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情绪情感与意志品质.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386434 上传时间:2021-06-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情绪情感与意志品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三章情绪情感与意志品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三章情绪情感与意志品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情绪情感与意志品质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一、情绪理论(一)情绪的早期理论1詹姆士一兰格情绪理论詹姆士一兰格情绪外周学说是一种关于情绪的生理机制的观点,它是美国人詹懿和丹麦人兰格在1884年和1885年不约而同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的主观体验(及主观上觉得的那种心理状态)只是情绪的生理变化的原因,而情绪的生理变化才是情舞心理状态的原因。詹姆士认为,通常的说法正是把这个因果关系弄颠倒了,在情绪这件事上,心理变化不是身体变化的原因。怕是什么?怕是心理活动;跑是什么?跑是身体活动。我们一般认为人是先害怕后逃跑,詹姆士认为是先跑后怕。心理活动不是身体活动的原因。兰格的情绪理论与詹姆士的说法基本一致,不过兰格特别强调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如心跳等,而詹姆士所说的生理变化则是全部内脏的变化再加上肌肉的收缩,如:眼睛看见老虎?耳闻虎吼,于是,老虎的形象和声音通过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这两感觉器官传到大脑皮层,使我们产生了对于老虎的认识,即知道这是老虎,又联想至虎是野兽、很厉害、可能会吃人等(詹姆士认为这时候人还没有情绪,只是认识),是由大脑皮层的外导神经通路引起肌肉的收缩(一般人见到老虎就逃跑或上树,这些都是肌肉收缩);另外,还出现心跳和呼吸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唾液分泌减少等生理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内导神经通路传回大脑皮层,使人产生一种主观的体验,这就是情绪。也就是说,由感觉器官到大脑皮层(如看见老虎,知道是老虎,联想到老虎可能吃人等),这只是认识,而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通过内导神经再传回大脑皮层,才有了情绪的体验或情绪的意识,这就是所谓的先跑后怕的具体过程。可见,詹姆士和兰格所说的情绪的体验或情绪的意识只是一团混乱的肌肉感觉和内脏感觉。例如,詹姆士认为愤怒就是心跳的感觉、呼吸的感觉、血压的感觉以及肌肉收缩的感觉。詹姆士一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的理论也因为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而引起了一些争论。可是不可否认的是该理论推动了许多第一流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去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一直到现在还未弄清楚。2心理分析学派的情绪理论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症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学理论。经过20年的思考和经验积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的精湛理论。这一理论从外显和内隐的方面描述了内驱力、感情、冲突、心理和人格等现象。可被用来解释神经症和心理异常的起源和发展。从情绪的角度看,弗洛伊德把情绪放置在内驱力和无意识的框架之内的。弗洛伊德认为情绪“是一个欲表露的源于本能的心理能量的释放过程”,这意味着他对情绪所持的理论是内驱力理论,他把情绪和动机过程联系在一起,说明这个过程中的本源的力是内驱力。他认为焦虑和忧郁是由能量压抑所引起,而能量的压抑与释放总是与内驱力的冲突联系在一起的。弗洛伊德有时将情绪和无意识等同看待,使用了“无意识自罪感”、“无意识焦虑”等概念,认为情绪可以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但他也意识到把体验和感情视为无意识的看法不妥当,他认为焦虑的开始是对其感受到的威胁的事件进行无意识的评价,从而体验到危险却无法摆脱困境,消除紧张状态,只好压抑到无意识中去,然后又以情绪或反应的形式表露出来。3新精神分析学派的情绪理论将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补充和改进,也就形成了新精神学派。他们把情绪放在更大的心理环境中考虑,认为能量释放:冲动、动机、知觉、认知、意识和无意识都与情绪的形成有关,特别强调情绪对动机的影响,也认为情绪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动力。新精神分析学派将情绪放入人格系统中,认为幼儿早期的重大情绪体验若被压抑,其能量会被固着而永久性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幼儿早期同时进行的认知、情感活动的交互作用会形成认知情感结构,这些结构会固定而成为个性的感情特征,明显地影响到以后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形成。(二)情绪的认知理论认知论和功能主义理论是情绪的当代理论的主要成分,并且随着对认知在情绪中作用的认识,前者又延伸出了结构主义。1阿诺德的评价兴奋理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的“评定兴奋”理论。也就是说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才同的情绪反应,如在森林中见到老虎和动物园见到老虎产生的情绪体验不一样,前者产生恐惧情绪,后者是好奇。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基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该理论是现象学与生理学的混合产物。2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一种“反应综合征”,情绪难以下定义在于其不是单一变量,这就是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纠正了传统心理学和哲学将情绪和理智看作绝对对立和相互排斥的观念,没有把情绪和认知截然分开,也没有把情绪看作是特别原始的功能。他主张要了解情绪症候群就必须对情绪的反应成分进行分析,把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关系也要纳人情绪的综合分析之中。他认为人与所处具体环境对本人的利害性质决。其具体情绪,同一环境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情绪结果是因为它对不同人具有不同的义,而种种不同意义是通过不同人的认知评价来解释的。也就是说,情绪是对意义的应,而反应则是通过认知评价决定和完成的,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3.林赛和诺尔曼的信息加工学说林赛和诺尔曼的信息加工论吸收了阿诺德的认知评价理论,建立了一个“情绪唤醒模型”这个理论既强调认知加工,又在认知加工中纳入了神经激活的干预,丰富了阿诺德的认知评价理论。