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英汉礼貌语的语用差异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20753131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英汉礼貌语的语用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英汉礼貌语的语用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英汉礼貌语的语用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英汉礼貌语的语用差异何丽芳摘要:使用礼貌语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然而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制约, 英汉礼貌用语也有所不同。本文试从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礼貌原则入手,通过对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 进行对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期望减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误解和文化冲突,使说话者成功进行跨文化交 际。关键词:礼貌语、语用差异、跨文化交际Pragmatic Discrepancies of Polit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from the Poin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Abstract: The use of politenes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various societies and groups, and it is the mark of human social civilization.However, affected by different cultures, politeness has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iming at reducing misunderstanding and cultural conflict and promoting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different principles of politeness, contrasts the pragmatic discrepancies of politenes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Key words:politeness; pragmatic discrepancie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1、英语礼貌原则美国语言学家Grice提出了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都应遵循 一定的原则,使交际的过程朝着默契和合作的方向发展。体现合作原则的具体内容有四个准则(1) 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所提供的信息量要符合谈话的要求,不多不少;(2) 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所说的话要有根据,要真实;(3) 关联准则(Relevant Maxim):所说的话要与前面的内容相关;方式准则(Manner Maxim):说话要简洁、清楚,有条不紊,不含糊其词。然而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有时并不遵守这些交际原则,甚至故意违反这些原则。也就是说,合作原则不能完全 涵盖会话的各种形式。针对这一现象,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认为人们违反言语交际合作原则的最根本 理由是他们要遵循另一原则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并从语用学(Pragmatics)和人际修辞学(Interpersonal Rhetoric)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进行了归纳和分类。Leech指出,合作原则是指导 我们应该说什么,使之达到预期目标;而礼貌原则可以帮助维持双方配合的友好关系。这样一来,合作原则和 礼貌原则相辅相成,共同制约人们的会话活动。为人们礼貌用语的正确使用提供了一个可借鉴与遵循的标 准。它包括六个准则:(1) 得体准则(Tact Maxim):尽量使他人受损最小,尽量使他人受惠最大。(2) 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尽量使自身受惠最小,尽量多让自己吃亏。(3) 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4) 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5) 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6) 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可以看出,以上各项的两条次准则含义相当,只是说话的着重点不同。此外,“得体”与“慷慨”准则、“赞 誉”与“谦逊”准则,则分别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得体”是指应如何对待别人,适用于“请求”等 使役性言语行为;“慷慨”则是指应如何对待自己,适用于“答应帮助”等承诺性言语行为。类似地,“赞 誉”是指如何对待别人,“谦逊”则是指如何对待自己。第五项“一致”准则指出不宜直接表达与对方相 异的看法;最后一项“同情”准则强调要注意表达与对方共同的心情,喜别人之喜、忧别人之忧。2、汉语礼貌原则近年来,我国有关礼貌原则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胡文仲教授和何自然教授都先后对跨文化交际中 的礼貌原则进行了重要阐述。北京大学的顾曰国先生(1992)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中国人日常交际 的特点,提出了汉语言文化交流中四个方面的礼貌特征,即尊重(respectfulness)谦逊(modesty)、态度 热情(attitudinal 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同时,借鉴Leech的礼貌六原则,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 礼貌原则,共包括五个方面。(1)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和“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的事物时 要“抬”和“尊”。