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刃针疗法的基础与刃针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要领一、理论及作用机理 中西医结合的刃针疗法,以中医学理论为主并以现代医学中的解剖学、生物力学、 脊椎病因治疗学、软件组织外科学、信息医疗学、周围神经受卡压以及肌肉所固有的外 周机制理论等共同作为理论基础配合刃针疗法的作用机理来调节患处的生理环境,恢复 纤维的正常的力平衡状态和改善局部微循环,使病变软组织垂构和调整疼痛随之而解。1 刃针疗法的理论基础1.1 解剖学基础 解剖学是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在刃针疗法中体表解剖(体表标志、体表投影等), 软组织层次解剖(肌肉层次解剖、穴位层次解剖等),神经、动脉、静脉走行路径,肌 肉起止及走行,筋膜起止及走行等是重点内容。1.2 生物力学基础 生物力学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恶报,是将力学与生物学、医学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等 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生物力学广泛应用在医学基础研究及各 科临床中。同时,也是刃针疗法重要的理论基础,尤其是骨骼系统的生物力学、关节运 动的生物力学、软组织的生物力学等,起到了解决一些“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的问题及改进和创新治疗法的重要作用。1.3 脊椎病因治疗学 脊椎病因治疗学是研究脊椎遭受损害后,造成脊髓、周围神经、血管及内脏神经损 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采用治脊疗法治疗的一门新学科。脊椎后关节解剖位置紊乱引 起内脏器官出现功能性症状是脊椎病因治疗学主要的理论基础。脊椎病因治疗学认为, 一些疾患在合并脊椎后关节解剖位置紊乱时会出现和加重症状,对刃针疗法治疗脊柱相 关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4 软组织外科学 软组织外科学是以椎管外骨骼肌、筋腊、韧带、关节囊、滑膜、椎管外脂肪或椎管 内脂肪等人体运动系统的软组织损害(原称软组织劳损),引起疼痛和相关征象的疾病 为研究对象,以椎管外或椎管内软组织松解等外科手术或椎管外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 刺,或椎管外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等非手术疗法为治痛手段(完全有别于镇痛手段)的一 门新的临床分支学科。其认为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病理学基础是软组织因急 性损伤后、或慢性劳损形成而导致的无菌性炎症(aseptic irflammation);软组织松解手 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椎管外松解骨骼肌、筋腊等,或椎管内松解硬腊外和神经根鞘膜外 脂肪等无菌性炎症病变的软组织,完全阻断了它们的化学性刺激对神经末稍的传导,以 达到无痛,以及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等处的损害性软组织所引起疼痛 活动受限等征象外,还会并发头痛、眩晕等 50 多种涉及一些与内科等疾病完全相似的 征象等。