该理论包括几个动力系统:一是对外界的知觉信息的“知觉分析”;二是“认知比较器”,是对知觉分析与已建立的内部模式(包括对现在和将来的需要、意向或期望的认知)进行比较与初步加工,认知比较器附带着庞大的神经系为和生化系统的激活机构,它们与效应器官相联系;三是对认知比较进行系统的加工。当前的知觉分析引起对过去储存信息的再编码,导致新的判断或预期。如果知觉分析与预期判断吻合,则情绪不发生;如果出现差别,出乎意料,违背意愿或无法应对时,认知比较器会迅速发出信息,动员神经过程,释放化学物质,改变脑的激活状态,就产生了情绪。(三)动机分化情绪理论情绪具有动机的性质,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就是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伊扎德认为:一切情绪都是适应和调节行为的,情绪是行为的驱动力。该理论认为:动机分化理论明确提出了情绪的作用问题,是对情绪的副现象论的挑战,与认知评价理论是对立的,继承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表情思想,对表情,特别是面部表情的沟通作用和面部反馈对情绪体验发生的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进化论引申出情绪的分化观,深化了各种情绪具有不同性质和情绪的观点。二、情绪与情感概述(一)什么是情绪与情感1定义黄希庭认为情绪( emotion)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等复杂成分,情感( feeling)就是情的感受方面,即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因此,情绪这个概念可以既用于人类也用于动物,但情感这个概念通常只用于人类,特别在描述人的高级社会性情感时。此外,心理学中也用感情这个术语。感情(affection)通常是用来表示情绪、情感这一类心理现象的笼统称谓。它既包含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低级情绪,也包含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高级情绪情感。这个概念在日常用语中很常见。在心理学中,精神分析学派在谈到情绪时常用“感情”这个词,而情绪则被看成是无意识的表现。2情绪情感与认知情绪情感与认知关系密切,孟昭兰认为他们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认知加工的不同水平制约着情绪的等级水平,并且情绪受年龄、感性、理性差别的约,这是从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角度上来看的。还有认知与情绪二者的发生统一在它们整合的神经结构的操作之中,以及发生在不同的神经结构等级的操作之中。同时,刺激物的性质在刺激物之间(如刺激并列或刺激构造)和刺激物与个体的关系之间(如刺激的意义)的影响上制约着所发生的情绪的性质。例如:个体的一般行为、接受文化熏陶、获得道德教育、培养艺术欣赏以及从事经济活动,都是在情绪与认知交互作用中实现的。而从情绪对认知的作用来看,情绪的适应性价值和组织性作用随时会对入的认知加工和行为反应发挥作用,并且情绪情感随时会通过心理的各种操作方式(如知觉、注意、记忆与思维等)监视着个体对行为的反应,实现着人类的基本的生理满足和社会活动需要。3情绪体验的维度情绪体验的维度包括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和复杂度四个维度。强度指的是情绪体验有由弱到强的不同等级的变化。如“怒”的情绪体验,从轻微的不满,生气,到稍强的愠怒、激愤,再到更强的大怒、暴怒,强度是在不断地提高;再比如对“喜”的情绪体验。从最弱的适意,逐渐增强到愉快,欢乐,强度再强就是大喜、狂喜情绪体验的强度更多受到对象意义的影响,意义越大,则引起的情绪越强。快感度是在根本上与是否得到满足有关,得到满足就会体验到快乐,不能得到满足或与需要抵触的体验就是不快乐,但有些情绪体验,如怜悯、惊奇既不是明显的快乐也不是明显的不快乐。其实快感度也就是指情绪体验在快乐或不快乐的程度上的差异。当然,情绪的强度会影响到快感度,比如“渴望”一般有快乐的体验,但是过于强烈且持久的“渴望”通常会是不快乐的体验。紧张度是指紧张的情绪体验通常与活动的紧要关头、最有决定性意义的时刻相联系。活动或事件的成败对个体的意义越重大,关键时刻到来时情绪就越紧张,而关键时刻过后更能体验到轻松或紧张的解除。复杂度是指各种情绪的复杂程度不一样,即或是对立的两种情绪体验,其复杂程度也不是对等的。比如“爱”的体验有柔情和快乐的成分,而“恨”的成分则包括有愤怒、惧怕、厌恶等成分。(二)情绪的功能孟昭兰认为情绪对个体的心理活动有重要影响,具有多种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情绪的动机功能对认识活动的驱使主要是通过兴趣情绪明显地表现出来,兴趣和好奇心促使人去认识事物,兴趣作为认识活动的动机,导致注意的选择与集中,支配感知的方向和思维加工,从而支持着对新异事物的探索,这就是情绪的动机作用。情绪构成了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motivational system),它能够驱使有机体产生反应、从事活动,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机。情绪所表现出来的动机作用体现在人们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中。能够放大内驱力的信号,从而更强有力地激发相应生理行动( S. Tomkins,1973)这就是情绪对生理活动的作用表现。例如,人在缺水或缺氧的情况下,血液成分发生变化,产生补充水分或氧气的生理需要。但是这种生理驱力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驱策行动,而这时产生的恐慌感和急迫感起着放大和增强内驱力信号的作用,并与之合并而成为驱使人行动的强大动机。此外,情绪不但能根据主客观的需要及时地发生反应,而且可以脱离内驱力而独立地起动机作用。例如,无论在任何时候和何种情况下发生,恐惧均能使人退缩,愤怒定会发生攻击等。2情绪的适应功能人类个体发育几乎重复了动物种系发生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类继承和发展了动物情绪这一高级适应手段。人类婴儿在出生时,由于脑的发育尚未成熟,不具有独立行动和觅食等维持生存的基本能力,他们靠情绪信息的传递而得到成人的哺育。成人也正是通过对婴儿的情绪反应体察他们的需要,并及时调整他们的生活条件的。情绪是进化的产物,当特定的行为模式、生理唤醒及相应的感受状态三成分出现后,就具备了情绪的适应性,其作用在于发动机体中能量使机体处于适宜的活动状态;将相应的感受通过行为(表情)表现出来,以达到共鸣或求得援助。所以,情绪自产生之日起便成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服务于改善和完善人的生存和生活条件,这就是情绪的适应功能的本质。无论是儿童或成人,表示情况良好他们会用快乐,表示急需改善不良处境他们用痛苦,而忧伤以及忧郁则是他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无奈与无助,愤怒则常常是他们表示反抗的工具。同时,人生活在高度人文化的社会里,情绪的适应功能的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人们用微笑来向对方表示友好,通过移情和同情来维护人际联结,掩盖粗鲁的愤怒行为等,情绪起着促进社会亲和力的作用。但是,在个人之间和社会上挑起事端也会产生较强的情绪对立,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总之,各种情绪的发生,时刻都提醒着个人和社会,需要去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和状态,以求得良好适应。