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须提高教师工作心理幸福感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8263998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须提高教师工作心理幸福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须提高教师工作心理幸福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须提高教师工作心理幸福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动教师积极性须提高教师心理幸福感【摘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工作中有没有心理幸福感 又是影响当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教师工作中的心理幸福感水平是学校 管理者重要工作内容。学校管理者要使教师拥有积极的自尊;要注重教师职业能力的发挥; 要帮助教师获得积极的个人成长。【关键词】:教师;积极性;心理幸福感;提高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当前,教师的工 作积极性如何,答案并不是那么乐观。近年来我国教师职业稳定且工资相对较高,可为什么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不是想象的那样高涨呢,教师最大的需求是什么?这一问题应该引起管 理者的思考。笔者认为,工作中有没有心理幸福感是影响当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提升教师工作中的心理幸福感水平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维护教师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育 质量的关键。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 1。回溯历史,围绕对幸福的争论,曾有多种解释,“快乐就是幸福” 2。“快乐虽然属 于幸福,但幸福不能归结为快乐。单纯追求快乐的行为是不能成为幸福的”3。“幸福感并 不仅仅是主观快乐”4。“幸福取决于生活能力的发挥而不取决于生物要求的满足” 5。 “幸福不能等同于快乐,幸福感应该定义为努力表现完美的真实的潜力”。“对生活目的的追 求以及与他人的友好关系是人的健康中最重要的特征”6。心理幸福感强调人的潜能实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师更重视自己的高级需要,特别是个人成长以及自己潜能的发 挥。所以,研究教师心理幸福感无论对教师个体的发展还是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幸福感理论 的丰富均具有重要意义。一、使教师拥有积极的自尊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尊是人类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它所引发的动机是主导 性动机,具有很强的激励力量,因而它对人的行为激励作用也是巨大的。“你若把我当人看, 我愿把我作牛干;你若把我当牛唤,我就什么也不干”。这一首顺口溜告诉我们管理学上的 一个道理:作为一个管理者,关心、理解、尊重每一个员工,是激励和发挥员工工作热情和 积极性的关键所在,也是管理者管理工作成败之所在。这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更是如此。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求知进取,善于思考,喜欢说服、讨厌压服的特点;“为人师 表”的社会期望和强烈的自尊心,又促使教师必须自觉地严以律己,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 不仅希望得到学生的认可,更希望得到领导的肯定,具有要求被理解和尊重的强烈渴望。他 们可以在某些方面蔑视利益 ,但绝不允许自己的人格不受尊重,这是广大教师普遍存在的 一种心态。因此,管理者把教师当作主人看待,尊重、理解教师,教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才能进一步发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才能进一步提高。相反,必使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尊重 教师是学校管理者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关键。首先,要了解教师的需要。认真分析教师各 种需要的正确合理性,应尽可能给以适当的满足。对教师那些不正当的甚至是错误的需要, 管理者不能姑息迁就,也不能盲目加以否定拒绝,更不能以势压人,而应以柔和的方式,认 真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其次,知人善任。学校管理者应对每一位教师的性格特点、能力状 况、以及其他方面的优劣长短心中有数,做到知人善任,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再次,一视 同仁。学校管理者在处理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各种矛盾,特别是教师较敏感的 问题,应不徇私情,以公正无私、平等对待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第四,让教师参与决 策与管理。学校各项工作的决策,都应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请教职工参与,应虚心听 取他们的意见,对教师提出的合理的意见或建议应予以采纳。管理者只有真心实意地理解、 尊重教师,使教师被尊重这种高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才能得到最 有效的释放。二、注重教师职业能力的发挥 叶澜先生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提到: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 部分。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是教师体会自己人生价值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得到学生的认可, 就会受到学生的尊重,甚至是崇拜,无疑这样的教师是幸福的,因为这样的教师能体验到自 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潜能的真正发挥,他们会有较好的自我接纳。他们的职业幸福感蕴含 在教育过程中,他们能与学生思想碰撞,心灵交流,他们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的展现过程, 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他们将职业与生活融为一体,将生命价值与工作意义联系起来,认为工 作是很幸福的事情,能从工作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充实。对这样的教师而言,教育 是享受,不是奉献,是创造,不是重复,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不是辛辛苦苦谋生的手段。当 然,如果教学质量差,得不到学生的认可,这样的教师便不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久而久 之,没有工作的心理幸福感,他们会慢慢地否定自己,不喜欢或不再喜欢自己的职业,出现 职业倦怠,缺少激情,工作的积极性下降。事实上,没有一个教师不愿把课上好,没有一个 教师不愿让自己的学生有较大的进步,他们都不愿服输,都想证实自己的实力与价值。但是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或是能力不行,或是感觉没有受到公正的待遇,他们变得没有了职业 心理幸福感。作为管理者,首先要理解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心理幸福感教师的心情与处境, 应该认为他们课上不好,教育质量差,没有价值感,自己也是有责任的,他们做得怎样都是 自己管理的结果,彻底摒弃教师的成绩是管理者的,教师的失误就是教师自己的过错的思想 与做法。管理者应为教师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机会展示自己,切忌批评、 指责、挖苦。三、帮助教师获得积极的个人成长“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陶行知先生就是这样形容教师个人成长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方法、手段、还是教 学内容均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与创造性,这一职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成长,也要 重视自己的个人成长。个人成长不好的教师是教不出适应社会的好学生的。所以,在帮助学 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实现个人成长。其次,在教育研究过程中获得个人成长。著 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 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 道路上来。”的确,在研究中,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着反思和改进,并适时地更 新确定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他们的学识水平持续提高,教师的教育研究使教师平凡的工作得 以升华。再次,积极进取,在提高学历过程中获得个人成长,体验心理幸福感。在教师群体 中,很多的教师在提高自己学历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体验自身价值,进一步获得心理 幸福感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师群体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师时刻都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也 不是所有的教师在任何时候都重视个人成长。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特定时段、特殊事件等 都会影响教师使教师不同程度地迷失方向、失去成长的动力,幸福感体验淡化。学校管理者 应随时了解每一位职工的状况,利用谈心、定期召开座谈会等倾听教师所思所想,帮助目标 感差的教师明确目标,在教学、科研中实施老与新的传、帮、带,在可能的情况下,多给教 师提供观摩、交流、进修学习的机会,引导教师获得较好的个人成长。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一个善于同他人保持良好关系的人,能够实现与他人富有积极意义的交往,使自己有一 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有助于个人健康发展。在教师群体中,由教学评估、职称评定、津贴 发放、沟通不畅等带来的关系紧张、猜疑、嫉妒、自我中心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交往状况 使部分教师在交往过程中,自我价值感体验较差,心理幸福感水平降低。作为管理者,应协 调好教师的各种人际关系,创造条件促进人际交往,特别是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 的人际交往。首先,管理者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心理学家发现,在社交上,许多人不是主动 始发交往活动,主动去接纳别人,而是被动地等待别人的接纳。他们只能做交往的响应者, 而不能做始动者。然而,根据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别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对我们感兴趣的。 因此,管理者要想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作交往的始动者,处于主动地位。其 次,引导教师相互理解,达到情感共通。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系。情感联 系越密切,人际关系也就越亲密。理解是沟通人们内心世界的情感纽带,是建立人际关系的 基础。再次,帮助教师善于利用教师群体网络,感受他人支持的同时也为他人提供帮助。【参考文献】1何瑛主观幸福感概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4:73.2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14-115.3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94-95.4.周辅成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 商务印书馆1987: 103.5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 三联书店1994: 113.6Ryff,C.D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 .69,719-7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