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20166755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河南省新乡市植保植检站 刘 珍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河南省植物检疫对象。河南省1992年首先在原阳、浚县、扶沟等县发现小麦全蚀病,以后扩展蔓延很快,目前已发展到好几个地、市。小麦受全蚀病危害以后,表现为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有的后期形成枯孕穗、枯白穗。轻发生地块一般减产5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小麦全蚀病寄主范围较广,除危害小麦外,还危害大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及鹅观草、毒麦等禾本科杂草。 一、主要识别症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地上部的症状,如白穗,主要是由于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各生育期发病症状识别如下: 1.幼苗期:幼苗感病后,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次生根上也有很多病斑,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发病轻的麦苗即使不死亡,也表现为地上部叶色变黄,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类似干旱缺肥状。病株易从根茎部拔断。 2.分蘖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仅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都变成了黑褐色。 3.拔节期: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多,拔节后期重病植株矮化、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肥状。麦田出现矮化发病中心,生长高低不平。 4.抽穗灌浆期: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枯白穗,并且在茎基部叶鞘内侧形成“黑膏药”状的黑色菌丝层,极易识别。这也是与其它小麦根病区别的主要症状。 二、传播途径 1.土壤传播:小麦全蚀病菌主要集中在病株根部及茎基部地上15cm范围内,小麦收割后,病根茬大部分留在田间,土壤中菌源量逐年积累,致使病田的病情也逐年加重。而土壤中的病菌还可以通过犁耙耕种向四周扩展蔓延。 2.粪肥传播:病菌能随落场土、麦糠、麦秸、茎秆等混入粪肥中,这些粪肥若直接还田或者不经高温发酵沤制施入田中,就可把病菌带入田间,导致病害传播蔓延。 3.种子传播:混杂在种子间的病株残体随种子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三、影响发病的因素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栽培管理、土质肥力、整地方式、小麦播期、品种抗性等很多因素有关。 1.连作病重,轮作病轻。如小麦与玉米、谷子等作物1年连作多年连种,增加了土壤中的病菌量,故病情加重;隔茬种麦或水旱轮作可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2.土壤肥力低病情重。有机质含量高和氮磷钾肥充足的土壤发病轻,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块有利于小麦生长,从而增强了植株抗病菌侵染的能力和受害后恢复生长的能力。反之,土壤瘠薄,氮磷钾肥比例失调,尤其是缺磷地块,病情就重。 3.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是加重病情的原因之一。目前豫北地区种植使用的小麦品种还没有高抗小麦全蚀病的,但是,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的小麦品种较耐病,如新麦9号、豫麦41号、豫麦1864等。 4.深翻改土病轻。深翻可加深活土层,有利于小麦生长,同时也可将土表层的病菌翻至底层,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5.小麦早播病重,晚播病轻。小麦全蚀病侵染小麦的适宜土温为1220,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土壤温度逐日下降,缩短了有效侵染期,因而适期迟播病情减轻。 6.气候的影响。冬前雨水大,越冬期气温偏高,春季温暖多雨等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四、防治措施 1.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小麦全蚀病主要是通过混杂在小麦种子间的病残体远距离传播蔓延的。在旱作麦区的小麦良种繁育田、留种田要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制度,发生小麦全蚀病的田块不准作种子用。