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呼吸衰竭的护理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0587633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38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型呼吸衰竭的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二型呼吸衰竭的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二型呼吸衰竭的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型呼吸衰竭的护理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急诊病区黄锦玲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急诊病区黄锦玲1学习内容1.呼吸衰竭的定义2.呼吸衰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3.呼吸衰竭的分类及临床表现4.呼吸衰竭的辅助检查5.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6.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7.呼吸衰竭的健康指导学习内容1.呼吸衰竭的定义2呼吸衰竭的定义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也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诊断标准:在海平面正常大气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 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因素,即为呼吸衰。呼吸衰竭的定义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3病因及发病机制(一)(一)呼吸道阻塞性病变支气管炎症痉挛、上呼吸道肿瘤、异物、舌根后坠(昏迷患者)等阻塞气道,引起通气不足,气体分布不匀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发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二)肺组织病变肺炎、重症肺结核、肺气肿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水肿、肺不张、有效弥散面积 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缺氧或缺氧合并二氧化碳潴留。病因及发病机制(一)(一)呼吸道阻塞性病变4病因及发病机制(二)(三)肺血管病变肺血管栓塞、肺梗死、肺毛细血管瘤,使部分静脉血流入肺静脉,发生缺氧。(四)胸廓胸膜病变胸廓外伤、畸形、手术创伤、大量气胸或胸腔积液等,因胸廓活动和肺扩张受影响,导致通气减少及吸入气体不均,影响换气功能。病因及发病机制(二)(三)肺血管病变5病因及发病机制(三)(五)神经肌肉疾病脑血管病变、脑炎、脑外伤、电击、药物中毒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脊髓灰质炎以及多发性神经炎所致的肌肉神经接头阻滞影响传导功能;重症肌无力和等损害呼吸动力引起通气不足。病因及发病机制(三)(五)神经肌肉疾病6二型呼吸衰竭的护理课件7二型呼吸衰竭的护理课件8.呼吸衰竭的分类及临床表.呼吸衰竭的分类及临床表9分类(一)按动脉血气分析型呼衰仅有缺氧,PaO260mmHg,而无二氧化碳潴留,因换气功能所致。型呼吸衰竭为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PaO250mmHg,是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引起。分类(一)按动脉血气分析10分类(二)按病程急性呼吸衰竭是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某些突发的疾病如呼吸阻塞、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呼衰,因机体不能很快代偿,抢救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慢性呼衰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其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虽有缺O2,或伴CO2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从事个人生活活动,称为代偿性慢性呼衰。一旦并发呼吸道感染,或因其他原因增加呼吸生理负担所致代偿失调,出现严重缺O2、CO2潴留和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称为失代偿性慢性呼衰。分类(二)按病程11分类(三)按病理生理泵衰竭:即由于呼吸驱动力不足(呼吸运动中枢)或呼吸运动受限(周围神经麻痹,呼吸肌疲劳,胸廓畸形)引起呼吸衰竭称泵衰竭。肺衰竭:由于气道阻塞,肺组织病变和肺血管病变所致的呼吸衰竭称为肺衰竭。分类(三)按病理生理12临床表现(一)呼吸困难最早、最突出的症状,发憋、呼吸费力、喘息常为主要主诉,表现为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如中枢性呼衰呈潮式、间歇或抽泣样呼吸;慢阻肺是由慢而较深的呼吸转为浅快呼吸,辅助呼吸肌活动加强,呈点头或提肩呼吸。中枢神经药物中毒表现为呼吸匀缓、昏睡;严重肺心病并发呼衰二氧化碳麻醉时,则出现浅慢呼吸。临床表现(一)呼吸困难13临床表现(二)紫绀是缺O2的典型症状。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85时,可在血流量较大的口唇指甲出现紫绀;另应注意红细胞增多者紫绀更明显,贫血者则紫绀不明显或不出现;严重休克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即使动脉血氧分压尚正常,也可出现紫绀。