社会有责任去洞察人们的情绪状态,从总体上作出规划去适应人类本身和社会的发展。3情绪的信号功能情绪和语言一样,具有服务于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 tion)的信号功能。情绪是一种无声的沟通方式,它是由面部肌肉运动模式、声调和身体姿态变化所构成的表情来实现信息传递和人际间互相了解。其中面部表情是最重要的情绪信息媒介。情绪信息的传递是对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而且,在许多情景中,表情能使言语交流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的情况明确起来,成为人的态度、感受的最好注解;而在另一些场合,人的思想或愿望不宜言传,也能够通过表情来传递信息。在电影业发展早期,无声电影正是通过演员的各种表情动作来向观众传递信息的。4情绪的组织功能情绪作为独立的心理过程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A.Sroufe, 1976、1979),一般来说,正性情绪起协调的、组织的作用;负性情绪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情绪执行着监测认知活动的功能,不同性质和不同强度的情绪起着不同程度的组织或瓦解认知活动的作用。有研究证明,情绪能影响认知操作的效果,其影响效应取决于情绪的性质及强度。中等唤醒水平的愉快和兴趣情绪为认知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愉快强度与操作效果曲线呈倒“U”形,过低或过度的愉快唤醒均不利于认知操作。这些研究结果符合关于不同唤醒水平的情绪对手工操作的不同效应的叶克斯一道森规律(九Welford, 1974)。而对负面情绪来说,痛苦、恐惧的强度与操作效果呈直线相关,情绪强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与痛苦、恐惧不同的是,由于愤怒情绪具有自信度较强的性质和指向于外的倾向,中等强度的愤怒一旦爆发出来,有可能组织个体倾向于面对的任务,导致较好的操作效果(孟昭兰,1984. 1987)。这些研究结果则补充了叶克斯一道森曲线。情绪的组织功能也体现在影响人的行为上,人的行为常被当时的情绪所支配如人的情绪积极乐观,则倾向于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往往对别人态度和善,乐于助人,并且勇于承担责任;而当人的情绪消极悲观,则随之会产生悲观的意识,往往会消极失望,也会产生一些攻击性。也就是说鲍尔的研究表明,当人处在良好的情绪状态时,更容易回忆那些带有愉快情绪色彩的材料;如果识记材料在某种情绪状态下被记忆,那么在同样的情绪状态下,这些材料更容易被回忆出来(G.Bower, 1981),也就是说情绪具有一种干预记忆效果的作用,使记忆的内容根据情绪性质进行归类。这就是情绪的组织功能对记忆的影响。情绪的功能向我们揭示,人们每时每刻发生的情绪过程,都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发生影响相结合的反应。情绪既服务于人类基本的生存适应需要,又服务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情绪卷入人的整个心理过程和实际生活,成为人的活动的驱动力和组织者。(三)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表情表情(emotional expression)就是情绪情感在有机体身上的外显行为,也称为情绪表现包括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表情有通信的作用,特别是面部表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研究表明,表情具有先天遗传模式,儿童未经教育便表现出的受伤或悲哀时的哭泣、欢乐的发笑的这些表情,都是与生俱来的。人类的多数面部表情也存在着共同性,与个人成长的文化无关。类似下图展示的常见表情,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基本都能比较准确地识别,明确其比较接近的情绪状态。常见表情圈第一行:高兴、惊奇、生气、厌恶;第二行;恐惧、悲伤、轻蔑(引自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当然了,人的基本情绪表现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制约性,受到自己所处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情绪越复杂受文化影响越明显。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个体表情的表现也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联,有时候往往需要掩盖一些真正的情绪表现,夸大或修饰自己的表情,或故意表现出与自己真实情绪表现不一致的表情,这是心理学上的“表露规则”。(四)情绪情感的类型1情绪的类型(1)基本情绪基本情绪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是与生俱来的,通常具有特定的生理模式和相应的表情,也称为初级情绪。目前,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同四种基本情绪:快乐、悲伤、愤怒和恐惧。快乐是所想的目标达到,在解除疲劳之后的情绪体验。快乐的程度一般来说与自己的愿望的程度有关。比如愿望较低,目的无足轻重,快乐的体验程度会比较低。而相反的目标高远,且意外达到目标,更容易体验到极大的快乐。快乐情绪通常会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快乐的人认为世界更安全,做决定更容易,合作精神更高,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人际关系更加协调。悲伤是一种负面情绪,一般是失去所期盼的、所追求的东西或有价值的东西而引起以不愉快、心情低落的情绪。依据失去东西的价值的多寡,悲伤的程度从低到高可以分为遗憾、失望、痛苦、难过、悲哀、哀伤等。悲伤通常会伴随着哭泣、失眠、难过、抑郁、焦虑、食欲减退等身心反应。悲伤对人有消极作用,严重的悲伤可能会转化为抑郁或忧愁,使人失去动力,陷入无助,个人幸福感降低,也会使个人的认知能力下降,同时带来身心功能失调。但悲伤也具有积极意义,个体因悲伤而获得社会同情和支持,也会激发个体面对问题而勇于改变。日常生活中的生气或发脾气也就类似于愤怒。它是由于愿望或目的不能达到或者顽固地、一再地受到妨碍而逐渐积累形成的。如果是由于不合理的原因或者他人的蓄意、不公正、可以避免的行为引起时,更容易产生愤怒。愤怒情绪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激发能量以备自我防卫,可以向对方表达负向感受,引起别人注意而调整不平衡关系。但是若长期处于愤怒情绪下,容易使意识狭窄,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降低,自我控制能力减弱,使得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控制力减弱,容易导致攻击或暴力行为。同时长时间的愤怒情绪也容易导致身心疾病,不利于身心健康。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可怕情境而产生的强烈的、不愉快的、害怕的情绪体验就是恐惧。