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七章第七章 消化消化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与难点重点:重点:1、胃内消化、胃内消化 2、小肠内消化及吸收、小肠内消化及吸收难点:难点:胃粘膜屏障作用:胃粘膜屏障作用第一节第一节 总总 论论一、消化的意义一、消化的意义1、消化消化:食物通过消化管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食物通过消化管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消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消化。化。机械性消化机械性消化:通过消化道的运动,将食物切:通过消化道的运动,将食物切割磨碎,并使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同时将割磨碎,并使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同时将其向消化道下端推送,这一过程称为机械消其向消化道下端推送,这一过程称为机械消化。化。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各种消化酶分别对蛋白质、脂肪、糖类进行各种消化酶分别对蛋白质、脂肪、糖类进行分解,使之成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分解,使之成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化学性消化。程,称化学性消化。2、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上、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上皮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皮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二、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二、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消化管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一)消化管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波动在波动在-55-60mv之间之间产生:主要由产生:主要由K K+外流所致。另还与外流所致。另还与NaNa+、ClCl-、CaCa+以及钠泵的生电作用有关。以及钠泵的生电作用有关。2 2、慢波(基本电节律):、慢波(基本电节律):消化道平滑肌在消化道平滑肌在RPRP的基的基础上,可自发地产生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础上,可自发地产生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节律性电位波动,称为慢波慢的节律性电位波动,称为慢波(slow wave)(slow wave)。慢波可决定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节律,又称基慢波可决定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节律,又称基本电节律本电节律(basic electrical(basic electrical ehythm,BRRehythm,BRR)。慢。慢波波幅为波波幅为5 515mv15mv。产生:可能与产生:可能与NaNa+泵的周期性活动有关泵的周期性活动有关 3 3、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当慢波去极化达阈电位当慢波去极化达阈电位(约约-40mV)-40mV)水水平时,即爆发动作电位,消化道平滑肌动作电平时,即爆发动作电位,消化道平滑肌动作电位时程长为位时程长为101020ms20ms,幅值低。,幅值低。产生:去极相主要是产生:去极相主要是CaCa+内流所致和少量内流所致和少量NaNa+内,内,复极相主要为复极相主要为K K+外流。外流。AP AP产生于慢波的基础上,而肌肉收缩活动则产生于慢波的基础上,而肌肉收缩活动则由由APAP来触发。因此,慢波来触发。因此,慢波-动作电位动作电位-肌肉收肌肉收缩三者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其中慢波是胃缩三者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其中慢波是胃肠平滑肌运动的起步电位,是平滑肌收缩节肠平滑肌运动的起步电位,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律的控制波。(二)消化管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二)消化管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收缩持续时间长。、兴奋性低收缩缓慢,收缩持续时间长。2、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意义:意义:使消化管管腔内经常保持着一定的使消化管管腔内经常保持着一定的基础压力,维持消化管各部分的形基础压力,维持消化管各部分的形态位置。态位置。是消化管其它运动形式的基础是消化管其它运动形式的基础3、富有伸展性:、富有伸展性: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较大的伸展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较大的伸展性,可展长远来长度的性,可展长远来长度的4 4倍。倍。