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配对单列锥滚子轴承的配对方法(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配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配对方法Nova Parts Company 蔡亚新配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一般应用于承受较高径向载荷和双向轴向载荷,或轴系需要做 两个方向轴向定位,并且需要达到给定的预紧或游隙的工况,一般的配对方式有面对面 (见图 1)、背对背(见图 2)和串联(图 3)等三种配置,经过配对后的成对轴承,轴 承原始轴向游隙已固定,用户可以直接安装使用而无需调整隔圈,从而简化了安装程序, 同时避免了安装错误,因此在各类轧机、石油机械及中大型变速机等各类设备上得到广泛 应用,但这类轴承市场上却很少有现货,如果在生产厂家直接订货,往往交货周期较长, 价格也很高,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为此我们摸索出了用市场上现有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进行配对的一整套办法,本文主要介绍面对面和背对背配置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配对时轴 承的选择、测量、隔圈的设计以及配对方法。1. 配对时轴承轴向内部游隙根据不同系列按表 1 选取表1轴承内径mm不同系列的配对轴承轴向内部游隙U m329系列320系列330系列331、302、322、 332系列303、 323系列313系列超过至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308012010014601301706010030401001401201601401807011040501201601802201401801602008012050651401802002401602001802201001406580160200250290180220200260110170801002703101902303503902102702403001101701001202703302202803404002202802803401301901201403103702403003404002403003303901602201401603704302703303404002703303704301802401601803704303103703103703904501801903704303404003404004405001902003904503404003404004405002002254405003904503904504905502252504405004405004405005406002502805406004905504905502803006407005406005406003003406407005906505906502. 面对面配对轴承的配对配对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选用和检测选用符合标准中 P0 级精度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图 4),首先测量轴承外圈两端面平 行差 Vcs 应符合标准中同一尺寸段向心轴承的规定,不符合者剔除不用,合格者在每套轴 承的内、外圈端面上编号标识,以防混套,然后分别测量每套轴承的装配高 T 和外圈宽度 C,测量时沿圆周方向120均布测量三点,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实际测量尺寸,做好记 录。BG图4外隔圈的设计外隔圈的结构及技术要求见图5外隔圈外径 DcDc=D-r3)式中:D-轴承外径,r3-轴承外圈窄端面外倒角外隔圈内径 dcdc=D2 , 对于小型轴承和大接触角轴承,由于外圈窄端面较窄,外隔圈壁厚很小为了增加外隔圈的强度,也可以按下式设计D2dcD 保式中:D2-轴承外圈窄端面内径,D保-窗式冲压保持架最大外径。外隔圈宽度Cc 外隔圈宽度尺寸需要逐对计算,任取两套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作为配对轴承,其装配高 和外圈宽度测量记录分别为T1、T2、C1、C2,那么Cc=T1+T2-C1-C2+Gm+A式中:Gm为轴承轴向游隙平均值,Gm= (Gmax+Gmi n) /2, Gmax和Gmi n按表1查取。 为补偿量,用于补偿由于轴承套圈平行差等形位误差及无负荷测量轴承装配高对配 对轴承轴向游隙的影响,其值按照轴承不同系列、不同尺寸段,通过配磨隔圈时对轴向游 隙的测量来最后确定,设计时初定为,通过配磨试验后统一对每对轴承的外隔圈宽度尺 寸Cc进行修订。Cc尺寸公差取土 土 外隔圈两端面平行差不应超过单套轴承外圈两端面平行差。外隔圈油槽、油孔的设计外隔圈油槽宽度 Cy=1/2Cc外隔圈油槽深度 Hy=13mm外隔圈油孔直径 dy=1/2Cy 外隔圈油孔数量 Z=63. 