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安全对抗: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190640479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信息安全对抗: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网络信息安全对抗: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网络信息安全对抗: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1 高层高层IP网络的概念网络的概念10.2 包过滤的工作原理包过滤的工作原理 10.3 包过滤路由器的配置包过滤路由器的配置 10.4 包的基本构造包的基本构造 10.5 包过滤处理内核包过滤处理内核 10.6 包过滤规则包过滤规则10.7 依据地址进行过滤依据地址进行过滤 10.8 依据服务进行过滤依据服务进行过滤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1 高层高层IP(因特网协议)网络的概念(因特网协议)网络的概念 一个文件要穿过网络,必须将文件分成小块,每小块文件单独传输。把文件分成小块的做法主要是为了让多个系统共享网络,每个系统可以依次发送文件块。在IP网络中,这些小块被称为包。所有的信息传输都是以包的方式来实施的。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将多个IP网络互连的基本设备是路由器。路由器可以是一台专门的硬件设备,也可以是一个工作在通用系统(如UNIX、MS-DOS、Windows和Macintosh)下的软件包。软件包在网络群中穿越就是从一台路由器到另一台路由器,最后抵达目的地。因特网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网络群,也可叫做网中网。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路由器针对每一个接收到的包做出路由决定如何将包送达目的地。在一般情况下,包本身不包含任何有助确定路由的信息。包只告诉路由器要将它发往何地,至于如何将它送达,包本身则不提供任何帮助。路由器之间通过诸如RIP和OSPF的路由协议相互通信,并在内存中建立路由表。当路由器对包进行路由时,它将包的目的地址与路由表中的入口地址相比较,并依据该表来发送这个包。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目的地的路由不可能是固定的。同时,路由器还经常使用“默认路由”,即把包发往一个更加智能的或更上一级的路由器。包过滤路由器是具有包过滤特性的一种路由器。在对包做出路由决定时,普通路由器只依据包的目的地址引导包,而包过滤路由器就必须依据路由器中的包过滤规则做出是否引导该包的决定。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2 包过滤的工作原理包过滤的工作原理 10.2.1 包过滤技术传递的判据包过滤技术传递的判据 包过滤技术可以允许或不允许某些包在网络上传递,它依据以下的判据:()将包的目的地址作为判据;()将包的源地址作为判据;()将包的传送协议作为判据。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2.2 包过滤技术传递操作包过滤技术传递操作大多数包过滤系统判决是否传送包时都不关心包的具体内容。1.包过滤系统允许的操作包过滤系统允许的操作()不让任何用户从外部网用Telnet登录;()允许任何用户使用SMTP往内部网发电子邮件;()只允许某台机器通过NNTP往内部网发新闻。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包过滤不允许的操作包过滤不允许的操作 ()允许某个用户从外部网用Telnet登录而不允许其他用户进行这种操作;()允许用户传送一些文件而不允许用户传送其他文件。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图 10.1 源地址伪装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2.3 包过滤方式的优缺点包过滤方式的优缺点 1 包过滤方式的优点包过滤方式的优点 包过滤方式有许多优点,而其主要优点之一是仅用一个放置在重要位置上的包过滤路由器就可保护整个网络。如果我们的站点与因特网间只有一台路由器,那么不管站点规模有多大,只要在这台路由器上设置合适的包过滤,我们的站点就可获得很好的网络安全保护。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包过滤不需要用户软件的支持,也不需要对客户机作特别的设置,也没有必要对用户作任何培训。当包过滤路由器允许包通过时,它表现得和普通路由器没有任何区别。在这时,用户甚至感觉不到包过滤的存在,只有在某些包被禁入或禁出时,用户才认识到它与普通路由器的不同。包过滤工作对用户来讲是透明的。这种透明就是不要求用户作任何操作的前提下完成包过滤工作。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2 包过滤系统缺点及局限性包过滤系统缺点及局限性 ()在机器中配置包过滤规则比较困难;()对系统中的包过滤规则的配置进行测试也较麻烦;()许多产品的包过滤功能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要找一个比较完整的包过滤产品比较困难。