(2001年江西)化学反应年江西)化学反应A+B=C+2D。已知已知49gA恰好与恰好与29gB完全反应,生成了完全反应,生成了60gC,则同时生成则同时生成D_g。现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现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质量:A为为98,B为为58,C为为120,则,则D的相对分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子质量是_。18184已知反应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若生成C和和D共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的质量为_。80克克5将将A、B、C各各10g的混合物加热后,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全部参加反应,C增加增加8g,同时生成了,同时生成了4gD,则在反应中则在反应中A和和B的质量比是()的质量比是()A5:1B1:5C1:4D4:1A6(2011湖北宜昌)实验室制取X的反应原理:MnO24HCl=MnCl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AO2BH2CClO2DCl2点拨:本题的关键点要求同学们熟悉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不变。D7(2011四川广安)日本福岛3.12地震后,可用二氧化氯(ClO2)来作消毒剂。用氯酸钠(NaClO3)和盐酸反应可制得二氧化氯,反应方程式:2NaClO34HCl=2ClO2Cl22X2NaCl,请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AHClOBNaOHCH2ODHClO3C2X6H2O。下列说法中8(2011江苏徐州)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BX的化学式为N2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D液氨属于混合物D1加热加热10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后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物,反应后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9.52克,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2在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A+B=C中,中,5克克A和足量和足量的的B反应生成反应生成8克克C,则参加反应的,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的质量是(是()A8克克B5克克C3克克D2克克0.48克克C课堂练习课堂练习3某一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某一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H2O和和CO2,因此该物质一定含有(,因此该物质一定含有()A氧气、氢气、碳氧气、氢气、碳B氢气、碳氢气、碳C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D氢元素、碳元素氢元素、碳元素D4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克克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和5.4克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克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描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素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素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为121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个数比为1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