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与西方哲学的危机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8956753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德格尔与西方哲学的危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海德格尔与西方哲学的危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海德格尔与西方哲学的危机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德格尔与西方哲学的危机一、西方哲学之危机感与无的意识西方的哲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所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曾经给西方人和他们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益处。但从近代以来不断受到严重的挑战,在批判西方传统哲学的有识之士中,海德格尔是最为有力的一个。所谓危机,并不是我们硬加在西方人头上的帽子,而是他们自己的切身感受。我幻知道,19i8-1922年斯宾格勒发表了他的西方的没落一书,而轰动了整个世界。他用了没落(untergang)一词,比危机更加严重得多。这本书所反映出来的欧洲人的那种心态(mentality)是很值得重视的。尽管对他书中的历史哲学的观点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这本书说,很长时期以来,欧洲人过于忽视了对自己的认识,见物不见人,这样的文化,终究会完全成为一种僵化的体系(他所谓的文明),从而把人降为一部大机器中的组成部分;哲学的任务就是要唤起人对自身的自觉,把自己与僵死的物质世界区别开来。因而他的哲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历史的世界和自然的世界的严格区分上的。 不错,西方文明早在苏格拉底时代就已经提出认识你自己的任务。但这一思想的真实的意义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希腊人只是侧重于从科学计量的角度来理解时间和空间。他们所理解的人,只是一种具有特殊理智这种功能的动物,因而历史也不过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因果系列。古代的欧洲人没有真正的历史意识,因为它没有真正的人的意识。所谓真正的历史意识、真正的人的意识,是指活的历史意识、活的人的意识而言的。WWW.133229.COM斯宾格勒自诩他要在历史学中来一番哥白尼式的革命,即把人当作一种自由活体来对待。历史学以自由的活体的活动为对象,因而历史的过程就不是一种类似自然的必然的因果性,活体之问的关系,是一种通过人的自由选择而进入必然性的命定(geschick, schicksal)的关系,是活人令它如此。斯宾格勒认为,这种以活体的历史意识为核心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意味着西方传统文明的衰落。然而,西方文化的真正危机并不在于它忽视了某些方面,如一般所谓,忽视了人,因而有所谓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之分,似乎前者忽视了人的问题。这种区分,当然有其自身的意义,但实际上这种区分本身,仍在西方哲学传统笼罩之下,而并非海德格尔的真意所在。 所谓西方哲学的危机,是一种思想方式的危.机,它表现在对待人的问题上,也表现在对世界的问题上,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是一个全面性的危机,这种全面的紧迫的危机感,在海德格尔的老师胡塞尔那里,特别是在胡塞尔晚年,已经很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胡塞尔从研究纯心理的人入手,进而研究一个理念的世界。世界不是静观的对象,而是人生活的环境,人与世界(包括了他人)的关系,既不是纯物质的交往,也不是纯概念的构建,而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的关系。这样,胡塞尔晚年企图建立的人文科学,就不仅仅是研究人,而同样包括了研究世界-排除了一切经验科学和形式科学方法的一个最为严格的科学。