背对背配对轴承的配对 配对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选用和检测选用符合标准中 P0 级精度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测量轴承内圈两端面平行差 VBs 应 符合标准中同一尺寸段向心轴承的规定,不符合者剔除不用,合格者在每套轴承的内外圈 端面上编号标识,以防混套,然后分别测量每套轴承的装配高T和内圈宽度B,测量时沿 圆周方向 120均布测量三点,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实际测量尺寸,做好记录。 内隔圈的设计内隔圈结构及技术要求见图 6Bb图6g其余令1X45/VBsA内隔圈内径尺寸dbdb=d+r4)式中:d-轴承内径,r4-轴承内圈窄端面内倒角内隔圈外径尺寸DbDb=d2式中:d2-轴承内圈小档边外径内隔圈宽度尺寸BbBb=Tz-2B式中:Tz-用户要求轴承总宽度尺寸B-单套轴承名义内圈宽度Bb尺寸公差取土,但为了配对方便,一批轴承内隔圈尺寸应统一,相互差要小,一 般应小于。内隔圈两端面平行差不应超过单套轴承内圈两端面平行差。 外隔圈的设计背对背配对轴承的外隔圈结构及技术要求均同内隔圈,一般不设计油槽、油孔。 外隔圈外径DeDc=D-式中:D-轴承外径外隔圈内径dedcD1式中:D1-轴承外圈宽端面内径尺寸为了避免外隔圈壁厚过厚造成材料浪费以及外隔圈质量太大,一般情况下取外隔圈壁 厚略大于内隔圈壁厚即可。外隔圈宽度Cc任取两套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作为配对轴承,其装配高和内圈宽度测量记录分别为T1、T2、B1、B2,那么Cc二B1+B2+Bb-T1-T2-Gm- 式中:Gm为轴承轴向游隙平均值,Gm= (Gmax+Gmi n) /2, Gmax和Gmi n按表1查取。为补偿量,用于补偿由于轴承套圈平行差等形位误差及无负荷测量轴承装配高值对 配对轴承轴向游隙的影响,其值按照轴承不同系列、不同尺寸段,通过配磨外隔圈时对轴 向游隙的测量来最后确定,设计时初定为0mm,通过配磨试验后统一对每对轴承的外隔圈 宽度尺寸Cc进行修订。Cc尺寸公差取土 土 外隔圈两端面平行差不应超过单套轴承外圈两端面平行差。4. 成对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和调整 面对面配对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和调整外隔圈车加工后,任选一对轴承的外隔圈,磨削外隔圈宽度Cc至图纸要求尺寸,然 后将3块同高垫块放于平板上,按照图7所示测量无外隔圈时的高度尺寸为Hc1,再将磨 好的外隔圈放入两套轴承内,按图8的方法测量高度尺寸为Hc2,这时,轴承在无负荷状 态下的轴向游隙为G=Hc2-Hc1,比较G和Gm值,确定补偿量二Gm-G,逐对修订每个外隔 圈的宽度Cc,按照修订后的Cc值逐套修磨每对轴承的外隔圈宽度。将修磨好后的外隔圈 做好与每对轴承一致的标识,然后退磁、清洗、涂油后与轴承一起包装交付。对于大接触角的 31300 系列轴承和各系列尺寸较小的轴承,为了确保配对后轴承游隙完全合格,避免轴承使用时因游隙过小早期损坏,需逐套检测成对轴承的轴向游隙。7图8背对背配对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和调整 内隔圈车加工完成后将宽度统一磨削至同一尺寸待用,外隔圈车加工后,任选一 对轴承的外隔圈,磨削外隔圈宽度 Cc 至图纸要求尺寸,然后将 3 块同高垫块放于平板 上,按照图9所示测量无内隔圈时的高度尺寸为Hb1,再将加工好的内隔圈放入两套轴承 内,按图10的方法测量高度尺寸为Hb2,这时,轴承在无负荷状态下的轴向游隙为 G=Hb2-Hb1,比较G和Gm值,确定补偿量 =Gm-G,逐对修订每个外隔圈的宽度Cc,按照 修订后的 Cc 逐套修磨每对轴承的外隔圈宽度。将修磨好后的外隔圈做好与每对轴承一致 的标识,然后退磁、清洗、涂油后与轴承一起包装交付。同样,对于大接触角的31300系列轴承和各系列尺寸较小的轴承,为了确保配对后轴 承游隙完全合格,避免轴承使用时因游隙过小早期损坏,需逐套检测成对轴承的轴向游 隙。图95. 轴承配对时的测量要求 测量单套轴承装配高及成对轴承的轴向游隙时应旋转各套轴承,保证每套轴承滚动体与滚 道均匀接触,轴承各零件都处于正常位置。如有必要,应在负荷状态下测量轴承装配高及 轴向游隙,测量负荷取。测量平板应保持水平位置,测量仪表固定于平板上,测头垂直于平板。同一组垫片高度相 互差小于,应选用测力较小的仪表。测量时沿圆周方向120度均布测量三点,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实际测量尺寸.6. 隔圈材料的选用隔圈材料可选用调质处理后45#钢,为了方便,也可以选用球化退火后的轴承钢。 结论:用以上配对方法,我们成功配对600余对各系列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具体规格从 3130632064,配对轴承包括国际知名品牌SKF以及国内ZWZ、LYC、WX等品牌轴承,供用 户使用后无反馈一例质量问题,因此用以上配对方法配对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完全可以满 足轧机和减速机等主机的使用要求。2011-11-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