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闽南理工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

上传人:住在****他 文档编号:196634381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闽南理工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闽南理工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闽南理工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在富人区的她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闽南理工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1.实验中出现低限效应的原因是()A.任务中等困难B.任务过于困难C.练习交数不够D.任务过于容易答案:B 本题解析:低限效应是指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的现象,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2.当个体遇到对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时,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此时()A.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B.出现意识消失的情况C.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D.对发生的鲁莽行为可以不负责任答案:C 本题解析: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由于应激源所造成的心理失衡和消极情绪反应往往会影响人的智能发挥和干扰正常的逻辑思维,因而形成判断失误,找不到头绪,使思绪陷入紊乱状态,不能把握事件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并对事件作出正确的评价,导致不能很好地处理问题。意识狭窄并不是意识消失。个体依然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只是行为缺乏理智性。3.标准正态分布的拐点位于A.正负1个标准差处B.正负2个标准差处C.正负1.96个标准差处D.正负1.58今标准差处答案:A 本题解析:标准正态分布的拐点位于正负1个标准差处,正、负1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68.260因此本题选A。4.在大脑两半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结构是A.杏仁核B.内囊C.边缘系统D.胼胝体答案:D 本题解析:通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协调活动,一个半球的信息通过胼胝体传到另一个半球,作出统一的反应。5.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偏侧化在()时就表现出来了A.出生阶段B.1岁C.1岁半D.两岁答案:A 本题解析:大脑两半球功能分工的这种专业化称作偏侧化。研究发现,儿童出生时大脑两半球功能已经开始偏侧。许多新生儿当听到人们的说话声时,在左半球有更多的脑电波活动,相反,当听到非语言或感受到厌恶情绪的刺激时,右半球的脑电波活动更强烈。失去半个大脑的婴儿研究更有力的证实了这一点,这些婴儿剩下的大脑半球(不管是左半球或是右半球)能同时担负起言语和空间认知的任务。但由于出生时两半球功能的偏侧化以开始进行,因此完全的补偿在剩下的大脑中并没有发生。6.罗杰?斯佩里所做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A.右利手的人的左半球能形成经典条件反射,右半球能形成操作条件反射B.右利手的人的左半球能形成操作条件反射,右半球能形成经典条件反射C.对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功能占优势D.对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左半球空间知觉功能占优势答案:C 本题解析: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学习的根本形式,没有左右脑的不对称性。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而对于左利手的人来说正好相反,他的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左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7.格罗斯(K.Gross)提出的游戏理论是A.精力过剩说B.生活准备说C.成熟说D.复演说答案:B 本题解析:伯莱恩(D.E.Berlyne)、艾利斯(M.J.Ellis)、亨特(C.Hutt)及费恩(G.G.Fein)是游戏觉醒理论的提出者。他们认为游戏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状态觉醒有关。游戏是内部动机引起的行为,人们之所以进行游戏活动,是由于机体需要寻求刺激,以维持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觉醒水平。贝特森(G.Bateson)是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的提出者,认为游戏是在个体能够理解交际时所蕴含的信息时发生的。认知动力说是皮亚杰关于游戏的观点。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对世界的探索,是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儿童在游戏时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即同化。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的所谓淘气行为,基本上是儿童的游戏行为,也就是认识行为。奥地利心理学家彪勒夫妇提出的游戏理论是机能快乐说,强调儿童通过游戏获得机体的满足。8.与品德有关的人格特征是A.气质B.认知风格C.性格D.