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四川抗灾的总结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21629402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四川抗灾的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对四川抗灾的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对四川抗灾的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四川抗灾的总结() 在灾难面前 5月13日,我和温冶顺、柴红芳、周玉受栏目指派,赶往四川地震灾区进行采访报道,我们先后深入到都江堰、什邡、北川等灾情非常严重的一线,亲身感受到在灾难面前,我们这个民族的绝大多数人所迸发出来的抗灾救灾热情,以及人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奉献和感动, 5月13日(挺进汶川)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的第二天,我们就奔向灾区,目标是震中汶川,由于成都机场关闭,我们只好先飞往重庆,然后再向灾区进发。 晚上7点多一点,我们的飞机到达重庆,我是第一次来到这座山城,但是现在却没有欣赏的心情,重庆距离震中很远,受到地震影响很小,刚下飞机,我就感觉到了地震灾区的气味,巧得很,武警总队宣传中心的孙延东主任也正好赶往灾区,我们正好同行。 重庆正在下雨,一辆中型依维柯载着我们一行9人,冒着风雨,奔向成都,颇有些悲壮。 我们计划达到成都之后,经过成都直达都江堰,然后再向汶川挺进,此时地震已经发生30时个小时,通向汶川的道路遭遇山体滑坡,全部被毁,能不能进入汶川,谁也不知道,正是这样,我们谁都想迫切知道目前最前线的情况,所以我们没有设定最终到达的地点,总之能走多近就走多近。 过了成都之后,地震的迹象开始映入眼帘,非凡是到达都江堰之后,这座旅游城市一片漆黑,透过车灯,我们首次感到地震巨大的破坏力,桥梁上的路灯歪歪扭扭,路两旁的建筑有不少倒塌,停在路边的车辆,要么被毁,要么挤满了躲避的人,没有车的人们只好躲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而这时的雨越来越大,此时此景,大家兴奋的表情更多得被凝重代替,凌晨两点左右,我们的车被一队武警拦下,地震一发生,武警第一交通总队总队长徐茂带领官兵第一时间赶到这里坚守,他们的任务是拦截进入车辆和人员通行,防止造成更大的伤亡,徐茂队长给我们介绍说,这里距离汶川大约只有公里,从这里开始,道路就被山体滑坡的碎石掩埋或者破坏,前方不远,XX省交通部门正在组织力量进行抢修。 来之前,电视中播出,温总理承诺14号0点打通通往汶川的公路,而所指的公路就是我们所在的地方,警戒线外停靠着大量的社会车辆,而且每辆车上都有人不停地向这里张望,他们的家人都和被围的汶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也是听到了温总理的承诺而等在这里,可是,0点过去了,点过去了,3点过去了,公路还是没有打通。 徐茂总队长和他的官兵冒雨在这里职守,和他们一起守候的还有这些在外地工作的汶川籍乡亲,地震发生后他们就与家里的亲人失去了联系,我们接触的四个年轻人是兄妹三人和老大的妻子,他们的父母在汶川的一个小镇居住,地震一发生,他们就从成都往回赶,他们已经在这里整整在雨中站了6个多小时,短短40公里的路程,但在此时却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那边的亲人到底如何,他们不得而知,他们只能等待,我们也只能默默祈祷,希望他们的亲人平安。 