1.5 周围神经受卡压的理论 周围神经卡压是躯干、四肢、关节等部位疼痛等不适等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认 为骨骼肌为了在主应力方向承担更大的载荷,便在骨的质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得到加强, 结果形成骨质增生,以及软组织在随应力集中或起限的载荷时,肌肉和筋膜产生代偿性 增生、肥大或肥厚,除使组织和功能发生改变外,还是造成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潜在因 素或直接因素的“应力集中说”各种因素(如炎性渗出、肌肉痉挛、筋膜挛缩等)引起 筋膜间室内压力增高,这种压力在引起肌肉发生缺血性挛缩之前,就对各种神经末稍产 生了病理性刺激,筋膜表面张力的增高和筋膜间室内压的增高均可对分布于其表面或穿 过其间的皮神经产生牵拉或压迫的“筋膜间室内高压说”是刃针疗法的理论基础。2 刃针疗法的作用机理2.1 解除过大应力作用(1)牵拉应力:通过切断少量过于紧张的肌腱纤维或切开过于紧张的肌膜或腱膜, 松解肌腱与骨组织之间或肌纤维之间的异常附着,分离病变腱纤维对局部血管或神经束 的卡压,解除过大的牵拉应力,恢复正常的力平衡状态。(2)挤压应力:通过切割松解关节周围损伤痉挛的肌肉等软组织,切割损伤肌肉 的纤维性结节,切割松解紧张筋膜的神经出口,切割松解组织骨纤维管的过于紧张的纤 维,解除过大的挤压应力,恢复正常的力平衡状态。(3)内应力:通过切割性无菌性炎症软组织,切割高压筋膜间室的筋腊,切割高 压关切腔的关节囊或高压滑液囊,减压消除过大的内应力,恢复正常的力平衡状态和改 善局部微循环。(4)张力:张力压迫神经有牵拉力和挤压力两种形式,通过切刺限制张力释放的 深筋膜,纤维结缔组织等释放过高的张力;或通过局部流体静压的调整等作用,缓解对 神经的压迫,恢复动态平衡,疼痛随之而解。2.2 信息调节作用 筋膜是一种“多孔介质空间结构通道”通过对其切割,消除过高内应力,从而影响 其中通过的各种信息传递系统及其联网效应(即经络系统),使此生命信息通道的信息 传递功能恢复正常,物质和能量得以输送和利用,使病变软组织重构和调整。二、刃针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要领 刃针作为一种疗法,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在此基础上,掌握正确的刃针的操 作方法,才能发挥其疗效。1刃针疗法适应症: 适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急性发作以及部分急性软组织损伤; 用于外伤性滑囊炎、腱鞘炎、肌肉筋膜炎、末端病、增生性关节炎、周围神经卡压症、 骨纤维管卡压综合症、颈椎综合症、腰椎综合证、骨骺炎、疲劳性骨膜炎、软组织损伤 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脊柱相关疾病等以及部分内科、骨外科、妇科、皮科、肛肠科及 整形美容外科病患。2刃针疗法禁忌症:a. 全身发热或感染严重内脏疾患的发作期;b. 施术部位有红肿热或深部脓肿坏死者;c. 血病、血小板减少及其它凝血机构不全者;d. 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动脉、静脉或主要脏器而又无法避开有可能造成损伤者;e. 急性局部软组织损伤有出血可能者;f. .脑源性疾患所致的运动系统症状者;g. 神经源性疾患者;h. 诊断不表或病变部位暂不能确定者;i. 精神病患者或精神过度紧张无法配合者;j. 严重的高血压病、冠心、心肌梗死、溃疡病、肝肾功能不全及传染病患者;k. 结核病患者及疑有结核病者;l. 恶性贫血、恶性肿瘤患者;m. 严重糖尿病,血糖未控制在正常范围者;n. 年龄在 80 岁以上,或体质状况极差者、空腹者;o. 严重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畸形,要求超过预期效果者;p. 椎管内骨性狭窄、椎体 2 度以上滑脱、脊髓出现软化灶及大小便明显障碍者;q. 严重全身骨质疏松、出现广泛疼痛或多处压缩性骨折者;r. 婴幼儿无法配合治疗者。3刃针疗法操作要领: 先通过物理学诊断、神经学诊断、影像学诊断等,综合做出明确诊断,并确定是适 应症。确定治疗点,准确标记出进针点和针刃方向,快速刺进皮肤进入皮下组织层,将刺 入的疼痛感降低至最轻。3.1 正常针感: 在刃针治疗过程中,为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常需医生和患者的相互配合,即医生感 觉针下较正常的软组织硬、厚,难以穿过,而患者有较强的酸、麻、沉、胀、重感、微 痛,或向周围及沿神经路线放散感(不是强烈放射和电击感)。