自我调控系统答案:C 本题解析: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性格主要表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反映了个体道德品质的好坏,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9.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被称作()A.同化B.顺应C.平衡D.适应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理论的核心是,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是通过动作所获得的对客体的适应而实现的。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取得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通过顺应,主体的认知结构会不断地得到修正。平衡是个体保持认知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潜藏在个体发展背后的一种动力因素。当某种作用于儿童的信息不能与其现有的认知结构相匹配时,就会引起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儿童会努力地去克服这种不平衡状态,解除这种不平衡状态的途径有恢复旧的平衡或建立新的平衡。儿童就是在这种平衡不平衡一平衡的过程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结构或图式(schema)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是皮亚杰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在皮亚杰理论中图式是指认识上的一种功能性结构,主体依赖它对客观刺激做出反应。图式的变化导致儿童智力发展上的变化。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丰富。10.运动员百米赛跑中听到枪声就起跑,起跑时间属于()A.视觉反应时B.听觉反应时C.触觉反应时D.视听联合反应时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学习了负数之后,学生对数的理解发生了变化,这属于A.习惯迁移B.负迁移C.逆向迁移D.顺向迁移答案:C 本题解析:学习了负数之后,对“此前”学习的数的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改变,这是逆向迁移。12.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法则,动机水平为()时,学习效果最好A.弱B.中等C.较强D.强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根据塞尔曼(R.Selman)对观点采择的砑究,儿童能从中立的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想法与行为,这属于A.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B.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C.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D.相互观点采择答案:D 本题解析:相互观点采择指的是儿童能够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认识到他人也可能这样做,能够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来分析和解释行为。14.如果某测验的信度系数为08,那么该测验中真分数造成的变异占()A.80B.20C.64D.36答案:A 本题解析:信度系数可以解释为总的方差中有多少比例是由真实分数的方差决定的,也就是测验的总变异中真分数造成的变异占百分之几。15.皮亚杰所指的同化过程类似于学习迁移中的A.横向迁移B.纵向迂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答案:C 本题解析:皮亚杰所指的同化的意思是使用原有的图式解决遇到的新的问题,即原有的学习内容对于新的学习发生了影响,类似于顺向迁移。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神经元结构的是A.胞体B.树突C.轴突D.神经胶质答案:D 本题解析: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胶质细胞,总数在1000亿以上,是神经元数量的10倍。17.认为心理发展是连续的没有阶段的,发展只有量的增加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是()A.精神分析论B.行为学习论C.社会文化历史论D.认知发展论答案:B 本题解析:行为主义一直强调量化的研究和强调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他们认为心理是由于个体在环境的强化下,不断学习的结果,这种学习是由刺激的多少等决定的。环境是量化的,因而心理发展也是量变的过程,只存在程度的积累和增加,不存在质变的阶段性。18. 最初主张S-R联结存在意识中介的心理学家或心理学流派是 A.格式塔学派B.布鲁纳C.斯金纳D.托尔曼答案:A 本题解析:格式塔学派是源自德国的心理学流派,是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后早期持有认知观点的心理学流派。在20世纪初期即提出刺激和反应存在意识中介。托尔曼是最早提出“S-O-R”公式的心理学家。O是指有机体(Organism)。19.谢帕德(RNShepard)和库柏(LA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主要说明了表象具有A.概括性B.可变通性C.可操作性D.稳定性答案:C 本题解析:人们可以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操作,就像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叫做可操作性。心理旋转实验要求被试判断一个旋转了一定角度的字母是正的还是反的,结果当呈现字母垂直时(O0或3600),反应时最短,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反应时也随着增加,当字母旋转1800时,反应时是最长的。这表明了他们倾向于把倾斜的字母在头脑中旋转到直立位置,然后再作出判断。谢帕德( RNShepard)和库柏(LA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主要说明了表象具有可操作性。