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早期教育的差异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200376152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早期教育的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外早期教育的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外早期教育的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中外早期教育的差异前 言我们中国人是很喜欢跟人比的,而且什么都比,当然也要比教育。拿中国的教育与国外比,从幼儿园比到小学,再比到中学,看看中外基础教育究竟有什么差异。从比较中我们看到:当我们的父母在忙着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时,国外的父母在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当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忙着背古诗的时候,国外的孩子在按照正规要求做科学小实验。当我们的学生在种种既复杂又抽象的文字游戏、数学游戏和思维游戏中绞尽脑汁的时候,国外的学生在写研究性的论文、做社会调查、学习机械操作。总之,当我们在狭小的已知圈子里费尽心机的时候,人家在广阔的未知世界里发展必备的综合素养。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国外基础教育的课程是重应用、重实践、重创新、重生活知识、重职业技能;我国的课程是重书本、重理论、重积累、重抽象知识、重应试技能。国外的教育注重使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人生;我国的教育注重使学生了解应试、了解书本、了解社会等级、了解生存竞争。从比较中不难看到,中外孩子的能力差距是逐渐拉开、逐渐加大的。确切地说,中外博士生的研究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差距是从幼儿阶段开始拉开,并在小学、中学阶段逐渐加大。比较的过程使我们注目:国外的孩子在最善于幻想的时候受到了赞赏而发展了想象能力;在最有表达欲的时候受到了鼓励而发展了表达能力;在最喜欢动手的时候受到了训练而发展了动手能力;在最有好奇心的时候得到了机会而发展了探索能力。比较的结果使我们感叹:长期以来,我们把靠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获得的应试能力当作了基础好,完全掩盖了我国学生综合能力水平低、基础差的实际现状。最值得强调的一句话:在任何领域,任何有所建树的人才都是依靠兴趣与自信而最终走向了成功。国外的孩子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最大法宝就是,兴趣加自信;我国基础教育在培养人才上的最大失误是,忽视了兴趣的培养和自信心的确立。中外教育各有其优劣,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国外教育的长处学到手,同时改进我们自己的教育缺陷。因而我们关注的是国外基础教育有什么优势并值得我们效法,以及在中外教育差距中哪些是我们应当改进的不足之处。中外儿童教育观美国的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里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儿童的灵活性及创造性。中国的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专心干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性。 不同的社会因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化类型以及不同的社会化内容,同时也塑造出具有不同国民性的人格特征。中国、美国是两个有较大差异的社会,各自都有着较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较典型的国民性,而这些国民性的奠定均可在人的早期社会化的过程中找到根源。中国作为早期社会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国的幼儿园所实施的社会化过程的主要特点是:1. 注重外在控制。由于中国的学前教育对孩子管得多、管得严,对孩子行为的调节是通过外在标准,即严格的规章制度实现的,所以儿童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不是依据内在的观念与信念,而是取决于外在控制力量的存在与否,其结果是导致了外控、他律性格的形成。2.讲究内外有别。“爱面子”是中国人的传统心态,中国人总是习惯于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给别人看,总是希望尽可能地给别人留下最佳印象,作为一种民族性格,成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传给了下一代。譬如,每当有外人特别是外宾来参观,教师们总是嘱咐孩子们要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并且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回答来访者的提问。这种“内外有别”的训练,使中国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行为方式,从而形成了“表里不一”的双重性格。3.注重相互间的横向比较。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里,教师经常用小红花、小红旗等形式鼓励孩子们竞赛,看谁表现得好。另外,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时常常是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作榜样方式。