(三)消化管平滑肌的功能合胞体特征(三)消化管平滑肌的功能合胞体特征三、消化管的运动三、消化管的运动混合食物混合食物推动内容物推动内容物四、消化腺的分泌四、消化腺的分泌消化腺的功能就是分泌消化液消化腺的功能就是分泌消化液消化腺消化腺 唾液腺、胰腺、肝唾液腺、胰腺、肝胃腺、肠腺胃腺、肠腺(一)(一)消化液的成分消化液的成分水水无机离子无机离子有机物有机物 即消化酶即消化酶(二)消化液的分泌过程(二)消化液的分泌过程消化腺细胞的分泌是主动活动过程消化腺细胞的分泌是主动活动过程 腺细胞从血液中摄取原料腺细胞从血液中摄取原料 腺细胞利用摄取的原料在细胞内合成分泌腺细胞利用摄取的原料在细胞内合成分泌物物 合成分泌物加工贮存合成分泌物加工贮存 分泌物的排出分泌物的排出五、消化与吸收活动的调节五、消化与吸收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1 1、外来神经:、外来神经:交感神经交感神经 脊髓胸腰段脊髓胸腰段(T5L2)侧角侧角发出发出节前纤维节前纤维膜上下神经节膜上下神经节 腹腔腹腔肠系肠系神经节神经节换元换元发出发出节后纤维节后纤维滑肌、消化腺细胞滑肌、消化腺细胞 支配支配消化管平消化管平消化管平滑肌舒张,括约肌收缩;消化腺分泌抑消化管平滑肌舒张,括约肌收缩;消化腺分泌抑制。制。对消化活动起抑制作用,即对消化活动起抑制作用,即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包括有包括有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和和盆神经盆神经延髓的背核延髓的背核发出发出节前纤维节前纤维经丛的节细胞换元经丛的节细胞换元 胃肠道的壁内神胃肠道的壁内神发出发出节后纤维节后纤维胃、小肠、大肠的升结肠、横结肠胃、小肠、大肠的升结肠、横结肠 支配支配消化腺、消化腺、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消化活动,即消化腺分泌增多;消化管平滑肌收消化活动,即消化腺分泌增多;消化管平滑肌收兴奋加强兴奋加强缩、括约肌舒张。缩、括约肌舒张。盆神经盆神经脊髓的骶段(脊髓的骶段(S S2 2-S-S4 4)侧角)侧角发出发出节前纤维节前纤维壁内神经丛的节细胞换元壁内神经丛的节细胞换元 节后纤维节后纤维发出发出支配支配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肛门内括约肌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肛门内括约肌 使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使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 此外,尚有少量肽能神经纤维,末梢释放此外,尚有少量肽能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有的递质有P 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脑啡肽和生长物质、血管活性肠肽、脑啡肽和生长抑素。抑素。肌舒张肌舒张肌间神经丛肌间神经丛(myentericmyenteric plexus)plexus)粘膜下神经丛粘膜下神经丛(submucosalsubmucosal plexus)plexus)2 2、内在神经系统:也叫壁内神经丛、内在神经系统:也叫壁内神经丛 这些神经丛广泛分布于消化道壁内,他们这些神经丛广泛分布于消化道壁内,他们将消化道内的各种将消化道内的各种感受器、效应细胞、外来感受器、效应细胞、外来神经和壁内神经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神经和壁内神经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和相对独立的整合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和相对独立的整合系统。在在胃肠活动的调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即胃肠活动的调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即在调节胃肠运动和分泌以及胃肠血流中都起在调节胃肠运动和分泌以及胃肠血流中都起重要作用。重要作用。六、消化系统的免疫功能六、消化系统的免疫功能在胃肠道的粘膜中分布有数十种内分泌细胞,在胃肠道的粘膜中分布有数十种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多种化学物质,统称能合成和分泌多种化学物质,统称胃肠激素。胃肠激素。(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胃肠激素能调节胃肠活动,胃肠激素能调节胃肠活动,是通过:是通过:1 1、内分泌方式、内分泌方式 2 2、旁分泌方式、旁分泌方式 3 3、神经分泌方式、神经分泌方式 起作用起作用 消化系统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是通过集合消化系统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是通过集合淋巴组织和消化道各个部位各种淋巴细胞实淋巴组织和消化道各个部位各种淋巴细胞实现的。现的。第二节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口腔内消化一、唾液腺及唾液一、唾液腺及唾液(一)各种动物的唾液腺(一)各种动物的唾液腺(二)唾液(二)唾液1、唾液性质和成分、唾液性质和成分唾液是一种无色无味唾液是一种无色无味pH为为6.67.1近中性的低近中性的低渗液体。正常成人的分泌量渗液体。正常成人的分泌量10001500ml日。日。口腔粘膜口腔粘膜 内有无数的散在内有无数的散在小唾液腺小唾液腺 人和高等动物有三对人和高等动物有三对大唾液大唾液腺腮腺、颌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下腺、舌下腺。有三种腺细胞有三种腺细胞浆液细胞、粘浆液细胞、粘液细胞、混合细胞。液细胞、混合细胞。成分成分水水 9999%无机物无机物 无机盐无机盐有机物有机物 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粘蛋白、溶菌粘蛋白、溶菌酶、球蛋白酶、球蛋白2、唾液的作用、唾液的作用 润滑溶解、软化食物,使之便与吞咽,并引起味觉润滑溶解、软化食物,使之便与吞咽,并引起味觉。