逐层深入,“落空感”即 穿过一层软组织的阻力突然减小感,需细心体会针下异常和正常感觉,频频询问患者, 才能准确判断异常和正常的感觉。使操作得心应手。3.2 针法: 无论使用任何一种针法,穿过病变软组织层即可,不可过深以免伤及深层组织,一 般 3 到 5 个口为宜,勿过多。操作过程中,针体 1/2 以上位于体表外方可摆动,以免断 针,选择安全部位,注意避开神经、静动脉等重要部位,推距不超过 1 厘米。a. 纵向切割:与针刃方向一致,在皮下软组织间断切割开数个口,达到锐性松解 痉挛或减压的目的。b. 横各切割:与针刃垂直方向,穿过病变组织层即可。达到解痉挛或减压目的。c. 纵向摆动:以针体与皮肤接触处为支点,与针刃一致方向摆动,在一层面软组 织中切开一个弧形口,解除痉挛、粘连或减压。d. 横向摆动:以针体与皮肤接触处为支点,与针刃垂直方向摆动。将软组织粘连 分开,或将附在骨面上的变性软组织分离。e. 纵向斜推:针体与针刃方向倾斜并推动,锐性在一个层面软组织中切开一切口。解除痉挛、粘连或减压。f. 横向斜推:针体与针刃垂直方向倾斜并推动。可将附在骨右的变性软组织掀起。g. 边缘切割:针体紧帖骨边缘切割,将附在骨边缘上的变性软组织分离,操作时 针体要紧帖骨边缘移动,不得离开。h. 扇形铲切:以一点为中心,向3到 5 个方向扇形做横行斜推。将软组织层面间 的粘连分开,或变性软组织掀起。i. 一点多向切割:以一点为中心,改变方向切割成类似“十”“井”或“米”字形, 将软组织硬结、硬块切开,改善循环促使吸收。j. 特形针具操作:圆头针具撬拨,镰形针具色拉等,目的是凿开骨闸、顶撬复位、 横拨分离、勾拉切开等。3.3 异常针感 如遇到患者感觉敏锐疼痛,是碰到了血管外壁,应立即停止操作将刃针稍提起略改 变方向再深入,无异常感再操作。在治疗时,患者突然感觉治神经路线强烈放射,疼痛,麻木或电击感,甚至上下肢 不自主抬动,是碰到了神经外膜,将刃针稍提起略改变方向再深入,无异常感再操作。患者突然感觉胸闷、气短、呛咳或牵涉内脏不适感,是因碰到内脏外(主要是胸膜), 应立即将刃针退至浅层,观察片刻,异感消失再操作,如仍有异感 ,常规处置。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无酸、沉、胀、痛感说明刃针角到的是无感觉神经末梢的正常 软组织,应略改针刃方向,找寻正常针感再操作。刃针疗法主要适合于各类因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所致的颈椎病,通过刃针治疗,以 达到减压、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加强局部营养及氧的供给和排泄、带走积聚的代谢产 物等功效,治疗无菌性炎症。刃针是田纪均教授在 2001年发明的一种新的微创医疗器械,在一些软组织损伤疾 病治疗上,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关于刃针与小针刀的区别:我认为它是介于针刀和银质针(治疗功能)之间的一 种治疗器具。刃针与小针刀都是以针刀医学理论指导临床的,同时,以软外理论来指导, 因为,刃针在其功能、使用方式上与针刀和银质针都很相似,并且在某些软伤病的治疗上收到了好的疗效。刃针在有些方面比针刀好一些,比如针体细一些,同样在软伤的治疗中具有针刺和 铲剥功能,对病人的恐惧心里有减免作用,在治疗中患者的疼痛少一些,但有些方面比 针刀也差一些,因为针体细,他的强度和弹性,还有韧性都不足。各种治疗器械都有自己的优势,而如何发挥这种器械的最大效用,还是主要看操作 的人如何使用它。下面附件的内容是我整理在京期间的学习笔记,是关于刃针疗法的基础理论及刃 针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要领。刃针疗法的基础与刃针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要领一、理论及作用机理中西医结合的刃针疗法,以中医学理论为主并以现代医学中的解剖学、生物力学、 脊椎病因治疗学、软件组织外科学、信息医疗学、周围神经受卡压以及肌肉所固有的外 周机制理论等共同作为理论基础配合刃针疗法的作用机理来调节患处的生理环境,恢复 纤维的正常的力平衡状态和改善局部微循环,使病变软组织垂构和调整疼痛随之而解。