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护理服务体系项目评估报告模板范文

上传人:泓*** 文档编号:19087628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93 大小:16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护理服务体系项目评估报告模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3页
北京市护理服务体系项目评估报告模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3页
北京市护理服务体系项目评估报告模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北京市护理服务体系项目评估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6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6二、 项目建设地点6三、 项目建设进度6四、 建设投资估算6五、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7六、 主要结论及建议8第二章 行业和市场分析10一、 我国现代护理事业产生的时代背景10二、 护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11三、 护理事业面临机遇和挑战11四、 我国现代护理事业的五个阶段12五、 护理事业发展服务原则23六、 我国现代护理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23七、 我国现代护理事业产生的时代背景25八、 护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26九、 市场导向组织创新26十、 护理事业面临机遇和挑战30十一、 营销信息系统的内涵与作用31十二、 我国现代护理事业的五个阶段33十三、 护理事业发展服务原则44十四、 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44十五、 我国现代护理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46十六、 竞争者识别48十七、 市场细分的作用52十八、 定位的概念和方式56第三章 企业文化60一、 企业文化理念的定格设计60二、 企业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66三、 培养名牌员工67四、 “以人为本”的主旨73五、 企业文化的选择与创新77六、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81七、 企业文化的特征85第四章 运营管理模式89一、 公司经营宗旨89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89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90四、 财务会计制度93第五章 公司治理99一、 公司治理的框架99二、 激励机制103三、 高级管理人员109四、 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112五、 公司治理原则的内容115六、 经理人市场121七、 董事会及其权限125第六章 经营战略方案131一、 融合战略的构成要件131二、 目标市场战略的含义134三、 实施融合战略的影响因素与条件135四、 技术竞争态势类的技术创新战略137五、 企业与经营战略环境的关系144六、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地位及作用146第七章 经济效益评价149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4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4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5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52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5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54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55四、 偿债能力分析15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57五、 经济评价结论158第八章 投资计划159一、 建设投资估算159建设投资估算表160二、 建设期利息16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61三、 流动资金162流动资金估算表162四、 项目总投资16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63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6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64第九章 财务管理分析166一、 计划与预算166二、 应收款项的日常管理167三、 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类型170四、 资本成本172五、 存货管理决策180六、 短期融资券182七、 资本结构185报告说明护理服务体系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315.6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01.9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0.95%;建设期利息10.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8%;流动资金503.5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8.27%。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5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257.65万元,净利润984.9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62.51%,财务净现值2800.4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3.00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北京市护理服务体系项目项目单位:xx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三、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公司将项目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四、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315.6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01.9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0.95%;建设期利息10.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8%;流动资金503.5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8.27%。