海德格尔的思想也不仅仅是为了阐发人的特殊地位,他的存在与时间固然强调了从人(dasein)来理解存在(sein)的意义,但毕竟是要把存在与dasein的时间性、历史性结合起来,强调人之存在性意义,以致于在1946年他要发表论人文主义的演说,以表明他并无意反对这个主义,但就在这时,他还是指出人们受这些名称的灾难已经够多了。他说:希腊人在他们的伟大时代中都是没有这些名称而有所思的。从这个意义来说,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强调dasein,强调从dasein为依据来理解sein,并不仅仅具有纠偏的意义,更不是你说一个东,我说一个西,你(传统)说个sein,我就说个人(dasein),海德格尔思想的重要之处在于强调dasein与sein在一个层次上,都是sein,而sein又恰恰是西方传统哲学存在论的核心问题。 传统的存在论把存在理解成物之性,或者叫做最本质的属性,这的确是一种经验性、对象性思想方式的产物,这种思想方式,在海德格尔看来,使西方人忘掉了存在的真正意义、存在是世界向人显示出来的本源性、本然性的意义,正因为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dasein),所以万物才向人显现为存在,存在只对在dasein意义下的人有意义。存在是人的世界,而人生活在世界中。人与世界有一种本源性、本然性的关系,原来不仅是一种物质性交往棗这是一切动物都如此的,也不是一种思想的关系棗这归根结蒂是为物质交往服务的。因此,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哲学传统的问题不仅出在忽视了人,而且也出在它们对世界采取了一种不适合的思考方式。在反驳这种传统时,海德格尔提出了一个无的问题,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使海德格尔更进一步地超出了西方哲学的传统思想方式,而接近东方的哲学精神。海德格尔批评传统存在论说,你们只知道穷追万物之属性,追到了最后的存在(存在的存在),以为达到了极致,但就这个思路本身来说,传统存在论从不追问无(不存在)的问题,因为这种思想方式,从不以无为对象,我们的思想的对象必是有,而不能是无。不错,人们并没有完全忽略了无,斯宾诺莎说过,一切的否定(无)都包含了肯定(有),但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否定,而是存在的否定,是不存在。 存在(有)不是经验意义上的物质世界,不存在(无)也不是经验意义上物质世界的否定,物质世界是否定不了的,这一点海德格尔当然也是承认的。传统存在论正是在这一点上混淆了作为物质世界的属性的诸存在与真正存在论上的存在的意义,因而归根结蒂,传统存在论仍是从一种知识论的立场来看存在,把它归结为物性的。真正存在论的存在,是意义的存在,是存在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只是对人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dasein)才显现出来的。没有人,物质世界当然是存在的,但那种只对人才显现出来的意义却不存在。因此,在海德格尔看来,无即是无意义是意义之无。但我们已经说过,海德格尔所理解的人(dasein)是时间性、历史性的,是有死的所以人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着无的问题。本然性、本源性的无,不是一般的否定,而是通常意义上否定的根据,就像各种物的属性是以存在论的sein为依据一样,通常意义上的否定正导源于那种本源性的无的意识之中。于是,我们看到,在西方传统存在论的思想体系中没有无的真正的地位,有和无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下相互转化,在有限的存在(限有)的意义下,通过质量互变,承认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意义,因而归根结蒂,仍是对有限事物属性一种肯定(有)和否定(无)。传统存在论只承认本源性的有(存在),而不承认本源性的无(不存在)。有是绝对的、抽象的,在存在论上没有无与其相应,而只有在海德格尔的基本存在论(本源性存在论或现象学存在论)中,无才和有一样,构成了存在论的基本内核。无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是要问无是个什么东西(物)-因为无本己是无物-而是问无是什么意义。物质世界是永恒的存在物,不能从无产生,也不能归于无,正如巴门尼德说的那样铁板一块的必然性。有(存在)是对人的一种意义、无则是这种意义的失落。世界只对人才有意义,如果没有人则世界就没有(无)那种只对人才显现的意义,然而,既然人总是要死的、有时限性的,那末人就始终面临着无的威胁。 