所以中国的孩子从小就学会用外在的、客观的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特别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4.强调纪律。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中国的幼儿园强调秩序井然,要求孩子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并控制各种过激情绪的表达,由此中国的幼儿园总是安静多于吵闹。5.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中国的幼儿园主要是以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为主,个体被要求与集体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则需调整自己的行为。中国人强调群体意识而不是个体差异,而且总是习惯于用统一标准来要求所有儿童。中国人早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可概况为:重集体意识,求一致;重纪律约束,求服从;重社会标准,求克己。美国美国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在早期社会化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1.强调个体差异。在美国的幼儿园里,集体活动很少,教师总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与能力安排不同的活动。美国的教育属于个人中心型,重视个性、突出个人,教师总是有差别地对待幼儿,其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2.注重自我发展。在美国的幼儿园里,孩子们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随意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美国的教师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里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儿童的灵活性、创造性。另外,美国教师比较重视儿童自我意识的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不以单一的价值观作标准。3.鼓励探索。在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里,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很多,不仅是玩的内容可以自由选择,教师们还极力鼓励幼儿自由发挥、自由创造。譬如画画,多鼓励孩子自由创作,对画的内容、形式、手法均不作限定,所以美国的孩子总是画得满身、满脸都是颜料,画出的成果则让大人们不知何物。相比较,在中国的幼儿园里,孩子们更多地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读,干净整齐则是基本要求之一,而画画往往是照着样子画,画得越像得到的评价就越高。所以中国的孩子总能画出挺像样的画,画技高超的小画家也层出不穷。保护孩子天性中的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应该在孩子最有想象力的时候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三岁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字母O,是幼儿园老师教的。这位母亲一纸诉状将幼儿园告上法庭,理由是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因为此前,孩子能把0说成是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而自从识读了26个字母,这种能力就丧失了。这位母亲以幼儿园剪掉了孩子一只幻想的翅膀而限定了孩子的能力为由,要求幼儿园赔偿孩子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结果是,法庭判幼儿园败诉。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早期教育是一种保护儿童天性的教育,并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应该在孩子最有想象力的时候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发达国家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视开发幼儿的想象力,把想象力看得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然而,在中国人的早期教育理念中,想象力的地位并不高,甚至很少受到关注。我们的媒体所夸赞的神童不是识字多,就是速算高手。幼儿的想象力在多数中国成人看来是没有价值的,不像识字、算术那样有知识含量。当国外的父母关注于如何开发孩子的想象力时,我们的父母在忙着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最近,深圳一名五岁女童在其父母的训练下,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现已能准确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的3020位,创立了一项新的吉尼斯纪录。据悉,该女孩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是,超过4000位。很难想象,单调枯燥地背数字对一个幼儿会有什么乐趣,何况,机械化记忆对智力发展也没有任何意义。然而,我们中国人对拥有超常的记忆力自古以来就极为推崇。在中国儿童的早期教育中,背诵记忆也是最常用乃至最首要的训练方式。 