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515963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职称: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信息不仅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因素。在此背景下,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市场竞争力的紧密联系进行了研究,报道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论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方法,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本论文在认真了解企业信息化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在肯定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着重探讨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本论文结合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在深刻了解企业信息化对我国企业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切实的、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希望有效的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关键词:企业;企业信息化;问题;对策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Abstract :With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networking, in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decisive factor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still the most active driving factor. In this contex,I study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closely linked, reports the statu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cessity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discusses the conten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The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and database technology method, management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operating activities of all information, the realization enterpris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effective us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enterprise and market competition ability. In this thesis, really understand the role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while affirm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while the achievements, focu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problems, and finally the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trategy.This study combines knowledg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nterprise information in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Chinas enterprises, based on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o provide practical and feasible recommendations and measures in the hope effective promoti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Key words : enterpris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problem, solution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研究意义及背景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2.1 国外企业信息化总体现状21.2.2 国内企业信息化总体现状31.3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41.3.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41.3.2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4第二章 中小企业相关理论基础52.1 企业的定义、特点52.2 企业信息化的概述52.2.1 企业信息化概念52.2.2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6第三章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83.1 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83.1.1 半数企业开展信息化应用。83.1.2 价格和服务成发展瓶颈。103.1.3 政府应营造良好环境。113.1.4 以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开创中小企业信息化新局面。123.2 企业信息化现存在问题123.2.1“硬技术”与“软环境”发展不均衡133.2.2 行业/区域信息化发展不均衡133.2.3 信息化发展深度不够,缺少带动性强的项目133.2.4 各级政府部门间协调不够,缺少合力143.2.5 企业信息化规划缺乏战略意识143.2.6 其他问题14第四章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154.1 安泰物流信息化建设实例154.2 福特公司在中国的信息化问题164.3 应对企业信息化问题的对策16第五章 对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展望19结 论21致 谢22参考文献:2324引 言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业务流程和生产经营活动重组和优化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企业进行集团化管理,实现企业内部、外部信息共享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难以适用于这种变化了的环境,整个企业管理乃至于经济运营模式都孕育着一场新的变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已经重视并在借鉴国外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呈现出不少的问题,搞好企业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意义及背景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信息科技的发展、遍布全球的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的一次次飞跃式的进步。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发展对于传统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是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面对的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90年代,江泽民同志强调:4个现代化,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5年建设计划的建议中有提出了“大力推进国名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十二五”关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化融合”为切入点,重点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信息化的重大需求,从三个层次全面、协调地推进信息化进程,实现我国经济、技术和社会的跨越发展。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一个重要的战略措施就是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和优化经济结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信息化无疑是大幅促进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是信息化的关键,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推进企业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更重视企业在信息化高度发展下的科学技术创新.企业信息化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技术进步的基础,反过来,技术创新促进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1。目前我国的企业数量多,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相对大型企业而言,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率还是比较低的,而且实施成功率也不高,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企业信息化可以快速、广泛、准确、及时的收集市场信息,使创造的新产品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1.2.1 国外企业信息化总体现状对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而言,企业信息化实施起步非常早,其间也经历了一个从认识、尝试、积累经验、到最后取得成绩的过称。