1 刃针疗法的理论基础1.1 解剖学基础解剖学是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在刃针疗法中体表解剖(体表标志、体表投影等), 软组织层次解剖(肌肉层次解剖、穴位层次解剖等),神经、动脉、静脉走行路径,肌 肉起止及走行,筋膜起止及走行等是重点内容。1.2 生物力学基础生物力学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恶报,是将力学与生物学、医学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等 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生物力学广泛应用在医学基础研究及各 科临床中。同时,也是刃针疗法重要的理论基础,尤其是骨骼系统的生物力学、关节运 动的生物力学、软组织的生物力学等,起到了解决一些“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的问题及改进和创新治疗法的重要作用。1.3 脊椎病因治疗学 脊椎病因治疗学是研究脊椎遭受损害后,造成脊髓、周围神经、血管及内脏神经损 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采用治脊疗法治疗的一门新学科。脊椎后关节解剖位置紊乱引 起内脏器官出现功能性症状是脊椎病因治疗学主要的理论基础。脊椎病因治疗学认为, 一些疾患在合并脊椎后关节解剖位置紊乱时会出现和加重症状,对刃针疗法治疗脊柱相 关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4 软组织外科学软组织外科学是以椎管外骨骼肌、筋腊、韧带、关节囊、滑膜、椎管外脂肪或椎管 内脂肪等人体运动系统的软组织损害(原称软组织劳损),引起疼痛和相关征象的疾病 为研究对象,以椎管外或椎管内软组织松解等外科手术或椎管外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 刺,或椎管外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等非手术疗法为治痛手段(完全有别于镇痛手段)的一 门新的临床分支学科。其认为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病理学基础是软组织因急 性损伤后、或慢性劳损形成而导致的无菌性炎症(aseptic irflammation);软组织松解手 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椎管外松解骨骼肌、筋腊等,或椎管内松解硬腊外和神经根鞘膜外 脂肪等无菌性炎症病变的软组织,完全阻断了它们的化学性刺激对神经末稍的传导,以 达到无痛,以及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等处的损害性软组织所引起疼痛 活动受限等征象外,还会并发头痛、眩晕等 50 多种涉及一些与内科等疾病完全相似的 征象等。1.5 周围神经受卡压的理论 周围神经卡压是躯干、四肢、关节等部位疼痛等不适等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认 为骨骼肌为了在主应力方向承担更大的载荷,便在骨的质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得到加强, 结果形成骨质增生,以及软组织在随应力集中或起限的载荷时,肌肉和筋膜产生代偿性 增生、肥大或肥厚,除使组织和功能发生改变外,还是造成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潜在因 素或直接因素的“应力集中说”各种因素(如炎性渗出、肌肉痉挛、筋膜挛缩等)引起 筋膜间室内压力增高,这种压力在引起肌肉发生缺血性挛缩之前,就对各种神经末稍产 生了病理性刺激,筋膜表面张力的增高和筋膜间室内压的增高均可对分布于其表面或穿 过其间的皮神经产生牵拉或压迫的“筋膜间室内高压说”是刃针疗法的理论基础。