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探讨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8902619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探讨摘要:我们国家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在现阶段发展中仍然占有较大比 重,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农业发展趋于生态化、绿色化,人们应用现代化科学技 术成果及先进管理模式,基于在前期传统农业生产中积累的经验,大力发展大田 种植与林业、牧业、渔业等,推动了大农业与其他各产业的有机结合,更好地解 决了农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地矛盾,实现了农业生产在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上的统一。下面本文就现代生态农业生产中如何科学应用植 物保护新技术进行简要探讨。关键词:植物保护;新技术;生态农业;应用;1植保核心技术在现代生态农业生产中应用必要性1.1植物保护核心技术概念植物保护工作顾名思义就是进行通过各种手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对他们进行 有效的保护,促使其健康生长发育。植物保护包含植物生长过程中病害、虫害鉴 定、农药使用安全、病害、虫害的预防与治疗等。和其他农事操作对照,植保技 术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并且和作物科学、园艺以及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并 且,在植保工作中,动物学、植物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也关系着植物保护核心技 术的实际应用。1.2植保核心技术在现代生态农业生产中应用必要性与一般的农业发展模式相比,生态农业必须有系统地构想和规划,与林业、 畜牧业、渔业等其他产业有着紧密联系,为了使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 化,植保工作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食用农产品质 量安全,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而且,综合应用生态农业建设中 的核心植保技术,将农业发展的重点从单纯的提高经济效益转向减少面源污染, 这对于现代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植保工作核心技术是传 统植保工作的发展和优化。由于职务生长需要合适的pH、温度、湿度等,这些环 境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很大,如果管理不善,土壤中不可避免地会传播真菌或 细菌,从而产生病害影响生长。以往的植保技术主要采用农药喷雾器进行,达到 灭菌的目的,虽然实际灭菌效果是肯定的,但农药中的有害残留物质会对周围环 境造成污染,破坏了生态。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作物也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 的损害,危害健康。核心植保技术即“三免”技术和“三诱”技术,从源头上降 低了农药的使用,减轻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强度,降低了农药残留对生态环境的 破坏。同时,现代植保技术通过降低植保工作成本,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我们应积极推广应用植保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从而进一步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2植保新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2.1光诱技术光诱技术是当前现代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植保新技术,采用比较广泛的技 术产品为频振式杀虫灯,这项装置联合应用了光、波、色、味等4种诱杀方式, 将害虫聚集在一起集中消灭。频振式杀虫灯的主要元部件是频振灯管、高压电网, 频振灯管可发出特定频率光波,吸引、有货害虫前来,同时装置可发射声波,十 扰害虫的活动周期,且其灯壳为黄色,夜间装置打开发出黄绿色光芒,利用了害 虫的趋光性,大量害虫被诱导而来,在灯管周围飞行,会被高压电网杀死或击昏, 进入接虫袋内,如若接虫袋内有活虫,会释放出性信息素,诱导同类昆虫前来, 实现性诱。频振式杀虫灯杀虫种类广,对于大多数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类虫 害具有显著捕杀效果,比如说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小绿叶蝉、黑刺 粉虱、潜叶蛾、黄条跳甲、烟青虫、金龟子、蝼蛄等,科学研究表明,在相同条 件下,未安置频振式杀虫灯的地方,虫卵数量是28颗/100株,而安置了频振式 杀虫灯的地方,虫卵数量是12颗/100株,由此可见其对于害虫地捕杀效果。