同时,也不准从发病区调入种子,或病区的种子外调,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扩展蔓延。 2.农业防治措施:(1)轮作倒茬,可与甘薯、棉花、绿肥、大蒜、油菜等非寄主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水旱轮作。(2)选种抗病品种,目前豫北地区推广的小麦优良品种中,新麦9号、豫麦1864、豫麦41号等品种较耐病,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种植。(3)深翻倒土,增施肥料,小麦播种前,将土壤深翻40cm,以减少土表层菌源量,并结合增施无病菌的有机肥和磷肥,每667m2应施有机肥34m3,过磷酸钙50kg。同时,病场土、病麦糠、病麦秸和病麦茬等都不能用于沤肥,如需要时必须进行高温沤制。 3.药剂防治:根据近几年多点试验,筛选出防治小麦全蚀病的最有效药剂为15亿g蚀敌微粉剂(以下称蚀敌粉剂)。用蚀敌粉剂防治小麦全蚀病,防治后白穗率可降低80以上,并可兼治小麦纹枯病和小麦根腐病。蚀敌粉剂属生物农药,应大力推广应用。使用方法:(1)拌种,根据病情轻重,每667m2用药50100g,先将药剂加水0.51kg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拌麦种710kg,晾干后播种。(2)喷灌根部,分别于三叶期、返青期、拔节期进行,每667m2用药100150g,加水80100kg,充分搅匀,顺垄喷灌于小麦茎基部。(3)喷灌根部可视病情轻重分别处理,轻病田三叶期可不喷灌。小麦全蚀病在豫北、豫西麦区局部地区有发生,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此病一量发生,蔓延速度很快,为害严重。一般一块地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只需3年,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50%以上,甚至绝收,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病苗种子根、次生根和地下茎变黑,表面和内部腐烂。分蘖前后基部老叶变黄,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的枯死。拔节后根部和茎基部腐烂加重,植株矮化。抽穗灌浆期茎基部变黑腐烂愈益明显,形成典型的黑脚症状,叶鞘易剥离,内仉和茎基表面黑色。近收获时可见黑色点状突起的子囊壳。由于根部和茎基腐烂,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穗不实或秕粒。全蚀病是由子囊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原菌以菌丝在士壤中的病残体上腐生或休眠,成为主要的初侵染源,混有病残体的种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小麦从幼苗至抽穗均可侵染,但以苗期最易受侵染,造成的损失也最重。全蚀病以初侵染为主,再侵染不重要。大麦、小麦等寄主作物连伤脑筋,小麦玉米复种发病重。土质松散、碱性,有机质,缺磷、缺氮、肥力低下的土壤发病均重。小麦全蚀病防治要分类进行。无病区防止传入,初发区采取扑灭措施,老病区要采用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积极调节作物生态环境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1)合理轮作:有水源地区稻麦轮作,旱地小麦与非寄主作物如棉花、甘薯、烟草等轮作可明显减轻病情;对即将衰退田,要保持小麦玉米复种或连作,促进全蚀病自然衰退。(2)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泞耕细耙,及时中耕,加强肥水管理等,都可减轻病情。(3)药剂防治:播种时,可用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03%有效成分拦种,或12、5%特普唑可湿粉按种子量的0、05%拦种,可有效控制全蚀病。在小麦拔节期,可用15%粉锈宁可湿粉每亩150克-20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100毫升-150毫升,加水50千克-60千克浇麦,防效也可达60%发上。小麦全蚀病防治获重大突破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主持、美国普渡大学联合攻关的“小麦全蚀病防治技术研究推广”项目近日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区和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科技问题,是一项具有原创性的重要研究成果,初步推广应用333.52万亩,实现经济效益3.36亿元。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由于受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防治十分困难,是植物病害研究工作者公认的“癌症”。我区土壤含碱量大、空气通透性差,是小麦全蚀病危害的重灾区。据初步统计,我区每年小麦全蚀病受灾面积约120万亩,造成小麦产量损失达1.5亿公斤。 