(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801.94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592.7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92.13万元,预备费17.10万元。五、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5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257.65万元,纳税总额599.72万元,净利润984.9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62.51%,财务净现值2800.4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3.00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1315.661.1建设投资万元801.941.1.1工程费用万元592.711.1.2其他费用万元192.131.1.3预备费万元17.101.2建设期利息万元10.211.3流动资金万元503.512资金筹措万元1315.662.1自筹资金万元898.852.2银行贷款万元416.813营业收入万元56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4257.655利润总额万元1313.276净利润万元984.957所得税万元328.328增值税万元242.329税金及附加万元29.0810纳税总额万元599.7211盈亏平衡点万元1403.96产值12回收期年3.0013内部收益率62.51%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2800.46所得税后六、 主要结论及建议本项目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即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主要原材料从本地市场采购,保证了项目实施后的正常生产经营。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将对实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期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第二章 行业和市场分析一、 我国现代护理事业产生的时代背景从历史的视角观察我国近现代护理的发展,可以看到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受到社会的影响,从而改变了护理的性质和模式。如果1880年代没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汇集,现代护理可能就不能引入中国。等2297-317认为,19世纪80年代的五个社会因素的融合,为西方基督教徒在中国传教护理奠定了基础。这些因素包括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妇女参政运动、专业化护理教育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福音传教运动。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与之付出的代价是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入驻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权利,消除了中国的障碍;妇女参政运动激发了当代女基督教徒为异教徒国家组建妇女联盟传教会,抵制当时社会障碍,倡导妇女除了婚姻和母性以外还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护士学校的发展也为传教护理奠定了基础,1860年,南丁格尔在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从该校毕业的护士在世界各地创立了一所又一所南丁格尔式护士学校,包括中国在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科技飞速发展,新建的跨国铁路和跨太平洋客轮成为一种经济实惠的交通工具,方便了西方传教士来到我国;同时,外国学生传教布道志愿运动的发起,其口号是让世界各国人福音化,从南丁格尔护士学校毕业的护士是第一个回应这个口号的人。正是在这社会历史事件浪潮中,现代护理被引入中国。二、 护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丰富护理服务内涵与外延,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推动护理高质量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护理服务。三、 护理事业面临机遇和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对护理事业提出了新要求。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三五时期需要加大护理服务供给,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健康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和老龄化进程加速对护理事业发展提出新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加剧、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释放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加快发展护理事业,将护理服务内涵与群众健康需求密切对接起来,是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扩大社会就业、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新课题。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护理事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护理服务于人的生老病死全过程,在满足群众身体、心理、社会的整体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医药卫生体制的不断深化,为调动广大护士积极性,解决长期以来影响护理事业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性问题提供了新机遇。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护理事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十三五时期,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必将推动护理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发生深刻转变,为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改善护理服务体验、实现科学护理管理创造有利条件。与经济社会进步,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比,我国护理事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护士队伍数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均,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二是调动广大护士积极性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完善。