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风险分析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40553615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风险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风险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风险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风险分析1农业发展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县农业有了巨大发展。但是,农业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防范风险,必须依赖于农业风险尚存,农业依然是高风险产业。而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则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根本出路。2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2.1资源风险农业是一个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各种资源的存在和有效供给,是农业安全的前提。2.2人均耕地不足*县虽然总耕地面积较大,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因此人均耕地面积不足,这是*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农民增收困难。2.3农业生态恶化从资源经济学的角度看,现实中的农业技术可分为合理利用资源承载力的技术和超越资源承载力极限的技术两种类型。过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消耗大量非再生资源又产生大量废弃物、农药残毒等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农业生态的日益恶化,威胁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4自然风险由于自然因素的不可控性、不可抗拒性、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及其变化的频繁性,可能造成农业生产在地区、季节、年度之间的巨大反差,给农业造成不可估量的风险。2.5市场风险近年来,*县农业市场风险增加,已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2006-2010年,*县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分别为9%、4.6%、4.3%、3.8%和2.0%,呈逐渐下降之势。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已经制约了*县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突出问题。3农业生态观光是化解农业风险的关键科技是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具有了农业高新技术,就控制了农业发展的制高点。当前,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发达国家达到70 %-80%,我国也达到了42%,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现在,农业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富有挑战性的领域,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将使农业发生革命性变化。4防范风险措施4.1制度安排与政策机制现有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制度,充分调动了农户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但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增大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成本,使生态农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如何在坚持和稳定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态农业的发展成本,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涉及到政策的基本走向。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在当前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离开了政府扶持,农业科学研究和开发就难以进行,真正把发展生态农业摆在重要的位置,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指出方向。4.2市场调节机制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发展更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遵循价值规律,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长远意义上说,离开了市场机制,农业生态观光园的研究、开发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就难以发展。市场需求是农业生态观光园发展的方向。4.3资金投入机制农业生态观光园是一项高投入的系统工程,农业生态观光园的产出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投资主体对高新技术的投入数量。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投资主体。首先,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的主体地位。其次,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资高新技术农业。农业经营实体及农业科技经营开发公司、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等组织,应着力投资于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研究,由此而形成相互依存、各有侧重的投资机制。4.4科技创新机制科技创新是农业生态观光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构建科技创新机制,为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抓住农业生态观光园产业结构的关键与重点,选择关系到培育新产业生长点与传统产业改造等关键的高新技术。4.5推广应用机制新的推广应用机制应突出两条,一是由政府行为逐渐转变为社会行为,二是农户成为推广应用的主体。社会在进行技术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应以农户为中心,形成“自下而上”的推广应用机制。因为农户是技术的最终需求者,而不是技术的被动接受者。4.6风险控制与管理机制农民收入水平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极低,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和市场经济观念仍较淡薄,使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发展“险上有险”。4.7人才培育机制农业生态观光园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队伍建设。我们要通过体制改革、环境优化、观念转变,不拘一格,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要实行重奖,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 > 机械制造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