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新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0440258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高新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析高新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析高新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高新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 摘要: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高新技术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各个国家的发展重点。高新技术产业以知识密集型技术为基础,是现代一个国家全部产业的核心,也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与传统企业不同的管理形体,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还存在一些缺陷。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业特征为基础,运用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高新技术企业营运资金筹集、运用的管理策略,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优化财务资源配置,而且可以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对我们国家正在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采用规范性研究方法,首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及其特点进行表述,然后分析了营运资金及资金管理的内容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特点,最后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及其成因出发,提出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对策。 本文主要结论在于:第一,界定高新企业需要一定的标准,不能只看经济领域是否处于技术进步较快的领域,更要看是否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第二,我国高新企业营运资金现状主要体现为缺乏对营运资金结构管理的研究,营运资金结构的不合理,营运资金管理风险居高不下。第三,目前高新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成因在于:缺乏营运资金管理的观念,没有建立营运资金管理制度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管理 Abstract:In the 1970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high-tech enterprises, becoming the focus of development in various countries.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to knowledge-intensive technology as the foundation, is the modern all industries of a country s core, is also th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high-tech enterprises to differ with tradi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form, aimed at high-tech enterprises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is still a big gap. In this paper, with company of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use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related to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operating capital to raise money, use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which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but also for the high-tech enterprise managers to provide decision-making basis, to our country is booming high-tech technology enterprise healthy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this paper,using the normative approach, first expressed in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tech enterprises, and then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nt and high-tech enterprise of working capital and capital management,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working capital, and finally from the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China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its causes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e high-tech enterprise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measures.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First,definition of high-tech companies requires certain standards,not only the economic field is in the field of rapid technical progress, more to see whether will be transformed into high-tech productivity.Second, Chinas high-tech enterprises working capital status quo mainly manifests for the lack of working capital structure management, working capital structure unreasonable,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risk of high.Third,the status quo causes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is: lack of operating funds management concepts, with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lack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ns.Key words:High-tech Enterprise Working Capital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前 言 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高新技术开始迅速崛起,其中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带动了整个世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结构,人类正式走进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今年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的第十二个年头,智力资本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发挥,并逐步在总资本投入要素中占据更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企业在一个国家中的核心地位已经确立,我国也在多个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政策倾斜和产业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的蓬勃发展前景是指日可待的。