(2)称呼准则:指人们出自礼貌,在相互称呼时应按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 社会关系。(3)文雅准则: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视为是懂礼貌、有教养。其基本内容是“选用雅言,禁用秽 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4)求同准则:这与“脸”或“面子”有关。所谓“求同”就是注意对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尊重对方 的“面子”,力求使谈话和谐。(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 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3、两种礼貌原则中语用差异的表现3.1英语的赞誉原则和汉语的贬己尊人原则的冲突赞誉准则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行为,有利于结交新人,建立人际关系。人们在运用赞誉 语时,有其特定的场合和情景,赞誉人与被赞誉人的社会地位、相互关系都不尽相同,赞誉的目标和话语也不 尽相同。但作为一种礼貌行为,在西方文化中被赞誉人礼貌的做法就是遵循Leech的“一致原则”(减少自 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即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迎合对方的赞誉,说声“Thanks!” 或“Thank you!”,欣然接受恭维。英国戏剧大师Shakespeare曾说过:“对我们的赞扬就是付给我们的酬劳。” 美国著名作家Mark Twain也说过:“我可以靠一句赞美的话生活两个月。”可见,善于使用赞誉原则,在英美 文化中会给交际双方带来益处。(吴显友,1997)而汉文化重视贬己尊人准则。在受到别人的恭维时,总是 习惯先否定对方的赞扬,再贬低自己一番,以示自谦,而接受恭维则意味着有骄傲自满的情绪或缺乏教养。比 如中国人送礼时会说“小小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而西方人可能会直接说“Ihope you like it.”或“I think it may be useful to you.”。和英美人士受到赞扬,大方地以“Thank you”欣然接受来回应表示一种礼貌 相对,汉民族在听到别人的赞扬的时候,却会以“哪里,哪里,您实在是过奖了”或者“这是我该做的” 等等来回应。因此当英语使用者很真诚的称赞换来“No, No, you re just kidding.”或者直译为“Its my duty.” 之类的回应的时候,往往会给英美人士带来不愉快。因为“Its my duty”通常只是值班人员的用语,隐含责 任在身,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回答只会让表达谢意的英美人尴尬不已。所以在类似于这种采取不同的礼貌 方略的场合下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一定要注意与对方在文化习惯和表达习惯上趋于一致,以期达到理想的 交际目的,实现真正的交际意图。3.2称呼语与问候语的不同3.2.1称呼语不同言语交际中,称呼语是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称呼语对人际关系有着敏锐的反应,它不仅有提醒对 方开始交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使交际者摆正自己与交际对象的关系,便于展开交谈。顾曰国在他的“汉 语礼貌五准则”中论述称谓准则时就认为:中国人视见面打招呼为礼貌,而打招呼就得有合适的称呼语。汉 语称呼语比较复杂,主要可归纳为职务名称、职称名称、职业名称、礼貌标记词、人名和亲属语。称呼准则 即用恰切的称呼语主动与对方打招呼。(顾曰国,1992)在汉语语言中,称呼语与礼貌是息息相关的,它体现 了中华民族“上下有义,长幼有序”的观念,是汉语言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中国人“贬己尊人”的礼貌准 则在称呼行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受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传统伦理、血缘、宗教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中 国社会的称呼系统远比西方复杂,中国人较习惯于非对等式(nonreciprocal/asymmetrical)的称呼类型,讲 究“长幼尊卑贵贱”之分,体现出一种权势取向,是垂直式社会关系的标志。在家庭成员中,有叔、伯、 姨、姑、兄、弟、姐、妹等表示辈分的称呼语。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为了表达一种尊敬,也会在称呼年长 的人的时候冠以X爷爷、X奶奶、X叔叔、X阿姨、X姐姐、X哥哥等称谓。在社会系统中,更是根据个 人的地位、职务等有着不同的称呼,如X老师、X经理、X师傅、X医生等,很少出现直呼其名的现象。 而西方社会由于受平行社会关系和个人本位取向的影响,人们偏爱和崇尚对等式(reciprocal/symmetrical) 的称呼类型,体现出平等的文化取向,是一种平等式社会关系的标志。非家庭成员的称呼通常只要在姓氏 前加上Mr.,Mrs.,Ms.,Miss就可以了。在英语称呼习惯表达上,关系越是亲密,越是习惯于直呼其名。正 如著名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流专家Helen oatey所说:“如对西方人不直接称呼名字的话,他们会不太高兴 的。因为他们觉得不直接称呼名字,表示不愿意与他们交朋友。”在英美文化中,无论尊卑、长幼直呼其名的 现象司空见惯,如果和陌生人打交道,往往使用“Excuse me” , “Pardon me”等用语表示客气。从这里我们 可以看出直呼其名在英语民族看来是人际关系趋于平等的表现,是体现朋友式亲密关系的一种方式;而对 于其他文化的人们来说,尤其是对于讲究礼仪和规矩的中国人来讲简直是不可思议。3.2.2问候语不同人们见面,尤其是熟人之间,一般要打招呼,以示礼貌。除了偶尔用手势表达,大多要使用问候语。但是,不同文 化背景的人见面用的招呼语大不一样。在英语中,可用简单的“Hi!”或“Hello!”跟人家打招呼,也可在“Hi” 和“Hello”后面加上对方的名字,如:“Hi, Jack!”。另外,打招呼也可用含有祝愿性质的见面语,如:“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Good Day, Good Nigh” 等等。这些问候语在中国人之间很少使用。 中国人在问候别人时常说“你吃过饭了吗?”这只是打招呼的方式,其实并不是真想知道对方是否吃了饭。 然而在英语中,这样一句话就不再是打招呼了,而是用来表示建议或邀请对方一起吃饭的意思。汉语中另一 个常用的问候语是“你到哪儿去?”或者问“你干什么去?” “天凉,小心感冒!”这两个问题在汉语中都是打 招呼和问候的方法,而不是想了解被问候人到哪儿去,去做什么事或者警告他怎么样。然而,如果我们用英语 去这样问西方人,他们会十分惊讶,甚至反感。他们会认为这样的问题是干涉他们的私事,而不是友好的问 候。在汉语中,一般可以用称呼代替问候,如在路上碰上父亲的一个老朋友,便叫一声“王叔叔!”