20.检验注意过滤器理论经常使用的实验范式是A.双耳分听B.语义启动C.双任务操作D.视觉搜索答案:A 本题解析:关于早期的注意的实验,所采用的流行的实验范式是双耳分听。21.有人认为阳光和紫外线的关系与海水和氯化钠的关系是相同的,得出这一结论的推理类型是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概率推理答案:C 本题解析: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类比。阳光与紫外线、海水与氯化铀的关系都是整体与组成部分的关系。从这一点上认为它们的关系是相同的,这就是类比推理。概率推理是推理的一种形式,是人们根据不确定的信息做出决定时进行的推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信息,即具有概率性质的信息,若据以推理,便是概率推理。归纳推理即从特殊事例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则是将一般原理运用于特殊事例的过程。22.当运用代表性启发法进行判断时,人们往往忽略了()。A.概率信息B.性别角色C.权威D.自我答案:A 本题解析:代表性启发是指人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受它与其所属总体的基本特性相似性程度的影响,这一决策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忽略概率信息。23.“找替罪羊”的行为体现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是A.反向作用B.补偿作用C.压抑作用D.转移作用答案:D 本题解析:压抑是最重要的防御机制,借助压抑,本我的强烈冲动被排除出意识阈,使它们的外显表达被控制。补偿是指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达成时,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其焦虑,建立其自尊心。“找替罪羊”属于转移作用防御机制。24. 在使用最小变化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平均上限的重量为205克,平均下限的重量为196克,则差别阈限为 A.4.0克B.4.5克C.5.0克D.9.0克答案:B 本题解析: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距离成为不肯定间距,差别阈限就等于二分之一不肯定间距。所以,本题的差别阈值=(205-196)2=4.5,25.安德森(JRAnderson)提出了语言产生的三阶段模型,该模型认为语言产生的阶段包括A.构造、转化、执行B.慨念化、公式化、发音C.构造、转化、发音D.概念化、公式化、执行答案:A 本题解析:安德森(1980)提出语言产生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构造阶段(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转换阶段(运用语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说出或写出)。勒韦(1989)将语言产生的过程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概念化阶段、公式化阶段和发音阶段。26.位心理学教师在其开设的选修课中要求学生必须作为被试参加某项实验,如果不参加实验,将没有最后的课程成绩。该教师的行为明显违背了心理学实验所须遵循的哪一项伦理原则A.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C.保护被试免遭伤害D.保密原则答案:B 本题解析: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是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伦理原则之一,它要求研究者必须尊重被试的自由,允许被试在任何时候放弃或退出实验,被试应当被告知自己有权利随时选择放弃实验。本题中,教师以参与实验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唯一标准,因此,剥夺了被试退出的权利,故选择B。27.希望通过“内省”把“经验”分解为简单心理元素的心理学家是()A.费希纳B.冯特C.艾宾浩斯D.铁钦纳答案:B 本题解析:冯特认为,心理实验就是系统的自我观察,而一切实验手段只是自我观察的辅助手段。在冯特看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所谓纯粹的“直接经验”,冯特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仅仅是进行“科学的内省”。冯特还是构造主义代表人他认为经验是由许多心理元素构成的,他希望通过“内省”把“经验”分解为简单的心理元素,诸如感觉和感情,犹如化学中把水分解为氢和氧一样。冯特认为实验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严格控割的自我观察的帮助下精确地分析个体经验。28.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是以1882年儿童心理为标志。这本书的作者是()A.荣格B.普莱尔C.霍尔D.何林渥斯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9.下列实验中,支持知觉直接性观点的是A.知觉恒常性实验B.三维图形知觉测验C.透视错觉实验D.“视崖”知觉实验答案:D 本题解析:吉布森和沃克使用视崖装置,通过一系列动物实验支持了知觉直接性观点,认为深度知觉是先天的、直接的。30.()认为,在睡眠中,由于刺激的减少,神经系统就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A.精神分析学派B.生理学观点C.认知派观点D.行为主义答案:B 本题解析:参考第31题。31.下面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范畴的是A.学习心理B.学生心理C.教学心理D.学生心理健康答案:D 本题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心理学规律,探究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相互作用,学生心理健康不是教育心理学关注的主题,它属于学校心理学关注的主题。32.从奥苏伯尔提出的理论来看,下面不属于有意义学习的是A.儿童看到狗时父母教他“狗 这个字B.中学生以儿骑一 把伞”记自然常数e= 2.7183C.儿童以自己的语言解释教材中的定义D.