对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中的决定性作用给予肯定的同时,也需要看到一定的隐忧,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更为残酷,市场的淘汰率很高,尤其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劣势十分明显,如技术人才短缺、资金不足、利用外部信息的能力较低等。资金短缺是企业高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十分受困于这个问题,由于其自身特点和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还不彻底,营运资金的问题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是普遍存在的。通常情况下,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而不能健康发展,这也是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营运资金管理代表企业短期的偿债能力,关系到企业利润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成长。营运资金管理虽然不是一家公司成功的最主要因素,然而不当的营运资金管理却可能使企业多年成就成为幻影;反之,正确的营运资金政策则能作为企业成长的后盾,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本文运用财务管理学,税法学等相关的知识,通过收集并阅读有关高新技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书籍文献等资料来分析确定高新企业的界定,特点以及所处现状,进而通过研究现状所处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文章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高新企业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高新企业的界定,高新企业的特点和高新企业营运资金及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高新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特点。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现状成因分析。目前来看,我国高新企业缺乏对营运资金结构管理的研究而且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营运资金管理风险居高不下。第三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及其成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通过改变营运资金管理理念,实现营运资金整合管理,对营运资金管理进行动态和过程管理,使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高新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研究 (一)高新企业的定义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我国和国外的做法还是有一些不同,例如在美国,它们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主要采用的是技术指标的设定,一种是看研究与开发强度,即看产品研究与开发费用在总产出中的比例;一种是看科技人员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前者反映了产品和技术变化的速率,后者反映了企业的技术含量。知识密集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按照国外的一个研究报告指出,一个典型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中至少要有40%-60%具有学位的工程师、科研人员和大学毕业后经过两年以上技术培训的精巧技术人员;另外企业用于研究和在发展的投资,一般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5%15%之间,这个比例是非高新技术企业的2-5倍。而在我国,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是按照产业限定的,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科技产业的不断调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范围也有了变化。2006年,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组织编制了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在此目录中,参考了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高技术产品分类方法,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现代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与节能、地球空间与海洋、环境保护、农业、核应用技术共11个领域认定为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界定标准,我们可以得出高新技术企业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高新技术企业必须是科技人才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企业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研人员(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的比例很高;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在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有很高的投入;三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结合了当前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这体现在产品、服务和生产工艺方面。 (二)高新企业的特点1.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较之其他传统企业,有着很高的成长性,这是因为它们是建立在最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那么基本上就不会受到传统行业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不是按部就班的,呈现出跳跃性的特点。如果选准了项目和采用了正确的技术,一个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和利润可能在数年中增长几十倍、上百倍。如谷歌、苹果等企业都是其中成功的案例。2.投入高和收益高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和运行的成本很高,据统计,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成本大约是传统企业成本的10-20倍,这主要是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行为所决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一部分成本是研发经费,这些科技成果,不论是自己企业研发,或是受转让于他人的,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而且技术难度越大,需要投入的资金越多。科技成果从研发成功到变成商业产品需要一个漫长的中间试验阶段,这个阶段时间有长有短,且资金费用的弹性很大,一般都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够大批量生产或顺利商用,所以中间试验费用是高新技术企业一个开支。高新技术企业要打开市场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为它们开发的基本都是市场上的空白产品,普通的消费者很难马上接受,需要经过很大的广告投入才可能打开一片天地。 高新技术需要高投入,但是也会带来高收益,如果项目选择的正确,并有好的管理团队,那么就会带来很高的收益率。高新技术企业运用富含高技术含量的设计工艺能大幅度增加产品的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必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收益性来源于其技术和产品的垄断性特征,这种性质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垄断利润,这是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价值规律所决定的。 