清洁保护口腔作用清洁保护口腔作用 具有杀灭细菌或抑菌作用具有杀灭细菌或抑菌作用 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促进生长,利于伤口愈合的作用促进生长,利于伤口愈合的作用 可用于血型鉴定可用于血型鉴定3、唾液分泌的调节、唾液分泌的调节在安静情况下,唾液腺不断分泌少量唾液,以湿润口在安静情况下,唾液腺不断分泌少量唾液,以湿润口腔,为基础分泌腔,为基础分泌(basic secretion)(basic secretion)。进食时唾液的分泌完全是进食时唾液的分泌完全是神经反射性调节神经反射性调节 a 非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进食时,食物对口腔粘膜机械、进食时,食物对口腔粘膜机械、化学和温度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非条件化学和温度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非条件反射性分泌。反射性分泌。反射过程:反射过程:食物食物刺激刺激引起口引起口腔粘膜、舌的感受器腔粘膜、舌的感受器+通过第通过第、脑神经传入冲动脑神经传入冲动 到达延髓泌涎核和下丘脑、大脑皮层到达延髓泌涎核和下丘脑、大脑皮层 (初级中枢)(初级中枢)(高级中枢)(高级中枢)后经后经副交感神经(第副交感神经(第、对脑神经)、对脑神经)唾液腺,引起唾液分泌唾液腺,引起唾液分泌 交感神经(来自胸髓,在颈上神经节换元)交感神经(来自胸髓,在颈上神经节换元)传到传到 神经反射性调节神经反射性调节 b 条件反射调节:条件反射调节:由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由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环境以及谈论食物等引起的唾液分泌,称条环境以及谈论食物等引起的唾液分泌,称条件反射。件反射。以副交感神经作用为主,兴奋引起唾液分以副交感神经作用为主,兴奋引起唾液分泌的量较多而黏蛋白较少;交感神经兴奋引泌的量较多而黏蛋白较少;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唾液分泌量较少而黏蛋白较多。起唾液分泌量较少而黏蛋白较多。二、咀嚼与吞咽二、咀嚼与吞咽(一)咀嚼:(一)咀嚼:通过咀嚼肌协调顺序收缩将食物切割通过咀嚼肌协调顺序收缩将食物切割咬碎,并与唾液混合成食团,以便吞咽。咬碎,并与唾液混合成食团,以便吞咽。唾液分泌的激素调节唾液分泌的激素调节 唾液腺的血流对分泌的调节唾液腺的血流对分泌的调节(二)吞咽:是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可使食物从(二)吞咽:是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可使食物从口腔进入胃。口腔进入胃。一期:口腔一期:口腔咽咽 为随意动作。为随意动作。二期:咽二期:咽食管上端食管上端 为一系列不随意动作为一系列不随意动作三期:食物沿食管下移至胃。三期:食物沿食管下移至胃。食管食管胃括约肌胃括约肌(二)吞咽:是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可使食物从(二)吞咽:是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可使食物从口腔进入胃。口腔进入胃。第三节第三节 胃内消化胃内消化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有两方面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有两方面1、暂时贮存食物,并初步消化食物、暂时贮存食物,并初步消化食物2、以最适于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速度逐渐将食糜、以最适于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速度逐渐将食糜排入排入12指肠指肠一、胃的运动一、胃的运动(一)胃运动的形式(一)胃运动的形式1、容受性舒张:咀嚼吞咽时,食物对口、咽、容受性舒张:咀嚼吞咽时,食物对口、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的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舒张,胃容积扩射性的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舒张,胃容积扩大,称胃容受性舒张。大,称胃容受性舒张。意义:适应于大量食物的涌入,从而完成胃意义:适应于大量食物的涌入,从而完成胃容纳和贮存食物的功能。容纳和贮存食物的功能。2、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胃壁平滑肌经常保持轻微持续胃壁平滑肌经常保持轻微持续收缩状,称紧张性收缩。收缩状,称紧张性收缩。意义:意义:a 使胃腔具有一定的压力、有助于消化液渗使胃腔具有一定的压力、有助于消化液渗入食物,协助食糜向前推进入食物,协助食糜向前推进。b 保持胃的正常位置和形态,是其它运动保持胃的正常位置和形态,是其它运动形式的基础。形式的基础。3、蠕动:、蠕动:食物入胃食物入胃5分钟,胃壁平滑肌便开始有分钟,胃壁平滑肌便开始有节奏收缩,称蠕动。蠕动开始于胃的中部,节奏收缩,称蠕动。蠕动开始于胃的中部,并有节律的向幽门方向传播。并有节律的向幽门方向传播。特点特点a a 蠕动起始于胃的中部,在向幽门方向传播中,幅度蠕动起始于胃的中部,在向幽门方向传播中,幅度和速度逐步增加。和速度逐步增加。b b 胃蠕动的频率约为胃蠕动的频率约为3 3次次/min/min,每个蠕动波约需,每个蠕动波约需1min1min到到达幽门,通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达幽门,通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b 进一步搅拌粉碎食物,并推动食糜排进一步搅拌粉碎食物,并推动食糜排入十二指肠内。入十二指肠内。意义意义 a 使食糜与胃液充分混合,利于化学消使食糜与胃液充分混合,利于化学消化。化。