三是护理服务内涵需要不断丰富,护理服务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四、 我国现代护理事业的五个阶段在南丁格尔时期以前,我国的传统医学一直处于医药护不分的状态,世界各国也未将护理单独列为一个专业或职业。是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学专业,创办了护士学校,将护理作为一门科学的专业。从此,南丁格尔式护理理念作为国际护理思潮,在欧洲和北美得到重视和盛行。我国现代护理的兴起就随着各国、宗教、西方医学进入我国而开始了。在西方,护理是逐渐被接受的职业,而在我国最初却是受到社会抵抗的。当时国人的观点,护理即照顾,是一种家庭责任,更具有根深蒂固的性别规范和社会地位的等级制度。照顾(特别是接触身体的)只能由同性别和地位低的人来做。看护病人的工作,尤其涉及照顾病人身体的工作被认为是极端卑贱的,而作为护士却是不可避免地要做。所以西方女护士照护男女病人的习俗违反了我国文化规范,遭受群众唾弃4。我国早期的协和医学院附属医院只收男病人,这也是为什么刚开始的协和护校只招男护生。直到1918年,CNA第四届全国护士会员代表大会上,由美国护士信宝珠(CNA的创办者之一)倡议,并一致通过了破除该陋习的决定5。早期教会医院的护士极度匮乏,西方传教医生承担了许多护理性工作,恳求训练有素的外国护士来到中国,旨在有效运转医院工作;信宝珠也曾在美国护理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是否需要护士,描述了当时中国民众的医护状况以及亟待尽快改变此状5。这些都促使了我国护士学校的开办,逐渐在我国形成了护士专业队伍。如1884年,第一位美国传教护士麦克奇尼在WUMS的支持下来到上海传教倡行南丁格尔式护理,并于1886年开办了护士培训班;1888年,美国护士约翰逊在福州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护士学校,是我国正规护理教育的起步;1900年以后,英美等国的很多护士受各国教会组织的派遣在教会医院附设护士学校从事护理教学。金雅梅女士从小在美国接受高等医学教育,毕业后于1888年回到祖国从事医务工作,于1908年创办了北洋女医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公办护士学校,培育了首批国办护校护理人才。当时,信宝珠认为中国应建立一个全国性护理组织,对中国护理工作和护士群体进行统一管理,规范护理教育标准,培训更多的中国护士,服务于中国群众。1909年,信宝珠与英籍医生高士兰(前中华医学会主持人之一)以及其他外籍医生、护士在江西庐山牯岭成立了中国全国性护士组织中国中部看护组织联合会(CNA前身)。1912年,CNA成立护理教育委员会,参考美国护理经验,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护理教育的规定,使我国护理学作为标准化的专业开始发展。1914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护士代表大会中,选举盖仪贞为CNA会长,钟茂芳(伦敦葛氏Guy医院的中国毕业生,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留学国外接受护理教育的女性)为副会长,信宝珠为兼职总干事。会上,钟茂芳和汉学家广泛协商后,提出将看护改名为护士一词来代表nurse。护意味着关心、保护和照顾,士代表知识分子或学者,这个名字标志着护理作为一个护理学者的职业4。CNA设有两个任务:为已完成培训计划的所有护士进行注册认证;制定并规范护理学专业标准。当时的中国护理教育的管辖,CNA负责制定所有护士学校的办学标准和招生要求,且按照美国标准设置示范课程,并举办注册认证考试6。1918年,信宝珠等人筹划出版中国护士四季报(中华护理杂志前身),刊出的每篇文章都附有中文和英文。几个世纪以来北美等国一直是全球的护理引领者,而我国的早期护理与北美的护理进程是保持同步的。国际护士会于1899年在英国伦敦成立,加拿大护士协会于1908年成立,并于1909年加入ICN,美国护士协会于1911年成立6。而中国于1909年成立了CNA,并于1922年加入ICN,成为第11个会员国,是第一个加入ICN的亚洲国家,并且在1925年,CNA会长盖仪贞当选为ICN会长5。美国的第一个护理大学课程于189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第一个本科学位护理教育于191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设立;英国的高等护理教育于1986年才确立;澳大利亚于1985年将护理教育升格为高等教育。而我国在1921年,协和医学院就已经开设了五年制大学本科护理高等教育,其办学理念与美国同出一辙,使用英语作为首要教学语言,办学方针是护士培养与医院的经济利益分离,医院不得使用护校学生护理病人7,教学亮点是从大二开始每天早上7点到9点到病房进行晨间护理以接近临床和病人;十分注重个案研究,学习理论后,在内科、外科病房实习,各做1例个案研究。从一位病人的入院后护理,到出院后的休养安排,自始至终负责到底。出院后,还要根据病人情况联系疗养院,或介绍给卫生所的地段护士,或请医院的社会服务部来协助解决8。如今此种教学特点已被协和医学院等高校的护理学院系重拾。由此可看出,中国早期的护理是紧随北美的护理轨迹而发展的。在南京国民统治时期,全国行政、教育、外交等都趋向统一,国民将护理教育纳入国家正式教育系统,对护理事业发展较为有利。1928年,我国护士伍哲英开始管理与领导我国护理工作。此时期,国民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及进行护士培训,教育部成立了护理注册和监督护理教育小组委员会2。1932年,在南京开办了护士学校,学制3年4年,招收高中毕业生,是我国第一所公立的护士学校。1934年成立护士教育委员会,将护理教育改为高级护士职业教育,护理教育从此被纳入国家正式教育系统。到1935年,我国已经建立了约30所护理学校,护理毕业生人数稳步增长。此时期护士的职责是为住院、门诊和诊所病人提供护理服务,包括观察和监测患者病情、在医生指导下为患者进行治疗和用药、教导患者和家属进行药物管理;对当地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和持续治疗,并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和清洁指导;开设护理诊所,主要服务于妇女和儿童3。此时期护理已经成为我国妇女所熟悉并能接受的职业,护士的职位也从从属地位逐步转移到领导职位,担任了以前由西方传教护士在我国担任的行政和教学角色。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护理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其创始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游离到规范、从基础护理向专科护理的发展历程。红军护士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护理工作,从1929年起开办护士培训班,1931年创办了我军第一所红军军医学校,在长征前培养了约300名护生9。在抗日战争时期,护理队伍有了很大发展,并吸收了一批国民统治区高级护校毕业的护士,也受到国际援华医疗队的帮助与支持,在护理组织建设与工作制度、护理教育、护理操作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在战时,从事战地救护的护士,毅然奔赴前线,随军于各战区,不畏艰险,冒着枪林弹雨,抢运伤兵,隐蔽、救治伤员,在野战医院为伤兵洗血衣、清伤口、敷药裹伤,为伤兵写家信,克服物资缺乏的种种困难,保卫着革命战士的健康10。日军扫荡时,在我军经常活动的地区设立中心救护站,由军医、护士长负责,下辖若干医疗组,内有数名护士,分散在村子里,打到哪里就在哪里救治,她们的服务和情感支持鼓舞了抗敌将士的士气,她们为民族解放贡献了青春和热血。1941年5月12日,我军在延安成立了中华护士会延安分会,并召开首次护士代表大会,沈元晖当选为分会首任理事长,我军护理工作从此有了护理专业的学术指导机构。1941年的护士节前夕,毛泽东为护士题词:护士工作有很大的重要性,1942年5月,他再次为护士题词:尊重护士,爱护护士,指出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肯定了护士的社会地位。