整 体而言,这类植物保护新型技术装置,具有有火杀虫力强、不诱杀益虫、使用便 捷、成本低的优点,且随着技术装置的改进,人们改变了高压电网的杀伤力,将 害虫击伤而非杀死,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色诱的功效,杀灭更多的害虫。在农 业生产实践中,植物保护站会根据病虫害监测所得信息,选择合适装置,在4月 中旬装灯,10月撤灯,每夜21点至次日凌晨4点开灯,诱杀害虫。2.2色诱技术色诱技术是一种杀灭害虫的物理方法,由于黄板具备制造成本低、操作简便 的优点,被普遍应用于瓜菜种植区、果园、茶园、花圃苗房等农业生产区域,对 于潜叶蝇、蚜虫、粉虱、蓟马、斑潜蝇、梨茎蜂、黑翅粉虱、黄曲条跳甲、茶小 绿叶蝉等害虫均具有良好的捕杀效果。虫害发生初期,找到虫害集中发生区域, 悬挂黄板,板面以东西方向为宜,在低矮的蔬菜、瓜类作物种植区域,黄板底边 与作物垂直距离控制为1520 cm,如若在搭架作物种植区,黄板顺行挂设于两行 间,用树枝或木棍将黄板支撑起来,布设成棋盘的形状,这样捕杀效果才足够好。 黄板粘性极强,杀虫效率高,可重复利用,可用于虫害预防、治理及监测中,预 防虫害时,黄板设置密度为1520块/667m2 20 cmX30 cm粘虫板,治理虫害时, 黄板设置密度为45块/667m2以上20 cmX30 cm粘虫板,监测虫害时,每标准棚 设置12块粘虫板。2.3 性诱技术性诱技术是一项通过性信息素释放,干扰雄性害虫与雌性害虫交配,改变种 群性别比例,从而减少虫卵产量,降低幼虫繁殖数量的植物保护新技术。夏末秋 初,虫害处于频繁活动时期,进行交配、繁殖等生理活动,在这一阶段,人们可 以应用性诱剂,干扰害虫的交配,减少幼虫的产生,并针对相关害虫进行杀灭处 理。科学研究表明,在甘蓝、甘蔗等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小菜蛾泛滥,投放1个 性引诱剂芯,即可诱杀成虫850多头,虫害防治效果显著;在斜纹夜蛾的防治中, 投放1个性引诱剂芯,即可诱杀成虫约380头,效果可观;在粮食种植产区域, 小菜蛾、投放性诱剂,可获得理想的虫害防治效果。在以往,害虫防治需要花费 大量的资金,其效果并不理想,性诱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改变了这一局面,以 食心虫的防治为例,采用传统植物保护技术,费用高,捕杀效果不佳,且存在药 物残留的情况,而应用性诱技术,一年投放3次性引诱剂芯,即可获得理想效果, 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对于益虫影响小,与当前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保护生态环境、 生产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的理念相符。2.4防虫网阻隔技术防虫网阻隔技术是一种当前农业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物理防虫技术,可有 效降低产害虫繁殖率,减少害虫对于农作物的破坏,植物保护效果显著。在农业 生产实践中,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种植区域布局,在合理位置设置防虫网,阻断烟 粉虱、蚜虫等害虫前进线路,进而使农作物得到有效保护。同时,防虫网有出风 口,能够调节空气流动,高温时节可进行排风,促进空气流动,带走大量的热量, 确保种植区域内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降低炭疽病、软腐病等病害的发生,确保 农业生产效益。在防虫网阻隔技术应用过程中,常选用由高密度聚乙烯(PE)制 成的22目防虫网,如若是防治烟粉虱等个体很小的害虫,最好选用30目及以上 防虫网,确保防虫害效果。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生态农业建设中,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减少虫剂、 杀螨剂、杀菌剂等化学药剂的应用,极大程度降低了因职务保护造成自然环境地 破坏,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保障了食品安全,满足了公众的生活需求,推动了 我国农业的绿色无害发展。参考文献:1 庄军召.植物保护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河南农业, 2019(14) : 124-125.2 李圣强.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的核心技术及具体方式探寻】J.农村经 济与科技,2019,30(12) :125-130.3 周娟.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的核心技术及措施】J.吉林农业, 2019(21) :163-165.4 崔怀利.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理念技术与发展策略研究J.绿色科技, 2019(23):261-2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