3.运行风险高高新技术企业在运行中蕴含着众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企业运行的高风险性。一是市场风险,相对于传统企业的产品来说,高新技术产品的未来市场前景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企业研发的产品能否被市场接受,以及产品的推广景、生存状况都有待检验,这也是高新技术产品必须经受的主要风险。二是财务上的风险,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漫长的研发期很有可能拖垮资金流紧张的企业,当迟迟不能够出成果或研发成果得不到市场认可,那么高新技术产业很可能形成财务风险。 (三)营运资金与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 1.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用于日常周转的资金。从企业营运外在形态看,营运资金即为占用全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这是营运资金广义上的概念。从企业财务策略和融资结构角度讲,营运资金则是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额,这是狭义上流动资金的概念,也是财务上对营运资金的一般定义。2.营运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本质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从静态角度看,主要是加强对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等项目的管理;动态过程来看,则是对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等业务循环的销售与控制。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是增加企业收益,但是在讲求收益的同时,也要考虑风险的因素。因此,营运资金管理就是要考虑如何将资金配置在各项资产之间以及如何筹措这些资产所需的资金问题。 (1)资金的筹措营运资金的筹措,一般分为长期筹资和短期筹资两类,长期筹资包括股东投资和长期负债,短期筹资是指流动负债,企业营运资金的筹资基本是两者公共存在的,通过合理的搭配来满足企业的需求。两类方法都有利弊,一般说来,长期筹资的资金成本较高,从收益的角度不如短期筹资,但是短期筹资面临的偿还的不稳定性和风险又远远大于长期投资,短期筹资时时面临着还账的压力。 (2)资金的运用对一个企业来说,经营活动是指从原材料采购、运输、组织生产加工到产成品销售、账款回收的整个过程。这些经营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资金是否有保证。营运资金的管理就是要缩短货币资金周转期、加速资金周转循环,通过减少存货的占用或缩短存货周转期,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尽量展延应付账款,使企业变现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样可以减少企业的资金风险、而且可以增加利润。当前市场环境多变,很多知名企业都因为资金链断裂而使企业陷入困境,其中有盲目多元化、管理效率低下等原因。但也有一大部分原因是没有考虑到营运资金与长期资金特别是固定资金的配置以及营运资金各项目之间的合理配置,造成一方面是债务、资产的结构性错配;另一方面是资产结构不合理。 (四)高新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特点1.营运资金筹集难度和风险较一般企业更大筹资难、贷款难是每个行业的企业都面临的难题,但是对于高新企业来说,尤为更甚,融资不畅的难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障碍。如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的运营资金很多,但是以中国现有融资渠道来说,很难有充分的渠道供高新企业进行选择。在国外,有各种风险基金支持着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的风险投资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区的支持性政策雷声大、雨点小,总归还是要将目光投向商业银行。可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却让商业银行望而却步,这就造成高新技术企业一方面缺少大量资金,另一方面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缺乏银行认可的贷款抵押担保物,不能使银行的贷款条件得到满足,致使银行缺乏对高新企业放贷的动力,使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无法迅速取得银行的信贷资金。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资金的筹集和风险,包括营运资金的筹集和风险,较之一般企业更大。2.营运资金筹集风险在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分布不均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阶段大致可以分为种子期、创业期、快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五个阶段,而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在各个成长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筹资风险的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特点。通常,企业的种子期和初创期较快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筹资风险更大。那么,风险的差异的存在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求,包括营运资金的筹集,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点。3.营运资金筹资方法多样营运资金一般周转时间较短,所以运营资金主要通过短期筹资来解决,但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营运资金受到的内外因素的影响更多。因此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数量的波动更大,所以营运资金大的需求可以通过短期筹资解决,也可以依靠长期筹资解决。仅以短期筹资为例,可以有银行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商业信用、商业短期融资、票据贴现等多种来源。但是当高新技术企业处于特定成长阶段,当短期筹资渠道难度较大,难以满足营运资金需求时,可以利用长期筹资的渠道来解决。 二、高新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成因分析 (一)高新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分析我国企业在1993年实施会计准则后,开始采用营运资金这一概念。鉴于计划经济在我国长期根深蒂固的影响和我国所有制的局限性,以及企业管理者的理论知识、文化思想和实践经验所受到的限制,我国国内企业不论是在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的认知方面,还是在营运资金管理方法的运用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企业。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贯穿整体的、系统有序的管理,做不到统筹全局的管理。只针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改进、完善的情况非常普遍。并且管理的力度也远远不够,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来看,高新技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主要体现为:1.缺乏对营运资金结构管理的研究以前大多数高新企业对营运资金的管理主要侧重于强调企业运营资金的安全性,来满足企业在经营生产运转程序中对资金的需要,降低企业资金占有,加快高新企业资金的周转速率,缺乏对高新企业营运资金的结构方面的管理需求。例如:加快企业资金的回收速率,减少在预付帐款和应收账款中额度的占用,减少企业存货占有及企业盈利性相对差的货币资金持有量,虽然有效果,但缺乏企业对营运资金的合理安排和营运资金与其他形式资金关系的研究,从企业单个项目的孤立方强调,影响到了高新企业的营运资金协调运转能力。 2.营运资金结构的不合理 (1)资本比率低,偿债不合理高新企业资本比率是衡量高新企业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和其经营实力的大小经常用到的一种指标。