包过滤系统本身就可能存在缺陷,这些缺陷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要大大超过代理服务系统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因为代理服务的缺陷仅会使数据无法传递,而包过滤的缺陷会使得一些平常该拒绝的包也能进出网络。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即使在系统中安装了比较完善的包过滤系统,我们也会发现对有些协议使用包过滤方式不太合适。比如,对Berkeley的“r”命令(rcp、rsh、rlogin)和类似于NFS和NIS/YS协议的RPC,用包过滤系统就不太合适。有些安全规则是难以用包过滤系统来实施的,比如,在包中只有来自于某台主机的信息而无来自于某个用户的信息,此时用户就不能用包过滤。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3 包过滤路由器的配置包过滤路由器的配置 10.3.1 协议的双向性协议的双向性 协议总是双向的,协议包括一方发送一个请求而另一方返回一个应答。在制订包过滤规则时,要注意包是从两个方向来到路由器的,比如,只允许往外的Telnet包将我们键入的信息送达远程主机,而不允许返回的显示信息包通过相同的连接,这种规则是不正确的,同时,拒绝半个连接往往也是不起作用的。在许多攻击中,入侵者向内部网发送包,他们甚至不用返回信息就可完成对内部网的攻击,因为他们能对返回信息加以推测。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3.2“往内往内”与与“往外往外”在我们制订包过滤规则时,必须准确理解“往内”与“往外”的包和“往内”与“往外”的服务这几个词的语义。一个往外的服务(如上面提到的Telnet)同时包含往外的包(键入信息)和往内的包(返回的屏幕显示信息)。虽然大多数人习惯于用“服务”来定义规定,但在制订包过滤规则时,我们一定要具体到每一种类型的包。我们在使用包过滤时也一定要弄清“往内”与“往外”的包和“往内”与“往外”的服务这几个词之间的区别。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3.3“默认允许默认允许”与与“默认拒绝默认拒绝”网络的安全策略中有两种方法:默认拒绝(没有明确地被允许就应被拒绝)与默认允许(没有明确地被拒绝就应被允许)。从安全角度来看,用默认拒绝应该更合适。就如我们前面讨论的,我们首先应从拒绝任何传输来开始设置包过滤规则,然后再对某些应被允许传输的协议设置允许标志。这样做我们会感到系统的安全性更好一些。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4 包的基本构造包的基本构造 为了更好的理解包过滤,我们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包的构造和它在TCP/IP协议各层上的操作,这些层是:应用层(如HTTP、FTP 和Telnet)、传输层(如TCP、UDP)、因特网络层(IP)和网络接口层(FDDI、ATM和以太网)。包的构造有点像洋葱一样,它是由各层连接的协议组成的。在每一层 包都由包头与包体两部分组成。在包头中存放与这一层相关的协议信息,在包体中存放包在这一层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也包含了上层的全部信息。在每一层上对包的处理是将从上层获取的全部信息作为包体,然后依本层的协议加上包头。这种对包的层次性操作(每一层均加装一个包头)一般称为封装。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在应用层,包头含有需被传送的数据(如需被传送的文件内容)。当构成下一层(传输层)的包时,传输控制协议(TCP)或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从应用层将数据全部取来,然后再加装上本层的包头。当构筑再下一层(因特网络层)的包时,IP协议将上层的包头与包体全部当作本层的包体,然后再加装上本层的包头。在构筑最后一层(网络接口层)的包时,以太网或其他网络协议将IP层的整个包作为包体,再加上本层的包头。图9.2显示了这种操作过程。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图 10.2 数据包的封装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5 包过滤处理内核包过滤处理内核10.5.1 包过滤和网络策略包过滤和网络策略 包过滤还可以用来实现大范围内的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安全策略必须清楚地说明被保护的网络和服务的类型、它们的重要程度和这些服务要保护的对象。一般来说,网络安全策略主要集中在阻截入侵者,而不是试图警戒内部用户。它的工作重点是阻止外来用户的突然侵入和故意暴露敏感性数据,而不是阻止内部用户使用外部网络服务。这种类型的网络安全策略决定了过滤路由器应该放在哪里和怎样通过编程来执行包过滤。一个好的网络安全策略还应该做到,使内部用户也难以危害网络的安全。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网络安全策略的一个目标就是要提供一个透明机制,以便这些策略不会对用户产生障碍。