月14日(感动都江堰) 【一】 早上八点,我被同事唤醒,凌晨4点多我们从都江堰返回成都,好多宾馆已经客满,我们随便找了路边的一家洗脚城投宿,一人一个洗脚用的椅子,大家就这样进入了睡眠。 我们随行的武警孙主任连夜去了北川,而进入汶川的道路一时也修不通,我们决定先在都江堰四周采访,道路一旦有进展就立即进入汶川。从成都到都江堰大约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不过都江堰灾情严重,由于余震不断,而且雨还在下,进入那里需要很大的勇气,很多出租车司机不愿去那里,我们在大街上足足拦了半个小时,最终才有一位中年司机答应载我们去,不过要赶在下午五点返回,先去再说,我们立即赶往都江堰。 都江堰,传闻是一座漂亮的旅游城市,而进入我眼帘的却是嘈杂、混乱,大批从汶川方向逃出来的灾民,扶老携幼走在路上,有的还背着几件从家里抢救出来的铺盖,由于政府也没有摸清具体的情况,也没有发布任何消息,惧怕弥漫着所有的灾民,什么传闻都有,有说水库要决口了,有说更大的余震就要来了。 好不轻易,我们打听到了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所在,在一座没有完工的体育馆的场地上,耸立着一片帐篷,有军队、武警、政府、通信等等,大家各忙各的,而在指挥部出口不远,有一排没有来得及处理的尸体,用塑料简单的覆盖着,浮肿的脚和手露在外面。 我们商量之后,决定留下柴红芳大姐利用武警的通讯车传送昨晚的素材,剩余我、温冶顺、周玉三人立即随武警继续深入灾区一线。 【二】 这条从都江堰 通往汶川的公路紧靠着大山,只有两个车道的宽度,山上的石块不时往下掉,而在公路的另一侧,是一条深有百米左右的山沟,是专门为上游水库泻洪使用的河道。温总理指示要在14日凌点打通到汶川的公路指的就是这条公路,从目前看这一愿望落空了,不是官兵们不努力,也不是工程人员怕死,那里的塌方实在太严重,而且道路狭窄,只能容得下一台机器作业,许多赶来支援的大机器都只能停在路旁。 这时已经距离地震有0个小时,震中汶川到底如何,大家没法得知,而此时距离总理要求的打通公路的时间也已经过去了整整6个小时,怎么办。抗灾指挥部临时作出决定,抢修道路的任务由武警第一交通总队接管,继续抢修道路,另外,早上六点武警四川总队派出小分队,在四周的水库开辟水路挺进汶川。 一条冲锋舟只能坐6个人,而且船只还十分有限,我们不忍心占用他们的资源,究竟当前最重要的是救人,虽然我们知道新闻同行都在竞争头条,但是我们还是放弃了,因为报道在哪里都能进行。在武警设置的警戒线四周,聚集了很多人,大多是从外地预备赶回去的人们,他们在焦虑地等待亲人的消息,不时也有一些从汶川逃出来的人们,中午1点左右,一个中年夫妇背着一个满脸血迹的小女孩跌跌撞撞走近我们,他们已经走了两天,没有吃喝,而小女孩头部肿大,眼睛都被挤成一条线,头上缠着的绷带渗着红色的血痕,武警交通一总队总队长徐茂立即拿来矿泉水和饼干,一边安慰他们一边询问里面的情况,女孩的父亲显然没有心思回答,他关心的是他们的女儿的安危,但是这里距离最近的医疗点还有0多公里的路程,武警的车辆都出去了,正好陪同我们的车辆闲着,我们和司机商量之后,司机二话没说,载着女孩奔向医院,那个时候,我们也因为间接帮助他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在等车的时候,陆续又有一些灾民从汶川方向走来,个个都很疲惫,一对50多岁的老夫妇,直接到路边的空地上就瘫坐下来,老人告诉我们他们的三个儿子都被埋在了废墟下面,说着老人就滔滔大哭起来,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去安慰他们,只能做的就是把我们身上带的吃的塞在老人手里。 本文共页:第123456页 【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区需要大量的水和食品,需要帐篷,需要救援工具。 