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的人道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3000字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397176 上传时间:2021-01-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实践的人道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30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实践的人道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30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实践的人道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30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实践的人道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3000字 摘 要: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个从“实践的人道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转变过程,从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演变的角度考察,这一转变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实践”概念的演变:从抽象理论形态的实践到的实际斗争形态的实践;从人道主义到唯物主义的演变:从抽象精神论哲学基础到革命实践必然性;从“实践的人道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整体演变:从理论批判改造世界转变为革命实践改造世界。从“实践的人道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标志着马克思从“实践的人道主义者”转变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从一个严厉的批评家转变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无产阶级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毕业关键词:实践;人道主义;唯物主义;转变;异化;革命;共产主义在作于1844年4-8月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27年首次发表)中,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人道主义”,认为,“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对真正人的生活这种人的不可剥夺的财产的要求,就是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生成一样”。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早发表于1888年)中,用“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和“新唯物主义”来称呼自己的哲学。他提出:“直观的唯物主义者,即不是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在1845-1846的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1932年首次发表)中,马克思恩格斯称自己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第一次提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概念,并以此来概括自己的哲学。他们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在一段较短的时间里,马克思(后与恩格斯)提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实践的人道主义”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这两个重要概念内涵的演变反映了这一时期(1841-1846)马克思思想的转变。1 两个“实践概念”的演变:从抽象理论形态的实践到实际斗争形态的实践“实践的人道主义”和“实践的唯物主义”两个概念都包含了“实践”一词,但所代表的概念内涵已经不同。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把“实践”仅仅理解为理论批判,并且认为哲学只要由理论转化为“实践”,即转化为理论批判,使哲学世界化,世界就能哲学化,现实就能改变。当然,与此同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中还把实践归结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思想,克服了由于过于强调劳动的能动意义而导致的对人的抽象理解。其后不久,马克思的实践观发生了重大改变,在1845年春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提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科学的实践概念和唯物主义概念真正第一次统一起来。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建立在实践观点之上,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 从人道主义到唯物主义的演变:从抽象理性哲学基础到革命实践必然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较早作品中体现出了较强的人道主义,以人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哲学基础,并且带有抽象的理性色彩,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则以革命实践的历史必然性来作为使全部现存世界革命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手稿中说到:“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对真正人的生活这种人的不可剥夺的财产的要求,就是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生成。”这时,马克思用人道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而实际上,这里的人道主义是抽象的理性。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立足于实践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来解释社会生活。人本主义用人的本质的“异化”和“人性的复归”说明社会历史发展,但这一理论自身并没有说明“异化”产生的物质原因、必然性和规律性,存在严重缺陷。马克思指出了“问题的解决”包含在人的劳动中,但马克思在手稿中并没有具体回答这些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解决了这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总是和他们的物质关系、物质交往联系着的。在确立唯物主义以后,马克思立场是坚定的。3 从“实践的人道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整体演变:从理论批判改造世界转变为革命实践改造世界“实践的人道主义”这一概念体现了马克思一度推崇用精神的发展与完善解释历史,强调用理论批判来改造人与社会的主张。思想发展到这里,马克思已经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一个以革命实践为核心的共产主义者。政治立场转变为无产阶级的立场。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明确地宣布要站在“政治上和社会上一无所有的贫苦群众”一边,为他们谋利益。马克思已经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完全站到了无产阶级一边。马克思的世界观已经成为革命哲学,主要体现在实践概念的演变上。马克思在哲学上进行革命变革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一般的实践观,而是进一步发展为从“物质生产”这样的实践出发所制定的唯物史观。 辩证法转变为批判的、革命的辩证法。在马克思那里,辩证法不仅是批判的,更重要的,还是革命的。人本主义者转变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4 结 语从“实践的人道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转变反映了马克思从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立场到坚定地站在“政治上和社会上一无所有的贫苦群众”一边,再到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一边的阶级立场转变过程。马克思始终相信“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马克思的这一立场是坚定的。马克思恩格斯都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从事理论研究、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从“实践的人道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反映了马克思从“实践的人道主义者”转变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从一个严厉的批评家转变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参考文献1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人道主义与人本主义是同义词,德语为Anthropologismus。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6页。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6页。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6页。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5页。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5页。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2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