孩子想象力是如何消失的不应过早地告诉孩子某一种既定的标准,否则会使孩子的思维缺乏弹性而定型化。 江苏省国画院曾举办了一场中日儿童画交流展,画展中的两国儿童画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日本孩子的画从题材、画风、构图、色彩等方面来看都显得很自由,而中国孩子的画面则显示出一种固定的模式,即教过的痕迹特别重,画面中根本看不到孩子自己的风格。问题显然不仅仅出在我国儿童美术教育上,其根源还是在早期教育观念上。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历来是,老师先画出示范画,孩子们模仿着画,最后由老师根据孩子们的模仿程度来评价谁画得好,即与老师的画越相似就越好。显而易见,这样的美术教育及评价标准,是在完全无视儿童本身拥有审美意识的前提下,把成人的审美标准先入为主地灌输给孩子,并迫使儿童不断地否定自己的看法,同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感受以适应成人既定的标准,最终导致儿童在刻意模仿中逐渐丧失了个性化的感受能力和独特的观察视角,也丧失了儿童天然的想象力与原创性。发达国家的早期教育理念是,不应过早地告诉孩子某一种既定的标准,否则会使孩子的思维缺乏弹性而定型化。我国的早期教育更注重的是培养艺术技能和熟练技巧,创造力与想象力受到忽略。正是单一的技巧性训练抑制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使我们的孩子在技能培训中被过早地被定型化了,致使他们只能模仿而难以走向创造。在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教育模式是“示范十模仿”,即在幼儿自己进行艺术活动之前,先由教师进行示范,给幼儿提供模仿对象。因为这种教育模式重在模仿,所以,幼儿所完成的艺术品以及所进行的艺术活动,普遍缺乏童稚的审美直觉,显示出明显的模式化、成人化特征。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多采用“引导发现”模式,教师以增加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信心为重,鼓励幼儿自己去体验,自己去领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由于教师总是接纳孩子们所有的艺术创作方式,并欣赏孩子们的一切艺术作品,所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自由思维、自由联想,提高幼儿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能力。中外早期教育的明显差异是:中国人习惯于将正确的方法早早教给孩子,让孩子不走弯路,外国人习惯推迟讲述正确标准的时间,让孩子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中国人认为幼儿能比同龄人更多更早地懂得成人世界的东西就是聪明的表现,西方人认为幼儿拥有异于成人的思维和想象是最珍贵也最值得珍惜的特种才智。体现在玩中的创造力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技能学习,而国外的教育注重的是悟性开发,即给儿童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个有不同国籍孩子的早教机构,此时正值家长们来接孩子回家,幼儿们正在沙坑里玩沙,玩具有小铲、瓶子和漏斗。旁边是孩子们的母亲。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国家的成人在指导孩子玩耍的方法上有很大差异。首先观察一个外国孩子,他正在独自玩沙,显然玩得很专心也很有耐心。他用小铲把沙装进漏斗,开始的动作比较笨拙,动作也很慢,玩了一会儿逐渐熟练了,动作也越来越快,但他发现总也装不满,疑惑地看了一阵漏斗之后明白是因为漏斗会漏沙,于是就用手指堵住漏斗底部的漏口,这样终于使漏斗装满了沙子。然后他试图把漏斗里的沙子倒进瓶子里,可是发现从手指移开到对准瓶口,沙子已漏得差不多了。这个外国孩子开始加快手移开的速度,几次之后,他突然意识到,把漏斗直接对准瓶口,沙子会一点不漏地顺利进人瓶子。于是他按照这种方法很快装满了一瓶子的沙子,同时愉快地笑起来并回头看看妈妈,而妈妈则拍手以示鼓励。再观察一个中国孩子玩沙,他一开始也是忙着拿起漏斗向里面装沙子,也同样是发现了沙子进漏斗后都流出来,所不同的是旁边的母亲一看沙子都漏光了,就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孩子把漏斗直接对准瓶口,然后再灌沙子。结果孩子没经历任何挫折、也没有体验任何失败就立刻学会了正确的玩法,但也很快就爬出了沙坑不玩沙了,因为这个玩沙的过程被简化就没什么意思了。当那个外国孩子还在津津有味地与沙同乐的时候,这个中国孩子已玩腻了,正缠着妈妈要抱。不难发现,外国孩子在玩沙的过程中,了解了沙子、漏斗、瓶子的各自性质和相关联系,还从失败中获得了经验,并证实了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由探索到失败、再经多次失误直至成功的完整过程,他玩的时间长、经历的内容多、过程曲折,体验自然很丰富。相比而言,中国孩子在妈妈的指点下,没经历过程而一下子就得到了结果,他没能感受更多的乐趣,也不会有更多的体验。中国人认为,手把手地教孩子可以使孩子很快学会比较难的动作或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从而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会一种技巧或掌握一种技能。美国人认为,孩子应当自己去思考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而成人手把手地教孩子,使孩子不可能自己领会完成这项任务的方法,也不可能从中有所领悟。中国人认为,技能学得越多、越快,孩子就越聪明;而美国人认为,亲身经历越多、体验越丰富,孩子就越聪明。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技能学习,而美国的教育注重的是悟性开发,即给儿童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中国的家长普遍认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孩子要从小抓紧时间培养各种技能而不能把时间花在玩上。