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的个体差异性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9087596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3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中的个体差异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管理中的个体差异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管理中的个体差异性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管理中的个体差异性内容概要本章内容主要包括能力、胜任力、气质和人格的基本内涵和 外延,及其如何在管理中得以有效应用。学习目标深入理解能力、胜任力、气质、人格的内涵,掌握运用能力、 胜任力、气质、人格的基本原理分析管理中的主要心理现象的方法。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说明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个体差异,而不同的个体差 异会导致不同的个体行为。在管理活动中,要想招聘、选拔或提升合适的员工,以确保 每个员工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中实现组织利益最大化,首先 必须了解员工的个性,可见,个体差异的研究在管理心理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第一节 能力、胜任力与管理一、能力与管理(一)能力的概念能力是指个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心理特征。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 条件,并且表现在掌握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熟练的动力上的差别,即在其他相同 的情况(训练条件、学习条件、时间等)下,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 来的“快慢”、“深浅程度”、“难易”及其“巩固程度”上的差别。可以从四个方面来了解能力的含义:(1)能力总是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 活动之中。一方面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从事某种活动 又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一个有管理才能的人,只有在领导一个企业的过程中才能 显示出来,而顺利的完成这项活动,也必须依靠他的管理才能。(2)完成某种复杂的活 动,往往需要几种能力的有机结合。例如,优秀教师的工作,需要有逻辑思维能力、言 语表达能力、注意分配能力、观察力等心理特征的有机组合,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也 称为才能。(3)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比如,一位画家所具 有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等,都叫能力,这些能力是保证画家顺利完成绘画活动的 心理条件。(4)能力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人们完成某种 活动,都需要依靠相对应能力的支持,但仅仅有能力还是不够的,还与人的整体个性特 点、知识技能、工作态度、物质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有关。(二)能力的类型1.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许多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一般能力 与认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特殊能力是某种 专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如数学能力和音乐能力。 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特殊能力的发展也会促进一般能力的发展。在 活动中,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共同起作用。2.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指仿照他人或其他事物使自己的行为举止与被模仿者相同的能力,班杜拉 认为,模仿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 一。创造能力即是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创 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条件,在创造能力中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创造能力是在模仿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是模仿的发展,这两种能 力相互渗透、相互联系。3. 液态能力与晶态能力液态能力是指遇到事情需要个体随机应变,运用思考加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关 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等。液态能力主要依赖先天的秉赋,较少的依赖于文化 和知识的内容;晶态能力是遇到事情需要个体以事实性资料的记忆、辨认和理解来解决 问题的能力,主要受教育与文化环境影响,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 系。