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老年人医养结合公司商业计划书参考模板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198226420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208 大小:15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成立老年人医养结合公司商业计划书参考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08页
关于成立老年人医养结合公司商业计划书参考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08页
关于成立老年人医养结合公司商业计划书参考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关于成立老年人医养结合公司商业计划书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6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6二、 结论分析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7第二章 行业分析和市场营销10一、 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发展目标10二、 中国养老金融体系的现状和挑战12三、 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基本原则15四、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16五、 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21六、 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发展机遇22七、 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发展目标22八、 中国养老金融体系的现状和挑战25九、 顾客感知价值28十、 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基本原则35十一、 营销环境的特征36十二、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38十三、 大数据与互联网营销42十四、 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56十五、 品牌资产增值与市场营销过程57十六、 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发展机遇58十七、 整合营销传播59十八、 体验营销的主要原则61十九、 价值链62二十、 品牌组合与品牌族谱66第三章 SWOT分析说明73一、 优势分析(S)73二、 劣势分析(W)75三、 机会分析(O)75四、 威胁分析(T)76第四章 人力资源方案80一、 绩效考评方法的应用策略80二、 绩效目标设置的原则80三、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原则83四、 培训教学设计程序与形成方案84五、 组织岗位劳动安全教育88六、 奖金制度的制定89七、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93第五章 公司治理方案99一、 公司治理原则的内容99二、 决策机制105三、 企业风险管理109四、 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118五、 公司治理的定义127六、 董事会模式133七、 内部控制的种类139第六章 经营战略分析144一、 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144二、 企业文化战略的概念、实质与地位145三、 企业投资战略类型的选择147四、 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152五、 企业人才及其所需类型154六、 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基本含义159七、 企业与经营战略环境的关系161八、 市场营销战略决策的内容163第七章 运营管理模式165一、 公司经营宗旨165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165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166四、 财务会计制度169第八章 投资方案173一、 建设投资估算173建设投资估算表174二、 建设期利息17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75三、 流动资金176流动资金估算表176四、 项目总投资17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77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7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78第九章 财务管理180一、 应收款项的管理政策180二、 决策与控制184三、 对外投资的目的与意义185四、 财务管理原则186五、 计划与预算190六、 营运资金的特点192第十章 项目经济效益195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9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9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96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97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9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99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20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202三、 偿债能力分析20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204报告说明老年人医养结合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238.9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590.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04%;建设期利息19.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8%;流动资金628.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09%。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64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852.65万元,净利润1134.4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40.74%,财务净现值3505.2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19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项目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来源广泛,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本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废排放少,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项目场地及周边环境经考察适合本项目建设;项目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关于成立老年人医养结合公司(二)项目投资人xx有限责任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二、 结论分析(一)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二)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238.9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590.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04%;建设期利息19.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8%;流动资金628.