从20世纪的6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的专家开始研究企业信息化,到21世纪初,发达国家绝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都已经完成了本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并形成了相应的体系,每个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管理层上的信息系统。这些公司通过大量的时间累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对要实施企业信息化的企业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国家也根据累计的经验制定了适合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的规范,并且出台一些鼓励企业进行信息化实施的政策。发达国家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正逐步走向成熟,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美国是企业信息化启动最早的而且应用水平最高的国家,美国、日本、英国三个国家都是在传统工业发展缓慢乃至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实施且信息化战略的,而且实际上也给这些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和计划3。1.2.2 国内企业信息化总体现状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却是较低。进一步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企业信息化是句外来语,在我国港澳和台湾地区被称为“企业资讯化”。企业信息化起源于1993年美国率先提出的“信息高速路计划”。此后日本、德国等纷纷效仿提出各自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当时它们提出的信息化泛指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而企业信息化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究竟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呢?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应用信息化的过程,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应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互联网和软件等信息化技术和产品,并充分整合、广泛利用企业内外的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比如,大量企业都建立企业网站,利用它发布企业信息、产品信息等,使这些信息可以很方便、很快捷地传递到各个角落,达到宣传产品的效果。它们当中的一些企业在信息化初步实践中得到了好处,同时也开始尝试使用搜索引擎、企业邮箱、信息化模块化产品、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技术。2002年,中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第4次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520户国家重点企业、120户试点企业集团和地方重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70份。其中,83.3%的企业设立了副总裁、副总经理级的信息主管,比2001年调查的638户企业设立信息主管的比例69.4%提高近14个百分点; 89.7%的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化领导管理机构,比2001年提高了13.2个百分点(当时调查的638户企业建立信息化领导管理机构的比例为76.5%。)94%的企业已经制定、正在制定或计划制定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77.4%的企业建立了统一的信息管理制度;80%的企业制定了“十五”信息化建设投入预算;89.1%的企业设有专职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86.7%的企业根据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适时进行了系统改造和升级。74.9%的企业把“信息化人才培训”列为工作重点;77.5%的企业降低了成本(如采购成本、加班成本等);67%的企业缩短了生产周期和作业时间;64.6%的企业扩大了产品销售收入;66.3%的企业提高了流动资金周转率;36.7%的企业提高了按期交货能力。调查还显示:570户企业中填报效益数据的279户企业截至到2001年末,信息化累计投入71亿元,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17亿元,也就是说,每投入1元产生1.64元的效益。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企业(77.9%)负责人对信息化效果感到满意,比2001年度调查的638户企业的满意度提高了25.9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说明,我们国家已走入了信息化时代,企业信息化已为我们的企业带来了巨大效益4。1.3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1.3.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明确信息化管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分析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原因。设计有效的、系统的、可操作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管理与决策方案。1.3.2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结合国外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本论文结合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在深刻了解企业信息化对我国企业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切实的、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希望有效的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在研究过程中,综合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对国内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和应用现状调查。同一企业应用软件在不同企业应用的参观和调查研究。走访企业信息系统开发公司。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采取实证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宏观认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中小企业相关理论基础2.1 企业的定义、特点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主要指独立的盈利性组织,并可进一步分为公司和非公司企业,后者如合伙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5 。2.2 企业信息化的概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建议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对于我国信息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企业信息化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企业经营战略、行为规范和业务流程。企业信息化大大拓宽了企业活动的时空范围,在时间上,企业信息化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实施敏捷制造;在空间上,企业信息化以虚拟形态将全球聚合在荧屏上。真正实现了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2.2.1 企业信息化概念信息化可以定义为: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发掘信息资源的潜力,形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主导地位的信息产业,推动经济和社会优质发展的过程 。其实,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已经存在“信息化”的问题。但是,直到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才使得电子信息的高速处理、大范围与规范传输、可靠储存、方便使用成为可能,信息的传播空前地快速和广泛,信息的应用空前地丰富,信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终于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信息成为比资金、劳动更重要的经济增长的要素,信息资源和网络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电子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信息化无疑是指由信息技术推广和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所组成的整个信息革命的发展过程。信息化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提出的一个社会发展目标,它的实质是要在人类信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信息化和信息的社会化。信息化起码具有三方面的指针,一是信息处理和传播方式的巨大进步;二是先进的信息处理和传播方式的广泛普及化应用;三是由此对社会面貌、社会状态、社会结构和体制的全方位、综合性和全息性的改造6 。2.2.2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我国信息化工作的核心和基础是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现阶段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7。