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考试主观题总结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187310796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教师考试主观题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特岗教师考试主观题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特岗教师考试主观题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 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终身化 全民化 民主化 多元化 技术的现代 化 全球化 信息化科学性2、教育学的研究价值。 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实践3、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 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 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4、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制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5、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 用6、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7、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8、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数量和教育质量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 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9、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的科技功能)。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10、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能够传承文化 教育能够改造文化 教育能够传播、交流、融合文化 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11、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纟只地培养人的活动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交攵果较好 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多种 因素12、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 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及时和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具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3、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14、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改变教育观念 转变学生观 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1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 高等教育大众化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16、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17、教师的职业素养(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四个“对”】 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对待学生:热爱学生【职业道德的核心】热爱学生的要求:【全全理解保尊严】把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把爱与尊重信任结合起来要全面关怀学生要关爱全体学生 理解和宽容学生(给他们改错的机会) 解放学生(给学生时间、空间)对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对待自己:为人师表(2)教师的知识素养 政治理论修养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 丰富的实践知识(3)教师的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教育教学能力 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控的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 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 力(4)职业心理健康 高尚的师德 愉悦的情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志) 健康的人格18、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专业理想的建立 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 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专业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人格 专业自我的形成19、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师范教育 入职培训 在职培训 自我教育20、教师专业化的实现。(1 )国家和政府:加强教师的教育 制定法律法规 提供经济保障(2)教师个人:善于学习恒于研究 勤与反思 勇于实践21、现代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2)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责权主体22、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1)教师方面 了解和研究学生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发扬教育民主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2)学生方面 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老师(3)环境方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 整性和纯洁性 加强学风教育23、理想师生关系(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人际关系:尊师爱生 社会关系:民主平等 教育关系:教学相长 心理关系:心理相容24、课程的分类(课程的类型)固有属性: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组织方式: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学习要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管理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课程任务:基础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表现形式: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25、教学的一般任务。【德、智、体、美、双基】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 科学的世界观2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 倾向(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 防止两种倾向(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 (联系) 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 倾向(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 注意的问题27、教学过程的阶段(学生认识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 知识28、启发性原则(启发式教学)。 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 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 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 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 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 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等29、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局限性。(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 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 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2)班级授课制的不足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受 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 不利于培养学 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过于强调书 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不能很好 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班级授课制中, 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只能适应部分学生 不利于因 材施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不利于学生 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 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 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 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 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30、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31、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 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要求: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 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要求: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根据不同年 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 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因材施教 知行统一原则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 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地贯 彻到底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 生的优点和不足;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 思想中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 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 发扬优点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32、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动力) 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重要保证)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标志)33、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 有效的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建立学生档案 操行评定 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个别教育工作 班会活动的组织1L偶发事件的处理34、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选择研究课题 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制定研究计划 教育硏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教育研究论文与报告的撰写35、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 条件 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 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硏究的基础 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结果,不断提高 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36、依据记忆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1)复习时机得当 及时复习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间隔复习 循环复习(2)复习方法要合理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复习方法多样化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3)复习次数要适宜 内容数量要适当 适当的过度学习(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5)注意用脑卫生37、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 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38、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39、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 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 造技法 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40、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注意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4)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41、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 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42、学生能力的培养。 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43、气质与教育。(1)对待学生应克服气质偏见(2)针对学生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 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 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和豪放、勇于进取的个性品 质 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 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 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其见异思迁;创造条件, 多给他们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 优点。 对黏液质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让他 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 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对抑有枚质的学生,则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 关心、爱护,不宜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的批 评。教师应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 的精神;培养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 点。八、2(3)帮助学生进行气质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培养良 好的气质品质(4)特别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5)组建学生干部队伍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类型44、学生优良性格的培养。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 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45、学习动机的激发。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设置合适的目标 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表达明确的期望 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有效地运用表扬 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46、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条件)。 学习材料的特点 原有的认知结构 对学习情境的理解 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 学习策略的水平 智力与能力 教师的指导47、促进学生有效的迁移。 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 改进对学生的评价4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问题情境 定势与功能固着 原型启发 已有知识经验 情绪与动机 此外,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以及问题的特点等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49、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50、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环境 智力 个性51、创造性的培养。培养创造性认知能力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 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52、态度和品德的培养方式。有效的说服 树立良好的榜样 利用群体的约定 价值辨析 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53、矫正的心理学策略。 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知 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54、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做好课堂监控 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55、心理健康的标准。自我意识正确 人际关系协调 性别角色分化 社会适应良好 情绪积极稳定 人格结构完整56、学校心理健康的途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和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小组辅导57、教师成长的途径。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开展微格教学 进行专门训练 反思教学经验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机械电气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