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09%。(三)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238.96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437.37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801.59万元。(四)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64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4852.65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134.44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40.74%。5、全部投资回收期(Pt):4.19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795.41万元(产值)。(五)社会效益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2238.961.1建设投资万元1590.491.1.1工程费用万元1136.091.1.2其他费用万元420.101.1.3预备费万元34.301.2建设期利息万元19.641.3流动资金万元628.832资金筹措万元2238.962.1自筹资金万元1437.372.2银行贷款万元801.593营业收入万元64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4852.655利润总额万元1512.596净利润万元1134.447所得税万元378.158增值税万元289.699税金及附加万元34.7610纳税总额万元702.6011盈亏平衡点万元1795.41产值12回收期年4.1913内部收益率40.74%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3505.29所得税后第二章 行业分析和市场营销一、 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发展目标(一)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主要目标到2025年,我市老龄事业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数字信息和智能科技助力老龄事业发展成效明显,老年人社会参与广泛深入,老年友好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敬老爱老孝老助老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广大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提升。(二)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实现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均等可及的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高效优质,养老保险得到健全和有效衔接,老年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养老社会财富储备稳步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进一步改善。坚持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保、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三)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充分、居家养老服务支持有力、社区养老服务集约便捷、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大湾区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城乡覆盖、功能完善、保障基本、服务多元、监管到位的全方位养老服务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兜底供养有保障、普惠养老能满足、中高端市场可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基本构建。(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顾、安宁疗护六位一体全生命周期,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具有珠海特色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老年人健康行为更加全面普及,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医养结合深度发展,以需求为导向,线上线下相支撑,覆盖城乡居家、社区、机构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五)为老服务多业态创新融合发展老年人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健身休闲、金融支持等服务不断丰富,围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康复护理型老年用品产业不断壮大,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双轮驱动、高质量融合发展态势显现。(六)老年友好型社会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适老化改造持续推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度明显提高。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深入开展,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成效明显,老年优待政策更加普惠,智慧助老行动深入扎实开展,养老、孝老、敬老社会氛围日趋浓厚。(七)2035年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远景目标到2035年,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匹配的老龄事业发展体系,进一步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三大基石,不断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水平,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共识普遍形成,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二、 中国养老金融体系的现状和挑战中国短短三十年建立起覆盖10亿人口、参保率超过90%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并保持养老金水平连续十七年上涨,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对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提出更多挑战,需在顶层设计、部门协调、区域协调、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方面统筹推进。(一)养老金储备约13万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约10亿人,但养老金投资规模仍远低于发达经济体水平。从我国情况看,我国养老金建设起步较晚,开始探索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过去三十多年,基本养老保险在覆盖面上大幅提升。2020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合计999亿、参保率超过90%。总体来看,2021年我国养老金储备约13万亿元,养老金第一支柱加上全国社保基金占比近70%,第二支柱占比约30%,第三支柱仍在探索。伴随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养老金维持收支平衡的压力较大。过去在人口年龄结构均衡且长期不变的情况下,目前的养老金收支体系能够发挥良好的养老保障功能,但随着老龄化加速到来,作为养老金筹集来源的劳动力规模持续缩减,而支取需求的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养老金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收支缺口,威胁制度的可持续性。中国社科院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养老金收不抵支出现在2028年,到2035年将耗尽累计结余。