紫绀还受皮肤色素及心功能的影响。临床表现(二)紫绀14临床表现(三)精神、神经症状急性呼衰的精神症状较慢性为明显,急性缺O2可出现精神错乱、狂躁、昏迷、抽搐等症状。慢性缺O2多有智力或定向功能障碍。CO2潴留出现中枢抑制之前的兴奋症状,如失眠、烦躁、躁动,但此时切忌用镇静或安眠药,以免加重CO2潴留,发生肺性脑病,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昏睡、甚至昏迷等。临床表现(三)精神、神经症状15临床表现(四)心血管系统症状早期血压升高,脉压增大,心动过速,长期缺氧导致肺动脉高压。严重缺氧,酸中毒时,可出现心力衰竭,血压下降。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红润,温暖多汗与CO2潴留引起外周血管扩张有关。临床表现(四)心血管系统症状16临床表现(五)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严重呼衰对肝、肾功能都有影响,如谷丙转氨酶与非蛋白氮升高、蛋白尿、尿中出现红细胞和管型。常因胃肠道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渗血,或应激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以上这些症状均可随缺O2和CO2潴留的纠正而消失。临床表现(五)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17辅助检查1.血气分析:PaO260mmHg,PaCO275%,SaO275%。血液酸碱度(pH)低于7.3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高于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但pH异常不能说明是何种性质的酸碱失衡。代谢性酸中毒时,BE负值增大;代谢性碱中毒时,BE正值增大。2.实验室检查有感染时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3.电解质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常伴有高钾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时,常有低钾和低氯血症。4.痰液检查痰液涂片与细菌培养的检查结果,有利于确诊病因。5.肺功能PEV1,FVC低于正常值。辅助检查1.血气分析:PaO260mmHg,PaCO225次/分,常提 示呼吸功能不全,有可能是呼吸窘迫综合症先兆期的表现。观察意识状况、发绀、皮肤的温湿度、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出血倾向球结 膜有无充血水肿,两侧呼吸运动的对称性。2.准确记录出入量,必要时监测每小时尿量。3.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判断病情,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的观察,如呼吸频率25次/20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病室需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新鲜。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3.密切观察呼衰程度及血压、脉搏、尿量、和神志。4.遵医嘱给予合理氧疗。5.严格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6.根据病情,选择不同体位,一般半卧位,昏迷患者要侧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咽喉分泌物堵塞气管,气管插管切开患者应取仰卧位。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21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2.合理用氧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是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特点,合理给氧,增加肺泡内氧分压,提高氧弥散能力,以纠正缺氧。护理措施2.合理用氧22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合理用氧合理用氧1.对单纯缺氧,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高浓度的吸入有良效,而缺氧兼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给氧的同时须设法加强通气,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如保持气道通畅、清除痰液、解痉平喘等。同时在气道通畅的基础上,使用呼吸兴奋剂,可以明显改善通气,严重呼吸衰竭通气功能明显障碍,药物治疗2448 h无效时,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人工通气。2.在吸氧治疗中,要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如呼吸困难是否改善,心率、脉搏是否减慢,神志是否清醒,若上述症状改善,表示缺氧状态得到矫正,反之加重。应详细记录,认真交班,并通知医生。护理措施合理用氧对单纯缺氧,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高浓度的23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3.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堵塞可引起通气功能障碍,从而造成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因此,及时清除分泌物,保证呼吸通畅,改善呼吸功能,是护理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维持呼吸道的通畅,一般采取鼓、转、拍、吸、雾五项措施。