儿童为了理解教材中的原理联系生活中的例子答案:B 本题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当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时,有意义学习就发生了。非人为的联系是指两种学习内容具有逻辑上的联系。本题中选项C和D就属于这种联系。实质性的联系是指多种符号表达同一内容,例如语言符号和表象符号所指同一事物。本题中选项A涉及的是这种联系。选项B不具备上述联系中的任一联系,因此在奥苏伯尔看来属于机械学习。33.某公司人力资源部运用某一能力倾向测验选拔了50名新员工。半年之后,发现其中有10人选拔不理想。那么,这个测验的预测效度是A.0.20B.0.25C.0.75D.0.80答案:D 本题解析:预测效度属于实证效度的一种。对实证效度进行估计的方法有相关法和命中率法等。其中命中率包括正命中率、负命中率和总命中率。用测验选出的人中合格者所占的比例叫做正命中率,即可以计算正命中率,40/50=08。34.()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A.詹姆斯-兰格B.坎农-巴德C.阿诺德D.沙赫特-辛格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5.认为心理量相物理量之间呈对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A.史蒂文斯B.费希纳C.韦伯D.冯特答案:B 本题解析: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对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费希纳,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史蒂文斯。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1.按突起的数目,可以将神经元分为A.单级细胞B.双极细胞C.多极细胞D.中间神经元答案:A、B、C 本题解析:神经元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按突起的数目,可以将神经元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2.根据毕生发展理论,下述观点正确的有()A.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在各个阶段是恒定的B.任何时候的发展都是获得与丧失、成长与衰退的整合C.发展并没有在成熟时结束,而是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D.因年龄增长导致的功能丧失可以通过提升其他技能得到弥补答案:B、C、D 本题解析:毕生发展观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六点:发展是跨越终生的:发展既包含了得,也包含了失:生物学和文化的相对影响在生命全程中会变化(年龄增长是导致的功能丧失可以通过文化的支持获得补偿);发展都是有修正的,发展包含了资源的不断再分配的发展受到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3.影响语篇理解的因素包括A.推理B.语境C.图式D.理解监控答案:A、B、C、D 本题解析:语篇理解是言语理解的最高级水平,个人拥有的先前知识、文本图式知识、推理能力、阅读理解监控能力以及语境都会影晌语篇理解。4.米是人所需要的,但是获得米的时候可能要“折腰”,这是人所不情愿的,因此这里涉及的是趋避;中突。A.托尔曼B.阿特金森C.斯金纳D.赫尔答案:A、B 本题解析: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阿特金森提出的成就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也强调期望在动机中的作用。斯金纳强调诱因在动机中的作用。赫尔则是从驱力的角度关注动机5.中年人智力发展重要特点包括A.社会认知B.学术认知C.成就认知D.伦理认知答案:A、D 本题解析:中年人认知加工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信息,根据诸如自己与别人的行为、社会交往、社会规则和集体组织间的关系等社会信息开展认知加工活动。因此,社会认知与伦理认知是中年人智力发展的重要特点。6. 常用来对错误记忆进行定量研究的手段有 A.关联效应研究B.偏好判断测验C.残图辨认测验D.词语掩蔽效应研究答案:A、D 本题解析:残图辨认测验用来进行内隐记忆的研究,而偏好判断测验属于人格测验,故BC项不选。AD项中关联效应和词语掩蔽效应是错误记忆常用的研究手段。7.一般来说,1岁的婴儿处在言语发展的()A.理解言语发展的阶段B.积极言语能力发展的阶段C.单词句D.双词句答案:A、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 S.S.Stevens)用数量估计法研究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关于其研究结果表述正确的是A.感觉量可能随着刺激量的增长而缓慢上升B.感觉量可能随着刺激量的增长而快速上升C.感觉量可能随着刺激量的增长以正比例的方式上升D.感觉量可能随着刺激量的增长而停止答案:A、B、C 本题解析:斯蒂文斯(S.S.Stevens)用数量估计法研究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认为心理量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或幂函数),其公式为: ,P是指感觉到的大小, 是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n的大小决定了感觉量变化和心理量变化的关系,当n小于1时,感觉量随着刺激量的增长而缓慢上升;当n大于1时,感觉量可能随着刺激量的增长而快速上升;当凡等于l时,感觉量随着刺激量的增长以正比例的方式上升。9.眼动的基本形式有A.注视B.跳动C.追随运动D.回归答案:A、B、C 本题解析:眼动的基本形式包括注视、跳动和追随运动。10.性格结构包括的特征有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答案:A、B、C、D 本题解析:性格的结构包括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性格静态结构包括四个方面:性格的认知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11.下列选项中属于构造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是A.冯特B.韦特海默C.柯勒D.