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细菌概述

上传人:豆****2 文档编号:240716808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细菌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二章细菌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二章细菌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第二章 细菌概述细菌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细菌:是属原核生物界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是属原核生物界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n一、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的大小与形态n二、二、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结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n掌握细菌特殊结构的种类、功能及医学意义掌握细菌特殊结构的种类、功能及医学意义n熟悉细菌细胞壁结构及功能、细菌大小与形熟悉细菌细胞壁结构及功能、细菌大小与形态态n了解细菌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的组成及功了解细菌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的组成及功能,革兰染色法及其意义能,革兰染色法及其意义一、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的大小与形态n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以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以微米微米(m)为测量单位。为测量单位。n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不一,同一种细菌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不一,同一种细菌也因菌龄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也因菌龄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n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球菌球菌杆菌杆菌螺形菌螺形菌球菌球菌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双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链球菌链球菌球菌球菌球菌球菌葡萄球菌葡萄球菌球菌球菌四联球菌四联球菌球菌球菌八叠球菌八叠球菌杆菌杆菌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炭疽芽胞杆菌炭疽芽胞杆菌 3-10 3-10 mm大大中中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 2-3 2-3 mm小小布鲁菌布鲁菌 0.6-1.5 0.6-1.5 mm杆菌的形态多样杆菌的形态多样杆菌杆菌两端齐平两端齐平炭疽芽胞杆菌炭疽芽胞杆菌两端尖细两端尖细白喉棒状杆菌白喉棒状杆菌杆菌(bacillus)杆菌的形态多样杆菌的形态多样分枝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双歧杆菌螺形菌螺形菌弧菌弧菌螺菌螺菌螺杆菌螺杆菌二、二、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结构基本基本结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特殊结构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孢)荚膜、鞭毛、菌毛、芽胞(孢)(一)(一)基本结构基本结构(一)细胞壁(一)细胞壁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革兰染色两类细菌细胞壁的共同组成成分为肽聚糖,其含量两类细菌细胞壁的共同组成成分为肽聚糖,其含量决定染色结果。决定染色结果。革兰染色法:革兰染色法:涂片涂片 风干风干 固定固定 结晶紫结晶紫 碘液碘液 95%乙醇乙醇 复红复红1min1min脱色脱色G+菌与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比较菌细胞壁结构比较细胞壁细胞壁 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强度强度较坚韧较坚韧较疏松较疏松厚度厚度20-80nm10-15nm肽聚糖层数肽聚糖层数可多达可多达50层层1-2层层肽聚糖含量肽聚糖含量占细胞壁干重占细胞壁干重50%-80%占细胞壁干重占细胞壁干重5%-20%磷壁酸磷壁酸外膜外膜脂蛋白脂蛋白脂多糖脂多糖(二)特殊结构:与细菌致病力有关(二)特殊结构:与细菌致病力有关(一)荚膜(一)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一层黏液性物质,用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一层黏液性物质,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肺炎链球菌荚膜肺炎链球菌荚膜荚膜荚膜n抗吞噬作用:抗吞噬作用:荚膜具有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作用,荚膜具有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作用,因而荚膜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因而荚膜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