随着高新企业不断扩大的经营规模,受市场高潮时盈利的驱动,使高新企业没有完成的项目上占用了大量的企业资金,这样高新企业的大量资本被实际的变现能力侵占资产,难以实现利润,资本难回收时,相对难的实现企业资本的增值和保值,导致了高新企业自有资金难以满足资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需求。与此同时,高新企业由于企业资金比率相对较低,致使高新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对企业现金流的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筹资活动,企业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和速动比率较低,原因在于存货在流动资产中的比例过高,加上企业在筹资中的自有资金比率偏低,从而使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相对较差。 (2)资产结构单一,管理质量低下企业中净营运资金增多时,企业资金的使用成本升高,企业利润率会下降,流动性会上升。所以,高新企业营运资金持有策略往往是在增加企业营运资金收益和增加其流动性之间的权衡。但是,高新企业资产的结构由于它的行业特点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存货在高新企业的流动资产中有较大的比率,而且它的周转速度缓慢。存货在资产总额和流动资产中的比例明显偏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以存货资产为主,但是在其资产中,未完工开发的产品占存货总额的比重较大,相应地降低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 (3)负债结构不合理,付息压力大在企业的负债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是流动负债中的负债比重大,长期的负债所占比例较低。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的启动资金、一年内到期短期的贷款资金和少数的合作式借入资金包括股权合作、物业的投资合作、发展权的转让,其他的例如企业长期的银行借款、其持有的债券。这些高成本的资金合作方式融资比的增加,提高了高新企业的筹资成本,另一方面高新企业要花大精力去处理企业间的合作关系,还需要去处理股权和偿付法律纠纷的风险,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负债经营的灵活性。很多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举债,导致企业的银行贷款达到历史新高,很多企业担负着沉重的负债包袱。尤其是2007年宏观调控以来,银行提高存款保证金率,致使银行发放的贷款有所减少,历史遗留的贷款需要偿还,新的贷款规模相对压缩,企业随着流动负债比重的增高,这种高风险型的负债结构,必然会导致企业的还本付息压力与日俱增。3.营运资金管理风险居高不下高新企业的营运资金风险主要指企业由于营运资金的不足等方面的原因给企业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所造成得一定经济损失、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在经济生活中,很多的高新企业营运资金风险的风险化及其引发与企业理财能力、管理现状都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与企业应对环境缺乏变化的资金运作相关。在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中,一方面,有很多的高新企业出于对企业的发展的渴求和生存压力,热衷于做强做大,在高新企业资金利润率高于企业资金成本的时候,比较会产生冒进甚至激进行为。在高新企业制定相应企业经营目标的时候通常是忽略企业的阶段特点和战略要求,缺少对高新企业营运资金进行相应的策略安排,也忽略高新企业资金的成本和来源,使高新企业营运资金被动地跟从着这些计划。 (二)高新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成因分析 通过对大部分高新企业的调查发现,营运资金管理不强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营运资金管理的观念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的高新企业,一般较注重新技术和市场份额,追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销售而忽视了日常经营中企业内部资金的管理及财务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与重要性,而且很多企业管理者甚至看不懂财务报表,更不用说营运资本管理。这主要是高新企业管理者不够重视财务管理,加上缺乏资本的管理意识,导致企业不重视营运资金的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的观念。 2.没有建立营运资金管理制度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大多数高新企业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制度来保证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执行。企业缺乏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手段,具体而言: (1)营运资金管理相对比较片面,侧重流动资产的主要项目即现金、存货、往来账款的管理,忽视流动负债的管理,没有将流动资金的存量配置(投资决策)与其相应的资金来源(融资决策)联系起来管理。事实上,资本不仅是指的是当前的资产,流动负债。从数量上来说,是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差额;从质上看,它是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总称,是对企业短期财务活动的统称。 (2)流动资产管理侧重于各个项目管理,而且将项目孤立起来管理,忽略了项目之间的相互作用,且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手段,致使各项目间管理存在矛盾和冲突,引发部门间的不协调和恶性竞争,增加了营运资本管理效益的恶化,损害了整个企业的价值。如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仅仅为当其出现呆账、坏账时,组织追账小组进行追查,但是却不考虑影响应收账款的其他因素,比如信用政策。而有些企业特别重视销售部门,采取较有吸引力的措施来鼓励销售人员以扩大销售,这样销售部门为了符合企业要求,只是考虑销售出去,而对应收账款回收的可能性缺乏思考和分析,虽然这种做法增加了存货周转速度,但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则会变得相当缓慢,最后,营运资金周转期会很大。导致企业营运资金不能及时收回,因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3)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多采用流动资产周转期进行评价,主要衡量企业各项流动资产的周转效率。营运资金管理常用的评价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期和存货周转期。这两个指标只孤立地考察营运资金中的流动资产的管理状况,忽略对这些项目的内在联系考察,这会致使企业在应用这些指标时出现冲突和矛盾。如企业通过采用放宽信用政策来增加对存货的销售,从而增加存货周转率时,会增加应收账款占用额,并使应收账款周转率降低。 三、加强高新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改变营运资金管理理念高新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相对薄弱的首要因素之一是管理层没有重视营运资金管理的观念。因此,改变管理层的营运资金管理理念,并提升其财务知识是保证营运资金管理得到重视和执行的首要因素。管理者应该只关注新技术开发和市场占有率,轻视内部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理念和实践,转变为以强化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为基础,以加强技术和市场为支撑的思路上来。此外,管理层必须通过学习加强财务知识理解,包括营运资本管理知识、方法和手段,提高其财务质量,学会采取有效的营运资金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用理论指导实践,来实现科学的营运资金的管理,促进企业的正常工作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营运资金整合管理面对在营运资金管理上出现的片面管理和孤立管理等问题,企业管理层应科学理解营运资金管理的内涵,对营运资金管理进行系统地规划,实现营运资金的整合管理。营运资金整合管理既包括对营运资金各项目(既包括流动资产项目,如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等,又包括流动负债项目,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等)以及各项目之间存在的联系,还包括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配比等。