(二)公共养老金占比70%,覆盖广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参保人数约10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城镇单位职工,实行统账结合制,用人单位缴纳比例16%,用于社会统筹、实行现收现付制,个人缴纳8%,进入个人账户、实行积累制。2021年9月参保人数47409万人,基金累计结存494855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16岁以上、在校学生意外、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资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等构成,2021年9月底参保人数54734万人,基金累计结存108619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合计1021亿、参保率超过90%。(三)私人养老金占比30%,覆盖率低私人养老金主要分为企业主导的第二支柱和个人主导的第三支柱,是公共养老金的重要补充。我国第二支柱参与人数近7000万,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组成,覆盖率低,民营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企业年金要求由企业与职工一方集体协商、自主确立,实行完全积累制。2007-2014年企业年金参保人数从939万迅速增至2293万,年均增速超过10%,但2015年后增速明显下滑。截至2020年底,企业年金参与企业数为105万个,参与人数约2718万,积累基金约23万亿元。从行业看,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大多集中在能源、电力、铁路、交通等行业,且大约3/4为国有企业,民企占比很小。职业年金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及人员,截至2020年末参与人数约4235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金额约13万亿元。(四)养老金区域和城乡差距拉大区域不平衡程度越发突出,呈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格局。只有广东、北京、福建、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在内的7个地区实现了对调剂基金的净贡献,其中广东养老金收入4532亿元,净贡献726亿元,均位列第一,而辽宁与黑龙江分别领取下拨基金625与547亿元,连续多年成为受补贴最多的省份。此外,2021年调剂基金缴拨差额预算数均超过上年执行数100%,这意味着受补贴区域的养老金收不抵支情况越发严重,而养老金结余地区将进一步增加养老金净贡献,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五)养老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程度较低我国养老金投资总体比较保守,权益类资产欠配。2021年,人社部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流动性资产占比不低于5%,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不高于135%,权益类资产不高于40%、目前实际占比可能在10%-20%左右。但从国际上看,据WillisTowersWatson统计,全球养老金资产最多的七个国家(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瑞士),权益投资占比达到43%。三、 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基本原则国家领导,统筹谋划老龄事业,坚持国家对老龄事业的全面领导,发挥部门主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凝聚社会共识,构建长效机制,全面统筹规划。提升全社会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系统应对人口老龄化综合能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老年人切身利益作为老龄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好五个老有目标。以人为本,共建共享,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老年人在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等民生问题上的急难愁盼,完善老龄事业保障和服务体系。坚持社会、家庭、个人共同参与,各尽其责,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机制,搭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协作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引导老年人树立主动健康和终身发展理念,在经济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分类分层,多元保障养老服务,推进为老基本服务设施科学布局,建立健全不同健康状况、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分类保障和服务制度,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为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坚持基本与普惠双向并举,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双轮驱动,创新发展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坚持事业和产业双轮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动力和战略支撑,依托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推动养老、医疗等服务的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不断为老龄健康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赋能,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四、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一)贯彻思想的内在要求将养老服务建设为全民行动,通过这样一种多管齐下的方法进一步确保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既要高度重视老年人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也要意识到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紧迫性,要充分发掘老年人群体的价值,使他们能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要使老龄事业能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为国家指出了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其紧紧围绕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优化养老服务质量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工作要求,再一次重申了养老服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养老、孝老、敬老的意识,要完善我国的养老服务工作事业,要从医疗角度入手完善养老事业,确保老龄化事业和产业能够正常运行与发展。(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人口老龄化并不是一个特殊问题,而是世界范围内每个国家都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将会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解决老龄化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工作,关乎千万老百姓的福利,是国家下一步发展必须慎重思考的内容。参考国际统一的标准可以看出,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规模超过国家总人口规模的一成比例,那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已经进入了老年社会的阶段,以这个标准为例,我国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也对未来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做出了比较科学的预判该规划中提到在2020年结束的时候,我国的老龄化人口预计将超过25亿人口的规模,老龄人口的规模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权重接近18个百分点的比例。