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保障措施行动计划

上传人:陈****2 文档编号:19692370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技能人才保障措施行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技能人才保障措施行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技能人才保障措施行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技能人才保障措施行动计划一、 高技能人才保障措施(一)加强高技能人才政策支持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按规定支持高技能人才工作。企业要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和培训。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省级统一的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各地要按规定发挥好有关教育经费等各类资金作用,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二)加强技能人才基础工作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技能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库。加强高技能人才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大力推进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精品课程、教材和师资建设,开发高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实施技能领域走出去、引进来合作项目,支持青年学生、毕业生参与青年国际实习交流计划,推进与各国在技能领域的交流互鉴。二、 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我国现阶段普遍存在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传统观念,是导致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重要思想根源。不少人一提到人才,想到的是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等,自觉不自觉地把技能人才排斥在人才之外。许多企业招聘只重学历,愿意花高价招收博士、硕士,却不愿给高技能人才以适当的薪酬。技能人才在企业里和社会上地位不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社会经济地位长期被忽视。这种对技能人才的认识偏见首先致使职业教育生源不断下滑,高级技能后备人才不足。年轻人只愿上普通大学,许多大学生不愿投身技能人才的行伍,部分年轻的技能人才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大大降低了他们钻研技艺的动力与激情,转而谋求改变职业身份,加入待遇高、风险小的管理者行列或专业技术人员行列。三、 高技能人才的限定范围国家于2011年发布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根据国家职业大典,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四、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到十四五时期末,高技能人才制度政策更加健全、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岗位使用更加合理、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激励保障更加有力,尊重技能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收入稳定增加,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力争到2035年,技能人才规模持续壮大、素质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结构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五、 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策略(一)制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开发战略规划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地、本企业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的战略规划,全力组织实施。应加强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宏观监控指导。应把高级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强省的重要支柱,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开发和管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全省人才规划发展之中,强化指导作用。企业是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主体,要将其提升到企业的发展战略高度,创建学习型企业,推动企业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健康发展。(二)为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需要强化政策导向,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和宣传途径,大力宣传高级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宣传国家和省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方面的政策、措施,宣传优秀技术工人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弘扬学技术成才有路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良好风尚,使高技能人才同科学家、工程师一样,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成为劳动者普遍性的职业选择。(三)建立适合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的运行机制职业教育的社会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设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同时鼓励社会力量(企业、团体、私人、外商)投资办学,制定信贷、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形成为主导,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和多渠道投资的办学格局,为培养大批社会所需的各方面高级技工人才创造条件。职业教育市场化高级技能人才的开发与管理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构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按照市场需求,在平等的基础上,将各种社会资源融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民办职业院校的作用;加强高级技能人才市场建设,强化市场优化配置人才的功能,推动其从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过渡,使高级技能人才在流动中显现价值,确定自身的定位;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不断提高职业院校和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培训教育质量,如采取订单培养和培训成果买断等措施。职业教育终身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必须体现终身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结构中,要为不同年龄、性别、学历的人员提供多种升学、培训、专业和提高的继续教育机会。在终身教育制度下,劳动者在接受了入门培训后,还应经常受到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再培训,应大力拓展职业进修教育,为高级技能人才提供继续教育和训练的机会,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六、 高技能人才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周期相对较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的培养,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许多企业只顾追求短期效益,企业虽然名义上开展了培训,但实际上用于职工培训方面的花费并不高,2003年企业用于就业人员的人均教育经费投入仅为195元,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占职工工资总额的14%,未达到国家规定15%的最低比例;2004年的增长也非常有限;2005年上半年有所改善,但也仅局限于部分外资企业和国内各大知名企业。与此同时,一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对职工重使用轻培训,甚至只使用不培训。一半以上的企业用于技术工人培训的费用不到职工教育经费的20%。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没有发挥主体作用,不注重人才的储备,只使用、不培养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技术工人的短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跟不上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学校、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充分,结合不紧密,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需要;同时由于缺乏资金和设备,造成职业技术院校培训能力弱、培训层次低,难以满足新工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需求。而且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力量也不能满足要求,职业院校急需一批既懂理论又熟悉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随着高校扩招,部分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将逐渐成为高技能人才的一个重要来源。但由于高校普遍强调通才教育,重学科理论,忽视对学生技能、技术培养与实践,造成本科生的动手能力较弱,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七、 高技能人才在创新引领的作用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基础应该是技工,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创新离不开技能人才的精湛技术、精工精神。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靠数亿掌握精湛技能的人才大军。(一)高技能人才的技能和掌握关键技术高技能人才是操作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处生产、建设和服务的一线,通过长期的生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在从事具体作业、具体的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工作的基础上,更多参与高难度的生产加工工作,包括制造较高精度的产品、控制和操作复杂的设备。高技能人才在生产中运用高超的生产工艺和技巧,是攻克生产中的各项难关中的主体部分,承担了技术含量较高的操作工作;同时,高技能人才也在高难度的操作和高技术含量操作中,了解和掌握着企业的关键技术。(二)高技能人才效率和提升质量水平世界范围内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取得领先优势,势必要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提升生产效率和提升产品质量是有效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就需要提高劳动从业者的技能水平。高技能人才掌握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质量水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体现在革新方面高技能人才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坚持技术革新,能利用工作过程中总结出来大量的操作技巧,创造出新的工艺、新技术,大大改善了生产环境、工作条件,提高了组织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了革新方面的引领作用。(四)高技能人才的体现在有力促进技术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