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第五单元教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999797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上第五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上第五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上第五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 学 设 计 主备人: 复备人: 单元第五单元课题1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时2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理解“繁华、 沉重”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2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4、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树立自己的爱国热情。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情朗读。2、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具体含义。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 学 过 程 设 计复 备第 一 课 时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2、同学介绍搜集周总理的资料3、回头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2)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3)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挣、奉”是后鼻韵,“振、献”是前鼻韵。 3反馈交流,词语方面重点检查“繁华、 沉重”等词语的意思。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5课文写了二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三、精学课文,了解起因。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4自然段)。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你从这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尤其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时, “这是为什么?”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为什么在中国土地上的这块地方,中国人不能去”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 伯父沉重地说:“中华不振哪?”“沉重”是什么意思?伯父的语气为什么沉重?读出来。3尊重学生自身的体会,不要强求学生所有的体会都一样。教师相机的作出指导。如:从 “这是为什么?”体会到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么在中国土地上的这块地方,中国人不能去,他偏要去看个究竟”4结果他发现了什么呢?(中国同胞受欺辱)读出来。随即理解词语“欺辱”5全班朗读这部分,注意要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当时的社会现实:贫穷落后,受到列强的欺凌。深刻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6师小结:周恩来看到这些后,他常常站在窗前,向租界的方向远远地望着、沉思着。你觉得他在望什么呢?沉思什么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四、示范指导,学写生字1师重点讲解“辱、博、异”,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2写字时注意书写规范。第 二 课 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复习生字。抽读生字卡片。2、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周恩来在沈阳看到的情景,周恩来看到这些后,他常常站在窗前,向租界的方向远远地望着、沉思着。你觉得他在望什么呢?沉思什么呢?自由地读读课文的5段。二、学习课文,品味感受学习课文第二部分(57自然段)。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你觉得他在望什么呢?沉思什么呢?师: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呢?2学习5自然段。师:谁来告诉大家,读出课文中间的原句。(注意强调:他站起来,响亮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谁能用响亮而坚定地语气读出来。(指名读,齐读。)3学习6自然段。师:对于周恩来的话,校长是怎么说得呢?谁能读一读。相继理解词语“铿锵有力”的意思。教师指导朗读。学习课文第三部分(89自然段)。1、师:那周恩来做到了吗?我们一起默读课文的8、9自然段,看看他做到了没有?指名回答。2、师:他不仅做到了,而且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总理。这样一个说到做到的人,能不为他感到骄傲吗?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三、总结全文,升华感情。1、让学生默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2、师:默读课文,谁能说说你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理解。四、课外延伸,完成作业1、形近字组词。期/欺校/效 偏/编2、按要求理解下面的句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崛起:2) 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这句话是少年周恩来说的一句话,今天我们读来,一定有新的体会。请将你所想到的写下来。 让学生课前了解“中华不振”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体会到周恩来是善于观察周边事情。反复诵读课文,体会周恩来沉思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设计1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疑惑为什么在中国土地上的这块地方,中国人不能去 中国不振 静思如何解决呢? 望着远方 沉思 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响亮而坚定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 主备人: 复备人: 单元第五单元课题14小萝卜头的故事 课时2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理解“孺子可教”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囚歌。3、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重点难点1复述课文。2教学重点:领会“小萝卜头”在监狱中是怎样刻苦学习的。教 学 过 程 设 计复 备第 一 课 时一、情境导入,范读课文。1、,今天我们来学习 小萝卜头的故事。齐 读 课 题 并提 问: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 后,想知道些什么?2、学们想知道的事这么多,看来大家都是些爱学习的好同学,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读一段小资料。3、小萝卜头-中国革命史上最年轻的烈士,他叫宋振中,牺牲时,还不足9岁。1942年9月不到1岁的他和母亲一起被捕入狱。在他极其短暂的一生中,穿的是妈妈改做的囚衣住的是阴暗潮湿的地牢,铺的是烂草,吃的是发霉的米饭,几乎很少见到阳光,在国民党的牢笼中,艰难顽强地生存着。 他长到七八岁,可个子还只有四五岁孩子那样高,是个头大个小的面黄肌瘦的畸形孩子。但他非常聪明,从父母和他亲身遭遇中,亲眼目睹了国民党的残酷和共产党的英勇,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知道了爱谁恨谁。每逢大人们在牢房里商量工作,他就主动到门口为他们放哨。 小萝卜头在狱中斗争很坚定,是个很勇敢很机智的小英雄。在他身上有一种让敌人害怕的气概。这位小英雄面对敌人血淋琳的屠刀,和难友们毫无畏惧地走向刑场。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这个“小萝卜头”的故事。