由此可见,无(不存在)的问题,和有(存在)一样,都根源于作为dasein的人。作为肉体(物质)存在的人,不会成为无、人化为灰烬,从自然的眼光来看,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换;人的死,也不是因为失去了什么功能(如思想、精神、情感等),就不符合人的概念,不配叫人。从存在论来看,人是dasein,而dasein本身就具有无的意义。这个有(dasein)必定会是无。作为dasein的人,使世界有(存在),也使世界无(不存在),于是才出现这样的二律背反:世界对人来说,既是有意义的,又是无意义的。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哲学传统思想的问题正出在忽视了无的意义,从而也歪曲了有的意义。有(存在)成了物质世界诸属性之抽象、总和、概括,思想(理性) 成了人作为一种物质存在(动物)的特殊功能,从而成为谋取物质福利的工具。归根结蒂,经验上的、知识上的有(存在)统治了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而唤起西方人对无的意识,无疑是一付清醒剂,是对由这种思想方式带来的西方文化危机的一种挽救。 我们看到,无的意识的强调,是西方文化和哲学矛盾发展的产物,也是这个文化传统的突破。西方的思想家看到,为他们的传统的哲学思想所未能充分认识到的这个根本问题,东方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早已思索过了。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人生活的世界的不断扩大,他们当中有不少思想家、哲学家已开始意识到不能光局限于自己的文化和哲学传统,对于宇宙、人生的本源性问题,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深人思考问题,各民族,各文化类型,需要交流;尤其是在西方文化发展到现在使人们有一种危机的情况下,这种交流更加显得重要。 东方的民族,是对无的意识觉悟得比较早的民族,古代印度的佛家、中国古代的道家,论空论无,同样是对世界与人的本源性关系的一种思考。这种思想在东方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消极的、虚无主义的色彩也成为东方民族的精神枷锁,所以,近百余年来,东方的志士仁人对西方的科学、务实精神趋之若骛,这种趋向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生活的需要。然而西方的文化发展似乎经历了一个相反的过程,在沉湎于数百年声色货利的经验世界之后,想起了那个令人战栗的无。 无的意识的觉醒,又使人们回到人与世界的本然性(本源性)状态。远古的黄金时代,卢梭幻想的自然状态都在这种本然性状态中得到了依据和净化。西方的传统思想方式使人忘记了本,忘记存在(有)的意义,也忘记不存在(无)的意义,但这种意义只要人存在,则总是向人开放的,只是西方人的传统思想方式常使他们理解不了那种意义。当代由于海德格尔的启发,西方人终于从根本上正视了无的问题,在经过一段冲击性的危机感后,又逐渐找到了这存在论上的无与自己文化、哲学传统的沟通之处,这就是我们后面要讨论的萨特的工作了。 二、形而上学的否定与哲学之终结所谓西方传统的思想方式,就是形而上学一哲学的思想方式。 哲学原为爱智之意。海德格尔认为最初见于赫拉克利特的残篇中,而一般哲学史家则认为毕达哥拉斯最早用这个词自称为爱智者。无论如何。海德格尔指出了*?这个词要晚于*?,后者在赫拉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那里是人,而不是指一门学问。智慧是对世界的知识,但人不能全智全能,所以对于智慧只能心向往之,努力加以追求,这应是爱智的原本的意思。然而知识乃是一种科学形态,于是爱智本身也就成了一门学问,成了爱智之学,成了哲学。所以古代希腊哲学乃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的产物,这种思维方式,把世界作为客观对象加以观察,究其原因,在把握必然的因果联系中求确切之知识。这种根本立场虽经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将哲学方向由外引诸于内也未曾有根本的变化,他们总是穷根究底,以求最本源性的原因。这种思想方法经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得到古代完备的形态棗哲学为探究第一性的原则。亚里士多德这一部分的著作在一世纪时被人编纂,放在他的物理学之后,成为metaphysic,这应是形而上学的最本源的意思,这时哲学与形而上学也就具有相同的意义。