企业信息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技术进步。自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其普及应用和广泛渗透为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办公和管理提供了工具。同时,职能管理层、经营决策层和电子商务层的信息化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组织关系。企业信息化在管理、经营上的变化和时空上的拓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基础条件,电子商务为企业信息化增添新的内涵。企业信息化大大拓宽了企业活动的时空范围,在时间上,企业信息化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实施敏捷制造和集成制造;在空间上,企业信息化以虚拟形态将全球聚合在一起。众业信息化的实质就是把信息看作企业的一种战略资源,通过信息技术得广泛采用,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程度,使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企业的发展目标融为一体,使企业在产品、成本、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管理水平、决策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快对外部变化的适成速度,最终达到提高竞争力的目的8。具体而言,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产品信息化。产品信息化要使用好两个技术,一是应用数字技术,增加传统产品的功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设计信息化。即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方面的信息化。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设计信息化还包括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设计(CAAP)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应用、网络化计算机辅助开发环境、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活动的设计(DFX)系统二次开发与应用与产品建模、模型库管理与模型效验系统开发与应用。 生产过程信息化。即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用自动化、智能化手段解决加工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提高生产的质量、精度和规模制造水平。其中主要应用包括数控设备地应用、计算机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应用、生产数据自动收集、生产设备自动控制、产品自动化检测及生产自动化覆盖等。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提高决策管理水平。主要应用层面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和辅助决策支持(DSS)系统。 市场经营信息化。通过实施电子商务,可以大大节约经营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第三章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1 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持续好转,信息化投资能力不断增强。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法人单位营业状况良好。全国中小企业法人单位中,正常营业的法人单位为205.68万户,占企业法人的88.6%,非正常营业的法人单位占11.4%。3.1.1 半数企业开展信息化应用。中小企业需求特点表现为:第一,中小企业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了解市场信息和扩大销售能力。(如图3-1)图3-1 中小企业需求特点图第二,在客户管理方面,与大企业普遍把如何保留优质客户看得更重要相比,中小企业最关心的是如何发现更多的客户。(如图2)图3-2 保留和发现优质客户第三,在生产和研发方面,与大企业更多关心创新等长期发展要素相比,中小企业把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作为信息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图3)图3-3 企业长期发展要素图第四,在企业管理方面,与大企业重视加强集团管控能力和提高决策水平相比,中小企业列在首位的是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其次是提高工作效率。(如图4)图3-4 企业经营情况图超过半数的企业已经开展信息化应用,一半左右中小企业认同信息化的正面作用。中小企业网站以信息发布为主,其次是开展电子商务。已经应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中小企业仅为4.8%,86.2%的企业没有应用ERP。9%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展电子商务。影响中小企业行动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回报,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小企业通过贷款投资信息化的意愿较低;二是在政府提供优惠贷款服务的前提下,企业愿意投入的自有资金仍然较少。在决定是否开展信息化和选型决策时,中小企业更加相信专家和政府的意见,并且比较接受典型示范的方式。多数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表示不满意,一半以上已开展信息化应用的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不满意,未应用者满意度更低。下一步中小企业拟建和完善的信息化应用呈多元化。在报税、建设企业内部网、接入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会计电算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客户关系管理/呼叫中心/销售管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信息化培训等31个方面都有需求。3.1.2 价格和服务成发展瓶颈。中小企业信息化不仅是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与服务网络建设及发展环境改善也有密切关联。通过调查发现以下情况:(一)企业无力单独把握信息化是信息化的主要障碍。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虽然出在企业自身,但解决问题需要政府支持和社会推动。(二)信息化效果不明显是排在第一位的建设和应用问题。调查显示,20.1%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效果不明显。19.3%的企业反映是资金不足。此外,还有缺乏信息化规划、业务与信息技术结合不紧密等,反映出服务平台建设引导滞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在服务体系建设中加以解决。(三)龙头企业和社会服务平台是主要带动力量。34.7%的企业开展信息化主要采用挂靠本行业龙头企业信息平台的方式,29.6%的企业依靠社会服务平台。(四)中小企业关注ASP(动态服务器)服务的实用性。中小企业在ASP应用方面首要关注简单应用,主要担心ASP的费用太高,以及实际使用价值不高。(五)价格与适用性是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主要问题。42.6%的企业认为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及配套产品过于昂贵,33.2%的企业认为当前的产品和服务不适合企业需求。(六)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五个主要矛盾:一是中小企业直接、有效的信息化需求与信息化服务产品供给单一、错位的矛盾;二是中小企业信息化能力和资源匮乏与缺少社会服务平台的矛盾;三是中小企业在信息化中的信任危机与政府有效引导不足的矛盾;四是中小企业分散孤立的信息化模式与社会化生产和产业链信息化要求的矛盾;五是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期望与当前信息化效果不佳的矛盾。(七)政府应当在营造环境上下工夫。对发展环境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政策环境方面,包括财税政策、网络安全、技术政策、人才政策等。认为支撑环境(企业提供服务构成的发展环境,如支付、物流、信用、网络等商业环境)显著不足的比例明显低于认为政策性环境显著不足的比例,说明政府应当继续加大营造发展环境的力度。3.1.3 政府应营造良好环境。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主要以投资回报为导向,具体信息化需求以市场开拓为主;服务商则长于技术引导,希望通过服务获得更多利益;政府希望大规模普及能够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和创新的能力。这反映出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社会和政府互动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在政策指导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社会服务力量广泛参与,政府营造发展环境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体系。3.1.4 以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开创中小企业信息化新局面。首先,要高度认识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从调查情况看,中小企业信息化既缺乏资金,而且有资金也不愿投入,关键是自建信息化的投资回报不符合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律。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小生产与大社会的矛盾,需要通过社会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降低集群协调费用,均摊信息化建设成本。因此,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需要从战略上提高认识,从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道路。