高龄老年人将大幅度增加,人口规模接近3000万。独居老年人与空巢老年人的人口规模也会大幅度提升,人口规模数量将超过1亿。老年抚养比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该比例将会出现接近30%的高峰值。我国老年人人口问题由来已久,老年人人口数量规模大,增长幅度快,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权重也较大,从这几个数据中不难看出,养老服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以刚性增长的趋势存在,虽然这能够为我国的养老市场提供难得的契机,但同样也要求我国养老服务体系要更为健全,确保能够为大量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供优质的高水平的服务。(三)解决高龄空巢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难题的应急之策就目前来看,我国的老年人群体面临的困境比较严峻,他们的年龄普遍很高,很多都是空巢老人,且失能老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可以将这种困境概括为高龄化、空巢化和失能化。在这种情形下,使我国的养老任务变得越来越艰辛。从高龄化情况来看,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末,我国年龄达到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将急速增加,预计人口数量将达到029亿人;到2025年,高龄化将更加严峻,预计八十岁以上老年人人口数量将超过143亿人,通过这种预测,也说明了我国人均寿命也在不断提高中。从空巢化情况来看,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根据我国当前的人口结构,主要的特点就是高龄少子,家庭结构与旧社会相差甚大,主要以小家庭为主,家庭成员的减少使家庭的养老功能出现退化的现象,造成很多空巢老人在养老上的需求愈来愈高。从失能化情况来看,情况也是不容乐观。我国的养老服务发展情况不仅仅只会对这些老人的晚年生活起到重要的影响,还将严重影响这些老年人的子女的生活以及工作质量。通过以上论述,随着我国老年人发展情况对养老服务工作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四)顺应养老需求变化的必由之路与传统的养老情况来看,新时期下的养老服务对象和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服务对象上看,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养老政策的改变,养老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以往那些没有赡养人或者抚养人、相关的赡养人或者抚养人没有照顾老人的能力、没有劳动能力或者没有收入来源的困难老人,而是全社会的老年人都需要养老服务。对从养老服务需求来看,老年人的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更加需要的养老服务内容是丰富的、品质是有保障的。另外,由于城镇化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而选择进入城市打工,使城市的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这也就造成了很多老年人独自留在农村,成为留守老人。这些老人在数量上非常大,且收入来源不多,同时这部分老年人失能情况比较多,一般是以独居为主。主要是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条件比较差,对于很多地区来说,还没有富起来这些人已经老了,还没做好养老准备这些人已经老了,因此,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养老事业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解决好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问题迫在眉睫。更重要的是,农村老年人很多都是低保对象,他们的经济条件很差。而对于一些贫困地区来说,本来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就非常艰辛,还肩负着对这些困难老人的养老服务,这也就造成了这些地区基本的养老服务也是难以实现。对于这些地区来说,脱贫脱困任务艰巨,对于当地的贫困老年人来说,单纯的经济帮扶依然无法使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需要他们通过开发式以及保障式相结合的脱贫方法带领他们走出贫困。在很多不同的城市中,其养老服务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服务内容的单一、结构设置不够科学、社会的参与程度不高,同时对于养老服务市场的深度挖掘依然不够,服务质量不尽人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收入随着劳动力的丧失而锐减,养老基金积累不高,对自我生存的保障能力不足,社会养老服务提供的质量水平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并无法完全匹配。总的来说,根据目前的情形来看,提高养老服务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一项重要的发展内容,这对于提高我国老年人群体养老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五、 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一)居家养老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居家养老都是最常见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比较符合中国的传统思想和习惯,以家庭为中心,依靠子女进行养老,是主流养老方式。(二)社区养老社区养老目前主要出现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老人住在社区的家中就能够享受到更加方便的医疗、护理等服务。这种养老方式不仅可以让老人享受到天伦之乐,还能享受到到由服务中心培训过的专业的服务。(三)机构养老机构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包括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等)将老人集中起来,进行更加全方位的更加专业系统的照顾。这种方式虽然不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养老理念,但是可以减轻一部分家庭养老的压力,是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六、 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发展机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省实现更高水平幸福广东的重要发展机遇期,也是我市大力推进老龄健康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攻坚期。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新时代老龄工作的顶层设计基本健全,为加快老龄健康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从珠海情况看,双循环战略、四区叠加等战略红利、政策红利、区位红利、窗口红利将集中释放。全市经济社会将进入转型发展窗口期、跨越发展关键期、破局突围攻坚期。老龄事业发展迎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稳步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加快建设、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不断丰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等重大战略机遇。随着老龄事业政策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市场不断放开,养老行业热度持续升温,老龄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市场活力持续激发。新一轮科技变革为养老发展赋能,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科技要素支撑能力大幅提升,有利于养老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和质量水平的整体提高。