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达到成熟和衰退的时期也是不同的:液 态能力在人进入20岁以后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晶态能力在人 的一生中一直发展,但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逐渐平缓。4.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指接受、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人们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 件。操作能力是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操纵能力是在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又成为顺利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条件,劳动能力、运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都被 认为是操作能力。认知能力中必然有操作能力,操作能力中也一定会有认知能力。社交 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在社交能力中包含有认知能力和操 作能力。(三) 能力的结构能力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特征,明晰能力的构成要素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能力的本 质,拟定科学、合理的能力培养规则,实施对能力的有效测量。关于能力结构的理论比 较多,主要介绍以下几种:1. 二因素结构说英国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斯皮尔曼(C.Spearman)在20世纪初期运用因素分析的方 法,提出了能力的二因素结构说。该学说认为能力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构成 的。一般因素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特殊因素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 作业或活动所必须的。而完成任何一项作业都是有g和s两种因素决定的。例如,一个 算术推理作业由g+S决定,而一个言语测验作业由g+s2决定。斯皮尔曼认为,在能力结构中,第一位和重要的是一般因素g,各种能力测验就是 通过广泛取样而求出g因素。2, 群因素结构说美国心理学家赛斯通(L.L.Thurstone)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与二因素结构说相 反的群因素结构说。赛斯通认为,能力是由许多彼此无关的原始能力所构成的。他总结 出大多数能力可以分解为其中原始的因素,即计算、词的流畅性、言语能力、记忆、推 理、空间直觉与知觉速度。他对每种因素都设计了测验内容和方法。然而,实验结果发 现每一种能力与其他种能力都有正相关,说明了各种能力因素并不是绝对割裂的,能力 的结构存在一般因素。上述两种理论对于我们认识能力的结构都有重要的启发。但是他们把一般因素和特 殊因素绝对的对立起来,没有从人的实际活动中认识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辨证关系。3. 智慧结构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ford)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力结构设想,称为“智慧结 构”学说。他认为智慧因素是由操作、材料内容和产品三个维度构成的。每一维度由一 些相关的要素所组成,根据排列组合的方法,智慧可能由150种因素所组成。吉尔福特认为,能力的第一个维度是操作,它包括认知、记忆、分散思维、复合思 维和评价五种能力类型;能力的第二个维度是材料内容,它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 义和行为五种能力类型;能力的第三个维度是产品,即能力活动的结果,它包括单元、 门类、关系、系统、转换和含蓄六个方面。如图6-1所示。图6-1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的智慧结构说是对能力结构认识的一个深入,为心理能力的研究开辟了广 阔的思路。4.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 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 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1) 言语智力: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日常会话的能力。大脑的“布洛卡 区”负责产生合乎语法的句子。这个区域受到损伤的人,能够很好地理解单词和句子, 但不能将单词组成句子。(2) 逻辑一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比如做数学证明及逻辑 推理。(3)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比如查阅地图等。大脑右半球 掌管空间位置的判断。大脑的右后部受伤的病人,会失去辨别方向的能力,易于迷路, 其辨别面孔和关注细节的能力明显减弱。(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比如,拉小提琴或写一首 曲子等。大脑右半球对音乐的感知和创造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右脑损伤会造成成人 的“失歌症”或音乐能力的丧失。(5)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比如,打篮球、跳舞等。 