铁钦纳答案:A、D 本题解析:构造主义的创始AD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韦特海默、柯勒和考夫卡属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12.弗拉维尔把元记忆知识分为()A.有关自我的知识B.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C.关于记忆监控的知识D.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答案:A、B、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元记忆成分的理解和掌握。元记忆是对记忆本身的认知活动,包括元记忆知识、元记忆监控和元记忆体验,在元记忆知识方面又包括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和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就是有关自我的知识。13.大多数象棋大师只看棋谱5秒,就能几乎百分之百地重新把棋子按原位置摆好,这是由于他们利用了()A.组块B.听觉信息C.下棋经验D.数字编码答案:A、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4.许多研究表明,智商与创造力分数之间存在()A.较低相关B.正相关C.负相关D.无关答案:A、B 本题解析:智商与创造力分数之间并不明确,有些结果表明二者存在较低相关,有时表明是正相关,这与测量智商和创造力的具体定义和使用的量表有关。15.下面属于发展心理学范畴的学科有A.儿童心理学B.动物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老年心理学答案:A、B、C、D 本题解析:从广义上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展的科学。研究种系心理发展的学科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等。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学科包括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16.下列关于睡眠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快速眼动睡眠期,脑电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反B.在异相睡眠中,脑的温度、脑血流量、脑耗氧量迅速增加,呼吸和心率加快C.选择性的剥夺异相睡眠,恢复正常睡眠时会出现异相睡眠的回跃现象D.剥夺慢波四期的睡眠,对被试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答案:A、B、C 本题解析:快速眠动睡眠的特点是脑电变化与行为变化的相反,因此也被称作异相睡眠。其脑电波活动为极不规律的低幅快波,脑的温度、脑血流量、脑耗氧量迅速增加,呼吸心率也加快。与此相反的是肌肉张力完全消失。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对人类都有重要的作用,慢波四期对体力恢复非常重要,异相睡眠对正常情绪状态的维持有重要意义。选择性剥夺某项睡眠,在恢复睡眠后会出现该睡眠的回跃。17.斯皮尔曼认为,能力由两种因素构成,即()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知识D.技能答案:A、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8.心理学研究的问题包括A.心理过程与结构B.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C.心理的脑机制D.心理与环境的关系答案:A、B、C、D 本题解析: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概括起来,心理学要研究的问题包括:(1)心理过程。人的心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展开的,它表现为一定的过程,如认知过程、情绪过程等。(2)心理结构。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存在(3)定的联系和关系,成为个有结构的整体,研究心理结构就是要揭示各种(4)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3)心理的脑机制。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特别是脑的机能。心理学家不仅要在行为水平上研究心理现象的规律,而且要深入研究心理的脑机制,揭示脑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在生物进化的不同阶段和个体发展(5不同阶段,心理活动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发展以及它和脑发育之间的关系。(5)心理与环境的关系。人的心理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通过人的行为作用于环境,ABCD起新的心理活动。因此,心理学也要探究心理现象和人的外部AD之间的联系和关系。19.以注意是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作为理论假设的注意理论有()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后期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答案:A、B、C 本题解析: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和后期选择理论都假设注意是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它们的不同在于关于过滤器的位置和过滤器选择的原则看法不同。认知资源理论和双加工理论把注意看成是对刺激进行识别和加工的认知资源,其容量或能量是有限的。20.关注人格研究的心理学流派包括A.格式塔心理学B.人本主义心理学C.精神分析学派D.机能心理学答案:B、C 本题解析: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关注人格的研究。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受无意欲望驱使,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结构, 机能心理学研究心理的功能。21.“第二反抗期”反抗的主要表现形式有()A.硬抵抗B.软抵抗C.反抗的迁移D.