海德格尔在自己的著作中很强调meta的超越性的意思,其实他理应欣然接受*之后的最根本、也是最普通的含意。按照海德格尔自己的理论,形而上学的的确确不是最本源性的思维方式,而是由物理学派生出来的,是物理学之后出现的一门学问,即形而上学是研究诸存在(万物)之存在的学问。这个形而上学意义下的存在,虽然为万物之本,但仍被科学式思维方式想象为一种物(存在),既可直观,也可理解,既是其体的,也是普遍的,像其它的诸存在一样,不过它是最高的、最本质的具体共相。对于这种存在,我们人类居然也能有一套概念体系(哲学)来把握。因而从根本上来说,如海德格尔和胡塞尔所坚持的,哲学和神学(见神学theosophy)则常是一个意思。 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在思想史上虽也常常受到挑战,但根基并未动摇过;直至近代到了康德,形而上学的问题,才得到真的对待。康德严格划分科学知识的界限,把上帝、自由意志、第一因这类形而上学问题,干净彻底地排除于经验科学知识之外,可说揭了形而上学的老底。但康德是以二元论的方法来作为他的批判哲学的理论基础的。而主体与客体之分裂和对立,却正是形而上学最为根本的态度,把世界作为客体,把自己作为主体,以静观的、抽象的方式把握世界,正是形而上学产生的根基。康德是用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但要真正克服这种态度,是要把形而上学所产生的结果连同产生它的基地一起括起来,另辟蹊径,才能达到目的。由于康德是用形而上学的方法,在形而上学共同的基地上否定形而上学,或者说,他是在承认物理学(经验科学知识)和原(后或超越)物理学之间有原则区别的前提下来否定形而上学,所以他为了保存科学知识的可靠性和纯洁性,不得不武断地宣称本源性问题之不可知。而从根本上来说,真正的本源性问题应出现在物理学(各门经验科学)和形而上学分化之前,在现象(表象)与本质分化之前。从这个全然不同的立场出发,存在的本源性问题不是被取消了,而是在新的意义下得到了肯定。所以,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不是简单地否定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在同一个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思路。什么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特点?海德格尔说,形而上学是以表象的思维方式来把握诸存在的存在。这一点,当然不是海德格尔的创见,黑格尔早就指出了这一点,而且着重地批判、扬弃了这种抽象、空洞的以表象为内容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因而他首先把自己的哲学叫做精神现象学。但在海德格尔看来,黑格尔既从积极的方面发扬了康德的理念论思想,形成一个思辨体系的绝对哲学,因而他仍然摆脱不了自柏拉图以来理念论的命运:以(见)神论为自己哲学的顶峰。海德格尔说,所谓理念(ldee,* ?)本就有看见的意思在内。事实上,所谓绝对固然是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理性与感性的同一性,但理念和精神的独立性,仍是物质世界对立、分化的产物,因而所谓绝对理念、绝对精神,归根结蒂则仍是绝对主体。主体性的原则是包括黑格尔在内的一切哲学-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固有的特色。在康德的哲学中,理论理性无主体性可言,虽然理性为自然给出必然的规则,但这种规则是逻辑的,康德的先验性的必然性仍建立在逻辑(先天)性的基础上。康德的实践理性领域则是纯粹的主体性原则,但它只能是一个空洞的绝对命令形式,一旦涉及内容,则又立即成为理念(理想)。因此海德格尔在研究康德哲学时,对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几乎未置一词,因为在他看来,这种把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分立开来的做法,本已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结果,而这种分立的片面性,已为黑格尔、特别是胡塞尔所克服。 的确,康德的实践理性并没有解决物自身给他的哲学带来的困难,自新康德主义以来,思想家们打出回到事物本身的旗号,但表象式的思维方式使这句话成为空洞的口号,表象作为镜子在思想与存在之间设置了一层帷幕。主体与客体、思想与存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有许多永远纠缠不清的问题。