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政治思想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704776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荀子的政治思想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荀子的政治思想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荀子的政治思想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荀子的政治思想荀子的政治思想 一、性恶论与“化性起伪”人的性情欲有四种表现:感官欲望;好利;排他性与嫉妒心;好荣恶辱。这些本性之中包含着恶的基因,当这些本能向外扩展的时候,便走向了恶。荀子肯定人的社会性,以社会性为标准,认为人的自然性是恶的,应加以改造。改造的最根本途径是“化性起伪”。先天自然的是人性,后天人为的是伪。荀子的政治思想二、礼治、法治和人治 圣人制作礼法基于社会矛盾,而这些矛盾是与人的情欲与自然、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为基础而展开的。矛盾首先表现在欲的无限性与物的有限性上。“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矛盾还表现在欲望的平等性和社会关系的不平等上。依荀子之见,社会只有分为贵贱上下,才能相互制约而形成秩序。荀子的政治思想 荀子主张礼治,同时又主张重法。他提出了法义、法数和类三个概念。法义相当于今天的法学原理,法数即具体的法律,认为法义是法数的指导原则。法数不管多详细具体,也不可能包纳一切,这就需要用类去处理。“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类即律例。把法义、法数、法类区分开来,是荀子在法律思想上的一个贡献。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治之经,礼与刑。荀子的政治思想三、尊君爱民 荀子主张礼治,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而等级制的最高点是国君,因而强调礼最终必然走向尊君。在君民关系上,荀子提出的新思想是君民舟水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基于这种看法,荀子认为必须处理好爱民与使民的关系,主张先爱民利民而后使之。君主越爱民利民,自己越强;反之则亡。荀子的政治思想四、社会观明分使群 群即人类积聚为社会,人能群,才使人类能够存在和发展。人所以能群在于分,分是群的基础。荀子所说的分有多种含义,包括:社会分工,士农工商的职业划分;财产定分,界定人与人之间的财产;等级贵贱之分。人类社会只能是“维齐非齐”,即不平等就是平等,等级划分就是为了平等。不同阶级、等级成员之间的关系要靠礼义来维持,按着礼义的规定,各种不同地位的人各有其权益,各尽其义务。这样,人们之间就会和睦,全社会就能和谐,就能战胜一切。荀子的政治思想三、道家的政治思想1.老子的政治思想 老子的道论 道即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人类社会价值判断的标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的政治思想 无为政治 主要内容: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使民有什陌之器而不用;绝圣去智,绝仁去义;柔弱谦下的治术。中心思想在于政事精简。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政治生活自由自在;经济生活自给自足;文化上愚昧无知;道德上淳朴自然。荀子的政治思想2.庄子的政治思想庄子的哲学思想 庄子的世界观:齐物论 庄子的人生观:全性保真保身、全生、养亲、尽年。荀子的政治思想无为政治 无所作为 放任自流理想社会至德之世、无何有之乡荀子的政治思想墨家的政治思想兼爱交利。爱人需利人。尚同尚贤。非攻。节用、节葬、非乐。荀子的政治思想四、法家的政治思想 法家学说的一般特点 1.一断于法,以法治国。2.注重实力,倡导耕战。3.绝对尊君,强化独裁。4.人性好利说与历史进化说是其理论依据。5.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有法、术、势、刑、罚、赏、利、公、私、耕、战等。这些是法家思想的支柱,使法家独具特色。荀子的政治思想商鞅的政治思想 法治思想 法的作用:定分;胜民;富国强兵的保证。法治原则:依法行事;刑无等级;明法利民;轻罪重罚。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荀子的政治思想 耕战思想 耕和战的关系;使农务农之道;使民勇战之道。历史进化论和人性好利论。“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君”;“生则计利,死则虑名”。荀子的政治思想韩非的政治思想 历史进化论与人性好利说。君主至上论。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理论。法治原则:法一而固;轻罪 重罚;法不阿贵。术的要领:神秘之术,“君主无见其所欲”;虚静无事,以暗观疵;割断联系;循名责实,察验群臣。势的要领:刑德“二柄”同操。荀子的政治思想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 一、社会特点中央集权政体的确立封建官僚制度的完善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政治上的专制向思想文化领域渗透荀子的政治思想二、秦朝皇权专制思想 皇帝至上论极度发展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皇帝极欲与重罚主义 权力欲;穷奢极欲。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焚书坑儒 荀子的政治思想三、汉初黄老政治思想轻徭薄赋,与民休息静勿扰民,治道无为分任责成,君佚臣劳君道曰圆: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君主统筹全局,因任授官。臣道曰方:守职分明以立功。君上无为,臣下有为。荀子的政治思想四、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 1.陆贾的政治思想 新语 总结秦亡教训:“用刑太极”;“举措太众”。“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治国以仁义为本。