n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荚膜处于细胞的最外层,荚膜处于细胞的最外层,有保护菌体避免和减少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有保护菌体避免和减少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n抗干燥作用抗干燥作用n粘附作用:粘附作用:荚膜多糖可使细菌彼此之间粘连,也荚膜多糖可使细菌彼此之间粘连,也可粘附于组织细胞或无生命物体表面,形成生物可粘附于组织细胞或无生命物体表面,形成生物膜,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膜,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荚膜的功能荚膜的功能(二)鞭毛(二)鞭毛许多细菌在菌体上附有许多细菌在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称为状物,称为鞭毛鞭毛,是细,是细菌的菌的运动器官运动器官运动器官运动器官。鞭毛需用电子显微镜观鞭毛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或经特殊染色法使察,或经特殊染色法使鞭毛增粗后才能在光镜鞭毛增粗后才能在光镜下看到。下看到。鞭毛菌分类鞭毛菌分类单毛单毛双毛双毛丛毛丛毛周毛周毛n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n根据功能不同,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根据功能不同,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n菌毛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毛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二)菌毛(二)菌毛n普通菌毛遍布菌细胞表面,每菌可达数百根。普通菌毛遍布菌细胞表面,每菌可达数百根。n是细菌的黏(粘)附结构,黏附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是细菌的黏(粘)附结构,黏附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因此,菌毛和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因此,菌毛和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n仅见于少数革兰阴性菌。仅见于少数革兰阴性菌。n带有性菌毛的带有性菌毛的F菌与无性菌毛的菌与无性菌毛的F菌相遇时,菌相遇时,F菌菌内的质粒或内的质粒或DNA可通过性菌毛进入可通过性菌毛进入F菌体内。菌体内。n如细菌之间耐药性的传递。如细菌之间耐药性的传递。普通菌毛普通菌毛性菌毛性菌毛n芽胞: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休眠形式。芽。芽胞形成后细菌即失去繁殖能力。胞形成后细菌即失去繁殖能力。n产生芽胞的都是革兰阳性菌。产生芽胞的都是革兰阳性菌。(四)芽胞(孢)(四)芽胞(孢)芽孢在菌体中的位置有一定的鉴别意义芽孢在菌体中的位置有一定的鉴别意义炭疽芽胞杆菌炭疽芽胞杆菌肉毒梭菌肉毒梭菌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n芽胞的抵抗力强,可在自然界中存在多年,是重芽胞的抵抗力强,可在自然界中存在多年,是重要的传染源。但芽胞并不直接引起疾病,只有发要的传染源。但芽胞并不直接引起疾病,只有发芽成为繁殖体后,才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芽成为繁殖体后,才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n芽胞抵抗力强,故应以杀灭芽胞作为可靠的灭菌芽胞抵抗力强,故应以杀灭芽胞作为可靠的灭菌指标。指标。芽胞存在的意义芽胞存在的意义小结小结n细菌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n细菌的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细菌的个体微小,结构简单。n了解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对于鉴别细菌、了解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对于鉴别细菌、研究细菌的致病性、诊断疾病等均有重研究细菌的致病性、诊断疾病等均有重要意义。要意义。第二节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一、细菌的生长繁殖二、细菌的代谢产物二、细菌的代谢产物三、细菌的遗传和变异三、细菌的遗传和变异学习目标学习目标n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n熟悉细菌的繁殖方式、速度与规律,细熟悉细菌的繁殖方式、速度与规律,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细菌合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n了解培养基的概念与种类,细菌在固体、了解培养基的概念与种类,细菌在固体、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细菌分解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医学意义代谢产物的医学意义一、一、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的生长繁殖(一)条件(一)条件1.需要的营养物质:需要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盐、生长因子2.酸碱度:酸碱度:pH 7.27.63.温度:温度:374.气体:气体:O2和和CO2专性和兼性专性和兼性与人体内环境的比较与人体内环境的比较1.体内存在的营养成分:体内存在的营养成分:水、糖类、蛋白质、无机水、糖类、蛋白质、无机盐、生长因子盐、生长因子2.酸碱度:酸碱度:pH 7.357.453.体温:体温:374.