(二)胃运动的调节(二)胃运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 食物中枢的反射:食物中枢的反射:通过神经中枢发出传出神通过神经中枢发出传出神经对胃运动的调节。经对胃运动的调节。支配胃的传出神经有支配胃的传出神经有迷走神经迷走神经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使胃的基本电节律频率减慢,使胃的基本电节律频率减慢,迷走神经迷走神经+使胃的基本电节律和动作电位使胃的基本电节律和动作电位频率增加,胃收缩频率和强度都增加,频率增加,胃收缩频率和强度都增加,即胃即胃的运动增强。的运动增强。交感神经交感神经+胃壁平滑肌收缩力减弱,胃壁平滑肌收缩力减弱,即胃运动减弱。即胃运动减弱。壁内神经丛:壁内神经丛:食物对胃的刺激传到壁内神经食物对胃的刺激传到壁内神经丛,由神经丛中的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调节丛,由神经丛中的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调节胃的运胃的运动。动。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 幽门部幽门部G细胞细胞 12指肠粘膜指肠粘膜 PH高渗溶液高渗溶液10%乙醇乙醇腹腔压腹腔压力上升力上升刺激刺激12指肠,通过胃肠反射,引起指肠,通过胃肠反射,引起胃运动胃运动释放释放胃泌素,使胃基本电节律胃泌素,使胃基本电节律频率增加,频率增加,胃运动加强。胃运动加强。释放释放肠抑胃素,肠抑胃素,抑制胃运动。抑制胃运动。(三)胃的排空:(三)胃的排空:胃内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胃内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胃的排空。程,称胃的排空。胃的排空是间断的胃的排空是间断的1、胃排空过程及调节胃排空过程及调节 食物入胃食物入胃机械机械刺激刺激化学化学对胃壁对胃壁胃内压胃内压 12指肠压指肠压部分部分食糜由胃排入食糜由胃排入12指肠指肠 食糜食糜进入进入12指肠指肠酸、脂肪酸、脂肪高渗溶液高渗溶液刺激肠粘膜感受器刺激肠粘膜感受器反射反射神经神经体液体液因素因素 抑制胃运动抑制胃运动胃内压胃内压12指肠压指肠压胃排空停止胃排空停止迷走迷走迷走反射迷走反射壁内神经丛反射壁内神经丛反射胃泌素胃泌素分泌分泌G G细胞细胞胃运动胃运动性通过性通过胃运动胃运动 随酸性食糜随酸性食糜小肠小肠中和、吸收中和、吸收抑制因素解除抑制因素解除胃运动胃运动胃内压胃内压 12指肠压指肠压又推动一部分食糜入又推动一部分食糜入1212指肠指肠如此重复,直至食物完全被胃排空为止如此重复,直至食物完全被胃排空为止2、特点:间断分批进行、特点:间断分批进行胃内压胃内压3、影响胃排空的因素、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胃、胃、12指肠压的影响指肠压的影响胃运动胃运动胃排空胃排空任何原因任何原因12指肠压指肠压胃排空胃排空 食糜的理化特性食糜的理化特性流质食物排空快,固体食物排空慢流质食物排空快,固体食物排空慢等渗溶液排空快,非等渗溶液排空慢等渗溶液排空快,非等渗溶液排空慢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排空最慢。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排空最慢。混合食物排空需混合食物排空需46 小时小时 幽门括约肌幽门括约肌a 限制食糜进入限制食糜进入12指肠速度指肠速度b 增进食糜物在幽门部搅拌混匀的程度增进食糜物在幽门部搅拌混匀的程度c 阻止阻止12指肠内容物返流入胃指肠内容物返流入胃(四)呕吐:胃及肠内容物通过食道逆流出口腔的(四)呕吐:胃及肠内容物通过食道逆流出口腔的反射动作称为呕吐。反射动作称为呕吐。(一)胃内分泌细胞及胃液的分泌(一)胃内分泌细胞及胃液的分泌胃粘膜胃粘膜外分泌细胞外分泌细胞 内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组成胃腺组成胃腺粘液细胞粘液细胞主细胞主细胞壁细胞壁细胞分泌胃液分泌胃液散在于胃粘膜中散在于胃粘膜中分泌胃肠激素分泌胃肠激素如胃泌素。如胃泌素。二、胃液的分泌及其调节二、胃液的分泌及其调节(二)胃液的性质和成分(二)胃液的性质和成分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透明PH为为0.91.5的酸的酸性液体。正常成人分泌量约性液体。正常成人分泌量约1.52.5L日日主要成分:主要成分:胃蛋白酶、盐酸、粘液、内因子胃蛋白酶、盐酸、粘液、内因子(三)胃液的作用三)胃液的作用1、胃蛋白酶、胃蛋白酶主细胞主细胞分泌分泌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分解蛋白质PH5时便失活时便失活HCl、胨、胨最适最适PH2.03.52、粘液、粘液粘液由胃腺的粘液由胃腺的粘液细胞粘液细胞和胃粘膜和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表面上皮细胞胞分泌。分泌。作用:作用:覆盖在胃粘膜表面形成凝胶层。润滑食物,覆盖在胃粘膜表面形成凝胶层。润滑食物,并可减少粗糙食物对胃粘膜的机械损伤。并可减少粗糙食物对胃粘膜的机械损伤。粘液与粘膜上皮细胞分泌的粘液与粘膜上皮细胞分泌的HCO3-共同构成共同构成粘液粘液碳酸氢盐屏障,使胃粘膜表面处于碳酸氢盐屏障,使胃粘膜表面处于中性或偏碱性状态,有效地防止胃酸和胃蛋中性或偏碱性状态,有效地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的侵蚀作用。及食物对胃粘膜的白酶对粘膜的侵蚀作用。及食物对胃粘膜的损伤。损伤。