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2069966 上传时间:2021-05-1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0.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 修 稳 态 与 环 境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 考纲考情识记要点1.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及其作用2.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构建3.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情况分析我的问题(记录下来,重点突破)_ 1.生态系统都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种成分。2.在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总是生产者,各种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把光能或化学能固定在它们制造的有机物中,被生物所利用,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4.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Z整合 核心考点 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圈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 ,后面的营养级是 。次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属于 营养级。食物链中体现的种间关系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第三捕食 (2)食物网:由于一种生物的食物来源可能来自生物,且某种生物可能为 生物所食,所以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往往是由多条食物链交错而成,从而构成食物网。不同不同种 4完善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关系 据图可知: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的最终来源。 (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说生产者是_。 (3)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 ,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基石分解者 深度思考 1细菌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提示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消费者如结核杆菌、分解者如营腐生细菌 2下列哪些属于分解者?其作用是什么?大肠杆菌胞内菌木耳蚯蚓蜣螂提示将动植物遗体、残枝败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形态结构即生态系统的成分,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网或食物链构成的营养结构,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是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 解析病毒是寄生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A项错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也可能是生产者,如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B项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D项正确。答案D 2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是() A能进行过程或者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能进行过程或者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各种生物都能通过过程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过程和不能在生物体的同一细胞内进行 解析由图可知,过程是光合作用,过程是有氧呼吸,过程是化能合成作用,过程属于无氧呼吸。能进行过程或者的生物的同化类型是自养型,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和生产者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厌氧型生物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过程和可以发生在同一细胞,如酵母菌。答案A 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乙是消费者,包括各种异养生物 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 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解析从图中甲、乙和分解者的关系可以判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异养生物中一部分是消费者,如大部分动物,一部分是分解者,如腐生细菌、真菌和少数动物,B错误。太阳能是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C正确。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正确。答案B 1.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如图所示,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D、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则A、B为消费者和分解者;再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D、C中指出箭头多的D为“生产者”,指入箭头多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2)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判断生产者的主要依据是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细菌等。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 2根据题干提供的各种图形信息构建食物链(网)。图1和图2都是以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多少为依据,图1中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图2中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图3表示的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D是生产者,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无机环境,其中的食物链是DA。 1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会导致其他的生物数量都减少,即出现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减少的情况:若“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还要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结果比原来的数量要增大。 3“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如图所示食物网中,青蛙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鹰就要过多地吃兔和鸟,从而导致兔、鸟减少。但因为鹰不只吃蛇一种生物,它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4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具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食其他食物而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例如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当图中猫头鹰减少后,蛇的数量如何变化? 解析当图中猫头鹰数量减少时,食虫鸟增加,将导致蜘蛛减少,蟾蜍减少,蛇的数量也会减少。而另一条食物链则不同,猫头鹰减少后导致鼠的数量增加,从而使蛇的数量增加。此时由于在食物传递中导致大量能量损耗,最终较短食物链对蛇影响较大,所以最终蛇会增加。 答案增加 1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解析鲈鱼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由于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所以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A项正确;土著鱼与鲈鱼的关系为捕食,B项错误;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鱼数量先减少后增加,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C项错误;通过上面分析,浮游植物的数量先减少后增加,D项错误。答案A 2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从图中分析,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只有花鲢 B从图中分析,白鲢与水蚤的关系是竞争 C大量捕捞花鲢后,短期内白鲢种群总数量将增多 D大量捕捞白鲢后,短期内水蚤种群总数量将下降 解析题图中有2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花鲢、乌鱼;白鲢与水蚤有共同的食物来源,故两者之间是竞争关系;大量捕捞花鲢后,乌鱼的食物减少,则会大量捕食白鲢,白鲢数量会下降;大量捕捞白鲢后,水蚤种群总数量将增多。答案B 3结合下图探究以下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条食物链。 (2)含能量最多的生物类群是_。 (3)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 (4)若所有海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_,水藻数目_。若水绵大量减少,则水藻会_。 (5)海鸟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_。 (6)从图中可以看出:海鸟和大鱼之间的关系是_。4 水藻、水绵 海鸟、小鱼、大鱼 增多减少增多水藻甲壳类海鸟 捕食、竞争 T突破 考疑考技 生态系统的成分误区归纳错误说法正确观点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特殊的消费者动物都是消费者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或粪便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温度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水、空气、矿质元素属非生物物质;光能、热能属非生物能量异养一定是分解者异养生物可作消费者也可作分解者;腐生的一定是分解者;寄生的一定是消费者;自养一定是生产者; 生产者一定自养 【思维诊断】 1考题诊断: (1)(2014海南高考T16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 (2)(2014海南高考T16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 (3)(2013山东高考T26(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 (4)(2012新课标全国卷T32(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 2易错诊断: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2)消费者都是动物,都营异养生活。( ) (3)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 1如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和分解者不可能是包容关系,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原核生物中,一部分属于生产者(如蓝藻等),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部分属于分解者。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而分解者有原核生物也有真核生物。答案A 2(2016山东四市联考)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 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 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 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 解析此食物网中共有8条食物链,故A项错误;伯劳鸟和袋鼬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故B项错误;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6个营养级,如桉树甲虫蜘蛛知更鸟伯劳鸟袋鼬,故C项正确;甲虫的营养级虽比桉树高,但体型小,故D项错误。答案C 3(2016泰安模拟)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甲、乙、丙、丁),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确定这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种群乙的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增大,则引起的变化应是图示中的()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为丙甲乙丁,如果乙种群数量增加,则丁的食物增加,丁种群数量会增加,甲的天敌增加,所以甲种群数量要减少,即丙的天敌减少,故丙会有所增加。答案D 4(2016北京东城区模拟)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形式从D传到A和F BDABE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C图中包含了7条食物链 DB和F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 解析析图可知,C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D是生产者,A、B、E是消费者,F是分解者,DABE构成了一条食物链,B正确;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故碳从D传递到A是以含碳有机物形式,A错误;食物链中不含有分解者,图中有一条食物链,C错误;F是分解者,B和F之间没有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D错误。答案B 5(2016浙江温州月考)图中a、b、c、d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和c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c 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c2的能量就越少 Cd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b中CO2的含量增加将减缓温室效应 解析结合图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知a、b、c、d分别代表生产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不一定是原核生物,比如真菌;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群落,包括a、c、d的所有种群;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有10%20%流向下一营养级,所以c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c2的能量就越多;b中CO2的含量与温室效应有关,CO2含量越小越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答案C 6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 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 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多,沼蟹数量亦增多 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 解析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海螺、线虫和食草虫均能以生产者为食,故三者应为第二营养级;大米草与藻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大米草死亡会导致藻类数量增多,还会使细菌数量增多,细菌和藻类数量增多会导致线虫数量增多,进而导致以线虫为食的沼蟹数量增多;杀虫剂杀死食草虫,会导致蜘蛛的食物减少,进而导致蜘蛛数量减少。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