七、 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发展目标(一)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主要目标到2025年,我市老龄事业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数字信息和智能科技助力老龄事业发展成效明显,老年人社会参与广泛深入,老年友好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敬老爱老孝老助老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广大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提升。(二)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实现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均等可及的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高效优质,养老保险得到健全和有效衔接,老年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养老社会财富储备稳步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进一步改善。坚持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保、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三)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充分、居家养老服务支持有力、社区养老服务集约便捷、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大湾区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城乡覆盖、功能完善、保障基本、服务多元、监管到位的全方位养老服务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兜底供养有保障、普惠养老能满足、中高端市场可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基本构建。(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顾、安宁疗护六位一体全生命周期,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具有珠海特色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老年人健康行为更加全面普及,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医养结合深度发展,以需求为导向,线上线下相支撑,覆盖城乡居家、社区、机构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五)为老服务多业态创新融合发展老年人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健身休闲、金融支持等服务不断丰富,围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康复护理型老年用品产业不断壮大,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双轮驱动、高质量融合发展态势显现。(六)老年友好型社会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适老化改造持续推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度明显提高。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深入开展,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成效明显,老年优待政策更加普惠,智慧助老行动深入扎实开展,养老、孝老、敬老社会氛围日趋浓厚。(七)2035年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远景目标到2035年,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匹配的老龄事业发展体系,进一步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三大基石,不断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水平,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共识普遍形成,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八、 中国养老金融体系的现状和挑战中国短短三十年建立起覆盖10亿人口、参保率超过90%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并保持养老金水平连续十七年上涨,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对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提出更多挑战,需在顶层设计、部门协调、区域协调、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方面统筹推进。(一)养老金储备约13万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约10亿人,但养老金投资规模仍远低于发达经济体水平。从我国情况看,我国养老金建设起步较晚,开始探索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过去三十多年,基本养老保险在覆盖面上大幅提升。2020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合计999亿、参保率超过90%。总体来看,2021年我国养老金储备约13万亿元,养老金第一支柱加上全国社保基金占比近70%,第二支柱占比约30%,第三支柱仍在探索。伴随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养老金维持收支平衡的压力较大。过去在人口年龄结构均衡且长期不变的情况下,目前的养老金收支体系能够发挥良好的养老保障功能,但随着老龄化加速到来,作为养老金筹集来源的劳动力规模持续缩减,而支取需求的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养老金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收支缺口,威胁制度的可持续性。中国社科院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养老金收不抵支出现在2028年,到2035年将耗尽累计结余。(二)公共养老金占比70%,覆盖广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参保人数约10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城镇单位职工,实行统账结合制,用人单位缴纳比例16%,用于社会统筹、实行现收现付制,个人缴纳8%,进入个人账户、实行积累制。2021年9月参保人数47409万人,基金累计结存494855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16岁以上、在校学生意外、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资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等构成,2021年9月底参保人数54734万人,基金累计结存108619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合计1021亿、参保率超过90%。(三)私人养老金占比30%,覆盖率低私人养老金主要分为企业主导的第二支柱和个人主导的第三支柱,是公共养老金的重要补充。我国第二支柱参与人数近7000万,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组成,覆盖率低,民营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企业年金要求由企业与职工一方集体协商、自主确立,实行完全积累制。2007-2014年企业年金参保人数从939万迅速增至2293万,年均增速超过10%,但2015年后增速明显下滑。截至2020年底,企业年金参与企业数为105万个,参与人数约2718万,积累基金约23万亿元。从行业看,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大多集中在能源、电力、铁路、交通等行业,且大约3/4为国有企业,民企占比很小。职业年金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及人员,截至2020年末参与人数约4235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金额约13万亿元。(四)养老金区域和城乡差距拉大区域不平衡程度越发突出,呈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格局。