在营运资金管理中,既要注重分项目管理,更要注重营运资金的整合管理,避免企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 (三)对营运资金管理进行动态和过程管理认真实施营运资金的管理计划,可以通过编制营运资金策划,事先掌握现金收支和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负债以及资本支出的现状及其变动的趋势,消除影响营运资金状况的不利因素。对营运资金的变动趋势进行实时控制,并进行动态评价和及时调整。同时,还应建立营运资金管理的反馈机制以及评估和考核机制,提高营运资金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比如通过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其工作职能,减少如私自截留现金的问题、存货虚报问题、应收账款的不实现象;通过将营运资金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中,激励相关人员改善营运资金管理,来提高营运资金的管理质量。营运资金管理不应仅仅局限于流动资产周转速度以及现金周期等的计算,还需通过关联分析,找出其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营运资金管理,优化企业供应链。因此,企业应科学预计市场需求量,以需定产,并以此制定适当的采购批量,加强存货管理与控制,且在提高销售量的同时使应收账款得到回收等。供应链环节中,企业应以不影响信誉为基础,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推迟应付账款的支付(忽略现金折扣)时间;在不影响科学预测和制定的销售额度的情况下,改善应收账款的回收质量。与此同时,企业应减少占用资金的随意行为,通过合理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合理利用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有意识地将闲置资金进行有价证券投资,充分利用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制定合适的有价证券投资策略。当资金出现短缺时,则可抛售有价证券转换成为现金,来满足日常的经营需要。结 论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不能只看他的经营领域是否属于国家所列举的新兴领域,更要看它是否采用了当前先进的高新技术,关键是看企业是否将高新技术转化为了现实的生产力。高新技术企业本身具有高成长性、投入大和收益高及运营风险高等特点并且呈现出明显的成长阶段,其营运资金管理因其行业特点及成长阶段的特殊性呈现出筹资难度和风险大、筹资风险在企业的各个发展阶段分布不均和筹资渠道多样性等重要特征。营运资金是维系企业正常运行的纽带,营运资金管理对于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果维持企业运转的营运资金不能得到保证,则企业的生存发展则会受到严重得威胁;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良性发展。无论是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研究还是营运资金管理实践,我国都相对滞后,特别是营运资金管理实践上,我国企业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流动资金不足、营运资金管理弱化、营运资金低效运营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良性发展。中国企业中占据大部分的制造企业更加应该注重营运资金的管理,针对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并逐步改进管理模式,使营运资金得到较好的管理。外部环境不佳和企业内部管理弱化是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不善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企业可以通过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将营运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运行,从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参考文献1林涛.管理会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2熊伟.高新技术企业营销能力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张玉明.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规律与融资策略J.经济研究,2006,5:11-14.4查尔斯.吉布森.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5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7.6李春献,陈泽明.高新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主要模式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7):13-14.7姚泽阳.关于高新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在企业集团应用的探讨J.现代经济,2008,7(2):100-101.8胡云章.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商业会计,2007,(5):61-62.9李强.论高新企业加强资金管理之对策J.当代经济,2008,(9):23-24.10郝向峰.浅谈高新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10-14.11啜华.浅析营运资金的财务分析及其原理J.财会月刊,2008,(15):10-14.12李涛.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政策之我见J.中国总会计师,2009,9:14-15.13王文竹等.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J.会计研究,2009,9:12-14.14曾祥虎.公司治理结构的流动资金管理模式分析J.时代金融,2009,(6):91-92.15赵又新.我国企业财务控制模式及其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9,(5):329-330.16闰水仙.试谈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应用J.山西财税,2009,2:13-14.17刘丽文.生产与运作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8毛潮流.营运资本管理综述J.学术研究,2010,(10):100-10119沈敬.军队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0,(6):13-14.20李尚山.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21赵刚.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22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字2008172号.23崔永平.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创新研究D.江苏大学,2010.24姜宝强.企业资金管理的要点分析及强化对策探讨J.财经界,2011,(10):18-19.致 谢 随着本文的结束,大学生涯也行将结束。回首这几年,在我的学习及生活中,师长、家人、同学、朋友都给予了我莫大的关心和支持。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他们的指导与帮助在这里,我要真诚的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孜孜教诲,感谢大家有缘能在生命中重要而充实的四年谢谢你们给我这么多的帮组和支持。 在我大学的最后一次作业的完成中,很幸运的能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在我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影响,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学习老师的求实精神。这里,真诚的向老师说一句:老师,感谢您!同时,感谢与我共同走过大学的朋友们、同学们,每个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扶过我一把。感谢上天,感谢命运,能有机会在彼此的生命中出现,并共同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天。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朋友,感谢你们,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开心、幸福! 衷心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人!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