气体:气体:O2和和CO2(二)(二)细菌的繁殖方式与速度细菌的繁殖方式与速度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繁殖一代所需时间约繁殖一代所需时间约2030min。但少数细菌需时较长,如结核分枝杆菌需时为但少数细菌需时较长,如结核分枝杆菌需时为18小时。小时。(三)(三)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的人工培养按其营养组成和用途分类:基础培养基、营养培按其营养组成和用途分类: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按其物理状态分类: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按其物理状态分类: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1.培养基:是由人工方法培配置而成的,专培养基:是由人工方法培配置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菌膜菌膜菌沉淀菌沉淀均匀浑浊均匀浑浊对照对照半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无无动动力力有有动动力力二、细菌的代谢产物(合成)二、细菌的代谢产物(合成)n热原质(内毒素热原质(内毒素/脂多糖)脂多糖)n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应的物质。n输液器具(药液,玻璃器皿)输液器具(药液,玻璃器皿)n输液反应(发热)输液反应(发热)n250 30min或或180 4h高温处理,可破坏液体高温处理,可破坏液体中热原质,还可用蒸馏法、吸附剂或石棉滤板除去。中热原质,还可用蒸馏法、吸附剂或石棉滤板除去。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121 20min不被破坏,故临床上输不被破坏,故临床上输液中要高度警惕,防止输液反应,及时处理。液中要高度警惕,防止输液反应,及时处理。n毒素:外毒素毒性毒素:外毒素毒性 内毒素毒性内毒素毒性n侵袭性酶:局限性和扩散性酶侵袭性酶:局限性和扩散性酶与细菌致病有关的代谢产物与细菌致病有关的代谢产物与治疗有关的代谢产物与治疗有关的代谢产物n维生素:维生素:(某些细菌能自行合成(某些细菌能自行合成Vit.)大肠杆菌利用食物大肠杆菌利用食物残渣合成残渣合成B族族Vit.和和Vit.K可被人体吸收利用。可被人体吸收利用。n抗生素抗生素: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能抑制或杀死某些病原: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能抑制或杀死某些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细胞。微生物和肿瘤细胞。与细菌鉴别有关的代谢产物与细菌鉴别有关的代谢产物n细菌素:细菌素:是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是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Pr.,与抗与抗生素比,作用范围狭窄,仅对与产生菌有近缘关系的细菌有生素比,作用范围狭窄,仅对与产生菌有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杀伤作用。n色素色素:n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脂溶性色素:只存在菌体,不扩散至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脂溶性色素:只存在菌体,不扩散至含水培养基,培养基颜色不变,菌落显色。含水培养基,培养基颜色不变,菌落显色。n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产生水溶性色素:脓液及纱布等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产生水溶性色素:脓液及纱布等也为绿色,能弥散至周围环境。也为绿色,能弥散至周围环境。三、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三、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变异分为遗传性变异和非遗传性变异。细菌的变异分为遗传性变异和非遗传性变异。遗传性变异:是细菌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故又遗传性变异:是细菌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故又称称 基因型变异。常发生于个别的细菌,不受环境基因型变异。常发生于个别的细菌,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变异发生后是不可逆的,产生的新性因素的影响,变异发生后是不可逆的,产生的新性状可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状可稳定地遗传给后代。非遗传性变异: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下产生非遗传性变异: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下产生的变异,其基因结构未改变,称为表现型变异。易的变异,其基因结构未改变,称为表现型变异。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凡在此环境因素作用下的所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凡在此环境因素作用下的所有细菌都出现变异,而且当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去除有细菌都出现变异,而且当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去除后,变异的性状又可复原,表型变异不能遗传。后,变异的性状又可复原,表型变异不能遗传。v细菌的大小和形态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可不同,细菌的大小和形态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可不同,生长过程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可发生变异。