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医疗卫生大变化)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4924291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喜看医疗卫生大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喜看医疗卫生大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喜看医疗卫生大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喜看医疗卫生大变化时间如梭,转眼迎来了新中国六十周年大庆。回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祖国经济建设,真是龙腾虎跃,发展迅猛。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国内的各项事业发展可谓翻天覆地,震惊世界。别的不说,就拿榆次区的医疗卫生的巨大变化来说吧,建国初期,国民党为我们留下来的是一种破烂不堪的摊子,医疗卫生系统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全县只有一座老旧的县医院,二十来个医务人员和十来张简易病床。那时的医疗设备只有听诊器和血压计。重要靠“一种枕头,两个指头”来诊断病。各乡镇(当时城区)主线没有医院,广大群众看病只能靠本地稍懂一点医术的土郎中,要不就求神拜药,广大群众有了病一无医,二无药,主线不看病,只懂“小病扛、大病躺、重病等着见阎王。”说起来实在是可怜又可悲。自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后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下一条心,战天斗地把一种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一种欣欣向荣的强国。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祖国的各项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提高。榆次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同其他行业同样,变化前所未有。榆次城区设有两座现代化的区级医院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都是二级甲等医院;集医疗、康复、教学、科研、避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高科技、病房设施现代化。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已形成,共有机构2个,卫生从业人员104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47人,每千人医生数为.6人,床位总数为74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为5.4张,均高于全国水平。乡镇有了医院,村村有了卫生所,群众小病不出村,中病到乡镇,大病市区。党中央国务院为理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全国范畴履行了新型合伙医疗制度,我区农民参合率达到938。乡镇覆盖率100%。农民看病实行“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统筹直补”,参合总人口231470人,参合率3.57%,合计补偿患病农民22.77万人次,就发放补偿金额98万元。城区居民也变化了过去有病去医院的单一服务模式,建立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绿色通道。在城区搭建了九个社区服务中心和十七个社区服务站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框架,逐渐实现“小病康复在社区,大病重病到医院”的目的。城乡居民开始享有医疗保障制度。全区坚定不移贯彻党的“避免为主”的方针,先后成立了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院等机构。在城乡医疗机构中积极推动“健康教育、避免、保健、康复、计生指引、医疗”六位一体、功能齐全的服务网络。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极大提高,六十年代我区人口出生率269,死亡率.43%,到分别降到1.045、0.66%。人均盼望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到提高到73岁。是啊,没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哪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哪有蓬勃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让我们团结起来,乘着改革开放的翅膀,在医疗卫生改革的浪潮中,努力提高自己,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所有才华吧!喜看家乡巨变广播电视局老干部支部 连振玉光阴似箭,转眼迎来了新中国诞辰六十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内各项事业的发展迅猛,一步一种新台阶。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变化更是翻天覆地,我的家乡就是最佳的例证。过去我们家乡人起早摸黑受一年,到头来是不饱穿不暖,遇到灾年那就更惨了,人们都是用野菜树叶充饥,这种生活我都经历过。吃糠咽菜,破衣破鞋,大冬天身上穿着露肉的破棉衣,脚下穿着张咀的破烂鞋。晚上睡觉,下边是被席片,上面是三人伙盖着一只小破被,,再加上门窗走风漏气,寒冷难忍。做饭取暖烧的是秸秆、野草、树叶,照明是将燃着的蔴秸秆斜插在墙孔里,想起来都感到伤心可怜。昨天的凄凉是我亲生经历真是难以忘怀。反过来再看看蓬勃发展的今天,在党的对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发努力,把一种平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种欣欣向荣、繁华富强的文明先进的国家,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生活日新月异,其变化真所谓是翻天覆地。从餐饮上看,吃不饱,变成了吃得好,白面大米任你选,肉油蛋奶任你购;从居住上看,土坯墙石板顶的破小房变成了高大明亮的砖瓦房、小楼房,瓷砖贴面玻璃门窗,夏季有电扇、空调,冬天有暖气、火炉,电视、电话、茶几沙发一应俱全。从家务劳作上看,烧柴做饭成了烧煤做饭,目前煤也不用了,用的是液化气、电磁灶、电烤箱、电饭锅;乡下人吃变了,住变了,穿衣也变了。