政府顾不上动员,也没有强人所难,但是仅仅两天时间,在都江堰一家药厂的广场上,堆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救灾物资,有矿泉水、方便面饼干,有帐篷棉衣、照明工具,还有黄瓜、西葫芦、圆白菜等新鲜蔬菜,大车小车,一辆接着一辆,一队解放军战士充当搬运工,刚卸下这辆车又去卸那辆车,忙的不可开交。 在众多的支援车辆中,我们发现了两辆大卡车,他们来自陕西兴平县,捐助者是一对农民夫妇,男的曾经在都江堰打过短工,地震刚一发生,女主人就和家里人商量,拿出自己所有积蓄万元,购买了两大车的食品,日夜兼程整整行驶多个小时,我们赶到的时候,他们刚刚把食品卸载完,预备返回家乡。 面队我们的镜头,女主人连忙摆手,只说了一句话,没啥,遇上这样的事,大家都会这样做,之后,就上了驾驶仓,一会就消失在众多的捐助人群中。 整个民族的情绪在媒体三天来的报道中被推升到顶点,一场由汶川引发,全体中国人参与的爱心接力,在整个中国大地上演。汶川地震疼痛了四川,而它直接导致了中国人这个多灾多难民族的人心的空前凝聚。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这种力量的强大,强大到无以阻挡。 晚七点,在返回成都的路上,老周终于坚持不住,呕吐不止,脸色惨白。不单是连续的高强度的劳累,更加承受不了的是生与死对心灵的震撼。 写稿,编片,回传,躺在床上已经是15号的凌晨3点,也不知过了多久,床上沉睡的我们忽然被一阵明显的余震摇醒,意识到是余震后,我和老温对视一眼,继续沉沉睡去。 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这是我们进入灾区来经历的第几次余震。 5月1日(什邡亲情) 一早打开电视,正好是关于什邡的消息:空降兵所属黄继光生前所在的团600名官兵,徒步行进7公里山路,首批抵达XX县区北部伤亡最重的红白镇开始救援 什邡和汶川同属龙门山的两翼,边界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也是本次四川地震的重灾区之一。随行的什邡农业经济作物站站长戴怀斌介绍,X县区灾情最为严重的是山区和沿山区各镇,其中红白、蓥华、八角三个镇0%房屋倒塌,几乎夷为平地,那里的7所中小学校全部垮塌,千余师生被埋废墟,总理前天来视察的龙居中心小学就在那一带,死了00多个孩子,惨极了。 明显感到地震破坏的痕迹,但是出城不久,触目惊心的场景越来越多,到处是惨垣断壁,在不少地方,整个村庄没有一间完好的房子,一路看下来,有的村民在自家的废墟上搜寻一些能用的家当,有的村民在路边开始搭建一些简易的帐篷。在师古镇,一位老大爷坐在倒塌的房梁上面,房梁下面是他在一个月前才买的崭新的三轮车,逢人就指着那压扁的车说,80元,为了这辆车他整整攒了一年的钱。 戴站长告诉我们,这里的黄被木耳是老百姓主要的收入来源,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黄被木耳种植基地,每年创造的价值都在亿元以上,假如没有这场灾难,现在应该是黄被木耳第一茬的采摘时候,但是一场地震,90以上的木耳大棚跨塌了,即使不倒的大棚,也因为水、电中断,只好眼睁睁看着木耳干死掉。但是,政府还顾及不到这些,现在摆在第一位的依然是救人,截止当日下午5时,什邡确认死亡人数已超过300人,受伤3000余人,失踪51人,被埋138人,倒塌房屋322X0间。 天灾面前,人们也许无能为力,但是灾难中迸发出来人最深处善的光辉,却时时令人感动,在倒塌的镇政府大院里,一些干部还在监守阵地,蹲在地上接受各地捐赠的物资,而另外一些外来的人,则开着车拉着自己买来的矿泉水、方便面无偿地给村民分发,尽管有些乱,但是却布满了亲情,布满了感动。 本文共6页:第【1】【2】【3】【4】【5】【6】页 5月16日(天使折翅) 在几天的采访中,一个问题变得越来越困惑。 