在他身上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3)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 2自由读文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读词语)3反馈交流。声音响亮地读一读(出示)关押 牢房 懂事 继续 监狱 沉默钉子 特务 囚犯 仇恨 愤怒 耽误身躯 分小组读-齐读 师:谁能把你读懂的和不懂的内容跟同学们说说?(指名说) 师:老师知道还有不少同学都有疑问,我想请你们做上符号,看看等我们这篇课文学完了以后,你的问题解决了没有?三、细读课文,理清条理。1、师:下面我们就默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写了小萝卜头学习的几个故事?哪几个故事?激励同学们把握机会,积极参与讨论吧!第一件事情: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第二件事情: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第三件事情: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第四件事情: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2、师:现在我们就开始具体的看看这几件事情。学习第一部分(111自然段)A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11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说了些什么?哪些词句看出小萝卜头学习刻苦?指名朗读,指名说。(重点指导朗读11自然段。) 师:我们一起读读11自然段。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刻苦呢?(因为他要学好知识,成为坚强的共产党人) 师:他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都这么刻苦,真是让人敬佩啊!我想你一定有自己的体会了,现在请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一读11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B齐读111自然段。 带着自己的感受和我们刚才读11自然段的感情,我们一起来读读111自然段。C师小结:还有三件关于小萝卜头学习故事,我们下节课再学习。四、示范指导,学写生字。1师重点讲解“懂、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2写字时注意书写规范。第 二 课 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抽读生字卡片。2、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还有三件事情,我们这节课接着学习。二、学习课文,品味感受。A学习第二部分(12自然段)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讲了件什么事情?(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2谁来为我们读读囚歌?指导朗读,并做简单的讲解。齐读。3指导朗读背诵。师:正当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了。B学习第三部分(1415自然段) 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指名读,齐读C学习第四部分(16自然段)师:小萝卜头的老师都死了,他该怎么学习呢?默读最后一个部分,告诉我答案。(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齐读最后一部分D讨论交流三、总结全文,升华感情。1、师:学完课文, 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回答问题。结束语:就让我们以“小萝卜头”为榜样,刻苦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四、总结学情,完成作业1、看拼音写词语。(略)2、读段,做题。 重庆是个大火炉,七八月份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可是小萝卜头每天光着膀子,趴在地上写呀,算哪;没有纸笔,妈妈在床头地上铺了一层土,小萝卜头就用长钉在上面写写画画。这段话中的“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告诉我们 ;“没有纸笔”又告诉我们 ;“光着膀子,趴在地上写呀,算哪”表现了小萝卜头 。从这段话中我们能体会到 。3、将叶挺将军的囚歌工整地抄下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背诵下来。4、仿写同学认真学习的片段。预习课文时要做好批注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会诵读课文。板书设计14小萝卜头的故事 刻苦学习 背诵囚歌 铭记仇恨 学习更多知识。教 学 设 计 主备人: 复备人: 单元第五单元课题15 童年读水浒传课时2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会12个字,认识10个字。 2、与自身相结合方法、阅读、讨论、谈话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重点难点1、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我”爱读水浒传。2、复述课文。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 学 过 程 设 计复 备第 一 课 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播放好汉歌,调动学生的情绪。2、展示水浒传全套书。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a)读通课文,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释。b)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我”读水浒传的几件事?c)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传里的故事:“程咬金三板斧”、“秦 叔宝卖马”、“武松打虎”等等故事。2自由读文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读词语)3反馈交流。声音响亮地读一读(出示)程咬金 秦叔宝 猛烈 圈套 烧煤赤手空拳 打猎 智力 提纲 提供分小组读-齐读 师:谁能把你读懂的和不懂的内容跟同学们说说?(指名说) 师:老师知道还有不少同学都有疑问,我想请你们做上符号,看看等我们这篇课文学完了以后,你的问题解决了没有?三、精读课文,感悟痴迷。师:下面我们就默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作者读水浒传的几个过程?激励同学们把握机会,积极参与讨论吧!师:现在我们就开始具体的看看“我”读水浒传哪几个过程?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的看看“我”是如何经历这几个过程。A学习第一部分(13自然段)1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思考:“我”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指导学生体会:a)小时侯听邻居老大爷讲故事,初次接触水浒故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对于武松打虎更是百听不厌。b)写在家里找到一套水浒传,虽然看不懂,却盼望能读像水浒传这样有趣的书。c)写当心爱的书被大火吞没了后,哭着要水浒传,直到妈妈答应了才破涕为笑,更表明了“我”想看水浒传的心情。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相关的部分。师:通过这几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我”爱上了读水浒传。我想你一定有自己的体会了,现在请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一读 四、示范指导,学写生字。1师重点讲解“叔、套”,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2写字时注意书写规范。第 二 课 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复习生字。2、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我们知道了“我”是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过程,还有两个过程: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我们这节课接着学习。二、学习课文,深入理解。 学习第二部分(4、5自然段)爱看水浒传1、从这4、5自然段中的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我”爱看水浒传?