3、HCl 又称胃酸,是由胃腺的壁细胞分泌又称胃酸,是由胃腺的壁细胞分泌 作用:作用:HCl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的作用是多方面的a 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变为胃蛋白酶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变为胃蛋白酶b 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c 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d 能抑制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能抑制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e 入小肠后促进小肠对入小肠后促进小肠对Fe2+、Ca2+的吸收的吸收f 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分泌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分泌 HclHcl的形成的形成胃酸是由胃腺的壁细胞形成与分泌的,胃酸的胃酸是由胃腺的壁细胞形成与分泌的,胃酸的分泌是一个主动过程。靠细胞顶膜上的质子泵分泌是一个主动过程。靠细胞顶膜上的质子泵实现的。实现的。a a 胞质胞质H H2 2O OH H+被质子泵主动分泌到被质子泵主动分泌到小管腔,细胞内的小管腔,细胞内的ClCl-由由ClCl-通道分泌至小管腔,通道分泌至小管腔,与与H H+形成形成HClHCl。b COb CO2 2+OH+OHCACAHCOHCO3 3-生成的生成的HCOHCO3 3-在细胞的底在细胞的底侧与侧与ClCl-进行交换入血进行交换入血H H+OHOH-壁细胞分泌壁细胞分泌HClHCl的过程的过程 泵可将细胞内的泵可将细胞内的NaNa+泵出,同泵出,同时将时将K K+泵入壁细胞内,以补泵入壁细胞内,以补充转运到分泌小管腔内的部充转运到分泌小管腔内的部分分K K+。C C 壁细胞基底侧膜上有壁细胞基底侧膜上有NaNa+正常人清晨空腹时胃液总酸排出量称基础排出正常人清晨空腹时胃液总酸排出量称基础排出量,量,约为约为0 012.8mmol/h12.8mmol/h。(四(四)胃液分泌的调节胃液分泌的调节1 1、促进胃液分泌的调节作用、促进胃液分泌的调节作用 头期:指进食时,咀嚼吞咽刺激口腔、咽、喉头期:指进食时,咀嚼吞咽刺激口腔、咽、喉部的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胃液的分泌,称头部的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胃液的分泌,称头期分泌。期分泌。进食进食咀嚼咀嚼吞咽吞咽刺激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传入冲动传入冲动延髓延髓丘脑、边缘叶、大脑皮层丘脑、边缘叶、大脑皮层传出冲动传出冲动胃腺胃腺分泌分泌胃液胃液G G细胞细胞分泌分泌胃泌素胃泌素 胃期:食物刺激胃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液胃期:食物刺激胃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液分泌,称胃期分泌。分泌,称胃期分泌。食物食物入胃入胃刺激刺激胃内的扩胃内的扩张感受器张感受器迷走迷走反射迷走迷走反射壁内神经丛局部反射壁内神经丛局部反射G G细胞细胞分泌分泌胃泌素胃泌素胃腺胃腺分泌分泌胃液胃液 肠期:食物入肠期:食物入1212指肠后,对肠的刺激引起胃液指肠后,对肠的刺激引起胃液分泌称肠期分泌。分泌称肠期分泌。食物入小肠食物入小肠刺激刺激1212指肠指肠分泌分泌胃泌素胃泌素肠泌酸素肠泌酸素aaaa胃腺胃腺分泌分泌胃液胃液2 2、抑制胃液分泌的调节作用、抑制胃液分泌的调节作用 盐酸盐酸胃内酸度胃内酸度幽门部幽门部pH1.2-1.5pH1.2-1.5抑制抑制G G细胞分泌胃泌素细胞分泌胃泌素继而抑制胃腺分泌胃液继而抑制胃腺分泌胃液1212指肠指肠pH2.5pH2.5刺激刺激1212指肠粘膜指肠粘膜释放释放促胰液素促胰液素血运血运胃胃抑制抑制胃泌素引起胃酸的分泌胃泌素引起胃酸的分泌 脂肪脂肪脂肪入脂肪入1212指肠后指肠后刺激刺激小肠粘膜小肠粘膜释放释放促胰液素促胰液素促胰酶素促胰酶素抑胃肽抑胃肽血运血运胃腺胃腺抑制胃液分泌抑制胃液分泌 高渗溶液高渗溶液三、胃粘膜屏障作用三、胃粘膜屏障作用(一)粘液在屏障中的作用(一)粘液在屏障中的作用粘液的屏障作用体现在两方面粘液的屏障作用体现在两方面1 1、粘液牢固的覆盖在粘液牢固的覆盖在胃胃粘膜表面,粘膜表面,形成凝胶保形成凝胶保护层。使胃粘膜免受机械和化学的损害,起护层。使胃粘膜免受机械和化学的损害,起到保护作用。到保护作用。2 2、HCOHCO3 3-与胃腔扩散来的与胃腔扩散来的H H+相遇发生中和,使相遇发生中和,使胃粘膜表面处于中性或偏碱性状态,免于胃粘膜表面处于中性或偏碱性状态,免于H H+、胃蛋白酶对胃组织的侵蚀损害。胃蛋白酶对胃组织的侵蚀损害。总结:粘液与总结:粘液与HCOHCO3 3-共同构成粘液共同构成粘液碳酸氢盐碳酸氢盐屏障使胃粘膜免于机械性损伤和化学性损伤。屏障使胃粘膜免于机械性损伤和化学性损伤。(二)胃粘膜特殊结构的屏障作用(二)胃粘膜特殊结构的屏障作用桥粒紧密联结构成形态上的屏障。既能防桥粒紧密联结构成形态上的屏障。既能防H H+由胃腔扩散入粘膜内,又能阻止由胃腔扩散入粘膜内,又能阻止NaNa+从粘膜内从粘膜内向胃腔扩散,使胃粘膜与胃腔之间始终维持向胃腔扩散,使胃粘膜与胃腔之间始终维持悬殊的悬殊的H H+浓度。浓度。第四节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小肠内消化一、小肠的运动一、小肠的运动(一)小肠的运动形式(一)小肠的运动形式1 1、分节运动分节运动:是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是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舒张运动。分节运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缩舒张运动。分节运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式。意义:意义:b b 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有易于消化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有易于消化产物吸收。产物吸收。c c 分节运动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分节运动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利于吸收。巴液的回流。利于吸收。