我是应该继续采访还是该放下手里的话筒去救人。我是该履行一个新闻人的职责还是应该履行一个自然人应尽的义务。在大灾面前,在生死面前,我们所有的报道难道比实实在在地抢救一个人更有意义吗。 这样的问题不时在我脑海中重复闪现,不停地考验着我的价值观,但是记者的本能还是要不挺的打听新闻线索。 抗震救灾进入第四天,政府工作已经从开始的搜救到救援的第一个阶段,向救援到救治的第二个阶段转移。虽然,生命的奇迹在不断的上演,他鼓舞着、感动着救援队伍和广大民众寻找新的生命奇迹,可是,职业的敏感告诉我,今天以后,医疗人员将取代救援的官兵成为抗震救灾的中坚,进而成为新的新闻点。 【一】 今天一早我们去X省卫生厅了解情况,卫生厅负责宣传的周波书记建议我们去都江堰的医院看看,都江堰两所医院-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损失惨重,其中中医院的一所住院大楼垮塌,有100多名患者和医生被埋在废墟下面,但是,距离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了四天,两所医院健在的医生和护士没有一个离岗,都在一线抢救伤员。 都江堰人民医院建在一个风景区四周,不过景区古香古色的大门现在已经沉没在一大片帐篷里,谁也没有精力关注它,人民医院的楼房虽然经受住了考验,不过基本上都成了危房,大家都搬到院子里的帐篷里办公和接诊,这里也成了都江堰和汶川最大的中转站,从这两个地方抢救出来的伤员,在现场经过简单处理以后,基本上先被送到这里,由本医院和来自各地的志愿医生进行诊断,依据伤势的轻重进行分诊。整整一个上午,急救车的响声此起彼伏,医生和护士们一听到响声,大家都自觉地走到院子,等救护车一停下,大家有的开门,有的搀扶伤员或者去抬担架,有的则去整理床位 人民医院的业务院长贾建勋自从地震发生后,一直监守在医院,他带着沙哑的声音给我们介绍,他有个亲人目前还没有任何消息,不过他不能离开,因为医院有不少同事的亲人都在这次地震中失去了消息,大家都没有离开,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伤员太多了,这正是需要他们的时候。 他还告诉我们,ic病房的主任张晓飞今天凌晨点给伤员做完手术,才刚刚去找他的母亲,他母亲住的楼房塌了,一直也没有母亲的消息,他断定母亲凶多吉少,但是需要特护的伤员太多了,他一直都在坚持,直到今天凌晨完成最后一例手术。 张晓飞是第一时间知道母亲被埋的消息的,可是那时他有六个危重的病人等着做手术,是医生的神圣职责使他强忍悲痛拿起了手术刀。根据张晓飞做医生的经验,他的母亲生还的希望已经极其渺茫了,在掩埋母亲的废墟前,这个三十五岁的汉子沉默无语,即便是面对我们的镜头。他也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我分明看到他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还是强忍着没有落下来。那一瞬间,我忽然理解了眼前的这个汉子,理解了他的尊严。 就在我们离别张晓飞将要离去的时候,一个女人坐在废墟边大声哭泣,邻居们告诉我,这个掩面而泣的女人叫许萍,她是都江堰中医院的护士,也是张晓飞母亲的邻居,地震发 生后她从废墟里奇迹般的爬了出来就直接投入到抢救伤员的工作中,而当时,她年迈的父母同样被掩埋在了这片废墟里。 一边是生养自己的父母,一边是职业的使命,许萍做出了一生之中最为艰难的选择。而这个选择也许会让她有生之年都不会原谅自己。 我们的镜头里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一男一女背向镜头面对着废墟,分别位于画面两侧,一个大声哭泣,一个默然无声,相同的职责让他们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但是,在以后的人生回忆中,命运的选择会让深入骨髓的伤痛伴随他们终生。 