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宋元(讲解部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284664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49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宋元(讲解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宋元(讲解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宋元(讲解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栏目索引第四单元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宋元高考历史高考历史栏目索引基础梳理基础梳理考点一考点一 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发展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发展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1.背景: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2.措施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设转运使把地方赋税收归中央,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栏目索引3.影响(1)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2)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二、宋元的中枢机构二、宋元的中枢机构宋代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元代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元代后期,宰相权力威胁皇权栏目索引三、元代行省制三、元代行省制内容(1)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2)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在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设置原则犬牙交错,即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目的是削弱地方的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使行省失去割据的地理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影响(1)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促进了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交流(3)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宋元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宋元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农业的发展(1)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甚至三熟制,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手工业的发展(1)宋代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2)宋代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3)元代时,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商业的繁荣(1)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2)宋代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原先不允许设“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3)市场交易活动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早市、夜市繁荣(4)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5)北宋益州(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6)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7)海外贸易发达,宋代在重要港口城市设市舶司,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代时,泉州是重要的外贸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栏目索引考点三考点三 宋代儒学及宋元科技与文化宋代儒学及宋元科技与文化一、程朱理学一、程朱理学含义宋代理学家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的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故称理学为“程朱理学”)主张(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核心思想)(2)天理就是儒家伦理纲常,主张“存天理,灭人欲”(3)“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影响(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2)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3)朱熹的学术思想传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形成“朱子学”学派栏目索引二、陆九渊心学二、陆九渊心学主要主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天地万物都在心中;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三、科技与文化1.科技成就(1)11世纪中叶,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宋代,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2)元代郭守敬创制天文观测仪器简仪,他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栏目索引(3)元代王祯的农书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之一。2.绘画:两宋时期,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作是北宋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3.宋词(1)兴起背景a.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b.两宋时期,重文轻武,文人立国,促进了文化的繁荣。c.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d.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2)代表人物: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4.元曲:散曲和元杂剧合称为元曲,特点是通俗生动,豪放飘逸;代表人物是关汉卿、马致远。栏目索引综合提升综合提升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从中央看,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2.从地方看,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不允许地方有独立的行政体系。中央控制地方官的任免、监督和考核,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皇帝。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和监察制度的建设,选官、监察等权力日益控制在皇帝手中。4.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5.各朝代在继承前代制度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和发展。栏目索引二、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趋势及原因二、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趋势及原因1.演变趋势(1)逐渐由二级区划演变为三级区划、四级区划。(2)地方行政区划幅员逐渐变小,数目逐渐增多;南方行政区划数目逐步增加。(3)最高行政区划的边界设置,从山川形便到犬牙交错。(4)最高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和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往往由派遣在外的中央官转变而来。(5)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步加强。(6)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不同于汉族地区的行政制度进行管辖。2.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南方)开发,人口增多;疆域的扩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栏目索引三、宋代商业领域的新变化三、宋代商业领域的新变化宋代在商业领域出现了新气象,被一些史学家称为“商业革命”。虽然这场“革命”没有引起整个社会结构的彻底变革,但是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1)商品交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坊市”制、“日中为市”的规定逐步消失,草市、夜市更加普遍。(2)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可以读书并参加科举考试。(3)市镇增多,城市经济职能增强。(4)纸币出现,北宋益州(四川)地区的交子、南宋的会子。(5)商业税收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6)宋代手工业部门已有很强的商标、广告意识。(7)工商业领域雇工现象增多。栏目索引四、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演变的特点四、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演变的特点城市功能早期“城”与“市”是分开的。先秦至唐代,城市大多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商业活动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控制由限制到逐渐放松。宋代以前,坊市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宋代,逐渐打破坊市界限数量规模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布局分布城市的布局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的城市逐渐增多城市生活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既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栏目索引五、宋明理学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五、宋明理学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继承:坚持儒家道德伦理、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2.发展(1)回复原典,吸收佛道思想的新儒学体系。(2)强化儒家伦理纲常,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3)儒学哲学化、思辨化。(4)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栏目索引六、理学对后世的影响六、理学对后世的影响1.积极影响(1)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2)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3)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4)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精神,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2.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栏目索引七、影响宋元时期文化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七、影响宋元时期文化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中央集权的加强宋元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继续加强,此时理学兴起,并被推崇为官方哲学,适应了这一政治发展的需要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宋朝时,知识分子地位较高,促进了宋朝文化的全面繁荣;元朝时,知识分子地位较低,促进了元曲的形成与繁荣国家的分裂和统一宋朝的国家分裂,影响了诗歌、词赋创作风格,此时文学家多忧世之作经济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学艺术产生科技因素印刷术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栏目索引史料探究史料探究主题一主题一 关于宋初宰相赵普的不同评价关于宋初宰相赵普的不同评价史料呈现史料一史料呈现史料一(宋太祖)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节选自续资治通鉴长编栏目索引史料二史料二普(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节选自宋史赵普传史料三史料三 普(赵普)尝以隙地(空闲地)私易尚食蔬圃广第宅,营邸店夺民利。普强人宅第,聚敛财。节选自续资治通鉴栏目索引史料四史料四雪夜访普图(局部)是明代画家创作的绢本淡设色画,画的左下方有字“锦衣都指挥刘俊写”。该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注:“普”指北宋宰相赵普)史料应用史料应用(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赵普解决“自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对策的特点。分析其对策实施的积极意义。(2)结合以上史料,对赵普进行评价。(3)根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雪夜访普图的价值。(4)上述史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私家著述和绘画作品,你对有学者利用这些史料进行历史研究有何看法?栏目索引解读解读史料一、三选自私家著述,史料二选自官修史书,史料四属于图像史料。史料类型不同其史学研究价值各异,使用史料要从其真伪、视角、背景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答案(1)特点:从军权入手;全面削弱地方权力,重建集权。意义:强化了中央集权,维护了政权的稳定。(2)赵普为相以天下事为己任、敢于坚持己见、知人善任;建议宋太祖消除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是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他贪财好利,欺压百姓,是一个封建官僚。栏目索引(3)此图可以佐证宋太祖勤勉国政以及宰相赵普多谋多智的史实,有一定的史学研究价值;这幅画是明代宫廷画,技艺精湛,有较高的艺术价值。(4)雪夜访普图是绘画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历史研究要坚持多重论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客观全面地考察历史。(也可从史料本身的可靠性或对史料的使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栏目索引主题二主题二 隋唐至宋婚姻观念的变革隋唐至宋婚姻观念的变革史料呈现史料一史料呈现史料一 唐文宗(827840年在位)想将公主嫁给当时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对此他感叹:“民间修昏姻(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士族)耶?”史料二史料二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亦有缗钱,谓之“系捉钱”,盖与婿为京索之费。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宋朱彧撰,李伟国点校萍洲可谈栏目索引史料三史料三隋唐、两宋节妇烈女对照表朝代统治年限节妇数烈女数节烈合计隋唐326322961两宋319152122274(注:节妇是指夫死不再嫁而终身守节,烈女主要是指殉夫而死的女子)整理自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二,分析隋唐至宋婚姻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变化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到宋代节妇烈女数量变化的原因。栏目索引解读解读史料一记录了唐文宗嫁女遭拒而感慨当时门阀士族根深蒂固;史料二记录宋代贵族富商“榜下捉婿”的社会风气;史料三反映了唐宋妇女贞节观的变化。答案答案(1)变化:从注重门第族望到注重科举及第。社会问题:门阀士族日渐衰落;科举制度的发展。(2)原因:隋唐社会风气相对开放,贞节观念较为淡薄;而宋代理学的发展使贞节观念大为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