其次,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应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应从企业需求入手,以资金、市场、信息、人才和技术五大需求为主线,建立服务商、服务平台、支撑环境相互协调的生态链,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优势,利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资源。第三,支持和引导服务商建设规模化服务体系。应当大力推进规模化的信息化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使之形成服务网络。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较多依靠行业龙头企业、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等实现信息化,应当鼓励这种与中小企业业务联系紧密的服务商规模化发展应用。第四,还要引导服务商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提供低价、简单、适用的解决方案,取得中小企业信任,实现双赢。加强营造中小企业信息化政策环境。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特别期望改善政策环境。其中,政策支持、人才培育、规范服务、建立信息库,是中小企业希望政府给予重要支持的主要方面。因此,建议政府资金投入采用“先评估后补贴”的原则,以保障对服务体系的投入真正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建设网络安全环境和信用环境。从中小企业反映存在不足的支撑环境来看,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电信服务等都是其中重要方面,需要持续改善;但是从调查来看,中小企业反映更为迫切的是改善网络安全环境和信用环境9。3.2 企业信息化现存在问题目前,我国的信息化整体水平处于世界平均水平,应用度、影响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对网络准备度指数排名,2007-2008年度中国排名为57 位;联合国对电子政务准备度排名,2008年度中国排名为65 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硬技术”与“软环境”发展不均衡;行业/区域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信息化发展深度不够,缺少带动性强的项目;各级政府部门间协调不够,缺少合力等。在“十二五”期间要着力解决上述问题,使我国的信息化进程继续快速、健康地发展。3.2.1“硬技术”与“软环境”发展不均衡我国在推进信息化进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建设和完善硬件环境,使我国信息化的硬环境水平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是在信息化的“软环境”建设方面,如商业模式、标准/规范、信息化教育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3.2.2 行业/区域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同样,我国的区域信息化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现象,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差距较大:东部地区是信息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单位计算机拥有量90%以上,家庭计算机拥有量接近70%,上网人数比例超过50%,总体信息化水平接近国际水平。中部和西部很多地区尚处于发展阶段,单位计算机拥有量3050%,家庭计算机拥有量1020%,上网人数比例1030%。3.2.3 信息化发展深度不够,缺少带动性强的项目目前,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广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例如:截至2008年6月,中国的网民人数已达2.53亿,其中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我国的IPv4地址总数已达到1.58亿,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网站数量已经超过191万10。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内容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信息基础设施等发展的深度不够,中国网民普及率尚低于全球平均值,互联网应用水平差距较大,等等。在“十二五”期间,应该设立一些带动型强的项目(如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等),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带动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内容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信息基础设施等共同向纵深发展。3.2.4 各级政府部门间协调不够,缺少合力各级政府部门在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调控的作用,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都分别设立了相应的研究和应用项目,但是这些项目的研究内容有较多的重复,项目之间协调不够,缺少合力。3.2.5 企业信息化规划缺乏战略意识企业信息化规划,必须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角度出发,项目规划要能够支撑公司的战略实现,通过对管理模式的创新,达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避免孤立地设计或实施某项管理,防止形成信息孤岛和重复投资11。整体规划要以企业综合性系统为重点,实现主要业务流程,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化配置和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12。组织结构要符合公司战略,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满足经营和发展的需要,使有限的资源获得最佳的综合效果13。3.2.6 其他问题(1)信息基础设施方面:三大网络的渗透率有待提高,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重点。(2)信息产业方面:信息产业由大变强还需进一步努力。(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公益信息资源整合难度大,商务信息资源市场专业化、产业化水平不高。(4)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国民信息能力亟待提高。(5)信息化环境方面: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14。第四章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4.1 安泰物流信息化建设实例安泰物流信息化建设背景及基本业务流程:加人WTO快11年了,我国烟草行业将面对着和外烟企业的激烈竞争的局面,如何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寻求出路是长期处于垄断经营地位的烟草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国内同行还处于观望之际,安徽省烟草公司在国家烟草总局的支持下率先成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安泰物流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整合全省烟草系统的物流资源,实现对烟草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再造。最终达到增强安徽烟草行业整体竞争力的目的。目前安泰下辖5个烟厂物流公司、6个区域配送中心、17个市物流公司,其下又设有115个配送中心,初步形成了一个遍布全省的烟草物流配送网络。安泰物流将其他烟草工商企业的物流活动剥离后,烟草工商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的手段互相之间完成业务的交易,再将实际的物流活动通过烟草系统的专用网络委托给安泰物流运作。安泰物流通过两级网络-物流主干网和末端配送网完成具体物流活动。主干网完成集中管理的原辅材料的调运、储存保管和配送,完成卷烟成品从生产企业到各区域物流中心、各区域物流中心到各配送中心的物流活动;末端配送网包括烟厂物流公司和配送中心各自的物流网络,烟厂物流公司末端配送网主要完成卷烟企业生产物流的现场配送,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承担本区域各零售户的卷烟配送。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图4-1 安徽烟草工商企业及安泰物流业务流程图4.2 福特公司在中国的信息化问题 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有6家合资企业,全都安装了计算机系统,要求与母厂信息共享。可这些伙伴对信息共享不感兴趣,一些重要数据常常不能按要求上网。美国人却很认真,譬如你这边没有把库存信息输入计算机,他那边就以为你是断炊了,于是火速从美国调运零部件。当在路上走了6个月的零部件(赶上夏天的长江洪水)送到江西的合资企业后,却发现这种零部件非但不缺而且还大量积压。美国人沮丧得直跺脚15。 4.3 应对企业信息化问题的对策(1)以“两化融合”带动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两化融合”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特征,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生共荣的历史进程。这个进程是客观存在的,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而作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政策,则是“十七大”提出的。信息化与工业化可以在技术、产业结构/经济体系、文化/政治/社会等不同层次进行融合。“两化融合”的重点在制造业,制造业的重点在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装备产品的信息化以及装备产品制造和使用/服务过程的信息化。必须在全面借鉴30年来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全面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的基础上,对“两化融合”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两化融合”本质上是一个需求(主要是工业化的需求)牵引、技术(主要是信息技术)驱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同的主体,这些主体具有不同的重要性、起不同的作用,如政府、大型制造企业、中小制造企业、IT企业、服务企业、科研机构等。