或“李伯伯!”, 对方一听也就知道你是在跟他打招呼。可是,如果你朝一个西方人喊“Uncle Brown!”或“Professor Smith!” , 人家就会停下脚步回答:“Yes?”因为他以为你有事要问他,需要他的帮助。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里的人,所持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都不一样, 不熟悉这些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交际中就会出现语用失误。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某外籍教师离开中 国几年后又回到中国来,以前的一个中国友人热情地与她打招呼,“Hello! Haven t seen you for ages! You haven t changed at all!”没想到这句话令这位外国朋友很不高兴。进步、变化、发展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 要特点,她根本领会不到这句话的含义“You still look young!”(你还是那么年轻、精神!) 3.3中西隐私语和禁忌语的差异隐私语和禁忌语涉及礼貌原则中的文雅原则。英语和汉语在雅语和秽语上都有对应的表达式,对死亡、性、 排泄等都有委婉的表达方式。但是,英美等西方国家和汉民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隐私语的使用上还 存在一定的差异。禁忌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存在和延续有着明显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根源, 例如中西方在宗教信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诅咒和亵渎,甚至饮食方面,都有很多禁忌语的存在,他 们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英语口语中称谓从正式到随便有很多方式,但如果像汉语那样只叫姓, 是错误的。汉语中的“老张”、“小李”或“周”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很普遍,但在英语中只用于很少的几 种情况,如:教练对队员,监狱看守对囚犯。如果把“老” (old,senor, elderly)用于英语中来称呼年长的人也是不 妥的。在西方文化的价值观里,“老”不是尊称,反而认为是“无所用”之意。中国人在交往时处处体现尊 老爱幼的美德,但对英美人直言其老,恐怕是一种冒犯。(李悦娥,范宏雅1998)Please sit down, Mrs. Green. You are old. Don t get tired这句话在西方人的理解是认为他年纪大了,不中用了,而需要别人的照顾。同样的 情景,由于中英文化的不同,就不能套用中文式的表达。例如:看见外国朋友好像生病了,就不能按中国传统的 方式来问:“Are you ill?”,这样会让人家难堪,还会伤了人家的自尊心,因为我们询问健康的口气不够委婉、 诚恳。可以这样说 “You look rather pale. Are you all right?”,“You seem tii”d,有的人在发现人 家有病时,还会说:“You should go and see the doctor. ”或者 “You should go to the pharmacy and buy some medicine.”殊不知,这样带有劝告性的话会令他人不高兴,除非人家明确要求你给予这方面的建议,否则是极 不礼貌的,他们会认为你在侮辱他们,因为你认为他们没有判断能力,连这么小的事情也要别人来给予劝告。 在中国,熟人之间或初次见面的人可以随便问有关年龄、工资、体重、婚姻、宗教、政治倾向等私人话题, 而英美人很忌讳谈论这些话题,不去问人家,即使问了人家,人家也无可奉告,他们只是谈些很随便的话题,比 如:天气、工作、爱好、地方、运动等等。因传统习惯或社会风俗不同,应避免使用会引起对方强烈反感的词语。例如:应该用pass away代替die;用 senior表示代替elderly people;用plain代替ugly;用farmer表示代替peasant,peasant (这两个单词在英语中的 内涵意义是没有受过教育、举止粗鲁、思想狭隘的人)。了解这些带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词,就可以避免使用 类似词语带来的不快。避免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4. 差异产生的原因首先,价值观念的差异。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不了解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就不会充分理解该民族的语言 表达方式和行为模式。在东方传统的观念里,文化的特点是集体价值至上,而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个人价值至 上。集体价值至上文化推崇的是社会和集体的价值,而不是个人的价值,集体的存在比个人的存在更重要。 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不是寻求个性化,而是要求个体符合群体要求,不提倡个人突出,不提倡个人价值的实 现,而是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制约性,使人难以表现个性和追求个性的发展。汉语里“人怕出名猪怕壮”、“枪 打出头鸟”、“树大招风”等词语典型地代表了这一观念。集体价值至上者不愿引起他人对自己的注意也不 愿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因此在中国文化环境中,保持沉默比回答不妥,或者答非所问而使自己丢面子要好的 多了。在英语国家,如果对别人的问题保持沉默或付之以微笑则被认为是严重失礼,所以在演讲或者报告结 束时,英语国家的听众喜欢提一些相关的问题,中国听众则很少发问,即便发问也多采取“递小纸条”的方式。 在英文书面语中,“I”字无论如何都要大写,而“我们”、“你们”、“你”、“他”则不用大写。从这些小细节 中可以看到,英美文化中,“我”要比“我们”、“你们”、“你”、“他”、“他们”的地位重要,英语是世界上唯 一将“我”字大写的语言。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对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说“我”时常用“鄙 人”、“寡人”、“不才”、“愚兄”等谦辞。其次,伦理道德观念的差异。伦理道德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人普遍实践的伦理是儒家伦理,以 “仁”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必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这样以家庭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对 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一层一层向外延伸,即便是毫无血缘关系或非亲属关系,都以亲属身份称呼。