本文共6页:第1235页 【二】 擦干眼泪,我们离开都江堰人民医院,赶往这次医院系统受损最严重的都江堰中医院。 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X县区中医院的住院部大楼塌陷,100多名病人和3多名医护人员被压在废墟下。倒塌的大楼呈“l”形,左侧六层的旧楼保存基本完好,但右侧建于1994年的七层新楼,已经是一片十几米高的残垣断壁,裸露的钢筋和电线四处可见,我们赶到的时候,挖掘机已经开始作业,证实废墟下面已经没有生命迹象。 而此前随行的省卫生厅郭文华告诉我们,在两天前都江堰恢复通讯的第一天,人们还接受到废墟下面的短信,说有6名护士紧紧拥抱在一起,用她们个年轻的肩膀扛住坍塌的顶棚保护着她们的病人,一天之后,短信中断,随后的一两天,这些白衣天使和他们的病人的安危成了一个悬念,没想到,那竟成了她们的绝唱。 现场参加搜救的武警官兵说,12日晚上9时许,通过生命探测仪发现,废墟里至少有8个人仍有生命迹象;13日上午,还有幸存者用手机发出求救短信,称下方有聚集在一起的11个人,情况尚好。但从昨夜至今,联系已经中断了十多个小时,手机也处于关机状态。 我们赶到的时候,武警部队的大型推土机已经开进了废墟现场,这就意味着,堆残垣断壁下那些年轻的生命,曾经微弱的心跳,都不复存在了,留下的只有断壁上依然悬挂的条幅:祝全体护士节日快乐,月日,护士节这天,上帝给这些白衣天使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味道,刺鼻的尸臭混合着同样刺鼻的消毒水的味道弥漫在这个人间地狱,一种肮脏,一种洁净,三层口罩再加上紧贴口鼻的消毒纱布还是反抗不住那种味道的渗透,这种混合像极了生与死的本身,相隔的那么遥远又那么接近。 为了抢救废墟下的患者和同事,县区中医院所剩人员已经坚持5天夜了。曾经的同事,曾经的战友,曾经的师生已经阴阳相隔。没有人离去,大家自觉地在曾经的医院大门右侧警戒线外席地坐成几排,保持着向右看齐的姿势,送死难者最后一程。 他们还要完成最后的使命,也是最最残忍的使命辨认尸体。 推土机推出支离破碎的尸体后,第一个程序就是消毒,全面的消毒,然后就有武警战士记下死难者的体貌特征,实际上,大多数是服饰特征。武警战士会在幸存的同事中询问,假如有人能够记起,武警战士就会领着他去辨认尸体。没有哭泣,没有哀号,更多的是倒下,那是所有精力用完后的最后表现。 即便是这样,没有人主动离开,5天来,他们从肉体到精神上无疑是麻木的,但是,他们还要尽 月17日(坚强北川) 【一】 从绵阳至北川途经X县区时,有一段山路非常难走,一边靠山,一边靠河,假如下起大雨,很轻易引发山体滑坡,我们的司机路过这一段公路时,汽车开得飞快,尽管地震已经过去5天,但是随处可见垮塌的房屋、滚落的巨石和滑坡的山体,还是让人惧怕。接近中午2点,我和柴红芳抵达XX县区城外5公里处的擂鼓镇,车就停在镇口上,对面是擂鼓加油站,油不知还有没有,机器都还在,只不过没人了。 一个个用石头垒起来的锅灶,一缕缕炊烟在空中升起,假如没有遍地的残缘断壁,和几台挖掘机在废墟上施工,很多人一定认为这是在搞野营,这是在月1日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天,我们来到XX县区擂鼓镇看到的场景。X县区擂鼓镇,汶川地震中灾情最严重的乡镇之一,这里已成一片废墟,几乎所有的房子都受损,一半以上的房屋倒塌,不少灾民正在乱石瓦砾中寻找可用的东西。据统计,全镇共有1万人,死亡和失踪1000多人,40多户房屋被毁。 我惊诧于现场的状况,没有想象中惨烈,却很凄凉。挖掘机的隆隆声响更衬托出这里的安静,没有哀嚎,没有呻吟,甚至没有啜泣,不知道他们是无可奈何还是已经被巨大的悲痛搞到几近麻木,我凑过去,问一位坐在已经倒塌了的清真寺门口的老乡,老乡很平静地告诉我,对面的挖掘机正在挖埋在废墟里的人,地震当天,他们就自发组织 救援,但是对那些稍有难度的,他们也无能为力,当时没有工具,只有用手,没伤和轻伤的人全部参加救援,然而终归势单力薄,用当地灾民的话说:该死的都死了,该活的也都活了。 