不抵抗答案:A、B、C 本题解析:反抗心理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常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硬抵抗,一种风暴式的抵抗,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软抵抗,表现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反抗的迁移,表现为迁怒于其他成人。22.符合注意双加工理论观点的有()A.自动化加工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随意注意,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B.自动化加工的速度很快,不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C.控制加工是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要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D.控制加工更为主动和灵活,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答案:A、B、C、D 本题解析:双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加工;自动化加工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随意注意,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自动化加工的速度很快,由于不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所以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控制加工是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它需要注意的积极参与,要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与自动化加工相比,控制加工更为主动和灵活,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控制加工经过充分的练习之后,有可能转化为自动化加工。熟练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动作信息由控制加工向自动化加工转化的过程。23.颜色的明度主要取决于A.光波的波长B.光波的波幅C.照明的强度D.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答案:C、D 本题解析:颜色视觉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对光源来说,占优势的波长不同,色调也就不同。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光源的照度越大,物体表面的反射率越高,物体看上去就越亮。饱和度是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如鲜红、鲜绿等。24.置信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要缩小置信区间,则要A.增加样本容量B.增加效应量C.减少统计量的标准误差D.增加统计量的标准误差答案:A、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5.编制操作测验的原则有()A.明确所要测量的目标,并将其操作化B.尽量选择真实性程度较高的项目C.指导语要简明扼要D.确定评分标准答案:A、B、C、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6. 动觉感受器分布的部位有 A.半规管B.关节C.肌腱D.肌肉答案:B、C、D 本题解析: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前庭器官包括半规管和前庭两部分,而动觉感受器存在于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中。27.下列关于X2检验与方差分析的表述,正确的有A.两者都是无方向性的检验方法B.X2检验和方差分析都必须做齐性检验C.X2检验属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属参数检验D.X2检验与方差分析都要求测量数据呈正态分布答案:A、C 本题解析:方差分析属于参数检验,需要满足正态性、可加性和各组方差齐性等基本假设,而x2检验属于非参数检验,不要求测量数据呈正态分布。X2检验和方差分析本身都没有明确检验的方向,都是无方向性的检验方法。BD项关于X2检验与方差分析的表述不正确,28.强调特殊迁移的学习迁移理论包括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说D.学习迁移的产生式理论答案:B、D 本题解析:形式训练说强调学习迁移是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官能提高了,学习者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都提高了,这是一般迁移。共同要素说认为两种情境相同的因素越多,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特殊迁移。概括说强调原理、原则的概括对迁移的作用,这是一般迁移。学习迁移的产生式理论强调两种学习中产生式重叠的多寡影响迁移,这是特殊迁移。29.发展常模包括()A.百分等级B.发展顺序量表C.智力年龄D.年级当量答案:B、C、D 本题解析:发展常模亦称年龄量表主要包括以下三类:发展顺序量表:该告诉人们多大的儿童具备什么能力或行为就表明其发育正常,相应能力或行为早于某年龄出现,说明发育超前,否则即为发育滞后。智力年龄或心理年龄,在比内一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年级当量:实际上就是年级量表,测验结果说明被试属哪一年级的水平,在教育成就测验中最常用。30.常见的个性倾向性形式有()A.需要B.动机C.兴趣D.信念答案:A、B、C、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三.问答题(共35题)1.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学校教学现状的满意度,某大学生进行了一项研究。