生长过程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可发生变异。如:鼠疫耶氏菌在陈旧培养物上细菌的多形态如:鼠疫耶氏菌在陈旧培养物上细菌的多形态性、细菌性、细菌L型。型。v细菌的特殊结构如:荚膜(肺炎链球菌)、芽细菌的特殊结构如:荚膜(肺炎链球菌)、芽胞(炭疽芽孢杆菌)、鞭毛(变形杆菌胞(炭疽芽孢杆菌)、鞭毛(变形杆菌H-O变变异)也可发生变异。异)也可发生变异。1.形态结构的变异形态结构的变异(非遗传性变异)(非遗传性变异)毒力增强:细菌战;细菌炸弹等。毒力增强:细菌战;细菌炸弹等。毒力减弱:有毒菌株长期在人工培养基上传代培毒力减弱:有毒菌株长期在人工培养基上传代培养,可使细菌的毒力减弱或消失。养,可使细菌的毒力减弱或消失。卡介苗卡介苗(BCG)是有毒的牛分枝杆菌在含有胆汁的是有毒的牛分枝杆菌在含有胆汁的甘油、马铃薯培养基上,经过甘油、马铃薯培养基上,经过13年、连续传年、连续传230代,获得的一株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代,获得的一株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的变异株。的变异株。2.毒力变异毒力变异(遗传性变异)(遗传性变异)v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为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为耐药的变异。有些细菌还表现为同时耐受多种耐药的变异。有些细菌还表现为同时耐受多种抗菌药物,即多重耐药性。抗菌药物,即多重耐药性。v从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从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不断增长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趋势,给临床治不断增长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趋势,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并成为当今医学上的重要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并成为当今医学上的重要问题。问题。3.耐药性变异耐药性变异(遗传性变异)(遗传性变异)小结小结n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n细菌可以进行人工培养,在不同的培养细菌可以进行人工培养,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出现不同的生长现象。基中出现不同的生长现象。n细菌的生长繁殖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细菌的生长繁殖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第三节第三节 细菌与外界环境细菌与外界环境一、细菌的分布一、细菌的分布二、消毒与灭菌二、消毒与灭菌三、医院感染三、医院感染学习目标学习目标n掌握正常菌群的概念和正常人体的无菌掌握正常菌群的概念和正常人体的无菌部位部位n熟悉正常人体的微生物分布情况熟悉正常人体的微生物分布情况n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一、细菌的分布一、细菌的分布1、自然界:土壤、水、空气、自然界:土壤、水、空气l土壤土壤:细菌种类多、数量大,伤口污染细菌种类多、数量大,伤口污染与此有关与此有关l水水:水源污染造成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水源污染造成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l空气空气:细菌来源于土壤尘埃、呼吸道及细菌来源于土壤尘埃、呼吸道及口腔排出物口腔排出物2、正常人体:体表、与外界相通腔道、正常人体:体表、与外界相通腔道1)正常菌群:正常菌群:存在部位、数量、种类、比例存在部位、数量、种类、比例等各方面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等各方面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特定条件:)特定条件: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l存在部位改变:存在部位改变:大肠杆菌大肠杆菌l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力与细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力与细菌致病力相互抗衡,保持稳定。菌致病力相互抗衡,保持稳定。l比例失调:比例失调:数量、种类出现较大变化数量、种类出现较大变化菌群失调菌群失调l概念概念l菌群失调症和二重感染的关系:菌群失调症和二重感染的关系: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前者是微生物学方面的概念,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前者是微生物学方面的概念,后者是临床方面的说法。后者是临床方面的说法。l l发展过程发展过程发展过程发展过程:第一种感染出现第一种感染出现滥用抗生素(长期、大剂量)滥用抗生素(长期、大剂量)敏敏感菌被杀灭、耐药菌产生(比例严重失调)感菌被杀灭、耐药菌产生(比例严重失调)耐药耐药菌大量繁殖菌大量繁殖耐药菌致病力大大增强耐药菌致病力大大增强出现另一种出现另一种新感染(此时原来的感染尚未治愈)新感染(此时原来的感染尚未治愈)二、消毒与灭菌二、消毒与灭菌n术语术语:是表达各个专业的特殊概念的词:是表达各个专业的特殊概念的词语,所以通行范围有限,使用的人较少。语,所以通行范围有限,使用的人较少。