胡塞尔批评康德的知识论容许了感觉的接受性,从而夹杂了不纯的经验的因素,使他的先验论无法贯彻到底,其结果是:他想追求的目标棗也是历代哲学家追求的目标:获得可靠的知识落了空。胡塞尔的先验的现象学把康德哲学中最后一点经验因素毫不留情地排除了出去,悬搁了起来,于是他的现象学的知识就成了纯而又纯的严格的科学,即不杂一点经验成分的纯知识。这种知识由于不是外在感觉引起,因而不承认在感觉引起的表象背后还有什么东西,这种知识是事物本身显现出来的,因而就是事物本身的知识。本质与直观(表象)、普遍性与个别性在这种知识中是同一的。但是以纯心理的意义(理念)结构为核心的这种知识体系,仍然是主体性的,在海德格尔看来,胡塞尔可以说已经把先验的主体性原则推到了极致,因而成为一个完全内在的内心体验。不错,按照胡塞尔的现象学,人的确是活的,而不是被分割成理性、感性等碎片的反思者。但这种人,毕竟只能在他的内心保存一个活的世界,而不能使整个的人活起来。海德格尔的任务就是要使整个的人作为dasein活起来。这样,人就不仅不是单纯的反思者,而且不是单纯的思想者,不是纯粹的知识主体。抽象来说,人的感觉和思想都是死的,人的欲求和实际的需要,与自然保持着物质性的交往,而思想则是对包括这种交往在内的自然过程加以分析研究,目的是为了控制自然,海德格尔叫做控制论式的态度。人作为主体对客体的控制,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使自己的原望(思想)转化为现实(自然),这是科学知识的归宿,也是哲学的内在的目标。因而在现象学看来,这种思维方式实质上是目的论的。胡塞尔看出在这条道路上,人必定会失去自己,但他所求得的只是内在的独立,他的人文科学只是纯心理的结构,而应该说原心理学并不比原物理学高明多少,真正本源性问题是在物理学、心理学、物理和心理分化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这样,就哲学思想的发展史言,海德格尔就把人们的目光引向更为远古的前苏格拉底时期。这个时期的哲学,被亚里士多德称作自然哲学。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物理,不包括数学,因此,他的自然哲学家,不包括以数为始基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但无论如何,所谓自然哲学理应如实地理解为以一种科学思维的方式来对待自然,努力探求自然事物之因果联系,追根寻源,以求万物之始基(*。然而,海德格尔对自然哲学却有自己的解释。他认为这个时期所谓*并不完全是后来拉丁文natura(自然)的意思,而有生长、成形、显现的意思在内,他利用*和*的语源上的关系未论证这一点。这就是说,在海德格尔看来,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们棗智者们所想的是学科尚未分化前的问题,因此他们所谓的小不是学科分化后的自然,而是一种本源性的存在,是一也是全。在海德格尔看来,这个时期的哲学思想,由于去古未远,尚包含了现象学存在论的一些。我们知道,海德格尔从自己的现象学存在论出发,对古代希腊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非常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显然尚未得到西方古典学者们的广泛承认,但我们曾经提出认真研究这些见解,应是古代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里,与本题有关的是,海德格尔认为,哲学从古代希腊发展至今,业已大功告成(完成),到了终结的时候。于是,我们的问题又回到了我们的出发点:哲学源出于爱智者,本非一门学问;哲学如作为一门学问,己是学科分化以后的事,所以必是形而上学,是研究存在的存在、第一性原理的学问。形而上学经过了历代大哲之努力,已臻完成,即已集大成。哲学的历史发展己昭示形而上学与其所追求目标-本源性、存在或问题之不适宜性。然而。问题仍然存在,哲学-形而上学虽已昭示自身之不适宜性,但并末遏制人们去思想,那末这种思想是什么,人们又想些什么?在这里,海德格尔向人们郑重地提出:在哲学终结以后思想还有什么事情可做?这是他在194年首先以法文译文发表的演讲中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应与他在1951-1952年的(什么叫思想、)中所谈的问题结合起来看,围绕思想问题的全貌应是:在探本求源的道路上,哲学-形而上学已经终结,开始了思想的时期,于是如何理解思想与哲学-形而上学对立之本源性意义,以及如何理解它的材料(想些什么),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看到,在古代东方,在古代中国,并没有形而上学的传统,没有这样一种很明确的思想方式,把主体和客体作原则性的分离,然后分别作对象性或工具性的分析研究。