男女老少着新装,丝绸毛料不新鲜,羽绒服、皮大衣随处可见;有事外出不是自行车就是电动车、摩托车,有的尚有小汽车,水泥路、柏油路村村通,要想进县城、到晋中上省城公交汽车门口等。这些变化来源于党的政策好,来源于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民耕作机械化、科学化,亩产由本来的二三百斤到一千多斤,林业牧业都发展,外出打工赚现钱,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一次回家小住,次日清晨忽听外边有叫卖声,出去一看一问,本来是在卖老豆腐油条,我很惊奇,村里也有卖老豆腐油条?村民说,你想吃每天有。真是大变了,大变了,变得我快不结识了,这和都市居民生活有何区别?!城里人吃的,村里人也吃上了;城里人居住的,村里人也住上了;城里人穿的,村里人也穿上了,城里人看的,村里人也看上了,城里人用上的,村里人也用上了,我想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吧,这就是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吧!我想,家乡今天的生活这样美好,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家乡人的生活将更加富裕美好。是啊!没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哪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哪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哪有今天美满幸福的新生活。让我们携起手来,紧紧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沿着改革开放的光明大道迈进!迈进!再迈进!看医疗卫生之变化 榆次区疾控中心 连永光时间如梭,转眼迎来了新中国六十周年大庆。回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祖国经济建设,真是龙腾虎跃,发展迅猛。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国内的各项事业发展可谓翻天覆地,震惊世界。别的不说,就拿榆次区的医疗卫生的巨大变化来说吧,建国初期,国民党为我们留下来的是一种破烂不堪的摊子,医疗卫生系统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全县只有一座老旧的县医院,二十来个医务人员和十来张简易病床。那时的医疗设备只有听诊器和血压计。重要靠“一种枕头,两个指头”来诊断病。各乡镇(当时城区)主线没有医院,广大群众看病只能靠本地稍懂一点医术的土郎中,要不就求神拜药,广大群众有了病一无医,二无药,主线不看病,只懂“小病扛、大病躺、重病等着见阎王。”说起来实在是可怜又可悲。自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后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下一条心,战天斗地把一种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一种欣欣向荣的强国。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祖国的各项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提高。榆次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同其他行业同样,变化前所未有。榆次城区设有两座现代化的区级医院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都是二级甲等医院;集医疗、康复、教学、科研、避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高科技、病房设施现代化。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已形成,共有机构270个,卫生从业人员104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4人,每千人医生数为4.6人,床位总数为754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为5.14张,均高于全国水平。乡镇有了医院,村村有了卫生所,群众小病不出村,中病到乡镇,大病市区。党中央国务院为理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全国范畴履行了新型合伙医疗制度,我区农民参合率达到93.8%。乡镇覆盖率10%。农民看病实行“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统筹直补”,参合总人口23470人,参合率.57%,合计补偿患病农民277万人次,就发放补偿金额984万元。城区居民也变化了过去有病去医院的单一服务模式,建立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绿色通道。在城区搭建了九个社区服务中心和十七个社区服务站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框架,逐渐实现“小病康复在社区,大病重病到医院”的目的。城乡居民开始享有医疗保障制度。全区坚定不移贯彻党的“避免为主”的方针,先后成立了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院等机构。在城乡医疗机构中积极推动“健康教育、避免、保健、康复、计生指引、医疗”六位一体、功能齐全的服务网络。针对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形势,政府加大防治力度,对艾滋病患者实行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对结核病患者实行以免费治疗为核心的现代结核病控制方略,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地方病氟中毒,政府积极采用改水措施。国家免疫规划防治传染病的范畴从种扩大到15种。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极大提高,六十年代我区人口出生率269%,死亡率1.43%,到分别降到045%、0.663%。人均盼望寿命由建国前的5岁,到提高到73岁。是啊,没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哪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哪有蓬勃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让我们团结起来,乘着改革开放的翅膀,在医疗卫生改革的浪潮中,努力提高自己,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所有才华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