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常用意象集锦

上传人:do****y1 文档编号:193092726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常用意象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古诗词常用意象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古诗词常用意象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常用意象集锦古诗词常用意象集锦意象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抓住了意象也 就把握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所以了解意 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作品的关键。下面这些意象就常含有不同的寓 意。1、望月思亲一一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举头望明月,低 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一望月思乡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 人)一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2、黄昏、夕照(斜阳、夕阳、落日)一一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 沉郁之情。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 旗斜矗。”3、流水、落花一一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 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 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此夕卜,唐代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 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4、长亭一一陆上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 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5、羌笛-象征凄切悲凉之意境。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 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 门关。”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 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6、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王昌龄芙蓉 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一一我的心 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样高洁如故。“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 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7、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过春风十 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一一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 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 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 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 着破败凄凉的巷口。8、菊花一一坚贞高洁的品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 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 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 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9、梅花一一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岁寒三友之一。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王安 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 既写出了梅花的 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 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 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10、柳一一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 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11、莲一一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又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 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12、梧桐一一凄凉悲伤的象征。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 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 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 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其他如“一叶叶, 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 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 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13、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故 古人常以此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 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 狱咏蝉:“无人信高洁。”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 秋风。”皆属此类。14、鸿雁一一苏武牧羊时曾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带回祖国,这就 是人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所以“鸿雁”常借指书信,表示盼望、惦念外出之人的音讯,传达思念之情,也表达的游子 漂泊思乡之情;因大雁总是结队迁徙,途中常掉队的孤雁,诗人常 用“孤雁”“孤鸿”“断鸿”来喻人,表达或孤独、或孤高、或受尽 迫害等情感。南朝乐府 民歌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 鸿”“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的意思。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 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大雁没带来盼望已 久的书信,引起了女词人无限的思念。15、鹧鸪鸟鹧鸪鸣声听起来像“得不也哥哥”,极容易勾起 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 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6、杜鹃鸟一一又名杜宇、望帝、子规、布谷,古代神话中,蜀 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化魂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因叫声似“不如归去”,常借以表现怀念故乡 情感、抒写离愁别恨;借用杜鹃啼血的意象,表达忧国志士的忠诚、 爱国之意;由于杜鹃啼叫的时,春天的花已经落了,诗人也以杜鹃 的出现来惋惜百花凋零、春已归去的情况。李白蜀道难:“又 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雪猿哀鸣。” 杜鹃的悲啼总是能触动诗人的愁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 到夜郎西。”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凄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伤 感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怀念和 深切同情。17、东篱一一表现悠然自得、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高雅、疏淡、 飘逸的情趣和洁身自好的品格。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 黄昏后,有暗香盈袖”。18、浮云一一漂泊不定的云,在诗词中,常被看成是行踪不定、 任意东西的游子,另外,浮云也往往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邪恶势力,比喻奸臣。例如,李白送游人“浮云 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 故人“浮云一别 后,流水十年间”;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 缘身在最高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 不见使人愁”。19、西楼一一西楼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或者指代闺房,或 者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者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者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李煜“无 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许浑“满天风雨下西楼”;李清照“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晏几道“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20、新亭一一“新亭对泣”的典故:南渡后,名门士人常相邀到 新亭(今南京市)饮宴,一次,大家忽然想起了北方故土,相视流泪。只有丞相王导慷慨激昂地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 州”。后来,人们用“新亭”或表达怆怀故国之情,或表达忧国伤 时的悲愤之情。辛弃疾的水龙吟“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 旧”,就是典型的例子。21、危栏一一危栏,高处的栏杆,往往表示登高望远或者登临抒 怀,多与忧国、伤怀、思人等有关。例如,欧阳修踏莎行:“楼高莫近危栏倚”;辛弃疾摸鱼儿:“休去 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22、关山一一一般泛指关塞山川。例如木兰诗中“万里赴戎 机,关山度若飞。”又如,秦观鹧鸪天:“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当然,后来的诗人用“关山”, 也借指遥远的地方,多与思乡、念人有关。例如,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23、阳关一一最初表示古代地名,为沟通西域的要道。例如,王 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由于唐人把王维渭城曲翻入乐曲,称为阳关三叠 或者阳关曲,简称阳关。在唐宋的诗词中,“阳关”作为 离别送行的歌声。例如,白居易对酒:“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 阳关第一声。”24、阑干一一有三个意思。第一,古代建筑物附加的木制栅栏, 叫做阑干、栏杆。例如,冯延巳抛球乐“坐对高楼千万山,雁飞秋色满阑干”、辛弃疾水龙吟“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第二,横斜的样子。古代多用来形 容星斗纵横错落。例如,贺铸清平乐“夜潮洲渚生寒,城头星斗 阑干”。第三,形容泪水纵横或者纵横散乱的样子。如白居易琵 琶行“梦啼妆泪红阑干”,其中的“阑干”形容泪流满面。25、楼兰一一汉代西域的国名。后代诗文中常常用“斩楼兰”、 “破楼兰”抒写为国立功、抗击外寇的壮志。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上剑,直为斩楼兰”,即为此意。26、蓬莱一一传说中的海上神山,仙人的居所。在诗词中用“蓬 莱”,多比喻皇家宫殿,或比喻歌舞楼榭,有时也指仙人居所,总而言之,在诗词中,“蓬莱”多借用形容环境美好, 有如仙境一般。也作“蓬壶” “蓬岛”。例如,李清照蝶恋花:“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27、落红指凋残的花(乱红、残红)。在诗人看来,落红是 春天即将离开的信号,也是美好事物转眼成空的象征,它又仿佛是不幸者的命运写照。诗人常以落花比喻青春易逝或寄 寓伤感、惋惜和无奈之情,如辛弃疾摸鱼儿“惜春长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就是很好的例子。28、尺素一一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 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29、吴钩一一原指吴王阖闾所造的钩,但在唐宋词中多作身边所 佩带刀剑的代称。用来暗示建功立业的抱负。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杜甫后出塞“少 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30、青鸟一一在古代传说中,“青鸟”是仙人的信使,在诗词中 常常被借用指代情人的使者。李白相逢行“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和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 鸟殷勤为探看”都表示这个意思。31、翠微一一形容山色青翠似在有无之间,所以叫作“翠微”。也常作青山的代称。杜甫秋兴“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坐翠微”,是“面对翠微”之意,指代翠 微的山色。另,形容树色的青翠或者形容江湖水色的青绿缥缈,也 叫做翠微,如晏几道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 啼。”中翠微形容的是树色。32、迟日一一在诗经七月中有“春日迟迟”的句子,“迟 迟”表示和舒的样子。所以后人就用“迟日”表示“融和的阳光”。例如,极为经典的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再如,宋之问春日陪宴诗:“彩云歌处断,迟 日舞前留。”以上意象经过历代诗人创造,已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意象, 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中的“夕阳”并不凄凉,而是表现诗人激昂的情怀。“两个黄鹏鸣翠 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中的柳就丝毫没有 惜别伤怀之意。所以具体诗歌还应具体分析。古诗词常用意象典故解析集锦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 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诗中的形象,包含人物形象和诗 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有的是景,有的是 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 伤别情怀。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 的艺术境界。