这种情绪通常是由于缺乏处理或摆脱可怕情境的力量和能力而导致的,通常伴有强烈的生理唤醒,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它是一种警报系统,可以使身体为逃离和避免危险做好准备,但恐怖程度过强或时间过长容易使人产生回避动机,降低主观满意度,也会出现身体不适、倦怠和枯竭等身心症状,出现焦虑症和恐惧症,从而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和生存。(2)情感的类型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是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人类的高级情感主要有美感、理智感、和道德感。人在欣赏自然景物和文学艺术作品时所体验到的崇高、优美的情感就是美感。它受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并且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阶层因审美标准的差异,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美感。理智感通常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相联系,是人的认识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在个体的认识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也会推动人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具有理智感的人,通常会对新的发现产生愉快和喜悦之情,对矛盾之事流露出疑惑与惊讶,对犹豫不决产生疑虑。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则是道德感,它通常与人的道德观念对各种社会行为所做出的道德评价相关联。道德感包括政治道德感、对他人行为及其人际关系的道德感和个人行为的道德感三种。道德感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不同的阶级中的标准是存在差异的。(3)情绪状态的表现形式个体在情绪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身体变化及自觉或不自觉的意识状态就是情绪状态,它具有持续性、外显性、情境性和个体性等特点。情绪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激情、心境、和应激。激情(intense emotion)是一种短暂、迅速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处于激情状态下的个体通常自我卷入程度很深,心身失去平衡,不能自我控制,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也不能评价自己行为及其意义。激情通常是由强烈的欲望和明显的刺激引起的,如对立意向的冲突、危险情境的突然出现、失恋、遭受侮辱等都容易引起激情,会出现难以克制的强烈的愤怒感、绝望感、悲痛感,通常还伴随有机体的剧烈变化和明显的表情动作。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往往在一段长时间内影响人的言行和情绪。心境有别于其他情绪状态之处在于它不具有特定的对象,是一种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工作成败、生活条件、健康状况、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等,会对心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个体的心境与生物节律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境变化与其作息时间有关(黄希庭,郑涌,2005)。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心境一般催人上进,乐观积极,有时候即使面对困难也能够克服取得成功;而消极的心境则容易导致个体颓废悲观,缺乏积极性,丧失希望;此外,愤怒的心境也会让个体产生迁怒于人的不好的其情绪,恐惧则会让个体表现出疑神疑鬼,对别人失去信任,这都对工作任务的完成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与阻碍的作用。应激(stress)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是出乎于意料之外的紧张状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通常会将个体的各种资源加以调动来应对紧张状况。在应激状态下,生理的强烈变化可能会带来焦虑、烦躁、恐惧、情绪波动、激动、发脾气、自责、自卑、自罪、害羞等诸多负性情绪体验,也会随之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中断或混乱、记忆减退、决策力下降等诸多心理问题,不利于身心健康,故个体一般不宜较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和区别情绪和情感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主观体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情感是高级的复杂的内心体验,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发生的,具有社会性;而情绪则比较低级、简单,不仅人具有,动物也常发生。情绪反应是一种比较简单、低级的心理活动方式,人和动物都具备,比如人接近动物时,或对动物有可能存在一定威胁时,动物都会作出一种本能的反抗行为,同时伴随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像咆哮、警觉、对立甚至进攻等外在表现方式实际上就是其强烈情绪的一种表现方式。而动物通常不具备有情感的心理活动。因为情感作为一种高级复杂的内心体验,一种独特的心理活动,通常是动物所不能做到的,只有具备高级神经活动性能的人才能够实施和拥有。情感带有很大的稳定性;而情绪由于与相应的情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使得本身表现带有很大的情境性,通常在相应的情境消失之后或离开相应的情境后这种情绪就会很快消失。比如愤怒、惧怕、狂热之类的情绪,会因为外部环境的消失很快就会消失,通常不会很长时间保持这种情绪,如果长时间保持这样的情绪状态,可能导致精神性异常的出现。而情感由于是对某一类事物较长时期以来形成的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意愿的内在主观体验,因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相对不容易发生改变,比如说对某人或某事物的爱的情感,通常会持续很长的时间都不会发生改变。情绪与情感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三、情绪调节情绪是行为的调节者,也是调节的对象。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就是情绪调节(孟昭兰,2005)。情绪调节既是人类早期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更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必要保证。(一)生活压力与情绪现代人生活在压力的包围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压力在心理上的表现就是更多地处于紧张和焦虑的情绪状态下。