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案合集

上传人:h****7 文档编号:227093915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案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3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案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3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案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案合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案合集,供大家参考。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案1教学目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点:积累词语及诗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难点:进行语文活动一当回小记者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学习万花筒1、指名读、正音。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3、投影出示这六个字,让学生观察。(减、喊、感、涡、锅、窝)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用这些字组词。5、在田字格里描写这些字。二、学习我能填1、投影出示。2、指名读,正音。3、教师领读。4、引导学生分析每组两个字的异同点,识记生字。5、学生先独立组词,然后交流、讨论。6、教师小结。丑(小丑)扭(别扭)雏(雏鹰)准(准备)三、学习我能写1、学生读例句,说说自己的发现。2、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这样写的好处。3、教师引导学生扩写第一个句子。(1)投影出示:()老师穿着一条()裙子。(2)学生试填。提示学生括号里可以填许多不同的词,只要语意通顺就行。如:(美丽的)老师穿着一条(耀眼的红)裙子。(年轻的)老师穿着一条(崭新的)裙子。4、学生试着扩写第二句,教师个别指导。四、学习百宝箱读读背背1、课件出示古诗。2、配乐朗读古诗。3、指名读,正音。4、齐读古诗,说说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6、学生读背古诗。五、课堂小结学生小结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学习收获。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案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指定句子的意思。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达丽玛和老师之间真挚的师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把发生在达丽玛和老师之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难点: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也落在老师和达丽玛的心上”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1、大家都已学过了春晓,我们再来一起背一下好吗?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天、春雨的诗篇举不胜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二、自学课文,并检查自学情况1、自学课文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学习生字新词。(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议议,记记。师点拨重点唇(chn),不能读成chn(晨)竭(念ji,不念j)(2)提出不理解的词句,酌情处理。(3)课文主要写了谁?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三、给课文分段我们在第七册已经学过了好几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还记得吗?请自选一种分段方法给课文分段。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按时间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按地点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标出自然段,思考每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按照不同的内容,根据下面的提示把课文分成4段。1、上课的时候,达丽玛没有听见老师提出的问题。2、放学以后,老师为达丽玛补课,并且冒雨将她送回家。3、第二天早晨,达丽玛冒雨接老师一同到学校去。4、内蒙古大草原上的师生情如同滋润大地的绵绵细雨。四、学习第一段1、自由朗读第一段。2、我们来看一下,在上课时的教室里,发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课时达丽玛怎么样?)学生可能回答:达丽玛上课没认真听,被乌汉娜老师发现。3、乌汉娜老师又是怎么发现的呢?学生可能回答: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面丽玛这双走了神的眼睛。(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2)课文哪些句子写达丽玛“走了神”?理解“游荡”。(3)用哪个词把前后两部分连接起来的?表明这句话是什么关系?(4)理解:“发现”,你从中获得什么启发?4、被发现后,达丽玛会想些什么呢?五、学习第二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给达丽玛补课时,乌汉娜老师是怎样做呢?2、达丽玛又是怎样回报乌老师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让心跑向大草原了。(1)理解“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2)如果现在你是达丽玛,你会怎样发誓呢?(3)达丽玛为什么要发誓呢?学生可能回答:乌汉娜老师发现达丽玛“走了神”,用提问来证实后,并没有批评她,而是放学后给她补课。虽然只是给达丽玛一人上课,乌老师却同样严肃认真,这种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动了达丽玛,她不仅认识到了错误,而且决心改正错误。所以要“发誓”。(4)达丽玛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可能理解: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引导:“印”什么意思,能换成什么呢?3、正因为达丽玛这么认真地听课,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没有发现。4、指名读,再齐读。5、达丽玛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那她听见了什么呢?学生可能回答:“老师,我只听见您给我讲课。”是的,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闪电、雷声?(1)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达丽玛听课时怎样?从哪里看出?三个“只”字可以看出。(2)从“沙哑的嗓音”和“发干的嘴唇”,可以看出乌老师当时怎样?6、正是这样疲劳的乌老师,当她得知达丽玛听课时,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时心里怎样?(激动)引导:为什么这么激动?7、分角色朗读,体会达丽玛的专心与乌老师的激动。六、学习第三段1、补课后,天下起雨,乌老师是怎样护送达丽玛回家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老师对达丽玛的爱,以及达丽玛汇报老师的爱。七、学习第四段1、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你有什么问题?学生可能质疑:雨点怎么会落在人的心里?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理解。交流中引导理解:(1)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2)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两个“春天的雨点”有什么不同?