3 刃针疗法的作用机理2.1 解除过大应力作用(1)牵拉应力:通过切断少量过于紧张的肌腱纤维或切开过于紧张的肌膜或腱膜, 松解肌腱与骨组织之间或肌纤维之间的异常附着,分离病变腱纤维对局部血管或神经束 的卡压,解除过大的牵拉应力,恢复正常的力平衡状态。(2)挤压应力:通过切割松解关节周围损伤痉挛的肌肉等软组织,切割损伤肌肉 的纤维性结节,切割松解紧张筋膜的神经出口,切割松解组织骨纤维管的过于紧张的纤 维,解除过大的挤压应力,恢复正常的力平衡状态。(3)内应力:通过切割性无菌性炎症软组织,切割高压筋膜间室的筋腊,切割高 压关切腔的关节囊或高压滑液囊,减压消除过大的内应力,恢复正常的力平衡状态和改 善局部微循环。(4)张力:张力压迫神经有牵拉力和挤压力两种形式,通过切刺限制张力释放的 深筋膜,纤维结缔组织等释放过高的张力;或通过局部流体静压的调整等作用,缓解对 神经的压迫,恢复动态平衡,疼痛随之而解。2.2 信息调节作用 筋膜是一种“多孔介质空间结构通道”通过对其切割,消除过高内应力,从而影响 其中通过的各种信息传递系统及其联网效应(即经络系统),使此生命信息通道的信息 传递功能恢复正常,物质和能量得以输送和利用,使病变软组织重构和调整。二、刃针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要领 刃针作为一种疗法,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在此基础上,掌握正确的刃针的操 作方法,才能发挥其疗效。1刃针疗法适应症: 适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急性发作以及部分急性软组织损伤; 用于外伤性滑囊炎、腱鞘炎、肌肉筋膜炎、末端病、增生性关节炎、周围神经卡压症、 骨纤维管卡压综合症、颈椎综合症、腰椎综合证、骨骺炎、疲劳性骨膜炎、软组织损伤 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脊柱相关疾病等以及部分内科、骨外科、妇科、皮科、肛肠科及 整形美容外科病患。2刃针疗法禁忌症:s. 全身发热或感染严重内脏疾患的发作期;t. 施术部位有红肿热或深部脓肿坏死者;u. 血病、血小板减少及其它凝血机构不全者;v. 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动脉、静脉或主要脏器而又无法避开有可能造成损伤者;w. 急性局部软组织损伤有出血可能者;x. .脑源性疾患所致的运动系统症状者;y. 神经源性疾患者;z. 诊断不表或病变部位暂不能确定者;aa.精神病患者或精神过度紧张无法配合者;bb. 严重的高血压病、冠心、心肌梗死、溃疡病、肝肾功能不全及传染病患者;cc.结核病患者及疑有结核病者;dd. 恶性贫血、恶性肿瘤患者;ee严重糖尿病,血糖未控制在正常范围者;ff. 年龄在 80 岁以上,或体质状况极差者、空腹者;gg. 严重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畸形,要求超过预期效果者;hh. 椎管内骨性狭窄、椎体 2度以上滑脱、脊髓出现软化灶及大小便明显障碍者;ii. 严重全身骨质疏松、出现广泛疼痛或多处压缩性骨折者;jj. 婴幼儿无法配合治疗者。3刃针疗法操作要领: 先通过物理学诊断、神经学诊断、影像学诊断等,综合做出明确诊断,并确定是适 应症。确定治疗点,准确标记出进针点和针刃方向,快速刺进皮肤进入皮下组织层,将刺 入的疼痛感降低至最轻。3.1 正常针感: 在刃针治疗过程中,为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常需医生和患者的相互配合,即医生感 觉针下较正常的软组织硬、厚,难以穿过,而患者有较强的酸、麻、沉、胀、重感、微 痛,或向周围及沿神经路线放散感(不是强烈放射和电击感)。逐层深入,“落空感”即 穿过一层软组织的阻力突然减小感,需细心体会针下异常和正常感觉,频频询问患者, 才能准确判断异常和正常的感觉。使操作得心应手。3.2 针法:无论使用任何一种针法,穿过病变软组织层即可,不可过深以免伤及深层组织,一 般 3 到 5 个口为宜,勿过多。