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包括ERP

上传人:mar****e6 文档编号:20089577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ERP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ERP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ERP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 ERP、GPS、RFID等,可以从 ERP知识与应用、GPS知识与应 用、EDI知识与应用中了解和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 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 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第一生 产力作用日益凸现,信息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前导要素,它 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则将迅速改变社会的面貌、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式,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一、信息就其含义而言,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信 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即信息载体,如符 号、声音、文字、图形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技术则是信息的获取、传输、处 理、存储、显示和应用技术,如遥感技术、遥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 光盘技术、各种显示终端技术等。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 信息技术的生产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产业,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电信设备、微电 子生产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是体现在信息技术的扩散上,包括信息服务、管理 信息系统等。在信息技术系统中,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 术可称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的发展进程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从微 电子技术看,自从1948年晶体管被发明以后,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问世,引 发了一场微电子革命,微电子技术使得越来越复杂的电子系统可以集成在一小块 硅片上,使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微型化、低能耗成为可能。集成电路从中小规模集 成电路逐步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实现了平均每18个 月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的电子器件数翻一番,而价格却保持不变甚至下降,这就 带动了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创造了信息技术产品性能不断提 高,而价格不断下降的奇迹。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看,从19世纪上半叶莫 尔斯发明电报至20世纪下半叶初第一部程控交换机的诞生和数字程控交换机的 应用,使通信技术开始向数字化发展。卫星通信、称动通信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更是开拓了通信手段,进一步扩展了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而从1946年世界上 第一台笨重的庞大的、高电能耗的计算机问世以后,随着集成电路和软件技术的 发展,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和能力不断提高,其功能也从单一的计算功 能发展成能处理数字、语言、图象等多种信息,其应用的领域也覆盖了社会各个 方面。从网络技术看,1969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 算机网络ARPANET,然而它仅连接了四个大学实验室,这是计算机互联网(因特 网)的前身;因特网的真正起点是1986年建成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 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则是在进入商业应用的1991年,从此因特网的发展迅速膨 胀,给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从电子邮件到电视会议,从 因特网传真到因特网电话、从网上浏览至购物等等丰富多彩的服务,不仅方便了 消费者,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机会,而且带动了同因特网有关的一 批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地 渗透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 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传统工业的面貌,信息技术进入 消费领域,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因特网的兴起,更 是空前地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渗透,掀起了全球的信息化热潮。二、信息技 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社会信息化,每9个月互联网用户增长一倍,信息流量增 加一倍,线路带宽增加一倍。这一事实被称为新摩尔定律。据统计,1999年底, 全球已有2.6亿多互联网用户,956万个站点,电子商务营业额达到2400多亿 美元;中国已890万互联网用户,1.5万个站点。预计3年后,全球将有5亿因 特网用户,2100万个站点,电子商务营业额达到1.3万亿美元;中国因特网用 户将达到3700万户,5万个站点。而信息科学技术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正在深 刻地改变社会的形态、经济增长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社会生活 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1、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在工业社会中,经济发 展的主要方式是靠资源投入的方式来实现,工业化加工资源的方式是一种高消 耗、高污染的实现方式,这种方式必然会引起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工业污染的 加剧、环境退化的失控。而信息科学技术引发的社会信息化,为各国摆脱高投入、 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技术可能。信息化的开展开创了经济增长 的新方式,即依靠科技进步,而不是高资源、高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目前发达 国家中,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率已达60%-80%的幅度。