身体运动又大脑运动神经皮层控制。大脑的每一个半球都控制或支配对侧身体的运动。(6)社交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比如,理解别人的行为、动 机或情绪。大脑额叶在人际关系的知识方面起主要作用,这一区域受到损伤,虽然不会 影响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但会引起性格的很大变化。(7)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像社交智力一样,大 脑额叶对自知智力也起着重要作用。5. 智力三元论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试图说明更为广泛的智 力行为。斯滕伯格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它们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 智力。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 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 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 和知识获得成分。在智力成分中,元成分起着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所用的 策略。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 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作情境智力。 智力经验亚理论提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 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斯滕伯格认为,应对新异性的能力和自动化的能 力是完成复杂任务时两个紧密相连的方面。当个体初次遇到某个人物或某一情境时,应 对新异性的能力就开始了,在多次实践后,人们积累了对人物或情境的经验,自动化的 能力才开始起作用。(四)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人类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1)童年期与少年期是人生发展最重要的时期。比如, 1970年贝利(N. Baylay)采用纵向研究法发现人的智力在三岁到十三岁是智力发展最迅 速的时期,同时也是最主要的时期,但在随后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发展速度也 越来越慢。(如图62) (2)人的智力在18-25岁达到顶峰。(3)成年时期是能力发展 最稳定的时期。(4)人的液态能力在中年后开始下降,而晶态能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一 直上升的。虽然人类能力的发展总体上呈现以上趋势,但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能力发展的水平、 类型和表现早晚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年龄图62智力发展曲线1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人与人之间能力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能力、体质能力、情绪智力上。 例如,有些人的领导能力很强,而有些人的领导能力则相对较低。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 与特定目标或效果的达成有着密切关系。2.能力类型的差异人的能力类型差异可以分为一般能力的类型差异和特殊能力的类型差异。在一般能 力类型差异中,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和思维方面。在特殊能力的类型差异主要是指在 完成同一活动可以通过不同的能力的组合来保证。也就是说,在统一活动中,人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能力组合,达到同样的活动目标或效果。3 .能力的性别差异从总体上来看,男性和女性的能力有无差异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但是男性和女 性在某些具体能力方面确实表现出较大差异。一般来说,相对于女性,男性的空间视知 觉能力、计算能力优于女性,而女性在言语能力上优于男性。有研究表明,这些能力上 的差异可能与男性和女性大脑的结构不同有关。4.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个体能力的个别差异也可以表现在发展速度的快慢上,有些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 出非凡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然而,也有些人能力表现较晚,即“大器晚成”。(五)能力与管理在我们的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个体能力的大小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异,具体来说,应 当注意以下几点:1.个体能力与工作要求相匹配不同的工作对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如组织领导需要较高的组织、决策才能以及语 言表达能力,会计则需要很好的算术能力。而作为一名管理者,不仅应当熟悉各项工作 对能力提出的不同要求,而且还应当熟悉他的下属各自具备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找到 能力与工作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使人与工作达到最佳配置。