操作过程中,针体 1/2 以上位于体表外方可摆动,以免断 针,选择安全部位,注意避开神经、静动脉等重要部位,推距不超过 1 厘米。k. 纵向切割:与针刃方向一致,在皮下软组织间断切割开数个口,达到锐性松解 痉挛或减压的目的。l. 横各切割:与针刃垂直方向,穿过病变组织层即可。达到解痉挛或减压目的。m. 纵向摆动:以针体与皮肤接触处为支点,与针刃一致方向摆动,在一层面软组 织中切开一个弧形口,解除痉挛、粘连或减压。n. 横向摆动:以针体与皮肤接触处为支点,与针刃垂直方向摆动。将软组织粘连 分开,或将附在骨面上的变性软组织分离。o. 纵向斜推:针体与针刃方向倾斜并推动,锐性在一个层面软组织中切开一切口。 解除痉挛、粘连或减压。p. 横向斜推:针体与针刃垂直方向倾斜并推动。可将附在骨右的变性软组织掀起。q. 边缘切割:针体紧帖骨边缘切割,将附在骨边缘上的变性软组织分离,操作时 针体要紧帖骨边缘移动,不得离开。r. 扇形铲切:以一点为中心,向3到 5 个方向扇形做横行斜推。将软组织层面间 的粘连分开,或变性软组织掀起。s. 一点多向切割:以一点为中心,改变方向切割成类似“十”“井”或“米”字形, 将软组织硬结、硬块切开,改善循环促使吸收。t. 特形针具操作:圆头针具撬拨,镰形针具色拉等,目的是凿开骨闸、顶撬复位、 横拨分离、勾拉切开等。3.3 异常针感 如遇到患者感觉敏锐疼痛,是碰到了血管外壁,应立即停止操作将刃针稍提起略改 变方向再深入,无异常感再操作。在治疗时,患者突然感觉治神经路线强烈放射,疼痛,麻木或电击感,甚至上下肢 不自主抬动,是碰到了神经外膜,将刃针稍提起略改变方向再深入,无异常感再操作。患者突然感觉胸闷、气短、呛咳或牵涉内脏不适感,是因碰到内脏外(主要是胸膜), 应立即将刃针退至浅层,观察片刻,异感消失再操作,如仍有异感 ,常规处置。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无酸、沉、胀、痛感说明刃针角到的是无感觉神经末梢的正常软组织,应略改针刃方向,找寻正常针感再操作。刃针疗法主要适合于各类因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所致的颈椎病,通过刃针治疗,以 达到减压、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加强局部营养及氧的供给和排泄、带走积聚的代谢产 物等功效,治疗无菌性炎症。“刃针疗法”系列刃针治疗部分内、外科疾患刃针疗法治疗内、外科疾患,原理与针刺相同,总的原则是:阳症多实热,宜刺后拔 罐出血或挤出血;阴症多虚寒、宜热针;表症多病在皮内筋肉之间,宜浅刺疾出;里症多 病在脏腑经络,宜深刺久留。治疗点的选择,多按辨证分型选穴,俞募穴及主客原络及十 五络穴选取等方法。对有必要的病例,术后可辅以药物治疗。多选用 0.5mm 刃针,行小幅度提插、纵行摆动、横行摆动、纵行切割或横行切割。一、常见内、外科疾患辨证分型刃针治疗表疾患辩证分型取穴及刃针治疗法头痛外感头痛(包括风寒、风热、 风湿)主穴太阳(浅刺、出血数滴)风寒加风池(浅刺)风热加大推(浅刺、拔罐出血)风湿加丰隆(肌层、拔罐出血)内伤头痛(包括肝阳上亢,痰 湿中阻、肾精虚损)主穴一四神聪(浅刺、挤出血)肝阳上亢加合谷(浅刺、挤出血)太冲(浅刺、挤出血)痰湿中阻加中脘(浅刺、拔罐)肾精虚损加肾俞(肌层、拔罐)咳嗽外感咳嗽(包括风寒、风热)主穴一肺俞(肌层、拔罐出血)风寒加列缺(浅刺、挤出血)合谷(浅刺、挤出血)风热加大椎(浅刺、拔罐出血内伤咳嗽(包括痰湿壅肺、肝 火犯肺肺阴亏虚)主穴一肺俞(肌层、拔罐出血)痰湿加脾俞(肌层、拔罐)丰隆(肌层、拔罐)肝火加阳陵泉(肌层、拔罐)太冲(浅刺、挤出血) 阴虚加太溪(浅刺、热针)三阴交(肌层、拔罐)面瘫冈邪外袭主穴太阳、下关、阳白、地仓、迎香、颊车(浅刺、挤出血)配穴风池,列缺气血双亏主穴同风邪外袭主穴配穴足三里合谷(肌层、热针)四肢麻木风寒入络主穴一十一井穴或十宣穴(浅刺、挤出血)配穴一阿 是穴(浅刺、拔罐或热针)气血失荣主穴一同风寒入络配穴一曲池,足三里,三阴交气滞血瘀主穴一同风寒入络配穴一曲池、三阴交、血海(浅刺)中风中经络曲泽、委中(斜刺、出血自停)十宣中脏腑四神聪、十宣中风先兆四神聪上吐下泻署湿主穴一曲泽、委中配穴一曲池、丰隆、足三里食滞主穴一同暑湿型配穴一合谷,足三里,内庭(浅刺、挤出血)痹症行痹风池、血海痛痹关元(斜刺、肌层、热针)肾俞(肌层、热针)着痹中脘(斜刺、肌层、热针)丰隆,足三里(肌层、拔罐)热痹大椎(肌层、拔罐出血)曲池、合谷(浅刺、挤出血)顽痹气海(斜刺、肌层、热针)、太溪三叉神经 