中外早期教育观的一个重要差异是对待游戏的不同态度。中国的父母都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乃至多技之长,孩子的业余时间基本上已被这些技能训练塞满,但却缺乏探究物体的游戏活动。中国人普遍认为游戏仅仅是娱乐而并没有什么教益,但实际上,游戏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不仅有益,而且有多重益处,这既体现在社会性发展上也体现在智力发展上。智力与创造力的作用具有平均智商的人就可以成为高创造力的人才,而高智商的人却不见得富有创造力。我们国人以往对智力的理解是偏狭片面的,尽管人们并不否认各种能力的存在价值,但却将学习数理学科的认知能力看得高于其他种类的能力,并因此而认为学习数理学科所需要的智力是最高一级的智力,有了这种智力学什么都能学好,同时认为学业有成者事业也必然有所成。这种观念在人群中是非常普遍的,构成了特定的智力价值观。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创造力”是比“高智商”还要智慧的词,即认为只有绝顶聪明、智商极高的人才会具有创造力。然而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却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之外,它表明智力与创造力之间并没有多大的相关。国外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高创造力组”的平均智商低于“高智力组”的平均智商,甚至略低于在高校学习的人口的平均智商。这说明,创造力的培养只需要平均智商,具有平均智商的人就可以成为高创造力的人才,而高智商的人却不见得富有创造力。一般来说,学习能力强总是与积累的知识多分不开,但并不是知识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强,有时完备的知识容易导致先人为主,反而不易于产生创造性的发现,这就意味着,学业有成者事业未必有所成。左脑与右脑脑科学的研究发现,人脑的左右两半球在功能上有着高度的专门化,左脑擅长于言语和逻辑思维,是处理言语、进行抽象逻辑思维、集中思维、分析思维的中心,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性等机能;而右脑则擅长于形象思维,是处理表象、进行具体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具有不连续性、弥漫性、整体性等机能。左右脑在创造性活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右脑靠无意识的直觉产生顿悟,左脑则先要为顿悟的形成准备资料、提供信息,而后将所顿悟的内容进行理性的验证,并用概念化、逻辑化的言语形式表达出来。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以非言语的思维来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而用言语思维来对这些想法进行验证。目前的教育重视发挥左脑的作用,偏重于逻辑和语言的训练,但是具有严密结构的逻辑和语言对那种寻求创造性突破的、具有灵活性的思维来说是不相适宜的。许多优秀生的优秀只是表现在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即左脑的功能上,离开学校的学习生活之后,昔日的优秀生往往在工作中的表现很普通、很一般,不再优秀了,这种现象其实正是重左脑轻右脑教育的必然产物。由于左脑的“成绩”能够用言语表达出来,所以学校会不可避免地去追求由左脑掌管的那些逻辑性和言语性的智力训练,而训练的结果可通过学习成绩直接表现出来,并成为人们评价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然而,尽管学校教育注重左脑的训练,并以左脑工作的成绩为学习优劣的衡量标准,但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必须由右脑承担的,而左脑的训练在不断提高左脑能力的同时,一方面因减少了训练右脑的机会而导致了右脑的不发展:另一方面因某些左脑的训练直接有悖于右脑的训练而降低了右脑的能力。心理学的实验表明,直觉思维明显地与学业成绩不相关。可以说,当左脑型的人在学校教育中变得越来越博学的时候,其直觉也越来越少。当一个人已形成了非常顽固的使用言语思维的习惯时,他便已失去了使用右脑非言语思维的能力。所以,按传统教育培养和训练出来的优秀生往往只是左脑优势的学生,其成就只能体现在学习知识和积累知识上,一些优秀生工作之后之所以不优秀了,是因为从小就没有进行过右脑训练,或者是过度的左脑训练抑制了右脑的发展,而要在研究工作中作出突破性的成就,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来自左脑提供的学习能力而是来自右脑提供的创造能力,一个人能否取得创造性的成就,主要取决于他在直觉方面能获得多大程度的意外发现,这却是以往的传统训练不大可能具备的能力。从上述现象我们也发现了当今教育的弊端,我们极力挖掘的是左脑的潜能,培养的是学习型的人才,而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型的人才。在中国的学校里,音乐、体育、美术之类的课程是名副其实的副科,不受重视,一到考试前夕,这些副科就被公然挤掉,即使不在考试时期,副科被主科占用也是极为常见的。同时,中国的学校对动手操作性强的课程也同样是极为忽视的,很多实验课的设置常常是名存实亡。可惜的是,这些被轻视的副科对开发学生的右脑潜能是极为有利的,而那些被重视的主科,如语文、地理、历史、外语及数、理、化等课程则都是以左脑为主的课程,所以,从学校教育的历史及现状来看,我们中国教育的特点是重左脑轻右脑。左脑的功能,如运算、分析、推理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但同时也是电脑工作的重点。也就是说,左脑的很多工作都可以逐渐由电脑来代劳。但是,右脑的直觉、创意功能却是电脑难以胜任的。从目前的社会状况来看,现代社会的工作要求人们具备较高的右脑素质,主要包括敏锐的感应能力,即对各种变迁境况做出快速而恰当的反应;弹性的适应能力,即行为模式具有可塑性、不墨守成规,能快速适应环境的变迁;丰富的创意能力,即能不断产生新颖的思路和方案。