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促进了医院正规化建设,也越来越认识到护理工作专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逐步统一了护理人员的称谓、待遇、晋升等问题,以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在建国前,我军护理人员为保障战斗力、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中国成立后护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在这战乱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时仍然有大约216所护士培训学校在开办1,我国的护理事业从未停止发展,仍然在努力艰辛地往前走。1949年新中国成立,内忧外患大部分解决,国家开始巩固政权,发展国民经济,我国护理事业也进入了整顿、规划、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清除新中国的外来影响力,扫除了英文资源,退出了ICN的会籍,苏联模式取代了西方的护理模式。国家积极效仿前苏联,医生管理护士,护理处于医疗的从属地位,这严重阻碍了护理学科专业的发展。由于护士急缺,为加速培养护理人员,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1950年将护理教育列为中专教育,取消大学本科教育,以缩短护理教育的培养周期,缓解护士急缺问题。这虽然增加了护士人数,但却使护理学缺乏理论基础,成了一种职业培训,加上与西方国家缺乏交流,护理学科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护士在领导的关怀下,以前遗留下来的生活、工作待遇、发展前途等问题得到相应的解决,全国护士的工作热情被调动起来,医院护理走上轨道并开始发展,护理工作制度逐步规范、护理技术革新得到快速发展与突破。解放后十年间,护士人数从解放前的2万余人增加到13万8千人(不包括护士)。护理前辈们也积极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1954年再次创办中华护理杂志,1958年中华护理学会被吸收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员,1961年在北京第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的前身)恢复了高等护理教育。期间像吕式瑗老前辈精湛的创伤骨科护理技术为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重症创伤病人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其爱岗敬业的精神值得学习;黎秀芳提出和建立的三级护理制度和三查七对制度,至今仍普遍实行11。此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革严重阻碍了我国学术界的发展,护理事业也遭受重创。医院规章制度被废除,护理工作被认为是没有任何技术和知识含量的,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任何人都可以护理病人。医院内护理工作由家属承担,病房得不到护士的管理而出现混乱、病人得不到护士的治疗和护理病情恢复缓慢,严重阻碍了护理技术的发展。护校停办,北京第二医学院的高等护理教育仅开办了一届,第二届在文革时期被迫停办,人才培养中断。护士及学生上山下乡,支援边疆,造成了城市医院护士队伍的断层。此外,中华护理学会及其创办的中华护理杂志停止了所有学术活动,严重阻碍了护理学科专业的发展。但广大护理工作者仍坚守岗位,积极开展护理工作,在改善广大农村和社区群众的医疗条件和保健工作方面做出了成绩。在此期间,西方的护理学科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我国已与国外的距离大大拉远了。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护理国际之间的交流,我国护理重新走向世界。1977年中华护理杂志复刊;1979年,恢复了中专护理教育。许多早期毕业于协和医学院以及在西方传教护理时期受过高等护理教育的老一辈护理专家,对停办高等护理教育深感遗憾,认为仅以中专作为培养护士的唯一途径会滞后我国护理事业发展,于是开始积极呼吁重新建立高等护理教育12。1983年,天津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前身)首先恢复了五年制大学护理本科教育,1992年开设了护理硕士课程,2004年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护理学院联合培养护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至此一个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的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已完备13。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护理科研水平,学术论文撰写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从回顾性、总结性的文章转向前瞻性、科研式的,更好地服务了临床护理实践14。除了认识到高等护理教育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还意识到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性,原卫生部于1994年开始举行每年一次的护士执业水平考试。护士注册制度的建立为护理赢得了专业地位和国家认可。2008年颁布了护士条例,维护了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了护理行为,使护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11年护理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为护理学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护士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据调查,1980年我国注册护士总数为46万,2000年为121万,2010年205万,截至2016年底达到3507万,扭转了全国医护比例倒置的问题。护士队伍的学历水平不断提高,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护士达625%。临床护理专业技术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体制不断健全,护理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护士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护理服务领域拓展到社区和家庭,服务内容从疾病临床治疗向慢性病管理、老年护理、长期照护、康复促进、安宁疗护等方面延伸,以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岗位上践行着维护健康的专业职责,弘扬着南丁格尔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和世界人民的赞誉和信赖,从1983年我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奖者王琇瑛获此殊荣后,已有79位护士被授予了国际上护理界的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章。我国护理重新登上国际舞台,护理专家们陆续出国考察,学习国外护理经验,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宣传我国护理事业,扩大国际影响。2013年,在外交部、中国科协、原卫生计生委和CNA的不懈努力下,我国重新成为ICN会员国。