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 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 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 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 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 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再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 “试问闲愁都几许? ”它不 是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 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意象来表达主题思想及 感情,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有着传统 的审美习惯,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 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像对后来咏史诗、咏怀诗、感遇诗发生了深刻影响的,源于屈原 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的寄情于物、托物 以讽的表现手法;“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 “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 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不得志时寄情山水,仕途失意回归自然”, 在历史的积淀中被赋予了某些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唐宋词更是一部 充满忧患意识的悲剧史,它以悲愁为美,“春花”是“凋零”的,“秋 月”是离别的,隐逸是解脱的;爱情的离思使人愁,青春的短暂使人 愁,身世遭遇使人愁,家国衰败使人愁。把握这个特点,很多古典诗 词的理解就容易多了。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 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 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 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 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 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 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 的爱国情”等等。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形象的理解。如“梅”, 由于古代诗人反复的运用,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清高芳洁,傲雪 凌霜的意趣。“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及婚嫁有关。日落、夕阳、 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等。月能思乡, 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竹多劲 健;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桃花象征 美人,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 别怀远之意,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的人,鸾鸟、凤凰喻忠诚 的贤士,杜鹃鸟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表达归家之念,鹧鸠、寒蝉能 引起人的离愁别绪、羁旅伤感,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灞桥 易水多与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 又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秋风往往表思归之意,阳关三叠多写故 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与乡思乡愁有关;杜康是酒的代称, 贾生、屈原多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多指富商;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 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等。(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 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 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 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 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 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尽态极妍,形神 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 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 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 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 之凄惶。(2)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 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 思之情。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 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 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 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 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 有了 “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 有了 “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 的失意冷落,有了 “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 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3)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 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 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表现时事变迁,抒发 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 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 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 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 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 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 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 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 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 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 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 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 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 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 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 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 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 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 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整体、直觉、取象比 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 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 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 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 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 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 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 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 南子)。(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 杨柳一一伤别情怀,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源于诗经? 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 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以折柳表惜别、相留之意。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 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惜别怀远)以及行旅之 人的思乡怨别之情。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 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 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 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 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 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 的感情呢?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 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 的地方。“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一 西安霸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霸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是送 别的地方,在霸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后世就把“灞 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 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 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 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 忧愁的深刻程度。(4)、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2. 长亭一一陆上的送别之所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 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 短亭。”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 诗词中不断出现。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 草碧连天。”3. 南浦水边送别之地南浦多见于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 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 很大关系。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 南浦已成为的一个专名了。南朝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 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 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 风袅袅秋”等。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 然。”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 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 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 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5、明月、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 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 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 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 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6.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 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 镜”、“玉兔”、“嫦娥”、“蟾蜍”。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人生的圆满、 缺憾,思乡,思亲。“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 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1)对月思亲一一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古诗中的月亮是思 乡的代名词。对月思人,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思 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 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一一望月思乡异常感 伤。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 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 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 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 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 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 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 是这样的感情。