只有广东、北京、福建、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在内的7个地区实现了对调剂基金的净贡献,其中广东养老金收入4532亿元,净贡献726亿元,均位列第一,而辽宁与黑龙江分别领取下拨基金625与547亿元,连续多年成为受补贴最多的省份。此外,2021年调剂基金缴拨差额预算数均超过上年执行数100%,这意味着受补贴区域的养老金收不抵支情况越发严重,而养老金结余地区将进一步增加养老金净贡献,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五)养老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程度较低我国养老金投资总体比较保守,权益类资产欠配。2021年,人社部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流动性资产占比不低于5%,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不高于135%,权益类资产不高于40%、目前实际占比可能在10%-20%左右。但从国际上看,据WillisTowersWatson统计,全球养老金资产最多的七个国家(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瑞士),权益投资占比达到43%。九、 顾客感知价值(一)顾客感知价值的含义为顾客提供更大的顾客感知价值,是企业建立良好顾客关系的基石。所谓顾客感知价值(CPV),是指企业传递给顾客,且能让顾客感受得到的实际价值。它一般表现为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之间的差额。这里的顾客购买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与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系列利益;顾客购买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所支付的金钱等成本之和。顾客在购买产品时,总是希望有较高的顾客购买总价值和较低的顾客购买总成本,以便获得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因此,顾客在做购买决策时,往往从价值与成本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出那些期望价值最高、购买成本最低,即“顾客感知价值”最大的产品作为优先选购的对象。企业为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就必须向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具有更高顾客感知价值的产品,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为此,企业可从两个方面改进自己的工作:一是通过改进产品和服务,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人员素质,提高顾客购买总价值;二是通过改善服务与促销网络系统,减少顾客购买产品的时间、精神与体力的耗费,降低顾客购买总成本。(二)顾客购买总价值获得更大顾客感知价值的途径之一,是增加顾客购买总价值。顾客购买总价值由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构成,其中每一项价值的变化均对总价值产生影响。1、产品价值产品价值是由产品的功能、特性、品质、品种与式样等所产生的价值。它是顾客需要的中心内容和选购产品的首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产品价值是决定顾客购买总价值大小的关键和主要因素。产品价值是由顾客需要来决定的,在分析产品价值时应注意:(1)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顾客对产品的需要有不同的要求,构成产品价值的要素以及各种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也会有所不同。(2)在经济发展的同一时期,不同类型的顾客对产品价值,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在购买行为上显示出极强的个性特点和明显的需求差异性。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分析不同发展时期顾客需求的共同特点以及同一时期不同类型顾客需求的个性,特征,并据此进行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增强产品的适应性。2、服务价值服务价值是指伴随产品实体的出售,企业向顾客提供的各种附加服务,包括产品介绍、送货、安装、调试、维修、技术培训、产品保证等所产生的价值。服务价值是构成顾客购买总价值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市场营销实践中,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不仅注意产品本身价值的高低,而且更加重视产品附加价值的大小。特别是在同类产品质量与性能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向顾客提供的服务越完备,产品的附加价值越大,顾客从中获得的实际利益就越大,从而购买的总价值也就越大。因此,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向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已成为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新焦点。3、人员价值人员价值是指企业员工的经营思想、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效益与质量、经营作风、应变能力等所产生的价值。企业员工直接决定着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决定着顾客购买总价值的大小。综合素质较高又具有顾客导向经营思想的工作人员,会比知识水平低、业务能力差、经营思想不端正的工作人员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培养更多满意的顾客。人员价值对企业、对顾客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并且这种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不易度量的。因此,高度重视企业内部营销,确保管理层、员工都有正确的营销理念,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的激励、监督与管理,使整个团队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质量与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4、形象价值形象价值是指企业及其产品在社会公众中形成的总体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包括企业的产品、技术、质量、包装、商标、工作场所等所构成的有形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公司及其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经营行为、服务态度、作风等行为形象所产生的价值,以及企业的价值观念、管理哲学等理念形象所产生的价值等。形象价值与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是上述三个方面价值的综合反映。良好的形象价值会对企业的产品产生巨大的支持作用,带给顾客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感、信任感,使顾客需要获得更高层次和更大限度的满足,从而增加顾客购买总价值。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自身形象塑造,为企业进而为顾客带来更大的价值。(三)顾客购买总成本使顾客获得更大顾客感知价值的另一途径,是降低顾客购买的总成本。顾客购买总成本不仅包括货币成本,而且还包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体力成本等非货币成本。一般情况下,顾客购买产品时首先要考虑主要表现为价格的货币成本的大小,这是构成顾客购买总成本大小的主要和基本因素。在货币成本相同的情况下,顾客还要考虑其购买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等,这些支出也是构成顾客购买总成本的重要因素。这里我们主要考察后面几种成本。1、时间成本在顾客购买总价值与其他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时间成本越低,顾客购买的总成本越小,从而顾客感知价值越大。以服务企业为例,顾客为购买餐馆、旅馆、银行等服务行业,所提供的服务时,常常需要等候一段时间才能进入到正式购买或消费阶段,特别是在营业高峰期更是如此。在服务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顾客等候购买该项服务的时间越长,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越大,购买的总成本就会越大。同时,等候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顾客对企业的不满,中途放弃购买的可能性亦会增大。