2017年,在巴塞罗那ICN会议上,CNA获得了第二届ICN创新奖,并在大会上介绍中国护理经验,在世界护理舞台上发出中国护理的最强音15,一个崭新的跨国护理思想交流又和西方国家交织在一起了。我国护理事业受国内外社会因素和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几经波折坎坷地走过了百年历程,凝聚了几代人矢志不渝的艰苦奋斗和努力,他们勇敢地走在最前线,用鲜血、用生命履行天职,在提高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以及推动护理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把我国近现代护理史的研究视角伸向世界,便不难看出的优势和差距以及我国护理历史在全球护理环境下的意义。我国近现代护理和西方护理有着不同的历史轨迹,但他们在20世纪初有着共同的历史时刻,其护理进程是保持同步的,期间由于战争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与西方隔离了,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才又走向世界,与国际先进护理接轨,并快速发展,且在国际上有影响。护理学科要发展,就要不断科学化和系统化,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方法理论,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临床实践,踏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道路,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五、 护理事业发展服务原则(一)提升能力护理服务大局增加注册护士总量,提高整体素质,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服务能力。以持续改善护理服务为重点,全面推进护理事业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二)规范行为护理保障安全完善并实施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工作制度、技术规范和服务指南,加强护士执业准入和执业管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三)创新护理管理扩展服务建立并完善护理管理体系,通过改革创新,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以需求为导向,丰富护理专业内涵,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慢病管理、康复促进、安宁疗护等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六、 我国现代护理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一)社会因素及主观认识对护理人员影响较大目前,社会上仍存在轻视护理工作的偏见,护士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加之护理工作繁重、责任重大、风险性高、不被理解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护理人员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产生偏差,服务意识淡薄,缺乏同情心,态度生硬,工作主动性差,成为护理管理的一大难题。(二)护理人员编制严重不足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及护理工作范畴的不断拓宽,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但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却严重缺编,床护比例严重失调,造成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结果,护理人员需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完成治疗,而基础护理工作多由家属代劳,制约了护理质量的提高。(三)护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尤为突出长期以来,我国护理学科教育以中专教育为主,受过高等教育的护理人员为数甚少,以致出现护理人员基础知识贫乏、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的现象,护理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得不到发展和提高,成为护理管理发展的障碍。(四)缺乏完整而合理的护理管理体系自1980年我国引进护理程序以来,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护理管理方法已有不少报道。但由于历史及主观认识的原因和我国护理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人员不足、管理水平偏低等因素,导致护理管理发展缓慢,至今尚未形成完整而合理的护理管理体系,严重影响了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及护理质量的提高。(五)护理管理者受教育程度不高管理素质偏低我国的护理管理者的教育层次偏低,且大多数没经过专业的管理课程培训,因而管理素质低。这是阻碍护理管理水平提高的一大因素。近些年来已引起了卫生管理部门的重视,并逐渐有了管理课程教育及学位教育。七、 我国现代护理事业产生的时代背景从历史的视角观察我国近现代护理的发展,可以看到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受到社会的影响,从而改变了护理的性质和模式。如果1880年代没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汇集,现代护理可能就不能引入中国。等2297-317认为,19世纪80年代的五个社会因素的融合,为西方基督教徒在中国传教护理奠定了基础。这些因素包括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妇女参政运动、专业化护理教育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福音传教运动。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与之付出的代价是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入驻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权利,消除了中国的障碍;妇女参政运动激发了当代女基督教徒为异教徒国家组建妇女联盟传教会,抵制当时社会障碍,倡导妇女除了婚姻和母性以外还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护士学校的发展也为传教护理奠定了基础,1860年,南丁格尔在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从该校毕业的护士在世界各地创立了一所又一所南丁格尔式护士学校,包括中国在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科技飞速发展,新建的跨国铁路和跨太平洋客轮成为一种经济实惠的交通工具,方便了西方传教士来到我国;同时,外国学生传教布道志愿运动的发起,其口号是让世界各国人福音化,从南丁格尔护士学校毕业的护士是第一个回应这个口号的人。正是在这社会历史事件浪潮中,现代护理被引入中国。八、 护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丰富护理服务内涵与外延,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推动护理高质量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护理服务。