护理措施3.保持呼吸道通畅24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1 1)鼓:神志清醒的患者,向患者讲清咳嗽咳痰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咳嗽,并教给患者行之有效的咳嗽方法,如深吸一口气后用力咳,样主动咳嗽可加强气管和支气管的纤毛上皮运动,使附着于管壁的分泌物便于咳出,有利气体进入肺泡,以维持氧张力。(2 2)转:经常转换体位,能改善肺部血液循环,保证支气管各方面的引流,以利于支气管分泌物的排出,但对昏迷患者在翻身应先吸净口腔壁咽部的分泌物,以免体位变动时痰液流动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一般13h翻身一次并做好褥疮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3 3)拍:每次翻身时,用手掌轻轻的叩打患者的胸背部,由下而上,顺序拍打,通过拍打的震动使痰易于咳出。(4 4)吸:咳嗽无力,不能自行咳嗽,呼吸道又有痰液堵塞的患者,应立即采取口腔或壁腔吸痰,吸痰时如痰液黏稠,堵塞导管,不易吸出,可滴入等渗盐水少许,或化痰药物,并配合拍打胸背部通过振动,使痰液易于吸出。吸痰时呼吸道黏膜很容易受到机械性损伤。使在吸痰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减少和避免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1)鼓:神志清醒的患者,向25(5 5)雾:雾化吸入是利用高速分流,在雾化中使药液成雾状喷出,而进入患者体内,支气管与肺泡,直至解除支气管痉挛,并使痰液稀释便于排出。雾化时注意事项:雾化时,雾粒小要适中,雾粒大小不易吸入到较细的支气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吸入时间20 min,在特殊情况下,如严重呼吸道痰液堵塞,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合并肺部感染等,可酌情延长吸入时间。雾粒进入呼吸道深度不但受雾粒大小的影响还与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情况和呼吸方式密切关系,因此在治疗前要教会患者掌握:恰当呼吸动作,用口吸气用鼻子呼气,慢慢深吸气可使吸入雾量增多而进入较深支气管,在吸气末时屏气片刻,有利于雾粒在支气管壁上吸附。雾化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如经治疗后气促改善,发绀减轻,咳嗽减少,痰液稀,肺部啰音减少,表示疗效良好,如出现痰变黏稠,不易排出,呼吸困难,发绀显著,提示疗效不好,应查看有无下述原因,是否气雾过冷,引起支气管黏膜干燥,分泌物变稠,或是雾量过多,引起支气管反射性痉挛,应及时处理。(5)雾:雾化吸入是利用高速分流,在雾化中使药液成雾状喷出,26气管插管的护理气管插管的护理1.固定导管,检查其深度距离口腔2426cm,保持气管插管下端在气管分叉上1-2cm,插入过深,导致一侧肺不张,过浅易使导管拖出,选择合适的牙垫,以利于固定和吸痰。2.保持人工气道通畅、湿化,定时给予气道内滴注湿化液、加强气道冲洗、雾化吸入及吸痰。3.吸痰时注意痰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气管插管的护理1.固定导管,检查其深度距离口腔242627气管插管的护理气管插管的护理4.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顺序为气管内口腔鼻腔,不能用一根吸痰管吸引气管、口鼻腔.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秒。5.监测气囊压力,放气囊前先吸引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每隔4至6小时将气囊放气5分钟。6.做好预防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护理。7.气管插管后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及血气指标。气管插管的护理4.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28药物治疗的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1.抗菌药物应按处方的浓度在规定时间内滴入,使用过程中注意药物不良反应。2.使用呼吸兴奋剂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滴速不宜过快,用药后注意患者神志及呼吸的变化,如出现头痛、恶心、上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时要减慢输液速度并报告医生。3.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定期检查口腔黏膜有无真菌感染,并做相应处理。4.纠正低血钾时要严格按处方用药,并了解补钾后血钾等的变化。药物治疗的护理抗菌药物应按处方的浓度在规定时间内滴入,29心理护理心理护理重症呼衰病人面临生死的考验,加上机械通气,进入急救室等应激,他们都有反复的心理反应,又难以/不可能用言语来表达其感受和需要,因此医务人员应充分理解病人,主动亲近和关心病人,积极采取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手段(手势、沟通板等)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安排其与家人或朋友的探访,以缓解心理压力,满足其爱与归属等方面的需要,促进康复。心理护理重症呼衰病人面临生死的考验,加上机械通气,进入急救室30健康指导健康指导1.指导病人缩唇呼吸,改善通气。2.预防呼吸道感染,根据季节更换衣服。3.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4.饮食采取少量多餐。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软食。5.坚持适当的室外活动。也可采取人工被动免疫。健康指导1.指导病人缩唇呼吸,改善通气。31谢谢!谢谢!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