部分研究过程和结果如下: 访谈抽样与构建初测问卷:研究者利用晚自习,在图书馆阅览室随机抽取部分大 学生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概括、归纳,编制出学校教学现状满意度初测问卷,用5点量表计分。 试题与题目筛选:随机抽取文、理各5个班进行测试,计算各题的平均分、标准 差及每道题与测验总分的相关(区分度),其中前10题的数据见表1。度、效度分析:随机抽取文、理科各10个班,每班随机抽取25名学生进行正式测试,对398份有效问卷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问卷包括3个维度,再对这398份问卷做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问卷的结构效度。此问卷各维度的系数,见表2。差异检验结果:考察不同学科学生态度差异可以用t检验,也可以用F检验。现 给出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研究者据此得出结论:文、理科学生在维度III的态 度差异程度大于维度的态度差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研究的访谈抽样和初测问卷的构建过程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进? (2) 针对表1的数据,提出项目筛选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3) 表2中的系数是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它反映了问卷的什么心理测量学特性? (4) 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考察过程是否存在错误?并说明理由? (5) 根据表3的数据,文、理科学生对学校教学现状满意度是否存在差异?研宂 者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 本题解析:(1)访谈对象是方便取样(在晚自习时间,图书馆阅览室抽样,名曰“随 机取样”实则方便取样),代表性不足、随机性也不好。访谈环境不理想:在阅 览室很多话不方便表达。 改进措施:真正的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可在全校范围内按照年级、性别、 学科等分层抽样选择被试。访谈环境:应该在访谈室或者不打扰他人也不被人打扰的教室。 般前期构建问卷时,需要根据己有文献整理分析,制定访谈提纲,进行访 谈。除此方法外,还会结合相关研究问题的开放性问卷进行资料收集。 (2) 根据美国测量学家伊贝尔(L. Ebel)提出标准:区分度指标D0.40, 题目很好;D值在0.30?0.39间,题目良好,修改会更好;D值在0.20?0.29间, 题0尚可,仍需修改;D0.19,题目差,必须淘汰。(高而基p361) 所以:第4题、第7题必须淘汰:第3题虽然非常显著,但主要是样本量比较大的原因,勉强可以保留,但需要修改。如果修改后仍不理想,建议淘汰。 (3) 表2中系数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克隆巴赫系数,是同质性信 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心理测量学中间接性和可测量性:因为满总度不能直 接读数读出来,但可以通过项目间接测M;同质性信度指测验内部所有题口间的 致性,反映了两种特征:所有题目测的都是同一种心理特质:所有题目得 分之间都具有较强的正相关。而不同项目之间的系数都大于0.8,则说明“所 有题目测的都是同一种心理特质”。 般来说,系数愈高,即工具的信度愈高。在基础研究中,信度至少应达到0.80才可接受,在探索性研究中,信度只要达到0.70就可接受,介于0.70?0.98 均属高信度,而低于0.35则为低信度,必须予以拒绝。(出处没有查到权威说明,但基本可信赖) (4) 基本正确,没有问题。 研究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问卷的结论,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确认了问卷的维 度。但是结构效度是指实际测到所要测呈的理论结构或特质的程度,一般适用于 智力测M和人格测验。为了解大学生对学校教学现状的满意度,更精确做法是先 査阅文献、通过质性分析,得到教学现状的满总度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维度,然后 再访谈分析。题目中直接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就有自下而上、 从数据中强行找维度的倾向。 (5) 根据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文、理科学生对学校教学现状满意度的维 度和维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维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维度二和维度三的性质不同,两者的差异程度不能直接比较。2. 简述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理论。 答案: 本题解析:安德森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划分为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了解问题的结构,即问题的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步骤,从而形成最初的问题表征。(2)联结阶段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把某一领域的陈述性知识“编辑”为程序性知识。知识的编辑是使一系列的条件与行动能快速、流畅执行的一种程序性表征过程,其间将出现两个子过程:合成与程序化。合成是将一系列个别的产生式依次组合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程序;程序化是指在执行这一程序的过程中,将逐渐摆脱对陈述性知识提示的依赖。在该阶段,个体可逐渐产生一些新的产生式法则,以解决具体的问题。(3)自动化阶段个体对特定的程序化知识进行深入加工和协调。此时,个体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有意识的认知投入较小,且不易受到干扰。不过,高度自动化的程序也可能使人的反应变得刻板,因此,安德森主张对某些程序保持一定程度的意识控制。 学习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阶段要与菲茨和波斯纳提出的操作技能形成过程进行比较。