九、 市场导向组织创新现代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要求企业创造顾客和顾客满意,将顾客利益摆在核心地位。许多企业在此基础上也开始认识到兼顾行业、合作伙伴、社区和国家利益对企业成功经营与发展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实践中真正贯彻这种观念,保证企业健康成长,却并不容易。面对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环境急剧变迁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企业必须对自身组织与管理制度进行革新,形成能够全面有效地招律顾客并为之提供良好服务的机制。里特尔咨询公司在总结卓有成效的公司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高绩效业务模型。该模型将企业资源与组织配置列为基础。我们可以将它作为企业组织与体制创新的主要原则来讨论。(一)满足利益方的要求在今天的价值交换体系中,企业绩效及其利润目标只有在能使其他利益方获得利益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因此,企业及其经营业务,都要确定利益方及其要求。一般地说,利益方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经销商、企业员工和股东。如果这些利益方觉得不满意,就不能实现理想的合作,导致整体绩效下降,甚至经营失败。为此,企业必须遵循一个原则:满足每一个利益团体的最低期望。企业要致力于为不同的利益方传递高于最低限度的满足水平。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程度满意水平,为员工尽好责任(基本满意水平),为经销商提供绩效满意水平。在确定这些满意水平的时候,企业必须注意,不要让利益方之间感到相对待遇有失公平。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本质上仍然是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从经营动态关系上看,通过顾客满意达到包括股东在内的其他利益方满意,又是建立在企业组织与制度革新所创造的高质量环境基础上的。建立一个面向市场的组织管理体制,形成高水平的员工满意;通过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建立高度的顾客满意,从而带来更多的交易,更高的企业利润,以及供应商、经销商的利益。各方满意的结果,又会促进新一轮更高质量的良性循环。(二)改进关键业务过程达到满意目标必须通过对工作过程的管理才能实现。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这种管理都是通过以专业职能分工为基础的部门组织来进行的。这种传统的组织结构往往使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追求自身目标最大化而不是企业目标最大化,各部门之间不能实现理想的合作,从而也使企业保有高度满意顾客这一总体目标及其战略规划不能有效地遍及整个业务各环节和全过程。因此,使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都高度面向市场并热心于同其他部门协作,是十分必要的。为适应以快速变化为主调、灵活反应为关键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突出和加强对关键业务过程的管理,通过组织革新,建立多功能的团体,将市场和企业的各种声音和谐一致地协调起来,形成自己的管理核心业务的能力。(三)合理配置资源业务过程的执行,需要配置相应的人、财、物及信息等资源。企业必须设计出一个决策框架,使有限资源能够按照使顾客和企业都满意的方式来有效配置。这需要寻求拥有资源并对各业务的资源分配与使用实施控制。同时,企业还应努力寻求运用协作资源的可能性,以充分利用外部获得的非关键性资源。研究表明,高绩效公司往往十分重视自己拥有并培养那些能构成业务核心的资源和能力,以此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将好钢用到刀刃上,而将非关键性资源配备转移到企业外部。(四)组织革新企业的组织要素通常包括组织结构、政策与文化。这些因素在市场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如果不相应变革,往往会成为企业维系和发展与市场有机联系时的机能障碍。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的沉重任务,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其组织与市场不相适应而派生出来的。传统企业组织(有的学者称之为“命令一控制式组织”)的致命弱点是阻碍市场知识的积累及其在组织内部的广泛传播,影响企业的决策水平及营销观念的全面贯彻。企业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其组织结构和政策进行革新。与此同时,也要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十、 护理事业面临机遇和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对护理事业提出了新要求。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三五时期需要加大护理服务供给,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健康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和老龄化进程加速对护理事业发展提出新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加剧、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释放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加快发展护理事业,将护理服务内涵与群众健康需求密切对接起来,是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扩大社会就业、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新课题。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护理事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护理服务于人的生老病死全过程,在满足群众身体、心理、社会的整体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医药卫生体制的不断深化,为调动广大护士积极性,解决长期以来影响护理事业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性问题提供了新机遇。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护理事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十三五时期,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必将推动护理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发生深刻转变,为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改善护理服务体验、实现科学护理管理创造有利条件。与经济社会进步,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比,我国护理事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护士队伍数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均,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二是调动广大护士积极性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完善。