因为包过滤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和传输层,而不是在应用层,这种方法一般来说比防火墙方法更具透明性。因此,要记住防火墙是工作在OSI模型的应用层的,这一层的安全措施不应成为透明的。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5.2 一个简单的包过滤模型一个简单的包过滤模型 包过滤器通常置于一个或多个网段之间。网络段区分为外部网段或内部网段。外部网段是通过网络将用户的计算机连接到外面的网络上,内部网段用来连接公司的主机和其他网络资源。包过滤器设备的每一个端口都可用来完成网络安全策略,该策略描述了通过此端口可访问的网络服务类型。如果连在包过滤设备上的网络段的数目很大,那么包过滤所要完成的服务就会变得很复杂。一般来说,应当避免对网络安全问题采取过于复杂的解决方案,理由如下: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它们难以维护;()配置包过滤时容易出错;()它们对所实施的设备的功能有副作用。大多数情况下包过滤设备只连两个网段,即外部网段和内部网段。包过滤用来限制那些它拒绝服务的网络流量。因为网络策略是应用于那些与外部主机有联系的内部用户的,所以过滤路由器端口两面的过滤器必须以不同的方式工作。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5.3 包过滤器操作包过滤器操作 几乎所有的包过滤设备(过滤路由器或包过滤网关)都按照如下方式工作:()包过滤标准必须由包过滤设备端口存储起来,这些包过滤标准叫做包过滤规则;()当包到达端口时,对包的报头进行语法分析,大多数包过滤设备只检查IP、TCP或UDP报头中的字段,不检查包体的内容;()包过滤器规则以特殊的方式存储;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如果一条规则阻止包传输或接收,此包便不被通过;()如果一条规则允许包传输或接收,该包可以继续处理;()如果一个包不满足任何一条规则,该包便被阻塞。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图 10.3 包过滤操作流程图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5.4 包过滤设计包过滤设计 图 10.4 有包过滤路由器的网络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假设网络策略安全规则确定:从外部主机发来的因特网邮件在某一特定网关被接收,并且想拒绝从不信任的名为Cree-Phost的主机发来的数据流(拒绝的原因可能是该主机发送邮件系统不能处理大量的报文,也可能是怀疑这台主机会给网络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在这个例子中,SMTP使用的网络安全策略必须翻译成包过滤规则。我们可以把网络安全规则翻译成下列中文规则: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过滤器规则1 我们不相信从Cree-Phost来的连接;过滤器规则2 我们允许与我们的邮件网关的连接;这些规则可以编辑成如表9.1所示的规则表,其中星号(*)表明它可以匹配该列的任何值。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表表10.1 一个包过滤规则的编码例子一个包过滤规则的编码例子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对于过滤器规则1(表9.1),有一外部主机列,而其他列有星号(*)标记。其“动作”是阻塞连接。这一规则可以翻译为:阻塞任何以(*)Cree-Phost端口来的到我们任意(*)主机的任意(*)端口的连接。对于过滤规则2,有我们的主机和主机端口列,其他的列都为(*)号,其“动作”是允许连接,这可翻译为:允许任意(*)外部主机从其任意(*)端口到我们的Mail-GW主机端口的连接。使用端口号25是因为这个TCP端口是保留给SMTP的。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这些规则应用的顺序与它们在表中的顺序相同。如果一个包不与任何规则匹配,它就会遭到拒绝。在表9.1中规定的过滤规则方式的一个问题是:它允许任何外部机器从端口25产生一个请求。端口25应该保留SMTP,但一个外部主机可能用这个端口做其他用途。过滤规则3表示了一个内部主机如何发送SMTP邮件到外部主机端口25,以使内部主机完成发送邮件到外部站点的任务。如果外部站点对SMTP不使用端口号25,那么SMTP发送者便发送邮件。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TCP是全双工连接的,信息流是双向的。表9.1中的包过滤规则不能明确地区分包中的信息流向,即是从我们的主机到外部站点,还是从外部站点到我们的主机。当TCP包从任一方向发送出去时,接收者必须通过设置确认(ACK,Acknowledgement)标志来发送确认。ACK标志是用在正常的TCP传输中的,首包的ACK=0,而后续包的ACK=1,如图10.5所示。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图10.5 在TCP数据传输中使用确认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在图10.5中,发送者发送一个段(TCP发送的数据叫做段),其开始的比特数是1001(SEQ#),长度是100;接收者发送回去一个确认包,其中ACK标志置为1,且确认数(ACK)设置为1001+100=1101;发送者再发送1个TCP段数,每段为200 bit。