a a 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利于化学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利于化学性消化。性消化。2、蠕动:是一种环形肌和纵行肌都收缩的节律、蠕动:是一种环形肌和纵行肌都收缩的节律运动。运动。小肠的蠕动有两种形式小肠的蠕动有两种形式 蠕动速度慢,推进距离短,蠕动速度慢,推进距离短,约约1 1 2cm/min2cm/min意义:使经过分节运动的食糜向前推进一步,意义:使经过分节运动的食糜向前推进一步,到达新的肠段,再开始分节运动。到达新的肠段,再开始分节运动。蠕动速度快,推进距离远,蠕动速度快,推进距离远,约约2 2 25cm/s25cm/s,称,称蠕动冲。蠕动冲。意义:它可推进食糜到小肠末端,甚至到达大意义:它可推进食糜到小肠末端,甚至到达大肠。肠。3 3、摆动:是一种以纵形肌收缩为主的节律性肠、摆动:是一种以纵形肌收缩为主的节律性肠管运动,使食糜在较长的一段小肠内来回摆管运动,使食糜在较长的一段小肠内来回摆动。动。意义:使肠内容物与绒毛充分接触,并与消意义:使肠内容物与绒毛充分接触,并与消化液相混合,利于消化吸收。化液相混合,利于消化吸收。逆蠕动:与正常蠕动方向相反,发生在逆蠕动:与正常蠕动方向相反,发生在1212指指肠与回肠末端。肠与回肠末端。二、小肠运动的调节二、小肠运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1 1、神经支配调节、神经支配调节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小肠运动小肠运动小肠运动小肠运动2 2、壁内神经丛的局部反射、壁内神经丛的局部反射食糜对小肠壁的食糜对小肠壁的机械机械化学化学性刺激,通过壁内神经性刺激,通过壁内神经丛的局部反射,调节小肠的运动。丛的局部反射,调节小肠的运动。(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1 1、55羟色胺:能引起肠壁运动增强。羟色胺:能引起肠壁运动增强。2 2、胃泌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胆囊收缩素P P物质物质加强小肠运动加强小肠运动3 3、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促胰液素促胰液素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抑制小肠运动抑制小肠运动三、小肠中消化液的作用三、小肠中消化液的作用(一)胰液的分泌(一)胰液的分泌1 1、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为无色无臭胰液为无色无臭pH7.8pH7.88.48.4的碱性液体。正的碱性液体。正常成人分泌量为常成人分泌量为1 12L/2L/日日成分成分无机物无机物有机物有机物 无机物:无机物:主要为碳酸氢盐。主要为碳酸氢盐。作用:作用:a a 中和进入中和进入1212指肠的胃酸,使肠粘膜指肠的胃酸,使肠粘膜 免受侵蚀。免受侵蚀。b b 为小肠内各种消化酶提供最适为小肠内各种消化酶提供最适pHpH环境。环境。有机物有机物 是多种消化酶是多种消化酶a a 胰淀粉酶:胰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双糖及其它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双糖及其它产物产物 最适最适pH6.9-7.0pH6.9-7.0b b 胰脂肪酶:胰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甘油、甘油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甘油、甘油一脂。一脂。最适最适PH7.5PH7.5-8.58.5c c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肠致活酶肠致活酶胰蛋白酶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都能将蛋白质分解成胰蛋白酶、糜蛋白酶都能将蛋白质分解成 、胨。胨。二者协同作用可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氨二者协同作用可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氨基酸。最适基酸。最适pH7.8pH7.8、胰液分泌的调节、胰液分泌的调节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末梢释放末梢释放AchAch胰腺胰腺促使加强促使加强分泌胰液分泌胰液幽门幽门G G细胞细胞分泌分泌胃泌素胃泌素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酶含量多,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酶含量多,水、碳酸氢盐含量少。水、碳酸氢盐含量少。体液调节体液调节a a 促胰液素:促胰液素:1212指肠、空肠粘膜分泌释放指肠、空肠粘膜分泌释放作用:刺激促进导管细胞分泌大量的水和作用:刺激促进导管细胞分泌大量的水和HCOHCO3 3-b b 促胰酶素:促胰酶素:由由1212指肠粘膜分泌释放指肠粘膜分泌释放作用:刺激促进腺泡细胞对胰酶的分泌作用:刺激促进腺泡细胞对胰酶的分泌c c 胃泌素胃泌素3 3、抑制胰液分泌的调节、抑制胰液分泌的调节 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腺分泌胰液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腺分泌胰液 脂肪在小肠能抑制胰液分泌脂肪在小肠能抑制胰液分泌12指肠腺:指肠腺:分布于分布于12指肠的粘膜下层,分泌指肠的粘膜下层,分泌粘稠的碱性液体。粘稠的碱性液体。小肠腺:小肠腺:分布于全部小肠的粘膜层内,分泌分布于全部小肠的粘膜层内,分泌物为多种消化酶,肠致活酶、肠肽酶、肠淀物为多种消化酶,肠致活酶、肠肽酶、肠淀粉酶、粉酶、肠蔗糖酶、肠麦芽糖酶等等。肠蔗糖酶、肠麦芽糖酶等等。小肠液是一种弱碱性液体小肠液是一种弱碱性液体pH7.6,渗透压与渗透压与血浆相等,成人分泌量为血浆相等,成人分泌量为13L日。日。