因此,中国古代并没有这样一门学问叫做哲学-这个词据说是日本人为了翻译西文的philosophy而铸造的汉字。或者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古代在较长的时期,各门学科都没有明显分化的界限,从海德格尔的观点来设想,我国古代应是较长时期地保持了原始的、本源的、本然的思的状态。东方古代的哲人并不是专门家,而是在最朴素的意义上的有智慧的人。哲人并非百工之徒,以一技之长,作为谋生的手段-百工之徒固不可少,但哲人却启发人去思考那人人不可避免的本源性问题。 三、存在性的思想与对存在的思想于是,紧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从(自觉不自觉的)东方式的思来清理(清算)西方关于思想与存在相对立这样一个传统的哲学问题。我们在这里实际上已把思想的形式与思想的内容分别开来考虑,但就海德格尔本源性的思想言,形式和内容是没有分立的,是同一的,因而我们只能从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意义的侧面来分别讨论这个问题。从现象学存在论来理解思想,就是要把它理解为在各学科分化之前的本源性的思想,是思想与存在同一的思想。思想不是存在的一种特性、存在中找不出思想这一性质,要像从事物中找出红、黄那样来找出思想,显然是徒劳的,思想不是经验知识的对象。思想也不是功能性概念,思想不是逻辑,这一点,胡塞尔(以及早于他的黑格尔)早已指明,本质的直观不需任何外在工具、手段、尺度。思想也不是绝对,绝对为全,为一,是为思想之抽象,无相应之直观对象,更己为康德所揭示。一句话思想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超(或非)时间(atime)的主体思想是存在性的,即时间性的、历史性的。本源性的思不是一种静观的、抽象的、知识性的活动-这是学科分化以后的事,而是存在性的活动。在存在与思想同一的前提下,dasein的本质意义正在于思和想。思想与存在为一原是巴门尼德的著名命题,但海德格尔认为与这个学派对立的赫拉克利特在这一点上与巴门尼德是一致的。赫拉克利特的主要概念逻各斯并非后来引伸出来的抽象的规律、规则的意思。*?,由*?衍化而来,原意为采集、说、采集与说有相同的词源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采集起来、集合起来,使之一目了然,于是说也是使明的意思。*?是使隐藏的东西呈现出来,在茫茫混沌之中划出了道道。正是dasein这种存在性的*?,使sein呈现出来。 这里,我们涉及到海德格尔从存在与时间一开始就注意到、而后来着意发挥了的本源性语言问题。说是有声的想,语言与思想的关系尽管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但都无法否认它们之间的紧密的联系。按海德格尔看来,语言本不是科学性、知识性现象,而是存在性的现象,语言不是逻辑、语法的结构,而是为胡塞尔所说的意义的结构。语言发自胸臆。有话要说,如鲠在喉,不得不吐。就话与说的关系言,话是更为根本的,就传达性知识言,说以及说话的人似乎反倒是一种表达话的工具,是话让人说。因此,从本源上来说,发之于声是为说,无声的沉默也为说,而且是更为根本的说。有声之语言有说者和听者之别,事实上,从本源上来说,听者与说者本是一个人,既然有话要说,或者是先听到了这些话,然后才说出来的。所以,就具体的说话的人来看,他只是一个消息的传递者,如希腊神话里的使者(hermes)。不出声的说,正是思想。因此,就本源上来说,语言并非仅仅是客观描述性的、知识性的,而且是抒发性的、存在性的。海德格尔说,最原始的语言是诗的语言,是吟诵性的、抒怀性的。所谓诗的语言,就是时间性的语言、历史性的语言,诗与史在远古的时候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已经说过,现象学存在论的时间性,不是计量的尺度,过去,现在,未来不是分割开来的点,而是存在性的绵延,本源于dasein的时限性。历史是不能割断的,过去不是作为不存在的东西被冷静地反思式地分析、思考,而是作为历史性的延伸来加以缅怀。于是诗唱出人间悲欢离合,思则追思、思虑宇宙人生之意义,都源出于dasein,源出于史。在现象学存在论看来,诗、思、史并不是一些不问的学科(诗学、逻辑学、历史学),而其实为一。从这个立场出发,海德格尔坚持说,科学不是思想,这是和他批评现代西方社会忘掉存在的看法是一致的。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他虽然批评尼采为最后一个形而上学者,但尼采的影响却日渐增强。