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告诉你:好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18261571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记》告诉你:好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记》告诉你:好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记》告诉你:好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记告诉你:好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学记的简单介绍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其主要内容是阐述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的根本原则以及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中国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学记虽然篇幅很短,不过立意高远、观点深刻、内容丰富,可谓字字玑珠。很多我们所熟知的教育名言都来自于学记,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相长”,“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等。即使如此,不过实际上学记中很多有价值的教育观点并没有引起普遍而充足的重视,更没有切实地融入到实际的教育实践当中。教育实践中的核心角色是教师,学记中一半以上的篇幅也都是在论述如何“为人师”。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算得上一个好老师呢?作者根据学记的内容,将其归纳为如下四个主要的方面。一、熟谙教育兴废之原理一个好的老师,必须熟悉教育之所以兴(成功)或废(失败)的原因,这是施行好的教育的前提条件。所以学记中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能够为人师也。”那么影响教育兴废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我们先来看教育成功的原因。学记中认为有四点:第一,预先防患。即所谓“禁于未发之谓豫”。“豫”就是“预先防患”的意思。这说的是,教师必须在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和品性之前就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防止他们养成这些不良习惯和品性。第二,适时而教。即所谓“当其可之谓时”。“时”就是“即时、适时”的意思。这个点说的是教育必须抓住最适宜的时间即时地施行。第三,循序渐进。即所谓“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陵节”是“超越等级”的意思;“孙”通“逊”,是“循序渐进”的意思。这个点是说教育必须依循知识的深浅层级与学生理解力的发展水准,逐渐向前推动,而不能过早教授那些学生还没有水平接受的内容。第四,群学共进。即所谓“相观而善之谓摩”。这个点指的是学生学习应该要有学习的伙伴,且伙伴之间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观摩”,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互相促动。同样是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假如与上面的做法相反,就会成为教育废败的原因,即所谓“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除了这四点之外,致使教育废败的原因还有两个方面,即所谓的“燕朋逆其师”与“燕辟废其学”。所谓“燕朋逆其师”,意思就是学生结成朋党,专门与老师对着干。而“燕辟废其学”,意思是学生总是一起有一些不端的行为,荒废学业。这两点说的是假如教师没有给予合理的引导,或者因为其他一些原因,学生之间不但不能组成一个良性的“共学”团体,反而是组成一个集体“废学”的团体。二、掌握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学记中提到的主要有三点:第一,要擅长利用儿童的模仿天性。学记中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工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这三点说的是早期阶段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同样的道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做一个好的榜样,做出好的示范,让学生来效仿。第二,要擅长诱导启发。学记是断然反对填鸭灌输的教学方式的,主张“诱导启发”式的教学。而施行“诱导启发”式的教学,要遵循三个核心原则,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即是“导”,“道而弗牵”意思就是“要引导而不强拉”;“强”能够理解为“鼓励”,“强而弗抑”的意思就是“要鼓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但不能挫伤学生的信心,不能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即是“启发”,“开而弗达”意思是“要启发学生思考,但不能把什么都说尽了,要给学生留下进一步思考的空间。”第三,要擅长“问”“答”。这个点其实和上面一点很相关。合理的提问是一种引导学生思考的好方法,著名的苏格拉底的“知识助产术”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对话者持续深入思考,从而得出准确的见解或者否认不准确的见解。学记中也指出了准确提问的重要性,里面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意思就是擅长提问的老师,通过一系列先易后难的问题,就能够让学生自己很自然很顺畅地获得理解。这和苏格拉底的“知识助产术”非常一致。除了提问方面,学记中还指出合理“答问”的重要意义。“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待问者反此。”“待问”就是“答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擅长回答下列问题的老师,假如学生仅仅随便问一下,那么就简单地回答(因为学生此时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冲动,即使详尽回答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孔夫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这个道理);假如学生很严肃很认真地问,那么就给予详尽而透彻的回答。三、擅长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不同的学生在个性、才能、思维方式方面各有不同,所以需要教师根据其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与此相关的,不同的学生有各自的优势与缺陷,而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长其善”、“救其失”。“因材施教”方面,学记中对教师的要求是“博喻”。“喻”就是“明白”、“理解”的意思。“博喻”,意思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来使得学生理解。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习惯用这种方式来理解,而有的学生又习惯用那种方式来理解,所以,作为教师,就必须掌握多种教学方式,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对应的适合该学生方式。“长善救失”方面,学记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犯四种过失:“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多”是指“贪多求全”,“寡”是指“孤陋寡闻”,“易”是指“轻忽随便”,“止”是指“固步自封”。这是学生在学习方面容易犯的四种失误,但是不同的学生犯的错误不同,所以,教师必须能够准确地理解学生犯那种失误,然后采取合理的方式来加以纠正。关于“因材施教”和“长善救失”,学记所论述的内容比较有限。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必须超出学记论述的内容范围,应该将其作为两个重要的原则,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来加以理解和使用。四、能够使学生继志不反继志”和“不反”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不反”指的是学生离开老师之后,依然能够自己实行学习,不因为上完课了就不再实行学习了。学记里指出,不善教的老师,会致学生厌学,其结果就是“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相反,一个好的教师则能够使学生“虽离师辅而不反”。学记中还指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一个好的老师,能够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能够让学生领略到知识的价值与思想的精妙,从而能够让学生将“为学”作为终生的志业来追求。所以,能否使学生继承其为学的志趣,也是评判一个教师是否“善教”、是否是一个好老师的重要标准。小结:综观以上四点,我们能够看到,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康德就以前指出,完善的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我们毕竟能够通过努力持续趋向完善。教育是培养更加完善的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的根本手段,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所以,教师持续追求其自身的完善,其意义就更显重大。愿天下教师共勉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