春雨的特点是润物无声,老师对达丽玛的帮助,没有大声呵斥,是一种理解与尊重,这是润物无声;达丽玛对老师的感谢不是豪言壮语,是发自内心的纯真的爱,也是润物无声。在春雨无声无息地滋润下,万物萌生。同样在乌汉娜老师的关心、爱护下,达丽玛进步成长进来。广大教师正是发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培养着祖国的新一代,新一代才得发茁壮成长。八、总结,布置作业基础性作业:把课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案31、知识教学: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2、能力训练: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初步学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注意描述语言的正确运用。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1、重点: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2、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讨论式、电教辅助式。一、复习回顾民间故事的.特征二、检查课后练习四、进行正音渔 yu 锡 xi 撬 qiao 魔 mo 耸 song 桅 wei 唆 sou 吻 wen三、板书课题,解题并介绍天方夜谭四、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五、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结构1、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他觉得非常奇怪”)描写渔夫捕鱼捞到一个黄铜瓶。2、第二部分(从“隔了一会儿”至“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具体写渔夫同魔鬼的斗争过程。3、第三部分(最后一节)交代斗争的结果。六、组织学生讨论故事的细节描写1、渔夫第四次撒网的动作描写:撒捞拉拢来拉不动跳下水拖上岸打开网发现瓶2、魔鬼的心理活动描写:第一个世纪第二个世纪第三个世纪整整四百年3、渔夫的心理活动描写:捞起黄铜瓶时的想法:魔鬼告诉渔夫“非死不可时”渔夫的心理活动。4、魔鬼的外貌描写:结合练习三,体会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学生朗读有关细节描写的语句。七、分角度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八、布置作业1、归纳本文的寓意2、分析渔夫同魔鬼的对话描写3、准备“正义战胜邪恶”的有关故事。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案4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20_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四、同桌互说,强化提高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第二课时 习 作一、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1.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2.小结: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二、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三、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二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四、誊写作文底稿。第三课时 习作评讲一、个性展示台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2.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对于有特色的习作,教师可推荐发表或参赛。二、教师做小结1.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2.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三、个人再修改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错别字词订正写在习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三遍。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一、我的发现1.读一读,自己悟一悟。2.说一说,读一读,分组感悟。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第二组:根本强调了如果不是我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在朗读时,注意这三个词语语气稍重一点儿。3.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举一举例子: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例句来吗?二、日积月累1.自由读,想一想意思。2.自主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拨。3.多种形式积累:自主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4.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注意引导学生背一背当地常说的气象谚语。三、布置思考作业你想做的展示台内容。第五课时 展 示 台一、课前准备1. 讨论,确定展示形式。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个人或分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如:a)主办认识大自然手抄或黑板报。b)仿生学课外读物介绍会或建立仿生学图书借阅角。c)仿生学发明创意赛。(可结合口语交际、习作进行)d)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e)布置小发明、小制作实物展台。f)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收获优秀习作栏目。2. 行动,筹备展示活动。筹备时,时间上可有一定的弹性,要充分发挥各小组小组长的作用。二、展示评比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展示筹备的成果,评比小小发明家课外资料搜集能手办报大王采访能手等,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案5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通过对比品读,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布置学生收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第二课时一、名言引路,初识“伽俐略”。师:世界上有许多伟人,他们将自己毕生的理念全部融入在简短的言语中,以此来传承伟大的精神,激励世人的斗志。孩子们,那么多的名人名言中,也一定有一句让你感怀至深,让你备受鼓舞,让你铭记于心!谁愿意来交流一下?1、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名言。2、老师也想和大家分享一则名言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1)指名朗读后交流自己从这句名言可以触摸到作者大致是个怎样的人?预设:不盲目迷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善于实践(2)揭示名言作者: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俐略。(多媒体出示伽利略画像和名字)(3)引导学生交流从课外收集到的关于伽利略的成就资料。(要求语言简练)(4)课件出示:伽俐略一生的辉煌成就(简表)师:伽利略能够获得那么多了不起的成就,正是因为他恪守这样的信念(齐读名言)“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二.紧扣“文本”,走近“伽俐略”。1、名言中导入师:同学们,要真正认识伽利略,光凭这则名言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借助于各种文学作品,在充满情味的语言文字中去逐渐丰满伽俐略伟大的形象。