因此,不同的心理能力对应 着不同的工作类型(如表6 1)。表6 1心理能力维度对应的工作范例维度描述工作范例算术快速而准确的进行运算的能力会计言语理解理解读到和听到的内容,以及词汇之间关系的能力工厂管理者:推行企业政策知觉速度迅速而准确辨认视觉上异同的纵火的线索火灾调查员:鉴别能力归纳推理鉴定一个问题的逻辑后果,并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市场调查员:对未来一段时间产品需求量进行预 测演译推理运用逻辑评估一项争论价值的能力主管:在员工建议中做选择空间视知觉当物体变化时,能想象出物体形状室内装璜师记忆力保持和回忆过去经历的能力销售人员:回忆主顾的名字2.招聘录用人员时应考虑潜在能力的水平我们在招聘人员时既要看其现有的知识、技能也要考虑其潜在的能力。可以通过面 试了解对方的工作兴趣、工作动机等。可能的话,最好进行能力测验,以了解对方在特 定工作领域中潜在的能力。能力测验一般分为心理能力测验和特殊能力测验。常用的一般能力测验有:韦克斯 勒成人智力测验,分为言语和操作两部分,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韦斯曼人员分类测 验,分为语言和数学两部分,主要用于供销员、基层人员等的挑选。常用的特殊能力测 验有:文书能力性向测验,主要用于测量拼写,阅读,数字计算等能力;机械能力性向 测验,测量对机械的理解以及与机械合作的能力;心理运动能力性向测验,主要用来测 定被试的手指灵活性,手和眼的协调能力等。3 .注意能力互补增值与协调优化策略互补增值与协调优化原理是指组织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能力特长,采用协调与优化的方法,扬长避短,聚集团体优势。人作为个体,不可能十全十美,而各有其长处和短 处;但作为群体,则可以通过人与人的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形成最佳结构,发挥出整 体优势,实现个体不能达到的目标。这就是互补增值原理。在贯彻互补原理时,必须注 意协调、优化。协调就是要保证群体能力结构与工作目标协调,与组织总任务协调,与 技术装备、劳动条件以及内外生产环境协调。优化就是经过比较分析,选择最优方案。 在组建员工群体时,有意识的应用互补增值原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胜任力与管理(一) 胜任力的概念胜任力(Competency)就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表现优秀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 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绩效的、可以客观衡量的各种个性特征的 集合。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于1973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测试胜 任力而非智力一文,第一次提出了 “胜任”的概念。他认为传统的智力测试、性向测 验、专业知识考试、在校成绩和学习经历等在预测将来的工作成就上存在不足,强调应 该注重学生的学习绩效的能力,并认为学习绩效的能力才是实际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主 要因素而不是通常认为的“智商”。自1973年McClelland首次提出胜任力概念以来,随着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变化 发展,胜任力这一概念本身也不断变化发展着,不同的学者对胜任力概念的阐述也存在 差异。国外学者对胜任力的定义主要有:(1) 一个人所拥有的导致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取得出色业绩的潜在的特征,包括动 机、特质、技能、自我形象或者社会角色或所使用的知识体系等(Boyatizis,1982)。(2) 与有效的或出色的工作绩效相关的个人潜在的特征,包括五个层次:知识、技 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Lyle.M.Spencer,1993)。(3) 指知识、技能、能力、动机、信念、价值观和兴趣的综合(Fleishman,1995)。(4)与一个职位的高绩效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或特征(Mirabile,1997)。(5)指可测量的、有助于实现任务目标的工作习惯和个人技能(Green,1999)。(6)决定工作绩效的持久的品质和特征(Zwell,2000)。国内学者对胜任力的定义主要有:(1)与任务情景密切关联的,能够影响个人工作绩效的一种综合才能(王重鸣, 2001)。(2)能把某职位中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的个体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 为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认知的、意志的、态度的、情感的、动力的或倾向性的等等(仲 理峰、时勘,2003)。胜任力研究最早应用在教育成就测验领域,后来被其他教育领域和商业部门所采 用。胜任力方法和传统的测验相比有着许多优点,正是这些优点导致了胜任力方法在今 天的商业领域被普遍采用。McClelland总结了以下五点:第一,了解绩效的最好途径是观察人们实际上做了什么而取得成功(即胜任力), 而不是依靠基于智力之类的潜在特质和特性的假定。第二,测量和预测绩效最好的办法是让人们表现出你想要测量的胜任力的关键方 面,而不是实施一个测验来评估潜在的特质和特性。第三,胜任力是可以学习和发展的,与此相反,特质和特性是遗传获得的,并且很 难改变。第四,胜任力是可见的、可理解的,人们可以理解并发展出达到绩效所必需的胜任 力水平。第五,胜任力和有意义的生活结果联系在一起,这些有意义的生活结果描述了人们 在现实世界里一定会表现的方式,而绝非是只有心理学家才能理解的深奥的心理特质或 构造。(二)胜任力模型对胜任力识别的主要方法便是建立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Competence Model) 是指达到某一绩效目标的一系列不同胜任力要素的组合,是一个胜任力的结构。