2、对人类社会时 代的影响。由于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时代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已经从以 物质能量为主的生产力转换到以信息知识和技术为主的生产力,从工业经济转到 知识经济,从读写为主的时代转换到视听为主的时代,即虚拟时代、数字时代。 虚拟,就其本身来说,是数字化方式的构成。它首先是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人 类第一次中介系统的革命,是语言符号系统的发明,它创造了人类思维空间和符 号空间,导致了人类文明的长足发展。而虚拟则是在思维空间中发生的革命,它 在思维空间中又创造出了虚拟空间、数字空间、视听空间和网络世界,使不可能 的可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一种真实性。虚拟这场中介革命,使人类由以前 的语言符号文明进入到更高级的数字文明。其次,虚拟性激发了人们的创造能力 的巨大发展。对于虚拟而言,现实只是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可能性,在虚拟空间 中,还有别的可能性,虚拟使现实中的不可能在虚拟空间中复活、再生、创造发 展,从而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信息科学技术影响下,虚拟时代、 数字时代即将到来。3、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思维方式是一定时代人们的理性认 识方式,是按一定结构、方法和程序把思维诸要素结合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运 行样式。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中介系统三者社会历史地结合,构成特定时 代的思维方式。在大机器生产为主的工业社会,思维主体以个人为主、以人脑为 主,思维客体受思维主体及社会关系的影响,主要以现实世界为主,思维中介主 要由工业技术中介系统和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各种物化的思维工具构成,这标志着 工业社会时人类的思维方式的发展状况和水平。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思维主体 则由个人为主发展到以群体为主,以人脑为主发展到以人-机系统为主,思维客 体由现实性为主进入到虚拟为主,思维中介系统由工业技术中介系统和工业文明 所产生的各种物化的思维工具构成转变为网络技术中介系统和信息技术所产生 的各种物化的思维工具构成,从而实现思维方式由现实性转换到虚拟性思维。4、 对教育方式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给教育方式带来巨大影响,表 现在:第一,教育投资的重心将由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工业社会中,教育以 消耗物质资源如校舍、桌椅、粉笔等维持,因此教育投资的重心主要是物质资源 的投入。而信息化社会,由于信息具有无损使用、无损分享、不可分割、公平性 等特点,使其将取代自然资源、资金、人力等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投资的重心也 将转变为信息的开发上,因为信息产业是开发费用高、使用费用低的产品,其低 廉化使用是建立在高投入开发的基础上的。因而,教育一旦依赖于信息资源,则 其开发问题将制约网络化教育发展,教育的投资由过去重在物质条件的扩充转向 信息资源的开发也成为不言而喻的事情。第二,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将为多样化 的网络授课取代。班级授课制这种曾大大提高过教育效率的教学组织形式将被 信息技术打破,互联网络应用于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师生关系,使异地授课, 网上学习成为可能。利用互联网可以十分便捷的得到世界各地的教育资料,实现 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无法进入学校读书的人获得必要知识 成为可能;学生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网络计算机终端设备便可上网学习,为学 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奠定了基础。第三,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功能的优势, 通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方式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多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 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5、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由于信息化建立了一个规模 庞大、四通八达的网络通讯系统,从而信息作为最有效、最有价值的资源,改变 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第一,通过网络体系,人类的观念大大地流通、渗透、互相 影响,这将有利于人们按照共同利益协调行为。第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 工作方式发生很大变化,由以前的按时定点上班变为可以在家上班,通过网络体 系处理各种资料和信息。第三,人们的访友、购物、会议、娱乐等许多事情都可 能通过网络进行;在不远的将来,人们还可能通过住网络住宅、使用网络冰箱、 乘坐网络汽车等,进入科技家庭的生活模式,体验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总之,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地发展以及由它引发的社会信息化,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 的影响,使人类社会将进入信息时代。而作为时代的引领着,我们中学生有权利, 也有义务充分掌握这门技术,为中国的腾飞,以至于全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的 一份贡献!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知识得以迅速传播、积累、分析、组合和存储、再现,从而给人们 以更多的手段来利用、获取并再次开发知识,因而知识的增长速度在信息时代极为迅猛,形 成“知识爆炸”。这也使学校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学生学习的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把人 类积累起来的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如何使学生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式呢?除了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以外,就是要 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索新知识、创造新知识。信息社会中,随着电子技术、通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电子教育传播媒 体被开发和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这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机遇。