创造性的活动需要左右脑的共同参与,单方向地发展左脑或右脑都难以达到创造的目的。鉴于当今教育重左脑轻右脑的训练倾向,需要侧重强调右脑的训练,特别应指出的是左脑的过度发展会抑制右脑的发展,因而正确的训练是使左右脑的发展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兴趣学习的动力西方人视教育的成功标志为,培养了学生的自信以及符合自己潜质的兴趣;中国人视教育的成功标志是,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以及在即使不感兴趣的学习领域里也能刻苦用功的毅力。 令人惊奇的是,被我国教师称为基础差的学生居然能成为英国名校研究生。他们是南京理工大学1999年招收的12名大专生。在国内,低于本科录取分数线的高考成绩使他们只能就读于学历层次为大专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可在英国高校学习两年后,他们不仅拿到了学士学位,还获得了一些英国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在国内读大专时,他们被老师认为是基础较差,自制能力较弱,上课不爱提问,作业质量不高,比较懒散,老师教得很累的学生;可在国外读了两年后,他们变得视野开阔,不仅非常自信、独立、宽容,而且动手能力、创新意识都很强。这12名大专生的经历,值得我们反思中外教育的差异和不同的教育对学生产生的不同影响。这是因为,国内的学习需要学生动脑的内容并不多,使学生逐渐产生了惰性,而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使学生难以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中国的教师为什么喜欢让学生做抄课文之类的机械练习作业呢?是因为中国人普遍认为熟能生巧,另外考试的内容需要死记硬背。不难发现,我国的学校教育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总是要求学生把知识记得烂熟于心中。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心理本性,追求新异原本是孩子们求知的天然动力,然而,恰恰是我们的教育扼杀了孩子们的学习快感。确切地说,正是我们成人教育者在逼迫孩子们大量重复练习的过程中,消灭了知识本身具有的新奇性。学习兴趣带来的是高度的学习热情,这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不仅如此,“兴趣”是走向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靠兴趣来完成一项工作同靠毅力来完成一项工作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乐在其中而后者是苦在其中。凡是做乐在其中的事时,人们是不知疲倦的,正所谓“乐此不疲”,所以,当人们从事有兴趣的事情时,精神状况必然振奋,而工作效率也必然很高。另外,人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乐于思考的,或者说,只有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引发出持续的思考,而长久的思考是难题得以突破的基本前提。因此,兴趣实际上是创造之母。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成功观,而在成功观中还存在比什么、和谁比的差异。英国学校的评价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即评价一个学生不是看最后的升学成绩,而是看学生在这个学校提高的幅度。每个学生入学时,都会建立一个关于总体能力倾向评价的数据库,学校每年有跟踪记录,观察每个学生提高的程度。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每个学生只需自己跟自己比,而不必跟别人比。中国学生在小学时都很活跃,初中时则沉默了许多,高中的课堂则几近呆板。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处于被纠正错误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越来越强,怕在课堂上被老师当众否定而丢面子,所以中国的学生越大越沉默,而且越大越不自信。l 发达国家的教学目标是,兴趣加能力等于人生追求;内在动力加潜质等于个性化发展。l 中国教学目标是,升学加就业等于人生追求;外在动力加统一标准等于模式化发展。l 西方人的成功要诀是兴趣加自信,因而西方人视教育的成功标志为,培养了学生的自信以及符合自己潜质的兴趣;l 中国人的成功要诀是智力加毅力,因而中国人视教育的成功标志是,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以及在即使不感兴趣的学习领域里也能刻苦用功的毅力。l 从获得学业成就来看,有可能是后者胜过前者;但从获得事业成就来看,必定是前者胜过后者。因为,无论成就任何事业,能坚持到最后的肯定是有兴趣者。l 从人的终生发展来看,可以说,兴趣与自信是影响成功的最关键的主观因素。中国基础教育在培养人才上的最大失误就是,忽视了兴趣的培养和自信心的确立。在任何领域,任何有所建树的人才都是依靠兴趣与自信而获得了最终的成功。学校教育为一个人终身发展打下的最重要的基础应当是:1、 确立人生目标,即结合自身的兴趣与擅长,确定人生发展的基本方向;2、客观评价自己,即基于对自己长处和短处的了解而具备稳定的自我认识和自信心;3、具有取舍判断力,即懂得什么应坚持,什么应放弃,具备从整体协调长远发展角度看问题的眼光。成功的基础教育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这意味着,在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形成过程中,不仅传授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使每个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及健全的心理。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