海德格尔说,西方人在形而上学思想方式的笼罩下,一味追求科学之发展,沉溺于物质的世界,以求利用科学满足各种欲望,在沉重的文化的沉积下,醉生梦死,忘掉了存在,忘掉了作为dasein的人的意义,真的成了一种理性的动物,以理性为工具来谋求自己的福利,以控制自然。而对这种状况,思想家的任务就是要大喊大叫,就是要呐喊,以振聋发聩。不错,我们有历代许多思想家写下的著作,可以从中学会思想。但是海德格尔指出,所谓写,在德文为schreiben与喊schreien只差一个字母,写和说一样,同样是在呐喊。学习思想家的著作,不能代替自己去想。读这些著作是跟着这些思想家自己再去想一遍。这些著作引导你走上思想之路。人们会问,既然现代的人都忘掉了存在,不会,思想,请你教给我什么叫思想,海德格尔说,所谓什么叫思想,并不能为思想给出一个普遍的定义,学会了这个定义,就懂得了什么是思想;什么叫思想就是令你去思想,或叫你去思思想。思想是存在性的,不能像知识那样由表象的描述、定义、公式来传达,存在性的理解是在行动之中,要知道什么是思想,只有自己去思想。只有走上了思想之路,才能知道什么叫思想。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存在性的思想既是本源性的思想,因而就不是学习性、模仿性的思想/而永远是一种创造性的思想,思想者永远是创始者。在这个意义下,我们正是坚持了胡塞尔所谓的我们总是要回到开始这一思想。创造者不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革新者,思想家与科学家在做着不同的事。科学家的事是永远做不完的,因为他研究万物、诸存在的奥秘,这是无穷尽的;哲学家的事,在海德格尔看来,已经做完了,因为他研究诸存在的存在,研究第一因、最高的存在,做来做去,做不出形而上学的圈子。现在,海德格尔的问题是:在哲学家的事已经做完之后,思想家还有什么事(sache matter)可做?海德格尔告诉我们,有一件事是思想家的本份:揭示真实(真在)-希腊文?。?是留给思想家唯一能思想的事。这个希腊文通常都理解、翻译成真理,海德格尔很不愿意随俗,因为这样一来,思想家和科学家就在做同一件事-追求真理了,而我们知道,在海德格尔心目中,他们所做的事是不同的。 在通常的理解下,真理即真知识,是主观的表象与客观的对象相符合一致,这在科学知识的范围内当然是适合的。然而,在本源性的问题上,至少从康德以来,这种对真理的理解已被指明是不适合的,因为所谓诸存在之存在只是一个观念、理念,并无直观对象可言,于是才有真理为思想之自身符合(一致)说,而思想自身之一贯,则又非逻辑莫属。事实上以科学思维的符合一致说来理解?本就是错的。这个字的希腊文原意是去蔽之意,即把隐蔽着的东西揭示出来,或让隐蔽着的东西显现出来。这样,通常理解为真理的这个字,就和现象学联系了起来,也可以说是从现象学来看真理,是现象学的真理观。在现象学看来,真是本源性的,理在真后,各门学科的理-包括哲学形而上学的理在内,都是后来的事,最本源性的?是理事未分、思想与存在未分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在排除()一切隐蔽物、障眼物之后从而可以达到一切皆明的自由(frei)境界。要做到心明眼亮,必去陈言、俗见以及一切私心杂念,即虚其怀才能明心见性。这里我们用中文虚怀来翻译海德格尔的frei(open)尚较贴切原意,所谓虚怀者,开阔(开放)自由之胸襟之谓,唯其虚怀若谷,方可心明眼亮,使存在显现其自身之意义。这样,在海德格尔看来,所谓存在性之真理即存在之意义,亦即真理性之存在,是为真在或真如。从这个方面来看,思想家不但做着与科学家不同的事,而且简直是做着相反的事。科学家的任务是发现新事实,积累新知识,以增加征服自然的手段与工具,为人类生存造福;思想家则要透过这一切,看到更为深远的意义。科学家不断地追求有,不断扩大诸存在的范围,而忘记了本然性存在(有)与诸实体性存在的区别。思想家与科学家做着不同层次的工作,思想家如实地揭示无与有的对立,无不是实体的某种属性的否定,而是本源性存在的否定。思想家说,科学家所做的一切,只对人有意义,而人又是dasein,是一切存在中的时间性的、历史性的、有死性的存在。作为工具性的思想,只以存在(有)为对象,但作为本源性的思,则同样令人理解无的意义。思想家告诉科学家:不断发现新事实、积累新知识以控制自然,是要做神做的事,即向往着全智全能。哲学-形而上学则更有甚者,把诸存在之存在、最高的存在、绝对作为自己的对象,来为人的奢欲鼓气;但人不是神,人是会死的、有限的、历史的,人所追求的真理永远是相对的,人不能保证不犯错误。科学技术越昌明,人控制自然的能力越大,犯错误的危害也越大。科技发达到一定地步,总会有一天人因微小的失误而酿成大祸,向人们大声疾呼地说破这一切真情、实况,乃是思想家的责任。在这个意义下,也许我们可以说,科学家的工作在立,而思想家的工作则在破。 