痛风寒外袭主穴一太阳(浅刺、挤出血)颊车、地仓(肌层、热针)配穴一列缺、合谷风热主穴一同风寒外袭配穴一大椎(肌层、拔罐出血)脾胃实火主穴一同风寒外袭配穴一内庭(肌层、挤出血)阴虚阳亢主穴一同风寒外袭配穴一列缺、照海(肌层、挤出血)胁痛肝气郁结支沟(肌层、拔罐)委中(浅刺、拔罐出血)瘀血停着支沟(肌层、拔罐出血)委中(浅刺、拔罐出血)肝阴不足丘墟、照海(肌层、热针)肝胆湿热丘墟、照海(肌层、挤出血)委中(浅刺、拔罐出血)二消渴刃针治疗表辨证分型病因临床表现选穴针法上消思虑过度、情绪 不安、过食豪梁 厚味、饮酒过度、 恣情纵欲致心火 偏亢,胃中积热, 肾精亏耗,封藏 失职。烦渴多饮、口干舌 燥、尿多、食少治则:清心肺,少 府、心俞、太渊、 肺俞、胰俞。口干 舌燥,重:加廉泉、 承浆。纵行切割,横行切 害0。廉泉:向舌根斜刺O.5-O.8寸。承浆:斜刺O.3-O.5寸。中消消谷善饥、形体反 瘦、烦热自汗、饮多 尿多治则:清胃热而调 中,内庭、三阴交、 脾俞、胃俞、胰俞。 嘈杂善饥:加中 脘、内关。纵行切割,横行切 害0。下消小便频数,量多略 稠、口干舌燥、头晕、 目糊、颧红、虚烦治则:补肾平肝, 太溪、太冲、肝俞、 肾俞、胰俞。目糊:加光明。头晕:加上星。阳虚:加灸命门。纵行切割,横行切 害0。三哮喘病刃针治疗表辨证分型病因临床表现选穴冷哮痰饮内阻 外受风寒 肺气不宣 遇冷则发呼吸急促,喉中有声,痰 清稀白(呈粘沫状),形寒肢 冷,口不渴,舌苔白腻。治则:理肺温解。肺俞、风门、大椎、 合谷、膻中、尺泽、列缺均泻法,背 部穴可加灸或拔火罐。均用III型刃针 达肌层横行切割。热哮痰火内结风 寒外束痰阻 气道肺气不 得宣降气喘身热,喉中有声,胸 膈满闷,痰黄稠而粘,口 渴思饮,舌苔黄。治则:宣清内热,宣肺解表。合谷、 大椎、丰隆、膻中、中府、孔最、均 横行切割。虚喘肾虚不能纳气身动即喘,足冷面赤,气 从脐下直冲而上,痰喘不 绝、上盛下虚、脉洪无力。治则:补肾纳气。定喘、太溪、复溜、 肾俞、云门、俞府、均纵行切割法或 灸。肺脾气虚气喘痰多,中气不足,四 肢无力,纳呆,脉虚弱。治则:补脾理肺。气海、肺俞、脾俞、 中脘、均纵行切割法加灸。实喘外感风寒身痛寒热,形寒无汗,脉 浮或紧,舌苔白滑。治则:散寒宣肺平喘。列缺、尺泽、 风门、肺俞、均横行切割法。鼻寒流 涕,加巨厥。头痛肩背酸:加温溜。 寒热:加支正。痰热气滞面红气粗,痰多黄稠,胸 闷气促,咳痰不爽、口渴 便干烦燥,舌苔黄腻,脉 洪滑数而有力。治则:化痰清热,肃肺平喘,合谷, 大椎,丰隆,膻中、天突、中府、孔 最、均用横行切割法。喘甚:加肺俞、 云门、拔火罐。四高血压病刃针辨证治疗表辨证分型主穴临床表现分型加穴针法肝火炽盛常用穴:风池、足三里、太 冲、备用穴:行间、太阳、翳风、 神门、安眠(翳风与 风池连线中点)三 阴交、太溪、阳陵 泉、阴陵泉、丰隆、 内关、关兀、气海、 风池透少海。头痛、烦燥、易怒、颈 项时作牵扯感,面红目 赤、口干、便秘、舌苔 黄,脉弦劲有力或弦 数。行间、阳陵泉、太阳、翳风肌层,横行切割, 拔罐放血。阴虚阳亢眩晕、视物模糊、耳鸣 心中虚烦,失眠、多梦、 肢麻、舌质红、脉弦细 或带数。太溪、三阴交、 神门、安眠、太 冲、行间肌层横行切割及 纵行切割。痰湿壅盛胸脘痞闷、心悸、眩晕、 恶心呕吐、肢体麻重、 动作不灵、舌苔厚腻、 脉弦滑。内关、丰隆、阴 陵泉同肝火炽盛。肝风内动剧烈头痛、头目眩晕、 昏迷失语,甚则抽搐惊 厥。同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头弦、气促、耳鸣、神 色萎疲、精神呆滞、手 足发麻、腿软无力、尿 频或夜间多尿或有阳痿。气海、关元肌层、热针。五.胆囊炎、胆石症刃针治疗表穴另1穴位针法常用穴胆囊穴(腓骨小头前下方陷中阳陵泉 下2寸)内关、肝俞、胆俞疼痛发作时强刺激,持续小幅度提插数秒 至数分钟至疼痛缓解。留针20分钟。备用穴阳陵泉、足三里、日月(右)、T8、9夹 脊、足临泣、太冲、期门。气滞胁胀:加行间、中脘。壅遏发热、口苦:加合谷、内庭。恶心呕吐:加内关、公孙。疼痛明显:胆俞、肝俞T92夹脊。常用穴效果不佳时加备用穴,四肢穴位: 每次选23穴,深刺、留针60分。
展开阅读全文