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伽利略年轻时一次举世闻名的经典实验,去真正认识一下这个科学家吧!这个实验就是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一举成功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板书课题)(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出示试学要求一:a.思考:伽利略曾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绩,作者为什么在课文开头只介绍“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b.从这段文字的介绍中,你觉得这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伽利略。(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不寻常、辩论家”认识到伽利略在读书时就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人,为下文的大胆质疑埋下了伏笔。)2、对比中品读。学生默读课文的2、3自然段,(1)出示试学要求二:a.结合课文中的典型事件想想名言中“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指什么?b.伽利略和当时的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划出相关的语句。(2)学生试学后,教师引导交流。_课件出示:那时侯,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再次出现亚里士多德的话。(集体读)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他的话怀疑么?为什么?哪些词最能体现?(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责备)“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责备”在什么情况下责备?(在人们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的情况下。)读反问句,读出责备的语气。“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这个反问句说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过渡:人们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而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却敢提出与他截然不同的观点。伽利略是怎样想的?课件出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的句子。_课件出示:“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栓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请一学生先读)可以算一算,画一画,他得出了哪两种结果:(1)_(2)_.把你的研究成果四人小组交流一下指名说。总结:由一个事实得出了两个自相矛盾的结论是自相矛盾(一慢一快)。板书.(说得这么好,请你也读读这一段话,让我们回味一下怎么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思考,才提出这样的问题。.你知道你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怀疑,可能会有怎么样的危险吗?.拓展资料:十六世纪布鲁诺为坚持“日心说”而被教会活活烧死的事例。小结:从伽利略大胆质疑的想法中,你又感受到他是一个(不迷信权威)的科学家。过渡:是的,从同一句话中就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无疑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存在问题!难道伽利略就单通过文字推理推测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吗?他还做了些什么?3、试验中感悟学生自由朗读文章的4、5、6自然段(1)出示试学要求三:a.为了解开心中的疑问,伽利略都做了些什么?b.试验前后人们的反应有什么变化?(2)试学后检测交流。_课件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a.做一次试验不是就够了吗,干吗反复做许多次?你体会到了什么?b.想象:当伽利略第一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也许会想:是我(),还是()?当他第()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也许是我(),也许是( )?当他第()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肯定是我( )!肯定是( )!小结:是啊,他考虑的那样周密,又是那样的细致,从这里,你又觉得伽利略是一个(严谨求实)的科学家。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过渡:25岁的年轻教授向学生宣布实验结果后,仅仅完成了他试验的第一步,因为他还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其,目的何在?.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_课件出示: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集体读,个别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小结: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来验证,并且要面对无数人的讥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上公开实验,他真是一位(执着追求)的科学家。.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请看:(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表现怎样?(惊讶)为什么?让学生想象此时人们的心理活动:a.原以为两个铁球_,但看到的却是_.b.原以为胜利者是_,但_才是胜利者。c.原以为无情的事实会_,现在无情的事实说明_.4、总结中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最后的句子:尽管伽利略的公开试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痴迷信奉于亚里士多德的人们,但是他终归还是让人们明白了:_出示课件:a.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b.原来亚里士多德这位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能不能把原句(第1句)改为第2句?为什么?(“像这样”不能删:因为不仅仅是亚里士多德,还有其他伟人,所有人,如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老师、父母,尽管知识比我们丰富,懂得多,说的话有时也不一定全对)。朗读练习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告诉我们,这个人无论他地位多高,学问多大,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所做的事都是对的。不能轻易的相信别人。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错处。).让我们永远记住伽利略,记住伽利略带给我们的启示,正如刚走进这个经典的故事之前我们读到的读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总结全文:伽利略做公开试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课后延伸,缅怀伽利略活学:1、伽利略敢于质疑、执着追求,不仅向世界宣告了一个科学道理,更给了人们许多许多的启示。随着两个铁球的同时落地,那些嘲笑伽利略胆大妄为的人,那些责备他固执的人,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你学习本课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的方法,展开想象,试着写一写。2、课外阅读伽利略的女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