三是护理服务内涵需要不断丰富,护理服务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十一、 营销信息系统的内涵与作用每个公司都必须为营销经理组织和输送持续的信息流。营销信息系统(MIS)由人员、设备和程序构成。营销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分析、评估和分发,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及时和精确的信息。营销信息系统是从了解市场需求情况、接受顾客订货开始,直到产品交付顾客使用,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为止的整个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有关的市场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过程。企业营销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的基本任务是搜集顾客对产品质量、性能方面的要求,分析市场潜力和竞争对手情况,及时地、准确地提供信息,用于企业营销决策。这些信息应能满足以下要求。(1)目的性。在营销活动产出大于投入的前提下,为营销决策及时提供相关联的必要的信息,尽量减少杂乱无关的信息。(2)及时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信息传递的速度越快就越有价值。频率也要适宜,低频率的报告会使管理者难以应付急剧变化的环境,而频率过高又会使管理者面临着处理数不清的大量数据。(3)准确性。要求信息来源可靠,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科学,信息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4)系统性。营销信息系统是若干具有特定内容的同质信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形成的有序集合。在时间上具有纵向的连续性,是一种连续作业的系统;在空间上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内容全面、完整。(5)广泛性。营销信息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市场活动,是营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传递的社会信息,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市场营销活动的范围由地方市场扩展为全国性、国际性市场,信息的搜集更是空前广泛。营销信息系统是企业进行营销决策和编制计划的基础,也是监督、调控企业营销活动的依据。一个四通八达的营销信息网络,可把各地区、各行业的营销组织连接成多结构、多层次的统一的大市场。因此,营销信息系统关系到企业营销的顺利开展乃至有效的社会营销系统的形成。一个理想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应能解决以下问题:(1)它能向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从事其工作所必需的一切信息。(2)它能够对信息进行选择,以便使各级管理人员获得与他们能够且必须采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3)它提供信息的时间限于管理人员能够且应当采取行动的时间。(4)它提供所要求的任何形式的分析、数据与信息。(5)它所提供的信息,一定是最新的并且所提供的信息的形式都是有关管理人员最易了解和消化的。十二、 我国现代护理事业的五个阶段在南丁格尔时期以前,我国的传统医学一直处于医药护不分的状态,世界各国也未将护理单独列为一个专业或职业。是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学专业,创办了护士学校,将护理作为一门科学的专业。从此,南丁格尔式护理理念作为国际护理思潮,在欧洲和北美得到重视和盛行。我国现代护理的兴起就随着各国、宗教、西方医学进入我国而开始了。在西方,护理是逐渐被接受的职业,而在我国最初却是受到社会抵抗的。当时国人的观点,护理即照顾,是一种家庭责任,更具有根深蒂固的性别规范和社会地位的等级制度。照顾(特别是接触身体的)只能由同性别和地位低的人来做。看护病人的工作,尤其涉及照顾病人身体的工作被认为是极端卑贱的,而作为护士却是不可避免地要做。所以西方女护士照护男女病人的习俗违反了我国文化规范,遭受群众唾弃4。我国早期的协和医学院附属医院只收男病人,这也是为什么刚开始的协和护校只招男护生。直到1918年,CNA第四届全国护士会员代表大会上,由美国护士信宝珠(CNA的创办者之一)倡议,并一致通过了破除该陋习的决定5。早期教会医院的护士极度匮乏,西方传教医生承担了许多护理性工作,恳求训练有素的外国护士来到中国,旨在有效运转医院工作;信宝珠也曾在美国护理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是否需要护士,描述了当时中国民众的医护状况以及亟待尽快改变此状5。这些都促使了我国护士学校的开办,逐渐在我国形成了护士专业队伍。如1884年,第一位美国传教护士麦克奇尼在WUMS的支持下来到上海传教倡行南丁格尔式护理,并于1886年开办了护士培训班;1888年,美国护士约翰逊在福州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护士学校,是我国正规护理教育的起步;1900年以后,英美等国的很多护士受各国教会组织的派遣在教会医院附设护士学校从事护理教学。金雅梅女士从小在美国接受高等医学教育,毕业后于1888年回到祖国从事医务工作,于1908年创办了北洋女医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公办护士学校,培育了首批国办护校护理人才。当时,信宝珠认为中国应建立一个全国性护理组织,对中国护理工作和护士群体进行统一管理,规范护理教育标准,培训更多的中国护士,服务于中国群众。1909年,信宝珠与英籍医生高士兰(前中华医学会主持人之一)以及其他外籍医生、护士在江西庐山牯岭成立了中国全国性护士组织中国中部看护组织联合会(CNA前身)。1912年,CNA成立护理教育委员会,参考美国护理经验,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护理教育的规定,使我国护理学作为标准化的专业开始发展。1914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护士代表大会中,选举盖仪贞为CNA会长,钟茂芳(伦敦葛氏Guy医院的中国毕业生,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留学国外接受护理教育的女性)为副会长,信宝珠为兼职总干事。会上,钟茂芳和汉学家广泛协商后,提出将看护改名为护士一词来代表nurse。护意味着关心、保护和照顾,士代表知识分子或学者,这个名字标志着护理作为一个护理学者的职业4。CNA设有两个任务:为已完成培训计划的所有护士进行注册认证;制定并规范护理学专业标准。当时的中国护理教育的管辖,CNA负责制定所有护士学校的办学标准和招生要求,且按照美国标准设置示范课程,并举办注册认证考试6。1918年,信宝珠等人筹划出版中国护士四季报(中华护理杂志前身),刊出的每篇文章都附有中文和英文。几个世纪以来北美等国一直是全球的护理引领者,而我国的早期护理与北美的护理进程是保持同步的。国际护士会于1899年在英国伦敦成立,加拿大护士协会于1908年成立,并于1909年加入ICN,美国护士协会于1911年成立6。而中国于1909年成立了CNA,并于1922年加入ICN,成为第11个会员国,是第一个加入ICN的亚洲国家,并且在1925年,CNA会长盖仪贞当选为ICN会长5。美国的第一个护理大学课程于189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第一个本科学位护理教育于191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设立;英国的高等护理教育于1986年才确立;澳大利亚于1985年将护理教育升格为高等教育。