自1992年开始,自治区科技厅立项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植保所邀请国际公认的小麦全蚀病专家、美国普渡大学教授胡伯,美国孟山都公司以及石嘴山市惠农区农技中心共同攻关。项目组对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及初侵染源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小麦根病病原区的概念及划分标准,并将我区小麦根病病原区系划分为三种类型;首次确认了土壤残体、小麦种颖、假苇拂子茅、狗尾草上的小麦全蚀病病菌是我区小麦全蚀病发生的初侵染源;披碱草等禾本科杂草是潜在的初侵染源;首次在国内外发现了小麦全蚀病病菌的新寄主假苇拂子茅;确认了小麦种子内不带小麦全蚀病病菌。建立了小麦全蚀病根部病情指数和产量数学模型、小麦全蚀病田间发展速率模式图;确定了我区灌区小麦全蚀病的最佳防治期。自主研制开发了全消拌种剂和全消颗粒剂,全消拌种剂防治效果达82.5,挽回损失达35.4;全消颗粒剂用于重病田小麦灌溉头水时,防治效果在70以上。小麦全蚀病Wheat Take-all中文别名:小麦立枯病、黑脚病拉丁学名: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Arx et Olivier 为害症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它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地上部的症状,如白穗,主要是由于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各生育期发病症状识别如下: 1.幼苗期:幼苗感病后,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次生根上也有很多病斑,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发病轻的麦苗即使不死亡,也表现为地上部叶色变黄,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类似干旱缺肥状。病株易从根茎部拔断。 2.分蘖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仅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都变成了黑褐色。 3.拔节期: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多,拔节后期重病植株矮化、稀疏, 根部变黑加重。 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肥状。麦田出现矮化发病中心,生长高低不平。 4.抽穗灌浆期:在潮湿情况下,根茎变色部分形成基腐性的 “ 黑脚 ” 症状。这是全蚀病区别于其他根腐病的典型症状。最后造成植株枯死,形成 “ 白穗 ” 。剥开有病部位基部叶鞘,可以看到全蚀病特有的 “ 黑膏药 ” 状物。近收获时,在潮湿条件下,根茎处可看到黑色点状突起的子囊壳。但在干旱条件下,病株基部“黑脚”症状不明显,也不产生子囊壳。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 病 原: 禾顶囊壳 Gaeumannomyces gramims (Sacc.)Arx et Olivier ,属子囊菌亚门顶囊壳属;异名为 Ophiobolus graminis Sacc. 。自然条件下仅产生有性态,但在培养基中还发现属于根瓶霉属 ( Phialophora ) 的无性孢子。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graminis (Sacc.) Walker 称禾顶囊壳禾谷变种和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 Arx et Oliver var. tritici (Sacc.) Walker 称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生长温度范围3 33。子囊形成适温20左右,14以下不利于子囊壳和子囊孢子产生。子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025。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1218,土壤温度在68仍能侵染。病菌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相对湿度,相对湿度80%90%为适宜条件,低于50%则生长减慢,也不易产生子囊壳。病菌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以pH5.58.5为最适。子囊壳的形成需要光照,以室内散射光较好,光照过强不利于子囊壳产生。 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存活于未腐熟有机肥中的病残体也可作为初侵染源。以寄生方式在自生麦苗、杂草或其他作物上的全蚀病菌也可以传染下一季作物。上述各类初侵染源中以病残体上的菌丝作用最大。子囊孢子落入土壤后,也可侵染小麦,但作用不大。小麦全蚀病菌为土壤寄居菌,病原在土壤中存活年限从 12 年至 35 年不等。