这些是通过一个单一确认包来确认,其中ACK设置为1,确认数表明下一个TCP数据段开始的比特数是(1101+200)=1301。从图10.5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TCP连接都要发送ACK包。当ACK包被发送出去时,其发送方向相反,且包过滤规则应考虑那些确认控制包或数据包的ACK包。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表表10.2 SMTP的包过滤规则的包过滤规则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对于表10.2中的过滤规则1,源主机或网络列有一项为199.254.180.0,目的主机端口列有一项为25,所有其他的列都是“*”号。过滤规则1的动作是允许连接。这可翻译为:允许任何从网络199.245.180.0的任一端口(*)产生的到具有任何TCP标志或IP选项设置(包括源路由选择)的、任一目的主机(*)的端口25的连接。注意,由于199.245.180.0是一个C类IP地址(也叫netid),主机号(也叫hostid)字段中的0指的是在网络199.245.180中的任何主机。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对于过滤规则2,源主机端口列有一项为25,目的主机或网络列有一项是199.245.180.0,TCP标志或IP选项列为ACK,所有其他的列都是“*”号。过滤规则2的动作是允许连接。这可翻译为:允许任何来自任一(*)端口的连接被继续设置。表10.2的过滤规则1和2的组合效应就是允许TCP包在网络199.245.180.0和任一外部主机的SMTP端口之间传输,即过滤规则3。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因为包过滤只检验OSI模型的第二和第三层,所以无法绝对保证返回的TCP确认包是同一个连接的部分。在实际应用中,因为TCP连接维持两方的状态信息,它们知道什么样的序列号和确认是所期望的。另外,上一层的应用服务,如Telnet和SMTP只能接受那些遵守应用协议规则的包。伪造一个含有正确ACK包的确认是很困难的(尽管理论上是可能的)。对于更高层的安全,我们可以使用应用层的网关,如防火墙等。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6 包包 过过 滤滤 规规 则则 10.6.1 制订包过滤规则时应注意的事项制订包过滤规则时应注意的事项 (1)联机编辑过滤规则联机编辑过滤规则。一般的文件编辑器都比较小,我们在编辑包过滤规则时有时还不太清楚新规则与原有的老规则是否会有冲突。我们发觉将过滤规则以文本文件方式保存在其他的PC机上,第一个好处是很方便。因为这样我们可以找到比较熟悉的工具对它进行加工,然后再将它装入到包过滤系统。第二个好处是可将每条过滤规则的注释部分也保存下来。大多数包过滤系统会自动将过滤程序中的注释部分消除,因此,当过滤规则装入过滤系统后,我们会发现注释部分已不再存在。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2)要用要用IP地址值,地址值,而不用主机名而不用主机名 在包过滤规则中,要用具体的IP地址值来指定某台主机或某个网络而不要用主机名字。这样可以防止有人有意或无意破坏名字通过地址翻译器后带来的麻烦。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3)从从scratch中将新的过滤规则装入中将新的过滤规则装入 规则文件生成后先要将老的规则文件消除,然后再从scratch中将新的规则文件装入。这样做可以使你不用再为新的规则集是否与老规则集产生冲突而担忧。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6.2 设定包过滤规则的简单实例设定包过滤规则的简单实例 我们让内部网(C类地址为192.168.10.0)只与某一台外部主机(172.16.51.50)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如表10.3所示规则。表表10.3 包包 过过 滤滤 规规 则则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例例10.1 当用screend时,我们可以这样来写命令between host 172.16.51.50 and net 192.168.10.0 accept;between host any and host any reject;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例例10.2 当用Telehit Mctbiazer时,我们还必须设定此规则用于哪个接口和该规则是否对进出流量均有效,如对一个名为“Syno”的外接口,我们的规则可用以下的命令来写:permit 172.16.51.50/32 192.168.10.0/24 syno indeny 0.0.0.0/0 0.0.0.0/0 syno inpermit 192.168.10.0/24 172.16.51.50/32 syno outdeny 0.0.0.0/0 0.0.0.0/0 syno out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例例10.3 针对一个Cisco路由器,我们也必须将规则变成设置,并将该设置用于相应的端口与数据流方向。