第一个胜任力模型是McClelland在1970年开发出来的。由于胜任力定义中包含外 显的行为和内隐的动机等,所以胜任力模型中有一部分是内隐成份,因此胜任力模型被 比喻为漂浮水中的冰山,水上部分代表表层特征,如技能、知识、中间技能等,而处于 水下的深层胜任特征,如自我意向、社会角色、动机等,决定人们的行为与表现。 McClelland把胜任特征划分为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六个层次。 并且认为胜任力模型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冰山上部分,即基准胜任力特征,包括知识 和技能等;冰山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特质、动机等胜任力特征,称为鉴别性胜任力 特征,这是区分表现优秀者与表现平平者的关键因素。图6 3 胜任力结构示意图国外学者总结出企业家胜任力模型包括:追求成就、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个 人成熟、影响力、指导和控制能力、体贴他人的能力。我国学者对中国高层管理者胜任 力模型也作出研究表明:东西方高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有相似性,中国高层管理者胜任 力模型包括:影响力、组织承诺、信息寻求、成就欲、团队领导、人际洞察力、主动性、 客户服务意识、自信、发展他人。我国学者张厚粲、徐建平等人也通过研究提出了教师 胜任力模型。(见表62)表62 教师胜任力模型类别具体胜任特征鉴别性 提升的动力 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 专业知识与技胜任特征能情绪觉察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效率感概念性思考自我评估基准性 组织管理能力正直诚实 创造性 宽容性 团队协作胜任特征反思能力 热情 沟通技能 尊敬他人分析性思维稳定的情绪第二节气质与管理一、气质与管理(一)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神经过程可分为兴奋过程和抑制 过程。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包括三方面:神经过程的强度,即大脑细胞的工作忍耐力, 有强与弱之分;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之间的强度关系,有均衡和不 均衡之分;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之间转换的速度,有灵活与不 灵活之分。心理过程是通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的。因此,神经过程 的特征必然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成为稳定的心理特点。这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即气质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其中,心理过程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 的程度等;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则是指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性等;而心理活动 的指向性特点是指有些人倾向于外部事物,从外部获得信息,有些人倾向于内部事物, 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气质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说的“脾气”、“性情”含义相近。俗话说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就是指人的气质。气质是人生来就有的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具备如下特征:(1)遗传性: 气质与人的遗传有很密切的关系,它是人生来就有的,具体来说它是由神经系统的先天 特征所决定的,是由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2)相对稳定性:气质受先天因素的影 响较大,因此是稳定的。气质上表现出的特点将影响人的一生。“三岁看老”说的就是这 个道理。但气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后天环境影响下,通过主观努 力,气质可以适当改变,但较之其它心理特征,气质的改变是较困难的。(3)气质无好 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不能说哪一种气质类型 好或不好。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及成就的高低。只要充分发挥个人气质的优 势,不管什么气质类型的人,都有可能成功。(二)气质的类型和行为特征气质类型是由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的气质结构。中国古代 医学家虽未直接提出气质说,但曾按人好动或喜静的程度把人分为五种类型,即好动的 太阳型、少阳型和动静适中的阴阳和平型。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通 过对人日常行为特点的观察和人体内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所占比 例的不同,把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血液占多数的属于多血质,粘液占多数的属于粘液 质,黄胆汁占多数的属于胆汁质,黑胆质占多数的属于抑郁质。