此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施用带有病残体的未腐熟的粪肥也可传播病害。田间浇水、翻耕犁耙等导致病菌在较近距离的扩散。关于种子传病及新病区发病的初传染源,一直存在争论。病菌由麦苗的种子根、次生根及根颈下的节间侵入根组织,也可由胚芽鞘与外胚叶侵入。全蚀病以初侵染为主,再侵染不重要,因此,土壤中的初侵染菌源量是决定当年发病轻重的主要决定因素。 该病害有自然衰退现象:所谓“全蚀病自然衰退”(Take-all Decline, TAD) 即是指全蚀病田连作小麦或大麦,当病害发展到高峰后,在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情况下,病害自然减少的现象。产生自然衰退的先决条件有两个,一是连作,二是危害达到高峰,二者缺一不可。病害达到高峰的标志是白穗率在60%以上,且病田出现明显矮化早死中心。经研究调查发现,小麦连作区全蚀病从田间零星发病到全田块严重危害一般经34年,如土壤肥力高则病害发展缓慢,一般需67年达到高峰。至于出现自然衰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土壤中拮抗微生物群逐年得到发展有关。 发病条件: (1)耕作措施: 小麦-玉米-小麦连作有利于土壤中病原菌积累,病害逐年加重,合理耕作能减轻发病,但轮作不当则不一定减轻发病。实施免耕或少耕,降低土壤的通气性,能减轻发病。早播较适期迟播发病重。 (2)营养条件:主要营养要素缺乏有利于全蚀病发生,但营养元素对全蚀病发生的影响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土壤缺氮引起全蚀病严重发生,施用氮肥后全蚀病严重度降低。土壤中严重缺磷或氮磷比例失调是全蚀病危害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钙等其他营养元素对病害也有一定的影响。 (3)土壤性质及温湿度:沙土保肥水能力差,利于发病。黏重土壤,病害较轻。偏碱性土壤发病重于中性或偏酸土壤。冬麦区冬季温暖、晚秋早春多雨发病重。水浇地比旱地发病重。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田间病残体的腐熟,降低菌量,能减轻冬麦发病。 (4)品种抗病性:目前国内外均缺乏抗全蚀病的品种,小麦属和大麦属也缺乏可利用的抗源,仅在感病程度上有差异五、防治方法:.保护无病区无病区严禁从病区调运种子,不用病区麦秸作包装材料外运。从病区调进种子要严格检验,播前用0.1%甲基硫菌灵浸种10min,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 .农业防治措施(1)轮作倒茬,可与甘薯、棉花、绿肥、大蒜、油菜等非寄主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水旱轮作。(2)选种耐病品种, 如烟农15号、济南13号、济宁3号等, 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种植。(3)平衡施肥,增施有机底肥,小麦播种前,增施无病菌的有机肥和磷肥,每667m2应施有机肥34m3 ,过磷酸钙50kg。同时,病场土、病麦糠、病麦秸和病麦茬等都不能用于沤肥,如需要时必须进行高温沤制。(4) 生物防治。 美国用荧光假单胞菌防治全蚀病,大田增产30%,但效果不够稳定。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发的生防菌,山东农科院开发的生防菌剂“蚀敌”、“消蚀灵”均有防效。(5)对全蚀病衰退的麦田或即将衰退的麦田,要推行小麦两作或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以维持土壤拮抗菌的防病作用。 3. 在已发生病害的麦田,由于不同田块的病势增长速度差异较大,在生产上应分类防治。 (1)轻病田 ( 白穗率20%以下 ) 选用对全蚀病有一定耐性的品种,在亩施有机肥4000kg 的基础上,每亩增施尿素22kg,过磷酸钙89.3kg 。小麦播种前将以上化肥与高效多元复配剂MF1.5kg 混匀,堆放2天后施入土壤。播种时,用羟锈宁或立克秀拌种 (100kg种子用25%羟锈宁干拌种粉剂150g,或20%立克秀湿拌种100150g) 。小麦三叶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亩喷药液量75kg。采用以上措施后,病田白穗率可压低到0.58%, 相对防病效果为 98.2%, 比生产对照增产73.4%。 (2)中度病田 (白穗率2060%) 采取小麦与双子叶作物轮作的方法,促使病菌自然消亡。在冬麦区,与小麦适宜轮作的防病种植模式有: 小麦复播豆类或芝麻或油葵棉花小麦; 小麦复播棉花春播棉花小麦; 小麦复播豆类或油葵油菜复播棉花小麦。该类病田经一年轮作后,全蚀病白穗率可降低到70,轮作两年后白穗率可下降到30左右。在生产中最好实行一年以上的轮作制。 () . 重度病田 ( 白穗率60%以上 ) 对于此类病田,可通过人为的措施加速和促进全蚀病衰退现象的早日到来。方法上,应通过合理的营养配比和使用高效多元复配剂MF来实施。施肥种类、用量等同轻病田。重病田采用此项措施后,在一年内即可将重病田改造为衰退田,其白穗率为3.6%,相对防病效果和增产率依次达84.1%和66.1%。一旦出现病害衰退的田块,要连续种植小麦,特别珍惜衰退现象的持续利用。经连年观察,促进衰退后的田块,白穗率一直控制在1左右,亩产小麦300kg以上。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