应该对不同主体如何在“两化融合”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带动性极强,可以通过大力推进“两化融合”进程,带动其他领域的信息化。(2)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信息化进程中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协调好不同国家科研计划,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工业与信息化部有关研究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技术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关系,选准重点研究方向,尽可能避免重复研究,产生更大的合力。必须建立健全协调一致、职责明确、运转有效的监管体制,完善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强化监管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信息化进程中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从政府和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说,为了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需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管理体制。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与管理产品市场是有很多区别。(3)注意行业/区域信息化均衡发展,相互促进针对我国行业/区域信息化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现象,设立相关研究课题,提出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明显改变上述情况。(4)从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和普及应用三个层次全面推进我国信息化发展。应该在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和普及应用三个层次全面推进我国信息化发展。“核心技术”包括信息化的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如通信标准与专利、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技术等。 “产业发展”包括发展信息化的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和产业升级。 “普及应用”包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普及信息化的应用,促进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加快经济与社会转型。(5)进一步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保障环境主要工作包括:加强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增加资金投入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标准化工作。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营造公众利用信息资源的良好环境。加强信息内容安全保障工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6)改革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合作,推动信息化在各行业的应用。推动三网融合,为社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开辟更广阔市场。推动军民融合、寓军于民,为国防信息化服务。通过政府采购和创新激励,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第五章 对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展望企业信息化必须走两化融合之路。铜器替代石器,铁器替代铜器,人类社会的前进总是由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的。一个不以企业意志为转移的事实是:信息技术作为崭新的工具已经或正在改变着企业的生产方式,改变着企业的生存环境。企业生存环境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信息的丰富性、流动性和价值化,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来越需要围绕着信息的获取、传递、共享和应用来展开。企业只有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增强信息处理能力,使人、技术和过程三者协调发展,才能不断发展和强化其核心能力,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发达国家在100年前已完成工业化,其企业信息化也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而我国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设计、制造以及组织管理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就好像使用石器工具的民族去和使用铜器工具的民族竞争一样,输赢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不能等工业化完成后才开始信息化或停下工业化只搞信息化,而是应该抓住网络革命的机遇,通过信息化促进工业化,通过工业化为信息化打基础,走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融合、互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之路。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点: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推进企业信息化时,把工业化与信息化密切结合,注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坚持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速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变,使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信息化与企业业务全过程的融合、渗透注重信息技术的高渗透性,使信息技术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与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高度融合,甚至就成为业务本身。(3)信息产业发展与企业信息化良性互动企业信息化不可能从国外买来,必须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信息产业,包括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咨询业的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企业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又为信息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推进企业信息化,要与我国信息产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4)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企业信息化面临着诸多政策环境问题,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和解决。应发挥政府的指导、扶植及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政策的制定、统筹规划及协调、资金投向的引导、重点项目的支持、规范市场竞争等,营造企业信息化的良好环境。(5)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信息化程度越高,信息安全问题越是重要和突出。信息化社会信息安全问题关系国家安全与稳定,关系到每一个企业切身利益。企业信息化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6)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形成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信息技术作为当代的先进生产力,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管理是信息技术得以开花结果的肥沃土壤。失去了它们,信息化建设内在动力不足,容易出现投资浪费、利用率低,甚至系统闲置的现象。要充分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是企业现代化建设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企业各种信息实行高度集成和快速处理,为企业供应链管理、产品设计制造和科学决策等提供重要支持。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纳入企业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从企业整体优化、系统工程和信息集成的角度出发,统筹兼顾,相辅相成,互为作用。(7)“因地制宜”推进企业信息化我国的企业信息化要注意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不盲目仿效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充分考虑各区域、行业以及企业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各自特点,分类指导有效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企业信息化推进的速度不能强求一律,信息化不仅要与本区域和领域的自身发展相协调,互为促进,而且要与国家信息化进程协调发展。结 论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市场竞争力的紧密联系,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研究,介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论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过程。