(二)小肠液的分泌与调节(二)小肠液的分泌与调节小肠液是由小肠腺分泌的,小肠内的腺体有两小肠液是由小肠腺分泌的,小肠内的腺体有两种种1212指肠腺指肠腺 、小肠腺。、小肠腺。1 1、小肠液的性质和作用、小肠液的性质和作用作用:作用:保护保护1212指肠上皮不被胃酸侵蚀。指肠上皮不被胃酸侵蚀。可以稀释消化产物,使其渗透压下降,利于可以稀释消化产物,使其渗透压下降,利于吸收吸收 进一步分解消化食糜中的营养物质;肠致活进一步分解消化食糜中的营养物质;肠致活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2 2、小肠液分泌的调节、小肠液分泌的调节(三)胆汁的分泌与排出(三)胆汁的分泌与排出胆汁是由肝细胞不断生成和分泌的胆汁是由肝细胞不断生成和分泌的肝细胞肝细胞分泌分泌胆汁胆汁肝毛细胆管肝毛细胆管左、右肝管左、右肝管肝总管肝总管胆总管胆总管1212指肠指肠乳头开口乳头开口1212指肠(肝胆汁)指肠(肝胆汁)胆囊管胆囊管胆囊(胆囊胆汁)胆囊(胆囊胆汁)胆汁是一种苦味较浓的有色液体胆汁是一种苦味较浓的有色液体,肝胆汁金黄肝胆汁金黄色色pH7.4pH7.4;胆囊但只因浓缩色编审;胆囊但只因浓缩色编审pH6.8,pH6.8,成人成人分泌量约分泌量约0.8-1.1L/0.8-1.1L/日日。成分:胆盐、胆色素、胆固醇、脂肪酸、卵成分:胆盐、胆色素、胆固醇、脂肪酸、卵磷脂、无机盐磷脂、无机盐1 1、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作用:作用: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分解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分解 促进脂肪的吸收促进脂肪的吸收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2 2、胆汁分泌的调节、胆汁分泌的调节 体液因素体液因素a a 胃泌素胃泌素G G细胞细胞分泌分泌胃泌素胃泌素肝细胞肝细胞胆汁分泌胆汁分泌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促进促进HClHCl肠粘膜释放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促胰液素 刺激刺激b b 促胰液素:促胰液素:主要是增加胆汁的量和碳酸氢盐。主要是增加胆汁的量和碳酸氢盐。c c 囊收缩素囊收缩素:促进胆囊收缩和排空,使胆囊中的:促进胆囊收缩和排空,使胆囊中的胆汁排出。胆汁排出。神经调节神经调节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末梢释放末梢释放AchAch肝细胞肝细胞促进促进胆汁分泌胆汁分泌胃泌素胃泌素3 3、胆汁的贮存和排放、胆汁的贮存和排放非消化期间:奥狄氏括约肌收缩,胆汁经胆非消化期间:奥狄氏括约肌收缩,胆汁经胆总管贮存于胆囊。总管贮存于胆囊。消化期间:奥狄氏括约肌舒张,肝细胞分泌的消化期间:奥狄氏括约肌舒张,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直接排入胆汁直接排入1212指肠,同时在胆囊收缩素作用指肠,同时在胆囊收缩素作用下,胆囊收缩,胆囊胆汁沿胆总管有排入到下,胆囊收缩,胆囊胆汁沿胆总管有排入到1212指肠。指肠。作用:保护大肠粘膜和润滑粪便。作用:保护大肠粘膜和润滑粪便。第五节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大肠内消化一、大肠的分泌与细菌的活动一、大肠的分泌与细菌的活动(一)大肠的分泌(一)大肠的分泌大肠粘膜表面有许多柱状上皮大肠粘膜表面有许多柱状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能分泌大肠液,为浓稠的细胞和杯状细胞,能分泌大肠液,为浓稠的碱性液体,碱性液体,pH pH 为为8.38.48.38.4。2 2、细菌利用肠内较简单物质合成复合维生素、细菌利用肠内较简单物质合成复合维生素B B和和维生素维生素K K,由肠内吸收,对人体有营养作用。,由肠内吸收,对人体有营养作用。(二)细菌的活动(二)细菌的活动1、分解食物残渣,细菌对糖和脂肪的分解称为、分解食物残渣,细菌对糖和脂肪的分解称为发酵,对蛋白质的分解称为腐败。发酵,对蛋白质的分解称为腐败。二、大肠的运动二、大肠的运动三、排便:三、排便:通过大肠壁一系列的反射活动将粪便排出体通过大肠壁一系列的反射活动将粪便排出体外称排便。外称排便。(一)袋状往返运动:(一)袋状往返运动:由环行肌不规则的收缩所引起由环行肌不规则的收缩所引起作用:促使大肠吸收水分、无机盐。作用:促使大肠吸收水分、无机盐。(二)集团运动:(二)集团运动:实质是一种强的蠕动,为强的推进性运动,实质是一种强的蠕动,为强的推进性运动,可把内容物完全排空至下端可把内容物完全排空至下端 。反射过程反射过程:粪粪便便刺激刺激直肠壁压直肠壁压力感受器力感受器盆神经盆神经腹下神经腹下神经脊髓腰骶段脊髓腰骶段排便中枢排便中枢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盆神经盆神经降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直肠收缩收缩肛门内括约肌舒张肛门内括约肌舒张肛门外括约肌舒张肛门外括约肌舒张便排便排腹下神经腹下神经肠结降肠结降肠直肠直肠结状乙肠结状乙肌约括内门肛肌约括内门肛张舒张舒缩收缩收缩收肌约括外门肛缩收肌约括外门肛(+)(-)(-)(-)(-)抑制抑制排便排便阴部神经阴部神经 阴部神经阴部神经第六节第六节 吸收吸收一、吸收的部位一、吸收的部位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能吸收所有的营养物质能吸收所有的营养物质 (一)小肠有特殊的组织结构(一)小肠有特殊的组织结构 1 1、小肠有广大的吸收面积,整个吸收面积可达、小肠有广大的吸收面积,整个吸收面积可达200-250m200-250m2 22 2、小肠绒毛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伴有平滑肌、小肠绒毛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伴有平滑肌纤维和神经丛纤维和神经丛在消化期,绒毛可产生节律性伸缩和摆动,加在消化期,绒毛可产生节律性伸缩和摆动,加速绒毛内血液和淋巴的流动,有助于吸收。速绒毛内血液和淋巴的流动,有助于吸收。