而我国在1921年,协和医学院就已经开设了五年制大学本科护理高等教育,其办学理念与美国同出一辙,使用英语作为首要教学语言,办学方针是护士培养与医院的经济利益分离,医院不得使用护校学生护理病人7,教学亮点是从大二开始每天早上7点到9点到病房进行晨间护理以接近临床和病人;十分注重个案研究,学习理论后,在内科、外科病房实习,各做1例个案研究。从一位病人的入院后护理,到出院后的休养安排,自始至终负责到底。出院后,还要根据病人情况联系疗养院,或介绍给卫生所的地段护士,或请医院的社会服务部来协助解决8。如今此种教学特点已被协和医学院等高校的护理学院系重拾。由此可看出,中国早期的护理是紧随北美的护理轨迹而发展的。在南京国民统治时期,全国行政、教育、外交等都趋向统一,国民将护理教育纳入国家正式教育系统,对护理事业发展较为有利。1928年,我国护士伍哲英开始管理与领导我国护理工作。此时期,国民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及进行护士培训,教育部成立了护理注册和监督护理教育小组委员会2。1932年,在南京开办了护士学校,学制3年4年,招收高中毕业生,是我国第一所公立的护士学校。1934年成立护士教育委员会,将护理教育改为高级护士职业教育,护理教育从此被纳入国家正式教育系统。到1935年,我国已经建立了约30所护理学校,护理毕业生人数稳步增长。此时期护士的职责是为住院、门诊和诊所病人提供护理服务,包括观察和监测患者病情、在医生指导下为患者进行治疗和用药、教导患者和家属进行药物管理;对当地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和持续治疗,并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和清洁指导;开设护理诊所,主要服务于妇女和儿童3。此时期护理已经成为我国妇女所熟悉并能接受的职业,护士的职位也从从属地位逐步转移到领导职位,担任了以前由西方传教护士在我国担任的行政和教学角色。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护理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其创始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游离到规范、从基础护理向专科护理的发展历程。红军护士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护理工作,从1929年起开办护士培训班,1931年创办了我军第一所红军军医学校,在长征前培养了约300名护生9。在抗日战争时期,护理队伍有了很大发展,并吸收了一批国民统治区高级护校毕业的护士,也受到国际援华医疗队的帮助与支持,在护理组织建设与工作制度、护理教育、护理操作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在战时,从事战地救护的护士,毅然奔赴前线,随军于各战区,不畏艰险,冒着枪林弹雨,抢运伤兵,隐蔽、救治伤员,在野战医院为伤兵洗血衣、清伤口、敷药裹伤,为伤兵写家信,克服物资缺乏的种种困难,保卫着革命战士的健康10。日军扫荡时,在我军经常活动的地区设立中心救护站,由军医、护士长负责,下辖若干医疗组,内有数名护士,分散在村子里,打到哪里就在哪里救治,她们的服务和情感支持鼓舞了抗敌将士的士气,她们为民族解放贡献了青春和热血。1941年5月12日,我军在延安成立了中华护士会延安分会,并召开首次护士代表大会,沈元晖当选为分会首任理事长,我军护理工作从此有了护理专业的学术指导机构。1941年的护士节前夕,毛泽东为护士题词:护士工作有很大的重要性,1942年5月,他再次为护士题词:尊重护士,爱护护士,指出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肯定了护士的社会地位。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促进了医院正规化建设,也越来越认识到护理工作专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逐步统一了护理人员的称谓、待遇、晋升等问题,以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在建国前,我军护理人员为保障战斗力、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中国成立后护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在这战乱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时仍然有大约216所护士培训学校在开办1,我国的护理事业从未停止发展,仍然在努力艰辛地往前走。1949年新中国成立,内忧外患大部分解决,国家开始巩固政权,发展国民经济,我国护理事业也进入了整顿、规划、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清除新中国的外来影响力,扫除了英文资源,退出了ICN的会籍,苏联模式取代了西方的护理模式。国家积极效仿前苏联,医生管理护士,护理处于医疗的从属地位,这严重阻碍了护理学科专业的发展。由于护士急缺,为加速培养护理人员,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1950年将护理教育列为中专教育,取消大学本科教育,以缩短护理教育的培养周期,缓解护士急缺问题。这虽然增加了护士人数,但却使护理学缺乏理论基础,成了一种职业培训,加上与西方国家缺乏交流,护理学科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护士在领导的关怀下,以前遗留下来的生活、工作待遇、发展前途等问题得到相应的解决,全国护士的工作热情被调动起来,医院护理走上轨道并开始发展,护理工作制度逐步规范、护理技术革新得到快速发展与突破。解放后十年间,护士人数从解放前的2万余人增加到13万8千人(不包括护士)。护理前辈们也积极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1954年再次创办中华护理杂志,1958年中华护理学会被吸收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员,1961年在北京第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的前身)恢复了高等护理教育。期间像吕式瑗老前辈精湛的创伤骨科护理技术为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重症创伤病人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其爱岗敬业的精神值得学习;黎秀芳提出和建立的三级护理制度和三查七对制度,至今仍普遍实行11。此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革严重阻碍了我国学术界的发展,护理事业也遭受重创。医院规章制度被废除,护理工作被认为是没有任何技术和知识含量的,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任何人都可以护理病人。医院内护理工作由家属承担,病房得不到护士的管理而出现混乱、病人得不到护士的治疗和护理病情恢复缓慢,严重阻碍了护理技术的发展。护校停办,北京第二医学院的高等护理教育仅开办了一届,第二届在文革时期被迫停办,人才培养中断。护士及学生上山下乡,支援边疆,造成了城市医院护士队伍的断层。此外,中华护理学会及其创办的中华护理杂志停止了所有学术活动,严重阻碍了护理学科专业的发展。但广大护理工作者仍坚守岗位,积极开展护理工作,在改善广大农村和社区群众的医疗条件和保健工作方面做出了成绩。在此期间,西方的护理学科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我国已与国外的距离大大拉远了。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护理国际之间的交流,我国护理重新走向世界。1977年中华护理杂志复刊;1979年,恢复了中专护理教育。许多早期毕业于协和医学院以及在西方传教护理时期受过高等护理教育的老一辈护理专家,对停办高等护理教育深感遗憾,认为仅以中专作为培养护士的唯一途径会滞后我国护理事业发展,于是开始积极呼吁重新建立高等护理教育12。1983年,天津医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