特别是以多媒体计算机 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将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动运行的功能和信 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于一体,利用图形交互界面、 窗口交互操作、触摸屏技术,使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以Internet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更充实了教育的内容,使教育信息具有即时性、 多样性、视听双重性,使教育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促进了教育内容的信息化,实现了教育传 播手段的现代化、传播信息的多样化以及传播过程的自动化。面对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采用传统的模式培养的教师以及沿用旧的教学方法来 进行教学,都不再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而一切新的教学思想、新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都离不开教师,因此,信息化社会中教师的定位与培训就显得格外重要。一、信息化社会中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意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要求教师树立现代教育 观念,要具有教育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想,同时教师对信息技术的 发展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要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认识。应当让他们认识到教师是信息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师施展才 华提供了契机。从实践中看,高素质的教师能积极推广和发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低素质的教师则 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最大障碍。有些教师表面上认为,运用信息技术的条件不成熟,如缺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不够、使 用起来麻烦等等。而事实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部分教师之所 以不支持信息技术的运用,实质上是害怕和逃避新的挑战。要让他们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意识到对日渐普及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不能充耳不闻,作 壁上观,害怕和逃避都无济于事,主动迎接挑战才是自己的出路。二、信息化社会中教师要具备研究技能信息化社会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计算机,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范围内提供了一个 广阔的、日益增长的知识海洋。面对这个巨大的资源库,教师需要做的是从中查寻、处理资料,并将资料转化为有用的信息, 最终从这些信息中创立新知识。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教师必须掌握以下一系列新的研究技能。1. 选择技能全球性网络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信息的可获取性,虽然数字化信息分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 但它们不论产生、存储于何处,都可以被人们共享。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要在网上浏览完一 个研究领域内的全部信息都是不可能的,花在阅读信息上的时间太多就没有精力来处理、理 解、运用这些信息,也无法把这些信息转化为新知识。在过去,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信息的获取是有限的,因此就不存在上述问题。而现在教师需要通过建立自己的标准和条件 来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那些急需解决的任务。所以对信息的选择肯定是教 师需要培训的新技能。2. 评价技能如果培养选择技能是为了实现控制信息的数量,那么信息的质量同样也要被控制。信息以相 同的数字化形式放在全球性网络中成千上万个节点中,所有的信息都是统一的、平等的,无 法一眼从表面上看出它们的可靠性、关联性、质量、可接受程度等等。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对 数字化信息的评价技能,它包括以下内容:了解电子期刊的声誉:包含电子杂志中作者的背 景,例如查看他们的主页和其他相关出版物的列表。该杂志的编辑和拥有该杂志的机构情况。 脚注和链接:电子出版物也需要遵循这项原则,即文章中的引用要标以注解。在全球性网络上,这项工作一部分是通过脚注来完成的,另外一部分是通过统一资源定位器 与被引用的文献的链接来完成的,这些链接必须被加以验证才行。出版的日期:服务器和网 页中包含一个最近修改的日期,教师可以据此判断信息是否有效,服务器是否正常工作。内 容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即从文章的内容上判断它在特殊学科领域的科学论 述是否有价值以及它是否建立在该学科领域的公认的理论基础上。3.3C技能遍布世界的网络分布以及逐渐消失的地域差使得全球性的合作研究不仅可能,而且是不可避 免的。作为教师再没有理由不去了解地球另一端在某一学科领域内正在进行的研究,也没有 理由再做单独的教学研究工作。当教学研究作为一个团体的行为时,伴随着全球化通讯(Communication)、协作(Co-operation)和合作(Collaboration)工具的出现,教学研究 的方法已经获得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协作是以劳动力的划分为特征,将每个参与者的知识吸 收、整合。合作是对一个项目或产品的共同工作,由团体工作为一个整体产生共享性的知识。 作为3C技能中应用最广的通讯是用来传递请求、要求等交流信息的,它对合作和协作活动 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三、信息化社会中教师要具备信息技术知识面对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广大教师还缺乏准备,因此, 需要对他们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信息技术知识的高科技性、发展的迅捷性及庞大的教育对象群体,决定了针对教师的信息技 术知识教育具有通俗性、应用性、可持续发展性的特点。其中通俗性,要求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应用性,要求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可持 续发展性,即努力形成自我完善的智能结构,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以对教师的计算机知识培训为例,主要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理论知识方面主要 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知识、多媒体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践技能方面主要包含微机硬件系统及简单操作技术、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数据库 及应用软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