没有电视上一个又一个的所谓生命奇迹,也没有一个个救灾英雄与壮烈的感人事迹。仅仅就是救人与被救,和听见同胞呼唤而束手无策的真实无奈。奇迹是人创造的,当解放军,救援队,甚至外国救援队在北川,德阳,什邡等地创造奇迹感动中国的时候。他们,擂鼓,千千万万个擂鼓镇,早已无奈接受了命运的责难。 再往镇里深入,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同时夹杂着实体腐烂的臭味,在小镇的另一头,正是一队防疫小分队的临时驻地,在这里我们碰到了17岁的李阳和冯林雨,他们正在一个角落吃方便面,队长告诉我们,这两个小子还在上学,是X县区中学高二的学生,是瞒着父母偷偷出来的。 他们的工作主要就是给村里的灾民发放消毒药剂,另外,负责在镇上消毒防疫。废墟下面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假如不及时消毒,后果可能会更糟,但是仅仅一边消毒效果有限,他们说一个地方至少需要喷洒三边以上。喷药的机器加满药水大约50斤左右,李阳他们背起来有些吃力,但是他们义无返顾。 【二】 X年月12日,4时分4秒,对于北川而言,时间永是流逝,历史却定格在这一秒。 这一天,奥运圣火传递至福建泉州。时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88天,0名火炬手高举着奥运火炬,出现在福建泉州街头,笑脸灿烂,在欢呼的红色海洋里奔跑而过。 当日早晨7时许,北川中学高三班班主任唐高平老师把前天举行的“趣味运动会”照片发到了自己的博客上,未曾想过,安静漂亮的山间小城以及可爱活泼的孩子们将遭受一场灾难。 在此之前,XX县区城就曾提出过很多搬迁设想,只是因为四周并无合适地点可再建城,加之搬迁成本无法承受,一拖再拖,直至遭此灾难,再无回旋。 直到我们赶到北川的5月17日,这依旧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县城,余震随时可能发生,相伴而生的泥石流、以及山上滚下的巨石,能轻而易举地撕碎道路上的任何活物,被巨石压成饼干状的汽车,趴在地上,满目疮痍。越接近北川,越能感受到这种震撼, 这种震撼不光来自夹在大山中间的公路巨大的裂缝和滚落下来的巨石,更多的来自路上忧心忡忡的灾民,人们对余震还是心有余悸,每当大地开始摇动,人们想到的第一件事永远是出逃,至于方向、以及远近,似乎都是未知数,有的扶老携幼,有的独身一人,背上的竹筐装着全部的家当,脚在不停的走,但是脑子却一直停留在那可怕的天前,以至于所有的人,都流露出一样的迷茫眼神。 本文共6页:第1235页 从绵竹到擂鼓镇,继而一路到北川,路两旁的房屋尽管倒塌居多,却不见多少尸体。直到北川中学挖掘现场,整个景象才忽然变得极度悲伤起来。几乎无人说话,也无人交头接耳,工作人员埋着头,各做各事。救援队伍显然对这里的工作已经娴熟,只是似乎都还未能承受如此惨烈的情景。我们到达现场不久,人群忽然出现骚动,有人在废墟中发现了头发,大家都围过去,开始用手刨,四周的家长目不转睛得盯在那里,结果不久揭晓,只是一簇在地震中被撕列开来的头发,长长的,还带一些波浪卷,头发的主人在哪里,人们还不得而知。 吊车、搜救犬、消防队员、医护人员、解放军成了所有家长的希望。北川中学两栋教学楼千余名学生被压在了下面,几乎每吊起一根横梁,都能有所发现。多者,甚至能发现两三具以上学生的尸体,非常惨烈。 地震给国人带来了空前的团结,也残忍地将人世间的美好活生生撕碎。一位学生家长发现救援部队挖出了他的女儿,赶紧跑去将其抱起,却发现手和脚都断了。他赶忙把手脚分别塞进衣袖、裤腿,其悲伤与坚强,无以言说。抬上担架时,女儿的手掉了下来,他便再次捡起搁放衣袖里。