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 夫通过对高等动物的研究,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等三个基本特性, 把高级神经活动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不可抑制型、活泼型、安静型和弱型。神经系统 的基本类型是气质的生理基础,气质类型则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在表现。四种神经 活动类型分别与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相对应。如表6-3。表6-3气质类型与神经类型对照及其行为特点气质类型神经系统特性组合类型强度均衡性灵活性行为特点胆汁质不可抑制型或 兴奋型强不均衡(兴奋占优势)攻击性强,易兴奋,不易 约束,不、可抑制多血质活泼型强均衡灵活活泼好动,反应灵活,好交际粘液质安静型强均衡不灵活安静,坚定,迟缓有节制, 不好交际抑郁质弱型或抑制型弱不均衡(抑制占优势)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反应 强虽然希伯克拉底划分依据是不科学的,因为气质的差异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高级神经 活动类型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现在仍然延用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名称,将人的气质分为 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胆汁质又称不可抑制型或兴奋型:其特点是的人情绪体验强烈,来得快,去得也快, 精力旺盛,生气勃勃,勇敢,表里如一。这类人常表现为任性、粗暴、易于冲动、感情 用事。胆汁质的人喜欢不断有新活动、新高潮出现,喜欢热闹。对他们来说,工作不断 变换,环境不断转移不会造成压力。他们可以成为出色的导游员、勘探工作者、推销员、 监督员等。他们适应于热闹、繁杂的工作环境,而对长期安坐、细心检查的工作很难胜 任。多血质又称活泼型:其特点是情绪易于外露,也易变化、反应迅速、活泼好动,开 朗、善于交往、适应性强。这类人常表现为情绪多变,粗心大意、轻浮散漫、轻率而不 沉稳。多血质的人工作能力强,容易适应新环境,工作面较为广大。如外交工作,管理 工作、驾驶员、服务员、医生、律师、运动员、冒险家、新闻记者、演员、侦探、干警 等等。但他们不适宜做过细的工作,单调机械的工作也很难胜任。粘液质又称安静型:其特点是情绪反应微弱,心情平静,心平气和、沉着冷静、自 信而善于克制。这类人常表现为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固执、倦怠、缺乏生气。粘液质 的人工作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的。他们容易养成自制、镇静、安静、不急躁的品质。外科 医生、法官、管理人员、出纳员、保育员、话务员、会计、播音员、调节员等是他们适 宜的工作。抑郁质又称弱型或抑制型:其特点是情绪体验深刻而持久,感情不易外露、稳定细 心、善于体察别人无法察觉的细节和变化,富于想象,同情心强。这类人常表现为温柔、 怯懦、孤僻、动作缓慢、深沉。抑郁质的人可以很好地胜任胆汁质者难以胜任的工作。 比如校对、打字、排版、检查员、登录员、化验员、雕刻工作者、刺绣工作者、保管员、 机要秘书等等都是他们理想的工作。在现实生活中,典型的气质类型的人是很少的,多数人都是介于二、三种气质类型 之间,又偏重于某一气质的中间型。我国一项研究表明,在364名大学生中,34.07%的 是单一气质,65.93%的为混合气质。(三)气质的测量常用的气质测定方法有观察法、问卷法、作业测定法和实验法。管理者可以通过采 用这些方法了解员工的气质类型,从而更好地为职位招聘、选拔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1. 观察法观察法适用于观察具有典型气质类型的人,这些人的气质特征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 易被观察出来;对于气质类型不太典型或具有混合型的气质类型的人,采用观察法就很 困难了。这就需要更多的时间观察个体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表现,才能把个体偶然的表 现和稳定的气质特征区别开来。观察法的优点是比较直观、经济,但对观察者的要求比 较高,具有主观色彩,可能会造成结果偏差。为了便于观察,有学者界定了气质类型的观察指标。如对粘液质类型的人的观察指 标是:(1)不易激动,很少发脾气,情感很少外露,面部表情单一;(2)课题上守纪律,静坐听讲不打扰别人,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3)理解问题总比别人慢些,希望老师能多重复几遍;(4)学习认真严谨,始终如一,希望做有条不紊、不太难得作业;(5)做某一项事情,能集中注意力,但不能很快地把注意力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 件事上去;(6)喜欢安静的环境,否则就学不下去;(7)埋头苦干,有耐久力,能承担长时间的繁重工作;(8)平时沉默寡言,说话没有感情渲染;(9)善于克制忍让,心胸较宽,不计较小事,能忍受委屈;(10)动作迟缓,反应缓慢,办事力求稳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2. 问卷法问卷法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有的气质测定方法。问卷法最大的优势是简单易行,具 有客观的评分准则,结果可以量化。但由于问卷法是自陈式或他评,在这个过程中被试 会有意无意的掩饰,造成回答不真实,影响测评结果。常用的气质问卷有:(1)瑟斯顿(L. L. Thurstone)气质量表,把气质的划分为七个维度,包括活动性、 健壮性、冲动性、支配性、稳定性、社会性和沉思性。每个维度有20道题,共计140 道题。被试的回答方式是三择一式,即在“是” “不是”或“不肯定”上选一个。(2)斯特里劳(J. Strelau)气质调查表,是用来评定神经系统的四个特性,即兴奋强度、神经过程平衡性、神经过程灵活性。共计134道题。被试回答方式也是三择一式。