假定端口为“serial 1”,我们的规则应写成下面的样子:access-list 101 permit ip 172.16.51.50 0.0.0.0 192.168.10.0 0.0.0.255access-list 101 deny ip 0.0.0.0 255.255.255.255 0.0.0.0 255.255.255.255interface serial 0access-group 101 inaccess-list 101 permit ip 192.168.10.0 0.0.0.255 172.16.51.50 0.0.0.0access-list 102 deny ip 0.0.0.0 255.255.255.255 0.0.0.0 255.255.255.255interface Serial 0access-group 102 out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7 依据地址进行过滤依据地址进行过滤 在包过滤系统中,简单的方法是依据地址进行过滤。用地址进行过滤可以不管使用什么协议,仅根据源地址/目的地址对流动的包进行过滤。我们可用这种方法只让某些被指定的外部主机与某些被指定的内部主机进行交互。还可以防止黑客用伪包装成来自某台主机,而其实并非来自于那台主机的包对网络进行的侵扰。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例如,例如,为了防止伪包流入内部网,我们可以这样来制订规则:Rule Direction Source Address Destination Address Action A Inbound Internal Any Deny 请注意,方向是往内的。在外部网与内部网间的路由器上,我们可以将往内的规则用于路由器的外部网接口,以控制流入的包;也可以将规则用于路由器的内部网接口,用来控制流出的包。这两种方法对内部网的保护效果是一样的,但对路由器而言,第二种方法显然没有对它(路由器)提供保护。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有时,依据源地址过滤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包的源地址易于被伪造,故依靠源地址来过滤就不太可靠。除非我们再使用一些其他的技术如加密、认证,否则我们不能完全确认我们正在与之交互的机器就是我们想要与之交互的机器,而不是什么其他机器伪装的。上面讨论的规则能防止外部主机伪装成内部主机,而该规则对外部主机冒充另一台外部主机则束手无策。依靠伪装发动攻击的技术有两种:源地址伪装和途中人的攻击。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在一个基本的源地址伪装攻击中,入侵者用一个用户认为信赖的源地址向用户发送一个包,他希望用户基于对源地址的信任而对该包进行正常的操作。他并不希望用户给他什么响应,即回送他的包。因此,他没有必要等待返回信息,他可以呆在任何地方。而用户对该包的响应则会送到被伪装的那台机器。其实,大多数协议对一个有经验的入侵者来讲,其响应都是可预测的。有些入侵者是不用获得响应就可实施的。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例:例:假定一个入侵者在用户的系统注册了一个命令,该命令让系统将口令文件以E-mail方式发送给他。对于这种入侵,他就只要等待系统发出的口令文件即可,而不用再观察系统对该命令的执行过程了。在许多情形下,特别是在涉及TCP的连接中,真正的主机(入侵者就是冒充它)对收到莫名其妙的包后的反应一般是将这种有问题的连接清除掉。当然,入侵者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他们要保证在真正的主机连到我们的包前就要完成攻击,或者在我们接收到真正的主机要求清除连接前完成入侵。入侵者有一系列的手段可做到这一点,如: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在真正主机关闭的情形下,入侵者冒充它来攻击内部网;()先破坏真正主机以保证伪装入侵成功;()在实施入侵时用大流量数据塞死真正主机;()将真正主机与攻击目标间的路由搞乱;()使用不要求两次响应的攻击技术。采用以上技术实施攻击,在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而非实际可能性,而目前这些技术已成为潜在的威胁。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途中人伪装攻击是依靠伪装成某台主机与内部网完成交互的能力,要做到这点,入侵者既要伪装成某台主机向被攻击者发送包,而且还要中途拦截返回的包,要做到这样,入侵者可用如下两种操作。(1)入侵者必须使自己处于被攻击对象与被伪装机器的路径当中。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最简单的方法是入侵者将自己安排在路径的两端,而最难的方法是将自己设置在路径中间,因为现代的IP网络,两点之间的路径是可变的。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2)将被伪装主机和被攻击主机的路径更改成必须通过攻击者的机器。这样做可能非常容易,也可能非常困难,主要取决于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的路由系统。