所以非亲属 关系的人们见了面也像家人之间那样热情问候,人们不知不觉以家人亲戚相待,在交谈中不断问及对方起居 饮食等琐事,常常以对方切身生活为话题,诸如:年龄、工作、收入、有无对象、是否结婚等等以显示亲切和 关怀。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密切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表现,是所谓的东方式的人情味。在西方社会,随便询问 个人隐私问题会让对方反感和不愉快。西方社会在价值观念上是以个人价值至上,在这种伦理观念的支配下, 等级和身份观念淡薄,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很少“拘礼”。即使熟人相见,不论辈分地位,一律以平等的“你 好”(hello)表示问候。晚辈对长辈也可以直呼其名。美国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经常是直言不讳,非常坦率, 而这在中国人看来不免有些唐突和无礼。对于中国人的自谦,美国人则常常误认为“假装”,认为中国人婉 转表达方式是没自信心的表现,对中国人捉摸不透的“兜圈子”更是感到莫名其妙。其实,这都是中西文化 差异的缘故。第三,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英语问候语:“How are you?” “How are things going with you? ”这些询 问语在更多的情况下已成为人们见面时的寒暄语,并不是真正要问别人情况,一般来说,只要回答“ Fine,thank you ”这句客套话就行了。汉语中有吃了吗?忙什么呢?去哪呀?(用于常见面的熟人之间)还好吗?过得怎样? 混得怎么样了?(用于见面不多,甚至久别的熟人、朋友之间)。英美人在打招呼时会说:“Hi, Ann.How are you doing? You look nice. You have lost weigh”,其中 “You look nice”(你看上去很好)和 “You have lost weight” (你瘦了)这两句对英美人来说实为礼貌用语,即恭维语,但对中国人来说,前句是招呼语,而后句则不尽然。因 为后句会让听者感到不安,会以为自己看上去脸色不好,是否得了什么病等。“你瘦了”这句话在汉语中有时 也可用来打招呼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告诫、提醒对方要多注意休息或者需要注意营养。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一般是直线形的,说话、写文章习惯开门见山,把话题放在最前面,首先表达中心意思。中国人受儒家、道家 与佛教哲学思想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重视悟性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汉语重顿悟、讲含蓄,语言有 一定的模糊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自觉、具体为特征,思维活动多是螺旋式地绕圈向前发展。如中国人打 电话,通常开始都不谈自己的意图、目的(除了急事重大的事情外),而总是谈些关心对方的话,最后才说出打 电话的真正目的,而西方人则习惯于开门见山,先说出打电话的目的和要谈的正事,然后再细说和谈些其它的 事。由于此种差异,西方人往往觉得听中国人的话很费劲,觉得他们不知所云,难以理解,太罗嗦,把简单事情复 杂化,认为不太礼貌;而中国人又觉得西方人说话太直接,一点也不礼貌,有时让人难以接受。5, 预防和消除英汉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失误的几点建议在跨文化交际中遭遇礼貌原则的差异时,首先我们必须树立一个观点:不同文化的礼貌原则没有高低优劣 之分,一切皆缘于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的不同,关键要使用得体。其次,我们必须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努力学习和理解交际双方的礼貌语用准则。了解对方,便于自己适应对方的准则;了解自己,便于传授己 方文化。礼貌语用原则受制于文化传统,差异性显著。要想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必然要熟悉交际双方 的礼貌准则,然后根据实际交际场合得体地进行言和行。最后,在实施交际过程中,要入乡随俗,尊重对 方的语用习惯,最好采用对方的礼貌语用原则。这样做能表现出对对方文化应有的尊重和坦诚合作的良好 意愿,并且不用多费精力解释自己的礼貌语用习惯。要求自己向对方靠拢、为对方着想本身就是一种良好 礼貌的表现。6, 结语Wolfson曾说过:“在与外国人接触中,讲本国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或句法错误。相反,违反讲话规则常常被 认为没有礼貌,因为本族人不大会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Wolfson,1983转引自周春秀,2003)总 之,礼貌准则源于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礼貌方式。由于礼貌的表现形式、实现方式和判断标准在不同 的文化中有较大差异,因此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必须认真了解这种文化差异,重视语言能 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意识到不同文化所特有的语言和习惯,并且将它与自己的母语相比较,认识异同点,尊 重不同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选择恰当的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 误。参考文献:1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2 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 (4).3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4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5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6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7 李悦娥,范宏雅.“招呼语”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1).8 刘润清.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 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2).9 吴显友.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错误”及其对策J .国外外语教学,1997,(4).10 周春秀.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用语语误现象及其纠正J.福州大学学报.200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