1、消毒:消毒:杀死病原微生物,简称杀死病原微生物,简称“杀菌杀菌”2、灭菌:灭菌:消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消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 3、防腐:防腐:抑制微生物生长,简称抑制微生物生长,简称“抑菌抑菌”4、无菌:无菌:无活的微生物无活的微生物 无菌操作:无菌操作:防止活的微生物的污染防止活的微生物的污染物理消毒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法1、热力灭菌法(高温):、热力灭菌法(高温):同一温度下,湿热杀菌同一温度下,湿热杀菌效果比干热好。为什么?效果比干热好。为什么?1)湿热:)湿热:l消毒:煮沸法、巴氏法、流通蒸气法消毒:煮沸法、巴氏法、流通蒸气法l灭菌:间歇法、高压蒸气法灭菌:间歇法、高压蒸气法2)干热:都属于灭菌)干热:都属于灭菌2、辐射杀菌法:、辐射杀菌法:1)紫外线:穿透力弱;对皮肤和眼睛有损害)紫外线:穿透力弱;对皮肤和眼睛有损害2)射线:)射线:3、滤过除菌法:、滤过除菌法:不能杀死细菌,不能滤过病毒不能杀死细菌,不能滤过病毒化学消毒灭菌法(消毒剂)化学消毒灭菌法(消毒剂)n只能外用,禁止内服只能外用,禁止内服。n碘酒对皮肤有腐蚀作用;能与红汞发生反应,碘酒对皮肤有腐蚀作用;能与红汞发生反应,降低两者的消毒效果。降低两者的消毒效果。n乙醇会影响伤口的愈合。乙醇会影响伤口的愈合。n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1)消毒剂方面:浓度、作用时间)消毒剂方面:浓度、作用时间2)细菌方面:种类、数量)细菌方面:种类、数量3)环境方面:有机物(手术器械上的血液、脂肪等;)环境方面:有机物(手术器械上的血液、脂肪等;皮肤消毒前的备皮;排泄物)皮肤消毒前的备皮;排泄物)三、医院(获得性)感染三、医院(获得性)感染n重点理解重点理解“获得获得”二字:发生感染的细菌是二字:发生感染的细菌是在住院期间获得的。不管发生感染的时间是在住院期间获得的。不管发生感染的时间是在住院期间还是出院后,都属于。在住院期间还是出院后,都属于。n举例:某人于出院前举例:某人于出院前1天感染天感染A菌,出院后菌,出院后3天因天因A菌发病,是否属于?菌发病,是否属于?n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小结小结n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正常人体中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正常人体中n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包括拮抗、营养、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包括拮抗、营养、免疫等作用免疫等作用n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但在某些特定条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也能致病件下也能致病第四节第四节 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一、病原菌的致病因素一、病原菌的致病因素二、感染的发生与发展二、感染的发生与发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n掌握致病性、感染的概念和细菌致病性掌握致病性、感染的概念和细菌致病性的影响因素的影响因素n熟悉细菌的致病因素和感染的类型熟悉细菌的致病因素和感染的类型n了解感染的来源、传染方式与途径了解感染的来源、传染方式与途径一、细菌的致病因素一、细菌的致病因素n毒力:毒力:1、侵(入)袭(击)力:、侵(入)袭(击)力:荚膜、粘附素、侵袭性物质(保护或扩散)荚膜、粘附素、侵袭性物质(保护或扩散)2、毒素:表、毒素:表25 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n侵入数量:侵入数量:n侵入途径:侵入途径:二、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二、感染的发生和发展n感染的概念感染的概念n感染的来源与传播方式:感染的来源与传播方式:1、来源:外源性、内源性、来源:外源性、内源性2、传播方式:呼吸道(飞沫)、消化道(粪、传播方式:呼吸道(飞沫)、消化道(粪口途径)、创伤(包括微小伤口引起的体口途径)、创伤(包括微小伤口引起的体液或血液传播途径)、接触(包括直接接触、液或血液传播途径)、接触(包括直接接触、共用私人物品)、虫媒、多途径共用私人物品)、虫媒、多途径n感染的类型:细菌致病力与机体免疫力相感染的类型:细菌致病力与机体免疫力相互斗争的结果。互斗争的结果。1、隐性感染:细菌致病力机体免疫力、隐性感染:细菌致病力机体免疫力n不出现临床症状不出现临床症状隐性感染隐性感染n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亚临床感染亚临床感染2、显性感染:细菌致病力机体免疫力、显性感染:细菌致病力机体免疫力 急、慢性感染;局部、全身感染急、慢性感染;局部、全身感染3、带菌状态:细菌致病力、带菌状态:细菌致病力机体免疫力机体免疫力n思考:带菌者为什么是重要的传染源?什思考:带菌者为什么是重要的传染源?什么是主要的传染源?显性感染后的带菌者么是主要的传染源?显性感染后的带菌者与隐性感染后的带菌者,哪一种更危险?与隐性感染后的带菌者,哪一种更危险?全身感染:全身感染:进入血流,引起全身症状进入血流,引起全身症状n毒血症:毒血症:毒素进入血流,细菌不进入血毒素进入血流,细菌不进入血流流n菌血症:菌血症:细菌进入血流,但不在血中生细菌进入血流,但不在血中生长繁殖长繁殖n败血症:败血症:细菌进入血流,在血中生长繁细菌进入血流,在血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殖并产生毒素n脓(毒)血症:脓(毒)血症:专指化脓性细菌,败血专指化脓性细菌,败血症新的化脓病灶(迁移性脓肿)症新的化脓病灶(迁移性脓肿)小结小结n细菌感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细菌的致病性、细菌感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细菌的致病性、机体的免疫性以及环境因素影响等方面。机体的免疫性以及环境因素影响等方面。n感染的细菌可来自体外,也可来源于患者体感染的细菌可来自体外,也可来源于患者体内,而医院内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内,而医院内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