虽然这种技术被称为“途中人”技术,但这种攻击却很少由处于路径中间的机器发起,因为处在网络路径中间的大都是网络(或网络服务)供应商。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8 依据服务进行过滤依据服务进行过滤 10.8.1 往外的往外的Telnet服务服务 图 10.6 往外的Telnet服务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在这种Telnet服务器中,往外的包中包含了用户击键的信息,并具有如下特征:()该包的IP源地址是本地主机的IP地址;()该包的IP目的地址是远程主机的IP地址;()Telnet是基于TCP的服务,所以该IP包是满足TCP协议的;()TCP的目标端口号是23;()TCP的源端口号在本例中(下面用Y表示)应该是一个大于1023的随机数;()为建立连接的第一个外向包的ACK位的信息是ACK=0,其余外向包均为ACK=1。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这种服务中往内的包中含有用户的屏幕显示信息(如login提示符),并具有以下特征:()该包的IP源地址是远程主机的IP地址;()该包的IP目的地址是本地主机的IP地址;()该包是TCP类型的;()该包的源端口号是23;()该包的目标端口号为Y;()所有往内的包的ACK=1。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我们注意到往内与往外的包头信息中,使用了相同的地址与端口号,只是将目标与源互换而已。另外,至于为何往外的包的源端口号肯定大于1023?这最初是由BSD UNIX规定的,而后面的大多数UNIX都继承了这一惯例。BSD UNIX将01023号端口保留给root使用。这些端口号只有服务器可用(而BSD的“r”命令如rcp和rlogin是例外)。甚至有些没有特权用户概念的操作系统如MS-DOS、Mashintosh也继承了这一惯例。当客户程序要用到端口号时,只能被分配到1023号以上的端口号。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8.2 往内的往内的Telnet服务服务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往内的Telnet服务的情形。在这种服务中,一个远程用户与一个本地主机通信。同样,我们要同时观察往内与往外的包,往内的包中含有用户的击键信息,并具有如下特征:()该包的IP源地址是远程主机的地址;()该包的目的地址是本地主机的地址;()该包是TCP类型的;()该包的源端口号是一个大于1023的随机数;()为建立连接的第一个TCP的ACK=0,其余的ACK=1。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而往外的包中包含了服务器的响应,并具有如下特征:()IP源地址为本地主机地址;()IP目标地址为远程主机地址;()IP包为TCP类型;()TCP的源端口号为23;()TCP的目标端口号是与往内包的目标端口相同的数(这里设它为Z);()TCP的ACK=1。同样,观察往内与往外包的特性,我们也会发现仅是源地址与目标地址互换而已。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8.3 Telnet服务服务 表10.4指出了在Telnet服务中各种包的特性。*指除了为建立连接的第一个包的ACK=0之外,其余均为1。Y、Z均为大于1023的随机数。表表10.4 Telnet服务中包的特性服务中包的特性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表表10.5 往外的往外的Telnet包过滤规则包过滤规则 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在表9.5中:(1)规则A允许外出到远程服务器;(2)规则B允许相应返回的包,但要核对相应的ACK位和端口号,这样就可以防止入侵者通过B规则来攻击;(3)规则C是个默认的规则,如果包不符合A或B,则被拒绝,请记住,任何被拒绝的包都应该被记入日志。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10.8.4 有关源端口过滤问题有关源端口过滤问题 在理论上,依据源端口来过滤并不会带来安全问题。但是,这样做必须有个前提,提供端口号的机器必须是真实的。假定,我们错误地认为源端口是与某个服务有关。如若入侵者已经通过root完全控制了这台机器,那他就可随意在这台机器上,也就等于在我们包过滤规则的端口上运行任意的客户程序或服务器程序。有时我们就根本不能相信由对方机器提供的机器源地址,因为有可能那台机器就是入侵者伪装的。第10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对这种情况我们怎么来处置呢?我们应尽量在本地机器的端口上加以限制。如果我们只允许有往内的通往端口23的连接,且23端口上有可信的Telnet服务器(即该服务器只运行有关Telnet客户能提交的内容),那么,Telnet客户的真假就无所谓了。因此,我们需要对往内的通往某个服务器端口的连接加以限制,同时,要保证运行服务器端口上的服务器可靠。在TCP下,我们可以允许往内的包进入,又可通过查验ACK位来禁止建立连接。在UDP下,因为没有类似的ACK位机制,故不能采用与TCP下相仿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