(3)内曼和科尔施太特(Neyman & Kelstedt)的向性调查表,是用来评定内倾和外倾的。共计50道题。被试回答方式是二择一式,即在“是”或“不是”上选一个。(4)陈会昌的气质调查表,是根据粘液质、多血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 型编制的量表,每种气质类型有15道题,共计60道题。记分时,很符合自己情况的记 2分;比较符合的记1分;介于符合不符合之间的记0分;比较不符合的记负1分;完 全不符合的记负2分。根据得分确定气质类型,该量表的信、效度均较高。3. 作业测验法作业测验法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让被试完成某种简单作业,从被试完成作业的质和 量方面来评定气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有:第一,被试难以了解测验的意图, 难以作假;第二,可以进行团体测试,高效又经济;第三,结果评定机械性,简便易行。 常用的气质作业测验法有:(1) 内田一克列别林测算法这种方法就是要求被试在下图6-4中把相邻的一位数 字连续相加,一分钟移动一行,按照计算15分钟一休息5分钟一再计算10分钟的顺序 进行。算出被试的作业量和休息前后的作业量,作出图示并与常模相对照,就可以评定 出被试的气质类型。 TV Tr图6-4内田一克列别林精神作业表的一部分(2)检查表法这种方法就是要求被试在30分钟(作业5分钟,休息5分钟)的 时间内在图6-5中会自左至右逐行逐个地划去规定的符号。然后计算被试划去符号的总 数和漏、错百分率,最后根据标准评定气质类型。这个测量表是从安费莫夫表发展的,但比安费莫夫表优越,因为后者用的是俄文字母,易受经验影响。7B 3S 76 4H 69 57 64 93 95 6? 43 丽 79 45 制 87 M 4? 96 57 B8 44 57 84 神角 6T 谜.呻 QS 43 叫 75 16 93 M H 50 64 96 83 M 非 43 84功&5 93 75船4日韶56 38 64 79如非打 5?皿 58 79 B7 59 37 03 73 4S 35 64 76 59 铝 47 56 39 59 3G 49 75 时 74 &7 84 E7 94 S6 34 9B 膈 78 45 91 85 34 ?S 36 仙 胡 75 49 折 村 57 30 SB B9 4G S? 95 79 5U 87 负效价(negative valence)、正效价(positive valence)、负 情绪性(negative emotionality) 可靠性(dependability) 宜人性(agreeableness)、因袭性(conventionality)o与“五因素模型”相比,“七因素模型”增加了正效价和负效价两个因 素。人格特征量表(The Inventory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IPC-7)是“大七人格模型” 的有效测量工具。2. 类型理论类型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德国,用来描述不同人格类型之间的差异。 仍类型理论包括单一类型理论、对立类型理论和多元类型理论。(1) 单一类型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有某一特殊人格来确定的。如,美国心 理学家弗兰克.法利(Franck Farley)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单一类型理论的代表。(2) 对立类型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括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典型的有A-B型人 格和内-外倾人格。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Friedman,M.)和罗森曼(Roseman, R. H.)描述 了 A-B人格类型。在研究人格和工作压力的关系时,通常会用到这种人格类型。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他们的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 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时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 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不安定型人格。大量研 究表明,A型人格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高相关,如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易患冠心病。 在心理学上,这成为了心理因素可以导致躯体患病的典型证据。B型人格的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 步调的生活节奏,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型人比A型人好,他们属于平凡 之人。瑞士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荣格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人格类型,最先提出了内- 外倾人格类型学说。荣格认为内倾的人其心理活动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喜欢安静,富 于幻想,对事物的本质和活动结果感兴趣。外倾的人好社交,为人活泼、开朗,对外部 世界的各种事物感兴趣。同时,他认为每个人并不是绝对内倾或外倾的,但其中一种可 能占优势或介于与两者之间的中间类型。荣格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由思维、感情、感觉和直觉这四种基本功能。