这个破的含意远可溯诸?的字源,近则已为胡塞尔的现象学所确立。胡塞尔的排除、存疑、悬搁法,其立足点就在一个破字。胡塞尔认为现象学的基本问题是:在排除了一切经验的东西之后,还剩了什么?这个问题和海德格尔之哲学终结之后,还(剩)有什么可思想?这一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剩余者为纯心理之意义结构(理念),海德格尔的思想的剩余者则为存在之意义-真在。当然,所谓排除,不是抛弃,胡塞尔并未抛弃一切经验,海德格尔也不是把科学和哲学-形而上学弃为敝帚。思想家无非是要时时提醒世人,不要忘记存在的意义,要人们有一种历史的眼光,洞察古往今来,以把握人生之真谛。因此思想家要有一种穿透力,透过繁荣昌盛的表象,看到本源性的存在。思想是历史性的。思想不是想一些新奇的事,思想是要把原本已想过但现己忘掉的东西重新想起,因而它是柏拉图的回忆的真实含义。思想与dasein同在,只是dasein进入现代社会被分门别类的科学技术弄得忘了那个本源性的状态罢了,因此思想常表现为思念(andenken)。但是巴门尼德告诉我们,思想与存在同一,思想的东西与存在的东西是一,因此我们不能去想那不存在的东西,思念不是想那过去存在而今已不复存在的东西,历史性的,思想是把过去、现在、未来统一起来思考,因此,思想作为自己是思念曾在的事,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存在,构成dasein的世界。所以思想虽是历史性的,却是面向未来。过去、现在、未来都不是历史学或社会学所想象的那样一些分割开来的死东西,而是活东西,是dasein的活的世界。曾在、现在、将在都是存在,这个存在不是事实或事件,不是因果系列里的一个环节,而是一种可能性,是自由的、开放的,因而本源性的、历史性的思想永远面向将在。思想-这就是在哲学终结后留给思想者要做的事。我们现在又要回到本文开头提出的危机概念。在海德格尔看来,哲学-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已走到了尽头,而这个思维方式,却是欧洲人思维方式的本质特点,因而欧洲人的思维方式似乎也走到尽头。这是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心目中的一个的问题。思想已冲出了欧洲的范围,这也就是他们所谓危机的主要内容。从本源性有、无同一的思想,到西方整个传统哲学思想的突破,使海德格尔晚年深感西方语言在把握(理解)这个本然性、有和无的意义上的局限性。我们知道,海德格尔晚年在与日本哲学家的著名的谈话记录在通向语育的路上中对东方诗意般语言所流露出来的兴趣,是和他的基本的思想倾向分不开的。可以相信,如果海德格尔更多地接触中国古代的思想典籍,那末他也许会真的以为他在我们的祖先那里找到了那个本源性的家。海德格尔很遗憾西方的语言离本源性语言太远,过于抽象、过于形式化,害得他要在语源、词根上花许多的工夫,甚至要生造一些字来表述自己的思想。海德格尔一定以为如果他掌握了东方的语言,那末他的基本思想表达起来会更容易一些。的确,虽然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适当的中文来译他的dasein,但我们东方人在阅读海德格尔著作时确实也时时有许多共鸣的地方,特别他那思想与存在同一的思想,真可以令人在物我两忘、怡然自得的境界中陶醉一番。然而西方人在科技昌盛的声色货利中呆得太久感到腻味,我们东方人在那个空灵的境界中也有儿千年的历史,其中甘苦,也只有我们自己能体会出来。东方人的这笔帐,留待我们自己细细地算去;而西方人的帐,海德格尔认为似乎已经算清了。无论如何,海德格尔从存在论上所揭示的无的本源性意义,对于西方传统哲学思想的确有相当的震撼作用,对于西方已习惯了的对象性和形式性的思想方式是一种突破。从无来看有,从不存在来看存在,使西方对传统的存在论有一个全新的立场。存在既不是最抽象的属性,不是一个思想的概括,也不是一个具体的实在的性质,不是事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性质,存在是历史性的、时间性的状态,是世界向人显现出来的意义;但存在的这种历史性、时间性的意义却根源于无,根源于不存在,即根源于一个会死的、有时限性的、历史性的存在椬魑?/fontdasein的人。思想家的任务就是要时时提醒人们在追求声色货利的同时不要忘记这样一个以无为根基的有,即世界的历史性的、时间性的意义。既然任何学科都不能以无为对象,所以对无以及由此出现的有的问题的思考,就构不成了一门学科(科学),所以哲学非学。各种学科被排除,被括了起来之后,思想并未停止,恰恰相反,只有在克服了所谓对象性、抽象性的思想方式之后,真正的、本然的思想才闪烁出自己的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