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4、5自然段后汇报学习成果。3指名朗读。让学生想象画面,深入体会“爱读”。a)师: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谁能说说“迫不及待”的意思?“我”是怎么“迫不及待”地读的?(早上晚上放学路上)b)师:“我”还怎么读呢?(还读了“武松打虎”)4品读“武松打虎”的细致描写。a)自由朗读这个自然段。b)请小组合作排演武松打虎的小短剧。可以加上对话,看看哪个小组最精彩?c)再次朗读。5感情朗读,读出“我”的痴迷和喜爱,感受“我”阅读水浒传的喜悦。带上自己的感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指名读、齐读学习第三部分(6自然段)读了水浒传后的收获1、师:自由读这个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又说了什么?师:你们自己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象文中的“我”这样,有自己的收获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2、全班交流。3、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4、师:我们再一起读读文中“我”的收获。C复述课文。师:学到这里, 我们知道了文中的“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经历了三个过程: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请你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结合老师的板书,复述课文。三、拓展延伸,帮助积累。1、说水浒,论水浒,交流水浒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歇后语。帮助积累。四、总结全文,完成练习。1、 看拼音写词语。略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然后回答问题。 九岁时,妈妈给我买来一套水浒传,我( )地读起来。尽管有些字不认识,有些内容还不理解,我仍然( )地看下去。( )在晨曦中看,( )在煤油灯下看,( )的路上,还坐在草地上( ),不到( )我就把全套水浒传看完了。水浒传里的故事,都在我童年的心海里,激起了( )。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 。3、你读过水浒传吗?书中哪几个人物让你难忘?和同学们交流读书感想。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什么了解。以第5自然段的描写为剧本,小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剧。板书设计15 童年读水浒传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 主备人: 复备人: 单元第五单元课题子夜吴歌 课时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4、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重点难点1、会认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教学准备收集与古诗相关的资料教 学 过 程 设 计复 备一、情境导入,范读课文。、看图,导入新课。(师出示图画,并配上古典音乐)同学们请看,图上画的什么?你由此想到了什么?师生交流。一片月光笼罩着长安的夜空,秋风四起,不断传来家家户户的捣衣声,人们正忙着给远在边塞的亲人准备冬衣。看到此景,诗人写下了子夜吴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诗题。二、根据学情,因材施教。诵读古诗。指名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看图再读古诗,说说古诗的意思。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品读感悟。师;你们想念过亲人吗?能说出当时的感受吗?师生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自读古诗。指名朗读。三、朗读诗文,熟读成诵。1、指名朗读。2、创设情景练习读。3、小组比赛读。4、配乐朗读。5、全班交流。6、背诵。四、课外拓展,加强积累。1、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2、教师拓展资料:古诗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哪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体会诗人想念亲人的情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 主备人: 复备人: 单元第五单元课题语文乐园(五)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注意带点字的写法,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写字习惯。2、猜谜语,感受猜谜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3、背诵并书写有关知识的句子4、读成语故事南辕北辙,懂得背道而驰,行动和目的相反,目的是永远达不到的道理。5、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建立正确的句子概念,培养学生语感。重点难点1、读成语故事南辕北辙,懂得其寓义,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个成语故事。2、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建立正确的句子概念。教学准备课件、收集的名言、成语教 学 过 程 设 计复 备第一课时一、 读一读词语,注意带点字的写法。1、 学生自己读词。2、 说一说,写词语中带点字时要注意什么?3、 写一写比一比。4、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要领吗?二、 读一读,猜一猜两个小谜语。1、 学生自由读谜语,注意读准字音。2、 思考这两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说说自己猜的依据。3、 教师出示两个谜语给学生猜,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4、 师生共同猜谜语。三、 写一写,背一背有关知识的句子。1、 先让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这两个句子。2、 互相说一说对句子的理解。3、 描一描,议一议哪些字写得好。4、 临摹写比一比水的字工整美观。5、 请同学背诵这两个句子。四、 读成语故事南辕北撤。1、 学生自读故事,注意读准字音。2、 解释成语的意思。3、 联系实际谈谈生活对成语的理解。4、 学生自读故事互相讲一讲这个故事。五、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 学生自读这三个句子。说说问题在哪?应该怎么修改?2、 探究发现问题。同桌交流。3、 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 出示生活中的病句,让学生尝试修改。第二课时1、 学生自己看图,说说看明白了什么?2、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3、 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4、 指导学生看第二幅图。5、 指导学生看第三幅图。6、 讲三幅图连起来,想一想到底是怎么回事?7、 让学生完整地复述故事。(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第三、四课时1、播放各种各样的桥。导入主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2、请全班同学交流,看到的桥是什么样子的。3、看到这些桥,你想到了什么?你还知道有哪些类型的桥?4、组内交流,全班交流。5、学生习作,围绕桥,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修改习作。5、 优秀习作点评。作业设计1、听写词语。2、填空。 一个自由的人除了从( )获得知识外,还可以从( )获得知识。不必刻意寻找,( )就有知识,知识就在(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习作:看图作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从看图作文的过程中,感受时代的变化,历史的变迁。)小组可以互相猜谜语,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重点是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建立正确的句子概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