因此,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产品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顾客的时间支出,是创造更大的顾客感知价值、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2、精力成本精力成本(精神与体力成本)是指顾客购买产品时,在精神、体力方面的耗费与支出。在顾客购买总价值与其他成本一定的情况下,精神与体力成本越小,顾客为购买产品所支出的总成本就越低,从而顾客感知价值越大。因为消费者购买过程是一个从产生需求、寻找信息、判断选择、决定购买、实施购买,以及买后感觉的全过程。在购买过程的各个阶段,均需付出一定的精神与体力。特别是在复杂购买行为中,消费者需要广泛搜集产品信息,反复比较评估,付出较多的精力成本。对于这类产品,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向潜在顾客提供全面详尽的信息和相关服务,就可以减少顾客所花费的精神与体力,从而降低顾客购买总成本。(四)运用顾客感知价值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顾客感知价值的大小受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两方面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其中,顾客购买总价值是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因素的函数。各个构成因素的变化对其总量的影响作用不是各自独立的。这些构成因素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其中某一项价值构成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其他相关价值因素量的增减,从而综合影响顾客购买总价值或总成本的增减,最终影响顾客感知价值。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构成顾客购买总价值与总成本的各项因素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突出重点,优化营销资源配置,尽可能用较低的生产与市场营销费用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2)不同的顾客群对产品价值的期望和购买成本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企业应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增加顾客购买总价值,降低顾客购买总成本,以提高产品的实用价值。例如,对于工作繁忙的消费者而言,时间成本是最为重要的,企业应尽量缩短消费者寻求产品信息和购买的时间,提供方便使用和便捷的维修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和适应其求速求便的心理要求。总之,企业应根据不同细分市场顾客的不同需要,努力提供对顾客实用价值最强的产品和服务,使之获得最大限度地满足。(3)顾客感知价值的大小,应以能够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主要原则。有的企业为了争取顾客、战胜竞争对手、巩固或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往往采取顾客感知价值最大化策略。但长期不适当追求顾客感知价值最大化的结果可能会使企业成本增加过多,导致利润减少甚至亏损。因此,在市场营销实践中,企业应掌握一个合理的度,以确保实行顾客感知价值最大化所带来的利益超过因此而增加的成本费用。十、 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基本原则国家领导,统筹谋划老龄事业,坚持国家对老龄事业的全面领导,发挥部门主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凝聚社会共识,构建长效机制,全面统筹规划。提升全社会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系统应对人口老龄化综合能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老年人切身利益作为老龄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好五个老有目标。以人为本,共建共享,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老年人在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等民生问题上的急难愁盼,完善老龄事业保障和服务体系。坚持社会、家庭、个人共同参与,各尽其责,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机制,搭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协作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引导老年人树立主动健康和终身发展理念,在经济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分类分层,多元保障养老服务,推进为老基本服务设施科学布局,建立健全不同健康状况、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分类保障和服务制度,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为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坚持基本与普惠双向并举,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双轮驱动,创新发展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坚持事业和产业双轮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动力和战略支撑,依托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推动养老、医疗等服务的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不断为老龄健康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赋能,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十一、 营销环境的特征(一)客观性环境作为企业外在的不以营销者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控性的特点。一般说来,企业无法摆脱和控制营销环境,特别是宏观环境,难以按企业自身的要求和意愿随意改变它,如企业不能改变人口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但企业可以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制定并不断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二)差异性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宏观环境存在着广泛的差异,不同的企业之间,微观环境也千差万别。正因为营销环境的差异,企业为适应不同的环境及其变化,必须采用各有特点和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环境的差异性也表现为同一环境的变化对不同企业的影响不同。例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很多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国际性较量”,而这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不同行业与企业的影响并不相同。(三)多变性市场营销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构成营销环境的诸因素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20世纪60年代,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短缺几乎成为社会经济的常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曾遭遇“过剩”经济,不论这种“过剩”的性质如何,仅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而言,市场营销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营销环境的变化,既会给企业提供机会,也会给企业带来威胁,虽然企业难以准确无误地预见未来环境的变化,但可以通过设立预警系统,追踪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四)相关性营销环境诸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带动其他因素的连锁变化,形成新的营销环境,新的环境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与威胁。