企业信息化的过程通常是从ERP的实施开始,然后再逐步引入各个专业处理系统,实现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但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仅靠软件的应用还远远不够,优秀的管理软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企业管理水平和专业人才,技术与管理同步进行,这将是决定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改造企业管理的流程,提高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成本管理等效率和效能的重要手段,来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致 谢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写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如今,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还有一点成就感。我要感谢我的导师。从选题、定题开始,一直到最后论文的反复修改、润色,在论文的写作和措辞等方面,导师始终认真负责地给予我深刻而细致地指导,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 我要感谢学校给了我一个找寻资料的良好环境。参考文献:1罗秋菊,李博雅.试论企业信息化对技术创新的作用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1-07(1)2蔡永明,王胜利,马银戌.面向技术创新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3张恩道.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研究D.2006-11-014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R. , 2007-09-205中小企业的定义Z.百度百科, 2011-04-016Lucas Henry C Jr. Why Information System Fail. Now YorkJ.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2.7张正泽.关于企业信息化的若干思考J.情报杂志,2002(3): 27-308赵立平.电子商务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大力推进信息化-信息化发展现状N.中国电子报,2008-03-21102008中国网民人数达2.53亿超美国居世界首位Z.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0611席丹,李培根.制造业信息化战略,管理与实践J.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2王芳华,吕微等.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3席丹,胥军.关于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6).14郑敏.政府未来5年信息化和电子商务重点工作Z.2010-01-2315黄浩,谢阳群.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J. 冶金信息导刊, 2007(01)1. 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2.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 3. 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 4.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 5. 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 6.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7. 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8. 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 9. 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 10. 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11. 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12.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13. 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 14.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 15. 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 16. 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 17. 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 18.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 19.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 20. 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 21. 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 22. 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 23.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 24. 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 25. 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 26. 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27.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8. 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 29. 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 30. 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 31. 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32.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 33. 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 34.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 35. 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 36.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 37. 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 38.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 39. 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 40. 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 41. 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42. 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 43. 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 44. 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 45. 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 46. 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 47.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 48. 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 49. 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 50. 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 51. 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 52. 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 53. 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 54.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 55.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 56. 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57. 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 58.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 59. 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 60. 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 61.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2.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 63. 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 64. 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 65. 基于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