菲茨和波斯纳提出的操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与此非常相似,分别是:第一,认知阶段,即学习者通过指导者的言语讲解或观察动作示范,了解、领会技能的要求、基本程序,掌握组成技能的基本动作。其主要特点是形成动作映像。第二,联系形成阶段,即学习者把局部动作综合成更大单位,以形成一个连贯的初步动作系统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是练习者的视觉控制作用减弱,动觉控制作用逐步提高,动作间的相互干扰减少,紧张度有所减弱,多余动作趋于消失。第三,自动化阶段,即学习者动作的协调和技能的完善阶段,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各局部动作联合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的动作系统,多余动作和紧张状态消失,动作几乎不需要意识控制。3.皮亚杰怎样解释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答案: 本题解析:【答案要点】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的发展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与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查与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有序的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皮亚杰认为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对待规则。他们的行动易冲动,感情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给予的,而不能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的协商来制定或改变; (2)在评定是非时总是持极端态度,非好即坏; (3)判断一个行为的好坏,是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根据行为的动机; (4)内在的公正,认为惩罚是天意,违反了规则就一定会受惩罚,而不管是否有人发现; (5)单方面遵守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第三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论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大约在712岁期间进入道德主观论阶段,这个阶段的道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儿童已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规则不再被当做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强加的东西。 (2)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 (3)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 (4)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 (5)提出的惩罚较温和,更为直接地针对所犯的错误,带有补偿性,而且把错误看做是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训。达到自律性道德阶段的儿童,在游戏时不再受年长者的约束,能与同年龄儿童平等地参加游戏,彼此明白自己的立场与对方的立场,共同制定规则,遵守规则,独立举行游戏比赛。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这些阶段的顺序是目定不变的,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进行判断,他们只注意行动的外部结果,不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别人的命令或规定。这是一种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后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已能从客观动机出发,用平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标准来判断是非,这是一种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观的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属于自律水平的道德。皮亚杰认为只有达到了这个水平,儿童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按皮亚杰的观点,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主要受到儿童认知发展的水平和儿童与其他人的交往的影响。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是相对应、相平行的。在认知上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在道德上都相应处于前道德阶段,同时前道德阶段包括了23岁的处于前运算认知阶段的儿童;在认知上处于前运算认知阶段的27岁儿童,在道德上都处于他律道德阶段;而在认知上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道德上多处于自律道德阶段。所以皮亚杰说,道德上的他律阶段与自律阶段间的差别,就相当于前运算思维阶段与具体运算思维阶段间的差别。皮亚杰的这个观点受到了有关实验的支持,有人发现守恒程度低的儿童在道德判断上也是低水平的,同时指出,道德要领和伦理价值观的教学和纯认知的教学一样,需要与儿童按照他现有的认知结构加以同化的东西相适合。 4.试设计实验研究诵读次数(1、3、6、9遍)对无意义单词记忆效果的影响。答案: 本题解析:【答案要点】 (1)研究的题目:诵读次数对无意义单词记忆效果的影响。 (2)自变量:诵读次数,分别为1遍、3遍、6遍和9遍。 (3)因变量的操作定义和水平:记忆效果,每个自变量水平上呈现30个无意义音节,在诵读后,让被试进行自由回忆,回忆的正确百分率可以作为因变量的操作定义。每个无意义音节由三个字母组成。 (4)无关变量的控制:本实验除了诵读次数意外,要保持其他实验条件恒定,控制好额外变量。如,无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