例如,竞争者是企业重要的微观环境因素之一,而宏观环境中的政治法律因素或经济政策的变动,均能影响一个行业竞争者加入的多少,从而形成不同的竞争格局。又如,市场需求不仅受消费者收入水平、爱好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政治法律因素的变化,往往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十二、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一)贯彻思想的内在要求将养老服务建设为全民行动,通过这样一种多管齐下的方法进一步确保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既要高度重视老年人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也要意识到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紧迫性,要充分发掘老年人群体的价值,使他们能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要使老龄事业能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为国家指出了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其紧紧围绕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优化养老服务质量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工作要求,再一次重申了养老服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养老、孝老、敬老的意识,要完善我国的养老服务工作事业,要从医疗角度入手完善养老事业,确保老龄化事业和产业能够正常运行与发展。(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人口老龄化并不是一个特殊问题,而是世界范围内每个国家都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将会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解决老龄化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工作,关乎千万老百姓的福利,是国家下一步发展必须慎重思考的内容。参考国际统一的标准可以看出,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规模超过国家总人口规模的一成比例,那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已经进入了老年社会的阶段,以这个标准为例,我国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也对未来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做出了比较科学的预判该规划中提到在2020年结束的时候,我国的老龄化人口预计将超过25亿人口的规模,老龄人口的规模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权重接近18个百分点的比例。高龄老年人将大幅度增加,人口规模接近3000万。独居老年人与空巢老年人的人口规模也会大幅度提升,人口规模数量将超过1亿。老年抚养比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该比例将会出现接近30%的高峰值。我国老年人人口问题由来已久,老年人人口数量规模大,增长幅度快,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权重也较大,从这几个数据中不难看出,养老服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以刚性增长的趋势存在,虽然这能够为我国的养老市场提供难得的契机,但同样也要求我国养老服务体系要更为健全,确保能够为大量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供优质的高水平的服务。(三)解决高龄空巢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难题的应急之策就目前来看,我国的老年人群体面临的困境比较严峻,他们的年龄普遍很高,很多都是空巢老人,且失能老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可以将这种困境概括为高龄化、空巢化和失能化。在这种情形下,使我国的养老任务变得越来越艰辛。从高龄化情况来看,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末,我国年龄达到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将急速增加,预计人口数量将达到029亿人;到2025年,高龄化将更加严峻,预计八十岁以上老年人人口数量将超过143亿人,通过这种预测,也说明了我国人均寿命也在不断提高中。从空巢化情况来看,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根据我国当前的人口结构,主要的特点就是高龄少子,家庭结构与旧社会相差甚大,主要以小家庭为主,家庭成员的减少使家庭的养老功能出现退化的现象,造成很多空巢老人在养老上的需求愈来愈高。从失能化情况来看,情况也是不容乐观。我国的养老服务发展情况不仅仅只会对这些老人的晚年生活起到重要的影响,还将严重影响这些老年人的子女的生活以及工作质量。通过以上论述,随着我国老年人发展情况对养老服务工作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四)顺应养老需求变化的必由之路与传统的养老情况来看,新时期下的养老服务对象和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服务对象上看,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养老政策的改变,养老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以往那些没有赡养人或者抚养人、相关的赡养人或者抚养人没有照顾老人的能力、没有劳动能力或者没有收入来源的困难老人,而是全社会的老年人都需要养老服务。对从养老服务需求来看,老年人的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更加需要的养老服务内容是丰富的、品质是有保障的。另外,由于城镇化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而选择进入城市打工,使城市的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这也就造成了很多老年人独自留在农村,成为留守老人。这些老人在数量上非常大,且收入来源不多,同时这部分老年人失能情况比较多,一般是以独居为主。主要是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条件比较差,对于很多地区来说,还没有富起来这些人已经老了,还没做好养老准备这些人已经老了,因此,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养老事业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解决好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问题迫在眉睫。更重要的是,农村老年人很多都是低保对象,他们的经济条件很差。而对于一些贫困地区来说,本来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就非常艰辛,还肩负着对这些困难老人的养老服务,这也就造成了这些地区基本的养老服务也是难以实现。对于这些地区来说,脱贫脱困任务艰巨,对于当地的贫困老年人来说,单纯的经济帮扶依然无法使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需要他们通过开发式以及保障式相结合的脱贫方法带领他们走出贫困。在很多不同的城市中,其养老服务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服务内容的单一、结构设置不够科学、社会的参与程度不高,同时对于养老服务市场的深度挖掘依然不够,服务质量不尽人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收入随着劳动力的丧失而锐减,养老基金积累不高,对自我生存的保障能力不足,社会养老服务提供的质量水平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并无法完全匹配。总的来说,根据目前的情形来看,提高养老服务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一项重要的发展内容,这对于提高我国老年人群体养老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三、 大数据与互联网营销互联网是直复营销的重要载体,更是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