(三)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成适于吸收的小分子(三)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成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物质。(二二)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使小肠有充分的)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使小肠有充分的时间吸收。时间吸收。二、吸收的机制二、吸收的机制(一)被动转运:滤过、扩散、渗透(一)被动转运:滤过、扩散、渗透(二)主动转运:泵的转运、载体转运(二)主动转运:泵的转运、载体转运(三)交(三)交换扩散换扩散三、主要营养物质的吸三、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收(一)(一)H H2 2O O的吸收的吸收吸收部位:主要为小肠,结肠也可吸收一部分。吸收部位:主要为小肠,结肠也可吸收一部分。吸收方式:吸收方式:被动渗透,其他物质吸收所产生被动渗透,其他物质吸收所产生的渗透压梯度是的渗透压梯度是H H2 2O O吸收的动力。吸收的动力。(二)无机盐的吸收(二)无机盐的吸收1、钠的吸收、钠的吸收吸收部位:吸收部位:空肠、回肠、结肠空肠、回肠、结肠吸收方式吸收方式:主动吸收。:主动吸收。钠从肠腔钠从肠腔肠上皮细胞肠上皮细胞 为易化扩散为易化扩散从肠上皮细胞从肠上皮细胞血液血液 为主动转运为主动转运2 2、钾的吸收、钾的吸收 每日摄入钾约每日摄入钾约404060mep/L60mep/L,消,消化腺也分泌一部分,每日从粪便排出约化腺也分泌一部分,每日从粪便排出约5 515mep/L15mep/L,余被吸收。,余被吸收。吸收方式:被动吸收吸收方式:被动吸收3 3、钙的吸收、钙的吸收吸收部位:小肠各部分,以吸收部位:小肠各部分,以1212指肠吸收能力指肠吸收能力最强。最强。吸收方式:在维生素吸收方式:在维生素D D的存在下主动吸收的存在下主动吸收4 4、铁的吸收、铁的吸收吸收部位:吸收部位:1212指肠和空肠指肠和空肠吸收方式:主动吸收吸收方式:主动吸收FeFe3 3+VitCFeFe2 2+吸收部位:小肠、结肠吸收部位:小肠、结肠(三)维生素的吸收(三)维生素的吸收维生素维生素B B1212:可通过与内因子结合成复合物,可通过与内因子结合成复合物,在回肠通过肠粘膜上皮细胞胞饮主动转运吸在回肠通过肠粘膜上皮细胞胞饮主动转运吸收。收。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在胆盐作用下,可通过单纯在胆盐作用下,可通过单纯扩散吸收扩散吸收(A A、D D、E E、K K)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c c,维生素,维生素B B1 1B B2 2依靠依靠扩散方式吸收。扩散方式吸收。(四)三大营养物质的吸收(四)三大营养物质的吸收1、糖的吸收、糖的吸收吸收部位:吸收部位:1212指肠、空肠指肠、空肠吸收方式:吸收方式:借助于借助于NaNa+浓度势能逆浓度差主动浓度势能逆浓度差主动转运,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转运,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2 2、蛋白质的吸收、蛋白质的吸收蛋白质在小肠内被分解成氨基酸后被吸收。吸蛋白质在小肠内被分解成氨基酸后被吸收。吸收的部位、方式、途径完全同于葡萄糖的吸收。收的部位、方式、途径完全同于葡萄糖的吸收。葡萄糖葡萄糖 从肠腔从肠腔肠上皮细胞肠上皮细胞 主动转运主动转运从肠上皮细胞从肠上皮细胞血液血液 被动转运被动转运吸收途径:吸收途径:血液血液3 3、脂肪的吸收、脂肪的吸收吸收部位:吸收部位:1212指肠和空肠指肠和空肠 吸收方式:在肠腔吸收方式:在肠腔脂肪酸、甘油一酯脂肪酸、甘油一酯+胆盐胆盐混合微胶粒混合微胶粒胆盐携带脂肪消化产物通过覆盖在小肠绒毛表面非流动水层通过覆盖在小肠绒毛表面非流动水层到达 微绒毛微绒毛释放胆盐胆盐留在肠腔部分继续发挥作用,部留在肠腔部分继续发挥作用,部分在回肠内被吸收分在回肠内被吸收脂肪酸脂肪酸甘油一脂甘油一脂透过上皮细胞膜皮细胞皮细胞入粘膜上入粘膜上在肠上皮细胞内,长链在肠上皮细胞内,长链脂肪酸脂肪酸甘油一脂甘油一脂内质网内质网重新合成重新合成甘油三脂甘油三脂微粒微粒乳糜乳糜合成合成以胞吐形式入细胞间隙、入中央乳糜管以胞吐形式入细胞间隙、入中央乳糜管巴循环入血液巴循环入血液经淋经淋 中、短链甘油三脂水解产生的脂肪酸、甘油一脂(是水中、短链甘油三脂水解产生的脂肪酸、甘油一脂(是水溶性的)可直接进(肝门静脉)入血液循环。溶性的)可直接进(肝门静脉)入血液循环。吸收途径:以淋巴途径为主吸收途径:以淋巴途径为主 返回返回返返回回 排便反射过程排便反射过程粪粪便便刺激刺激直肠直肠壁压壁压力感力感受器受器盆神经盆神经腹下神经腹下神经脊髓脊髓腰骶腰骶段排段排便中便中枢枢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盆神经盆神经降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直肠肛门内括约肌舒张肛门内括约肌舒张收缩收缩排排便便抑抑制制排排便便舒张舒张肛门外括约肌舒张肛门外括约肌舒张缩收肌约括内门肛缩收肌约括内门肛缩收肌约括外门肛缩收肌约括外门肛肠结降肠结状乙肠直+腹下神经腹下神经+返回思考题思考题1、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吸收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吸收2、胃液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各有何作用?、胃液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各有何作用?3、什么是胃的排空?叙述胃排空过程及特点。、什么是胃的排空?叙述胃排空过程及特点。4、小肠为什么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为什么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