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8 文言文翻译题-人教高三全册语文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0661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8 文言文翻译题-人教高三全册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8 文言文翻译题-人教高三全册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8 文言文翻译题-人教高三全册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项对点练28文言文翻译题(时间:50分钟分值:50分)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复征,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1)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5分)译文:(2)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5分)译文:解析第(1)句:关键实词有“数”“走”(使动用法)“教授”(古今异义);关键虚词有“以”。第(2)句:关键实词有“附”“谒”;关键虚词有“因”“为”;文言句式有“为所”,被动句。答案(1)鲜卑多次侵犯边塞,李膺常常冒着飞箭流石,每次都击退来敌,敌寇非常害怕他。后因公事被免去官职,回纶氏居住,教授的子弟常有上千人。(2)樊陵后来凭借奉承亲附宦官,做到了太尉的职位,被有节操的人所鄙弃。荀爽曾去拜谒李膺,趁便替李膺驾车,回来后高兴地说:“今天竟能够给李君驾车。”【参考译文】李膺字元礼,颍川郡襄城县人。禀性孤傲清高,不大与人交往,只把同郡人荀淑、陈寔当成师友。(李膺)最初被举荐为孝廉,后被司徒胡广征召,又升任青州刺史。郡守县令害怕他的威严清明,听说后大都弃官而去。后再次被征召,调任渔阳太守。不久转为蜀郡太守,因为母亲年迈请求不赴任。转为护乌桓校尉。鲜卑多次侵犯边塞,李膺常常冒着飞箭流石,每次都击退来敌,敌寇非常害怕他。后因公事被免去官职,回纶氏居住,教授的子弟常有上千人。南阳的樊陵请求做他的门徒,李膺辞谢没有接受。樊陵后来凭借奉承亲附宦官,做到了太尉的职位,被有节操的人所鄙弃。荀爽曾去拜谒李膺,趁便替李膺驾车,回来后高兴地说:“今天竟能够给李君驾车。”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王思远,琅邪临沂人。尚书令晏从弟也。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廷。景素女废为庶人,思远分衣食以相资赡。世祖诏举士,竟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思远与顾暠之友善。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子,经恤甚至。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得人。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高宗及思远从兄晏、昭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思远清修,立身简洁。衣服床筵,穷治素净。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虽然,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卿可数诣王思远。”永元二年卒,年四十九。(1)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5分)译文:(2)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5分)译文:解析第(1)句:关键实词有“辟”“见”“礼遇”;关键虚词有“为”;文言句式有以“见”为标志的被动句。第(2)句:关键实词有“垢秽”“方便”“前”“楚”;关键虚词有“乃”;文言句式为省略句。答案(1)(王思远)被宋建平王刘景素征召为南徐州主簿,很被以礼相待(看重)。(2)(如果来人)衣服有污垢,(他)就想办法不上前接近;(如果来人)仪表整洁新鲜,(他)才愿意促膝相谈。【参考译文】王思远,琅邪临沂人。尚书令王晏的堂弟。(王思远)被宋建平王刘景素征召为南徐州主簿,很被以礼相待(看重)。刘景素被杀后,手下人东逃西散,王思远亲自负责他的殡葬事宜,亲手在他墓旁种植松柏。和庐江的何昌宇、沛郡的刘琏上表为其说明,这事感动了朝廷。刘景素的女儿被贬为平民,王思远拿自己的衣食去资助养活她。世祖下诏推选人才,竟陵王萧子良举荐了王思远及吴郡的顾暠之。王思远和顾暠之很友好。顾暠之死后家中贫困,王思远把他的儿子接来,照顾得非常周到。邵陵王萧子贞为政吴郡,世祖任命王思远为吴郡郡丞,以本官处理郡中事务,舆论都认为他是最适当的人选。(王思远)后来因病辞职,还京任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佐治理政务后,没有重用王思远,依然升任他为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贪赃徇私,王思远便据事实弹劾,高宗和王思远的堂兄王晏以及沈昭略的叔父沈文季都请他别这样做,王思远不从,依然像以前一样调查此事。王思远为人清修,立身简洁。衣服床席之类,极其素净。有宾客来访(交流),他总要派人先暗作观察。(如果来人)衣服有污垢,(他)就想办法不上前接近;(如果来人)仪表整洁新鲜,(他)才愿意促膝相谈。虽然如此,此人走后,他还要让两个仆人用笤帚反复清扫那人的坐处。皇上的从祖弟弟萧季敞性情豪放不受拘束,皇上心里不满,就对他说:“你可以多去拜访王思远几次。”永元二年(王思远)去世,当时四十九岁。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曰:“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继以荒旱,饿莩枕籍。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1)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5分)译文:(2)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5分)译文:解析第(1)句:关键实词有“卓荦倜傥”“利器”“见”(通假字);文言句式有“未之识”(宾语前置句)。第(2)句:关键实词有“黜”“具”“经画”;关键虚词有“以”“于”。