无为政治理想。2.贾谊的政治思想新书礼法兼施,礼治为主。强干弱枝,加强君权。以民为本,推行仁政。措施:张“四维”,重教化;选用贤吏;轻刑重赏;崇本抑末。以德抚远的边疆政策。作法:“建三表,设五饵”。荀子的政治思想五、汉武帝的政治思想 求变 求治之本 德刑兼用 任贤 荀子的政治思想五、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天人合一论 春秋繁露 天与人相副;人副天数。君权至上和天谴说 君权天予;天在临鉴。阴阳合分论与等级伦理观 阴兼于阳,阳制约阴。“三纲”。德治主张 重教化;施仁政。荀子的政治思想六、汉代的经学 今文经:朝廷为了便于经学传播,搜集整理儒家著作,写为定本,作为传述的依据。这些书都是用当时流行的文字记录整理(隶书、小传),故称今文经。今文经学的特点:政治性强,讲阴阳灾异、微言大义,学风活泼,但流于空疏荒诞。古文经:鲁共王刘余、北平侯张苍、河间献王刘德等人通过各种途径所发现的儒家经书,这些经书都用古代的文字大篆写成,故称古文经。古文经学的特点:历史性强,讲文字训诂,明典章制度,注重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学风朴实,但失之繁琐。荀子的政治思想 谶纬经学:谶是用神秘隐晦的语言预示吉凶;纬是“经之支流”,是当时经学家用神秘方式自造的解经之书。谶纬经学的根本特征是用天地阴阳五行来比附社会政治,为圣人、君主进行神秘主义论证。神化孔子和儒家经典;神化汉代君主。东汉时期的反谶纬思潮:桓谭新论、王充论衡。荀子的政治思想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思想一、战乱中的多元文化走向 儒佛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三教的冲突始于汉魏,盛于南北朝,至隋唐形成三教并立的局面。佛教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佛教哲学对官方政治哲学的影响;佛教教义具有为君主政治培养顺民的作用;佛教众生平等思想是均平文化的来源之一。荀子的政治思想 道教起于东汉,发展于魏晋,至南北朝时期基本定型。道教追求双重的理想境界:在现实世界建立没有灾荒、没有战争、没有疾病的平等社会;追求超凡脱俗、不为物累的仙境世界。政治思想领域呈现多元迭起局面:以曹操、诸葛亮为代表的名法思潮;以王弼、嵇康、郭象为代表的玄学思潮;以鲍敬言、葛洪为代表的道家流派。荀子的政治思想二、汉魏之际的名法思潮 代表人物:曹操、诸葛亮、杜恕等人。讨论的政治主题:礼法、君臣、名实等。基本政治主张:刑礼并重,以刑为先;君臣一体,不可或缺。在这个统一体中,君和臣又各有其体;综核名实,惟才是举。荀子的政治思想三、魏晋玄学 玄学发端于曹魏正始年间(240-248),晋惠帝元康时期(291-299)达于鼎盛,东晋时期衰微。玄学兴起的原因:对汉代谶纬经学的否定;汉末魏晋时期残酷政治斗争的反映。荀子的政治思想 玄学概述:玄学依据的理论经典是老子、庄子、周易,统称“三玄”。玄学的基本论题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王弼、何晏的“名教本于自然”,创立“贵无”的宇宙本体论,政治上主张无为政治。正始之音。嵇康、阮籍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反对纲常名教,主张无为政治。向秀、郭象的“名教即自然”,主张无为政治。荀子的政治思想 玄学的意义:玄学思潮的基本论题超出了具体的政治问题,摆脱了汉儒繁琐的考证和神秘臆说,为君主政治找到了一条最简洁的理论依据;玄学援道入儒,儒道结合,促进了传统政治思维方式的转型,对后世宋明理学的形成意义深远。荀子的政治思想四、两晋道家的政治思想 鲍敬言的无君论 葛洪的有君论 二者争论的要点:君主制度是违背自然法则还是符合自然法则;君主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退化还是进化;君主制度是强者凌弱、智者诈愚的产物还是圣人为人类兴利除害的产物;君主制度是万恶之源还是万善之源;君主制度应该废除还是完善巩固。荀子的政治思想荀子的政治思想荀子的政治思想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政治思想一、儒学的复兴 开设学校,广招生员(国子监、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考订五经文字,修五经正义(颜师古、孔颖达等撰五经正义);儒家政治哲学的转型(天道自然思潮、兼三教思潮、心性思潮)。隋唐儒学以兼综自然与伦理的“道”来展开自己的全部学说,儒学转型初步完成。荀子的政治思想二、王通的政治思想 中说 三教合一的政治主张(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吸收佛道二教的思想成分,使三教融合为一);王道治国论(兴王道、正礼乐);以清静无为为本的治国方略(宽缓刑政、轻徭薄赋)。王通以明王道为己任,非议汉代经学,致力儒学复兴,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荀子的政治思想三、贞观统治集团的政治思想 居安思危意识 民本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立君为民,民养君,民择君,民归于君;重民政策有君主无为,因顺民心,不竭民力,以农为本,调整官民关系)荀子的政治思想 君臣一体论:君不可以独治说;君臣合道;君臣师友;君臣利害攸关说;君主臣辅 治国策略:求谏纳谏;重农;轻徭薄赋;重贤;重法治(唐律疏议)唐初统治思想以儒为主,杂以道家、法家思想。荀子的政治思想四、韩愈的政治思想 排佛树儒的道统说 佛教是夷狄之法,对封建国家 有害无益,佛不足事,天子信 佛败坏社会风气。道的传授系谱:尧传舜,顺传禹,禹传汤,汤传文武周公,再传孔子,孔子传于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重任落在韩愈身上。仁义是道的根本,与佛道之道根本不同。以道概括学说体系,开宋明理学先河。荀子的政治思想 尊君抑民的专制主义理论(崇君论)性三品说 愚民政策荀子的政治思想五、柳宗元的政治主张 国家政体论 封建论 社会批判思想 批判传统伦理说教,废“六逆”批判唐王朝的弊端:贿赂公行而征赋乱;贪官污吏骚扰民生;宦官专权朝纲败坏。荀子的政治思想六、晚唐道家的政论 无能子的社会批判思想 强调人与人平等,认为导致不平等的祸首是圣人。圣人开启了人的争心和欲望;圣人造成了民众的痛苦。批判封建的纲常伦理与君主制度。继承了先秦道家庄子学派的政治思想。荀子的政治思想 罗隐的明君论 承认君主制度的合理性,认为君主制度根源于人伦物理。明君和暗君的标准:能否以仁德治国;能否节俭;是否敬贤;能否区分忠臣与佞臣。主流属于道家,但不专任老庄之言,接近儒家伦理政治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