直到要运走时,这位家长才发现他女儿的脚掌已然不在,又独自去石堆里要刨出来接上,嘴里在不断央求救援队不要离去,要“全尸”。 北川中学右面约米处,整洁地“躺”着二三十具尚未来得及运走的学生尸体。不远处就是,防疫站的工作人员,他们不停的把一桶一桶消毒水灌进喷雾器,一个个带着口罩的人,卸下这个空的又背起那个刚装好的,一边又一边向四周喷洒,但是刺鼻的消毒水依然掩盖不住尸体的味道,究竟,一个小小的中学掩埋着上千个生命。 出了北川中学,我们计划继续前进,进XX县区城。北川中学距离县城大约还有2公里左右,道路两旁扎满帐篷,医护人员举着开盖的藿香正气水, 见人就发,解放军拿着面包、饼干,递给出城的灾民,碰到人多的时候,有人喊一声,先给老人和孩子,秩序不用维持,人群就马上安静下来,并主动给老人和孩子让路。赶到一个下坡的地方,几个警察在维持秩序,并阻止人们进称,一打听,原来刚不久,北川救援的人员接到紧急撤退的命令,命令中称天上直升飞机发现XX县区城后侧山顶上的茶坪水库出现裂缝,随时可以引发决堤,我们碰到的人流原来是这样撤出来的,X县区城,我们就此擦肩而过。 而就在此时,我收到短信,说宣传任务有变,要求我们尽快回返,而这一次平常的回车,没想到就是我们农业节目报道此次抗震救灾的一个段落,我也没能再次进入一线。不管什么原因,我觉得,我们农业节目的记者都是好样的,我们没有先进的卫星传输设备,也没有可以依靠的地方媒体同行,但是我们有一种精神,就是为农业影视争光,不给我们所在的集体抹黑,为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发挥了自身最大的潜能,别人可以分钟传完素材,我们花费几个小时用网络传,别人可以在2点睡觉,我们坚持做完当天的工作才睡觉,尽管有人病了,有人累了,但是我们采写到最前线、最鲜活的新闻素材,完成了栏目交给我们的任务。 后记 回来之后,家人给我讲了很多抗震救灾的故事,比我在灾区知道的要多得多,但是她们也想让我亲口告诉那里发生的一切,我没有吭气,我不知道该怎么讲,是讲我们在灾区如何辛劳的工作,还是讲我的所见所闻,假如说,辛劳,其实和那些至今还坚持在一线的人们来说,我们只是少睡了几天,少吃了几顿饭而已,但是我得到的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为,这些天,我不光看到了天灾造成得惨景,更发现了平时难得一见的人性光辉,而这些在那里又太平常太多,让身处灾区之外的人有些不可相信,而我又不知从何讲起。 后来,我又想,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那里发生的一切,这本身是我个人的事,同时也代表一个集体的存在,所以,我借鉴我同事老温的手迹,写下了以上文字,组织说让我写10字的东西,我不知道该如何删剪,其实发生的事和我的感受已经融为一体,减去事情光写感受,别人觉得我做作,而光写事情不发一言,也不是我辈所为。 总之,碰上这样的事,大家都说,去了后悔,不去更是遗憾,平心而论,我真想再回灾区一趟,不是去采访,是想看看那些可爱而坚强的同胞。做我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一些事情,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收麦子、建房、挑砖抹墙。内容总结()对四川抗灾的总结() 在灾难面前 月13日,我和温冶顺、柴红芳、周玉受栏目指派,赶往四川地震灾区进行采访报道,我们先后深入到都江堰、什邡、北川等灾情非常严重的一线,亲身感受到在灾难面前,我们这个民族的绝大多数人所迸发出来的抗灾救灾热情,以及人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奉献和感动,()吊车、搜救犬、消防队员、医护人员、解放军成了所有家长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