“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 人)一一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 军北征)一一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 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 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2)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口:“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 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 浑。(3)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 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 希冀和渴盼。(4)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6. 鸿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书信,对亲人的思念。(1)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 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隋人薛道 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 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 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 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 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 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 古月夜舟中)等。(2)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 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 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 “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鸿雁作 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 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 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 书的信使。7、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 一语出自“鸿雁”。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 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 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 忽轸(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 生活。7. 莼羹鲈脍一一思乡之情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 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 “莼 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 “莼鲈 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 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徐自华慧僧先生解职归见:“转瞬西风又起,忽摇动莼鲈乡思。”8.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 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再有 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 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 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 曾贻双鲤鱼。”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 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 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9、捣衣,行为类意象,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 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 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 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 人罢远征?”10、船一一漂泊、自由(1)浮萍、飞蓬、孤雁等用以表现漂泊之感,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 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 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杜甫诗中的“船” 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细草微风岸,危樯 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 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转变, 晚年在四川、湖南一带漂泊达11年之久,最后病死于自潭州赴岳州 的一条小船上。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他最终的归宿。 他在诗中反复写到“船”意象,“危樯独夜舟” “老病有孤舟”,船 是诗人漂泊身世的象征和写照。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写下 了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 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明月、夕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年 来,人们总是用月来寄托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杜甫有:“露从今夜 白,月是故乡明。”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则是 用月来表达思妇对游子的思念。“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包 括斜阳残阳)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 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李白的忆秦娥 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阕”,都以写夕阳怀古,充满历史沧桑感。 古人还常用“夕阳”写男女相思,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 无情,更在斜阳外”莫不是借助夕阳来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见的伤感情 思。流水、落花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 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流 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 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此外,欧阳 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李煜虞美 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流水这一意 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鸿雁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曾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带回祖国,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所以“鸿雁”常借指书信。南朝乐 府民歌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望飞鸿”就是盼 望书信的意思。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相识。”大雁没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引起了女词人 无限的思念。松梅、竹菊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形象的化身,古人常用这 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松树常用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是高洁品 质的象征,自然是讴歌的对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 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用梅花寄托高洁的品格,凌雪傲霜坚强 之意;人们认为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 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如坚守自我的气节。王维竹馆里:“独做 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入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子、竹林深为 隐者所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员稹菊花)“荷花以无擎雨盖,菊残尤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诗人 们用菊表现追求隐逸、不随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梧桐 芭蕉古语常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说得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 秋,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声声慢“梧 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李 煜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总是跟愁”分不开。 民乐合奏曲雨打芭蕉蜚声中外,其声凄清,听之无不为之动情。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打芭蕉”也象“梧桐夜雨”一样,令人愁肠 百结。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 雨也飕飕。”纵然无雨,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鹧鸠鸟鹧鸠的鸣声让人听起来象“得不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 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鸠啼处远人行。” (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鸠)“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鸠。”(辛 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试中的鹧鸠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 种鸟。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 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了悲凉的同义词了。骆宾王 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 深深怀念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离愁,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满读者心中, 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莲因和“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 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 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 意双关,借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 念和爱情的纯洁。杜鹃鸟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 隐居山林,死后化魂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 象征了。杜鹃在古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李白蜀道难:“又 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雪猿哀鸣。” 杜鹃的悲啼总是能触动诗人的愁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 到夜郎西。”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凄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伤 感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怀念和 深切同情。其他折柳:送别。离愁别绪。折梅:离别,赠送寄思。 短笛:送别,思乡,寄寓思念。归雁: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西风:凄清之情,忧愁之绪。 牡丹:富贵,大方。荷花:清洁高雅。兰草:高洁友谊。秋风:萧 条冷落。另外还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伤怀,口:“倚门回首,却把 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 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下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 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鞒感恩多)以上所举自然景物,经过历代诗人创造,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意义 的典型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王之 涣登鹳雀楼中的“夕阳”并不凄凉,而是表现诗人激昂的情怀。“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中 的柳就丝毫没有惜别伤怀之意。所以具体诗歌还应具体分析。众所周 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 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 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 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 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他即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 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 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的抒发自己的情感。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