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情绪活动既是心理活动,同时又是生理活动。情绪变化过程中会使机体的内脏器官:呼吸、心跳、血压、血糖以及内分泌腺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而不良的生理变化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在现代生活中,一些不良情绪产生会致不良生理变化,这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压力。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合理的减轻忧郁压力导致的情绪问题则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生活中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低强度的持续的应激事件和重大应激事件两大类。低强度持续的应激事件是指由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的繁琐小事引起的压力强度较低或不明显,但又经常出现而无法避免的事件,也称之为慢性压力。虽然每次低强度持续的应激事件不会带来严重后果,但多次累积导致的不良结果同样不可小视,长期的负面情绪也会影响个体身心健康。重大应激事件是指个人日常生活秩序上发生的重大改变,像影响个人命运的高考、突然的车祸、突发地震、亲人病故等都属重大应激事件,容易引起过度的恐惧、焦虑、忧愁或悲伤的应激状态,体验到较严重的负面情绪,若超出自我调节的范畴,可能对身体带来极大威胁,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二)情绪调节为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合理的情绪调节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情境调节改变和修正诱发情绪的情境的某些方面和特点,从而使情绪发生改变的努力和策略就是情境调节。一般来说情境对情绪有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例如一间房子素雅整洁、光线明亮、颜色柔和,则使人产生恬静、舒畅的心情。相反,阴暗、狭窄、肮脏的环境,给人带来憋气和不快的情绪。因此,改变环境,也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当你在受到不良情绪压抑时,不妨到外面走走,看看美景,大自然的美景,能够旷达胸怀,欢娱身心,对于调节人的心理活动有着很好的效果。情绪压抑、心情不快的时候,到外边走一走,到娱乐场做做游戏,或者看看滑稽电影都会消愁解闷,减少不良情绪。2转移注意力当出现不良的情绪,可以将注意力从当前的情境中转移到别的能使自身产生良好的情绪的情境中去,也可以去做一些事情。当然一般来说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去,则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如:散步,看电影、电视,读书,打球,下棋,与知心朋友聊天,旅行等,都有助于使情绪平静下来,在活动中寻找到新的快乐。这种方法,一方面中止了不良刺激源的作用,防止不良情绪泛滥、蔓延;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新的活动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达到增进积极的情绪体验的目的。3适度宣泄适度宣泄可以让不良情绪得以释放,让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以及放松。所以遇有不良情绪时,情绪调节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宣泄”。宣泄一般是在背地里,在知心朋友中进行的。采取的形式或是用过激的言辞抨击、谩骂、抱怨恼怒的对象;或是尽。隋地向至亲好友倾诉自己认为的不平和委屈等,一旦发泄完毕,心情也就随之平静下来;或是通过体育运动、劳动等方式来尽情发泄;或是到空旷的山林原野,拟定一个假目标大声叫骂,发泄胸中怨气。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取宣泄法来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时,必须增强自制力,不要随便发泄不满或者不愉快的情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选择适当的场合和对象,以免引起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4认知调节通过改变认识而进行的情绪调节则是认知调节。其中最有名的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情绪产生的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Activating Events)是指某一外部诱发性事件;B (Beliefs)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 (Consequences)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的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现实中很多不良情绪都源于B的非理性观念,用各种方法改变B,就可以有效调节不良情绪。第二节 意志人为了一定的目标,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就是意志。人必须克服种类各异和程度不同的困难才能达到自己预定的目的,因此,随着克服困难的不同而表现出来的意志活动就出现了不同。由于需要克服的困难的差异,意志活动的表现也不同。意志活动是有目标的行动。这样也许有人就认为,动物和人一样,也具有有目标的行为,它们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也作用于周围环境,所以它们也应该有意志。但我们要知道动物与人的有目标行为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性质也截然不同。实际上,动物可以对周围环境产生不断的影响,但这些影响是无意中发生的,而且是偶然的。但对于人来说就不一样了,“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所以只有人才有意志活动。但是,也并不是所有自觉的有目标的行动都有内心意志努力的性质。例如,平时我们随便的走路行为,这是有意识行动,但不一定有内心意志努力成分。然而,当受伤的公安干警流着鲜血,一步一步地艰难行走去抓罪犯的时候,平时非常简单不需意志努力的走路行为,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克服巨大的困难,需要做出巨大的意志努力。所以,意志活动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一、意志的心理结构意志的心理结构比较复杂,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种主要的心理成分(黄希庭,2007)。(一)目标目标(purpose)是个人确立并指导其行为的内部心理表征。个人的目标是指那些引导个人的行为的目的或目标的心理表征,它具有指引和定向的作用。个人订出计划来实现目标,并以目的的心理表征来检验行为,了解到自己是否要继续维持某种行为、是否正在接近目标。例如,某人到商场购物,首先在购物之前他需要考虑应该购买哪些物品以备家庭需用(临时发现的具有较大使用价值的物品除外),在考虑之后也就有了目标,所以在到了商场后她会直接关注相应物品的情况,然后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和选择。