荣格把内、外 倾人格类型和四种功能结合起来,构成了八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外倾思维型,这种人 喜欢分析、思考外界事物,生活有规律,客观而冷静,但比较固执己见,情感压抑; 外倾情感型,这种人容易感情用事,喜欢凭借主观判断来衡量外界事物的价值;外倾感觉型,这种 人对客观事物感觉敏锐,精明而求实,但遇事不假思索,随波逐流;外倾直觉型,这 种人喜欢追求外部世界的新感觉,容易变化而富有创造性,爱好广泛,但韧性较差,容 易悲观失望;内倾思维型,这种人喜欢离群索居,独自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关心外部 价值,常以主观观念来分析事物,比较冷漠,倔强偏执,情感受压抑,容易被人误解; 内倾情感型,这种人沉默寡言,不易接近,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吸引力,但内心有非 常丰富的、强烈的情感体验;内倾感觉型,这种人对事物有深刻的主观感受,喜欢通 过艺术形象表现自我,但不能深入到事物内部;内倾直觉型,这种人性情古怪,脱离 实际,富于幻想,不易被人理解。(3)多元类型理论这种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由几种不同质的人格特性构成的。多元类型理论主 要包括气质类型学说、性格类型学说和阴阳五行说。气质类型学说在前面第二节已经介 绍过了,这里主要介绍性格类型学说和阴阳五行说。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根据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六种形态,把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 型:经济型,这种人注重实效,追求利润和获得财富,如企业家等;理论型,这种 人能客观冷静地观察和分析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以追求真理为人生目的,如科学家、 思想家等;审美型,这种人富于想象力,追求美感,有些远离现实生活,以感受事物 的美作为人生价值,如艺术家;权力型,这种人具有较强的权力意识权利欲望,支配 性强,以追求权力和地位为人生目标。社会型,这种人善于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具 有奉献精神,以奉献社会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宗教型,这种人信奉宗教,把信仰 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医书内经按照阴阳强弱,把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 阳、阴阳平和五种类型:太阴之人,多阴无阳,其人格是悲观失望、内省孤独、不合 时尚、保守谨慎;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其人格特征是冷淡沉默、节制稳健、戒备细 心、深藏不露、辨别是非、嫉妒心强、自制力强、耐受性高;太阳之人,多阳无阴, 其人格特征是勇敢刚毅、坚持己见、激昂进取、傲慢暴躁;少阳之人,多阳少阴,其 人格特征是外露、乐观、机智、随和;阴阳平和之人,阴阳气和,其人格特征是态度 从容、平静自如、尊严谦谨、适应性强、稳定而不乱。(三)人格的测量依据上述不同的人格理论,学者们编制了人格测量的量表。管理心理学常用的测量 工具主要有16PF、大五人格、MBTI等,本文作以简要介绍。1. 16PF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或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Catteii the Sixteen Personality Pactor Text or Questionnaire, 16PF)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教授卡 特尔(R.B.Cattell)编制的。16PF于1947年发表,但在这之前卡特尔教授已做了近10年的实验研究。卡特 尔重要贡献之一是将因素分析的数理统计学方法应用于人格测验。卡特尔将因素分析的 材料分成三种类型,并通过这三类材料所获得的因素进行比较。卡特尔的三类材料分别 是:生活记录材料(L-data),问卷材料(Q-data)以及客观测试材料(T-data):生活记 录材料来源于人们实际生活中对真实行为的人格评估。包括的分数记录,朋友或上司的 等级评定等。问卷材料来源于人格问卷,这是最容易收集的也是大多数因素分析所使用 的一种材料。客观测试材料是诸多方式中最有价值的一种,是被试进行心理测验时的反 应。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人们如何应付即将面临的挑战而获得这类材料。在原始材料L中,卡特尔从奥而波特关于人格描述的约18000个形容词中筛选出 4505个进行研究,经过大量的分析和试验,获得了匚材料的15种因素。研究第二步是 根据Q材料是否也能找到相同的因素,并且应用Q材料得到16种人格因素。最后再用原 始的L材料设计某些量表,在大量正常人身上试测,看看哪些问卷是相关的。根据因素分析得到16种独立的特质,即根源特质。其中,16种因素中有12种与L材料得到的十分相似,有4种是Q材料独有的。这16种人格与所测量的特质如表6-4所示:表6-4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人格因素测量的特质A乐群性测量人是喜欢和人打交道还是喜欢和具体的事情打交道B智慧性测量思维的敏捷性C稳定性测量情绪的稳定性E恃强性测量支配性F兴奋性测量情绪的兴奋性,情绪活动的感染力G有恒性测量做事是否认真,是否希望尽善尽美H敢为性测量是否敢于冒险,或者顾忌是否多I敏感性测量做事情的时候是容易受感情支配还是受理智支配L怀疑性测量是容易相信别人,还是容易怀疑别人M幻想性测量是按照现实的条件考虑问题还是从本身动机或兴趣来考虑问题N世故性测量是全面周到地处理问题还是天真、直率地考虑问题O忧虑性测量忧虑的程度Q1实验性测量是遵守传统观念和行为标准还是积极尝试新的思想和行为Q2独立性测量是独立还是容易受别人的影响Q3自律性测量是否能够约束自己的感情和行为Q4紧张性测量是情绪紧张的还是心平气和的16PF及其量表的两端价值尽量求其相等,如好强与谨虚、保守与激进等,被选用 的测题中有许多表面似与某人格因素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