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892621 上传时间:2021-01-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的60例患者,根据性别、年龄、病程和病变轻重程度分成三组:中西医结合组20例(观察组)口服颇得斯安与中药灌肠治疗相结合;西药组20例(对照组)口服颇得斯安;中药组20例(对照组)中药灌肠治疗,以上3组疗程均为两个月,对3组同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在综合疗效方面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疗效显著,效果优于单纯采用西药或单纯采用中药治疗。 结肠炎;溃疡性;中西医结合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以溃疡为主,腹痛、腹泻、黏膜脓血便为临床主要表现,病程漫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1。本研究采用口服颇得斯安与中药灌肠相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临床研究60例观察对象,均是自2003-2008年门诊就诊的患者,属于UC轻度或中度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三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变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西医结合组20例(观察组)口服颇得斯安及中药灌肠治疗相结合;西药组20例(对照组)口服颇得斯安治疗;中药组20例(对照组)中药灌肠治疗,疗程均为两个月,对以上3组同时观察临床疗效。 1.2 病历入选标准 根据文献2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结肠镜检查所见,及(或)黏膜活检支持,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结肠克隆病、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疾病。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参照文献2标准:轻度:患者腹泻4次/d以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搏加快或贫血,血沉正常;中度:介于轻度重度之间;重度:腹泻6次/d以上,明显黏液血便,体温37.5,脉搏90次/min,至少34 d;血红蛋白75 g/L,红细胞沉降率30 mm/h,病变范围多为全结肠。 结肠镜检查UC病变特点参考文献3病变连续,从远端向近端逐渐加重;肠黏膜有多发性溃疡,形态各异大小不等,上附脓血性分泌物,黏膜充血水肿,病变呈弥漫分布;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质地脆,触之易出血;在慢性炎症期,可见形态和色泽各异的假息肉或称炎性息肉。肠黏膜活检组织学可见浸润、糜烂、溃疡、隐窝脓肿、腺上皮增生和杯状细胞减少等变化。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根据病情,给予颇得斯安4.0 g/d口服,配以中药煎汤灌肠治疗。中药基本组方:黄芪20 g,白术15 g,白头翁20 g,苍术15 g,黄连15 g,黄柏15 g,秦皮15 g,败酱20 g,苦参10 g,甘草15 g。每次取上述灌肠液4060 ml,在晚睡前保留灌肠,1次/d。各组均是两个月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以后进行疗效评价。 西药组20例(对照组)给予颇得斯安4.0 g/d口服;中药组2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灌肠治疗,其基本方及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1.4 观察方法 治疗以前及治疗第1、4、8周记录患者有关症状、体征;观察结肠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情况,参照文献2-3对主要症状及结肠镜检情况所见黏膜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5 疗效判定 参照文献3确定疗效的评定标准: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