她预先的计划安排可以使其行为合理地指向未来的目标。行为不是由未来引导的,而是由对未来的某种心理表征来指引的。如果心里没有追求的某种表征,人就不可能有目的性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不是随时都能意识到自己的目标,有时候我们能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又经常可能无法准确地解释自己的行为或虽能给出一些为社会所接受的理由而其并非行为的真实原因。这说明理由和动因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指人们给出的解释,而后者则是行为实际的决定因素。目标就是个人凭借有关功能来维持头脑里的某种心理表征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它。目标具有以下特点:1目标的动力性远离或趋近目标方向的行动可能会给个体带来消极或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建立合适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个体通过对心理表征的持续关注,自我强化一步步地达成子目标而产生的自豪感或羞耻感,促使意志行动持续进行下去。为了保持长期的努力,我们必须在头脑中建立目标系统(例如划分为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并在内心激励自己向着目标不断努力。当我们达成了目标并感到满意时,或者当我们评价进一步努力已毫无意义时,就会终止对该目标的追求;无论遇到上述的哪一种情况,另一个目标就会取代先前的目标追求行动。一般来讲人们更愿意追求价值高、实现可能性大的目标,而不去追求价值低、实现可能性小的目标,协调好价值的高低和实现可能性大小之间的关系会对于是否实现目标有重要作用。2目标的多样性目标的多样性体现在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进行认识。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可以是复杂的,也可以是简单的;可以是十分重要的,也可以是较不重要的;可以是近期重要的(如做好某顿饭菜),也可以是长远重要的(例如立志成为优秀的科学家)。还可以把目标分为正向的接近目标和负向回避目标。一个目标既可以是我们努力寻求获得的东西也可以是我们力图回避的东西。除了上述的分类外,每个人都还有高度独特的目标和目标结构。几乎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某人的目标,要么是想获得的要么是想回避的。对一个人是很重要的目标,而对另一个人可能只是次要的目标。两个或多个目标在一个人身上可能是协调整合的,但在另一个人身上却可能相互冲突。3目标的组织性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实际上是一个大的系统。而这个目标系统是可以按高层次目标和多重下属目标形成等级系统排列的。例如,一个人追求高层次的目标是做一个生活幸福人,其较高的下属目标可能是美满家庭和事业有成,再次的下属目标就是有较高和稳定的经济收入,还可以继续往下进行划分。系统结构是可以改变的,例如较重要的目标也可能变为较不重要的下属目标。目标系统结构一旦作出改变,意志努力的方向也会作相应的调整。目标系统结构也可能是不协调、相冲突的。个人的目标出现冲突通常会感到痛苦,往往会因矛盾冲突带来个体情绪情感上的较大变化。(二)冲突与矛盾心理冲突( conflict)是指存在于两个或多个追求目标之间的斗争,需要从中作出一个选择;所谓矛盾心理( ambivalence)是指在对一个目标追求过程中所产生的混杂感情。而意志行动中常常伴随着冲突与矛盾心理。在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两个阶段都可能产生冲突和矛盾心理。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冲突与两个或多个目标有关,而矛盾心理与一个目标有关。冲突与矛盾心理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四类:1趋避矛盾(approach-avoidance ambivalence)趋避矛盾就是指个人在追求一个目标同时产生两种不同的情感:一方面具有好的情感而趋之,另一方面具有厌恶的情感而想躲避之。这种对一个目标的追求过程中兼具好恶的情感。例如,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时,一方面希望通过自主创业获得自身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但又非常担心自己的名牌大学身份自主择业会被他人误解为学业不好找不到工作或创业失败,就会产生趋避矛盾心理。2多重趋避矛盾(multiple approach-avoidance ambivalence)多重趋避矛盾则是当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且每一个目标又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的不同好恶情感。例如,一位男士想投资,却又担心投资失败血本无归;他想参加俱乐部健身,又怕太累;想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又担心耽误时间太多,影响家庭生活,这些情况就会产生多重趋避矛盾心理。有研究(EmmonsKing,1988)表明,冲突和矛盾心理与高焦虑、抑郁症、负面情感及心身疾病有关;冲突与矛盾心理所导致的生理症状甚至会持续一年之久。3双趋冲突(approach-approach conflict)我们常常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样的一种关系就是多重趋避的最好表现。也就是说双趋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想追求两个目标,但由于条件限制却只能选择其一,像这种被迫放弃自己所爱的目标之一的冲突。例如,投资商看好了两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但是限于融资的困难,他只有能力对其中一个项目进行投资,于是就会产生双趋冲突。双趋冲突的解决办法是衡量两种目标的轻重以及达成目标的难易程度,选择一个而放弃另一个。4双避冲突(avoidance-avoidance conflict)我们通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种现象,有时候个体会在同时遇到两个具有威胁性而都想躲避的目标,而这两个目标必须接受其中的一个才能避免另一个,像这种从两个厌恶或要躲避的目标中必须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例如,家庭中一个比较疏于做家务的丈夫,做家务是其痛苦的事情(不想做),又害怕不做家务会招致妻子的强烈不满而产生的唠叨和责备,这时他就面临双避冲突。在他看来,要么不做家务而受到夫人的唠叨和责骂,要么忍受做家务的痛苦而避免夫人的唠叨和责骂,这两者对他都是一种威胁,他必须选择其一。(三)自信心自信心( self- confidence)也叫自信,是自己信任自己,对自己所知的和所能的有信心,对自己所作出的判断和所做的事情不怀疑。自信心是意志的一个重要心理结构。自信心不仅会影响到意志决定阶段对目标的选择和行动计划的制订,更会影响到执行决定阶段对取得成绩的判断和后续的努力程度。高自信心者,会不满足于已有较低成绩,会有更强烈的后继努力而倾向于取得更高水平的业绩,而低自信心者则可能降低要求难度,缺乏后继的努力(黄希庭,2007)。一般来说,有四种因素会影响个人的自信心:第一,已有的成功经验或已取得的绩效是影响自信心的最有力的因素。第二,他人的成功经验或榜样可以有效提升自信。