答案(1)张生卓越出众为人倜傥,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的环境中,(他)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2)罢免几个懦弱的将领,创建平阳堡来沟通两河,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正安堡来保卫镇城,进攻守卫的器械全部加以经营谋划。【参考译文】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考中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地巡抚李秋被免职,大学士高拱想任用张学颜,有人怀疑张学颜(的能力),高拱说:“张生卓越出众为人倜傥,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的环境中,(他)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侍郎魏学曾稍后到达,高拱迎接并问道:“谁可以担任辽地巡抚?”魏学曾思考很久,说:“张学颜可以。”高拱高兴地说:“相契合了。”于是把张学颜的名字呈上去,(张学颜)升任为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辽东镇边界长两千多里,城寨有一百二十所,三面与敌人相邻。官兵七万二千人,每月供给大米一石,折合银子二钱五分,马匹则冬天、春天供给草料,每月折合银子一钱八分,即使年成好也不够维持几天。从嘉靖戊午年大饥荒开始,三分之二的士兵、马匹逃走或死亡。前任巡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安抚集聚,没有恢复到全盛时期的一半。接着由于饥荒、旱灾,饿死的人很多。张学颜首先请求救济,充实军队,召回流亡迁徙的百姓,整修兵器,购买战马,严明赏罚。罢免几个懦弱的将领,创建平阳堡来沟通两河,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正安堡来保卫镇城,进攻守卫的器械全部加以经营谋划。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袁淑,陈郡阳夏人,丹阳尹豹少子也。少有风气,伯父湛谓家人曰:“此非凡儿。”至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本州命主簿,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并不就。刘湛,淑从母兄也,欲其附己,而淑不以为意,由是大相乖失。出为宣城太守,以母忧去职。服阕,为太子中庶子。元嘉二十六年,其秋,大举北伐,淑侍坐从容曰:“今当鸣銮中岳,席卷赵、魏,检玉岱宗,今其时也。臣逢千载之会,愿上封禅书一篇。”太祖笑曰:“盛德之事,我何足以当之。”淑憙为夸诞,每为时人所嘲。始兴王濬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谬误,欲以戏淑。淑与濬书曰:“闻之前志曰,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义士犹或非之。”(1)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5分)译文:(2)始兴王濬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谬误,欲以戏淑。(5分)译文:解析第(1)句:关键实词有“章句”“属文”“遒”。第(2)句:关键实词有“尝”“饷”“使人(古今异义)”;关键虚词有“以”。答案(1)他不做分析文字的章节与句读的学问,而是广泛地涉猎,通晓多种知识,喜欢写文章,辞章文采刚健华美,纵横奔放,雄辩有力。(2)始兴王刘濬曾经将三万钱赠给袁淑,过了一夜又派人追回,说是送钱的人弄错了,想用(这种方法)来戏弄袁淑。【参考译文】袁淑,陈郡阳夏人,是丹阳尹袁豹的小儿子。少年时期就很有风度气概,他的伯父袁湛对家里人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到了十几岁,得到姑父王弘的赏识。他不做分析文字的章节与句读的学问,而是广泛地涉猎,通晓多种知识,喜欢写文章,辞章文采刚健华美,纵横奔放,雄辩有力。本州官府任命他为主簿,著作佐郎,太子舍人,他都没有就任。刘湛,是袁淑的姨表兄,他想让袁淑归附自己,但袁淑不把他放在心上,因而彼此大不相合。出任宣城太守,因遭逢母亲丧事而辞官。丧期完毕后,任太子中庶子。元嘉二十六年,这年秋季,(朝廷)大举北伐,袁淑陪伴侍奉(皇帝时)不慌不忙地说:“(您)现今应当临视中岳,攻打赵、魏,到泰山封禅,现在正当时。我遇上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愿意献上封禅书一篇。”太祖笑着说:“这是盛德之事,我哪里可以担当。”袁淑喜欢说夸大虚妄、不合实际的话,常常被当时的人嘲笑。始兴王刘濬曾经将三万钱赠给袁淑,过了一夜又派人追回,说是送钱的人弄错了,想用(这种方法)来戏弄袁淑。袁淑给刘濬写信说:“我从以前的文字记载中听说,七年当中,一次送给,一次又把它夺回去,即便是义士,也会遭受非议。”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为也。”赍物具千数谢之。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1)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5分)译文:(2)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5分)译文:解析(1)翻译时,地名(凉州)、事物名(木鸢)不用翻译;“浮图”可译为现代名称;“以”为连词,表修饰关系,可不译。(2)人名、地名可保留不译;句中省略的内容应补译出来;“大雨”,名词作动词,下大雨。答案(1)他在凉州建造佛塔时,造了一只木鸢,每敲击机关三下,木鸢就可以飞,他就乘着木鸢飞回家。(2)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仙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参考译文】鲁般,肃州敦煌人,生卒年月不详,心思精巧,善于创造。他在凉州建造佛塔时,造了一只木鸢,每敲击机关三下,木鸢就可以飞,他就乘着木鸢飞回家。不久,他的妻子怀孕,父母再三追问,他的妻子才说出了这一切。后来,他的父亲伺机得到了木鸢,敲击机关十多下,乘上它一直飞到了吴会。吴人以为鲁般的父亲是妖怪,就杀了他。鲁般又造了一只木鸢,乘上它飞到吴会,于是找到了父亲的尸体。鲁般怨恨吴人杀了他的父亲,回来后在肃州城南造了一个木仙人,让他的手指向东南吴地方向,吴地大旱了三年。占卜术士说:“(吴地大旱)是鲁般干的。”吴人带着许许多多的物品来向鲁般谢罪。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仙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大唐初年,当地人还祈祷过这个木仙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