第三,真诚、有效的社会说服和支持促进个体自信心。第四,生理和心理唤醒。(四)抱负水平个人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水平,就是个人的抱负水平(level of aspiration),它与一个人目标的确定和选择密切相关。成就高于抱负水平时就会导致成功感;反之,则导致失败的主观体验。因此,抱负水平制约着对行动目标的追求。例如,一个房地产开发商预计某个楼盘盈利5000万,结果只盈利了4000万,这时候可能会产生失败感;对另一个楼盘还是这样的估计,但因为营销策略和手段有了改进后盈利达到近6000万,通常会产生成就感。个人的抱负水平是后天社会环境下逐步形成的,影响个人抱负水平的因素有:1自信心自信心强的人通常抱负水平也较高,他们在确定工作和生活目标时常常会把任务目标的实际性和挑战性结合起来考虑,通常会建立立足于实际基础并能够通过一定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较为合理的抱负水平。2个体成败经验个人的抱负水平与个体成功的经验正相关,也就是说成功的经验越多、越强烈,以后的抱负水平就会越高;相反,失败的经验一般则导致抱负水平的降低,失败得越厉害,以后的抱负水平就会降得越低,并且变化也很大。当然,不排除有些意志力坚定的某些个体,越是遭受失败越是会激发其奋斗的意志力,最终获得成功的。3团体成败经验团体的成败经验一般会间接地影响着个人的抱负水平。隶属于某个团体的个人,由于缺乏经验,往往以他人或团体的成败经验为“定位点”来确定自己的抱负水平。有研究表明,在确定抱负水平的过程中,自己缺乏直接的成败经验时才倾向于以他人或团体的经验为定位点的(Chapman&Volkman,1939)。三、意志过程意志过程(willed process)是指意志行动的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前者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它决定着意志行动的方向,是意志行动的动因;后者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它将内心追求的目标、计划付诸实施,以达成该目标(黄希庭,2007)。(一)执行决定阶段做出一项决定之后,便需要执行,也就是进入到了实际行动的阶段,当然执行阶段也是整个意志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因为无论在做出决定阶段如何的有决心,有信心,只要这些决心、信心没有见之于行动,这些决心和信心依然是空头支票,意志行动便不能完成。从做出决定到执行决定之间的时间会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执行决定阶段是在决定阶段后立即实行,比如军事行动的决定制定后要立刻执行以便实现相应的军事目的,这就需要行动的目标和实现行动的方式、方法比较明确具体,完成行动的主客观条件基本具备,而行动又要求不失时机地去完成。而有的决定是比较长期的任务或是未来行动的纲领、方向,这就不需要立即付诸行动,比如我们计划今年完成一项研究课题,目标、计划都已经定好了,也决心一定要去做,但是由于时机还不成熟,一些条件还不具备,所以不可以立即行动,需要一步步的去实施。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已经确立起来的决心和信心并不是一成不变,也可能会发生动摇,究其原因则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执行决定时遇到很大的困难,需要个体付出很大的努力,但这与个体原本己形成的一些消极的人格特征(如懒性、骄傲、保守、坏习惯等)或兴趣爱好发生矛盾,从而使决心和信心发生动摇。2面对多种期望的目标,在做出决定时虽然选择了一种目标,其他目标仅受到暂时的压抑,但仍然很有吸引力。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先前暂时受到压抑的期望又可能重新抬头,产生了新的心理冲突,可能使原有的决心和信心发生改变。3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个体会因为在处理各种新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新期望、新意图和方法,它们也可能会同预定的目标发生矛盾,令人踌躇,从而使原有的决心和信心发生改变,干扰行动的进程。4由于在采取决定阶段可能比较仓促,没有充分做出各种考虑,例如没有考虑到完成意志时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没有预想到事情的发展变化,也没有完备的能力解决在完成意志的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以及新问题,使得个体犹豫不决。这些矛盾都会妨碍意志行动贯彻到底。只有解决了这些矛盾才能将意志行动贯彻到底,达到预定的目标。当意志行动达到了预定目标后,又会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优良的意志品质,正是在克服困难的实际斗争中锻炼和培养起来的。四、意志品质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称为意志品质,主要包括坚定的目的性、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等。(一)坚定的目的性是否对行动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尤其是认识到行动的社会意义,主动进行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就是意志的目的性( steady purposi Veness)。意志的目的性是意志的首要品质,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目的性强的人,通常不在琐事上耗费精力,能明确社会的要求和利益,确切知道为什么而奋斗,向什么方向前进,把社会要求和个人的目标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在行动中能主动积极地完成符合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任务,并能自觉调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为物质利诱而动心。在争取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也在争取达成社会目标。目的坚定的人,也能够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进行取舍,吸收有益的成分,独立自主地确立合乎实际的目标,自觉地克服困难,执行决定,对行动过程及结果进行自觉反思和评价。缺乏目的性与独断性是与目的性相反的意志品质。缺乏目的性的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整天磨磨蹭蹭,拖拖沓沓,精力不集中,无所事事。独断性的人则盲目自信,一意孤行,固执己见,拒绝他人的合理意见和劝告。独断性是缺乏对事物自觉、正确的认识,分不清是非曲直,而去遵循盲目的倾向,都容易导致意志行为的失败。(二)果断性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品质是意志的果断性(determination)。果断不同于轻率,它是以充分的根据、经过周密思考为前提的。果断性强的人,当需要立即行动时,能迅速地作出决断对策,使意志行动顺利进行;果断的人对自己的行为目的、方法以及可能的后果,都有深刻的认识和清醒的估计,而当情况发生新的变化,需要改变行动时,能够随机应变,毫不犹豫地做出新的决定,及时行动,毫不动摇,毫不退缩,以便更加有效地执行决定完成意志行动。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则是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优柔寡断的人容易陷入无休止的动机冲突中,遇事犹豫不决,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在认识上分不清轻重缓急,思想斗争时间过长,即使执行决定也是三心二意,决定后又反悔,甚至开始行动之后,还怀疑自己决定的正确性。草率决定的人则相反,通常在没有辨明是非之前,不负责任地作出决断,凭一时冲动,凭一方面的信息条件,不考虑主、客观条件和行动的后果就草率作出决定,往往导致对事物或活动认识不全面,作出的决定片面、不合客观实际,使得相应的活动失败或解决不彻底或完善。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三)自制性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是意志自制性( self - control)。如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能力等,在执行行为时遇到特别大的困难,能否控制自己不利于该执行行为出现的相应行为和情绪情感表现,从而加强或促进相应执行行为的正常实施。意志自制性的表现形式通常也称之为自制力。自制力强的人,在意志行动中,通常不容易受无关诱因的干扰,能有效排除外界诱因的干扰,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完成意志行动。同时能制止自身不利于达到目的的行动,为了崇高的目的,不仅能够忍受各种痛苦和灾难,而且在必要时还能视死如归。像邱少云在敌人阵地前埋伏,就算是被敌人的燃烧弹燃烧着,也能够坚守阵地,一动不动,最后牺牲了自己换来了任务的成功,这就是具有高度意志自制性的典范。与自制力强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任性的人更多以自我为中心,易冲动,意气用事,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行为更多地由情绪所控制,更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怯懦的人胆小怕事,缺乏自制力,不能有效调整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或情况突变时惊慌失措,畏缩不前,不能有效实施意志行为。必须指出,对意志品质的评价必须结合其具体内容进行,离开了意志品质的具体内容的评价是空洞而缺乏说服力的。同时,意志品质的评价也需要更多地从社会和道德的角度来加以评价。(四)独立性为一个人自己有能力做出重要的决定并执行这些决定,有责任并愿意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负责,且深信这样的行为是切实可行的,这就是独立性(independency)。独立性不同于武断。武断表现为置他人的意见于不顾,不考虑具体情境而一意孤行。而独立性则是与理智地分析和吸取他人的合理意见相联系的。独立性的人对于自己的决定和执行这些决定是经过理智思考的:决定的实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是可以实行的,从道德的角度来看,也是正确的。与独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受暗示性。受暗示性强的人通常表现为盲从、行动缺乏主见,自信心低,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易受暗示性的人行为动机不是从自己已形成的观点和信念产生的,而是受他人影响的结果。(五)坚定性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最终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这就是意志的坚定性(steadhs tness)。这是最能体现人的意志的一种品质。坚定性强的人有顽强的毅力,充满必胜的信念,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既不为无效的愿望所驱使,也不被预想的方法所束缚。能根据目的要求,在长时间内毫不松懈地保持身心的紧张状态,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不变,直至达到目的。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在遇到困难时,它能激励自己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始终如一地完成意志行动。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意志坚定性的表现。凡有成就的人,都有极强的意志的坚定性。正如贝弗里奇所说的,几乎所有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精神。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国破之后为了打败吴王夫差,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克服了种种的困难,最终一雪前耻,完成了复国,从而传成了历史的佳话,他坚定的意志力就是他成功的保障,当然这也说明意志的坚定性品质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顽固执拗(刚愎自用)和见异思迁是与坚定性相反的意志品质。顽固执拗(刚愎自用)的人对自己的行动不作理性评价,执迷不悟,总是独行其是,不能客观地认识形势,尽管事实证明他的行为是错的,但仍一成不变,自以为是,或者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见异思迁者则是行为缺乏坚定性,不会朝着固定的有一定难度的目标前进,经受不起挫折,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发生动摇,或者随意更改目标和行动方向,这山望着那山高,庸庸碌碌,终生无为。顽固执拗(刚愎自用)和见异思迁表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实质上都是对待困难的错误态度,属于消极的意志品质。联系实际如何实施ABC理论?根据ABC理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的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对情绪的认知调节其实就是对非理性思维的调节。艾利斯认为,个体生而具有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不合理的非理性思维容易引发人的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艾利斯认为个体存在三种非理性思维:绝对化要求,个体认为某些事情必定会发生,其信念常与“必定”、“必须”、“应该”等强制性词语相联系,这些理念多数与事实或客观规律不一致;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赅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通常容易把一次失败放大,一旦有失败的出现就会产生自卑、自弃等消极心理;糟糕至极论,就是在出现非自己期望的事情后夸大事情的严重程度,认为是灾难性的,有非常可怕的理念。实施ABC理论进行情绪的理性干预的基本步骤是:介绍ABC理论,帮助个体认识“境由心生”的道理;寻找非理性思维,挖掘造成情绪困扰的非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力资源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